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材料加工新技术作业

材料加工新技术作业

材料加工新技术作业
材料加工新技术作业

材料加工新技术作业

《含卤阻燃剂对PC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机理简述》

姓名:

学号:

专业:

任课老师:

年月

含卤阻燃剂对PC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机理简述

摘要:聚碳酸酯(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机械设备、建筑工程、交通运输、仪表及电气照明等领域。PC具有自熄性,其阻燃性能优于一般塑料,但仍不能满足对阻燃性能要求较高或很高的场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含卤阻燃剂一种常用的PC阻燃材料,本文介绍了其阻燃性能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关键字:PC;含卤阻燃剂

1.前沿

聚碳酸酯(PC)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具有优异的冲击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气绝缘性、耐蠕变性、耐候性、透明性和无毒等优点。PC的玻璃化温度(Tg=140~150 o C)及热变形温度(HDT(1.82 MPa)= 130~140 o C)均高,且富成炭性,其本身的阻燃性即可达UL94 V —2 级,但在很多应用场所仍需进一步阻燃。

PC常用的阻燃剂主要分为溴系、有机磷系、硅系、磺酸盐(含硫化合物)系、硼系等。添加卤系阻燃剂是PC阻燃改性中最常采用的技术,如6%~9%的含溴环氧低聚物(添加Sb2O3会引起PC降解和恶化PC的透明性),即可赋予PC UL-94 V0阻燃级,且对其热变形温度影响甚小,而冲击强度甚至有所增加。

UL94标准是设备和器具部件塑料材料燃烧测试的标准,英文解释为:Test for Flamm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for Parts in Devices and Appliances,UL94 V0~5级别越高,测试越严格。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

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2.含卤阻燃剂

以不同溴双酚A及Sb2O3用量的配比为阻燃剂为例,用以下过程制备样品,研究其对PC阻燃性能的影响:

2.1四溴双酚A用量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四溴双酚A与PC相容性较好,与Sb2O3也具有很好的协同阻燃效应。在保持四溴双酚A与Sb2O3配比(3.5:1)不变的条件下,四溴双酚A用量对PC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四溴双酚A用量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四溴双酚A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氧指数不断增大,但当氧指数由27%增加到37%后,再增加四溴双酚A的

用量,材料的氧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实际使用时,四溴双酚A的质量分数为5%时,PC材料的阻燃性(氧指数为32%)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2 四溴双酚A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保持四溴双酚A与Sb2O3的配比不变,考察四溴双酚A用量对PC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a、图3d可知,随着四溴双酚A用量的增加,PC材料的冲击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当四溴双酚A的质量分数为23%时,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由未加入四溴双酚A时的29kJ/m2、90.3%降至4.3kJ/m2、0.4%,几乎失去实用价值。由图3b、图3c可知,在四溴双酚A质量分数未超过15%时,随着四溴双酚A用量的增加,弯曲强度略有提高,拉伸强度略有降低,变化不大;但当四溴双酚A质量分数超过15%后,弯曲强度及拉伸强度均急剧下降,当四溴双酚A用量为23%时,弯曲强度降至62.9 MPa,拉伸强度降至34.3 MPa。

图2 四溴双酚A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知,四溴双酚A的加入降低了PC材料的力学性能。这可能是由于作为低分子物的四溴双酚A及协同阻燃剂Sb2O3这种无机氧化物的加入降低了PC材料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缘故。综合考虑,当四溴双酚A的质量分数为5%(此时Sb2O3的质量分数为1.4%)时,阻燃PC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

3. 总结

四溴双酚A复配Sb2O3可使改性PC材料的阻燃性能大幅度提高。当四溴双酚A质量分数为5%时,改性PC材料的氧指数高达32%。但阻燃PC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断裂伸长率随四溴双酚A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四溴双酚A质量分数低于15%时,阻燃PC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随四溴双酚A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四溴双酚A质量分数超过15%时,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随四溴双酚A用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参考文献

[1] 申欣,李伟,王凤英等.环保型阻燃PC材料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06,10:7-10.

[2] 欧育湘,赵毅,韩廷解.含硫化合物阻燃聚碳酸酯及其阻燃机理[J].塑料科技,2007,10:42-45.

