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_钟智利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_钟智利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_钟智利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_钟智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9,17(5):522-525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5-09,17(5):522-525

DOI:10.3969/j.issn.1008-9713.2015.05.003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钟智利

(辽宁省农村经济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形式,已成为农业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其对拓展农业功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城市消费市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开始重视品牌建设,类型逐步增加,但缺乏整体规划,项目建设雷同,缺乏创新;没有突出文化理念;项目运营缺乏产品设计;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整体不高。因此,辽宁省休闲农业必须走出适合辽宁省地域特点的发展模式,如建设连片整合优化农家乐模式;突出文化内涵,打造“文化+精品农园”发展模式;开发“农民+市民”认养合作模式;变淡季为特色季,推行冬季产业带动模式。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功能;农业结构;农家乐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1.24;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713(2015)05-0522-04

休闲农业是农业科学的生产、学习、研究、应用有效结合运行的现代农业产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大量的财政资金伴随各种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加上休闲农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了更多的企业、社会资本进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具备了明显的优势条件。

辽宁省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社会经济发展在东北三省名列前茅,城市人口居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日益追求假期生活的丰富化和休闲化,这种市场需求不断拉动了城市郊区以及周边的乡村旅游,农家乐、度假村等休闲旅游不断发展。2010年3月《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为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依托辽宁省本土主导产业和人文、自然、历史禀赋,因地制宜开展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已引起很多业内人士思考和研究。

一、休闲农业简述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及其经营活动,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1]。是新时期我国农业调整生产结构,拉长农业生产链条,深层次挖掘开发农业资源的潜力,提高现代农业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2]。

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形式,具备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教育功能和保健功能等多种功能,吸引游客到乡村进行观光、采摘、从事农事活动、住宿、度假和游乐,还能欣赏到田园的自然风光、体验了解农民生活的乡村景色以及享受乡土的民俗情趣,这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形成城乡间互动,推进农村文化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3]。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当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如何营造地区休闲农业特色,打造经营亮点,挖掘乡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是发展休闲农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一)休闲农业产业规模扩大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辽宁省休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上升阶段。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已达50多个[4],且发展前景良好,实践证明,休闲农业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软科学课题研究(LNKX2015HB03);辽宁省科协科技思想库项目(LNKX2015112)

作者简介:钟智利(1973-),女,辽宁省农村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

钟智利: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523

第5期··已经成为辽宁省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据初步统计,2012年底辽宁省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6657家,其中:农家乐5651家,休闲农庄452家,休闲农业园区512家,民俗村120家,从业人员20万人,带动农户31.7万户,年接待人次6104万人次;农副产品销售收入48.29亿元,年营业收入97.6亿元,利润42.9亿元,上缴税金8.4亿元,总资产206.3亿元,经营面积24.2万公顷。

(二)休闲农业类型逐年增加

在不断考察和学习各地的休闲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辽宁省不断加快推进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发展模式,拓宽发展渠道,丰富发展类型。并开始加快整体化、连片化发展农业创意园区和农家乐专业村,如绥中县洪家村、宽甸县河口村、辽阳弓长岭瓦子沟村、铁岭县当铺屯村等,以及打造将农耕特色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融为一体的农事景观,如宽甸的天桥沟、青山沟、大梨树、大石桥千弘农场、辽阳的新特农业有限公司和辽阳县的长寿沟等,摸索适宜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模式。

(三)重视休闲农业品牌建设

相关部门积极创立本地品牌,提高区域休闲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展销会、网络等营销平台,推广提升本地休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如辽宁省的清源、宽甸和桓仁三个满族自治县,凭借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葫芦岛山庄、阜新桃李园民俗村有限公司、丹东大梨树村以及辽河湿地,依据地域优势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辽宁金石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被评为五星级单位;大石桥千弘园艺场等五家企业被评为四星级单位;盖州灵山风景旅游度假村等四家企业被评为三星级单位。

三、辽宁省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规划、项目建设雷同

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项目多存在模式化和雷同化问题[5],缺少整体规划设计。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集中在农家乐、观光采摘农园、休闲农场、认养农园、休闲牧场、农业科技园和民俗村等几大模式,大部分休闲农业项目形式趋于单一,基本上都停留在吃吃农家饭、体验一些简单容易的农家活,住住农家院,再进行一些常见农产品的采摘活动的水平上,缺乏产品形式创新,没有经营特色,缺乏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的能力,项目同质化严重,民俗文化没有真正挖掘出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一二三产业衔接度不够导致综合产业效益没有体现出来,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

