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年高二地理质量检测题(等值线气候部分)

2013年高二地理质量检测题(等值线气候部分)

2013年高二地理质量检测题(等值线气候部分)
2013年高二地理质量检测题(等值线气候部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高二地理等值线气候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2.将第Ⅰ卷上每小题所选答案的字母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在第Ⅰ卷上答题无效。 3. 保持卷面整洁,考试结束,请只交回答题纸,留下试卷请妥善保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1. 若由图中甲山峰至乙山峰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则其中最低处的海拔可能为

A.300 米

B.351 米

C.231 米

D.289 米 2.在图示范围最高点能够目测到的点是 A. a B.b C. c D.d

关闭门窗,点燃一盘蚊香,使蚊香的烟垂直向上(不受室外气流的影响)。在蚊香的等距离左右两侧分别放一只1000W 的电炉、一面盆冰块。回答3-4题。 3.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可观察到蚊香的烟

A .垂直向上

B .飘向电炉 C.飘向冰块 D .消失 4.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5、下面四幅图中,A 点在B 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6、一架飞机从M 点出发,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地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无法确定 B .50°N ,120°E C .40°N ,120°E D .50°N ,120°W

7、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读下图,回答(8)~(9)题。

8、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9、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 、b 、c 、d 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2012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10~11题。

10.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 .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 .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11.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12.下图为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

C.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

D.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hPa)、降水(mm)、风速(m/s)变化示意图,完成

13~14题。

13.该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14.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A.29日B.31日C.1日D.3日

下表为“株洲市2012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15~16题。

15.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

16.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

17~19题。

17.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

A.春末B.盛夏C.初秋D.严冬

18.Q处气压值可能是

A.1 007 B.1 008 C.1 009 D.1 010

19.P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高压脊沙尘暴B

.冷锋干旱

C.反气旋伏旱D.气旋台风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

意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21.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图1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

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2是四

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

回答22~23题。

22.图2中①、②、③、④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A.①~甲、②~乙B.③~甲、④~乙

C.③~甲、①~乙D.④~甲、②~乙

23.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气环流B.纬度

C.下垫面状况D.沿岸洋流

近年来格陵兰岛的冰原面积不断缩小。研究表明,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预计将上升7米。据此回答24~25题。

24. 冰原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

A.日照时间增加B.降雪量减小

C.板块运动加剧D.全球气候变暖

25.若上述现象在地球上普遍出现,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生物生存环境改变B.全球淡水资源急剧增加

C.海岸线长度增加D.气温下降,蒸发减弱

第II卷——主观题(共 50 分)

26.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

____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

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

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

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2分)

(5)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3分)

(6)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2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0分)

A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4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

28.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此时,A城镇风向是_____。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2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3分)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多,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建议如何发展______。(2分)

29.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字母丁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2)山脊线戊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

(3)图中所绘乙、丙两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支流。

(4)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5)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路线①②设计哪个更合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丙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______原因是: ________

(7)疗养院与山顶的温差大约是________℃

阳泉十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高二地理部分)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个选择题2分共50分)

第II 卷——主观题(共 50 分)

26. (1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 ) (2分)

(3) ________(大于或小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 (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天气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8. (10分)

(1)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9. (17分)

(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4)

(5)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 ________

(7)________(1分)

A

26.(1)热岛由郊区吹向市区(2)A

(3)大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4)略

(5)不能。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A地离市区太近,在城郊热力环流圈内,水泥厂的粉尘和污染气体能流向市区。

(6)美化环境,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27.(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28【答案】: (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 坡陡;水充足。

(3)A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29答案 (1)鞍部

(2)南北走向

(3)乙

(4)略(画在干流两侧100米等高线之间的最窄处)

(5)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

二、非选择题:

26.(1)热岛由郊区吹向市区(2)A

(3)大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4)略

(5)不能。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A地离市区太近,在城郊热力环流圈内,水泥厂的粉尘和污染气体能流向市区。

(6)美化环境,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27.(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28【答案】: (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 坡陡;水充足。

