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的气道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收治老年颅脑损伤患者52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持续滴入湿化气道护理的26例资料为观察组,间断雾化湿化气道护理的26例资料为对照组,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碱剩余和肺部感染情况,最后讨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氧气分压(74.5±4.8),二氧化碳分压(37.2±3.3),碱剩余(1.5±1.2),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资料(P<0.05),另外,观察组有6例出现肺部感染情况(2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给予氧气面罩吸氧基础上采取持续滴入湿化气道护理方法具有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颅脑损伤,气管切开

Clinical nursing care of elder patients after tracheotomy in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care of elder patients after tracheotomy in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Method:summarizing 52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data of aged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6 cases of postoperative continuous drip into the wet airway nursing as observation group, 26 cases data of intermittent atomization humidification of airway nursing as control group, nursing after statistic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wo of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base excess and pulmonary infection.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of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74.5 ± 4.8),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37.2 ±3.3), base excess (1.5 ±1.2),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tatistics, in addi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6 cases of lung infection (23.1%),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the elderly after oxygen mask oxygen taken

on the basis of continuous dripping wet airway nursing method has satisfactory effect. [Keywords]old ag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racheotomy

颅脑损伤属于创伤性损伤的一种,临床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于老年患者来讲,由于该类人群多合并其他并发症,颅脑损伤后多病情危重甚至出现昏迷和意识模糊表现,气管切开缓解呼吸道阻塞,改善患者的通气能力是首要措施,并且,对该类患者术后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1-2],为了观察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的气道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老年颅脑损伤患者52例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52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42岁-70岁,平均年龄为(56.7±1

2.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意识模糊现象,临床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有低氧血症。患者损伤类型:其中有10例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有28例为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有7例为脑挫裂伤合并肺部损伤患者,有3例为脑动脉瘤出血患者,另有4例为脑血管畸形患者。分组方法:术后持续滴入湿化气道护理的26例资料为观察组,间断雾化湿化气道护理的26例资料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老年脑损伤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具有可比性。

1.2气管切开后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在气管切开后均首先置入气管套管,彻底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给予吸氧处理:从气管套管孔放入7厘米长度的氧气管,加湿化液后给氧。术后持续滴入湿化气道方法的观察组将除去针头的输液管依据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排气,而后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患者气管内(插入深度视情况再6厘米-7厘米)开始持续性滴注(滴速为每分钟5滴-6滴为宜),另外,对湿化量的控制根据患者痰液粘稠程度以及呼吸道失水情况(气管切开的患者呼吸道失水量约200mL/d,因此,湿化量应该以200mL为基础,增加湿化

量使痰液充分稀释易于排出,也不至于湿化量过大而使患者肺底出现湿罗音)而定。护理时需要注意的是湿化输液容器易于静脉输液容器混淆,应贴上明显的红色标签放置出错。对照组患者选择间接雾化湿化呼吸道,患者在每次吸痰后通过注射器向呼吸道内滴入湿化液(滴入量为4mL-5mL),间隔2小时后再同法滴入,每日总量以200mL-230mL为宜。

1.3统计指标护理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碱剩余和肺部感染情况并计算平均值,平均值资料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s

x )。

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各统计数据平均值资料)组间比较选择t检验,百分率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卡方检验,均以a=0.05为检验标准,双边检验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氧气分压(74.5±4.8),二氧化碳分压(37.2±3.3),碱剩余(1.5±1.2),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资料(P<0.05),具体比较结果如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各统计指标比较结果表

组别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碱剩余

观察组74.5±4.8 37.2±3.3 1.5±1.2

对照组60.2±5.9 32.8±4.1 3.5±2.0

t值-6.701 -2.380 -3.119

P <0.05 <0.05 <0.05 另外,观察组有6例出现肺部感染情况(2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比较结果如下表2:

表2: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比较结果表

组别N

(例)

肺部感染

[%(例)]

正常者

[%(例)]

观察组26 23.1(6)76.9(20)对照组26 53.8(14)46.2(12)χ2值8.291

P <0.05

3护理总结

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性护理首先应该保持良好的护理环境(温度以20℃左右为宜,湿度范围为60%-65%),患者休息体位取仰卧位置,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还可以通过嘱咐患者翻身或为患者拍背等方式促使其咳痰的动作,最大限度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对呼吸异常现象的患者应首先检查套管堵塞问题。

3.1呼吸道护理方法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重点在于呼吸道护理,患者由于吞咽反射活动减弱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痰液溶液积聚于咽喉部位导致吸入(咽喉部位的分泌物进入气道是主要的感染源),因此,内套管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和清洗(消毒)一次,避免分泌物过多导致堵塞现象[3]。另外,对住院病房的定期通风消毒也能降低患者感染几率。

