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工程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近20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全球科技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有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生物技术之所以能受到各界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用途广泛,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已遍及医药、农业、食品、能源、环保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生物技术在全球经济进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培养细胞等)为基本资源,因此其原料具有再生性,同时生物系统生产产品产生的污染物少,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或几乎没有,重组微生物甚至还可以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鉴于生物技术产业的以上特点,清洁、经济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技术必然会在21世纪获得更大发展。

一、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状况

1. 全球生物技术市场迅速扩张

各国政府竞相制定生物技术发展计划,政府和企业界投入巨资,国家实行优惠政策,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1976年,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美国遗传技术公司(Genentech)在美国诞生,它标志着生物工程产业从此开始,从而揭开了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生物工程产业革命的序幕。1982年,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问世。现在,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已达到1300多家,欧洲8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日本也有3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生物技术产业正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具体表现为:进入生物技术领域的企业增多,企业对于生物技术的科研投资增大,有更多的生物产品申请注册。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专家曾预测到20世纪末,全球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左右。然而,到1994年,仅美国的医学生物工程产品年总销额就超过了40亿美元,1992年日本的医学生物高技术产品销售额也已超过4000亿日元。1997年全球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为100亿美元,生物技术产品市场以美国为主,其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90%以上。现在全球已拥有年销售额大于10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品数10个。专家门预测,到本世纪末生物技术产业的产值将超过每年6000亿美元。

当前一个共同的国际趋势是,大凡发达的工业国家中经营石油、化工、医药、酿造和种子等产业的大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竞相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如美国的杜邦公司、孟山都公司;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日本的三井、三菱、住友等化学公司,武田制药公司,味之素公司,协和发酵公司等;德国的拜耳公司、BASF公司;荷兰的壳牌化学公司;瑞士的汽巴嘉基等大都是生物技术产业的积极投资者。另外,自70年代后期以来,又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一大批新建的生物技术小公司。这些小公司以美国为最多,西欧和日本较少。这可能和各国对风险投资的传统影响有关。这些小公司的沉浮变迁虽大,但它们在推进技术革新和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一些生物技术制药类小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上市,得到迅速发展,在美国,1996年生物技术制药公司股票市场达到高峰。

2. 医学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最快

生物制药是指生物工程应用于制药工业部分,生物制药是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之一。生物制药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业。国际上生物技术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中60%以上是医学领域的,目前总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品主要是医药生物制品。可以说,医药工业一直是生物技术商品生产最主要的领域。这是因为:第一,医药工业,包括药品、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等制造业,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优点;第二,生物医药制品产值高,利润大,是开发现代生物技术的首选适宜领域。

3. 国内生物技术产业化正在形成

中国为了追赶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浪潮,于1983年建立了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负责中国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工作。1986年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又将生物工程列为列入国家高技术计划,国家对生物技术给予较强的经费支持和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十几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得到蓬勃的发展,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上、中、下游结合,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体系。到20

世纪末,我国将培育出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20%左右的新水稻品种;研制出一批抗虫、抗病毒的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株系或品系;大约有20至30种药物、疫苗投放市场,加上诊断试剂,将形成中国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并形成一定的出口能力。

二、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及市场规模分析

生物技术应用广泛,但至今在我国较为成功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并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是在医药行业,生物工程技术产品的三分之二的市场在医药保健领域,投资者纷纷看好医药领域成长性较高的生物制品,各厂商也都以此为核心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1.主要产品种类及市场规模:

国际市场销售最好的是基因工程药物:促红细胞生长素(EPO)、G-CSF(增白细胞)、干扰素、胰岛素等,还有细胞因子、受体类药物、凝血VIII因子等,疫苗以乙肝病毒疫苗为主,此外还有用于检测诊断的PCR技术的试剂、克隆用的探针等实验室用品。生物技术新型药物和疫苗总计已有50多种产品投放市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另有700多种生物制剂有可能完成临床试验投放市场,正在实验室研究的尚有2000余种。

国内市场上主要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干扰素、重组人白介素-2、G-CSF(增白细胞)等15种自己生产的生物技术药品;胰岛素、尿激酶等十几种多肽药产品国家批准正进行临床I、II期试验,单克隆抗体研制已由实验进入临床,B型血友病基因治疗已初步获得临床疗效,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在进行开发研究的基因工程疫苗或药物有40多种。

据初步统计,我国生物技术产业1997年的工业总产值约20亿人民币。未来的若干年内,生物制药业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2%,该增长率将高于国家年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在国内已有200多个生物工程制药企业,我国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化已经开始。

与传统制药相比,生物制药有便于大规模生产、利润高、生产工艺简单、人力投入少、无污染、生产周期短等优点;一个小小的发酵罐就能生产100万支产品,一支成本极低的产品售价可在千元以上,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出厂,生产周期