(二)没有突出休闲农业文化理念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活力源泉,也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潜力资源,没有文化的内在支撑,就很难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发展。但从现实情况看,辽宁大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普遍没有突出休闲农业的文化理念,没有挖掘和丰富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仅仅停留在提供吃、喝、玩的场所阶段,没有充分挖掘辽宁省丰富的农、林、牧、渔等多种旅游资源,没有形成“休闲+娱乐+体验+学习成长”的多重功效,没有打造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文化品位的乡村乐园。

(三)项目运营缺乏优秀产品设计

因受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农业生产周期影响,休闲农业旅游具有季节性特点,缺乏淡季时间段的运营项目,旺季和淡季非常明显。旺季时人满为患,甚至超出接待能力,淡季时门可罗雀,设施空置。辽宁省冬季时间较长,据调查,在很多休闲农业项目中,冬季项目都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导致一到冬季,“多有北方游客南下,少有南方游客北上”。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辽宁省休闲农业项目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到位,也直接导致辽宁省企业在省内外知名度和公众的认知度不高,休闲农业的综合效益没有真正显现出来。

(四)经营管理、服务不够规范

休闲农业旅游区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相对还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和要求。一些休闲农业游览区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水平整体素质仍然偏低。目前,由于大部分休闲项目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都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规范经营管理的技巧和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

524

代化市场营销经营理念掌握不熟练,经营人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而旺季临时招聘的一些服务人员,也大多没参加过正式的专业技术培训,或虽然参加了短期的培训,但掌握的流程和技巧不够规范,专业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休闲农业的管理服务水平,无法向游客提供全方位、多系列和标准化的服务。

四、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休闲农业在北美、西欧、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发展比较早,已形成一定的标准化模式[6],其休闲农业的发展根据各国或地区资源禀赋、规划理念、服务对象和旅游群体的不同,而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国内的苏州、成都等地的休闲农业发展也非常显著。学习这些国内外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为辽宁省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三点借鉴:一是政府大力扶持,一些休闲农业发展突出的项目大多表现为政府出台强力支持政策,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并且适度、合理的规划布局,从而推动休闲农业有序成长[7]。二是依托资源优势,休闲农业的开发应首先立足于资源环境状况,如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因此新加坡选择了发展农业科技园[7]。三是突出综合功能,休闲农业发展良好的项目,均是挖掘出了其特色潜力和综合功能,不仅集中突出了绿色农业、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和生态保护等功能,还突出了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休闲农业新模式[8]。

辽宁省应充分挖掘本省丰富的农、林、牧、渔等多种旅游资源,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底蕴等,从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和多视角出发[9],发展富有辽宁省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模式。

(一)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突出差异化发展

针对目前休闲农业项目模式化和雷同化的问题,建议强化省域休闲农业的顶层设计指导,然后根据各地自然、人文和资源的情况,分别进行更细致的地区的细节发展规划设计。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环境和交通等优势,突出差异化特色,加强在休闲农业布局中突出产业和产品链条建设。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紧密结合,按照因地制宜、行稳致远的发展思路,高标准制定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地域差异发展。

(二)优化农家乐模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农家乐”模式源于四川,后在全国各地推广发展[10],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沈阳市沈北新区马刚乡经营农家乐旅游的就有100多户,发展规模不大,项目形式比较单一,建议相关部门优化整合区域优势,打造连片整合农家乐休闲农业模式。建议政府在水、电、气、路和卫生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现代休闲农业。重点扶持一批特色村镇的休闲农业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品牌组合集聚区,供城市居民参观旅游、娱乐休闲,并根据游客需要改善接待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三)打造“文化+精品农园”发展模式,突出乡村文化内涵

未来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应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发挥辽宁省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绿色农业优势,以形成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辽宁休闲农业格局。如打造体现浓郁地方民族风情,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的精品农园,建设风情休闲村。加快精品农园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村旅游专项规划、市场营销等工作的指导,保持农村地方特色和民族民俗特点,强化当地特色文化内涵的注入,引导多元文化投入,培育“文化+精品农园”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四)开发“农民+市民”认养合作模式,创造现代都市体验农业乐园