3.2气管切开后护理

患者手术切开气管后就会丧失气管的湿化功能,因此容易造成气道的堵塞和肺不张现象,继而引发肺部感染。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歇性滴入方法进行护理,由于每次湿化量相对较大,对患者气道造成较大的刺激性,可能会导致患者心率增大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而且患者在受到较大刺激而咳嗽时会将湿化液咳出,影响效果。而观察组患者选择持续性湿化(利用微调输液器以输液方式进行湿化),滴速较小,刺激性小,另外,湿化液中也可以根据患者需要给予抗菌类或者化痰类药物,取得较好的湿化效果[4-5]。

3.3气管套管及气囊的护理

套管应该固定牢靠,放置松脱而导致患者无法呼吸,气管套管的松紧程度应该以固定带和皮肤之间伸进一指为度,另外对于有渗出液浸湿的患者应该对切口的敷料随时更换。气囊的作用是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量[6],应将气囊充气且具有适当的压力,气囊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放气,放置气压长期压迫气道而

造成气管粘膜坏死。

3.4口腔护理与拔管护理

患者应该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或用医用棉球蘸复方硼酸洗液擦洗),注意观察患者口腔内是否出现溃疡或者出血现象等。待患者呼吸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堵塞试验,堵塞时应循序渐进:第一天堵住直径的三分之一,第二天堵住直径的一半,第三天全部堵住,如果患者堵管后连续两天无呼吸困难现象,可以进行拔管处理。

总之,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气道护理是重点,护理过程要有严肃的无菌操作意识,通过创造无菌护理环境和无菌操作技术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做好气道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3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08-810.

[2]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9-11.

[3]王诚,卓志平,周焜等.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20-1122.

[4]桑琳霞,王秀丽,段永暖等.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留置尿管患者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6):938-940.

[5]陶燕平,王子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02-1103.

[6]唐小芬.高压氧治疗患者特殊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37-38.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_。。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1 总论 颅脑损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仅次于四肢伤,平时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所致,战时则多因火器伤造成。多年来,尽管在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依然高居身体部位损伤之首[1]。急诊医护人员对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提高抢救成功率。 2 急救护理 2.1 院前急救护理 2.1.1 院前急救准备随时做好急救物品准备,接到急救时问清地点和病人、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意识状态等,3 min组织相关人员出诊。并作好记录。 2.1.2 脱离危险环境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造成伤害的原因。 2.1.3 配合医生评估病情根据GCS评分及时判断病人的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对有创口病人紧急包扎,一般

使用无菌纱布6层~12层,宽绷带加压包扎;出血较多病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1.4 清理呼吸道和吸氧呕吐、呛咳病人,紧急进行呼吸道清理。发生误吸者,应即刻将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反复地经鼻腔或口腔吸引反流的呕吐物。舌根后坠、鼾样呼吸者,先将头歪向一侧,若无好转,则用舌钳将舌头拉出;也可用双手食指托起病人的下颌角,向前向上方抬起,使下齿列置于上齿列前面,以缓解呼吸困难。泡沫样血性痰者,紧急吸除血性痰,若无缓解,可根据情况紧急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缓解呼吸困难。当确认呼吸道已畅通后,给予吸氧。当上述措施采取后仍不能减轻缺氧症状者,则给予辅助呼吸。呼吸暂停或呼吸浅慢或已停病人,行紧急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1.5 对呼吸道梗阻部位的判断倾听呼吸气流声有助于判断呼吸道梗阻的部位。鼾声表示舌根后坠;高调的“呜啼”声是喉痉挛或喉部大的异物阻塞所致;痰鸣音提示气管有分泌物潴留;哮鸣音说明是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完全梗阻时仅有吸气动作,无气体进出呼吸道。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9年至2020年间23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探讨患者 病情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对患者实施的各项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结论:颅脑损 伤患者在急诊科接受急救和各项护理措施后,愈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祸外伤等造成的颅脑越来越多,由于很多患者 发病急,病情重,给医院急诊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提高对颅脑损伤患者 抢救的成功率,我们对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患者。在这2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18~57岁。其中车祸18例,坠落伤5例。 1.2临床表现颅脑损伤因受伤部位与严重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 轻型颅脑损伤,仅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或言语不利等,重型损伤则会 出现昏迷、偏瘫、失语等症状。当颅脑的顶叶、脑干、视神经等部位损伤时可出 现对侧偏瘫、感觉异常、听力障碍、视力异常、吞咽困难,甚至引起长期昏迷、 高热、抽搐、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暂停。 2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急性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颅内压及中枢性高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康复期注重补充能量促进机体康复、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综合康复训练能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做好护理工作是影响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的重要因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分为:急性期护理及康复护理 1.1急性期护理①由于颅脑损伤的病人在急性期死亡率较高,监护病房,使 用监护仪器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和四 肢活动情况,做好书面记录。并要保持环境安静。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意识情况:应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并正确区别术后全麻未醒、冬眠状态及意识障碍。 瞳孔:瞳孔正常直径为2~5mm,双侧等大等园,光反射灵敏。否则可能提示有脑疝发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可以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力的改变,在颅脑损伤的情况厦,血压升高常常提示颅内高压,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则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必须密切注意,以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平稳。如果早期发生“二慢一高”(呼吸慢、脉搏慢、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则提示脑疝形成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 病情,配合救治。③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密切注意观察,防止呼吸道梗阻及误吸 的发生,保持正常通气,确保有效供氧。定时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血氧分压及 二氧化碳分压,有的放矢的指导呼吸管理。对缺氧状态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功 能障碍的病人,应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对持续昏迷,咳嗽能力减弱,继发呼 吸道感染或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应行气管切开术,给予面罩吸氧,把好无菌操作、气管内滴药、及时正确吸痰三关,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④降低颅内压 颅脑损伤病人因出血、水肿等原因必然导致病人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因此, 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颅内压。对于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结合患者意识、生命体 征可以预测是术后出血还是脑水肿,一般颅术后出血易发生在24小时内,脑水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2015 知识点:颅底骨折的分类;脑脊液漏防止颅内感染的护理;颅内血肿的分型和病情评估; 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硬脑膜外血肿的特点。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骨骨折;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硬脑膜外血肿。 患者,张先生,男性,51岁,高中文化,车祸致头痛头晕伴呕吐2小时入院。患者早上6:00骑电动车时不慎被货车撞伤,当时有短暂的昏迷史,醒来时感头痛头晕,恶心未吐,耳鼻流血,被送入医院。 入院检查:神志清楚,瞳孔双侧等大,直径0.25cm,对光反应灵敏,T 37.6℃,P 52 次/分,R 18次/分,BP134/92mmHg,右侧枕后头皮挫伤,4cm×4cm瘀斑,右耳及双鼻流血,胸腔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感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入院后予补液抗炎止血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者无高血压病史。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 4.87×1012 /L,HB138g/L,WBC10.2×109/L,中性粒细胞82.9%。 凝血功能检查:PT12.9秒,APTT27.4秒,TT16.4秒,INR0.95。 急诊床边B超检查:胸腔无出血,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脑挫伤,右侧膜外少量出血。 医疗诊断: 1.脑挫伤; 2.硬膜外血肿; 3.颅底骨折。