仅10天左右。因此,生物制药的发展速度很快,产品在医药市场所占的比例也日益提升。

生物制药同时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在国外,开发一种基因工程药品,需耗资1亿美元或更多,成功后利润回报可达10倍以上,药品上市后两三年便可收回投资。美国Amgen公司的EPO自1989年投放市场以来,已带来100多亿美元的收益。但由于生物制药审批手续繁复,临床有可能发生副作用,有的甚至使用相当长时间后才发现副作用,但此时产品的研制开发已耗费大量投入;同时也可能因产品的重复研制,竞争对手抢先申报药品专利权,另巨额投资落空;所以,生物制药的成功率仅在5%—10%之间。一个生物药品,前期开发要历经数年,药品的审批、临床试验也是如此,如EPO从克隆出基因到产品获批准耗时7年,人生长激素的开发成功也花了7年。

3.国内生物工程制药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竞争力不强。大部分企业生物制药产品年销售额都在1000万元以下,产业整体获利能力还不很强。仅就基因工程药物来看,我国已取得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文号的企业约30家,各公司销售额仅在几百万至几千万不等,全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总销额不及美国或日本一家中等公司的年产值。

(2)企业新药开发意识不强。由于生物制药产品具有开发周期长、难度大、投入资金高、风险高等特点,多数企业因无合适的融资渠道,无力或不愿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开发有特色、高水平产品,多数产品的研制、开发仍停留在仿制阶段。从投资状况看,各企业和投资机构大多将资金用于购买上市新药,很少在项目研究开发前期投入,不愿承担风险。从而造成了为数不多的新药转让价格越炒越高,“药证资源”短缺,同时加剧了研究开发经费的不足,阻碍了技术创新。一旦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组织,对没有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来说,产品出口受到限制,企业发展空间有限,无疑会遇到极大的麻烦。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其发展后劲不足,很难发展成有竞争力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企业。

(3)生物制药产品重复研究、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如研究rhG-CSF有18

家公司,rhGM-CSF有16家公司,这两种药物的临床作用、市场基本相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仅EPO人促红细胞生长素的生产企业就有8家,其它公司的主要产品也主要集中在乙肝疫苗、干扰素、白介素等产品上。在市场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必然导致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目前生物医药行业这种盲目无序的发展状况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将可能扼制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生物制药类企业机遇与对策

1999年,生物制药行业面临两大发展契机:

其一,国家计委于98年底发出通知,决定放宽部分高科技药品利润率的限制,对国家一、二类新药自国家正式生产之日起前三年的销售利润率从宽掌握,对一、二、三、四、五类新药在保护期结束后五年内仍可按新药分类利润率定价。这进一步提高了新药的获利能力,成功开发高科技生物新药可以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源泉。生物制药企业应密切与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不但要关注处在成果或中试阶段的开发项目,也应重视尚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疗效明确、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类新药。企业应多渠道筹集项目开发基金,增加科技风险投资,加强技术改革与创新能力,重视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生物制药新产品。

其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口药的消费受到限制。由于医院是消费各种药品的最大用户,目前医院用药中进口药比重较大,医药市场竞争无序,这使我国刚步入产业化的生物工程制药业的发展受到打击和制约。新的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将有效限制医院从药品销售中获利。根据预测,与进口药疗效相同、但价格却远低于进口药的国产药或合资药的消费量将呈增长趋势。生物制药企业应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在销售方面,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更是可以利用其资金、品牌优势,做好促销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生物类上市公司

1.证券市场上的生物板块基本情况

上市公司进军生物工程产业的序曲刚刚奏响,粗略统计约有4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生物产业,目前的投资热点集中在生物制药业。我们认为,尽管涉足生物产业的上市公司已为数不少,但真正能被列入生物板块的上市公司只是其中一部分。由于生物产业概念炙手可热,一些主营业务与生物产业毫不相关的公司,也开始投资生物产业,这中间相当一部分公司是为了投石问路,试图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有一些公司纯属炒题材,当然也不乏真正下决心开拓生物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生物产业总投资额不足2000万元的上市公司不列入生物类上市公司之列。因为这类公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成长性不取决于其生物产业的发展状况,而且这些公司由于在生物产业方面并无管理、市场、科研、人才等优势,当所投资的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时,可能就是公司退出生物产业之时。

我们把与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我们把与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生物制药为主导产品的公司,如复星实业、天坛生物、海王生物、金花股份,这类公司生物制药产品已进入投资收益期,业绩较稳定,特别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产品的复星实业、天坛生物、海王生物,今年中期表现更是出色,其成长性引人瞩目。