借鉴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经营管理“市民农园”休闲农庄的做法和经验,打破传统思维,因地制宜,将土地分割为若干小块,向游客招租,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开发由城市居民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纪念树和纪念林等多种认养经营方式,让游客体验休闲农业“投资+生产+管理”的过程,享受劳动的乐趣和经营管理的成果。这种“农民+市民”认养合作发展模式,可以有效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体验和参与农业经营和农事活动,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农民+市民”认养合作方式打造出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休闲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和做细。

钟智利: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第5期··

On the Developmental Mode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ZHONG Zhi-li

(Rural Economy Institute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161,Liaoni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Currently,as an emerging industrial form leisure agriculture already becomes both a new growth point and a bright spot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anding agricultural function,readjus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increasing farmers'income,transferring urban consumption market,fueling rural economic growth and boosting rural development.The leisure agriculture of Liaoning province has gradually formed a certain industrial scale.In such a situation its type begins to increase gradually and its brand construction begins to be paid attention.Nevertheless,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is industry,such as the absence of overall planning,the same construction projects,the shortage of innovation,the lack of cultural ideas,the want of product design in project operation,the non-standardized management,and the low-level service,etc.The Liaoning leisure agriculture should find a developmental mod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rovince,such as constructing the farmer household tourism mode in which all the tourism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farmer households are integrated and optimized;highlight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y creating the mode of combination of culture with boutique agricultural garden;developing the rural -farmer -and -urban -dweller cooperative management mode;and changing the low season into a special one by developing winter projects.Key words:leisureagriculture;developmentalmode;agriculturalfunction;agriculturalstructure;modeloffarmerhouseholdtourism

(五)推行冬季冰雪产业带动模式,变休闲农业淡季为特色季

辽宁省可以借鉴参考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休闲农业发展思路,三圣乡充分利用辖区浅丘地貌的特征,因地制宜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统一规划,发展休闲旅游,将全乡资源开发与特色旅游景区建设紧密结合,建设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花卉产业的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区和休闲农业发展亮点[10]。相关部门应加大辽宁省冬季冰雪节等活动的宣传力度,结合周边温泉、保护地农业、农家乐活动和满族风情特色,把辽宁省冬季的温泉产业、冰雪节的活动品牌打造成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新亮点,充分利用展销会、网络等营销平台,提高冬季休闲娱乐活动的知名度[11],设计出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冬季冰雪产业带动模式,促进周边休闲农业发展,通过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实现休闲农业产业化,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空间。

参考文献

[1]严贤春.休闲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郭焕成,郑健雄,任国柱.休闲农业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0-53.

[3]农业部.农业部发布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10):5.

[4]谢晓萍,刘恩财,沙黎明.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2,(5):21-22.

[5]何彪.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8):15-16.

[6]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1):39-42.

[7]牛沙沙,韩兴勇.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5):79-82.

[8]肖京华.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1):13-14.

[9]陈欢.福建省休闲农业品牌发展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11-14.

[10]尹业兴.农家乐集群探索[J].大观周刊,2013,(9):2.

[11]申倩琳,董凤丽.乡村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29-134.[见习编辑韩家金责任编辑于洪飞]525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李燕凌汤庆熹 一、全面理解现代农业的深刻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可以从三种不同视角全面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一)从阶段论视角来理解。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是指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按照阶段论观点,把历史上的农业区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原始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和原始工具,传统农业主要依靠畜力和非石油动力机械,现代农业则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技术装备、方法等。 (二)从状态论视角来理解。按照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方式特征进行描述性定义,现代农业一般具有科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流通、产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等基本特征,并具有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产品商品率“多高”的显著特点。也有人更直截了当地把现代农业描述成机械化、电器化、化学化、工厂化、市场化、专业化等农业。 (三)从过程论视角来理解。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现代农业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现代农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世界所谓的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即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 从以上可见,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跟对策研究汇编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功能及意义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2、休闲农业的特性 1)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 2)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 3)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 4)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 5)休闲农业具有市场性,其市场目标是城市,要优先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服务。 6)休闲农业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可以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3、休闲农业的功能

