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费尔巴哈论 解析完整版

费尔巴哈论 解析完整版

费尔巴哈论

分段解析完整版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宝库中的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著作。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社会历史条件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科学的论述。

一、历史背景

这本著作是恩格斯在1886年初写的。最初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新时代》杂志的第4期和第5期上。1888年恩格斯进一步作了修改,写了序言,并把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附录,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

为什么要写这部著作,为什么书名叫《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它是针对施达克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的。施达克是丹麦的哲学家,他在费尔巴哈受到唯心主义围攻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费尔巴哈辩护,并于1885年写下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但是,由于他的资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特别是由于他不懂得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使他不能对费尔巴哈做出正确的评价,把费尔巴哈说成了唯心主义。为此,恩格斯应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编辑部的请求,针对施达克的小册子,写了《费尔巴哈论》一书,对施达克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分析,同时对费尔巴哈作了全面正确的评价。

其次,它要说明费尔巴哈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作为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舆论准备的经典哲学。由于德国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例如资本主义发展的不足,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的软弱及其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分化,使其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哲学体系。从康德开始,经过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使唯心主义发展到了顶峰。虽然在他们的哲学中以辩证法的形式不断的喷发着革命的怒火,但最终还是被体系所闷死。费尔巴哈用“火的洪流”摧毁了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由于排斥了革命的辩证法,他高举的唯物主义大旗仅仅占领了自然观的阵地,在历史领域仍然没能冲破唯心主义的藩篱。因此,费尔巴哈最终也被挤到历史舞台的后面去了。可见,恩格斯把本书题名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既是要说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结束了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路线的发展,也要说明费尔巴哈哲学也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没能挽救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历史命运。

最后,它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完成了哲学发展的革命变革。恩格斯写作这本著作的目的就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其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他们在德国古典哲学走进死胡同时,站在了时代的前列。虽然他们都先后迷恋过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但最终他们既没有陷入旧哲学的窠臼,也没有将旧哲学全盘否定。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推动下,他们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吸取了其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从而创立了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的,阐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真正革命,它意味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终结。

二、内容简介

《费尔巴哈论》单行本分为序言,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序言是1888年恩格斯为本书单行本的出版而写的。介绍了本书写作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出版单行本的重大意义。附录是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认为它虽然是马克思为进一步研究而匆匆写成的,但却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用它作为说明马克思

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费尔巴哈论》一书的附录是非常合适的。

正文部分共有四章和一个结束语。恩格斯以史为线索,把逻辑和历史统一起来。第一章首先分析黑格尔哲学,不仅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解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而且也分析了其哲学的解体原因和过程。第二章和第三章全面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恩格斯高屋建瓴地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提出了划分哲学两大阵营的标准,然后分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性质,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并揭露和批判了其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第四章则把前三章综合起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而建立起来的,并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新哲学的基本观点。这四章内容紧密相联,环环相扣,步步提高,以严谨的逻辑结构再现了从黑格尔出发,通过费尔巴哈达到马克思,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过程。在更高的基础上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在结束语中,恩格斯还阐述了哲学的阶级性,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伟大意义。

三、意义

《费尔巴哈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890年恩格斯在给德国大学生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我的《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我在这两本书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参见《马恩选集》第4卷第47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四年后,他在给另一位大学生博尔吉尔斯的复信中再次强调:“我认为,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以及在《费尔巴哈论》一书最后一章里谈到了。”(同上p508)如果说“《反杜林论》是一部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通论,那么,《费尔巴哈论》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它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人一生哲学方面的伟大成果,全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并且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而,列宁说:“它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选》V2p442)

《费尔巴哈论》系统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它可以使我们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原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搞好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最后,《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光辉典范。它告诉我们对待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不应毫无批判的兼收并蓄,也不应一概加以排斥,而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加以继承,以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1888年单行本序言

中心思想:说明《费尔巴哈论》一书写作的原因,历史背景及单行本付印前的一些情况。

一、写作原因及历史背景。(1—4段)

原因之一:为了实现他和马克思四十年的共同愿望,即清算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全面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1—2段)

恩格斯一开始就转引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说明早在1845年布鲁塞尔,他和马克思就已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马恩之所以产生这个愿望,首先是为了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原则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四十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势,以及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是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基础和前提。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也离不开以前哲学思想发展的成就。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批判的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积极成果,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在思想理论上有一定的联系。但另一方面,两者之间无论在阶级性还是在科学性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这样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因此马恩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初,就产生了阐明他们的新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的愿望。

其次,也是为了清算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对他们本人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是天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早期他们的思想受到了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属于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于1836年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他开始钻研黑格尔及其学生的著作,结识了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俱乐部的活动。恩格斯1841年在柏林服兵役时,也同博士俱乐部成员来往密切,在此以前他就受到了黑格尔学生的影响,深入研究了黑格尔的著作,在哲学观点上马克思把自由看成是人类精神的本性,把国家和法看成是理性的表现。恩格斯则认为只有理念和人的自我意识才是全能的。之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受到他的强烈影响,成为费尔巴哈的拥护者。从1842年到1844年他们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在马克思当时的一些著作中有过对费尔巴哈的赞誉,甚至还有费尔巴哈哲学的某些遗迹。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步成为纯粹的费尔巴哈派,而是在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不断克服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最后在1845年春天,他们共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完成超越了费尔巴哈。从黑格尔出发,经过费尔巴哈,最终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是马恩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世界观的转变过程。因此,当他们从德国古典哲学的旧营垒了走出来,摆脱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羁绊时,就产生了共同清算从前所受到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彻底抹掉旧哲学的烙印,阐明自己新世界观的愿望。

为实现这一愿望,马恩于1845年9月至1846年夏季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进行了批判。书中不仅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点,而且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以及由费尔巴哈哲学装备起来的“真正社会主义”的反动思潮,并且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在当时没能出版。马克思1846年给安年柯夫的信中写道:“您很难想象,在德国出版这种书要碰到怎样的困难,这困难一方面来自警察,一方面来自代表我所抨击的一切流派的利益的出版商。至于我们自己的党,那么它不仅很贫困,而且德国共产党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党员由于我反对他们的空想和浮夸而生我的气。”(《马恩选集》p331页)因此书稿只能“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写作《费尔巴哈论》,经过了四十多年。这期间马恩虽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他们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进行过说明,但无论哪本书都说得不够全面系统,对于费尔巴哈则更没有回顾过。而费尔巴哈对他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哲学家都大,恩格斯深感欠着费尔巴哈一笔信誉债。四十年来,由于马恩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从事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没有机会回到从前的题目上去,这样他们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由来已久的愿望。

原因之二:为了适应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工人阶级,指导工人运动,抵制德国古典哲学复活的反动趋势。(3段)

这就是说恩格斯之所以在四十年后又写《费尔巴哈论》,实现他和马克思的夙愿,也是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思想战线、阶级斗争的情况密切相关的。