情景1 入院护理 问题1 如何评估该患者病情? 1.评估患者的健康史: (1)车祸致伤有短暂的昏迷史; (2)无高血压病史; (3)感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 2.护理体检: (1)T 37.6℃,P 52 次/分,R18次/分,BP134/92mmHg; (2)右侧枕后头皮挫伤,右耳及双鼻流血; 3.观察心电监护情况; 4.配合医生做好进一步检查。 问题2 针对该患者病情,目前需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绝对卧床休息,取右侧头高卧位; 3.予氧气吸入2~4L/min,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脑缺氧,缓解疼痛; 4.注意头痛呕吐情况,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并观察脱水的效果; 6.暂禁食; 7.动态CT检查,必要时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8.保持大便通畅。 问题3 就患者的脑脊液耳漏、鼻漏,该如何处理?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取头高位(30°~60°),宜患侧卧位; 3.脑脊液鼻漏耳漏者严禁堵塞鼻腔和耳道,不可用水冲洗或注入药物,局部保持清洁,用消毒酒精棉球洗外耳及外耳道;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气管切开的护理.doc

气管切开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垂危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进行呼吸. 气管切开的目的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确保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便于分泌物从气道吸出、便于给氧或行机械通气。 (一)适应证 1.深昏迷、颅内及周围神经疾病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使下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等,造成肺泡通气不足。 2.由于肺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功能减退或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3.各种急、慢性咽喉阻塞,严重颌面,颈部外伤,以及上呼吸道外伤、异物、肿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呼吸道阻塞。 (二)操作前准备 1.要向病人及家属交待做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使病人及家属有心理准备,并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护士要正确评估病人呼吸困难程度、对气管切开知识了解程度,对意识清醒病人要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鼓励及指导其配合手术。 3.操作者两人,医生、护士各一人,按无菌操作要求,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洗手。

(三)用物准备 气管切开包、手套、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套管、2%利多卡因1支、棉签、消毒液、吸引器、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多参数监护仪、照明灯,必要时备抢救药物。 (四)环境准备 环境要安静、清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减少人员流动,要遮挡病人,劝说病人家属离开操作区域。 (五)操作配合 1.操作配合护士用枕头垫高病人肩部,使头向后仰,以充分暴露气管轮廓。 2.协助操作医生进行颈部皮肤消毒,消毒范围是以切口为中心。 3.操作配合护士协助打开气管切开包、操作医生戴手套、铺治疗巾、暴露颈部、行局部麻醉。 4.在操作医生手术进行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病人痰多应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要备吸痰专用盘,吸痰管要一用一废弃。 5.手术后护士要协助固定好气管套管于颈部,松紧适度,如过松套管易脱出,过紧造成局部皮肤损伤。并用呼吸过滤器覆盖气管套管,以达到湿化呼吸道的目的。 6.术毕后护士将病人安排舒适卧位,一般是平卧位;整理用物,按垃圾分类丢弃废弃物。 7.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认真记录。