复星实业,以核酸检测试剂及基因工程药物为主导产品,自98年上市以来一直呈高速发展态势。今年中期实现净利润4558.2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24.1%。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取得较大进展。其中,一类新药注射用葡激酶已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工作,二类新药γ-干扰素已开始临床验证,核酸检测杂交梳试剂盒中的三个品种已通过国家新药审评,两项核酸检测新技术已研制成功。同时,复星实业还有数个新药正在研制中。这些新产品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储备了相当的能量。作为高科技民营企业,复星实业于年初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公司还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扩大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公司目前良好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复星实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天坛生物,是国内生物制品的大型生产商,主要产品为防疫疫苗。今年中期,公司实现净利润2461.6 万元,同比增长103.43% ,在股本扩张60%的情况下,中期每股收益仍达0.13元,同比增长30%,净资产收益率达 8.46% ,同比增长70.9% 。目前,天坛生物的卫生防疫产品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风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天坛生物利用募集资金购并、改造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车间,预计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届时基因乙肝疫苗销售量将进一步增加。在建的水痘疫苗项目,国内无同类产品,一旦投产,与进口产品相比,质量相同、价格(预计每份约100元)占优势的国产疫苗可能迅速占领市场,预期水痘疫苗将会是公司今后

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由于天坛生物前景广阔的卫生防疫产品,其成长性将被长期看好。

海王生物的主要产品为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系列、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系列、凝血酶、安替可胶囊、降纤酶等。公司98年12月上市,上市不久就推出了利润每10股送2股派现0.5元(含税)及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赠8股的大比例分配方案,此举反映了海王生物企业规模扩张愿望非常强烈,为企业下一步规模经济效益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海王生物又在短短几个月内,出资收购基因工程人 2b干扰素注射剂及银可络项目,并推出青霉素V钾片及琥乙罗红霉素两种新药,使得公司经营规模得到迅速提升。今年中期,海王生物实现主营收入5352.9万元,同比增长46.26%,净利润2675.8万元,同比增长89.74%,每股收益 0.175,同比仅略降5.41%。由于上半年收购的项目及推出的新药都将在下半年产生效益,预计海王年报业绩会更好。

(2)主营生物工程发酵产品的公司,星湖股份、桂林集琦、钱江生化、丰原生化

桂林集琦、星湖股份, 这两个公司上市较早,都曾在生物工程发酵行业发挥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并根据市场需求把握了产品发展方向,企业一度发展迅速。但是,从去年以来,曾经在国内供不应求的桂林集琦主导产品兽用生物药阿维菌素,因已有多家企业生产并纷纷压价销售,导致其效益大幅滑坡,今年中期收益0.133元,同比下降49.8%。星湖股份业绩同比也有所下降。一方面原因,企业的发展大都会经历一个高速成长期,也会有稳定或调整期,一段时期业绩下滑或滞长也是正常。但另一方面,生物工程发酵行业壁垒不高,容易导致过度无序的竞争。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靠政府正确引导,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企业自身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发酵产出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并最终以规模经济效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以食用菌为主导产品的公司,这种公司只有九发股份一家,属高科技生物农业。

九发股份也是当前亚洲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是集生物技术、资金密集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农业产业。在人们追求健康、崇尚自然的今天,高蛋白、高营养、低热量的绿色保健食品食用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九发股份自98年上市后,利用资本市场优势实现了产业规模扩张,多项募集资金的投入都已产生效益,企业已进入高速成长阶段,今年中期主营业务收入达1.535亿元,净利润3815.58万元,同比增长89.07%和87.3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利用食用菌废弃培养基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料,这不仅顺应环保潮流,同时也能使公司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4)通过控股、项目投资、收购等各种形式投资生物技术产品,这类公司数量最多,如通化东宝、东阿阿胶、天目药业、双鹤药业、哈高科、江苏吴中、吴中仪表、人福科技、东湖高新、长春高新、鞍山合成、厦门国贸、粤宏远、新黄埔等。

这类公司生物制药的业绩未成为公司业绩的主导,从其生物制药产品的现状和发展似乎也很难把握整个公司的发展前景。这类公司涉足高风险、高投资、高收益的生物制药业,其基因工程产品如人胰导素、干扰素、白介素等大部分处于试生产或项目在建阶段,还未进入投资收益期。这些产品从投入资金到获得药证及生产许可证,如果进展顺利,企业必然获得丰厚的收益。但高回报总是伴随着高风险。天目药业98年中报披露,天目药业表皮生长因子项目按计划已进入试

