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生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精

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生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精

第一课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感受文化的力量,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自觉参与积极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学会用文化的眼光观察生活。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点,在《文化生活》中起着探究引导作用,后面三个单元的知识都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并深入的,因此本单元在本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本单元共设两课,即“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的概念、作用,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第二课主要帮助学生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明确文化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第一单元按照“从社会发展看文化”和“从人的发展看文化”两条主线,呈现相关教学内容。

第一课文化与生活

3.1.1体味文化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的内涵;

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文化的涵义、特点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25分钟)

探究一:文化及其特点

材料一: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重庆市经过多次研究提炼后将“登高涉远、负重自强”这八个字确定为城市精神的表述语;青岛将市民精神提炼为:“诚信、博大、和谐、卓越”;济南市城市精神为:“诚信、创新、和谐”……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同经典为友,与圣贤为伴,与时代相融。“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的活动在山东德州开展得有声有色。广大青少年到图书馆、阅览室借阅各类优秀图书,在诵读经典中汲取营养,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中华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和“美德少年”。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哪些特点?

探究二:文化的力量

某市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评析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是因为文化作用很大,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典型例题1】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

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堂检测案】(1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④购买蔬菜水果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合唱团、舞蹈队

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2.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积极开展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主题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上述做法符合下列道理 ( )

A.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B.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D.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文化活动、文化教育逐步培养的

3.象形文字,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 ( )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语言、文字

4.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后来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 )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5.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 )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纯粹“自然”的东西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6.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不久以后,全世界掀起了社会主义运动热潮。这表明 (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历程 B.每一种文化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D.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二、非选择题:

7.15岁的广州中学生陈想突然萌发出“我要办春晚”的念头并迅速组织实施,这场由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具创意的春晚,很快受到包括CCTV在内的全国百余家新闻媒体、青春杂志和门户网站热捧。“中学生春晚”随即成为百度热搜词和广州高考调研试题。中学生春晚在酷六网独家首发不到两小时点击超过三万。

材料反映了文化的哪些特点?

第一课文化与生活

3.1.2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前预习案】(25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课堂探究案】(15分钟)

探究一:在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莫言热”迅速席卷社会,图书脱销、网络热推,出版加印、改编电影……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莫言效应”已经快速催生出一座座经济金矿。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目前,山东高密管委会拿出了计划书,他们规划要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半岛特色旅游带,这是一个需要投资6.7亿元的项目。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红高粱影视作品展示区,胶河沿岸景观带,以及乡村度假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莫言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探究二: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在各大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科技成就: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生物医生诺贝尔奖,成为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C919大飞机下线。北斗导航再发力卫星大规模发射。中国研成首颗量子卫星关键部件成为世界第一。中国攻克第四代核电核心技术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开建全球最长量子通信干线。中国涡扇-15第四代军用大推力发动机装机试飞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课堂训练案】(20分钟)

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

中表现

2.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地震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自然进行顽强的斗争,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的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3.中国邮政发行的《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 )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4.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根据这一论断,为应对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必须()

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③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④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7、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第一课文化与生活

3.1.1体味文化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3、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1)①文化生活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探究二:(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材料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这一点。

(2)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认为文化作用很大是正确的。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是有条件的,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认为文化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观点是错误的。③题中观点是片面的。【典型例题1】选C。材料“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既说明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也说明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③两项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

【当堂检测案】1、C 2、D 3、B 4、D 5、C 6、C

7、答案(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学生春晚”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学生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中学生春晚”有利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中学生春晚”的播放离不开物质载体。

第一课文化与生活

3.1.2文化与经济、政治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起阻碍作用。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能认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仍然是经济和科技。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重大影响,莫言效应催生出一座座经济金矿。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莫言获奖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消费;山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体现了文化生产力在山东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探究二:①科技作为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超级水稻及3D打印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军事领域的科技创新确保我国领土主权完整。④科技创新不仅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还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当堂检测案】1、A 2、D 3、B 4、D 5、A 6、B

7、(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3)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星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 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⑥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⑦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⑤联系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②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增强法治意识 ③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标导学】 (一)商品 1、含义 商品是用于。 2、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含义:使用价值是指。 (2)价值 含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商品交换实质上是。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 3、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货币的职能 (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它是的体现。 (2)根源:在于货币的。

