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神分析心理学和现代生物学流派有关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精神分析心理学和现代生物学流派有关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精神分析心理学和现代生物学流派有关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对社会性发展最早最具有影响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史的权威人物波林指出:“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本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弗洛伊德首先提出心理地形说,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个性结构说。他认为人的个性就是本物、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本能的心理能量作为储藏室,它是由一种先天遗传的本能冲动或内驱力所组成,代表人的生物主体,是一切驱欲能量的来源。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遵循着快乐原则,寻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儿童为了满足本我的要求,逐渐懂得用某种方式和在某些地方,比用其他方式和在其他地方,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结果是儿童会按照活动后果的教训来发展活动或者抵制活动。此时儿童的行为比之生活开始的时候,变得更少盲目性。本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外界与本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推迟本我能量的释放,直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被发现或产生出来为止。超我来自自我,又超越自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由两部分组成,即“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突出生活的道德标准,良心负责惩罚违反自我理想的行为。这些主要是儿童受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同化”的结果。当儿童心目中的自我与父母的道德观念相吻合,他的行为符合父母美的概念的标准时,父母就给予奖励,从而就会形成儿童自我理想;当儿童心目中的与父母所鄙弃的观点相一致时,即当这些观念和行为出现时,父母就要给予惩罚,从而使儿童在心灵上受到责备,行为受到阻止。幼儿就是这样,在与父母或其他成份交往中,接受了他们的要求,作为自己的准则,这样自我就分化为自我本身和监督自我的超我两个部分。超我的作用在于管制那些不容于社会的原始冲动,诱导自我使之能够以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使人们向理想的目标努力,以形成一种完善的个性。弗洛伊德认为酉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一个正常上,通常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时,能较好地适应生活,应付体内外的各种刺激。这种平衡一旦打破,人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以至于发生精神方面的疾病。

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就是本能决定论,本我发展出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就是在生本能的驱使下产生的。弗

洛伊德相关的理论还有:意识的分域理论,即由于自我的抑制作用,意识被区分为意识和潜意识。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人类的原始思考程序――梦、象征和意象;在本能的驱使下,婴儿经过口唇期、肛门期和性器期完成性心理发育理论,得出“性”决定论、早期经验决定论和潜意识决定论;在本能的驱使下,婴儿由自恋转向对象客体恋,童年决定的客体恋的关系模式会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再现,因此发现了移情的模式和机制,从而为成年期通过精神分析治疗童年创伤引起的心理障碍奠定了理论基础;死亡的揭示,把精神分析的注意力转向了自我、自恋;防御机制以及阻抗的发现都是死亡本能揭示后的产物,而且,由于死亡本能理论,使精神分析与后来的生物学的结合成为可能。

弗洛伊德的工作是伟大的,他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描述及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学说,是心理学史上对人的社会性发展过程的最早的描述。但是他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这种泛性论的理论是错误的。而且,他提出人由本我分化为自我,再由自我分化为超我的思想,认为“唯有一个人本我、自我、超我实现完美的和谐,一个人才能快乐和健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全和谐”的人,还有他强调早期经验对人的一生发展的巨大作用对后来社会性发展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而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今后的精神分析奠定了基础和框架。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

20世纪30-40年代由德国移居美国的精神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根据历史条件,公开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能论,抛弃了里比多(即性力)的概念和人格结构说,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了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和治疗原则的首位,逐渐形成了新精神分析派。主要代表有沙利文、霍妮和弗洛姆。

沙利文强调个人与群体间、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人际关系。他认为人格不是别的,它乃是在一个人的人际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的相对持久的模型或完型。他认为人主要的动机是逃避焦虑和寻求安全。焦虑的来源可能是生物学的,也可能是社会性的,严惩的焦虑会导致精神疾病。对精神神经病的治疗持乐观态度。他为了与带有先天性驱力的自我概念相区别,提出了动能一词,包括在自我系统中的各种动能和次动能代表着心理过程的相对持久模型。但也有其共同特征,个人从童年起,在涉及自身生存的时刻,动能就加紧活动,深信应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能揭示出每种文化