生产,关键技术短期尚难突破,其中的风险已是不言自明的了。所幸的是,98年报再次披露,表皮生长因子关键技术已有突破,现在企业在等待生产批文,看来风险已有所释放。

在追赶生物技术的潮流中,也有急流勇退者。例如北京比特和太极集团。以经营计算机软硬件、机电设备等为主业的北京比特97年收购建昊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从而跨入生物制药行业,98年上半年建昊出现亏损导致比特中期亏损,现比特已退出生物制药业。而太极集团主要生产中成药,计划使用2980万元募股资金投向基因工程,在完成该项募股投向的6.6%时,也因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前景不明朗而放弃了这一基因工程药物生产项目。

2. 生物技术产业前景展望

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应用于国民经济乃至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2亿人口、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来说,生物技术的发展必须为解决十几亿中国人的食物、医疗保健以及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服务。国家科技部已制定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重点是“以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究开发转基因动植物育种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粮食和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技术、重要疑难病基因治疗技术等”,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在我国必将会有大的发展,继生物制药业之后,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有可能形成上市公司新的投资热点,而农业高科技板块的上市公司,如丰乐种业、云大科技、亚华种业等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率先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培育基因工程抗病、抗逆(即抗旱、抗盐、抗除草剂等)植物新品种。投资者可关注这类农业科技类上市公司。对企业和各类投资机构来说,在追求生物工程高收益、高利润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生物技术的竞争性与风险性,对于国内外的市场动态、技术发展、和竞争对手等应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和灵敏的反应能力。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一定要靠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及市场开拓能力。另外,发展生物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的过程中还可能在国内外遇到专利、安全、伦理与立法等问题,对此所有涉足生物技术的人都应有足够的认识。

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应用于国民经济乃至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2亿人口、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来说,生物技术的发展必须为解决十几亿中国人的食物、医疗保健以及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服务。国家科技部已制定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重点是“以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究开发转基因动植物育种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粮食和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技术、重要疑难病基因治疗技术等”,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在我国必将会有大的发展,继生物制药业之后,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有可能形成上市公司新的投资热点,而农业高科技板块的上市公司,如丰乐种业、云大科技、亚华种业等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率先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培育基因工程抗病、抗逆(即抗旱、抗盐、抗除草剂等)植物新品种。投资者可关注这类农业科技类上市公司。对企业和各类投资机构来说,在追求生物工程高收益、高利润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生物技术的竞争性与风险性,对于国内外的市场动态、技术发展、和竞争对手等应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和灵敏的反应能力。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一定要靠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及市场开拓能力。另外,发展生物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的过程中还可能在国内外遇到专利、安全、伦理与立法等问题,对此所有涉足生物技术的人都应有足够的认识。

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司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物业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经历了20多年,已逐步走入千家万户。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原有开发商的附属单位到现在的自主营利、自负盈亏,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明显,这期间物业管理企业走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路程。 1994年8月8日,宁波市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新街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并开始对新街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15年后,物业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也在快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相关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仅宁波市就有经营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225家,从业人员3.4万余人,管理物业项目(住宅小区、大楼、别墅区)1513个,管理面积9829万平方米,享受物业管理服务住户近60万户,中心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8%。可以说,物业行业为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绿城物管公司为占领长三角地区市场空间,在05年组建并成立了宁波分公司,经过近四年的运作和发展,风雨之后终见彩虹,但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不容乐观,我们只有在不断进步当中,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应运对策,公司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才能立于同行业不败之地。以下是我进入公司两年,通过在三个园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实践中,结合目前物管行业的发展现状, 对我们宁波公司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如下分析: 一、回顾公司的昨天: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宁波物管市场现有经营资质的物业公司225家中,我们绿城宁波分公司也属其中一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当年第一个外接楼盘慈溪清水湾开始,07年又相继接管了新时代小区、聚金家园小区,08—09年外接楼盘紫郡花园、江南一品到内接楼盘桂花园、绿园、皇冠花园等,短短四年公司已经管理13个项目,面积达300万方(包括已签未交付),目前宁波分公司员工已有400多人,发展速度之快足以见证物业管理的发展空间之大。 二、俯视公司的现状: 宁波公司发展过快,人才出现紧缺;员工主动服务意识缺少、淡薄,员工的培训力度还需加强;与同行相比培训力度尚有差距;其次,基层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显现出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过快、物业专业人才紧缺: 公司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向外拓展,不断拓展的同时,人才应该跟上公司的发展需求,然而宁波分公司过快的发展速度,出现物业管理人才的紧缺,熟、懂工程强、弱电,公司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硬件管理等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更是稀少,如何提升内部优秀员工及引进同行业中的物业精英,成为了当前公司应该面对的重头问题。 (二)、服务意识淡薄,团队凝聚力尚佳,员工的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整体现状与高端物业相比仍有差距: 1、员工主动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园区除接管较早的新时代、聚金家园、慈溪清水湾和紫郡花