1)经济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 2)游憩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 3)社会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增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4)教育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 5)环保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并为游客进行现场的环保教育。 6)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7)文化功能。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4、休闲农业的意义 1)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3)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4)休闲农业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条件,为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创造了条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精心整理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要把产业链、”业1300多家,全国种业前10强中北京市占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首都建立研发或分支机构。全国种业的交易交流中心。北京种业销售额占全国的10%,农作物种子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7%。搭建种业发展服务平台。搭建了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构建了北京林木种苗网、花卉网、果树网等网络平台。

二、休闲农业。农业与“三产”的有机融合。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多项服务。北京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350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3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休闲农园。从单一的入园观景、赏花、摘果、耕作、垂钓、狩猎等,到融合科研、观光、科普、餐饮、会议为一体,以“新技术、新品种、高科技、 加值,达到“举办一个展会、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目的。北京每年各类会展活动接待参观游览1000万人次,总收入达25亿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节庆活动。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举办农业节庆活动的方式,带动乡村旅游、农村文化和产业发展。目前北京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节庆活动有60多个,如平谷的桃花节、大兴

的梨花节、昌平的草莓节、通州的葡萄节等。二是各类展会。以“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作为宗旨,发挥展示、招商、信息交流等多种功能,积极寻求合作,努力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丰台种子交易会、顺义农博会等等。三是学术大会。以举办与产业紧密结合的、世界性农业学术会议为契 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同审美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如昌平小汤山镇的“京承碧园”(四季蔬菜观光主题园),利用不同的品种选择、色彩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搭建图案、色彩、造型各异的景观效果,形成了春意盎然踏青园、姹紫嫣红瓜果园、金秋十月赏菊园、寒冬保健菜园四个景观园和一个蔬菜迷宫。三

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08-09-23 作者简介:龙良碧(1954-),女,重庆市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研究。November,2008 第21卷第6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Vol.21No.6 2008年11月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休闲农业又称观光休闲农业[1],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与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发展,旅游活动的日趋频繁,旅游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步增大,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心不断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资源富集的乡村转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成为人们推崇的新型旅游方式,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重庆是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十一五”期间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2]:把重庆建成为中国旅游强市、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旅游中心奠定基础。因此,发展重庆市休闲农业,推进农村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是将重庆建成中国旅游强市面临的重大任务。 1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背景 1.1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起步早,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成立,标志着世界农村旅游的诞生。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府重视。1951年法国第一个农家旅舍开张,1952年,政府开始向家庭农舍提供优惠贷款及其补贴。目前,全法国乡村农舍整修翻新补贴每年投入18亿欧元,平均每个农舍投入5万欧元。美国对休闲农业有一系列扶持政策,农业部有多项基金,供发展休闲农业申请。并于1992年建立了非营利性组织—— —国家乡村旅游基金,主要从事项目规划、募集和发放资助、提供宣传。 第二,管理规范。法国家庭农舍联合会的“法国家庭农舍”品牌机构定期派专人检查农舍经营质量,对农舍周边环境、软硬件设施、房间舒适度以及各项服务进行考核,并分成5个等级。 第三,发展水平较高。日本已发展三种都市观光农业模式:一是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风光,吸引游人参观体验;二是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三是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日本千叶县花果之乡建立了乡村旅馆[3],供旅游者食住,让旅游者采摘草莓、水果,购买新鲜果蔬,参观农场制造酸奶、冰激凌、乳制品加工等过程。大阪有70多个观光农园,有市民农园、科技教育农园、农业文化园馆等。法国有1.6万户农家旅馆,有3000多家联合经营组织,其收益相当于法国旅游业的1/4。意大利农业旅游不仅具有观光特性,还具有教育、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德国城市郊区设有“市民农园”出租给城市居民,可从事家庭园艺、种花、种树、种菜,体验生产的乐趣,享用新鲜蔬菜等安全食品。西班牙也积极发展农村旅游,给旅游者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多种休闲旅游项目。美国东部有1500多个观光农场,每年有近 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龙良碧 (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重庆400067) 摘要: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旅游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分析了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提出了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模式:田园农业旅游,农业科技游,民俗风情游,参与体验游,农家乐旅游。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重庆市 中图分类法: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90(2008)06-0086-05 86 ··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武汉市农业局种植业(蔬菜处)处长王火明 一、概述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把“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理清和挖掘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明晰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现代农业的定义较多,有些从阶段论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也另有观点认为现代农业是一种包含现代科技、管理等在内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阶段论和产业体系论分别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现代农业进行解释的。 现代农业解释之一: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农业解释之二:卢良恕(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我国现代农业一般可定义为,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三: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科技创新产业。它既包涵有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标准化等特征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四: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现代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2004-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9个“一号文件”.这9个“一号文件”都有着自己的主题。 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 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6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2007年“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这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含义,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运用和发展它。 一、现代农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是指以物质和能量的开放式循环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总数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仅相当于国内第三产业的1/4。中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工业原料的需求。据统计部门估算,中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40亿-50亿千克,而土地资源的约束必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还承担着实现农民增收、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生态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跟对策研究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跟对策研究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功能及意义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能够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2、休闲农业的特性 1)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 2)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 3)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 4)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 5)休闲农业具有市场性,其市场目标是城市,要优先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服务。

