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1!"#$1!$1#!134567898" />
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_夏莲_石晓平_冯淑怡_曲福田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_夏莲_石晓平_冯淑怡_曲福田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_夏莲_石晓平_冯淑怡_曲福田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_夏莲_石晓平_冯淑怡_曲福田

!"#$%"&%#"

! ! #

! ! ! ! " #

$ ' " %& '!""?*A ,'"H$"() $ %& 'i W :9%#"%"+&+ i W :9%#"%"+'+() $ %& '&"?$$""#(#

1 1 1 1

& ! !#""'=(

! #*.4.4D UD #++ ! " " " *&+#36..7>5/ H" ! "

! ! # ! $ % $ %! " #

,

###, 1!"#$ 1 !$ 1 #! 134567898:;7<596 =>?9:=3>?76@>6A 5=96B >6<1A +C -!$16+-#!1!"#$

网络出版时间:2013-12-10 16:15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12739382.html,/kcms/detail/37.1196.N.20131210.1615.017.html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D g D >5/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1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

#= ! $#= #!"#" !""? ! =! ! !H$ # #?$ #!2!1

! &*:,( &3A ,(# ! ! ! 3A , # 3A ,

[.D /45B S *!!+ ! ! # ! ;500.E . *!$+

$ %

*!+%!=+

!

! # ! #

! ! W * !9B 5/E 7L - ! # ! " ! ! ! *!H +

# W L UUX

*L J-75E $ %

! '

7/&!A K "M R

R 7/%!R A M B 7/B !A M S !A %>!A &:!A

!T (&#(

!&!A

! A !B !% #S !A

! S !A q

i &"! N !

(! " " #>!A ! ! ! A #:!A !T ! ""

5! # R B ! " #

`5/.GL *!&+ ! '

P Q B !A

K .b 6&%5!

B

(&!(

&#(

&!( P Q B !A ! ! &$( A N A ! N A ! " !.!A #

P Q B !A K "M '

N K # N A A N A M .!A

&$(

$1

$2#1

! " " & ! " " " (# A []i d 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2?'?! #@ !

,

$##,

#1

95U2#1:E 0D >50.B .E J70L R E 0L C 45E 0D C R B L /0D .B 5/578E D E

I 5B D 5U7.

W L .R R D C D ./0

19

19I 57J.

:b 0.B /57N 5B D 5U7.

W L .R R D C D ./09

9I 57J. !2+H=***1&2!" %!2&H %#2!?^/ "2&+=*

**&2+= %"2"$%#2$$^/ %"2"="2?= %"2''

%#2H"^/ "2!H&*

#2H= %"2!"**%#2''^/ "2!!?**

!2H$ "2#!*

*#2'=3D ->5X E eJ5B .S

#2?"H ***!2!& #2=?*#2&H "2?'?*

**#'2+$

#2'!*#2&=

^L -7D G.7D 4L L S

%$!'2+&

***

"2""%"2&!^B 0.E 0

#!#2=*

**

F f ,"2$H #2#& %"2#&%"2#'

#2#"& %"2&&*%#2H?

#2#"

**

!2$! *#"2=$"2'! *!%#2""*%#2&! "2"""2H"

"2"?

"2'+ !2+H *

*

!2#= #2?$*

#2H? %$2!"**%!2$# %"2&"*

*%#2H+

"2="

"2+?

11 '*** #@ !**

=@ !* #"@ #

! ?'2?@! ##2!@ ! 3A , # ! ! ! # #

$ % &!(! # ! !""& !""' # ' HH2?@! ! ! $$2!@# !'2=@! ! &"2=@ # !!""' !""& ! !""' $ '"@ !! &"@ ! # ! &"%'"@!

&"@! #

!1

95U2!1*D E 0B D UJ0D L /L R R 5B >.B E 10.C 4/D C 57.R R D C D ./C 85/S

Q 50.B JE ..R R D C D ./C 8

A 5

B >.B E 10.

C 4/

D C 57.R R D C D ./C 8

F 50.B JE ..R R D C D ./0

&@(!""&!""'!""&!""':R R D C D ./0N 57J.

"%#"!$$'$&#"%!"H +!+!'!"%$"#=!!$!$"%+"'+$"!H +"%="#!#H +#$#="%H"#&!=!##+H"%&"!&!&H #!&"%?"="=""!?"%'"='+H ""'"%#"""$"" H&2$@

HH2$@

$"2#@

!'2"@

HH2?@!'2=@

,

+##, 1!"#$ 1 #!

$2!1

! ! A ! c "'577J D K "& J D "(! ! A

& $(#

$1

95U2$1:E 0D >50.B .E J70L R Q 50.B JE ..R R D C D ./C 8

D >65C 0R 5C 0L B E

W L /0B L 7N 5B D 5U7.

F 50.B JE ..R R D C D ./C 8 W L .R 7D C D ./0

9

9N 57J.

"2!&

***$2H! "2""

**

!2$=

"2"$#2=& "2"#

***

=2++ %"2"#*

**

%$2&? %"2"'

**

%!2="

%"2##*

**%!2'$

"2""*#2?= F f ,%"2"#%"2H? "2"#"2#'

%"2"=

%#2=#

"2"$**!2!&

%"2"H *

**%+2## *#%"2"+

%#2!H *!

"2"H *

*!2#$

"2""

%"2!+

1111111111

%"2"#*

%#2?#

%"2#?***%H2'& %"2#!***%$2'&

"2!!*

**'2"?

"2"$

*

#2H? %"2"$

%"2'+

[X E eJ5B .S "2++,Sa [X E eJ5B .S

"2+#

A

#!2?=*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W L UUX *L J-75E ! $ % ! ! ! # ! ! HH2?@!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1!"#$ 1 #!