[3] 李林科.新型无卤阻燃剂的合成及对PC阻燃作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对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形势下对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的新要求 (王素芳,食品加工与安全13级,415626513103) 摘要 在整个食品安全体系中,食品加工中所用的科学技术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而食品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食品工业迅速的向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前进。正如大多数人所持的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由于某些人对加工技术的不恰当使用,也会引发了一系列关乎人身安全甚至国家稳定的事故。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其中包括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本文将深刻解析新政策并阐述新阶段新政策下对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的新要求。 关键字:食品加工技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要求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 I 前言 . (1)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 (1) 1.1改革要点 (1) 1.2主要职责 (2) 1.3改革目标 (4) 1.4改革意义 (5) 2 食品加工技术 (5) 2.1食品加工技术分类 (6) 2.2我国食品加工业现状 (6) 3 新形势下对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的要求 (7) 3.1采用高新技术,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7) 3.1.1 高新技术在杀菌工艺中的应用 (7) 3.1.2 高新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9) 3.1.3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0) 3.2企业要以诚信为本,合理应用食品加工技术 (12) 3.3科研人员要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13) 4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带复习资料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2.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3..同素异构性:同一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晶格类型不同的现象。 4.同素异构性:同一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晶格类型不同的现象。 5.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晶格类型没有改变的结晶过程。 6.枝晶偏析:结晶后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7.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8.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9.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0.热硬性: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1.时效强化:经固溶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提高的现象。 12.形变强化:由于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度提高的现象。 13.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14.变质处理:在浇注是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使其形核速度升高长大速度减低,从而实现细化晶粒的 处理工艺。 15.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原则。 16.同时凝固原则: 17.孕育铸铁:经过孕育处理的铸铁。 18.热固性塑料: 19.热塑性塑料: 二.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 改正:细化晶粒不但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也降低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 改正:结构钢的淬硬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 4. 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 5. 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 改正: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钢中有害杂质硫、磷的含量来划分的。 6. 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 7. 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改正:奥氏体耐热钢不是奥氏体不锈钢。 8.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 9. 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 10. 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 改正: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体。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固溶体溶入溶质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现象。 2、加工硬化:金属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 2、合金强化:在钢液中有选择地加入合金元素,提高材料强度和硬度 4、热处理: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5、细晶强化: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处理,使得金属强度提高的方法。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三、(20分)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硬度为HRC54—58,其余地方为HRC20—25,其加工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 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45钢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保温一段时间空冷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 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A’心部S回 四、选择填空(20分)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 (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 (b)45、40Cr、65Mn、T12 (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质处理 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 8. 二次硬化属于(d)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 9. 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 (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先进材料成型技术及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与理论》考试大纲 一、《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及理论》课程概述 编号:MB11001 学时数:40 学分:2.5 教学方式:讲课30、研讨6、实验参观4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材料的种类繁多,其加工方法各异,近年来随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材料加工新技术不断出现。本课程将概述材料的分类及其加工方法的选择;重点介绍液态金属精密成形、金属材料塑性精确成形及金属连接成形等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阐述材料加工中的共性与一体化技术。本课程作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学位课,将使研究生对材料加工的新技术与新理论有个全面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在大材料学科领域进行思考与分析,为从事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材料的分类及其加工方法概述 1.1材料的分类及加工方法概述 1.2材料加工方法的选择(不同材料)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精度比较(同一种材料) 1.3材料加工中的共性(与一体化)技术 1.4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液态金属精密成形理论及应用 2.1 材料液态成形的范畴及概述 2.2 消失模精密铸造原理及应用(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实例、缺陷与防治) 2.3 Corsworth Process新技术(精密砂型铸造:锆英(砂)树脂砂型、电磁浇注、热法旧砂再生) 2.4 半固态铸造成形原理与技术(流变铸造、触变成形、注射成形) 2.5 铝、镁合金的精确成形技术(金属型铸造、压铸、反重力精密铸造、精密熔模铸造等) 2.6 特殊凝固技术(快速凝固、定向凝固、振动凝固) 2.7 金属零件的数字化铸造(铸件三维造型、工艺模拟及优化、样品铸件快速铸造、工业化生产及 其设计) 2.8 高密度粘土砂紧实机理及其成形技术(高压造型、气冲造型、静压造型) 第三章金属材料塑性精密成形工艺及理论 3.1 金属塑性成形种类与概述 3.2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及超塑成形(概念、条件、成形工艺) 3.3 复杂零件精密模锻及复杂管件的精密成形(精密模锻、复杂管件成形) 3.4 板料精密成形(精密冲裁、液压胀形、其它板料精密成型) 3.5 板料数字化成形(点(锤)渐进成形、线渐进(快速)成形、无模(面、液压缸作顶模)成形)