(3)A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29答案 (1)鞍部

(2)南北走向

(3)乙

(4)略(画在干流两侧100米等高线之间的最窄处)

(5)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

高二地理知识竞赛测试卷

2018高二地理知识竞赛试卷(总分11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分高中地理核心知识和地理科普知识两部分,每小题2分,共90分) (1~30小题为高中地理核心知识考查)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图1是表哥回 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1~2 题。 1. 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 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 13日10时 B. 12日10时 C. 12日19时 D. 13日19时 2. 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 B. 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C. 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 D. 此季节亚欧大陆主要受低压控制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被列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图2为“一年中南京市昼夜长短及变 化状况示意图”,甲~丁、a ~d 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 上的位置。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各点中,北半球白昼最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我国传统上所说的春季是立春到立夏之间。在图 2中是: A. a ~b 之间 B. 乙~丙之间 C. b ~c 之间 D .丙~丁之间 图3是2013年7月13日武汉市部分地区 气温分布示意图。7月上中旬,武汉一直维持 这种高温晴热天气,且几乎无风。读图回答 5~7题。 5. 武汉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A.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地面状 况与乡村地区的差异 B.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获得太 阳辐射与乡村的差异 C.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城市周边地区 D.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城市中心地区常住人口低于周边地区 6. 这段时间武汉高温晴热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M 地受温差影响可能产生的风向是: 30° 图1 图3 图2

统编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

练习3 天气和气候 (2018·山东青岛模拟)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 ℃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解析:气温是热量的体现,绿洲、湖泊气温低于周边沙漠戈壁,说明绿洲、湖泊热量少于周边沙漠戈壁。 答案:B 2.“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 解析:由“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可知,大气层出现了逆温层,则C图符合题意。 答案:C (2018·广东揭阳模拟)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周围多荒漠。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回答下面两题。

3.试推测出现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湖陆风强弱取决于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冬季湖泊水位低、水体面积小,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最小,故湖陆风最弱。 答案:D 4.影响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主导因素是( ) A.植被 B.气温 C.盐度 D.地形 解析:当湖泊温度高于陆地时,湖泊气压低于陆地,则此时吹陆风;相反,当湖泊温度低于陆地时,吹湖风。夏季湖泊水体面积大,升温慢,而陆地升温快,故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早于冬季。 答案:B (2018·江西调研)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17+环境保护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环境保护 (四)(2015?上海卷地理)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8、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10、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加剧污染程度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8、A 9、D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8、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A正确。

9、夏季海水温度高,陆上处于汛期入海径流量大,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适宜赤潮生物的繁殖。D正确。 10、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低表层海水的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D正确。 考点:赤潮。 【名师点睛】该题以赤潮的形成的地理环境条件为材料,考查学生具备较强的快速获取地理信息和读图分析能力。根据题干“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图”,可以推出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水温较高的南方近岸海域和海水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城市近岸海域,发生的季节是气温较高的夏季。 (2015?新课标全国2)44.(10分)【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10分)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全国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一试选择题与填空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初中学生选做30题,高中学生全做,共50分) 1、2003年4月22日是第34个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 B ) A、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B、善待地球——保护资源 C、善待地球 D、保护我们的家园 2、进入20世纪以来,申办世博会的国家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世界博览会共举办了几届:( C ) A、28 B、38 C、40 D、41 3、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的北京举办,从气候条件考虑,最佳的比赛时间是:( B ) A、9—10月 B、7—8月 C、5—6月 D、3—4月 4、下列港口与所临海域相符合的是:( B )

A、马赛~太平洋 B、鹿特丹~北海 C、汉堡~地中海 D、符拉迪沃斯托克~北冰洋 5、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 A ) A、欧洲联盟(UN) B、世界贸易组织(WTO) 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D、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6、下列组合中,两地主要产业部门不相一致的是:( D ) A、福山——匹兹堡 B、丰田——底特律 C、硅谷——九州岛 D、休斯敦——长崎 7、2002世界杯足球赛表现优异的国家有:巴西、土耳其、韩国、德国与塞内加尔等国。大家除了欣赏球员们精湛的球技外,也来关心这些国家的人口问题。五个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是:( C ) A、韩国 B、土耳其 C、巴西 D、德国 E、塞内加尔 8、有关尼罗河、阿姆河、印度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都是外流河 B、都流经热带沙漠地区 C、都是沿岸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 D、都是古代文明的摇篮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五)气候