中国茶叶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分析范文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08.9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公顷,增长了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实行改制的“老字号”茶叶企业,改制后的股本为3000万,国有(企业)参股20%,10%社会法人股,主要是两家上游生产企业,其他70%职工股。改制后企业的机制变活了,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资金积累,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张一元的年销售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内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云南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云南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云南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云南澜沧江啤酒集团也把开发茶产品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个体私营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论热处理技术的重点发展领域及趋势

论热处理技术的重点发展领域及趋势 摘 要:在我国,热处理技术正在不断朝环保化、精密化和少无氧化发展,逐渐与世界领先水平接近。本文简要介绍热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热处理生产技术着重发展的领域,主要包括真空热处理技术、可控气氛热处理技术以及信息化智能热处理技术。 关键词:热处理技术 发展领域 趋势 国内热处理技术在发展之初起点较低,发展底子薄弱。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我国的热处理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一、热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1.节能化 热处理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了相当科学成熟的管理与生产体系,这也是能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最重要原因。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在生产开始前对不同能源的分配使用、生产设备的调配等做出精确预算,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机械设备的满负荷运转,确保一分能源对应一分产出,减少和避免多余能耗的出现。同时,国外先进热处理技术还非常重视废热、

余热的使用,将工业废弃转化为生产能源,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清洁化 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全球性问题,而采用热处理技术的生产过程中所产出的废气、污水、粉尘、噪声以及一些剧毒物质,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热处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下了很大功夫,从改良能源的燃烧工艺到废气污水的处理排放,在技术改进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注入环境保护元素,使热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生产清洁化。 3.精密化 如今热处理技术所涉及的行业采用的计量单位已是纳米级别,热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升级。目前,能够满足纳米级别生产要求的热处理技术和相应设备正在逐步推广,热处理技术的产品质量得到严密控制,其生产工艺和生产线调节也得到很大优化,能够稳定地满足大量精密生产的需求。 4.少无氧化 少无氧化曾经是热处理技术的高端配置,如今已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在热处理生产过程中应用气氛进行保护加热的技术也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在真空热处理方面,国内外的差距并不如其他方面明显,主要因为这一技术在国内发展开始较早,没有落下太远。但是国内的生产设备如仪表、气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我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更加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模式。但是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起点低,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阻碍企业的前进。此时企业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我国的企业管理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1 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陈旧 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契机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他们大部分是白手起家,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有规范制度的现代企业。他们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事事亲力亲为,当作坊成为企业之后,他们依旧习惯于所谓的家长制管理,习惯让自己的家人亲戚成为这个企业的管理层。于是我们经常看的一种现象就是,财务、人事、销售、宣传等部门的负责人都是自己家人。当企业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不是从企业的宏观利益来考虑,而是从每个人的私利来盘算。这就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优秀人才在企业的发展。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企业的人才流失,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1.2 企业管理规划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很多制度都是浮于表面,各个企业互相抄袭,缺少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制度,毫无创新能力。国内很多企业不会主动做长远规划,对企业的未来和产品做出长远的研判。大部分企业只会被动做出应对,而这种应对往往是滞后的。 1.3 企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性管理人才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创业团队,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专业的高水平人才,但企业缺乏专业性高水平管理人才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有些企业的薪酬体系有问题,很多的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待遇和付出、知识储备不成正比。他们的价值也无法体现,二是国内的很多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甚至没有。很多企业都是临时抱佛脚,或去挖其它公司的技术人才,这样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对企业的归属感不足。不过很多企业管理层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开始注重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储备

浅析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析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以“农业富、旅游兴、生态美”为主题,积极探索符合XX实际的特色集镇建设路子,着力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大力夯实农村基础设施;着力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经过多年发展,XX镇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1.8万亩,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如今,XX镇茶文化为主要特色的集镇品味不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显,茶叶产业已跃居“三大产业”(茶产业、养殖业、蔬菜产业)之首,成为全镇第一大支柱产业。当前,如何加快茶产业发展,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对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本概况 XX镇位于XX县东部,距县城40公里,南连A镇,西邻B 镇,北抵C镇、D镇,全镇总面积70.4平方公里,辖岚丰、XX、高果、茅岗、和平、XX等6村(社区)42个村民组,共4801户、17557人。XX镇地处中、低、丘地带,海拔为820-1112.6米之间,镇址XX街海拔924.3米,全镇平均海拔910米,最高点XX社区尖峰顶海拔1112.6米,最低处XX村小龙洞海拔820米,地貌属黔北高原边缘的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岩石主要以碳酸