[.R.B./C.E

*#+F5/-(!c J5/-(!)45/-^!.0572F50.B P L N.B/5/C.5/S F50.B f E.

:R R D C D./C8'94.A D N../05/S <.B R L B>5/C.D/W4D/5*(+2(L JB/57L R04.,>.B D C5/F50.B[.E L JB C.E ,E E L C D50D L/!!"#"!+H&+('HH=%H?=2

*!+ 2 *(+2 !!""=!

&!('&'%?"2*Z J V L/->.D294D/GD/-L R04.3050JE L R[JB57F50.B *(+2(L JB/57L R,-B L0.C4/D C57:C L/L>D C E!!""=!&!('&'%?"2+

*$+*./-Z6B L N D/-,-B D C J70JB57F50.B

f E.:R R D C D./C8D/3.>D5B D S,B.5E L R W4D/5*(+2,-B D C J70JB57F50.B

_5/5-.>./0!!""H!?"'!$%+"2

*++F5/-cZ!

^D J W_!)45/-^2F50.B X E5N D/-,-B D C J70JB.D/W4D/5' ,/]N.B N D.Q*(+2,SN5/C.E D/,-B L/L>8!!""!!&='#$=%#

*=+Z J)230JS8D/-L/d/C B.5E D/-F50.B f E.:R R D C D./C8*(+2(L JB/57L R W4D/5F50.B[.E L JB C.E!!""#!+=='!=%!H2

*H+ ! 2 *(+2 !!""?!&H('H"%H$2*^D F./!V J A5Q./2d/R7J./C D/-A5C0L B E L R W4D/51E F.E0.B/[.-D L/L R,-B D C J70JB57F50.B<.B R L B>5/C.

*(+2[.E.5B C4L/*.N.7L6>./0!!""?!&H('H"%H$2+

*&+*4.4D UD;!^5C4557^!:77L J>D_2_.5E JB D/-d B B D-50D L/F50.B f E.

:R R D C D./C8f E D/-30L C45E0D CE D/9J/D E D5*(+2,R B D C5/(L JB/57L R ,-B D C J70JB575/S[.E L JB C.:C L/L>D C E!!""&!#&!('#%#=2

*?+36..7>5/3!_5B D a G.*c!(;J8E E.!.0572,_.5E JB.R L B04.

:R R D C D./C8L R F50.B f E.5/S d0E*.0.B>D/5/0E',W5E.30JS8L R3>577X

E C57.d B B D-50D L/3C4.>.E D/i L B04X F.E0

,-B D C J70JB5738E0.>E!!""?!'?'$#%$'2

*'+ ! 2 *(+2 !!""=!&&('##%#?2*F5/-Z D5L a J5/!^D)4L J2,/578E D EL R :R R D C D./C8L Rd B B D-50D L/F50.Bf E.5/S d/R7J./C D/-A5C0L B E*(+2 W4D/.E.[JB57:C L/L>8!!""=!&&('##%#?2+

*#"+ ! 2 ' #''&% !""H 3A, *(+2 !!""?!

&$('#"%#?2*F5/-Z J.8J5/!)45L^D5/-.2,-B D C J70JB57F50.B :R R D C D./C85/S04.W5JE57A5C0L B E',30L C45E0D CA B L/0D.B,/578E D E ;5E.S L/W4D/.E.8!!""?!&$('#"%#?2+

*##+;D g D>5/5W!i D.JQ L JS0F!A.B B.B32A5B>3D g.!^5/S

A B5->./050D L/5/S:C L/L>D C:R R D C D./C8D/3L J04.B/[Q5/S5*(+2

,-B.GL/!!""+!+$&!('!++%!H!2

*#!+ ! 2 ' *(+2 !!""H!&&('H$%*W5L

c JD!m D/A J2W L77.C0D N.A L B.E0A5B>.B E19.C4/D C57:R R D C D./C85/S

d0Ed/R7J./C D/-A5C0L B E!3JD C4J5/W L J/08*(+2W4D/.E.[JB57 :C L/L>8!!""H!&&('H$%+

*#$+ ! ! 2 8 *(+2 & (!!""'!'&#(''=%#!+2*^D P JC4./-!A./-)4L/-C45L!A5/^D b D52d E04.3>577X E D g.S[JB57

c L JE.4L7S_L B.:R R D C D./0894.:>6D B D C57:N D S./C.R B L>c JU.D

D C m J5B0.B78!!""'!'&#(''=%#!+2+ *#++ ! ! 2 ' *(+2 !!"#!!&$('&#% &&2*)45/-^D!V J`5/-!P JL

:R R D C D./C8L R,-B D C J70JB57_5/5-.>./09.C4/D eJ.E X A5B>.B E D/ )4.a D5/-<5/.7*505X U5E.S:>6D B D C57*(+2(L JB/57L R,-B L0.C4/D C57 :C L/L>D C E!!"#!!&$('&#%&&2+

*#=+ 2 " ' *(+2 !!""?!&#!(''$%#"!2*F5/ (J/8D294.m J5E D X N.B0D C57d/0.-B50D L/!04.P L N.B/5/C.U8[.750D L/E 5/S04.<.B R L B>5/C.L R W L/0B5C0E*(+2_5/5-.>./0F L B7S!!""?!