专题过关检测(五)气候 一、选择题 (2019·烟台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均温、7月均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 ) A.降水均集中于冬季 B.植被均为温带草原 C.甲地太阳能贫乏、风能丰富 D.乙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20°S~30°S美洲西岸B.40°N~60°N欧洲西岸 C.35°S~55°S美洲东岸D.40°N~60°N美洲西岸 解析:1.C 2.D 第1题,根据图中1月均温低于7月均温,可以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再根据山麓地带1月均温和7月均温数值与年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然后逐项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分配均匀,故A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B错误。甲地处西风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故太阳能缺乏;但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因此风能资源丰富,故C正确。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且气温较低,不适合发展喜温喜湿的水稻种植业,故D错误。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为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因此先排除A、C项。其应位于大陆西岸,图示西部山脉海拔较高,欧洲西部沿海为平原,北美洲西岸分布有高大的落基山脉,故B错误,D正确。 (2020届高三·临沂质检)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当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相关,而且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示意美国部分地区2013~2015年森林火灾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一年中,图示区域森林火灾最易发生的时段是( )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4.在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过火林地水土流失程度( ) A.夏季比冬季严重B.内陆比沿海严重 C.南部比北部严重D.西坡比东坡严重 解析:3.C 4.D 第3题,图示地区地处30°N~40°N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炎热干燥易发生森林火灾。所以选C。第4题,30°N~4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在同等程度森林火灾后,冬季造成的水土流失更严重,A项错误;因南北走向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因此内陆地区降水比沿海少,不易造成水土流失,B项错误;南北部的降水都与西风有关,越往北受西风影响时间越长,降水量越丰富,水土流失程度也越严重,C项错误;山地西坡是西风的迎风坡,东坡是背风坡,西坡的降水更丰富,更易产生水土流失,D项正确。 (2019·邹城模拟)读澳大利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 ℃,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 ℃。图2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D.植被状况 6.图2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B.②① C.③①D.②③ 解析:5.A 6.B 第5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海陆位置不同,甲地地处内

地理环境保护试题汇总

环境保护汇总试题 1、“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图26)。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四:无锡地区(如图27)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 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图26 图27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2、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10分)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有约2/3的城市已陷

高中地理中国地气候练习题

中国气候练习题 1. 四季如春的“春城”最可能出现在 A.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B.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C.低纬度、低海拔地区 D.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2.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3.关于我国温度带的正确叙述是 A.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河流都不结冰 B.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中温带 C.台湾、海南两省全部属于热带 D.秦岭一淮河一线基本上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读“中围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4~5题: 4.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 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5.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 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下表数据,回答6~7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6. 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下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① 8.② C.③ D.④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 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8~13题:

8.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9. 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10.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12.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唐·刘禹锡)描写的降水类型应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 14.有关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两北风 B.季风的交替季节是我国的主要降水季节 C.冬季风势力强.在我国各地都比夏季风控制时间长 D.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15.下列有关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面积广大.为世界种植水稻最多的国家 B.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冬季风强弱的不同引起的 C.由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在季风区内的最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D.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和霜冻对农作物的伤害十分严重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l月、7月等温线图,回答16~18题: --6-- 1月等温线(单位:℃) …26… 7月等温线(单位:℃) 16.甲、乙两地l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为因素 D.距海远近 17.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18.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测试题

《环境保护》测试题 (共30题,每题2分) 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1-2。 1、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 )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 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 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 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2、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c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 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② 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产量均大辐下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5、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域》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6-8题。 6。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7.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8.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9-10题 9.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10.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 11.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12.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 )