首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准确地阐述和说明的需要。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及以蒲鲁东、巴枯宁、拉萨尔为代表的机会主义流派斗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之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工人相继创立了自己的政党,工人运动处在新高潮的前夕。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无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好思想理论准备。全面系统地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用以武装工人阶级,提高工人运动理论水平,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

其次,这是对复活德国古典哲学反动倾向进行反击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广泛传播的同时,德国古典哲学也没有销声匿迹。1848年革命后,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日益反动,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进军,更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和仇恨。为了抵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影响,欺骗和麻醉劳动人民,他们把已经终结的德国古典哲学,在“新”哲学的幌子下重新抬了出来,使“德国的古典哲学在国外,特别是在英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各国,好像有点要复活的样子”。(单行本p2《马恩选集》v4p208)当时,在英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一些国家流行着新黑格尔主义,资产阶级学者称之为“黑格尔复兴运动”。其实新黑格尔主义并不是如实的复兴黑格尔哲学,而是从右的方面片面地发挥着黑格尔哲学中的糟粕,它抛弃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宣扬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攻击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与此同时,在德国则盛行着各种折衷主义的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最恶劣的是新康德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朗格、李普曼、柯亨等人。新康德主义者把黑格尔当成死狗抛在一边,在“回到康德去”的口号下,力图恢复康德哲学中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折衷主义,抛弃其唯物主义因素。他们攻击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应当是康德的伦理学,提出了所谓的“伦理社会主义”。面对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也应针锋相对的宣传自己科学的世界观,粉碎资产阶级复辟旧哲学的企图。

最后,这是澄清党内思想混乱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其来源,马恩多次声称自己是黑格尔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学生,这就容易产生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而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和流派则借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歪曲和攻击。他们污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拼凑,企图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混为一谈,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混为一谈,甚至污蔑马克思抄袭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这种折衷主义也影响到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与党内的修正主义思潮一起向马克思主义进攻,引起了党内的思想混乱。由于以上原因,恩格斯“越来越觉得把我们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即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并且怎样同它脱离,做一个简要而又系统地说明是很有必要的了”。(p4&P208)

原因之三:为了满足新时代编辑部的要求,评述施达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对费尔巴哈做出正确的评价。(4段)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独占统治地位,后来,费尔巴哈开始对其进行批判,从1839年到1845年间,他先后写作并发表了《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未来哲学的原理》、《宗教的本质》等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著作,在哲学界、思想界引起了重大的反响,招来了一些大学讲师对他的围攻。(如新康德主义者朗格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说成是实证主义,文德尔班则攻击费尔巴哈是德国唯心主义的迷路的儿子,还说费尔巴哈从黑格尔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一出悲剧等)正在费尔巴哈遭受围攻之际,丹麦的一位哲学家施达克出来为费尔巴哈进行辩护,并于1885年出

版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施达克的主观目的是维护费尔巴哈,但由于他不懂得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标准,而是根据费尔巴哈有着“相信人类进步”,“追求理想的目的”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把费尔巴哈说成是唯心主义者。结果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也歪曲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本来面目。于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新时代》杂志的编者请恩格斯著文评述施达克的小册子,恩格斯欣然同意,以便借此机会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偿还他和马克思四十年前的心愿。

二、对本书付印前的情况说明。(5段)

恩格斯指出,本书付印之前,他又重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旧稿,感到以这部书来完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目的是不合适的。因为书中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没有写完,对他的学说本身没有进行批判。而已写好的解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部分,由于当时他们经济史方面的知识不足,对某些原理尚未明确说明。但是,恩格斯从马克思的旧笔记本找到1845年春天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认为这个提纲虽然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但却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p4、p208—209)恩格斯就把它作为本书的附录一起发表了。

思考题:恩格斯为什么写作《费尔巴哈论》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评述黑格尔哲学。恩格斯科学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革命意义;说明了黑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和影响;最后概述了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和费尔巴哈哲学出现的意义。

本章有十八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五个问题。

(一)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1-2段)

1、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段)

恩格斯通过施达克的小册子,引申出德国古典哲学所处的历史时期,进而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

恩格斯说:“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使我们返回到一个时期”,就是说,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这本书,使人们返回到费尔巴哈本人生活和从事理论活动的时期即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时期也正是黑格尔哲学达到顶峰并开始终结的时期。这距恩格斯写作本书仅仅四十多年,“不过一代之久”,然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人却对他感到陌生,似乎相隔了整整一个世纪。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1848年革命之后,德国起了巨大的变化,处在革命发生以后时期的人去看革命前的情况必然会感到陌生。

四十多年前,德国还是一个政治经济都十分落后的国家。英国早在17世纪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下半叶有发生了工业革命,从而成为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18世纪末爆发了1789年到1794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比较彻底的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而19世纪初的德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总的来看,封建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仍占统治地位,政权掌握在封建贵族手里。整个国家仍处在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全国分成三十四小邦和四个自由市,各邦、市在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各自独立,就是在城市中,行会制仍大量存在。这种状况就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恩格斯曾这样描述过德国的社会状况:“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舒服。国内的手工业,商业,工业和农业极端凋敝。农民手工业

者和企业主遭受双重的苦难——政府的搜刮,商业的不景气。贵族和王公都感到尽管他们榨尽了臣民的膏血。他们的收入还是弥补不了他们日益庞大的支出。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没有教育,没有影响群众意识的工具,没有出版自由,没有社会舆论,甚至连比较大宗的对外贸易也没有。除了卑鄙和自私就什么也没有,一种卑鄙的奴颜婢膝的、可怜的商人习气渗透了全体人民。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烂死骸的力量都没有”。(《马恩全集》12p633—634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因此推翻封建制度实现国家统一,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德国的唯一出路。

但是,德国资产阶级刚刚开始形成,政治上经济上都很不成熟,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不敢同封建势力公开决裂。(1806年拿破仑军队打到德国,加速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成长,但是德国资产阶级出世太晚了。当他们正要革命的时候,欧洲无产阶级已经强大并且日益觉醒;当他也想学着英法资产阶级那样对反动的封建统治阶级发动进攻的时候,“它本身已经是同无产阶级以及城市居民中所有那些在利益和思想上跟无产阶级相近的阶层相对峙的了。他不仅看见,在他后面整个欧洲都对它采取敌视态度。”(《马恩选集》p322)因此,德国资产阶级宁愿拜倒在封建贵族脚下,寄希望于“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来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在拿破仑的威胁下,封建王朝对资产阶级作了些微不足道的让步,这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幻想。所以当时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对封建势力怀有不满情绪,思想向往革命;另一方面,又不敢把革命付诸实践,“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了现代各国的发展,而没有积极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v1p10)黑格尔哲学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他就不能不反映德国资产阶级这一矛盾性格:一方面论证现状必然要改变;另一方面又支持现存国家制度。黑格尔哲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幻想改良道路的哲学表述。