&#!(''$%#"!2+

*#H+F5B/D/-_!`.8i294.3L C D57<.B R L B>5/C.5/S*D E0B D UJ0D L/57 W L/E.eJ./C.E L R W L/0B5C0A5B>D/-',/:eJD7D UB D J>,/578E D E L R04.

,B5C4D S.S.;L JC4.D/3./.-57*(+!F L B7S*.N.7L6>./0!

!""!2$"&!('!==%!H$2

*#&+ ! 2 *(+2 !!"##!&$('H&%&$2*`.A J85/!)45/-

34.>.D2W4D/.E.A5>D78;..G..6D/-9.C4/D C57:R R D C D./C8

_.5E JB.>./05/S d0E d/R7J./C D/-A5C0L B E,/578E D E*(+2(L JB/57L R ,-B L0.C4/D C57:C L/L>D C E!!"##!&$('H&%&$2+

*#?+ ! ! 2 *(+2 !!""=!&#"('+!%+?2*W5L(D5/!3J/ *D/-eD5/-!95/Z D5/-8L/-294.A5B>.B E*5D B865C0A5C0L B,/578E D E*(+2W4D/.E.[JB57 :C L/L>8!!""=!&#"('+!%+?2+

*#'+ ! 2 ' *(+2 !!""'!

&#('#"+%#"&!###2*W4./34D UL!F5/-V5a D/294.d/R7J./C.L R :b L-./L JE A5C0L B E L/04.9.C4/D eJ.:R R D C D./C8L R W D B C J75B ,-B D C J70JB5704.<.B E6.C0D N.L RA5B>.B E',/ :>6D B D C5730JS8L R c JU.DD C3JB N.8!!""'!

&#('#"+%#"&!###2+

*!"+ 2 *(+2 !

#''?!H%##2*`5/-V J/45D2,/578E D E L R A5B>c L JE.4L7S D/04.

d/SJE0B D57D g50D L/L R,-B D C J70JB.*(+2(L JB/57L RP.L0.C4/D C57 :C L/L>D C E!#''?!H%##2+

*!#+ 2 *(+2 !

!""!!&#!('=H%='2*A5/-V5/294.A J/C0D L/EL R04.^L C57 P L N.B/>./0D/04.*.N.7L6>./0L R,-B D C J70JB57d/SJE0B D57D g50D L/ *(+2L R,-B D C J70JB57:C L/L>8!!""!!&#!('=H%='2+

*!!+[.D/45B S3!^L N.77W,`!94D a E E./P2:C L/L>.0B D C:E0D>50D L/L R

9.C4/D C575/S:/N D B L/>./057:R R D C D./C8',/,667D C50D L/0L*J0C4

*5D B8A5B>E*(+2,>.B D C5/(L JB/57L R,-B D C J70JB57:C L/L>D C E!

#'''!!'++%H"2

*!$+;500.E.P:!W L.77D9(2,_L S.7R L B9.C4/D C57d/.R R D C D./C8:R R.C0E D/530L C45E0D CA B L/0D.B6D B D C57:C L/L>D C E!#''=!!"&!('$!=%$$!2

*!++;D/5>(i!9L/8.(!i85>UDP!.0572A5C0L B E,R R.C0D/-04.

,

&

#

#

,

9.C 4/D C 57:R R D C D ./C 85>L /-3>5774L 7S.B A 5B >.B E D /04.375E 45/S ;JB /,-B D C J70JB .)L /.L R W 5>.B L L /*(+2A L L S

*!=+ 2 ' *(+2

& (!!""?!&!&$('?!&%?+!2*F J V 5/B JD 294.[L 7.L R 50.E *(+2W 4D /5:C L /L >D C m J5B 0.B 78!!""?!&&$('?!&%?+!2+

*!H + 2 '

*(+2 !!"#"!&#('$$%+$!'+2*F 5/-)4D 6D /-2[.-D L /57

*D E 65B D 08D /6L E D 0D L /L R D C E !!"#"!&#('$$%+$!'+2+

*!&+`5/.GL 3!95/5G5`!9L 8L 0592F 50.B :R R D C D ./C 8L R ,-B D C J70JB 57

65B D E L /R B L >#'''0L !""!*(+2d /0.B /50D L /57(L JB /57L R,-B D C J70JB 57[.E L JB C .E 2P L N .B /5/C .5/S :C L 7L -8!!""+!&$('!$#%!=#2

*!?+W 45N 5E (!<.0B D .[![L 04_2A 5B >c L JE .4L 7S

:R R D C D ./C 8':N D S./C .R B L >04.P 5>UD 5*(+2,>.B D C 5/(L JB /57L R ,-B D C J70JB 57:C L /L >D C E !!""=!?&&#(!#H"%#&'2

5O

P FN H W FN H +E +Q W FE O J E 11XFH J E :1J >Q Q ,N ,J 2N I :2*J E H L J Y FN Z VE +K 2*

+Q H L J 7VE ,N K C H K E J >2H J E P E ,1J 444_D /7.W L J/08D /P 5/E J

%;14!<'1-0;%!U 59A !<'