颅脑损伤患者护理

范文最新推荐 颅脑损伤患者护理 1临床资料颅脑损伤患者88例,男50例,女33例。其中严重脑挫伤并脑内血肿25例,广泛性脑挫伤并硬膜下血肿29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并硬膜外、硬膜下血肿34例;急诊手术50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2例。2病情观察2. 1意识状态意识变化可提示颅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临床上依据病人对刺激的反应分为嗜睡(能叫醒)、浅昏迷(不能叫醒,但压迫眶上神经有反应)和深昏迷(压迫眶上神经无反应)3种。也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即对病人睁眼、言语和运动3方面的反应进行计分,用总分表示意识障碍程度,8分以下为昏迷,分值越低意识障碍越重。 2.2瞳孔瞳孔变化 是诊断脑疝的可靠依据,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当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则提示有脑组织受压或脑疝;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并伴有深昏迷是病危的前兆,应积极抢救[1]。2.3生命体征立即做好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记录工作,如有进行性血压升高,脉压升高,脉搏变慢而有力,呼吸变慢而深,提出颅内压升高,是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应立即向医生报告,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常为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有体温升高,一般38?39C之间,若体温下降又复升,并为伤后1周持续高热,应考虑有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2.4肢体活动注意观

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瘫痪程度等,伤后立即偏瘫或原发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发性脑损伤。 2.5对骨窗张力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由于脑膨胀而形成脑移位,变形可引起迟发性血肿。如有血肿发生,骨窗压力会明显增高。观察骨窗张力是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术后每15nin?30min观察一次,轻触骨窗部位,感受骨窗张力。如张力不变或降低,则病情好转。而张力逐渐升高,则有迟发血肿发生。[2]2.6 颅内压增高的动态度观察颅脑损伤引起的血肿、脑挫裂伤或脑组织肿胀引起颅腔容积与颅内容物体积之间的平衡失调,超过生理调节功能的限度时出现颅内压增高,当颅压1.76kPa (180mmH2O时,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咼(收缩压升咼),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这些先兆症状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措施。3护理措施3.1呼吸道护理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其方法是吸痰、舌根后坠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咽腔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必要时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并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3.2卧位脑外伤伴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重症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取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 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注意定时翻身。3.3脑脊液漏的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禁止耳道填塞、禁止外耳道和鼻腔冲洗及滴入药物,不擤鼻涕、不剧烈咳嗽,而应在鼻腔及外耳道放一干净棉球吸附流出的脑脊液,并常更换,配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4引流管的护理颅脑外伤开颅术后均放置1根-2根引流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流程指引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指引 一、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粘稠度和量。 2.气管切开插管深度,气囊充气情况。 3.气管切开伤口处有无渗血、红肿、皮下气肿、肉芽增生。 二、体位 1.患者体位不宜过多变动,一般取平卧位。体位:术后当日取平卧位,不可多变换体位;24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翻身应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四.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环境要求 1.定时开窗通风,使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60%~70%。 2.陪护制度:要求陪护的亲友在病房内尽量戴口罩,人数尽可能少,说话的声 音尽可能地控制在最低音量。 五、气道湿化 1.湿化液选择:%氯化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氯化钠在气道内水分蒸发 后渗透压更符合生理需求,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不易引起痰痂、痰栓,吸痰效果好。 2. %的生理盐水配制方法:使用%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等量的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即 可。 3.气道湿化方法:微量泵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延长管并将延长管插入气管套管内, 超过气管套管1 cm-2 cm, 于气管套管口用胶布固定【1】。注射器、延长管24小时更换一次。 4.痰液黏稠度判断【2】: Ⅰ度( 稀痰) : 状如米汤或泡沫样, 吸痰后玻璃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提示湿化过度; Ⅱ度( 中度黏痰) : 痰液如稀米糊, 吸痰后玻璃管内少量滞留, 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满意; Ⅲ( 重度黏痰) :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坨, 常呈黄色, 吸痰后玻璃管内大量滞