各种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详解

各种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详解 1. 表面立体印刷(水转印)水转印——是利用水的压力和活化剂使水转印载体薄膜上的剥离层溶解转移,基本流程为: a. 膜的印刷:在高分子薄膜上印上各种不同图案; b. 喷底漆:许多材质必须涂上一层附着剂,如金属、陶瓷等,若要转印不同的图案,必须使用不同的底色,如木纹基本使用棕色、咖啡色、土黄色等,石纹基本使用白色等; c. 膜的延展:让膜在水面上平放,并待膜伸展平整; d. 活化:以特殊溶剂(活化剂)使转印膜的图案活化成油墨状态; e. 转印:利用水压将经活化后的图案印于被印物上; f. 水洗:将被印工件残留的杂质用水洗净; g. 烘干:将被印工件烘干,温度要视素材的素性与熔点而定; h. 喷面漆:喷上透明保护漆保护被印物体表面; i. 烘干:将喷完面漆的物体表面干燥。水转印技术有两类,一种是水标转印技术,另一种是水披覆转印技术,前者主要完成文字和写真图案的转印,后者则倾向于在整个产品表面进行完整转印。披覆转印技术(CubicTransfer)使用一种容易溶解于水中的水性薄膜来承载图文。由于水披覆薄膜张力极佳,很容易缠绕于产品表面形成图文层,产品表面就像喷漆一样得到截然不同的外观。披覆转印技术可将彩色图纹披覆在任何形状之工件上,为生产商解决立体产品印刷的问题。曲面披

覆亦能在产品表面加上不同纹路,如皮纹、木纹、翡翠纹及云石纹等,同时亦可避免一般板面印花中常现的虚位。且在印刷流程中,由于产品表面不需与印刷膜接触,可避免损害产品表面及其完整性。 2. 金属拉丝直纹拉丝是指在铝板表面用机械磨擦的方法加工出直线纹路。它具有刷除铝板表面划痕和装饰铝板表面的双重作用。直纹拉丝有连续丝纹和断续丝纹两种。连续丝纹可用百洁布或不锈钢刷通过对铝板表面进行连续水平直线磨擦(如在有装置的条件下手工技磨或用刨床夹住钢丝刷在铝板上磨刷)获取。改变不锈钢刷的钢丝直径,可获得不同粗细的纹路。断续丝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加工制得。制取原理:采用两组同向旋转的差动轮,上组为快速旋转的磨辊,下组为慢速转动的胶辊,铝或铝合金板从两组辊轮中经过,被刷出细腻的断续直纹。乱纹拉丝是在高速运转的铜丝刷下,使铝板前后左右移动磨擦所获得的一种无规则、无明显纹路的亚光丝纹。这种加工,对铝或铝合金板的表面要求较高。波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制取。利用上组磨辊的轴向运动,在铝或铝合金板表面磨刷,得出波浪式纹路。旋纹也称旋光,是采用圆柱状毛毡或研石尼龙轮装在钻床上,用煤油调和抛光油膏,对铝或铝合金板表面进行旋转抛磨所获取的一种丝纹。它多用于圆形标牌和小型装饰性表盘的装饰性加工。 螺纹是用一台在轴上装有圆形毛毡的小电机,将其固定在桌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作业题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思考题P32 3.连接技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技术,试对各种连接方式进行分析。 答:连接工艺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和技术,是产品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产品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由不同材料、不同功能的零部件组装而成。 连接工艺按照不同的连接原理,可以分为机械连接结构,焊接和粘接三种连接方式;而按照连接后的功能特征可以分为动连接 不同的连接方法,其 连接性能、适用范围有较 大差别,连接方法的选择 不仅与连接性能的要求有 关,而且和装配的材料件 的种类和性能要相适应。 1.机械连接 机械连接是采用机制 螺钉、螺栓、螺母、自攻丝螺钉、铆钉等机械坚固件,将需连接的零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各零部件相互的连接是靠机械力来实现的,随着机械力的消除,接头可以松动或拆除。 机械连接的优点是连接快速、连接强度高、耐久性好。但由于大部分紧固件是金属的,由此也带来诸如增加重量、接合区域局部高应力、不同材料因温度升高导致的热膨胀失配以及美学上的问题等。 2.焊接 焊接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或组件连接于一体的一种工艺方法,主要是采用热熔的方法,将连接部分加热至融合或焊缝间填以焊料进行连接。 焊接主要用于金属之间的连接,也用于部分非金属部件间的连接。焊接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材料的种类、结构要求、美学要求、制件形状、尺寸及公差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 3.粘接技术 粘接技术是借助溶剂或胶黏剂在构件表面上产生的黏合力,将同种或者不同种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同种材料或不同种材料间紧密连接的一种技术。 粘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连接多种不同种类的材料; ○2垂直于粘接表面的应力分布均匀; ○3相对于机械连接而言,是一种可以减轻重量的轻型连接设计; ○4粘接过程可以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热应力和热变形的产生; ○5对连接处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 ○6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自动连接工艺。 粘接技术适用于金属、塑料和木材等多种材质。通常用在需要永久性的非拆卸的连接件中,也常与机械紧固件结合使用。使用粘接连接时要注意,由于各种胶黏材料是有机化合物,它的一些性能会受时间、温度、相对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4.静连接 连接后的各个零件或组件之间无相互位置变化,连接零件之间不允许产生相对运动,连接固定为一体,故称为固定连接。根据连接后的可拆性分为可拆固定连接和不可拆固定连接。 不可拆固定连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后,至少必须毁坏连接中的某一部分才能拆开的连接,具有不可