所特有的基本人格。执行着防御机制的功能,缓解情绪上的困难,他采取的是文化人类学观点。防止焦虑的产生。沙利文很重视人格发展中的认知过程,但他得出了只有改变个人的病态心理才能改变病态社会的错误结论。即不同年龄儿童在文化环境中习得的应付各种符号化的实际能力,区分出几种经验模式,并特别强调语言的共同有效性在人格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沙利文认为一个人在童年的人际关系中,如果经常遇到成人的不赞许或谴责,就会因其生理需要和安全受到社会环境的压力而产生焦虑,其中接纳、剥削、贮藏和市场4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严重的焦虑可以导致精神分裂而产生精神神经病。他还主张在治疗精神神经病时,分析者应创造一种自己积极参与其中的双边情境,尊重患者,弗罗姆认为人能获得安全的社会制度有两种:一种是权威主义,设法恢复患者的潜意识中人际关系的安全感。沙利文企图将精神病学与其他各种学科构成一种知识统一体。结果变成了强迫性观念和行为,他的理论反映了美国现代实证论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也表现了美国当时心理学中的折衷主义倾向。

霍妮从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中来探讨人格的形成和精神神经病的病因问题。她的理论的中心概念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安全(消除焦虑),而不是快乐(性的满足)。人出生后就处于一个充满潜在敌意的世界之中,双亲对儿童的不良态度和行为会引起儿童的基本焦虑,儿童为寻求安全,就会在行为中采取种种防御策略,反而产生孤寂和恐惧之感,因此家庭环境决定着儿童对社会的反应方式,从而决定着他的性格结构和人格发展。儿童为了克服孤独和不安之感,经过中世纪封建社会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就在行为中采取种种防御策略。他认为人类从原始社会,这些策略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人格的固定部分,即精神神经病需要。她例举了10种精神神经症需要,最后归纳为三种指向性活动或“精神神经病倾向”,即依赖型、敌对型、退缩型的性格类型。她认为这3种倾向都不足以对付现实,而且由于互相抵触而引起所谓基本冲突,指出了“西方文明”中存在的剥削关系和竞争现象,循环往复,反而使精神神经病更趋严重。她还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意象”概念,认为“理想化的自我意象”与真正的自我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精神神经症的主因。她认为精神分析的目的在于使患者能意识到自己的当前倾向和冲突,不一定要追溯到幼儿期被压抑的欲望。但不可能实现,认为理想的自我与真正的自我之间的矛盾,霍妮在揭示精神神经病患者的

社会制约性时,指出了“西方文明”中存在的剥削关系和竞争现象,严重地妨碍了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这3种倾向都不足以对付现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和弊端。于是只得转而寻求“消极的自由”,

弗洛姆的理论充满社会哲学色彩。他把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密切结合起来,强调社会中大的切面对人格的影响。弗罗姆是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考察现代人的性格形成的。认为人类从原始社会经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但由于面临现代社会中冷酷竞争的现实,反而产生孤寂和恐惧之感,双亲对儿童的不良态度和行为会引起儿童的基本焦虑,因此现代人的主要动机是逃出自由,反而产生了“逃出自由”的强烈动机,他认为个人逃出资本主义社会是“积极的自由”,但不可能实现,
霍妮从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中来探讨人格的形成和精神神经病的病因问题。于是只得转而寻求“消极的自由”,即将孤寂不安之感压抑到潜意识之中,他的理论反映了美国现代实证论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结果变成了强迫性观念和行为,神经病即由此而生。并将它们归结为3种指向性活动或“精神神经病倾向”,即精神神经病需要。设法恢复患者的潜意识中人际关系的安全感。弗罗姆认为人能获得安全的社会制度有两种:一种是权威主义,一种是人本主义。他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取决于人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他把人格看成气质和性格的综合,将人格分成病态和健康两种,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各种机制,他还主张在治疗精神神经病时,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其中接纳、剥削、贮藏和市场4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只有一种生产倾向性才是常态的、健康的表现。把人性的恶化归咎于现代社会技术的进步,把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对立起来。而且,他认为改造病态社会的途径不是进行社会革命,而是通过精神分析治疗人们的病态心理,这样,弗罗姆就陷入了社会文化和心理相互影响的循环论的错误。分析者应创造一种自己积极参与其中的双边情境,他的其它观点还有:1、以“生产性的爱”为核心的人学。弗洛姆用马克思的学说改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提出自己的人论。“给予的爱”四要素:关心、责任、尊重、认识。以此解决人的存在的二律背反,即人的潜能需求与现实的矛盾,“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表示了个体的存在。其理论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与情欲、本能的统一,确立了人的完整性,防止人丧失自我,为文艺找到了主体的人,为文艺