盐岩和砂岩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900-1100mm,无霜期320天,年均总日照时数为1112小时,年平均温度15℃,全年主导风为东北方向,风力多为1-4级。镇内有水库两座,马桥水库135万立方米,穿洞水库240万立方米,另有丰富的地下水为全镇部分村镇提供人畜饮水。土地类型为山地黄壤和黄色石灰土,PH值偏酸性,为茶叶的健康生长及优良品质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保障。 通过多年努力,XX镇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作为引领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农业富镇”发展之路,立足镇情实际,大力实施农业板块经济,大力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以打造“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贵州XX贡茶茶业公司发展贡茶产业,打造茶旅休闲产业,建成了万亩茶叶产业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打造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二、发展现状 (一)布局合理,基地建设强力推进。XX镇总体规划编制于2011年,规划期限为20年,即2011年~2030年。集镇规划总面积3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集镇人口5000人,远景规划集镇人口9000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80.24平方米。《规划》将XX

2021年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地处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畔,随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结束,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二期工程全面展开,实施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高效库区林业产业经济已成为全县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有效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全县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开发两大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以林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一是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以林业为主体的农林网络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地力减退、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44%,增长了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年输沙量减少75%,流域径流时间延长了7-1天,中强度水土流失由75%下降到3%,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害率逐年降低。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以林业为导向的传统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中最活跃的板块,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兴起。**的自然风光,**的漂流探险,**的滑雪滑草都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以秀水青山为切入点而发展起来的。 三是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库区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变平面生产模式为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按照“山下粮菜,山上银行”的思路,具体建设模式为山顶戴帽—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建水保生态林,把住水土流失源头;山腰种果—小于25度的山腰地带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等腰梯田,在梯上建设以柑桔、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高效经济林,为农民开拓致富项目;山下粮菜—即在河谷冲积地带改造低产田,沟、渠、林、路网络配套建设,发展粮油、蔬菜等多经作物。 四、移民安置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林为载体,应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开发移民,拓展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空间和就业门路,增加了安置容量,解决了库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目标。

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目前存在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经验总结。 标签:茶叶现状对策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体制下,黄冈市的茶叶产业资源被分配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几千余家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从事生产的茶叶企业,茶园面积在500亩以下,产值在10万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积的茶园在农户手中,从事加工的茶叶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销售以个体户零售为主,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茶叶企业。 2、黄冈市茶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 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世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黄冈市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部分地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茶叶企业,使他们生产的茶叶占据了黄冈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黄冈市高档茶叶的生产消费市场。尽管如此,黄冈茶叶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以农村务农的农民为主,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技术骨干,难以接触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故导致黄冈茶叶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上徘徊。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小的是美的,大的是强的,两者差不多上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源于那个国家中小企业的进展程度。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1、中小企业差不多情形 截止2006年底,中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香港、台湾不包括在内),个体工商户口4242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其中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制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出口创汇占68、3%,上缴税收占48、2%,占社会销售额58、9%,解决了75%城镇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差不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2004年近50%的高校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 2、中小企业的作用 一是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进展不平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固进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中小企业满足了人民多种多样的需求,扩大了内需,增加了购买力,搞活了城乡市场,加快了生产力的进展。 三是中小企业的进展使产权分散化、社会化、普遍化,显现了大量创业者,增加了社会资本,提升了人的素养,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四是中小企业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同样是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是中小企业的进展解决了众多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为社会的稳固做出了奉献。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中心:重庆奥鹏学习中心[16]VIP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工商管理 年级: 2013年春季 学号: 131511318910 学生:李玥 指导教师:梁宏伟 完成日期: 2014年11月25日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加速,市场竞争的深化,企业管理环境的复杂结构日益展开,企业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人们对企业管理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化,对传统企业管理方法、手段进行思考,对传统企业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特征差异和行为特征差异的比较分析,逐步建立起较为合理、较为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以人为本,以竞争为核心,同时树立适时而变的战略管理思想,形成自己的管理方法、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市场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模式管理思想