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莱茵河畔出现了许多工业中心,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势力进一步强大,加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此时费尔巴哈高举唯物主义大旗,“以清醒的哲学来对抗醉熏熏的思辨”。(《马恩全集》v2p159)他为1848年革命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武器。虽然1848年革命遭到了失败,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王朝战争,终于在70年代排除了小邦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工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农奴制的地主经济也缓慢的转化为容克式的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由于1848年以后所发生的事情,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内容,所以恩格斯强调,这一切“仅仅是1848年革命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p5&p210)

另外,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德国工人阶级同时日益强大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在思想领域,1848年的革命风暴“毫不客气的把任何哲学都撇在一边”,结束了德国古典哲学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甚至连费尔巴哈也被人们遗忘了。1848年革命前后的变化如此之大,因此到1886年恩格斯写《费尔巴哈论》时,过去的情况已经使人感到陌生,好像相隔很久了。

2、黑格尔哲学的阶级本质。(2段)

恩格斯之所以回顾1848年革命前德国的情况,是为了考察在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究竟是代表封建贵族的利益,还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恩格斯通过对德国哲学革命和18世纪法国哲学革命的比较,指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说明了黑格尔哲学和法国哲学一样,是资产阶级哲学。

从共同点来看,“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革命的前导”,即他们都为行将到来的政治变革制造了舆论,作了思想准备。大家知道,18世纪欧洲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了法国,推翻封建统治,取消封建特权,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

展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迫切的革命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到思想领域,产生了伏尔泰、卢梭、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一批代表新型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哲学家。他们高举战斗的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旗帜,同作为整个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经院哲学进行了坚决斗争,形成了一股反封建主义、反唯心主义、反宗教神学的思想巨流,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从而成为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的先导和舆论准备。

同样,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也起到了政治变革前导的作用。虽然当时德国的经济还很落后,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特别是由于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使得德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的呼声愈来愈高。这种要求反映到哲学上,就表现为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开始,一直到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从理论上论证了德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不可避免,为德国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从不同点来看,一方面表现在两国哲学家的遭遇不同,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受到了反动的封建专制政府和教会的残酷迫害,如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两次被监禁在巴士底狱中,他的著作被烧毁,一生数次流亡国外,甚至死后遗骨也不能在祖国安葬。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的名著《人是机器》当时是匿名发表的,后来亦被烧毁,本人也遭受迫害,逃往荷兰。“百科全书派”首领狄德罗和霍尔巴赫也屡遭迫害和监禁,其著作也被禁止出版发行。而在德国,情况则完全两样。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家黑格尔、卢格、鲍威尔等都是国家委派的大学教授,讲师,是国家加封的青年的导师。黑格尔1830年还当上柏林大学的校长,他的著作大量出版,被公认为教科书。他的哲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国家哲学。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两国哲学家的理论武器不同。法国哲学家高举的是无神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旗帜,进行公开的斗争。而德国哲学家则主要采用辩证唯心主义来隐蔽的反映革命的要求。

这两个哲学革命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其原因主要在于两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因素和封建的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比英美革命时更尖锐地程度时爆发的,同时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较为成熟,而又能联合人民群众向封建势力冲击。所以这个革命要来的更彻底更坚决。而19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则是在德国国内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太成熟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日益尖锐,这就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是十分软弱和妥协的性格。而作为这个阶级的哲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就不能不曲折地反映这个阶级的政治要求。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当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一书中宣称君主立宪是最高的,最完善的政体时,德国哲学这个表明往日思想发展的最复杂但也最准确的指标,也站到资产阶级方面去了。换句话说,黑格尔宣布了德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刻即将到来。”(《马恩选集》v1p510)由此可见,德国哲学革命和法国哲学革命尽管多么不同,但都是资产阶级的哲学革命,都是为资产阶级革命舆论做准备的,黑格尔哲学是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黑格尔哲学最大的矛盾是方法和体系的对立。由于屈从于论证唯心主义的需要,屈从于维护宗教神学的需要,归根结底屈从于封建统治维持现存秩序的需要,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的和批判的实质,是深深的禁锢在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隐藏在迂腐晦涩,笨拙枯燥的言词和语句里面。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因素是难为人们所认识的。当黑格尔高踞于普鲁士官方哲学家的宝座时,无论是赞赏黑格尔哲学的德国政府,还是反对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都没有发现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质。但至少有一个人1833年就看到了,这就是德国诗人海涅。他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实际上是给下一代的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是即将到来的政治革命的序幕。海涅称黑格尔是完成了德国哲学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并指出,“只有在哲学完成之后,才能过渡到

政治革命”,“精神领域中已经出现的同一革命也要在现象领域中出现”,“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他预言德国的雷鸣一定会来到。德国的雷公终于会击中它的目标。

(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其革命意义。(3—7段)

1、黑格尔的命题的两面性及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3—5段)

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就是指在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神秘外壳中包含着的辩证法的发展的学说,即关于永恒发展过程的思想。恩格斯在这里通过剖析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哲学命题,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是黑格尔于1821年在《法哲学》序言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后来在《小逻辑》导言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这个命题曾被当时许多政治家哲学家和学者片面地理解。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不论哪一个哲学命题都没有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那样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因为这个命题突出地反映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

从表面上看,这个命题是为普鲁士的封建专制制度作辩护的:普鲁士王国现存的制度,法律等等,都是现实存在,因而也是合理的,于是反对现存制度的斗争,就成为不太合理的了。黑格尔在提出这一命题时,也曾强调,哲学“主要是或者纯粹是为国家服务的”,(《法哲学原理》p8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人们必须崇敬国家,把它看作地上的神物”。(同上p285)在《法哲学》出版时,他在给普鲁士王国总理大臣的信中还说,他的全部科学著述的宗旨在于“证明哲学是同一般国家性质所要求的基本原则相和谐的”。(《黑格尔书信集》v2p242)从这些情况看,黑格尔的命题显然有保守的一面,“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制度,替王室司法,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p6&p211)但是,如果全面分析黑格尔的这一命题,就会发现其包含着深刻的革命辩证法思想。对此,恩格斯从以下几个层次解剖了这一命题,揭示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恩格斯指出,按照黑格尔的思想,现实的并不等于现存的一切东西,现存的东西也不等于合理的东西。现实性在发展中表现为必然性,只有必然的东西才是合理的。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人们必须知道并且区分开什么是真正现实的东西”。(本书v248)在《大逻辑》中谈过“存在还不是现实的”(转引自《列宁全集》v38p165),在《小逻辑》中还说:“就定在一般说来,一部分是现象,仅有一部分是现实。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的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都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甚至在平常的感觉里,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能享受现实的美名。”(《本书》p44 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当我提到‘现实’时,我希望读者能够注意我用这个名词的意义……我不仅把现实和偶然的事物加以区别,而且进而对于‘现实’与‘定在’,‘实存’以及其他范畴,也加以准确的区别”。(同上p44)所以在黑格尔看来,并不是现有的一切事物都无条件地是现实的。他在逻辑学中把普鲁士政府当时实行的“某种税制”看作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黑格尔认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总趋势或总方向,它是事物内部本质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当它合乎发展的总趋势或总方向,也就是合乎发展的规律性时,它就具有必然性,因而是现实的合理的;如果它违反了发展的总趋势或总方向,不符合发展的规律性,就说明它已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也就不具有现实性,合理性。按照这个道理,现存的东西,如果丧失了自己的必然性,就会丧失自己存在的权利,让位给新的事物;反之,只要符合历史的必然性,即使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但一定会变为现实。把黑格尔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时,意思是说,这个国家的现实性合理性不再是无条件,而必须是在“必然性”这个限度内。当它还具有必然性的时候,它合乎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是合理的,有着存在的理由。但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已经丧失了必然性,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理应被赶下历史舞台。那