&W 4D /5W ./0.B R L B ^5/S

7M 1H E FN H 194D E 656.B 5/578g .E 4L Q04.6L 050L D /SJE 0B 8S.N .7L 6>./0D /_D /7.W L J/08!P 5/E J 4L JE .4L 7S Q 50.B JE ..R R D C D ./C 8294.0.C 4/D C 57.R R D C D ./C 8L R R 5B >.B E 16L 050L 675/0D /-5/S 04.Q 50.B JE ..R R D C D ./C 85B .5/578g .S U856678D /-5E 0L C 45E 0D C R B L /0D .B 5/578E D E >.04L S294./!04.656.B .b 5>D /.E 04.R 5C 0L B E Q 4D C 445N .D >65C 0L /R 5B >4L JE .4L 7S Q 50.B JE ..R R D C D ./C 8294.B .E J70E E 4L Q045004.B .D E E D -/D R D C 5/0.R R D C D ./C 87L E E D /6L 050L 675/0D /-!Q 4D C 4D E HH2?@!5/S R D /S 045004.Q 50.B JE ..R R D C D ./C 8D E N .B 87L Q !Q 4D C 4D E L /78!'2=@2d /C B .5E D /-E C 57.L R 04.R 5B >B .E J70E D /5E D -/D R D C 5/0/.-50D N .D >65C 0L /Q 50.B JE ..R R D C D ./C 8L R 04.R 5B >4L JE .4L 7SE D /_D /7.W L J/08!Q 4D C 4D E C 7L E .78B .750.S 0L 04.6B D L B D 08Q 50.B SD E 0B D UJ0D L /6L 7D C 8D >67.>./0.S U804.7L C 57-L N .B />./0R L B 04.6B L >L 0D L /L R 75B -.%E C 57.6L 050L 675/0D /-294.B .5B .E 0D 77E L >.0.C 4/D C 57R 75Q E 5004..5B 78D /0B L SJC 0D L /L R /.QN 5B D .0D .E !Q 4D C 47.5SE 0L B .SJC 0D L /D /Q 50.B JE ..R R D C D ./C 82F 50.B JE ..R R D C D ./C 8L R R 5B >4L JE .4L 7SE D E D >6B L N .S E D -/D R D C 5/078U8D /C B .5E D /-L R >5B G.0E .77D /-L R 5-B D C J70JB 576B L SJC 0E 5/S >5D /05D /D /-04.E 05U7.B .750D L /E 4D 6U.0Q ../R 5B >4L JE .4L 7SE 5/S 7L C 575-B D C J70JB 57./0.B 6B D E .E 2R J I S +E *115-B D C J70JB 57C L >>.B C D 57D g 50D L /)0.C 4/D C 57.R R D C D ./C 8)Q 50.B JE ..R R D C D ./C 8)R 5B >4L JE .4L 7SE

,

?##, 1!"#$ 1 #!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总结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总结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总结 一、实习时间:XX年10月19日~10月21日 二、实习地点:xx市xx县xx水保站、xx县水文站 三、实习目的: 1、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 2、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当地的径流常设计的优缺点,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3、试验分析不同植物的截留,和土壤下渗情况。 四、实习方法: 实地考察:观察水保站和水文站的水文观测设施,听老师和技术人员讲解其观测对象和使用方法。实际测量:在水文站里用现有条件测量了河水的流速。查阅资料:查阅书籍,了解了更多的水文测量的方法。 五、实习内容: (一)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 水文观测是《水文与水资源学》教学当中的重要讲授内容,通过实习、在课堂所学和自己查阅书籍和资料,对水文观测的手段和方法都有了很多的掌握。水文观测的对象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分别简述。 1、降水量: 降水量的观测最常用的方法为利用雨量器进行测定。雨量器有自记式的和非自记式的。自记式雨量器有三种主要类型:沉重式、浮筒及虹吸式、翻斗式。自记雨量器能够自动记录累计降雨量,一般还配有遥测设备,以便实时传送数据。雨量器由于风的影响而具有误差,特别是山岭和森林中。雪的观测误差更大。 第2 页共5 页

对大面积区域进行降雨观测需要根据区域的形状、地形、面积布设较多的点,以取得一个流域的平均降雨资料。最简单的计算一个流域的降水量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适用于雨量器分布均匀密集的情况。另外还有泰森多边形法、网格法。 对于林内降雨常用受雨器法,制作一个面积较大的受雨器,布设在标准地内,最后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得出。 传感器测雨:雷达覆盖面广,并具有高度的时空分辨能力,能提供时段小至5分钟和空间小至1km2的雨量估测值。利用红外成象,卫星可以测定地球上广大面积的降雨量。这些方法在国外运用的较多。 2、树冠截留 截留包括很多过程,主要是树干流和树冠截留。一般不直接测定,而是通过林冠水量的平衡方程计算: p=p林内+i+p干 式中:p——降雨量(mm)p林内——林内降雨量(mm)i——林冠截留量(mm)p干——树干流(mm) 降雨量和林内降雨的测量方法已经做了叙述,现在介绍树干流的测定方法: 树干流指沿着枝条和分枝流动并最后顺着主干到达地面的那部分水。其测定通常为在树干基部用不透水的柔软材料做成槽状,承接树干茎流的水,导入到测量装置中,即可得出一棵树的树干净茎流流量,再根据其树冠投影面积,即可换算得出树干流p干。 六、实习体会: 本次实习共三天,野外部分两天,在之前我们还前面进行了《土壤侵蚀原理》的实习,都在同一地点,但课程内容不一样所以实习的