材料先进加工技术

1. 快速凝固 快速凝固技术的发展,把液态成型加工推进到远离平衡的状态,极大地推动了非晶、细晶、微晶等非平衡新材料的发展。传统的快速凝固追求高的冷却速度而限于低维材料的制备,非晶丝材、箔材的制备。近年来快速凝固技术主要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①利用喷射成型、超高压、深过冷,结合适当的成分设计,发展体材料直接成型的快速凝固技术;②在近快速凝固条件下,制备具有特殊取向和组织结构的新材料。目前快速凝固技术被广泛地用于非晶或超细组织的线材、带材和体材料的制备与成型。 2. 半固态成型 半固态成型是利用凝固组织控制的技术.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lemings 教授等首先提出了半固态加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枝晶凝固式,开辟了强制均匀凝固的先河。半固态成型包括半固态流变成型和半固态触变成形两类:前者是将制备的半固态浆料直接成型,如压铸成型(称为半固态流变压铸);后者是对制备好的半固态坯料进行重新加热,使其达到半熔融状态,然后进行成型,如挤压成型(称为半固态触变挤压) 3. 无模成型 为了解决复杂形状或深壳件产品冲压、拉深成型设备规模大、模具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灵活度低等缺点,满足社会发展对产品多样性(多品种、小规模)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柔性加工技术的开发受到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典型的无模成型技术有增量成型、无摸拉拔、无模多点成型、激光冲击成型等。 4.超塑性成型技术 超塑性成型加工技术具有成型压力低、产品尺寸与形状精度高等特点,近年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型结构件、复杂结构件、精密薄壁件的超塑性成型,如铝合金汽车覆盖件、大型球罐结构、飞机舱门,与盥洗盆等;二是难加工材料的精确成形加工,如钛合金、镁合金、高温合金结构件的成形加工等。 5. 金属粉末材料成型加工 粉末材料的成型加工是一种典型的近终形、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可以实现材料设计、制备预成型一体化;可自由组装材料结构从而精确调控材料性能;既可用于制备陶瓷、金属材料,也可制备各种复合材料。它是近20年来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的热点与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自1990年以来,世界粉末冶金年销售量增加了近2倍。2003年北美铁基粉末。相关的模具、工艺设备和最终零件产品的销售额已达到91亿美元,其中粉末冶金零件的销售为64亿美元。美国企业生产的粉末冶金产品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可以预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粉末冶金工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粉末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重点包括粉末注射成型胶态成型、温压成型及微波、等离子辅助低温强化烧结等。 6. 陶瓷胶态成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避免在注射成型工艺中使用大量的有机体所造成的脱脂排胶困难以及引发环境问题,传统的注浆成型因其几乎不需要添加有机物、工艺成本低、易于操作制等特点而再度受到重视,但由于其胚体密度低、强度差等原因,他并不适合制备高性能的陶瓷材料。进入90年代之后,围绕着提高陶瓷胚体均匀性和解决陶瓷材料可靠性的问题,开发了多种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温度诱导絮凝成形、胶态振动注模成形、直接凝固注模成形等相继出现,受到严重重视。原位凝固成形工艺被认为是提高胚体的均匀性,进而提高陶瓷材料可靠性的唯一途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逐步获得实际应用。 7. 激光快速成型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是20实际90年代中期由现代材料技术、激光技术和快速原型制造术相结合的近终形快速制备新技术。采用该技术的成形件完全致密且具有细小均匀的内部组

食品加工新技术食品造粒新技术

食品加工新技术食品造粒 新技术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二章食品造粒新技术 第一节总论 一、微胶囊造粒的基本概念 1、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 2、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使之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3、心材(囊心物质)──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 4、壁材(包囊材料)──微胶囊外部包囊的壁膜。 二、微胶囊造粒的基本原理 针对不同的心材和用途,选用一种或几种复合的壁材进行包覆。通常,油溶性心材采用水溶性壁材,而水溶性心材必须采用油溶性壁材。 三、微胶囊造粒技术的优点 保护被包裹的物料,使之与外界不宜环境相隔绝,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性能和生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的破坏和损失; 掩盖物料的异味; 将不易加工贮藏的气体、液体转化成较稳定的固体形式,防止或延缓产品劣变的发生。 四、微胶囊的常见形状 有球形、肾形、粒状、絮状和块状等。 五、已经使用的心材 1、生物活性物质:

2、氨基酸: 3、微生素: 4、矿物元素: 5、食用油脂: 6、酒类: 7、微生物细胞: 8、甜味剂: 9、酸味剂: 10、防腐剂: 11、酶制剂: 12、香精香油: 13、其它: 六、常见壁材(膜材、包裹材料、成膜材料) 1、选择壁材的原则 能与心材相配伍但不发生化学反应; 能满足安全、卫生要求; 具备适当的渗透性、吸湿性、溶解性和稳定性。 2、食品工业中可使用的壁材举例: (1)植物胶:阿拉伯胶、琼脂、藻酸盐、瓜儿胶、罗望子胶和卡拉胶等; (2)多糖:黄原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半乳糖甘露聚糖、壳聚糖等; (3)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交联改性淀粉和接枝共聚淀粉等; (4)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丁基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 (5)蛋白质:明胶、蛋白、玉米蛋白、大豆蛋白等; (6)聚合物: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氨、聚苯乙烯等;(7)蜡与类脂物:石蜡、蜂蜡、硬脂酸、甘油酸酯等。 七、微胶囊的功能与局限性 1、改变物料的存在状态、质量与体积 2、隔离物料间的相互作用,保护敏感性物质。 3、掩盖不良风味、降低挥发性。 4、控制释放速度,延长有效时间 5、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毒理作用 6、局限性:如要控制心材的释放速度,则要权衡壁材的厚度; 要选择能够同时溶解于水的心材和壁材,难度很大。 八、微胶囊造粒的步骤 1、将心材分散于微胶囊化的介质中; 2、将壁材放入该分散体系中;

材料加工技术作业

材料加工技术——作业5 (孙秀丽,21526082) 1:比较滚筒球磨制粉与气流磨制粉的优缺点? 气流研磨法是通过气体传输粉料,并通过粉料自身之间的相互摩擦、撞击或颗粒与制粉装置间的撞击使粗大颗粒细化的一种研磨方法。优点是其由于不使用研磨球及研磨介质,所以气流研磨粉的化学纯度一般比机械研磨法的要高。 滚筒球磨法是传统机械研磨法,其优点是:机械方法制备的粉体粒径分布较宽。缺点是:机械制粉方法获得的粉体粒径一般在微米级,进一步细化效率很低且比较困难、粉碎过程中易于引入杂质,难以满足特种陶瓷对原料粒度和纯度的要求。 2:分析拉瓦尔管喷嘴设计在气流磨金属制粉上的应用原理? 夹带有粉料的高压气流通过拉瓦尔管型硬质合金喷嘴喷出,在管颈部,气体加速,速度达到临界流速,在开口部,气体压力急剧下降,形成绝热膨胀过程。通过拉瓦尔管的喷出,会产生两个效应(1)加速效应,(2)冷却效应。冷流冲击是利用金属的冷脆性而开发的一种粉末制取技术。是将高速运动的粉末颗粒喷射到一个固定的硬质靶上,通过强烈碰撞而使粉末颗粒破碎。冷流冲击法制粉的粉末粒度与气流压力有关,气压越大,则粉末越细。 3:雾化制粉在存在哪三个过程?由这三个过程分析提高雾化制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过程一:较大的金属的液珠在受到外力冲击的瞬间,破碎成数个小液滴。雾化时液体吸收的能量与雾化液滴的粒径存在一个对应关系,吸收的能量越高则粒径越小;反之亦然。 过程二:液体颗粒破碎的同时,还可能发生颗粒间相互接触,再次成为一个较大的液体颗粒,并且液体颗粒形状向球形转化,这个过程中,体系的总表面能降低,属于自发过程。 过程三:液体颗粒冷却形成小的固体颗粒。 为了提高雾化制粉效率,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如下: 能量交换准则:提高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液体从系统中吸收能量的效率,以克服表面自由能的增加。 快速凝固准则:提高雾化液滴的冷却速度,防止液体微粒的再次聚集。 在实际雾化制粉时,依据以上两条准则,通过改变工艺方法、调整工艺参数、改变液体性质等措施,可以达到调整粉末粒度,实现高效制粉的目的。 4:如何提高干压成型粉体成形性能? 模压成形又称为干压成形,是将粉料填充到模具内部后,通过单向或双向加压,将粉料压制成所需形状。采用双向加压可以改善单项加压时坯体沿高度方向的密度不均匀性。 5:分析干压成形弹性后效产生的原因,易于引起单向或者双向干压成形坯体的何种缺陷?在等静压中成形有何应用? 在等静在压制过程中,当卸掉压制压力并把压坯从压模中压出后,由于弹性内应力的作用,压坯将发生弹性膨胀,这种现象称为弹性后效。出现弹性后效的原因是:粉体在压制过程中受到压力作用后,粉末颗粒发生弹塑性变形,在压坯内部聚集很大的内应力。当压制压力消除后,弹性内应力便要松弛,改变颗粒的外形和颗粒的接触状态,从而使压坯发生膨胀。压坯和压模的弹性后效是产生压坯裂纹以及压坯分层的主要原因。 6:如何提高塑性成形泥料的成形性能? 一是增加坯料中可塑性原料的含量;二是球磨,获得颗粒较细的坯料,不仅增加坯料的塑性,还可以提高坯料的烧结活性;三是坯料组织均匀而不含有空气有利于提高坯料的可塑性;四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完整版)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一、名词解释(20分)8个名词解释 1.过冷度:金属实际结晶温度T和理论结晶温度、Tm之差称为过冷度△T,△T=Tm-T。 2.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金属溶剂中形成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 3.固溶强化:固溶体的强度、硬度随溶质原子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而塑、韧性稍有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4.匀晶转变:从液相中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的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 5.共晶转变:从一个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6.包晶转变:由一种液相和固相相互作用生成另一种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包晶转变。 7.高温铁素体:碳溶于δ-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δ表示。 铁素体:碳溶于α-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α或F表示。 奥氏体:碳溶于γ-Fe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γ或 F表示。 8.热脆(红脆):含有硫化物共晶的钢材进行热压力加工,分布在晶界处的共晶体处于熔融状态,一经轧制或锻打,钢材就会沿晶界开裂。这种现象称为钢的热脆。 冷脆:较高的含磷量,使钢显著提高强度、硬度的同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并且还提高了钢的脆性转化温度,使得低温工作的零