问题的解决奠定了人学基础。2、展示了人类普遍经验的艺术象征论。弗洛姆认为梦是人类通用的语言,是基于人类普遍的生存经验之上的普遍的象征。神话作为人类原始艺术的经典样式,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梦境,因而也是人类早期内心经验的象征与展示。3、“社会无意识论”和文学。“社会无意识”是被社会所压抑的那些心理领域。他指出,社会是通过语言、理性逻辑和社会禁忌三个途径来压抑无意识的,它们是社会的过滤器。

艾里克森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他根据其自身人生经验及多年从事心理治疗观察所见,修改与扩充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论。认为,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认为人的发展不但有生物的,而且有心理社会因素,是统一的,重点是文化因素,必须考虑社会和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即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他以个性自我渐成为中心,将人的心理分为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阶段(从出生-18个月左右),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矛盾;(3)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主动性与内疚的矛盾;(4)变得勤奋阶段(6-11岁),勤奋与自卑的矛盾;(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岁),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矛盾;(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亲密与孤独的矛盾;(7)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创造力感与自我专注的矛盾;(8)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完善与绝望、厌弃的矛盾。他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发展任务,都有一个核心的冲突或矛盾要解决,在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都包含着积极的与消极的方面,妥善处理这些矛盾,人在这时对趋向积极或消极的矛盾中实现平衡,向积极方面转化,自我力量加强,有利于适应环境,顺利转向下一个阶段,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如果向消极方面转化,就会发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结障碍,削弱自我力量,阻止个人适应环境,为后一阶段制造麻烦,出现病态和不健全的个性。他的理论注重自我,强调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比精神分析理论要进步得多。埃里克森还以其心理社会发展的模式而闻名于世,并提出了“自我同一性”念。他说,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指一个人对其个体身分的自觉意识,有时指他对个人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识追求,有时指自我综合的无言操作

,有时则地对某一群体理想和特征的内心趋同。自我发展最初是通过心力内投和投射的过程产生的,继而是通过自居作用,再后是通过同一性的形成而实现的。这些途径并不是自我发展的阶段,而是自我形成的和转化的形式。在儿童早期,父母的命令和表象的结合,即所谓心力内投,以及儿童晚期和青年早期的自居作用,并不能说是真正的同一性。真正的同一性必须由青少年自己在其他事件中,通过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同例子在各行业里找到的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相结合的过中,才能铸炼而成。他还根据弗洛伊德关于人是通过对被动经验的东西作积极的反应来获得控制的原理,为儿童心理分析治疗的一种技术,即游戏,奠定了理基础。他认为,儿童生活中的三个领域是:游戏与玩具的领域,与他人的现实关系的领域和他自己身体的领域。通过图式转换,在一个领域里产生的问题可以在其他领域里重演。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种转化乃是儿童构念计划、进行探究和实现成长的手段。但是在一个压抑的、创伤性经验的逼迫下,这种转换就变成一种刻板的症状的重复。这里,埃里克森用从弗洛伊德那里获得的有关自我发展的重要原理扩展了图式转换的思想,也就是说,儿童从内部产生分化,借以作为克服在他与别人的关系中出现的失败与挫折的手段:对个人内部图式来说,人际图式具有模仿和动力作用。他是在接受和修正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自我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他不同意人的发展受本我的唯乐原则的调节和支配,认为自我在个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甚至不亚于本我。

G.墨菲在其《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1972)一书中指出:“现代某些最有权威的精神分析著作家如霍妮、沙利文和弗罗姆等,经过普遍的同意,已被逐出弗洛伊德的体系,而另一些人特别是E.克里斯、P.格里纳克、D.拉帕波特和E.埃里克森则已一致被认为是‘圈内的’而不是‘圈外的’。”新精神分析这一派中各种理论的侧重点虽互有差异,但也有其共同特征,包括在自我系统中的各种动能和次动能代表着心理过程的相对持久模型。大致为:①他们都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②他们大都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大作用。③他们都重视自我的整合和调节作用,对精神神经病的治疗持乐观态度。但必须指出,新精神分析在作了一些不同的解释的情况下,仍保留了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潜意识动机作用,压抑和抵抗,精神决定论,而另一些人特别是E.克里斯、P.格里纳克、D.拉帕波特和E.埃里克森

a>则已一致被认为是‘圈内的’而不是‘圈外的’。移情作用,以及自由联想法等。新精神分析学家在各自理论中提出的如基本焦虑,原始恐惧,逃出自由等概念,逐渐形成了新精神分析派。尽管名称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抛弃了里比多(即性力)的概念和人格结构说,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在起主要作用,不过表现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而已。