(3)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所具有的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B.计量单位: C.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 D.特点: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货币,只需要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的职能。 B.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及对生产者的启示: 含义:以为媒介的。 公式: 启示: C.特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的货币。(4)其他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 (三)纸币 1、产生 。 2、含义。 纸币是。 3、纸币的优点 4、纸币发行规律 (1)发行规律: 。 (2)回忆: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合作探究】 1.【思考】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探究】P6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第一课第一框 国家是什么 导学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课第一框国家是什么导学案 【课标内容】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国体是形式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学习任务】 1了解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类型 2.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说明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难点:国家的含义、民主的阶级性、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区别 【知识梳理】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是一种是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的产物与表现 (2)国家的性质: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2.国家的历史类型

二、国体与政体 1含义: (1)国体,即,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即国家政权的,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2.)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国体。(反作用) 3.影响政体的因素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上的不断变化。 (2)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4.现代国家政体的主要形式 (1)代议制的含义: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的制度。 (2)决定因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 地所有国家事务。 (3)意义: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 二、民主与专政 1.国家职能 国家的根本职能是职能(即专政),国家同时还有职能。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辨证统一的) (1)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是服务于的。专政是指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适用范围不同:民主只适用于,专政只适用于。

辽宁省示范校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0.2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版(最新

温馨提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议题:发挥创新作用,跨入“高铁时代” 学习目标: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导学案 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请思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作生产是在精神领域搞创造, 1.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重点: 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预习任务: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实现的。 试判断: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 提示错误。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2.具体表现 (1)更新了人们的,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提高了的素质。 (3)开辟了更广阔的。 (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地位 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作用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新、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人类的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也最需要创新精神。这体现了创新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课堂活动】 探究点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按“八横八纵”铺网构架,打造东西南北互通的高速铁路网,完工 后的每条八横八纵高铁网将覆盖广袤的国土面积。预计到 2020 年,中国 200 千米及以上时速 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 2.5 万千米,届时真正的高铁时代将来临。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一场商业格局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各地以全新的面貌灵活机动地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1)请运用创新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2)你知道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的“八横八纵”吗? 答案(1)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抓住高铁发展带来的机遇,增强创新意识, 推陈出新,引进高新人才,运用新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依据“高铁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与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部分和环节。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运用高铁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 (2)①八横是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 广昆通道。 ②八纵是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1)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

高中政治必修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案

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编写人:梁泽全编写时间: 20140706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及其基本特征,; 2,知道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难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的把握;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问题导学: (二)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种原则要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____________。要尽量避免____________,避免只重________________忽视______________。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_。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四,核心知识突破: 1,深刻理解何为“适度消费”。所谓“适度消费”主要是指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既不抑制消费又不超前消费。由于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所以如果可以去抑制消费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对“超前消费”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并不是说贷款消费了那就是超前消费。如果收入预期可观,即使贷款消费也不算是超前消费。但如果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收入预期不能承受贷款消费,那就成了超前消费了。注意:“适度消费”的这个“度”一是国民经济这个度,二是个人收入这个度。也就是说适度消费也要考虑国民经济情况。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注意做到三个“避免”,即: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特别是要避免最后一条。现在很多人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而忽略精神文化的消费,这是极不理性的。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要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宗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和法治8.2法治政府导学案