6)休闲农业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能够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3、休闲农业的功能 1)经济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 2)游憩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 3)社会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促进城乡交流,增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4)教育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 5)环保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并为游客进行现场的环保教育。 6)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7)文化功能。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4、休闲农业的意义 1)休闲农业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1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 1.1精准农业的提出精准农业(也称精确农业、精细农业)是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期继LISA (低投入可连续农业)后,为习惯信息化社会进展要求对农业进展提出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精准农业技术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与治理,如作物的估产、长势监测、产量推测、病虫害预报、确定灌溉方法和最佳施肥量、评判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对作物生产的阻碍及分析由于气候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生产风险等方面。目前,我国一些地点也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与试验。 1.2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把科学的精确性引进农业生产的方法,即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化操纵技术等,利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田间治理,能够做到精确配方施肥、定点施药,在减少投入的情形下增加或坚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及爱护生态环境,适用于种植业、畜牧业、园艺和林业等,精准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运算机和信息技术等)运用在农业中,是一种关于农业治理系统的战略思想,并与可连续农业紧密有关。 1.3精准农业技术与一样农业技术的不同,一样的农业技术是通过品种、施肥、灌溉等措施来提升农作物产量,而精准农业技术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运算机技术,精确地运算出一块地所需的投入,从而达到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幸免资源白费及提升效益的目的,以确保农业可连续进展。 1.4精准农业的进展前景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进展的必定结果,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定趋势。至今为止,农业仍是投入/产出转换效率专门低的产业,其中重要的缘故之一确实是由于对作物的投入不是按照作物的实际需要。另外,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残留毒害也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解决的途径也必定是采取精准农业战略。从长远看,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也只有在采取精准农业战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 正实现。 2都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 )

现代农业发展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 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上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 、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 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 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 生产经营格局。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 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 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运 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 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在温氏集团 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

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这些 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 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 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温氏集团在处理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把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在市场风险出现时,以公 司综合经营的收益来保证农户的利益。例如,温氏集团承诺按保护价收购农户养殖的活鸡,由于农户 所用的饲料和技术服务都是由公司提供,而且按挂帐方式进行,农户的饲养成本比较容易控制,在保 护价高于成本的情况下,公司仍按保护价回购,实际上稳定了农户利益。此外,为稳定保护价政策, 平抑可能出现的购销倒挂所产生的亏损,温氏集团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温氏集团正确处理了公司和农户间 的利益关系,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保持了该集团增长的持久不断活力。 近10年来,温氏集团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发展速度。截至2007年,公司养殖规模达到了上市肉 鸡5.3亿只,肉猪182万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肉鸡(猪)饲养集团。温氏集团还在广东、广西、福 建、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河南、河北、云南等省市建立了80多家集 种苗生产、饲料供给、技术服务、农户养殖、产品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养殖公司,企业职工人数达到2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电子教案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张广海包乌兰托亚 2012-10-9 11:25:10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6期上 一、引言 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使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大众青睐。20世纪3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步向美洲、亚洲等部分国家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0年代后,各主要国家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也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4亿人次,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开发的相关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休闲农业开发现状与经济效益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开发与规划个案实例研究。 (一)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 在国外文献中对休闲农业并没有统一定义,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庄旅