目录 内容摘要................................................................ I 引言.. (1) 1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 1.1 管理理念不科学、规范程度不够 (2) 1.2 管理战略缺乏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企业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忽视人力资源管理 (2) 1.5 企业文化不贴合实际 (2) 2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3) 2.1 知识管理的挑战 (3) 2.2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网络经济的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4) 3.1 战略化趋势 (4) 3.2 信息化趋势 (4) 3.3 人性化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弹性化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全球国际化经营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寻机化管理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职业化领导管理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5) 参考文献 (6)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历经十余年,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产业化进程来看,目前都不是十分成熟,消费短期内可能很难显著增长。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机会,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仍然进展缓慢。本文主要以北京地区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商用轿车)为研究对象,实地考察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和与政府的协商状况,同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影响电动汽车购买的因素,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作出合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未来展望 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 早在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设计的电动汽车包括3类: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并以这三类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动、动力蓄电池为“三横”,建立“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基本跟上了全球的步伐,大体站到了世界同一起跑线。自此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大量产业相关政策,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上了日程,这在我国汽车史上还是头一次。自2004年起,在国家的长远规划和能源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被多次强调。从2005年开始,我国政府出台了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清洁汽车、电动汽车政策措施,明确了201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5%~10%;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50%以上的发展目标。 2006年财政部针对实施新消费税政策时明确规定:对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在新目录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鼓励产业。很多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制造,都已列入了国家鼓励范围,享受鼓励政策。 2008年8月31日,在2008(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部长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确目标:到2012年,国内将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2009年,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几乎每个月甚至每周都在出台政策和制度保证电动汽车更好和更快发展。 2010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以抢占产业制高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进入实质性政策扶持阶段。该阶段不仅把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阶段的中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而且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这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特征。 从企业管理组织形态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单一工厂型的工厂管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1993年12月29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基本形式。因此,从传统国有企业管理转向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按照现代公司型的企业管理来改革国有企业的单一工厂型企业管理。目前中国二十多万家有限责任公司、一万多家股份有限公司、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与改制前的国有企业管理相比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企业管理的内容上看,改革了传统国有企业闭门式的单纯生产管理和坐等顾客上门的状况,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要求,确立市场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观念,把过去无视市场、轻视销售转变为高度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建立企业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实现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的有效结合。而在生产管理中,更把产品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中国的企业管理,正在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内容,实行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现代化管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讲究"名牌效应",重视树立本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企业的名牌意识。这种趋势表明,中国企业的现代管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管理接轨。 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过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目前中国一些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次序混乱、管理机制僵化、组织结构刚性、生产活动封闭、资源浪费严重诸多问题,再加上规模经济效益不佳,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下。这些问题在各类企业和各个行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当我们谈论中国企业管理与国外企业管理接轨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国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各种管理理论与学派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从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到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多种管理理论与学派并存的局面,包括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管理学派、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及权变理论学派和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提到的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在企业管理实践方面,20世纪30年代国外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和兼并、收购方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以更大的经济实力去占领市场,降低经营风险,到6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规模效益第一的管理方式。随后,又在

2020茶叶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茶叶行业现状及 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茶叶行业现状 (5) 1.1茶叶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5) 1.2茶叶市场规模分析 (7) 1.3茶叶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7) 2.茶叶行业存在的问题 (10) 2.1茶叶单产低 (10) 2.2劳动效率低 (10) 2.3组织化程度低 (10) 2.4茶叶的标准化程度低 (11) 2.5缺乏龙头企业 (11) 2.6行业服务无序化 (12) 2.7供应链整合度低 (12) 2.8基础工作薄弱 (12) 2.9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3) 3.茶叶行业前景趋势 (14) 3.1茶叶正在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 (14) 3.2消费习惯随消费群体的分化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 叶消费的新趋势 (14) 3.3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14 3.4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

头角15 3.5产业规模化是趋势 (16) 3.6发展空间广阔 (16) 3.7消费需求多元化 (16) 3.8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 (17) 3.9电商成为茶叶重要销售渠道 (18) 3.10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 (18) 3.11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8) 4.茶叶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1茶叶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2茶叶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0) 4.3茶叶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0) 4.4茶叶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1) 5.茶叶行业竞争分析 (22) 5.1茶叶行业竞争分析 (22)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3)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3) 5.2中国茶叶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 5.3中国茶叶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4)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 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 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

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 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葡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显现,主要为西北及黄土高原传统优势葡萄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湾传统优势葡萄产区、秦岭和淮河以南亚热带设施及避雨葡萄产区、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东北冷凉山葡萄特色产区、湖南怀化刺葡萄特色产区、华南一年多收避雨栽培产区等。 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专项的长期稳定支持下,我国主要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适宜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明显改善。据统计,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仅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桃6种果树列入第一批目录)正式实施以来,共有300多个果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前,苹果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华硕、优系嘎拉、红露、红将

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闽北是福建省的主要茶产区,茶类繁多,有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五大茶类。武夷大红袍、肉桂、闽北水仙、正山小种红茶、蒸青绿茶、政和大白茶、闽北茉莉花茶等名扬海内外。茶业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探索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做大做强闽北茶产业,倍受政府及农民的关注,对闽北知名度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展、竞争力的提升和贸易流量的扩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闽北茶叶生产的发展 闽北是乌龙茶的起源地,产茶历史悠久,盛产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等五大茶类,南平十个县(市、区)均产茶。2011年,南平市茶叶种植面积53.6万亩,较2000年增加2.18万亩,增长4.2%;总产量51000吨,其中绿毛茶21280吨,红毛茶5997吨,乌龙茶19960吨。受近年茶叶市场价格一路上扬的影响,2005-2011年,全市茶叶总产量增加16518吨,增长47.9%,年均增加2753吨,增长6.7%;茶叶产值屡创新高,2011年茶叶产值达22.95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39.4%。