浅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

浅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 水资源在人类所需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没有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增加速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人口用水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如何正确的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从而以此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作者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简要地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标签: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解决措施 前言 水资源对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人类一切的生产生活都不可能离开水资源而独立存在。在广义上讲,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圈内水的总含量,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同时也包括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运用的一些水资源,比如冰山或者是高山上的积雪。从狭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每年在使用过后可以回复或者更新的可用水的总量。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客机在不断地进步,人们对于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但是对水的利用效率却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指的是单位产值的用水量,是国家对某一地区水资源开发情况衡量的重要数据指标。 1 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1.1 我国淡水资源较少 虽然说我过的幅员辽阔,但是我国是一个缺水型国家,主要是我国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较少,同时我国的人口较多,每日的用水量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是导致我国成为缺水型国家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淡水资源有2.8万亿立方米,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百分之八,属于缺水型国家。在我国的2.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中除去一些地下径流和偏远地区等不能利用的水资源,我国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仅为1.1万亿立方米,再平均到我国的总人口上就变成了一个很小的数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形较为复杂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的不均匀,在总体上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现状。其中在南方的水资源总量可以达到我国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六十,而南方的人口为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北方有我国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但是水资源仅有百分之二十,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均水资源南北比例不协调。在现如今。我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出现了日常供水不足的现象,在这四百多个城市中大约有一百一十个城市面临的缺水问题较为严重。 1.2 水资源浪费及污染现象严重 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我国的工业用水是其他发达国家的数倍以上,然而在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上发达国家的利用率是我国的五到六倍。我国在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方案

水资源利用方案 1

水资源利用方案 计算人: 校核人: 日期: 水资源利用方案

一、项目概况 xxxxx 本次规划的目标为:将本规划区域打造成为“配套完善、功能合理、具有宜人居住环境,体现威海市高品质生活的高档居住小区。打造优质生态环境,为居民塑造都市中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宜居之地”。 本项目水系统规划主要涉及水资源分析、用水定额的确定、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给排水系统设计、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利用。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行政、经济、技术等措施。加强用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现计划用水,杜绝用水浪费,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二、水资源分析 xx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无大江大河,外无客水入境,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境内的大气降水。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70.6毫米,降水总量44.6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256.0毫米,地表水资源量14.8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5.14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的重复计算量后,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8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73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6,远低于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人均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警戒线标准,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

人均水资源缺乏使雨水回用技术成为降低水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降雨量较为充沛则使得雨水收集利用成为可行的节水措施。 三、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水措施 1.项目水系统规划 建筑水规划的内容涉及到室内水资源利用、给排水系统、室外雨、污水的排放、再生水利用以及绿化、景观用水等问题。在进行该住宅小区设计前,结合该区域的给排水、水资源、气候特点等客观环境状况对水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2.用水定额的确定、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 2.1居民生活用水:拟建项目投入使用后,一二期规划入住2504户,总入住人口约8012人。根据《山东省城市生活用水量标准(试行)》(鲁建城字[ ]14号),考虑到威海市居民用水情况,项目区人均用水定额取100L/(人·d),则总用水量按70%入住率为560.9m3/d,全年居民生活用水量为204707m3。其中,冲厕用水量以总用水量的40%计,为224.4 m3/d ,合计81883m3/a,预留使用威海市水务集团中水回用公司提供的中水管道。 2.2绿化用水:拟建项目绿地率为40.3%,绿地面积13875.4㎡。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气象等因素,并结合类比资料,拟定小区平均绿化用水量按2L/(㎡·d),年洒水天数为120天,则绿化用水量约为27.75m3/d、3330 m3/a.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摘要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虽然地球71%表面覆盖的是水,但是其实淡水资源只占了地球总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占淡水总蓄量的0。34%。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对中国各省分水资源效率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问题一,就产业水资源效率方面而言,万元GDP用水量就是衡量用水效率的指标。下文通过单位用水产值使用万元GDP用水量来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针对不同行业,就该行业的GDP越大,而用水量越少,说明该行业用水效率越高。在考虑工业和农业用水效率时,由于不同行业之间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可比性,本文考虑引入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系数来反映某区域的工、农业效率水平,这样就可以进行该区域农业和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对于问题二,综合评价水资源效率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问题。对于该类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经典的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全面评价。首先考虑原数据单位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使用无量纲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分析问题中所给的8个水资源指标,发现在8个指标中只有农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万元GDP用水量、人均COD排放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对水资源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只选取这4个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分别建立以经济为主和以生态为主的层次分析模型,并使用DPS 统计系统对层次分析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两个评价系统对各省份进行不同的排序,并比较不同的偏重的情况下各省的排名。通过比较表分析并对部分省提出合理用水,并提出节水意见。 对于问题三,考虑到问题二建立模型方案层中的评价指标较少,为了根据精确的评价各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情况。通过查阅资料,本文适当的加入新的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发建立优化的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求解出各指标的权向量。 对于问题四,通过查阅《2009中国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2010年第1期》找到对应水资源指标数据,利用求解问题三时建立的优化层次分析模型对2008年中国各省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本文针对求解数据提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层次分析模型,无量纲化方法,可比性,权向量,预处理

制造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制造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逐步表现出对能源的高消费和强依赖的特点,能源巨额消耗对可持续发展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作为应对措施,200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即在五年间单位GDP能耗减排要比“十五”降低20%。2006~2008年单位GDP能耗累计共下降10.1%,五年即将过去,节能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原因在于现有的节能降耗指标是以行政区域为分解对象按单位GDP能耗为约束目标的,这是典型的区域治理方式,它的局限性在于分解对象没有直接针对能源消耗的行业或企业。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有必要以行业或企业为约束对象并分解节能指标。有鉴于此,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各行业的能源效率状况、节能潜力以及影响因素,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采取对策措施,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为了弄清我国行业能源效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众多学者主要以工业为对象展开研究。唐玲、杨正林(2009)利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探索工业经济转型对能源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开放程度高、竞争性强的行业能源效率较高,而开放程度低、垄断程度高的行业能源效率水平低;工业能源效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特征;李世祥、成金华(2008)采用DEA方法,应用不同目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评价了1990-2006年间中国的能源效率状况,并用“两步法”估计其影响因素。认为工业部门能源效率不高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王少平、杨继生(2006)研究了12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的综列协整关系,得出了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和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短期调整效应的结论;庞瑞芝,王卢羡等(2009)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经济转型期间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以能源低效为特征,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偏低,工业增长模式依旧粗放,重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孙海、王元地等(2009)将能源消耗强度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两个因素,分析了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高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