么,它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在于其臣民,特别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不敢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去推翻他。所以,恩格斯说:“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p6&p211)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该有的政府。

普鲁士政府和资产阶级自由派对黑格尔的命题的理解之所以是近视的,肤浅的,关键在于他们对这个命题所包含的“现实的”这一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在他们看来“现实的”就是“现在存在的”,因此“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就变成了“凡是现在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第二、现实性并不是一切事物所永远固有的属性。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p7&p211)相反,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事物的现实性必然性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今天看来还不是必然的东西,将来可能变为必然的东西,今天看来是必然的东西,将来会变成不是必然的东西。他还以罗马帝国代替罗马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以民主制代替君主制的事实说明这个思想。

公元前510年,在古代意大利北部一个城邦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罗马共和国。它的出现是由于奴隶社会初期在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有了重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平民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斗争。罗马共和国是奴隶主贵族的国家,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土地集中形成了大庄园,多次对外战争获得大批战俘,增加了劳动力,因而促进了工业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所以罗马共和国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性,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罗马共和国并不永远是现实的合理的。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阶级斗争日趋激烈,被征服的地中海各国的奴隶不断反抗,甚至一度建立了奴隶自己的政权。公元前74年在意大利爆发了古代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这场由斯巴达克领导的起义直接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基础。此外平民和贵族为争夺政治统治权和土地所有权也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为了镇压奴隶起义、平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就不得不破坏原来的共和制,建立军事独裁的君主专制,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罗马帝国。这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是具有必然性的,是合理的。而罗马共和国则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成为不合理的了。

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原来也是必然的合理的,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强大,封建统治者同资产阶级、农民和工人矛盾的尖锐,君主政体就不再具备现实性和必然性了。因而1789年爆发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一举摧毁了它,而以资产阶级共和国来代替。这时资产阶级共和国又成为必然的、现实的了。

由此,恩格斯得出结论说:“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p7&212)这样一来按照黑格尔关于发展变化的辩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会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经过恩格斯的阐发,黑格尔命题中的关于辩证发展的合理思想及其革命性,就深刻地揭露出来了。

2、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6段)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p7&212)

在认识领域,应该看到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不是凝固不变的。认识是对事物的反映,由于事物是处在不断产生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因此人的认识也是随着事物的发展不断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无限发展着的。“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的认识不可能停留在某一点上,绝不可能达到形而上学所理解的那种一经发现就只需熟读死记的终极真理。

在社会历史领域也是一样。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一个无限的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过程。

历史是人们实践行动的结果,这种结果没有最终状态。完美的国家完美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的阶段。每一发展阶段,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都是必然的合理的;但是相对于它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讲,都会变成过时的和失去存在的理由,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

总之,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表明了人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发展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彻底批判了那种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具有终点的形而上学观点。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基本点。(6-7段)

在分析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恩格斯又进一步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运动。恩格斯说,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2)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主观辩证法就是思维的辩证法,它不是人脑所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3)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每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实践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看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这里所说的“保守性”,是指辩证法关于承认事物发展的相对静止或相对稳定状态;“革命性”是指辩证法承认事物都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这就是说唯物辩证法一方面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另一方面也承认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历史的阶段性。发展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性、阶段性是相对的。

恩格斯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论之后还指出:自然科学曾预言地球的发展有终了,地球有产生、发展和销毁的历史。因此人类历史不仅有上升的过程,而且也有下降的过程,这是与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变化是永恒的思想相符合的。但是恩格斯又认为,我们现在距离地球毁灭还相当远,所以我们也不能要求黑格尔哲学去研究当时自然科学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的问题。

(三)黑格尔哲学方法和体系的矛盾。(8—9段)

1、革命的方面被过分茂密的保守方面所闷死。(8段)

恩格斯指出:上述辩证法思想以及由它引申出来的革命结论,并不是黑格尔本人做出的,而是根据他的思想必然推论出来的。

为什么黑格尔本人没能明确做出革命结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p9&213)按当时的风气或曰传统,哲学家必须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穷尽一切的绝对真理的体系,否则就不能算一个哲学家。黑格尔也正是这样,他一方面认为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是另一方面又按体系的要求给这个发展设置了终点。这样,方法和体系就产生了矛盾。

恩格斯接着从两个方面,即从哲学上和历史实践上,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这个矛盾。

(1)首先,在哲学方面,辩证法认为认识是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而体系则要求有个终点。这便产生了矛盾。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某种神秘的“绝对观念”。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在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宇宙精神,它是宇宙的基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源泉。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由绝对观念派生出来的。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他的哲学体系也划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逻辑阶段:自然界还没有出现“绝对观念”

作为超时空的纯粹概念而存在发展,当绝对观念经过一系列逻辑推演到达顶点,就突破纯概念的范围,而外化为自然界,进入第二阶段即自然阶段。这在黑格尔看来是一种“退化”,因为这是已不保留逻辑阶段的纯洁无瑕,而披上了物质的外衣。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界,这是它本身不能容忍的,经过发展又回复到与自己本性相适应的精神形式,体现在人的精神和历史之中,这样就进入第三阶段,精神阶段。在这个阶段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终于回到自身,最后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自我认识,结束了全部发展过程。

由此可见,黑格尔也正是按照传统哲学的要求建立了他的哲学体系。当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非常强调发展,并且认为永恒真理不过是逻辑和历史的过程本身,但是,他还是要给发展有个终点,有个过程的完结。因为不这样就无法完成他的体系。因此,在《逻辑学》中绝对观念是过程的起点,又是过程的终点,形成一个头尾相接的圆圈。

黑格尔为了建成他的最后完成的绝对真理的哲学体系,就使认识发展有个终点,这个终点就是人类对绝对观念的认识。而黑格尔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体现。“这样一来,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这便和他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发生了矛盾。辩证法所论证的无限发展被体系中断了,“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闷死。”

(2)其次,在历史实践方面,辩证法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体系却要求有个尽善尽美的社会和国家。

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根本不存在尽善尽美的社会制度,但是唯心主义体系却使他认为普鲁士王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顶点。黑格尔认为,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就是威廉三世所许诺的等级制的君主立宪制。在他看来这种制度是由资产阶级通过官僚国家来实行间接的统治,君主的权力有了限制,比君主专制温和,所以在他看来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其实这种制度并未真正实现,威廉三世虽然许诺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却一直没有履行过自己的诺言。所以恩格斯说黑格尔“用思辨的方法给我证明了贵族的必要性”。