政治必修三学案17 8.2法治政府 制作:郭静审核:陈小琳课时:1 使用时间:领导签字: 法治政府的内涵、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和措施。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内涵:法治政府就是________、权责法定、________、公开公正、廉洁高效、_________的政府。 (1)职能科学的政府 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_________。宏观调控、________、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2)权责法定的政府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_______,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因此,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_________,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执法严明的政府 执法严明重在________、执法必严、_______,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4)公正公开的政府 全面推进________,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________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_______、参与权、表达权和_______。(5)廉洁高效的政府 政府必须______,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必须________,通过优化流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6)守法诚信的政府 政府要带头_______、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建立健全________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 知识点二:建设法治政府 1.措施: (1)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________,让政府用_______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________、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___________,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第四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核心素养 1.识记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属性。 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3.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真理,正确对待错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的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难见成效,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房子的定位,混淆了房子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中外研究和实践表明,房子尽管既有消费属性,也有投资属性,但主要功能是用于居住,不是用于投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背离了这个常识,产生了各种问题、矛盾和风险,由此形成的房地产泡沫化、经济泡沫化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房子的属性和功能认识上的变化。 【易错易混点】 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2.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4.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5.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6.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意味着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检测提升】 1.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信真理不会在网络热议中走失。因为( )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唯一的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word复习学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word 复习学 案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强化训练】 1、(2011·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一模)32.据新华社2010年6月24日报道,我国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重大恐怖组织案件,抓获以阿不都热西提·阿不来提、依明·色买尔为首的10余名恐怖组织头目、骨干及成员,缴获了一批自制爆炸爆燃装置等作案工具。这说明: ①我国政府积极履行政治职能 ②坚持国家专政职能,就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专政与民主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1·江苏南京高三二模)14.下列事件中,你认为政府必须解决的是 ①某大型超市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②某股民选股失误,损失严重 ③某食品公司制作食品时非法使用有害添加剂 ④小王购买商品房要办理产权登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2011·江苏六合高级中学高三综合测试)16.2010年11月1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 ????????????????????????????????????????????????????????????系建立全面的行政管理体机制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的怎样做意义原因为什么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途意义:四个“有利于”表现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具体要求原因—对人民负责—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管理作用主要职能:“四个” 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定将采取四种措施抑制物价上涨,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这表明,我国政府履行 A.加强市场监管的经济职能 B.打击敌对势力的专政职能 C.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 D.宣传法制的文化职能 4、(2011·上海崇明县高三模拟) 14.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一举措主要反映了政府实施A.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能 B.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破坏活动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职能 D.组织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5、(2011·山东烟台高三一模)9.2011年 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就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这表明 ①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了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②网络已成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③网络的运用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④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2011·天津宝坻高三一模)4.2010年l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走进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直播间,参与《重逝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节目。温家宝总理此次通过广播电台和群众进行交流旨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而抓住了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就抓住了行政的根本。这里“行政的根本”主要体现了() A.政府要依法行政 B.政府的作用是管理和服务 C.政府的宗旨 D.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7、(2011·济南模拟)服务型政府是以社会公众为本位、以公众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公 众满意度为最终落脚点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 A.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B.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控制人口增长,优化社会环境 D.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高一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统编版)9.1 科学立法(导学案)

9.1 《科学立法》导学案 【预习案】 一、科学立法 (一)内涵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 ),不断提高法律的()。 (二)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1.():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 3.():制定行政法规 4.():制定部门规章 5.():制定地方性法规 6.():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7.():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三)坚持科学立法的标准 1.科学立法体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 具体要求: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 )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2.科学立法符合()。 具体要求:要立(),立(),完善(),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3.立法必须遭循(),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 具体要求:要明确划分(),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四)怎么样坚持科学立法 1.科学立法要做到()。 在我国,()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科学立法要()。 要健全(),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科学立法要()。 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 ()。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讲授案】 总议题: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 议题一:科学立法巩固法治根基 议题二: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 议题三:公正司法守卫公平正义 议题四:全民守法倡导社会新风 议题一:科学立法巩固法治根基 基础过关:科学立法知多少? 结合预习,快速浏览教材,自行梳理: Ⅰ科学立法的内涵? Ⅱ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哪些? (提示:本问题比较简单,请同学们提前在教材上圈画知识点。) 材料: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这一变化被形象地称为依法治国“升级”到了2.0版。 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于川表示,在“依法治国1.0”时代,中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现在,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的立法工作进入精细化阶段,从“增量”转向“提质”。 材料: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最全)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导向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产生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的任务 哲学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4、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智慧或智慧之学即追求智慧之学。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二者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二者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用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本质);个性、特殊性 哲学:对个别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抽象的、共性、普遍性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就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德国康德;英国休谟)。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评价: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静止、片面、孤立)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评价: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指挥,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2、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决定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物在理先”、黑格尔。) 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3《多彩的消费》word学案

复习学案:1.3 多彩的消费(必修1) 【目标导航】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2)主要因素 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增加居民收入;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调节收入差距。 ②物价总体水平: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稳定物价。 商品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一般意义上): 2.消费的类型

