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04)

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04)

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04)
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04)

Q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21284BDA 04-2011 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

2011-12-29发布2011-12-29实施

*********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鉴于目前尚无《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我公司根据国内有关技术资料,结合该产品的特点,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了本企业标准,用以指导企业生产、检验和销售。

本标准表述和编写格式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2011年12月首次发布。

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甲酸和丙酸为主要原料,添加聚氯化铝和微量B族维生素,加水溶解制成的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以下简称产品)。此产品不得用作饲料添加剂。

本标准中的指标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否则,该指示无效,并应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2002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原料要求

3.1 甲酸、丙酸

应符合 GB/T 22142 规定。

3.2 聚氯化铝

应符合GB 15892 规定。

4 要求

4.1 感官指标

略显浅红色的清澈液体,允许有少量沉淀。

4.2 理化指标

产品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甲酸含量,g/L ≥66

丙酸含量,g/L ≥78

聚氯化铝(以氧化铝计)含量,g/L ≥28

pH值≤ 5

4.3 净含量允差

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第75号令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指标

用目视的方法进行。

5.2理化指标

5.2.1 甲酸含量

按附录A规定进行。

5.2.2 丙酸含量

按附录A规定进行。

5.2.3 聚氯化铝(以氯化铝计)含量

按GB 15892 规定进行

5.2.4 pH值

将产品与水按质量比1:4混合,充分摇动,按GB/T 6920规定测定该溶液的pH值。

5.3 净含量允差

按JJF1070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产品的检验分为原料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原料检验

每批原料应经生产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6.3出厂检验

6.3.1每批产品须经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3.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甲酸含量、乙酸含量、pH值、净含量允差。

6.4型式检验

6.4.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正式投产时;

b)原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质量指标时;

c)正常生产每一年时;

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4.2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

6.5 组批与抽样

6.5.1 以一次投料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6.5.2 出厂检验的样本应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2瓶,1瓶送化验室检验,1瓶送留样室保存备检(净含量允差的样本除外)。备样应注明抽样时间、抽样人、贮存条件。

6.5.3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瓶,1瓶送化验室检验,1瓶送留样室保存备检(净含量允差的样本除外)。备样应注明抽样时间、抽样人、贮存条件。

6.6 判定

产品经检验,若有不合格项,允许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不合格的,则判定该批产品或该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产品销售包装标志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原料组成、执行标准号、使用说明、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

7.1.2产品运输包装标志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使用说明、重量、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及符合GB/T 191规定的有关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7.2包装

产品用塑料瓶包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泄漏。

7.3运输

产品可用一般交通工具运输,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防日晒雨淋、防潮,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物质及其他污染物混装、混运。

7.4 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中,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的物质及其他污染物混贮,防止倾压。

8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贮运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24个月。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甲酸、丙酸的测定方法

A.1原理

样品经0.3μm滤膜抽滤,以磷酸氢二铵-磷酸缓冲液(pH=2.7)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8色谱柱上分离,于210nm处经紫外检测器检测,用峰高或峰面积标准曲线测定甲酸、丙酸的含量。

A.2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重蒸水,经0.45μm滤膜真空抽滤。

A.2.1 80%乙醇。

A.2.2 1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

A.2.3 1mol/L磷酸。

A.2.4 1.0mg/mL甲酸标准溶液、1mol/L乙酸标准溶液。

A.3仪器

A.3.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可见检测器。

A.3.2针头过滤器,0.3μm合成纤维树脂滤膜。

A.4 样品处理

准确吸收1.00ml样品,加入0.2mL1mol/L磷酸,用水稀释至10mL,用0.3μm滤膜过滤,滤液供分析用。

A.5测定

A.5.1色谱条件

预柱:C18柱,10μm,4.6mm×30mm;

分析柱:C18柱,5μm,4.6mm×250mm;

流动相:0.01mol/L磷酸氢二铵,用1mol/L磷酸调至pH=2.7,临用前用超声波脱气;

流速:1mL/min;

进样量:20μL;

紫外检测器波长:210nm。

A.5.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标准溶液0.50、1.00、2.00、5.00、10.00mL,加入2mL1mol/L磷酸,用水稀释至10mL,混匀。进样20μL,于210nm处测量峰高或峰面积,每个浓度重复进样2~3次,取平均值。以甲酸或乙酸的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高或峰面积的均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经过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

A.5.3 样品测定

在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取20μL样品处理液注入色谱仪,根据标准曲线或线性回归方程,求出样品中甲酸或乙酸的浓度

A.6结果计算

样品中甲酸、丙酸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X=c×V1/V (1)

中:

X--样品中甲酸、丙酸的含量,单位为mg/L;

c---由标准曲线或线性回归方程中求得样品中甲酸或乙酸的浓度,单位为μg/mL;

V1--样品的最后定容体积,单位为mL;

V---用于分析的样品体积,单位为mL。

有机酸的分析

有机酸分析 1概述: 1.1有机酸类成分的分布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各个部位,但以有利形势存在的额不多,而多数是与钾、钠、钙等阳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而存在。也有结合成酯而存在。 有机酸如果按其羧基的而树木可分为三类,即单羧基酸、二羧基酸哦三羧基酸。另外还有芬酸类,酚酸是指具有酚羟基、一个羧基和一个苯环的额化合物,包括苯甲酰类(C6-C1)、苯乙基类(C6-C2)和桂皮酸类(C6-C3). 1.2理化性质 有机酸具有一般羧酸的性质,可生成酯、酰氯。酰胺等衍生物。 8个碳以下的低级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常温时多为液态,脂肪二羧酸、三羧酸和芳香酸等则为固体化合物。 有些有机酸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升华。 有机酸能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结合成盐。其一价金属盐都易溶于水,而二价或三价金属盐较难溶于水。 食品中有机酸包括食品自身含有的天然有机酸和为了改善其品质加入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是弱酸,通常以游离态存在,部分以酸式盐形式存在。在食品工业中,不少食品和饮料都与有机酸有关,这些有机酸和其他香味成分仪器,赋予食品一定的口感。下表分别列出了部分视频的有机酸种类,含量和PH .