2020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 答案(共100题) 1.银河系大约有多少颗恒星( A ) A.1000多亿颗 B.5000多亿颗 C.500亿颗 D.100亿颗 2.下列选项中,哪一选项都是类地行星?( A ) A.水星.火星 B.水星.土星 C.火星.土星 D.水星.天王星 3.太阳目前的年龄为何?在主序星的状态下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C ) A.十亿年,五十亿年 B.五十亿年,十亿年 C.五十亿年,五十亿年 D.三十亿年,三十亿年 4.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是:( C ) A.地球 B.火星 C.水星 D.海王星 5.在北京,下列哪一选项是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的星座?( C ) A.天琴座 B.狮子座 C.小熊座 D.北冕座 6.1等星比6等星看起来( B ) A.亮度相同 B.亮的多 C.暗的多 7.最早用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的科学家是( B ) A.牛顿 B.伽利略 C.开普勒 8.从地球上观测,下列行星中会发生凌日现象的是( A ) A.金星 B.火星C木星 D.土星 9.从地球上观测,下列行星中会发生冲日现象的是( D )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木星 10.1994年撞击木星的彗星名叫( D ) A.百武彗星 B.哈雷彗星 C.海尔-波普彗星 D.苏梅克-列维9号 11.我们平常看见的太阳盘面,明亮耀眼,是太阳大气层的哪一层?( A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磁球

12.下列哪一个天体表面温度最高?( B )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木星 13.太阳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周期是( C ) A.33年 B.5年 C.11年 D.20年 14.恒星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的什么运动的反映( A ) A.自转 B.公转 C.随太阳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 15.某人在地球上的体重是60千克,假设他到了月球,他的体重大约将变为( A ) A.60千克 B.10千克 C.360千克. 16.下列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 A ) A.木星 B.土星 C.火星 D.海王星 17.长庚是中国古代对哪一颗行星的称呼? ( B ) A 水星 B.金星 C.火星 18.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B )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查理·杜克 19.中秋节时月亮升起的时间是( D ) A.半夜 B.日出时 C.中午 D.日落时 20.国家天文台的大多数光学望远镜属于( B )。 A.折射式望远镜 B.反射式望远镜 C.折反射式望远镜 D.地平式望远镜 21.我们在地球上一直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是因为( C ) A.月球并不作自转运动 B.月球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C.月球自转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 D.以上皆错 22.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它们看上去的大小( A ) A.差不多大 B.太阳比月亮大的多 C.月亮比太阳大的多 D.至少差20%以上 23.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大致是( C )公里。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3气候类型及判读练习(含解析)

第3讲气候类型及判读 一、选择题。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第1题。 1.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1.B 【解析】1.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故选B。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下图分为图Ⅰ和图Ⅱ两部分,图Ⅰ为澳大利亚某地理事象的分布示意图,图Ⅱ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2-3题。 2.该地理事象可能是( ) A.风力 B.年降水量 C.陆地自然带D.≥10℃积温 3.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 ) A.②③ B.①④ C.②⑤ D.④⑥

【答案】2.A 3.B 【解析】2.澳大利亚的东部有南北纵贯的大分水岭,所以在大分水岭的东侧,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风力较大,广大内陆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相对较小,南部沿海地区受西峰的合或者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西北方位受西北季风的影响,风力也较大,所以澳大利亚的风能资源,沿海地区较为丰富,而广大中部内陆地区较为贫乏,所以图中地理现象应当为风力。而年降水量和陆地自然带,应基本呈半环状分布,与图示地理事物分布不符,BC错。大于等于10摄氏度的积温应当从北向南逐渐减少,基本与纬线平行,与图中地理事物分布规律不相符,D错,故选A。 3.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月在当地的冬季,对应图中的降水柱状①。而从气温来看,该地纬度较高。且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气温在澳大利亚应较低的地区,且最冷月均温在零度以上,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对应图中的④,故选B。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一模】下图是四个城市的纬度及气压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四城市 A.①气温年较差较小B.②盛行东北信风 C.③比②更接近内陆D.④可能位于海岛 5.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4.D 5.A 【解析】 4.图中四城市①的纬度高,气压年变化大,位于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A错。②位于盛行西风带,B 错。③夏季气压较低,冬季气压较高,年变化幅度比②小,更接近沿海地区,C错。④气压年变化幅度很小,可能位于海岛,D对。 5.结合纬度,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①,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