水文与水资源学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水文与水资源学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为 __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____________流域。 2.流域的几何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是指一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____________是指对应于某一降水量而言 的时间长。____________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4.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____________。. 5.为了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用流速仪测速的历时一般不应少于____________。 6.减小年径流系列的抽样误差,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资料的____________。 7.在设计洪水计算中,洪峰及各时段洪量采用不同倍比,使放大后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 及各历时的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此种放大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8.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要素描述洪水过程。 9.暴雨点面关系有两种,其一是暴雨的____________;其二_暴雨的___________。 10.设计暴雨的设计频率一般假定与相应的____________具有相同的频率。 11.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时,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有设计的____________的确定和 ____________的拟定。

12.____________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13.地下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收支间的数量关系被称为地下水均衡。 14.地下水资源具有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等特点。 15.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1.流域的总蒸发包括[____]。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2.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 A.单位落差 B.单位高差 C.河道纵比降、河道纵比降 3.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____] A. 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 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得下渗过程线 C. 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 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4.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____]。 A.提高观测精度; B.增大样本容量; C.改进测验仪器; 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为[____]。 A. 450mm B. 500mm C. 950mm D. 1400mm 6.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用[____]。 A.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 B.12时的水位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调查等方式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水被污染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明确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节约用水及防止水污染;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工具 [创设学习情景] 在充满神奇变化的物质世界里,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引入新课] 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过渡]首先看看我们目前水资源是一个什么现状。 [投影资料] 地球上水的总量估计有1.39×1018m3,其中有96.5%是海水,2.15%是冰山和冰川,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水总量的0.65%左右。土壤和地下岩石中也含有水,大气中存在着大量水蒸气和云。在动植物机体中也饱含着水分,大多数细胞原生质中含水分约80%。如人的

体重有2/3是水分,鱼体含水70%~80%,黄瓜的重量中水分竟占95%。 [讲解]水在地球上以海洋、湖泊、河流等形式存在。另外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也是水存在的主要形式,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思考: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还是河流? 介绍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化学元素有80多种。请看表格。 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精编【效率管理】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效率管理】水资源利用效率 评价模型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5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指导教师:管新建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刘小龙学号:20090520217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院(系):水利与环境学院 完成时间:2013年6月3日

2013年 6 月3 日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对综合、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指标指进行分类阐述。同时以省区为单位,选取2010年为现状年,对黄河流域 的用水水平现状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各省区的差异。结果表明: 黄河流域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较以往有较大提高,但仍然还比较低;流域内用水水平和 用水效率不平衡,流域上游的用水效率低于下游的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比例偏高,既与其 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结构有关,也与该区较为普遍的粗放灌溉方式有关。 关键词:黄河流域用水水平现状效率指标体系 Abstract: This paper calculations and analysises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level and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aking a province as the unit and 2010 as the present year. Comparativing and analysising the different water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provinces through drawing. Analysising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various industries through the technique of dependency. 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level status Industry water use efficiency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的自我鉴定

水文与水资源学实习的自我鉴定 一、实习时间:20**年10月19日~10月21日 二、实习地点:xx市xx县xx水保站、xx县水文站 三、实习目的: ⑴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 ⑵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当地的径流常设计的优缺点,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其开展前景; ⑶试验分析不同植物的截留,和土壤下渗情况。 四、实习方法: 实地考察:观察水保站和水文站的水文观测设施,听教师和技术人员讲解其观测对象和使用方法。实际测量:在水文站里用现有条件测量了河水的流速。查阅资料:查阅书籍,了解了更多的水文测量的方法。 为了观测土地利用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水文当中常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径流场)测定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的径流量、泥沙含量等资料。规范的径流小区规格为22×5m,坡度9゜。实际当中也可以根据研究地区的的坡度、坡长、土壤等情况作适当调整。在布设径流小区时注意应尽量使长边垂至于等高线,短边平行于等高线。 径流场由保护带、护埂、承水槽、导水管、观测室等几部分组成。水保站里的径流小区相对集中,设置了很多对照组。参观时发现,对