2、黑格尔得出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的原因。(9段)

为什么彻底革命的思想方法竟然产生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呢?恩格斯认为单是体系的内部需要就可以得到说明。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再问,为什么黑格尔这个温和的政治结论通过他主张的“君主立宪制”这种特殊形式来表现呢?恩格斯指出,其根源在于“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并且“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

所谓“德国人”在这里是指1848年革命以前的德国资产阶级,这个阶级虽然痛恨封建制度,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其软弱性和妥协性,为了自己的微小利益又依附于王公贵族的权力,奴颜婢膝,自甘屈辱,充满了庸人气味。所以这个阶级中虽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中都产生了如歌德、黑格尔等像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一样的权威人物,但在政治斗争中却极为渺小,谨小慎微,胸襟狭隘,事事知足,“拖着一根庸人的鞭子”。黑格尔也是这样,一方面不满封建专制制度,另一方面也不敢反抗,而是谋求妥协,甚至对其歌功颂德,这种阶级立场就决定了他不能从革命的方法中,得出革命的结论来。

(四)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和影响。(10—11段)

1、黑格尔哲学的成就。(10段)

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流行的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论等把黑格尔哲学当作“一条死狗”来打。恩格斯认为应该正确估价黑格尔哲学,充分肯定黑格尔在哲学发展上的作用。他指出,黑格尔哲学中的“强制性的结构”,不过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充分的价值”。(p10&215)

那么,黑格尔哲学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他在自己的体系中以最宏伟的方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p11&216)黑格尔哲学集以往哲学发展之大成,包括了以前的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巨大领域,并在这一领域中发展了现在还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各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p10&215)恩格斯的这些评价够高的了,但又是实事求是的。我们从黑格尔的著作便可得到证明。《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论。书中描述了人类意识发展过程,指出人类意识的发展经过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伦理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六个阶段。人的个体意识发展史是和人类意识发展史相一致的;个体意识发展的阶段总是再现人类精神发展的阶段,这是很有价值的。因此,恩格斯说这本著作“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逻辑学》是黑格尔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包含“合理内核”和革命因素最多的著作,书中阐述了概念的辩证运动,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辩证法的诸范畴等等。

《自然哲学》运用大量自然科学的材料,说明了自然界中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情况,说明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联系,做出了一些合理的猜测。

《精神哲学》则涉及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各个领域。黑格尔在书中运用大量社会历史材料,说明了社会历史领域中法权、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具体问题。

可见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在这个唯心主义体系中却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材料,几乎把当时一切具体科学的知识都包括其中了。

第二、“他(虽然是不自觉地)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个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的切实的认识世界的道路。”(同上)这就是哲学家们不应当追求建立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体系,而应从现有条件出发去探索那不可能达到的相对真理。

以往的一切哲学家,从解决一切矛盾,认识一切现象的主观愿望出发,总是企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这实际上是办不到的,永远也办不到。假如真的发现了所谓的绝对真理,那就意味着一切矛盾都永远消除了,世界历史也就终结了。而这是不现实的,历史是一定要继续发展下去的。由此可见,建立绝对真理体系的企图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体系都是暂时的。过去,旧哲学家们一方面追求最终的体系,另一方面他们的体系又不断被冲破,这样,他们就陷入矛盾中,在体系的迷宫中不知所措。正是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到:给哲学建立体系,克服一切矛盾,达到绝对真理,这“无非就是要求一个哲学家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p11&215)所以办不到,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放弃对“绝对真理”体系的追求,而应当“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

总之,黑格尔哲学虽然存在方法和体系的矛盾。但他在哲学上的成就和贡献又是不可磨灭的。正因为如此,以前那种包罗万象的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旧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终结了”。(p12&216)

2、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11段)

黑格尔哲学内容极其丰富,思想非常深刻,加上德国统治阶级的吹捧,因而在当时德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时间上看,黑格尔哲学在德国的影响延续了几十年,而且这种影响并没有因为黑格尔的逝世而消失,相反在他逝世后的十年间(1831—1840年)“黑格尔主义”的独占统治达到了顶点。从范围来看,黑格尔的观点侵入了各种科学,甚至渗透到了各种通俗读物和报纸中去,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感染了自己的敌人,他们有时不得不抄袭剽窃黑格尔的观点。恩格斯评价说,这是一次胜利的进军,是一次全线的胜利。但也同时也是一种内部斗争的序幕。当黑格尔哲学发展到顶点时,黑格尔学派却开始了他的解体过程。

(五)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12—18段)

1、黑格尔学派解体的原因。(12段)

首先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斗争日趋尖锐,德国资产阶级内部发生了分裂。1831年黑格尔逝世后,德国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对贵族日益不满,阶级斗争空前尖锐,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时资产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出现了公开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比较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和与封建贵族妥协,甚至结成反动联盟的保守派。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分裂,必然要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导致黑格尔学派的解体。

其次是理论方面的原因。由于黑格尔哲学存在着方法和体系上的矛盾,这就“为容纳各种极不相同的实践的党派观点留下了广阔场所”。(p11&216)资产阶级内部的不同派别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解释和发挥黑格尔的思想,因而导致黑格尔学派的解体。

2、黑格尔学派解体的过程。(13—16)

大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分裂。

1831年黑格尔逝世后黑格尔学派便开始解体,但在当时并不十分明显,表面上还保持着黑格尔主义的独立地位。到了三十年代末,黑格尔学派明显地分裂为两大派别,即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老年黑格尔派以辛里克斯、格布勒等为代表。他们维护君主政体和官僚制度,支持教会,代表资产阶级保守派的利益。在哲学上他们抹杀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坚持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力用基督教的教义来神化黑格尔哲学,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上帝等同起来。他们是黑格尔学派中的右翼。

青年黑格尔派以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卢格等人为代表。费尔巴哈当时也属于这一派。他们在政治上代表比较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反对等级专制制度,以抽象形式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造的问题,个人解放的问题,以及国家与教会分离等问题。而在哲学上,青年黑格尔派不大重视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否定了黑格尔超人类、超自然的“绝对精神”提倡人的“自我意识”。他们比较重视黑格尔的方法,并力求从中做出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来。他们是黑格尔学派中的左派。

但是,青年黑格尔派并不是一开始就以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反对派的面目出现的。三十年代时,他们只抽象地谈论一些哲学上的问题,对重大政治和宗教问题采取了超然的态度,没有更多地卷入。因此受到威廉三世政府的宽容和保护。1840年威廉四世登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这个保守君主庇护下,封建反动分子和正统教徒爬上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这时青年黑格尔派不得不投入公开的反宗教、反现存国家的斗争中去。虽然这种斗争常常还是在哲学外衣的掩盖下进行的,但已不再是为了抽象的哲学目的,而是为了消灭传统宗教和现存国家。所以,恩格斯说:“如果说,在《德国年鉴》中实践的终极目的主要还是穿着哲学的外衣出场,那末,在1842年的《莱茵报》上青年黑格尔派已经直接作为努力向上的激进资产阶级的哲学出现,只是为了迷惑书报检查机关才用哲学伪装起来。”(p12&217)