三、现代生物学理论

1.生态学

生态学的观点起源于达尔文进化论,直接来源于生物学的习性学。研究人类行为的生态学家通过现场研究,记录儿童的相互作用,探索关键行为在何时发生,由哪些相关事件促进或延阻行为的发生。他们认为绝大多数遗传特点都能促进某种影响发展的经验。代表人物有鲍尔贝,他认为儿童表现出许多这些预告决定的行为,每一种行为都能帮助身体存活和正常发展。例如,婴儿通过哭泣来表达他的不舒适,看护人具有对这些信号做出反应的生物倾向,婴儿哭叫的适应性意义在于满足婴儿的基本需要,使婴儿和他人接触形成依恋。他们也注意到学习经验对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婴儿的依恋行为不会自动发生,婴儿必须先学会区分熟人和陌生人的面孔,然后才可能对某一特定对象产生依恋。这种辨别学习的适应功能来自于日常生活的交往经验,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受经验的制约,但他们更强调人类具有一系列先天的特征和能力,影响着人的学习经验的获得。强调人具有生物适应性,要在现实环境中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对我们是很有启示的。

2.社会生物学理论

1975年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 1929-)出版《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社会生物学的诞生。社会生物学希望统一关于人类的大多数理论,其中囊括着人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及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

威尔逊反对有关人类行为的两种极端解释。一种极端解释就是洛伦兹(Lorentz,K.)的观点,认为人类受一种侵犯本能的支配,这种本能必须得到周期性的发泄,战争、球赛都是这种本能的渲泄。因此,人是一种侵犯性的物种,而侵犯行为具有适应环境的机能。另一个极端就是行为主义学派,以斯金纳(Skinner,B.F.)为代表,他们假设人类只是由奖赏、惩罚和其他少数几种基本学习规则所铸成的刺激──反应的机器。威尔逊批评这两种理论都失之偏颇。尽管人具有攻击的本能,但绝不是嗜血成性、残忍好杀的、最推崇暴力的动物。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的相互残杀率很低。而且,人类攻击性的暴力形式并非都是人类本能冲动周期性的压抑的表现形式

。他认为通过社会生物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可以产生一条研究人类、洞察人类精神的机制及其历史的新途径。

社会生物学与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学派存在着许多一致性。有人认为社会生物学的来源之一是弗洛伊德学派。也有人认为将弗洛伊德和社会生物学联系在一起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弗洛伊德与社会生物学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虽然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学作出很大的贡献,但自产生以来,也一直遭到激烈的批评。而批评的焦点是直接指向明显的生物学决定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与社会生物学某些关于人类行为的进化论根源的观点非常一致。威尔逊也撰文认为“精神分析的理论似乎可以特殊地和社会生物学的理论相比较……如果弗洛伊德革命的本质是给出了无意识的结构,那么社会生物学的逻辑作用就是重建无意识结构的进化历史。”在威尔逊看来,当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推测最初的父亲、原始游牧民部落,以及乱伦禁忌的起源时,他创造了一种社会生物学的理论,然而是—种可怜的理论。他对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之洞见也复如此,这种见解发表在他的《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因此,威尔逊根据这个理由,一直准备用社会生物学理论来客观地检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假设,以期促进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下面试从利已的基因和心理结构方面来看精神分析学与社会生物学的一致性。

弗洛伊德最精髓的概念是伊底、自我和超我,他认为人格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伊底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根本上是自私自利的。这与弗洛伊德的伊底——人格的核心特征——是自私自利的观点极为一致。弗洛伊德认为伊底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欲望组成,由快乐原则支配。伊底贯穿于人整个的一生,并毫无顾忌地表现它的目的:个体的生存和成功的再生。伊底同外界不能直接接触,它的唯—出路在弗洛伊德看来是自我,在社会生物学家看来是大脑的皮层区域。

2.自我

如果基因和伊底真正地自私自利,就需要中间结构,辅助它们达到自私的目的。在生物学意义上,大脑皮层结构可以充当这一结构,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物质和文化环境,同样,在心理学意义上,自我就是中介结构。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在伊底和外部世界之间,受现实原则的支配。自我要凭借来自伊底的全部能量才能活动,它听命于伊底,同时又对它实行控制和抑制。显然这与威尔逊的大脑只是为了基因的生存和复制而存在的机器极为相似。

霍尔和林茨指出在自我产

生之前,它随后的发展路线,它的倾向和反应就已由遗传决定了……自我是作用于成熟的有机体的产物。这与社会生物学强调的行为特性是遗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致的。社会生物学家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人们认为,人类行为的潜在动机深深置根于有机体的生物学基础之中。