照组设置合理,一组的试验区数目有为2区,有的为4区,每一组较为集中,方便对照观测,但是我们也发现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如区与区之间缺少保护带,这样的话对于有林地和无林地的对照就会带来较大误差,特别是有林地假如植物长得比较高大,就会影响到四周的无林地。 主要同坡度坡向的径流小区对照:自然状态下的裸地、有工程措施(水平条)的裸地、有农作物(玉米)的土地、有小乔木(刺柏)的土地、有工程措施(鱼鳞坑)和小乔木(刺柏)的土地。 另外还有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的对照、不同坡向径流小区的对照。 教师让我们亲眼目睹了测坡面径流量的九孔分水箱(右图)。九孔分水箱为体积法测径流量的装置,在径流场产生的径流量较大时,可以通过分流,只取小部分通过量水设施。为了使分流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安装设施时须注意分水箱必须水平,以确保每个孔流出的水量一致。 分水箱上方还安装了超声波测距仪,解决了体积法只能测到一定时间内径流总量而不能反映过程的难习题。超声波仪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来自于太阳能电板,把新型能源用到了科学试验上。 通过对不同小区的流量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不同状态的土地产生的径流多少,从而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分下渗的影响,为水土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径流小区流出的水中含有一定的泥沙,通过对泥沙的观测可以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量大小,为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摘要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虽然地球71%表面覆盖的是水,但是其实淡水资源只占了地球总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占淡水总蓄量的0。34%。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对中国各省分水资源效率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问题一,就产业水资源效率方面而言,万元GDP用水量就是衡量用水效率的指标。下文通过单位用水产值使用万元GDP用水量来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针对不同行业,就该行业的GDP越大,而用水量越少,说明该行业用水效率越高。在考虑工业和农业用水效率时,由于不同行业之间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可比性,本文考虑引入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系数来反映某区域的工、农业效率水平,这样就可以进行该区域农业和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对于问题二,综合评价水资源效率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问题。对于该类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经典的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全面评价。首先考虑原数据单位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使用无量纲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分析问题中所给的8个水资源指标,发现在8个指标中只有农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万元GDP用水量、人均COD排放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对水资源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只选取这4个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分别建立以经济为主和以生态为主的层次分析模型,并使用DPS 统计系统对层次分析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两个评价系统对各省份进行不同的排序,并比较不同的偏重的情况下各省的排名。通过比较表分析并对部分省提出合理用水,并提出节水意见。 对于问题三,考虑到问题二建立模型方案层中的评价指标较少,为了根据精确的评价各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情况。通过查阅资料,本文适当的加入新的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发建立优化的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求解出各指标的权向量。 对于问题四,通过查阅《2009中国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2010年第1期》找到对应水资源指标数据,利用求解问题三时建立的优化层次分析模型对2008年中国各省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本文针对求解数据提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层次分析模型,无量纲化方法,可比性,权向量,预处理 1 问题重述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万多亿m3,人均仅有22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

能源效率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能源效率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文章梳理了我国能源经济学界数十年来对能源效率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具体阐述了能源效率既有能源经济效率与能源环境效率之分,又有能源物理效率与能源经济指标之别,更有单要素能源效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不同,而全要素能源效率则为学者们所青睐;同时指出,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既有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对外开放度等短期因素,又有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等长期因素。 标签:能源效率;概念;分类;影响因素 一、能源效率概念 所谓能源,通常是指可供人类获取各种形式的能量的自然资源。能源可具体它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两大种类:前者是指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大自然中与生俱来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福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后者则是指依托一次能源的进一步加工和转化从而获取的能源,如通过风力发电获取的电能,加工石油制造的汽油等。 所谓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是指能源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各个过程的效率,是能源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即在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前提下所需要消耗的能源量。能源效率生产率往往被用来代表一个国家或者特定地区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效率的提高,是指在相同產出下尽量减少能源的使用,或者使用等量的能源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出,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有效。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始各个角度关注能源效率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将能源效率分为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两种情况:前者是指能源投入和经济产出的比例关系,后者则考虑到产出中对环境有影响的非期望产出,即能源投入与包括经济和非期望污染的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有学者提出,如果依据评估对象的范围来划分,则可将能源效率分为能源物理效率和能源经济指标两种:前者是指能源通过加工后转变为一种新能源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其指标包括单位产品(或服务能耗)和物理能源效率(热效率);后者主要反映在社会财富创造和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能源能够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的问题。 二、能源效率分类 在现行研究体系下,能源效率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中投入要素的成分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两大类。单要素能源效率中的投入要素只有能源一种投入,而全要素能源效率中的投入要素不仅包含能源要素,还包括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两个要素。 1、单要素能源效率

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_文献综述

第28卷 总第121期科学 经济 社会 Vo.l 28,Su m No .121 2010年 第4期 SCI ENCE ECONOMY SOCI ETY No .4,2010 收稿日期:2010-06-28 基金项目:辽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L09CJ L033),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2009B0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文科基地项目 (DUT10RW 103),引进人才科研专题资助(852004)。 作者简介:袁鹏(1981 ),男,四川荣县人,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 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袁 鹏,程 施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摘 要:论文综述了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文献。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还存在争论;在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方面,多数研究发现煤炭相对比重的下降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对于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的影响,基本上也是持肯定的观点。此外,还有少数文献研究了市场经济体制、能源价格、所有制结构等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关键词: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F 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15(2010)04-0051-04 A Do m estic L iterat ure Revie w about I m pacti ng Factors of Energy Efficiency YUAN P eng ,C HENG Sh i (School of Econo m ics ,D alian U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D ali an 116024,China ) Abstrac t :Th is paper rev ie w s the do m esti c research papers about the i m pacti ng facto rs on t he energy e ffi c iency .The papers m a i nly concen trate on the i m pacti ng facto rs o f energy effi c iency i nc l udi ng i ndustr i a l struct ure ,ene rgy consu m pti on struc t ure ,techno l og ica l progress and open i ng up .W ith regard to the i m pacti ng d irec tion and deg ree of i ndustr ial structure on the energy e fficiency ,t here is still a certa i n controversy ;fo r the i m pact o f energy cons umption structure ,the ma jority of stud i es found a decli ne i n the re l ative share of coal i s conduc i ve t o i m prov i ng energy e ffi c iency ;fo r the i m pact o f techno log i ca l pro g ress and openi ng up ,mo st stud i es also ho ld po siti ve v i ew .In add iti on ,a s ma ll nu m ber o f papers have researched the i m pact o fm arket econom y ,energy pr i ces ,o w nersh i p structure and o ther factors on energy effic i ency . K ey word s :Energy E ffi c iency ;Industr ial Structure ;Energy Consu m pti on Structure ;T echno log i ca l P rogress ;O pen i ng up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能源消费总量还将不断上升,对我国能源安全以及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相对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国能源效率还很低,单位GDP 能耗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效率的低下 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还存在大量浪费的现状,也启示我们提高能源效率对于节能减排,维护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整理近年来国内有关能源效率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影响能源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综述,期望于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也为改进能源效率指出一些努力方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文献对能源效率的度量使用了单一和综合两类指标。单一指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费强度或能源密度。前者反映的是单位能源消费所带来