第二阶段:青年黑格尔学派内部的分裂。

青年黑格尔学派虽然是德国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思想代表,但仍然带有根深蒂固的软弱性,不敢把斗争的主要方向放在政治上。因为“政治在当时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领域”(P12&127),这样他们把主要矛头指向宗教。由于宗教势力和封建专制统治相勾结,反宗教斗争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政治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青年黑格尔学派内部又发生了意见分歧。

青年黑格尔分子鲍威尔(1809—1882年)和施特劳斯(1808—1874年),在批判宗教的斗争中,对于福音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发生了争论。这一争论是在“自我意识”和“实体”这一哲学斗争的幌子下进行的。施特劳斯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批判宗教,他从黑格尔哲学中取出“实体”这一概念,“实体”是基督教团体内不自觉的、无意识的精神.1835年

他的《耶稣传》出版,断言福音神话故事是基督教团体内群众无意识创造的。他认为耶稣不是神,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真实存在的活动家,有一些非凡的思想和业绩,他的弟子们把他的思想和业绩,口传或记载下来,代代相传,成为现在的福音神话故事。这本书的发表揭开了青年黑格尔派内部斗争的序幕。

鲍威尔反对这种看法。他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立场上批判宗教,从黑格尔哲学中取出“自我意识”这一概念,认为是“无限的自我意识”即杰出的个人意识创造了福音神话故事。他在1840年—1841年先后写了《约翰福音批判》、《基督福音汇编批判》等书,指出福音故事是它的作者为了某种宗教目的有意识的编造起来的,是一种纯粹的主观虚构。耶稣不但不是神,也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这场争论到后来进一步引申并发展为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施特劳斯由于主张福音故事是集体的无意识创作的,所以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种“精神实体”,即国民精神或民族精神,鲍威尔因为主张福音故事是个别人的有意识的捏造,所以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自我意识”,即杰出人物的意识。

鲍威尔的观点,后来被青年黑格尔派中的一个极端分子发展了。这就是施蒂纳。他在1845年写了一本叫做《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书,宣称不仅宗教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而且国家、财产、道德等等无不都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自我”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唯一者”,是世界万物的创造主,他有句名言,“我把一切都归于我”。因此,恩格斯说:“他用他的至上的‘唯一者’压倒了至上的‘自我意识’。”(P92)施蒂纳强调个人至高无上,个人决定一切、创造一切、反对一切权威和国家制度,提倡无政府主义,所以恩格斯说,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许多主张都是抄袭他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围绕着“福音神话”而展开的这场争论,虽然对反对宗教有一定进步意义,但仍然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范围,并且从施特劳斯、鲍威尔到施蒂纳,黑格尔学派已从客观唯心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了,并向极端的“唯我论”发展。这说明黑格尔哲学已经穷途末路了。

第三阶段: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

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一部分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在反宗教的斗争中,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就是这一转变的代表。

要反对现存的一切宗教、彻底的批判宗教,就必须抛弃一切神秘的宗教创世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并把自然界看作不是任何神秘个人创造的,这就必须坚持哲学唯物主义,然而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自然界只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哲理化了的宗教创世说。维护黑格尔哲学体系和反对现存宗教的任务是直接矛盾的。同时,“绝对精神”到底是什么,它究竟如何外化为自然界和社会的,黑格尔只能武断地肯定,没有也不可能给人以令人满意的回答。在这些矛盾面前,由于反对宗教和现存制度斗争的实际需要,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一批青年黑格尔派分子从犹豫彷徨状态中走出来,摆脱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转到英法唯物主义方面。

1841年,费尔巴哈出版了《基督教的本质》,在书中,他揭露了基督教神学的种种矛盾,指出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不可分割的联系及其荒谬性,宣布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胜利。他指出:人所幻想的上帝特性,其实就是人自己的特性,“上帝是一个彻头彻尾属人的本质”,“上帝是人的镜子”。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存在,自然界是人赖以生长的基础,自然界和人以外一无所有。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属性。这本书的重大作用是:炸开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解开了魔法,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豁然开朗,一下子从黑格尔哲学的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了。恩格斯说:“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可见,费尔巴哈的新观点是如何强烈的影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他们还有批

判性的保留意见。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标志着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的结束。费尔巴哈虽然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他对宗教和唯心主义批判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他的唯物主义并没有突破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总的来说,只是重新返回到十七、十八世纪英法唯物主义阶段。就是他的《基督教的本质》也存在严重的缺点,如一,充满了美文学的夸张的笔调,以华丽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论证;二是对于爱的过度崇拜,过分夸大它的作用。这些被后来出现的法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卡尔·格律恩等人所利用,他们主张用“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否认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3、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的总结。(17—18段)

最后两段,恩格斯对这一解体过程作了简单总结。指出“黑格尔学派虽然解体了,但是黑格尔哲学并没有被批判地克服”(P14&218-219),就是说没有经过批判而战胜它。因为在马克思以前哲学派别那里,都没有正确对待黑格尔哲学。他们走了两个极端。一是以施特劳斯、鲍威尔为代表,他们只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各自抓住黑格尔哲学的一方面互相攻击,并没有从根本上破坏黑格尔哲学;另一个就是费尔巴哈,虽然他突破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但并没有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黑格尔哲学,没有吸取他的辩证法思想,错误的把黑格尔哲学全盘否定。费尔巴哈把婴儿和污水一起倒掉了。这样,他就不可能制服黑格尔哲学。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黑格尔哲学呢?恩格斯指出:“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P14&219)这一任务最终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

最后,恩格斯指出,1848年革命冲破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种种说教,把他们的哲学毫不客气地抛在一边。如同费尔巴哈把他的老师黑格尔撇在一旁一样。自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资产阶级的古典哲学,就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而“终结”了。费尔巴哈虽然批判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有一定的功绩,但由于他不问政治、轻视实践,“也被挤到后台去了”。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费尔巴哈哲学,恩格斯在本章精辟地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揭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批判了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错误。

本章共24个自然段,分为三个大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发展的主要动力。(1-7段)

1、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1-2段)

恩格斯在本章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就是他对哲学基本问题所作的经典表述是全章的出发点,也是全章的纲。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

首先,这是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存在的最基本矛盾和哲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哲学研究对象是包括自然界,从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世界虽然纷繁复杂,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离不开人和人的实践。人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管分工和活动方式有何不同,归根到底都是做两件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作用于客观,两者都离不开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哲学既然是研究世界观的,要系统阐明对世界根本问