颅脑损伤病人护理

第五章原发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护理 1脑挫裂伤的护理评估 (1)呼吸道有无血液、呕吐物、分泌物、异物阻塞或舌跟后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 (2)受伤局部有无口鼻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漏发生,眼眶有无皮下淤血,眼球是否突出搏动。山口的大小和出血量的多少,以判断损伤类型,是否有开放性颅脑损伤或颅底骨折。(3)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病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损伤程度和范围直接相关;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意识的判断方法有传统分级法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两种。 (4)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的动态改变亦能提示损伤程度和预后,人工监测通常依次测定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评估时避免因刺激引起躁动而影响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5)神经系统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包括瞳孔、肢体运动和锥体束征,对颅脑损伤有定位意义和重要临床意义。评估是要注意病人有无瞳孔异常改变,包括瞳孔的形状大小间接和直接对光反应,并比较,以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同时需了解是否用过影响瞳孔变化的药(6)颅内压增高征:评评估病人有无两慢一高(脉搏﹑呼吸慢血压高,即cushing征),是单项发生变化,还是多项同时发生变化,颅内压急性增高时

可出现典型的cushing征。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否出现剧烈头痛或烦躁不安等。若出现,可能为颅内压增高或脑疝预兆,尤其是躁动时无相应脉搏增快,可能已有脑疝存在。与进食无关的频繁呕吐,呈喷射状多为颅内压高引起。上后有无头痛呕吐抽搐,有无视盘水肿等颅压增高表现,症状是否进行性加重。 (7)有无其他合并伤。 (8)个人史评估: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受伤情况、入院方式﹑疾病史、用药史。 (9)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费用支付,病人的个性特征,有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10)辅助检查。 2 脑挫裂伤的护理问题 (1)意识模糊—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意识不清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4)有费用综合症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感染、昏迷、癫痫发作、应急性溃疡。(6)个人能力缺陷。 3 脑挫裂伤急救期的护理措施 (1)解除呼吸道梗阻,防止误吸:应置病人于侧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颌开放气道,用手抠或吸引器清除分泌物、呕吐

常见创伤的急救护理

常见创伤的急救护理 创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伤是指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 性、化学性或生物性致伤因素作用后所引起的组织结构的破坏。狭义的创伤是指机械致伤因子造成机体的结构完整性破坏。按创伤的严重程度及依轻重缓急的处理顺序分为三类:危重伤、重伤、轻伤。1.危重伤:创伤严重,伤员有生命危险,需行紧急救命手术或治疗。生命体征表现:呼吸<10次/ 分或>35次/ 分,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脉搏>120次/分或<50次/分,意识障碍严重。如窒息、内脏大出血、颅脑伤合并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张力性气胸等。2.重伤:伤员生命体征稳定,需手术治疗,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及适当检查,可力争在伤后12 小时内急救处理者。 如胸外伤不伴有呼吸衰竭、胸腹贯通伤而无大出血可能、深部软组织伤未发生休克等。此类伤员需严密观察,防止因处理不及时而转为危重伤员。 3.轻伤:伤员意识清楚,无生命危险,现场无须特殊处理,手术可延至伤后12 小时处理。如为感染的软组织伤、闭合性四肢骨折、局限性烧伤等。 头部创伤 颅脑损伤可涉及头皮、颅骨和脑,其中心问题是脑损伤。 一、发病机制 1.加速性损伤(如木棒伤)主要发生在着力点下面的脑组织,故也称为冲击伤,而着力点对应部位产生的脑损伤称为对冲伤。 减速性损伤(如坠落伤)损伤着力点下方的脑组织,着力点侧因2.

脑组织向着力点大幅运动,脑表面与颅前窝底或颅中窝底的粗糙凹凸不平骨面相摩擦,而产生对冲性脑损伤。 3.挤压性损伤(如头部被车轮碾轧伤)暴力从两个相对方向同 时向颅中心部集中,除两个着力点部位的脑损伤外,脑中间结构损 伤亦较严重,脑干受两侧来的外力挤压向下移位,中脑嵌于小脑幕裂孔和延髓嵌入枕骨大孔而致伤。 4.挥鞭样损伤暴力作用于躯体部造成头颈过度伸展,继而又向 前过度屈曲造成躯干和颈髓上部损伤,此时颈部还可造成椎骨骨折或脱位,椎间盘脱出及高位颈髓和神经根损伤。 5.综合性损伤在以上四种因素中,同时三种或三种以上作用下 颅脑所受的损伤称综合性损伤,这种损伤极严重,死亡率极高。 二、病情评估 1.病史 重点了解受伤机制和着力部位。 2.意识状态 是反映颅脑伤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也是反映脑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采用格拉斯昏迷评分法进行评定,并记录。 GCS计分标准 睁眼反应(计分)言语反应(计分)运动反应(计分) 自动睁眼4回答正确5按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3答非所问4刺痛能定位 5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患者 病例讨论:李玉莹女 30岁已婚入院2017-7-12 入院诊断:1.四脑室、侧脑室等部位多发占位:淋巴瘤 2.梗阻性脑积水 主诉:吞咽困难伴声音嘶哑一月余 现病史: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伴声音改变,吞咽困难逐渐加重致近日进食困难,声音改变近日尤其明显,当地医院行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 既往史:无 个人史:无 月经婚育史:正常 家族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经系统专科体查:神清,言语不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发射灵敏,左侧眼球外展受限。张口嘴角左歪,发音嘶哑。肌力IV级,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 住院经过: 2013-8-16 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梗阻性脑积水导致的颅高压、脑疝危险)。 2013-8-26第四脑室活检术(病理考虑为淋巴瘤)。 2013-8-30 表情淡漠,烦躁,血氧饱和度偏低,吸氧后无明显改善,咳嗽反射弱,自主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术。 2013-9-6 转我科治疗。