件冲击韧性很低,脆性很大,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氢脆:氢在钢中含量尽管很少,但溶解于固态钢中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增大钢的脆性,这种现象称为氢脆。 9.再结晶:将变形金属继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就会在金属中发生新晶粒的形核和长大,最终无应变的新等轴晶粒全部取代了旧的变形晶粒,这个过程就称为再结晶。 10.马氏体:马氏体转变是指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产生的无扩散型的相变,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 含碳量低于0.2%,板条状马氏体;含碳量高于1.0%,针片状马氏体;含碳量介于0.2%-1.0%之间,马氏体为板条状和针片状的混合组织。 11.退火: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达到改善组织提高加工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2.正火:将钢加热到3c A或ccm A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珠光体类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3.淬火:将钢加热到3c A或1c A以上的一定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4.回火:将淬火钢加热到临界点1c A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 15.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时,其冲击韧性并非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地提高,在250-400℃和450-650℃两个温度区间内出现明显下降,这种脆化现象称为钢的回火脆性。

材料与材料加工技术

材料加工技术讲义 徐刚,韩高荣编制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二0一二年六月

绪论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先导。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把信息、能源和材料看作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新材料和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化水平。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光纤通信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以及及现代科技与技术于一体的载人航天技术等,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都以新材料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为突破和前提。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和材料的成分与结构,材料的性能是决定材料使用性能的三大基本要素,构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四面体的底面,这充分反映了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的发展既对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又可有效地改进和提高传统材料的使用性能,对传统材料产业的更新改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是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材料种类很多,按材料的键合特点和组成分类,大致分为四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按材料的用途分类,既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也可细分为建筑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等。相应地,为了适应不同种类材料的键合特点,和使用特点及功能要求,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也多种多样。 本讲义是面向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而编写的“材料加工技术”。主要涉及金属材料加工和陶瓷粉体成型烧结先进制备技术,包括:金属材料快速凝固、定向凝固、半固态加工、连续铸轧、复合铸造技术,以及金属粉体、陶瓷粉体制备,和先进陶瓷成型、烧结等材料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注重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案例分析,从技术个案的起源、开发、改进和完善的整个过程,对材料加工技术特点及其原理进行系统介绍,重点突出新技术创新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利用新技术开发新材料的能力。

食品加工新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硕、博士研究生课程考试 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编号:7 课程名称:食品加工新技术专题 任课教师:廖小军教授 开课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学生学号:S1******* 学生姓名:魏恩慧 导师姓名:倪元颖 考试时间:2014年12 月25 日

食品辐照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魏恩慧 1 倪元颖1* (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食品辐照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食品保藏技术,具有安全性、无污染等优点,综述辐照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讨论辐照技术在食品的杀菌杀虫、抑制发芽、延长保存期、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食品辐照技术特点应用 Food Irradi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Processing Wei Enhui 1 Ni Yuanying 1* (1.National Eng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uit and Vegetable Prpcess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Food irradiation is a new technology of food preservation with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afety and non-pollution. 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rradiation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The utilizations of the irradiation technology in sterilization,sprout inhibition and degradation of poisonous and harmful substance were also introduced.The problem of the food irradiation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was pointed out. The future of its application was analyzed. Key words:irradiation;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