题的看法。因而就不能不回答人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这个最普遍最根本的问题,其次如何回答、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哲学家们在哲学上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和路线。例如真理问题,世界的规律性问题,时空问题等等。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才能承认客观真理,客观规律和时空的客观性。反之,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就会否认它的客观性。最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史各种派别、各种思潮相互争论的主题。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是对全部哲学史的科学总结。古今中外哲学派别斗争虽然错综复杂,但归根到底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把握住这个问题,就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历史上和现实当中的各种哲学流派,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中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注)基本问题并不等于唯一问题,应当承认哲学研究课题的丰富多彩性,许多哲学问题如有与无,一与多,天与人,理与气,普遍与特殊等都是重要问题,但并不是基本问题,它们虽然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哲学基本问题,但本身并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其解决并不能把哲学家的基本立场、属性区别开来。

恩格斯在阐明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之后,紧接着就对它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了它的历史根源。人类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哲学世界观的萌芽,那时,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科学知识相当贫乏,人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也不能对许多生理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例如,做梦本是睡眠时大脑皮质的活动,可是古代人却以为在人的肉体中居住着一个独特的灵魂,做梦是睡眠时灵魂暂时离开人体自行活动的结果。既然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可以在睡觉时离开肉体单独活动,那么人死之后,灵魂也必然会移居别处生活。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生,说明古代人类就开始考虑“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最初萌芽形态。

同样,由于远古时代的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把对人的生活和生产最有影响的自然力量加以神秘化,认为自然界的现象和人一样,其背后也有自己的灵“魂”,也有目的和意志。自然现象的人格化,就导致了最初的神和原始宗教的产生。自然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他们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受某一种神的主宰,于是就有了雷公、电母、山神、海怪,风婆等神怪观念,所以原始的宗教就是多神教,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生活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发展了,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天阴之后下雨,闪电之后雷鸣等,因而联想到各种神怪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并幻想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神支配着全部世界,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地上出现了至高无上的帝王后,天上也就出现了最有权威的上帝,原始的多神教便演变为一神教。

人们最初的宗教观念,人们对神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实际上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又一种原始形式。所以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

自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哲学作为一门世界观的学问产生以后,哲学的基本问题摆脱了其原始形式和萌芽状态,并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然而,只是到了近代,“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它的完全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宗教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宗教神学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科学被宗教压得抬不起头来,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其任务只是解释宗教的信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人被上帝创世说所蒙蔽,好像处于“冬眠”状态,因此,思维和存在和关系,不可能以尖锐的形式直接提出来,另一方面,“世界是神创造的”,成为当时不可触犯的神圣的教条,哲学基本问题成为无须探讨,也不允许探讨的问题,因此,这个基本问题不可能十分清楚地提出来。

不过,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内部,从公元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发生过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争论的焦点是区别事物在先,还是一般概念在先。唯实论认为一般概念先于个别

事物,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唯名论相反,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在先,只有单个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而一般概念不过是事物的名称。“唯名论者同唯实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列全》V20P185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其实质还是争论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但由于这种争论仍没有超出神学的范围,因此也不能以直接的明确方式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来。

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以近代唯物论为武器,反对封建制度及反对传统宗教的统治。随着这一斗争的发展,人们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哲学基本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从而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获得了它完全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虽然早已存在着,但是把它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像恩格斯这样地明确概括,精确地论述,在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恩格斯对哲学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及其意义。(3-6段)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哪个为本源。(3-4段)

恩格斯指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里讲的本原,指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地位问题,即二者之间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哲学家们依照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两大基本派别。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就鲜明地提出了哲学上两大阵营的斗争和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

在这里恩格斯揭露了唯心主义归根到底是以某种方式恢复基督教的创世说。基督教以神学的独断迷信的方式说明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用了六天创造了万物和人,到了第七天,创造世界完工,就休息去了,称之为圣日或安息日。而黑格尔则采取理论的形式运用逻辑的方法来论证“绝对观念”对世界的创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绝对观念”不过是“上帝”的别名而已。基督教认为只有一个上帝的化身,而思辨哲学却认为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化身,在基督教那里,上帝创造世界是一次完成的,在黑格尔那里“绝对观念”创造世界是逐渐完成的,他每“宣布这些或那些实物存在时,他就进行一次创造”。(《马恩全集》V2 P74-75)上帝创世说尽管荒唐,却颇简单明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外化说,弄的更玄虚,使人感到更加神秘莫测,因此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创世说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繁杂和荒唐得多。(P16 &220)

恩格斯还指出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科学标准。“除此以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p16&220)如果用另外标准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势必造成混乱,本章最后一部分恩格斯批判了施达克在这方面犯的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这点。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意义: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5—6段)

首先,“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P16&221)这里,恩格斯一连串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认识和认识对象的关系如何:两者是彼此隔离的,还是相互联系的?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是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认识现实世界?三是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反映现实世界?这三个问题,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层层深入,说明了一个内容,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亦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

接着,恩格斯具体分析了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恩格斯说:“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同上)这里不仅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而且包括彻底的唯心主义者。比如黑格尔就是这样。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有一种神秘的绝对观念。绝对观念的发展经历了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在逻辑阶段,绝对观念是在纯思想,纯概念的范围运动发展的,它经历了一系列发展环节,“外化”为自然界。进入自然阶段,它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产生了人类,就进入了精神阶段。最后,绝对观念通过人的思维返回到它自身,在黑格尔哲学中完满地认识了自己。因此,黑格尔认为现实世界归根到底是绝对观念派生的。他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不过是思维能够认识自己的产物,绝对观念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那里,“对这个问题的肯定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认识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也就是那种使世界成为绝对观念的逐渐实现的东西,这个绝对观念是从来就存在的,是不依赖于世界并且先于世界而在某处存在的;但是思维能够认识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这是十分明显的”。(同上)这里讲的“思想内容”,就是那种使世界成为绝对观念的逐渐实现的东西,也就是概念,因为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是通过概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思想内容的内容”就是指绝对观念。因为“思想内容”既然是概念,而概念的内容又不过是绝对的观念的丰富内容一开始的体现。所以,“思想内容的内容”就是绝对观念,这样不管绝对观念如何神秘,但思维是能够认识它的,因为思维本身就是绝对观念的外化,是绝对观念的化身,所以“思维能够认识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即绝对观念能够自己认识自己,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恩格斯指出:“在这里,要证明的东西已经默默地包含在前提里面了”。(同上)要证明的东西,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或曰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前提则是指世界统一于绝对观念,绝对观念能够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说,黑格尔哲学所要证明的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在他的哲学前提里,即绝对观念能够自我认识那里,已经包含进去了。

可见,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命题,是从唯心主义场出发,做出世界可知性的结论的。他认为可以认识的对象,并不是客观物质世界,而是思想性质的绝对观念。黑格尔正是在上述同一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哲学体系的。由于他坚持了可知论,所以才认为自己的哲学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发展,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是唯一正确的绝对真理,因此,只有用他的哲学原理去改造世界,就会证实他所坚持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正确性。但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不过是他的幻想罢了。