表一 1978—2011年南平市茶叶生产情况 单位:万亩、吨、 (注:以上数据源于统计年鉴) (二)闽北茶叶加工业的发展 多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化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茶业富民战略,以“稳定、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以练好内功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使茶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兴盛局面。 1、茶叶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 “武夷岩茶热”的持续升温,进一步提高了闽北茶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使乌龙茶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有到无,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发展基础薄弱的缺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有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脚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 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一系列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阻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推动力量

2.民营经济产业的分布趋势 业,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业和采掘业转移的倾向,但还未形成气候。第二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成分增长速度虽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从低收入迅速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及民营企业本身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 第三产业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高,注册资本金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投资人数和雇工人数所占比重则有所上升。 因此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立足国内,而且已经走出国门。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票或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地方小银行数量少,存贷业务比例也比较低。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无论通过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融资,都要付出过高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到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税负,但企业所得税只是企业税费负担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税负是增值税,企业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02这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获取的利润根本抵不了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依然偏高。同时小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这导致一些小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外费用支出税人。二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诸如城建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工程费、绿化费、环保费等,不胜枚举。据调查,有的民营企业每天要对付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等事项,实际支出费用很多,而且收费缺乏明晰标准,随意性很大,民营企业的创业积极性受到打击。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2017年热处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2017年热处理行业分析报告Array 2017年1月出版

文本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 (3) 1.热处理行业监管体制 (3)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 (3) 二、行业发展现状 (5) 1、热处理设备制造业竞争格局 (5) 2、行业产业链结构 (6) 3、行业发展方向 (7) 三、市场规模 (8) 1.机械基础件行业 (8) 2.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10) 四、基本风险特征 (12)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2) 2.经济波动风险 (12) 3.政策风险 (13) 4.技术风险 (13) 5.人才短缺风险 (14) 五、行业竞争状况 (14)

一、行业监管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 1.热处理行业监管体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热处理行业的最高管理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热处理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制定产业政策,发布行业发展规划,指导技术改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调管理下的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承担热处理行业的引导和服务职能。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主要负责行业自律,调查研究国内外热处理行业发展趋势,向政府提出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建议;协调机械制造各行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关系,推动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组织开展行业对外技术经济协作与交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主要负责组织评价热处理行业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发布中国热处理行业科学技术重大进展;承担科学技术重大项目或课题的论证、评估、咨询和成果鉴定工作;承担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技术资格认证工作;组织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活动等,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下属的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热处理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主要负责全国热处理专业标准的技术归口,标准的制订、宣传和贯彻。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 热处理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如下表所示: 序号发布单位法律法规/政策名称同热处理行业有关内容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8686503.html,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崔秀明黄璐琦郭兰萍刘大会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04期 [摘要]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我国近年发展十分迅速的中药大品种之一,在我国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该文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主要经验,找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七产业发展的目标及对策措施,为我国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三七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行业中有重要影响,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人参的中药材大品种,也是复方丹参滴丸、云南白药、血塞通、片仔癀等我国中成药大品种的主要原料。三七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后遗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中[1-3]。三七皂苷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也是目前研究较为系统的化学物质。迄今为止,已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70余种单体皂苷成分[4], 现阶段我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400多个,批准文号3 200个,涉及的生产厂家1 300家,年需要三七800万kg[5]。三七还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按现在的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每公顷产值可达150万元左右。由于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力不断提升,知名度提高,三七产业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本文根据三七主产区的调查资料,总结了我国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经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及发展对策,供同行参考。 1 三七产业发展现状 1.1 三七种植业发展历史及现状评价三七是我国特有种,因其对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有特殊要求,分布范围仅集中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 200 ~2 200 m,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传统上以云南文山、广西靖西等地为主要种植地区。由于价格不断上涨,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近几年三七的种植区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云南产区已由文山扩展到云南红河、玉溪、曲靖、昆明、大理等其他地区;贵州、四川、广东等地也开始栽培。在云南产区,三七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4 300 hm2发展到2013年的20 000 hm2;产量从2003年的378万kg增加到2012年的700万kg,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余亿元,加工业产值近30亿元[6]。 三七种植历史已有400余年。1949年以前,云南三七种植面积仅有几百亩,广西有少量 种植。建国后,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三七生产,三七种植得到发展,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从1951年至2013年的62年间,三七产业种植经历了3次大起大落的曲折。1951年到1974年出现第一高种植高峰,当时全国三七种植面积5 333 hm2(其中云南2 933 hm2;广西2 400 hm2);产量为108万kg(云南66.4万kg,广西41.6万kg)云南产区三七产值为6 400 万元,当时的社会需求量为50万kg;之后三七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到1983年,云南文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