水文水资源知识点汇总

水文水资源专业技术知识整理 专题1:名词解释 1.1水文类 (1)实测径流系列: (2)天然径流系列: (3)可能蒸发: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一定的气温和环流条件下的蒸发能力,实际蒸发量是测量得到的具体数据。 (4)最大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它表示一个地方自然条件下潜在的蒸发能力。 (5)参考作物蒸发: (6)超渗产流:地面径流产生的原因是同期的降水量大于同期植物截留量、填洼量、雨期蒸发量及下渗量等的总和,多余出来的水量产生了地面径流。 (7)蓄满产流:又称超蓄产流。因降水使土壤包气带和饱水带基本饱和而产生径流的方式,是降雨径流的产流方式之一。在降雨量较充沛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地下潜水位较高,土壤前期含水量大,由于一次降雨量大,历时长,降水满足植物截留、入渗、填洼损失后,损失不再随降雨延续而显著增加,土壤基本饱和,从而广泛产生地表径流。 (8)释水系数:水头(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时,从底面积为一个单位高度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所放(或贮存)的水量。 (9)给水度:一般指饱和水的土或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的水体积与土或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土或岩石的给水度,又称重力给水度。它是表征土或岩石给水能力的重要参数。 (10)持水度:饱和岩石经重力排水后所保持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11)容水度:岩石空隙能够容纳水量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12)潜热: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3)感热:亦称显热,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4)导水系数: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 (15)可能最大降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定历时内的最大降水量。 (16)净雨:指降雨量中扣除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各种损失后所剩下的那部分量。也叫做有效降雨。净雨量就等于地面径流,因此又叫做地面径流深度。在湿润地区,蓄满产流情况下;净雨就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两部分。 (17)运动波模型:运动波模型是从一维圣维南方程简化而来,其基本假设是水流的能坡和底坡相等,并借助Chezy阻力公式得到流量和水深的关系。 (18)扩散波模型:扩散波是天然河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洪水波,它通过忽略圣维南方程组中动力方程的惯性项后与连续方程联立求解而得。这种洪水波可以反映天然河道中洪水波的坦化与变形,具有明确的水力学基础, 而且计算相对简便,只需水文资料和较少的河道地形资料。 (19)入库洪水:从水库周边汇入水库及由库面降雨所形成的洪水。入库洪水包括入库断面洪水、入库区间洪水两部分。入库断面洪水为水库回水末端附近干支流河道水文测站的测流断面,或某个计算断面以上的洪水。入库区间洪水又可分为陆面洪水和库面洪水。陆面洪水为入库断面以下,至水库周边以上的区间陆面面积所产生的洪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这一思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还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障饮水安全。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首先,本条标准中“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属于行为条件,其中“说明……”中的说明属于行为动词,“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属于认知内容。 第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对应中,“理解水平”包括有“解释、说明、阐释……”。本条标准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的层次。 第三,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或基本能力的要求。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如水资源,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定位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的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在全章中起到了一个总结提高的作用。前两章对水圈的基本概况,尤其是水循环和水运动有了系统学习,这为本节进一步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了必要性,也将前两节的理论学习上升到本节的实践方法类的学习,是总结升华的部分。 2.线索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是围绕水资源这一知识点展开,先让学生掌握什么是水资源以及判定水资源丰缺的标准,再次分析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加强学生对水资源重要性的主观认识,最后再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阐述利用水资源的合理方法。总结来说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套思路展开的。

水资源效率的评价.doc

水资源效率的评价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m3,人均仅有22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截至2005年下半年,全国城市缺水总量已经高达60亿m3,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尽管水资源严重缺乏,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及效益低下的现象却普遍存在,这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逐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及效益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将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建立自然环境与人类共同的和谐社会。 基于上述考虑,有必要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模型,用于对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城市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评估,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决策依据,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节水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建模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省市自然条件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使得评价的结果确实能够指导节水增效,真正有助于改善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已有些初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反映水资源利用状况的指标:如水资源总量、年降水量、农业万元GDP用水量(农业用水量与农业万元产值的比值)、工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用水量与农业万元产值的比值)、人均COD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中的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的多少可以反映该地区工业发达的程度以及对污染治理的力度)、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生活用水量 (人们日常生活所消耗的水量)。下表给出了这些指标的12个省市的数据。 请你根据上述要求考虑以下问题。 (1)利用提供的数据,分别对各个行业水资源效率进行专项评价。 (2)利用提供的数据,考虑到各个省市的水资源条件和产业结构差异,给出这12个省市的综合用水效益的合理评价。 (3)上述反映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是否已构成了一个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4)运用你所建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你所能收集到的我国各个省市水资源利用情况按专项和综合分别进行评估。 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