游、田园旅游、观光农业等不同提法,但表述的意义基本相同。因此,在资料搜集整理中均理解为休闲农业。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在早期的休闲农业概念研究中,国外主要学者Dart(1974)、Hoyland(1982)、Murphy (1985)、Wales (1986)、Denman(1990)、Davies(1992)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基于营运农场中提供的休闲游憩设施,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下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Bramwell(1994)、clarke (1996)、 weaver (1997)、IIbery (1998)、sonnino (2008)等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理解为目的在于娱乐、教育、休闲、体验农业劳动的一项经营活动。Lane.B(1994)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从地域、旅游活动本身、规模、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及类型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进行了界定。MikeWoodS(2000)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地区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实现对乡村自然、人文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DeboI’ ah等(2005)采用了这样一个定义:“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对休闲农业“乡村性”的本质基本认同,也是对休闲农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 (二)休闲农业发展动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基于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促进休闲农业的兴起与扩展。Greffe从物质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现代的与传统的为分界,对乡村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划分,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化、经营的国际化、生产的智能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都市农业将极大地带动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具有发展导向的差异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产业间的融合性等特点,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必然向二、三产延伸,二、三产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的内涵不断拓宽。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

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种苗业。充分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良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农业高端产品,积极发展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培育基地和现代化包装业。 (三)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逐步在城市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较强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四)观光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出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 (五)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集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种功能为一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第一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农业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原始农业阶段 1、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生 动机:环境变化引起新的食物来源的需要 产生:驯化野生动植物 标志:“神农氏”的出现(约6000年前) 过程: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2、原始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 3、原始动物的驯养 (1)由于狩猎的需要,最先驯养的动物可能是狗。(2)到四、五千年前,家畜饲养进一步发展,狗、猪、牛、羊的数量增加。(3)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和鸡在成了饲养的家畜、家禽,后世所称的“六畜”此时都已被人们驯养了。(4)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发展。 二、传统农业阶段 (1)产生:奴隶制后期至蒸汽机发明之前时期。 (2)内涵:在生产过程中以精耕细作、农牧结合、利用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生产经营;不使用合成农用化学物资,充分利用有机肥进行地力

培肥,保持土壤良好的结构性和耕性,延长土壤的使用寿命;采用农业和人工措施,如多种种植、增加天敌、人工捕捉、合理倒茬和换茬、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等措施,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逐步地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业耕作体系。 (3)特点: 1、铁制农具和畜力的广泛使用。 2、畜牧业出现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 3、经济形式以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的自然经济为主体。 三、石油农业发展阶段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特点:追求产量,不计成本和环境破坏。 后果: 1、破坏土壤,加速水土流失。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由土壤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 2、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美国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农村钦用水中63%被农药污染。 3、单一作物种植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单一作物种植造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退,病虫害加重。 4、大量消耗能源且能源利用率低。 5、高投入带来高成本,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增加。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摘要 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休闲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休闲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加强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所形成的模式类型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A study on leisure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 Li xiaojing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income and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ety has provided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Leisure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agriculture poly functionality.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leisure agriculture,for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is a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eisure agricultural mode of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the pattern types formed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put forward. 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举措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举措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重要举措研究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一是现代农业理念深入人心。中央连续5年以1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加快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优势,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农业农村领域出现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二是支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的惠农政策,提前免除“农业税”,将公共财政向农业农村延展、扶农资金向优势产业倾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激励、调控、支持和促进政策体系,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直辖以来,市级财政对“三农”投入年均增长24.3%,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三是农业发展方式积极转变。现代生产要素加速引进,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4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14%。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建成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1315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7家,主要农产品商品率达60%,粮油优质率达50.8%。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与全国和世界农业关联度显著提高。四是现代农业基础初步奠定。过去5年,农村经济总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2%、6.9%,2007年分别达1391 亿元、3509元。农业增加值303.1亿元,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为 53.6,4.8,38.1,3.5,粮经结构调整为72.9,27.1,从事一、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比调整为59,15,26,粮食、肉类、蔬菜产量分别为1088万吨、159.3万吨、855.3万吨,人均占有量增加到343公斤、50.2公斤、270公斤,其他农,畜、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建成中型水库17座,开县鲤鱼塘水库和“泽渝”一期15座中型水库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