9-7 最高温度38.5°C,复方氨基比林im后体温渐恢复正常血常规示:WBC:16*109 NAC:0.817% 。 9-9 最高体温38.9°C,予物理降温胸片示:右上肺肺炎(较前8-29 有所好转)。 9-10 体温正常,拔尿管,心理会诊。 9-11 最高体温40°C,予百服宁、西乐葆、冰敷、温水擦浴等,今晨体温正常;凌晨01:00血压65/30mmHg,心率快,考虑血容量不足,予补液快滴。 9-12 体温正常;血压81-90/47-60mmHg。 目前用药情况:甘露醇、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胞二磷胆碱、(颅脑术后防治意识障碍)营养液、(补充营养)沐舒坦、(化痰)耐信、特治星(抗炎)。 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通道,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2和第3或第3和第4环状软骨之间做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方法之一。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格拉斯哥评分很低的神经外科病人与气管及支气管相关的并发症。 (一)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1. 保持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气管内套管一般每隔4—6小时清洗内套管1次。(文献显示,每8h一次即可),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内管套的清洁方法:用鼻咽棉签及碎棉球在生理盐水里把气管内套清洗干净,放于森格尔消毒液里浸泡约20min,再于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甩干后重新置回套管内,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后,对光观察气管套,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气管内套消毒方法包括:煮沸法,化学消毒剂浸泡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可指导相应的出院宣教),内套管与外套管长时间分离可致痰液粘连,阻塞气道。 常规更换气管导管可以防止肉芽组织形成。内导管可以减少气管堵塞发生的危险,而且易于取出清洁或消毒,通常保留29天。塑料气切套管一般2~3个月需要更换一次,如果病情稳定,痰量不多,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但预计短期无法拔管,需要长期带管的话,可以更换为金属套管。但如果病情有反复需要再连接呼吸机的时候,需要再更换成塑料套管。 2.气囊的护理:为防止术后伤口出血流入肺部,一般术后72小时内气囊应充气,充气程度以气囊有弹性(如触口唇)为度,一般充8-10ml。如果非高容量低压性气囊,还应间断放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术后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二)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概述】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种急救技术,是抢救上呼吸道梗阻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重要的措施,能迅速缓解上呼吸道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氧饱和度、有无呼吸困难等。 2.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出血、气管套管系带的松紧度,有无出血、感染、气胸、皮下气肿以及脱管等 【护理】 1.环境:气管切开术后的患儿由于呼吸通道发生改变,使得鼻腔失去原有的对吸入空气加温、加湿、滤过的作用,空气中的微尘、细菌容易通过气管套管吸人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病房应尽量避免过多人员出入走动,室内保持清洁、舒适、通风良好,但应避免对流风,室温保持在22~C~24℃之间,湿度55%~65%之间。 2.急救准备:气管切开的患儿应在其病房准备气管切开包,相同型号的气管套管一套,急救药品、物品、吸引器等用物,以防发生气管套管脱出、切口出血等并发症时急救之需,同时在班护士应掌握气管切开术后内、外套管脱出的应急预案,做到抢救时胸有成竹。 3.切口的护理气管套管周围的切口敷料每日更换1次,如分泌物多时随时更换,更换时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感染,分泌物的颜色、性状、量等,换药时动作轻柔,防止将气管套管带出,发生脱管危险。 4.气管套管的护理 4.1保持气管套管的通畅有分泌物时及时吸出,防止被角、衣领、奶巾等用物盖住气管套外 口,有痰液咳出,及时用消毒纱布擦净套管周围的痰液及分泌物,一次一块,不可重复使用。 4.2气管套管的内管每天用75%酒精浸泡消毒4-6次,痰多或粘稠者视情况增加清洗消毒的次数,取内管时,双手配合,动作轻柔,以防带出外管,取下内管后先用清水刷洗干净内管内外的痰液,然后再浸泡消毒,内管从取出到放回不要超过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 一、病情的观察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因此对病情观察就极为重要,若不及早发现异常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护士应该在掌握颅脑损伤病人受伤机制和病情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观察及时发现,赢得抢救时机。无论病情轻重,急救时就应该建立观察记录单,观察及记录间隔时间,根据病情决定,每15 min至1 h一次。有条件情况下,采用床边监护仪实施24 h连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待病情相对稳定后适当延长间隔时间。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 意识状态 ?目前临床上通常将意识状态分为4级:1.清醒:是指对外界刺激反应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 能正确回答问题.;2.嗜睡:是指在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外,仍处于睡眠状态,对周围事物淡漠,对环境识别能力较差,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较迟缓,对物理刺激有反应,唤醒后可以回答问题,但合作欠佳;3.朦胧或昏睡: 是指病人轻度意识障碍,定向力部分降低,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瞳孔、角膜及吞咽反射存在,倦卧或轻度烦躁,能主动变换体位,对检查不合作,呼之能应,不能正确回答问题;4.昏迷:是指病人意识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障碍,不能被任何刺激唤醒。 ?昏迷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和重度:(1)轻度昏迷:意识迟钝,反复呼之偶尔能应,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对强烈疼痛刺激有逃避动作,深反射存在;(2)中度昏迷:意识丧失,常有躁动,强烈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退或消失,角膜和吞咽反射尚存在;(3)深度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和吞咽反射均消失,四肢肌张力消失或极度增强。 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 ?国际上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方法判断病人意识状态。它是从病人的睁眼、语言、运动三项反应情况给予记分,总分15分。GCS 14~12分为轻度损伤,11~9分为中度损伤,8~4分为重度损伤,且预后极差,3分以下罕有生存。在临床护理观察过程中,要坚持连续动态地观察病人的意识变化。例如:在深昏迷病人口腔护理时出现吞咽反射,提示病情好转。相反,清醒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提示病情恶化,有出现颅内高压的可能。颅脑手术的病人清醒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要考虑是否有颅内出血。 生命体征监测 1.体温监测:伤后早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若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生高热,多系视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数日体温升高,常提示有感染性并发症。 2.呼吸监测:当呼吸困难时频率、节律、幅度都发生改变,可表现为发绀、鼻翼翕动、肋间隙下陷、呼吸浅而急促。当脑疝发展到中期,呼吸深而慢,而到了晚期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3.脉搏监测: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脉率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高热时较快,脑疝发生时无论小脑幕切迹疝或枕大孔疝,早期脉搏有轻微减慢,而到了中期慢而有力,晚期则快而弱。4.血压监测:颅脑损伤初期血压可以下降,当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时,表示颅内压增高症状。此时容易发生脑疝。脑疝初期、中期血压短暂升高,而到了晚期,可因生命中枢衰竭而血压下降。 神经系统体征 神经系统体征有定位意义: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局灶症状,在受伤当时立即出现,且不再继续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则在伤后逐渐出现。瞳孔和锥体束征对于颅脑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颅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理效果 【临床表现】 患者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等。 【分类】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以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 1、头皮损伤:①头皮血肿②头皮裂伤③头皮撕脱伤 2、颅骨损伤:①线性骨折②凹陷性骨折 3、颅脑损伤 【护理要点】 (一)观察病情 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日内,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脑疝的可能。b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发生坠床或损伤。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讲课教案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查房 张惠婷 2013-9-13 病例讨论:马小莹女30岁已婚入院2013-8-13 入院诊断:1.四脑室、侧脑室等部位多发占位:淋巴瘤 2.梗阻性脑积水 主诉:吞咽困难伴声音嘶哑一月余 现病史: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伴声音改变,吞咽困难逐渐加重致近日进食困难,声音改变近日尤其明显,当地医院行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 既往史:无 个人史:无 月经婚育史:正常 家族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经系统专科体查:神清,言语不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发射灵敏,左侧眼球外展受限。张口嘴角左歪,发音嘶哑。肌力IV级,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 住院经过: 2013-8-16 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梗阻性脑积水导致的颅高压、脑疝危险)。 2013-8-26第四脑室活检术(病理考虑为淋巴瘤)。 2013-8-30 表情淡漠,烦躁,血氧饱和度偏低,吸氧后无明显改善,咳嗽反射弱,自主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术。 2013-9-6 转我科治疗。 9-7 最高温度38.5°C,复方氨基比林im后体温渐恢复正常血常规示:WBC:16*109 NAC:0.817% 。 9-9 最高体温38.9°C,予物理降温胸片示:右上肺肺炎(较前8-29 有所好转)。 9-10 体温正常,拔尿管,心理会诊。 9-11 最高体温40°C,予百服宁、西乐葆、冰敷、温水擦浴等,今晨体温正常;凌晨01:00血压65/30mmHg,心率快,考虑血容量不足,予补液快滴。 9-12 体温正常;血压81-90/47-60mmHg。 目前用药情况:甘露醇、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胞二磷胆碱、(颅脑术后防治意识障碍)营养液、(补充营养)沐舒坦、(化痰)耐信、特治星(抗炎)。 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通道,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2和第3或第3和第4环状软骨之间做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方法之一。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格拉斯哥评分很低的神经外科病人与气管及支气管相关的并发症。 (一)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护理(全)