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解析版)

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 (2016?新课标Ⅰ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6?新课标Ⅱ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015?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 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015?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广东省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高中)试题

图1是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11月14日(北京时间11月1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火星全球勘测者轨道器所提供的火星表面照片。请回答1~2题。 1.如果该地貌出现在地球上,我们一般把它称作 A .洪积扇 B .冲积扇 C .冲积平原 D .河流三角洲 2.这样的地貌提供了火星上 的确切证据。 A .曾经覆盖着大量的水 B .水都以冰块的形式存在地表下 C .曾经诞生过生命 D .曾长期稳定存在河流 金星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亦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除了太阳和月亮外,金星是天空上最明亮的天体。金星划过日面的景象叫金星凌日,2004年6月8日下午1点许到下午7点半(北京时间),金星飞过太阳圆面,并留下投影(见图2)。请回 答3~5题。 3.金星,中国古称“太白”,处于凌终(金星凌日结束)时分时的金星又称 A .太白 B .岁星 C .荧惑 D .长庚 4.图中金星的运动方向是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北半球观测自东向西,南半球观测自西向东 D .北半球观测自西向东,南半球观测自东向西 5.下列城市中,可能观测到本次金星凌日的一共有 个。 ①北京 ②西宁 ③巴西利亚 ④莫斯科 ⑤华盛顿 ⑥斯德哥尔摩 A .6个 B .5个 C .4个 D .2个 图 1 北 南 图 2

6.图3的四幅温度计示意图中,最能表示广东“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是 图4~图7是不同的锋面示意图,读图分析并回答7~9题。 7.以上锋面示意图中,正确的有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锋面过境,相同的现象是 A .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 B .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别很大 C . 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D . 降水都在冷气团控制范围 9.有关我国锋面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北的是春季大陆迅速增温导致的典型暖锋天气过程与图4相似 B .昆明冬季的晴暖天气是锋面稳定少动造成的与图5相似 C .北京夏季午后的暴雨是冷锋快速过境的典型天气与图6相似 D .贵阳冬季的阴冷是锋面稳定少动造成的与图7相似 图8是是某地自然状态下的岩石景观,分析并回答10~11题。 10.最有利于图片岩石形态特征形成的是 的岩石。 A .颗粒细小 B .颗粒粗大 C .颗粒均匀 D .颗粒大小混杂 11.最有利于图片岩石形态特征形成的是气候条件 图 5 图 6 图 4 图 7 —40℃ —30 —20 —10 —0 —-10 —40℃ —30 —20 —10 —0 —-10 —40℃ —30 —20 —10 —0 —-10 —40℃ —30 —20 —10 —0 —-10 —40℃ —30 —20 —10 —0 —-10 —40℃ —30 —20 —10 —0 —-10 —40℃ —30 —20 —10 —0 —-10 —40℃ —30 —20 —10 —0 —-10 C A D B 图 3 图 8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1~2小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 B.悉尼 C.罗马 D.开普敦 【试题解析】从资料上看一月高温少雨,七月温和多雨,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C 2 D 3.有一幅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最冷月气温都在0 ℃以上,降水总量大约为700~800毫米左右,这两地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以上两地降水季节分配情况可能是() A.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B.季节分配都集中在夏季 C.一为全年分配均匀,一为集中在夏季 D.一为集中于夏季,一为集中于冬季 【试题解析】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的温带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答案】3A 4C 5、读图1,A地和B地的气候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图1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试题解析]从图中所给的经纬度和陆地形状,可判断A地为非洲南端,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为中美洲,气候类型为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分位于南北两半球,季节相反,高温不同期。A地气候冬季多雨(7月份),B地气候夏季多雨(7月份),所以两地多雨同期。[答案]D 6、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试题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气候年变化较小。 [答案]B 7、下列各种气候类型,在一年中温度和温度变化不显著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试题解析]热带沙漠气候一年中温度变化不明显,终年干旱,温度是终年高温,但冬夏两季高温程度不同,夏季气候温明显高于冬季。温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年中温度、温度都有明显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温度、湿度变化不明显。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一年中温度、湿度变化都明显。 [答案]C 8、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9、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乙地的气候成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 教案