材料加工新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大作业

材料加工新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课程大作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方向: 研究生导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2日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发展趋势 前言 高分子材料只有通过加工成型获得所需的形状、结构与性能,才能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与产品。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是一个外场作用下的形变过程,其技术与装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材料与产品的结构与性能。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过程节能降耗、废旧制品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是发展趋势,研宄与探索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新方法、技术及装备对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及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丰富和发展我国高分子产品先进制造理论及其应用。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 1 材料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各种各样新的要求。所以现在高分子制品正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注塑成型方法和工艺设备提出“精密、高效、节能”的迫切要求。 1.1精密上:挤出成型和注射成型是两种最主要的塑料加工成型方法。其中挤出成型主要用于连续加工具有相同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生产率高,投资少见效快。但与注射成型相比,其加工制品精度低的缺陷大大限制了挤出成型的应用范围。挤出制品的精密化是挤出成型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精密挤出一方面可以拓宽挤出制品的应用领域,更重要的是精密挤出大大减少了树脂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3]但是目前精密加工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距加工的极限还有相当的

距离。国外有人声称已开发了以原子级去除单位的加工方法,但目前还未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为了促进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来研究精密加工: (1)基于新原理的加工方法努力开发加工单位极小的精密加工方法,必须在加工机理的本身就使其误差分散在1nm以下的水平。目前加工单位比较小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弹性破坏加工、化学加工、离子束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离子体加工等。(2)开发精密的机械机构不论是加工装置还是测量装置,都需要精密的机械机构,包括导轨、进给机构及轴承等,超精密空气静压导轨是目前最好的导轨,其直线度可达(0.1-0.2)um/250mm,通过补偿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直线度,但是它没有液体静压导轨的刚性大。同时,由于空气静压导轨的气膜厚度只有10um左右,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尘。另外,在导轨的设计中,还可以用多根导轨并联来均化气膜的误差.(3)开发高精度的测试系统在目前的超精密加工领域中,对加工精度的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激光检测和光栅检测.(4)开发适用于精密加工并能获得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新型材料例如最近开发超微粉烧结金属、非结晶金属、超微粉陶瓷、非结晶半导体陶瓷、复合高分子材料等。只要在上述的一个方面取得发展或突破,必将导致精密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 1.2高效与节能上:改善加工工艺,缩短成型加工流程。例如塑料激光烧结成型技术【1】:激光烧结成型技术是使用CAD辅助技术对塑料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有效的节约生产模具方面的成本结算。比注塑技术更加环保节能, 对于零部件的生产方面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工程材料》作业

第一章 作业1、从原材料到机械零件都要经过哪些生产工艺过程。 第二章力学性能 作业2、在下列材料或零件上测量硬度,应当用何种硬度测试方法最适宜? ①锉刀;②黄铜;③铸造铝合金;④紫铜;⑤片式弹簧(扁簧);⑥硬 质合金刀片;⑦淬火钢;⑧调质钢;⑨硬铝;⑩退火钢。 作业3、在机械设计时哪两种强度指标用得较多?为什么? 作业4、如图所示为五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①45钢;②铝青铜;③35钢; ④硬铝;⑤纯铜。试问: (1)当外加应力为300MPa时,各材料处于什么状态? (2)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弹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弹性变形? (3)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塑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塑性变形? 第三章材料结构 作业5、晶体与非晶体有何区别? 作业6、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则具有各向同性。 作业7、实际金属晶体存在哪些缺陷?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 第四章 作业1、默画出Fe—C相图,填出各点字母、含碳量及各区域的组织,写出共析反应式与共晶反应式,写出室温时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亚共晶铸铁、共晶铸铁、过共晶铸铁的平衡组织,并画出共析钢的冷 却曲线。 作业2、根据铁碳相图,分析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在室温下,含碳量为1.0%的钢比含碳量为0.45%的钢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0.8%的钢的强度比含碳1.2%的钢高? (3)在1100°时,含碳为0.4%的钢能进行锻造,而含碳为4.0%的白口铁不能进行锻造? 作业3、从铁碳相图中分析回答: (1)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小? (2)为何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 (3)哪个区域熔点最低?那个区域塑性最好? (4)哪个区域的结晶温度范围最小? (5)铸造用合金通常选择什么成分的合金?塑性加工通常选择什么成分的合金? 作业4、同样形状的两块铁碳合金,其中一块是15号钢,一块是白口铸铁,用什么简便方法可迅速区分它们?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期末A

班级(学生填写) : 姓名: 学号: 命题: 审题: 审批: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线)