气管切开术病人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清理呼吸道无效;(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3)焦虑;(4)语言沟通障碍;(5)有感染的危险。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气管套管的放置、意识障碍有关。A、观察呼吸是否平稳,套管是否通畅及痰液的性状。B、观察有无并发症如颈部、胸部皮下气肿,伤口出血、肺部感染等。C、术后勿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止痛药。以免抑制咳嗽而使分泌物不易咳出D、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气管内分泌物及时吸干净,两次吸痰间隙给予氧气吸入。 E、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超起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F、对无效咳痰者,指导其有效咳嗽训练。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G、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2℃左右)和湿度(75%以上)。室内可用湿化器或地面洒水等。气管切开套管口遮盖湿纱布,用以阻挡尘埃及湿化空气。 (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与严重的肺部感染、痰多或痰稠不能产效排痰、内套管堵塞、外套管脱出、严重的皮下气肿、血肿有关。护理措施:(重点——1、监测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2、气管导管是否随时保持通畅。3、监测血氧饱物度和血气变化)A、气管切开病人应经常检查其套管系带的松紧是否合适,系带结是否牢固。B、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以下措施:C、疑外套管阻塞,气管内滴入抗生素药物,吸出管内深处痰液、痰痂,必要时换管。 D、疑内套管阻塞,取出内套管,检查是否被痰痂堵住,消毒后再放回。 E、检查气管外套管有无脱出,如脱出立即通知医师,协助重新插管。 F、检查有无皮上气肿而致呼吸困难的发生。 G、病人取半卧位可坐位,以利呼吸。 H、若病人有气胸,则协助医师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保持通畅。 I、限制头部,颈部过度的伸展,以免套管脱出。 J、每天给病人拍背2次,以利痰液稀释,便于排出。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 K、教会病人正确咳嗽,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再深呼吸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3)焦虑:与气管切开术有关。护理措施:A、主动介绍主管医师、负责护士,介绍环境,消除其紧张、陌生感。B、尽量解答病人的提问,做好术前指导,说明气管切开的目的,消除其对手术及预后的担心。C、术后加强巡视,多给病人一些安慰性及鼓励的语言,使病人有信心。D、生活护理要落实,体现医务人员的关怀。E、对需要带管出院的病人,在出院前两天,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并示范有关套管的清洗、消毒等护理方面的知识。 (4)语言沟通障碍:与喉部手术有关。护理措施:A、向病人解释喉部手术不能发音的现状,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接受现实的心态B、病人共同讨论术后采取交流的有效方式如简单手势及形体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C、传呼器置于病人伸手可及处,并及时应答红灯。 (5)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有关。护理措施:A、测病人伤口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温变化。B、无菌操作,气管切开处换药及每天消毒内套管4次,及时