费 3.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2)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的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要点名师透析】 区分几种消费心理 例题2 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C 例题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A、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2)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标要求】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 【学习目标】 1.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学习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学习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自主探究】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 2. 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的主要资料来源是:①整理古书记载的农业知识;②采集民间歌谣谚语; ③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④自己在实践中的证明和丰富前人的经验。 3. 简述《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历史意义:《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 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祖冲之利用刘徽的方法,才取得圆周率计算成果。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政治必修四学案1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的关系。2.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是“”。 3.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_____________。 4.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___________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5.一句话,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________。 6.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________、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知识点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人们对_________的总的看法和,就是世界观。 2.哲学就是关于__________的学问。 3.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____________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4.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的问题。 5.哲学是世界观,也是。 6.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 7.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

_______。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知识点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的概括和总结 2.人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体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知识;还有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知识。 3.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的规律。 4.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和方法论的指导。 【必背要点】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联系: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 ③两者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联系: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统一的。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区别: ①研究对象不同。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以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新学案 (十八) 法治社会

课后层级训练(十八)法治社会 1.近来,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引发关注,该文针对网络上一些民众对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 A.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 B.公民应珍惜和正确对待最基本政治权利 C.要充分发挥新闻监督这一有效手段作用 D.应适当削弱公民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权利 解析:选A材料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A项符合题意;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B项与材料无关;C项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削弱公民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权利”这一说法错误。 2.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制定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然而,十余年来非法捕猎珍稀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 A.人类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不得伤害自然界的任何动物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C.依法治国就是国家制定法律,每个公民遵守法律 D.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养 解析:选D A项说法错误;一般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B项错误;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C项错误,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当选。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中一年时间在全区广泛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 ③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④司法体制和维护权益机制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A材料关键信息是“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①②③符合活动的意义;司法体制和维护权益机制不是依靠该活动解决的,④与题意不符。

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哲学的基本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误区: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哲学是坚持可知论,主张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有些事物现在不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会被认识。 唯心主义哲学不一定全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就是说,它们不一定都是不可知论者。例如黑格尔,他主张绝对观念”是第一性的,客观存在是第二性的,但他不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是认为,尽管现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但思维是能够认识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维内容的内容了。就是说,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者,但他是主张可知论的。只有那些不可知论者才根本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种哲学认为要正确认识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代表有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他们哲学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的。 K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 和_______ 的关系问题.也就是 __________ 和________ 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问题; 二悬一的问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问题。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府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一和____________ 的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docx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学习目标】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利用课前15 分钟,通读教材,在教材上做好勾画,初步掌握课本重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传统文化: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其主要的表 现形式:①传统习俗——风尚、礼节、习惯,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 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成为中华文化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传统文化在其延续中体现了了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是历史中形成的,对今天生活具有影响的文化。 3、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加以分析、区别对待。 (2)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佳节倍思亲;大陆与台湾同祖、同根、同源)

2.1 世界的物质性-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政治必修四学案4 2.1世界的物质性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物质的含义 2.世界的物质性 3.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______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______的组成部分。 2.物质是不依赖于______,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 3.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___。 4.列宁说,承认物质世界的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 5.物质是标志的哲学范畴,这种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知识点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__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_________起了决定性作用。 2.劳动创造了人和____________,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____________。 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____________,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

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的产物。 3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的物质器官,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的反映。 4.总之,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必背要点】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本质上它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的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因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疑难问题解析】 1.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把握物质概念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不管人们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认识到还是没认识到,物质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客

高中政治必修二:1.1.1《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导学案

1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导学案 【学习目标】 明确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新型专政。认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 国家的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习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 一、基础梳理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 的工具, 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 。 3、我国人民民政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 ________________实行民主,对 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 4、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和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 ,而且表现在 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 、 和 的保障,国家尊重和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 的原则和 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 ,民主总是属于 的,世界上没有 、 的民主。专政,即主要依靠 实行的统治。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 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 、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 ,专政则适用于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 ,专政是民主的 。 6、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⑴坚持社会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 ,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_________。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_______。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疑问: 探究活动㈠ 观点一:“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者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利益,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观点二:“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君主制差。” ⑴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⑵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 (3)我国的国体是什么? 易错易混点辨析(一): (1)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社会性是其根本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 探究活动㈡ 目前,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有280多万人。各级人大代表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 阶层、各党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还有农民工代表。多年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以上,参选率在90%左右。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易错易混点辨析(二): (3)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