以上是持可知论观点的。恩格斯指出:“但是还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一类哲学家就是不可知论者。其中在近代的著名代表人物有休谟和康德,休谟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只能同感觉打交道,至于在感觉之外有什么存在,这是不可知的。康德的不可知论与此稍有不同。康德承认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甚至承认人的感觉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感觉的结果。但他认为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感觉、印象(即映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归根到底还是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A、在马恩之前,有许多哲学家包括黑格尔,费尔巴哈都对不可知论进行过批判,但都具有局限性。黑格尔认为思维和存在、本质和现象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批判康德将“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本质和现象割裂开来了。他说本质不在现象之外。而是寓于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表现,认识了现象就可以认识本质。黑格尔从辩证法的观点批判不可知论,抓住了其要害,正如恩格斯所说“对驳斥这一观点具有决定性的东西,凡是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所能说的,黑格尔都已说过了”。(p17&221)然而黑格尔的批判,取消了康德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自在之物”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的,从右的方面的批判。

B、费尔巴哈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发对不可知论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现象和自在之

物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然界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去迁就人的。”我们“没有理由可以设想倘若人有更多的感官,人就会认识自然界更多的属性或事物”。“人的感官不多不少”恰合在世界的全体中认识世界之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P630三联书店1962年版)但是费尔巴哈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他对不可知论的批判,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才能彻底驳斥不可知论,恩格斯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这就是说只有实践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诚然,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批判是积极的,但还主要局限于理论上,逻辑上,这还不够。因为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主要的是实践问题,如果我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能够按照一定的认识计划,创造必要的条件,经过一定的过程完成预定的产品的生产,或达到预期的某种科学实验的结果,人工的重复某些自然过程,这就说明我们对这一自然过程的了解是完全正确的,否则这一过程是无法再现的。“我们能够制造的东西”,我们当然不能认为是不可认识的,因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康德的不可捉摸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世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东西,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如果说未被认识的东西是“自在之物”,认识了的东西是“为我之物”那么“自在之物”是不断地转化为“为我之物”的。恩格斯还用煤焦油中提炼出茜素和依据哥白尼太阳系准确推算出新行星位置,从而证明哥白尼学说的真理性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了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

恩格斯这一论述很重要。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使认识论实现了革命的飞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原理,不仅批判了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而且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

最后,恩格斯还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学者在复活不可知论的企图,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新康德主义如柯亨、朗格、李普曼、赫尔姆霍茨等,在“回到康德去”的口号下,力图复活康德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在英国也有一些资产政治学者如斯宾塞、赫胥黎等,极力恢复休谟的观点,这些学者中许多人是自然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是可知论者,自发的唯物主义者,他们宣传不可知论,显然是在科学上开倒车。由于阶级的偏见,他们不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声称自己是不可知论者,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种“暗中接受唯物主义而当众又加以拒绝的羞羞答答的做法”。(p18&222)

3、实践是哲学发展的主要动力。(7段)

实践不仅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和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人们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通过十七世纪以来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说明,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并不是像资产阶级哲学家本人所想象的那样是纯粹思想的力量,而是社会实践。“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大家回顾一下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哲学的发展。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它沿着两条道路发展;一条是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道路,一条是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道路。

(1)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是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发展的轨迹。笛卡尔是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二元论者。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实体,一种是具有广延性的物质实体,一种是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但由于他认为两种“实体”都是上帝制造的,最终也倒向唯心主义,而在物理学范围内,为了不同明显的事实相矛盾,又不得不坚持唯物论,坚持物质是存在和认识的根据。后来,德国的莱不尼茨批判了笛卡尔唯物的方面,发展了其唯心的方面,提出了新实体论即单子论。莱布尼茨认为万物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不具广延性的精神实体,由此出发,他走上了神学目的论。近代资产阶级唯心论,在莱布尼茨之后,经康

德、费希特、谢林而发展到黑格尔达到了顶峰。黑格尔发展了笛卡尔以来关于精神实体的思想,提出了“绝对精神”是万物的基础和出发点,一切事物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或表现,并创造了一个无所不包,内容丰富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唯心主义哲学家为了掩盖自己学说的荒谬性,为了不和明显的自然科学相矛盾,不得不加进唯物主义的内容,笛卡尔是二元论者,但在物理学上却是一个机械唯物论者。莱布尼茨提出单子论,但也强调单子具有活动的力,还有一些哲学家“力图用泛神论的观点来调和物质和精神的对立”。至于说黑格尔的体系,“只是一种就方法和内容来说唯心主义地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p18&222)因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的学说,是与承认人之外的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唯物主义观点相容的。并且,他应用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材料,论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和规律,这些都是符合实际的。但由于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先于自然界而存在,概念的辩证法先于事物的辩证法,所以恩格斯说他的体系是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

(2)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则形成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霍布斯是英国唯物主义代表之一,他继承培根的唯物主义,并把它系统化,赋予完备的机械唯物论的形式。同时,克服了培根有神论的偏见,后来的洛克则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经验论,同时继承了霍布斯的传统,批判了“天赋观念”。到了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不仅大大发展了十七世纪以来的机械唯物论,而且随着政治上的激进,在批判传统宗教时,表现出了更为彻底的态度,成为较彻底的无神论。最后到了十九世纪的费尔巴哈,则在唯心主义统治下,恢复了十七世纪以来资产阶级的唯物主义的传统和权威,并对宗教进行了尖锐地批判。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是社会实践的作用的结果。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正是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上升进步时期。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十九世纪初,法国工业革命大体上完成,与工业发展相适应,自然科学如力学,天文学,数学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波义耳发现了气体压力定律,笛卡尔提出解析几何,牛顿、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制定了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创立了天体力学等等。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发展与成就,进一步证明了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揭露了唯心主义哲学的虚伪与荒谬,为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阐发他们的思想,提供了大量材料和科学根据,从而推动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

考察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哲学的发展史,我们看到,科学实践、生产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也是人们认识发展的动力。不论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的发展,都不是纯粹的思想力量,而主要是社会实践力量推动的结果,是直接或间接地由这一时代的经济基础,归根到底,是由这一时代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随着自然科学和工业的日益强大而迅速的发展,唯物主义就会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和生产实践所证实,并不断向纵深发展,而唯心主义则日益缩小自己的地盘和改变自己的表现形式。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8—18段)

1、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评论是不正确的。(8段)

恩格斯从评述施达克的小册子开始,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分析和批判。他首先指出,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评价有其正确的一面,这就是他不自觉地研究了费尔巴哈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问题的立场。这说明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他的小册子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导言里在阐述康德以来哲学家的观点时,语言晦涩难懂,并且由于过分形式主义地死守黑格尔著作中的个别词句,没有充分阐发他的“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这就大大贬低了黑格尔;再一个就是在评述费尔巴哈时,过多地堆砌哲学用语,特别是把不同派别的用语混在一起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而且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说成是“形而上学”(这里是指唯心主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