班级(学生填写): 姓名: 学号: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线) 9. 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 ) 10.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一般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钢中加入除Co 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 曲线右移,从而( ) A 、增大VK B 、增加淬透性 C 、减小其淬透性 D 、增大其淬硬性 2.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 A 、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B 、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C 、强度韧性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D 、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 3. 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 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 A 、调质 B 、淬火+低温回火 C 、渗碳 D 、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4. 某工件采用单相黄铜制造,其强化工艺应该是( ) A 、时效强化 B 、固溶强化 C 、形变强化 D 、热处理强化 5. 下列钢经完全退火后,哪种钢可能会析出网状渗碳体( ) A 、Q235 B 、45 C 、60Si2Mn D 、T12 6. 下列合金中,哪种合金被称为巴氏合金( ) A 、铝基轴承合金 B 、铅基轴承合金 C 、铜基轴承合金 D 、锌基轴承合金 7. 下列钢经淬火后硬度最低的是( ) A 、Q235 B 、40Cr C 、GCr15 D 、45钢 8. 高速钢淬火后进行多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 ) A 、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入基体 B 、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先分析出 C 、使马氏体分解,提高其韧性 D 、消除应力,减少工件变形 9. 过共析钢因过热而析出网状渗碳体组织时,可用下列哪种工艺消除( ) A 、完全退火 B 、等温退火 C 、球化退火 D 、正火 10. 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其( )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承载着国民营 养健康的民生产业。随着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自然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和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与安全的广泛关注,食品工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食品资源利用率和增值加工程度,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1高新技术在杀菌工艺中的应用 1.1脉冲磁场杀菌技术 脉冲磁场杀菌技术是利用高强度脉冲磁场发生器向螺旋线圈发出的强脉冲磁场,食品微生物受强脉冲磁场的作用导致细胞跨膜电位、感应电流、带电粒子洛伦兹力、离子能量等的变化,致使细胞的结构被破坏,正常生理活动受影响,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与热杀菌比较,该方法具有杀菌时间短、能耗低、杀菌温度低、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等特点。高梦祥等研究结果表明,经磁场杀菌后的牛奶,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已达到商业无菌要求。马海乐研究表明,西瓜汁的高强度脉冲磁场杀菌效果与脉冲磁场的强度和脉冲数有密切的关系。 1.2超高温杀菌技术 食品工业中,加热杀菌在杀灭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理想的加热杀菌效果应该是在热力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限制在最小限度的条件下,迅速而有效地杀死存在于食品物料中的有害微生物,达到产品指标的要求。超高温杀菌是达到这一理想效果的途径之一。将流体或半流体在2s—8s内加热到135℃—150℃,然后再迅速冷却到30C,-,40℃。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细菌的死亡速度远比食品质量受热发生化学变化而劣变的速度快,因而瞬间高温可完

材料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重点资料

一、绪论 1)材料与新材料的概念,生产特点及分类 材料:人类用以制造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以及其他产品的物质,也可简单定义为:材料是可以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新材料: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或在传统材料基础上通过新技术处理获得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了新功能的材料。 2)材料的作用与地位 1,自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把信息、能源和材料誉为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把材料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20世纪80年代又把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列为高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事实上,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化水平。3,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都以新材料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前提。 3)材料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 材料技术:可以理解为是关于材料的制备、成形与加工、表征与评价,以及材料的使用和保护的知识、经验和诀窍;从学科的观点来考虑,将材料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如计算机、机械、自动控制)的知识应

用于材料(制备)生产和使用的实际,以获得所需的材料产品、提高材料的使用效能的技艺。分类:(1)制备技术;(2)成形与加工技术;(3)改质改性技术;(4)防护技术;(5)评价表征技术;(6)模拟仿真技术;(7)检测与监控技术。 4)材料加工技术的分类及材料科学与工程要素 按照传统的三级学科进行分类,材料加工技术(方法)包括机加工(车钻刨铣磨等)、凝固加工(铸造)、粉末冶金、塑性加工(压力加工)、焊接(连接)、热处理等。 按照被加工材料在加工时所处的相态不同进行分类,材料加工技术包括气态加工、液态加工(凝固成形)、半固态加工、固态加工。 一般认为,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材料的成分与结构、性质、制备与加工工艺、使用性能,它们之间形成所谓的四面体关系;材料的制备与加工与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材料的性质一起,构成决定材料使用性能的最基本的一大要素,也充分反映了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发展趋势:过程综台、技术综合、学科综台。 主要特征:(1)性能设计与工艺设计的一体化;(2)在材料设计、制备、成形与加工处理的全过程中对材料的组织性能和形状尺寸进行精确控制 发展方向:(1)常规材料加工工艺的短流程化和高效化;(2)发展先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