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主要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2.锋:冷、暖气团的分界 (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锋面类型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如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

雨、冬季贵阳的阴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二、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 .基本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 高压脊。(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 低压槽。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 天气系统低压高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由中心流向四周 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我国典型实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天气,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 3.锋面气旋 (1)概念: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剧烈,往往产生阴雨天气,甚至造成雷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常见地区: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微点1 冷、暖气团的温度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微点2 锋面过境并不一定会带来降水 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微点3 冷、暖锋的符号各有不同 微点4 图解两类准静止锋 微点5 低压槽附近多阴雨天气的原因 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微点6 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反气旋风向 微点7 台风形成的地理条件 (1)洋面温度在26 ℃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形成热低压,逐渐发展形成强热带气旋。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卷(含答案)

高二级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卷 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 .........................。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 第一卷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第三产业 2.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 A.A时间 B.B时间C.C时间D.都不是 3.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②④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4—5题 4.数据表明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第 1 页 5.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6.下列环境标志中,中国环境标志是(环境标志中的文字省略) 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曾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当前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7~8题。 7.请阅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B.b为酸雨严重区 C.c为荒漠化严重区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 8.上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b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①森林的砍伐②工业排放的废气③建筑工地上的扬尘 ④汽车排放尾气⑤家庭炉灶⑥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⑥D.②⑤ 9.目前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①人口增加②浪费③水量减少④水体污染⑤水循环变慢⑥海洋水减少

高二地理知识竞赛预赛测试卷

高二地理知识竞赛预赛 测试卷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7高二地理知识竞赛预赛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分)。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 图1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 宜的截图。读图回答1~2题。 1.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乘坐的飞机, 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日10时 日10时 日19时 30° 日19时 2.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 B.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C.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 D.此季节亚欧大陆主要受低压控制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被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2为“一年中南京市昼夜长短及变 化状况示意图”,甲~丁、a~d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图1 上的位置。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各点中,北半球白昼最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我国传统上所说的春季是立春到立夏之 间。在图2中是: ~b之间 B.乙~丙之间图2 ~c之间 D.丙~丁之间 图3是2013年7月13 日武汉市部分地区气温分布 示意图。7月上中旬,武汉 一直维持这种高温晴热天 气,且几乎无风。读图回答 5~7题。 图3

5.武汉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A.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地面状况与乡村地区的差异 B.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获得太阳辐射与乡村的差异 C.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城市周边地区 D.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城市中心地区常住人口低于周边地区 6.这段时间武汉高温晴热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M地受温差影响可能产生的风向是: A.受准静止锋影响;M地多偏北风 B.受气旋影响;M地多偏南风 C.受反气旋影响;M地多偏南风 D.受暖锋锋后暖空气影响;M地多偏北风 7.图中N是武汉市区最大的湖泊,它对武汉城市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①会增加城市出现内涝可能②会调节局部地区气候 ③有利于新鲜空气进入城市④阻碍城市空间的北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图4 图4为“1月份低纬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近地面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其景观最可能表现为下列的: ABCD 10.低纬环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合理的说法是: A.在高低纬度与海陆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传递与交换 B.进行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 C.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淡水更新和碳氧平衡 D.进行水热传递,是促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 图5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6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1~12题。 图5图6 11.图5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图6中的: ①③④② 12.有关图5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B.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 C.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D.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7),回答13~14题。 13.有关图中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7 ABCD 14.关于图中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环节没有季节变化 B.乙环节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指标 C.丙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 D.丁环节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图8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练习

高二地理气候专题 【基础过关】 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该层中的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读下图,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5.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越大 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 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 【能力提升】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8.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