3.超我

弗溶伊德认为超我是恋母情结的危机的产物,是负责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系统。对个体灌输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的固有行为准则。良心是超我的一部分,通过罪疚感去惩罚违反父母和社会规范的行为的子系统。超我的另一个部分是自我意象,能鼓舞人的积极情感。超我受至善原则的支配,对个体灌输了利他行为。

特里弗斯曾经认为就利他主义的受益者来说,除非有一个充分互惠的保证,相互利他行为才会发生。为了得到别人的关心,一个人必须使他人确信能自觉地遵守社会习俗,不能表明他是—个骗子。显然。超我的作用就是选择利益,就是使个体产生能够容易地吸收其社会群体行为的准则。信赖规范和习俗也许是简化辩认骗子问题的一种方法,据此也许能增加被视为真正的利他主义者信任的机会。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伊底和超我是相互对立的,超我时时刻刻监督压抑着伊底的冲动、欲望。但社会生物学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把超我看作是最大限度地获得总体适应性的一种适应的策略。这是二者不一致的地方。

3.行为遗传学

进一步研究种属个体之间差异的生物基础,即研究每一个人所遗传的特定的基因组合怎样使其具有个体差异。强调每一个个体从亲代遗传中继承了一系列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的特定组合影响着个人的气质、个性和社会性行为。同时,环境和经验也影响着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实现过程。他们主要从血缘关系、大脑研究来探讨人的个性和社会性是否有遗传基础。

双生子研究。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气质上的相似性,表明同卵双生子的婴儿在活动水平、对注意的要求和烦躁程度等气质维度上比异卵双生子的婴儿更加相似。这意味着至少人类气质的某些成分是可以遗传的。

收养家庭研究。通过对收养子女的研究确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考察被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与其新生父母和姐妹相似,探讨行为性状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的基因完全不同的被收养者在行为和智力成绩上表现了一定的相似,但是到青少年末期,基因完全不同的姐妹在智力和个性上不再相象,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基因引起这些个体选择不同的环境。

大脑的研究。基因影响着生物结构和功能。因

此,任何受遗传影响的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或相似性必然反映在生物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与相似性。通过对大脑的研究来探究遗传基因对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已经说明,遗传基因在影响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例如:祖克尔曼注意到焦虑与杏仁核有联系。杏仁核已被公认为是机体接受刺激时的情结反应调节中心,在情结反应中扮演中心角色,它的电刺激对人类能产生恐惧。戴维森提出左右半球在趋近和退缩行为及与其相位的正性和负性情结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右半球在体验负性情结。

行为遗传学家虽然强调基因的作用,但是他们认为个性和社会性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例如,一些有痛苦倾向的孩子,如果他们在有责任心看管者照顾下,将很少体验到高水平的应激;如果他们在那些冷漠的看管者照顾下,将体验到高水平应激,许多生活事件都将使他们不安,久而久之,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将变得越来越恐惧和警觉。则那些经常受到保护的孩子即使他们的神经系统存在痛苦倾向,这个世界也不会被认为是充满恐惧和威胁的地方。桑得拉和凯瑟琳认为环境和基因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种方式。

(1)被动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儿童的抚养环境和他们自己的基因类型相关。父母为儿童发展提供了生物基因,为儿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社会的、情结的和智力的环境。父母为儿童提供的环境,部分地取决于父母自己的基因类型。例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又鼓励这种活动的父母趋向抚养喜欢体育活动的儿童。而他们的孩子不仅有鼓励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抚养环境而且遗传了使他们倾向于对这种环境做出反应的基因。

(2)唤起的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个儿童遗传的特性将影响别人对他的行为。例如,积极的婴儿比忧郁的、消极的婴儿受到更多的注意和社会性刺激,价位通常喜欢长得漂亮的孩子。

(3)主动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

儿童喜欢和寻求的环境是那些和他们的基因倾向最相容的环境。例如,一个有社交性基因的儿童可能要请朋友到家里来,愿意参加舞会等社交活动。相反,一个有害羞基因的儿童可能避开大型的社交联欢会,而喜欢一个人活动。所以不同基因类型的人为自己选择不同的环境,这些环境对他们将来的社会性、情结和智力发展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学纲要》,邹晓燕。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杨丽珠,吴文菊。海南出版社会,2000年9月第一版。

3.《西方心理学史》,车文博。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第一版。

4.《心理学的故事》,墨顿·亨特著,李斯译。海南出版社会。

5.《儿童心理学》,朱智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四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