脑出血合并气管切开病人护理查房

有呛咳、窒息的危险与呼吸道分泌道阻塞有关 预期目标:1、家属能描述预防窒息的方法。 2、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作好记录,出现异常,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2、床旁备好吸引器,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选择12或14号管径的吸痰管,把握吸痰指针。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每次吸痰后在气管套管口置双层潮湿纱布。 3、取侧卧位或平卧头侧位,抬高床头15-30度。 4、使用鼻饲流质饮食,进食前要先证实胃管在胃内后方可注入食物。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度,防止返流;鼻饲后30分钟暂缓吸痰、翻身和拍背。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窒息。 清理呼吸道低效与不能自行排痰和长期卧床致痰液淤积有关 预期目标:住院期间呼吸道保持通畅。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次,消毒病室1次,每次30分钟。 2、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排痰,使用振动式物理治疗仪,及时给予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及湿化吸氧,预防痰液干燥。口腔护理每日2次。

3、观察患者有无缺氧症状,如口唇发紫、氧饱和度下降,及时加大吸氧流量并告知医生。 护理评价:患者痰液仍多,及时抽吸,呼吸道通畅。 体温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温控制在38.5℃以下,发热期间不发生虚脱、口腔感染 护理措施: 1、向家属讲解体温升高的原因。 2、体温>38°C以上,即采取降温措施:体温≤38.5°C时,予以温水擦浴;体温>39°C时,置冰袋于大血管处,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3、遵医嘱应用降温药并观察疗效,改用合适的抗生素。 4、经上述处理,体温仍不下降者,可用亚低温治疗仪降低体温。 5、予胃管内多注水,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和水分,同时静脉多补充液体,加强口腔护理,及时翻身。 6、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及床单,保持清洁干燥。 7、定时检测血象,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记录。 护理评价:患者体温未控制,间断发烧,予及时处理。 意识障碍与脑水肿致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住院期间意识障碍减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