2.有机酸的分离与定量测定: 食品中有机酸的分离与定量测定可用气象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气象色谱法需要对样品衍生,误差较大;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同时定量多种有机酸,因此一伙的广泛的应用。 2.1气相色谱法(GC法) Gas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气体(由载气带着物料气体) 一般用高压气瓶供给(N2、He ) 固定相固体——固体吸附剂 液体——担体 + 固定液 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威特分离植物叶绿体中色素而得名,玻璃管中装CaCO3,石油醚溶解植物叶绿体倒入管内,再用石油醚做淋洗剂,结果,柱子中被分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 带。

十种常见的酶制剂

十种常见的酶制剂 (1)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习惯上,将纤维素酶分成三类: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C1酶是对纤维素最初起作用的酶,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Cx酶是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自1906年Seilliere在蜗牛的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了,随着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纺织工业、能源工业上的应用,纤维素酶已成为最近十几年酶工程研究的一个焦点。近年来有关纤维素酶的基础研究,包括酶的氨基酸序列、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酶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以及酶蛋白的基因调控等诸多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到目前为止,登记在Swiss2Protein数据库的纤维素酶的氨基酸序列有649条,基因序列有433条。我国对纤维素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纤维素酶的菌种开发、发酵培养、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以及纤维素酶在纺织、能源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较大进展. 进入21世纪,利用纤维素酶转化纤维素物质产生葡萄糖进而发酵获得生物乙醇,可以避免对粮食作物的大量损耗,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重视,这其中的关键是纤维素酶的成本问题。由于纤维素酶发酵活力较低,因此其应用成本也较高。同时纤维素酶相比其他糖苷水解酶类,比活力至少要低1~2个数量级,如滤纸酶的比活力为1IU/mg左右,CMC的比活力约为 10IU/mg[7],从而造成酶的作用效率较低。这是两个限制纤维素酶应用的瓶颈问题,也是纤维素酶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目前通过传统的菌种诱变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提高酶的发酵水平.还可以通过改善发酵条件和工艺,如采用固体发酵来大幅度降低发酵成本。但是提高酶降解天然纤维素的效率则需要,深入研究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作用方式,进而对其进行有效改造;或者通过筛选新的产酶菌种,发现具有开发潜力的新酶源. (2)脂肪酶 脂肪酶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它催化天然底物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单酯或二酯。脂肪酶基本组成单位仅为氨基酸,通常只有一条多肽链。它的催化活性仅仅决定于它的蛋白质结构。脂肪酶是一类具有多种催化能力的酶,可以催化三酰甘油酯及其他一些水不溶性酯类的水解、醇解、酯化、转酯化及酯类的逆向合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表现出其他一些酶的活性,如磷脂酶、溶血磷脂酶、胆固醇酯酶、酰肽水解酶活性等(Hara;

有机分析DOC

有机分析 陈华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药学系 2009.10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有机分析 分析对象:有机化合物; 任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子结构;定性鉴定、定量测定;分离与提纯; 二.发展历史简介 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 简单的物理性质测定,如比重。 第二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 18世纪末:元素定性分析的开端——法国的拉瓦锡(Lvoisier A L)根据燃烧试验提出:从植物提取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从动物提取的有机物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1810:元素定量分析的开端——法国的盖吕萨克(Gay-Lussac J L)和泰纳(Thenard L J) 首次完成了碳、氢的定量分析(由气体方程计算); 1814,瑞典的贝采利乌斯(Berzelius J J),改进了该试验(吸收气体, 称量吸附剂质量变化)。 19世纪初:元素定量分析精确测定——德国的李比希(Liebig J F),完成了碳氢的精确测定。 1830:氮的定量测定——法国的杜马(Dunas J B A),创立了定量测定氮的气

量法。 1883:测定氮含量的容量分析法——凯达尔。 到19世纪末,完成了主要元素的常量分析 第三阶段:20世纪 1912:元素分析的微量分析方法——奥地利普列格尔系统地发展了有机物质的微量分析方法; 有机功能团的定性定量测定——进入20世纪以来,天然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有机工业生产及现代物理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对各类有机化合物化学和物理性质的认识,从而逐步建立起有机功能团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的兴起——从50~60年代兴起的仪器分析方法,几十年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许多研究领域,基本上已取代传统的化学分析法,能够完成从混合物分离到元素定性分析、功能团定性定量分析到分子结构的测定等一系列完整的分析任务。 三.有机分析的方法 (一)从分析手段来看,分为两大类,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法又分为用于分离提纯的色谱法(GC,LC),用于官能团定性定量检测的光谱法(UV,IR),用于分子式和分子结构测定的元素分析法、质谱法(MS)和波谱法(NMR,ESR)。 化学分析法: 优点:1设备投入费用少;2简单易行;3对分析人员的理论知识素养要

030106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 19带答案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有机化工生产路线的选择与组织原则为原料、技术、主产品、副产品、环保、和材料有保证、消耗低。 2. 基本有机的九大原料为烯、烯、烯;、苯、苯;、萘和的过程。 3. 工业上用裂解汽油生产三苯的芳烃车间一般由裂解汽油、环丁砜、甲苯、模拟、转移和芳烃六个单元构成。 4. 许多含碳资源如、、石油馏分、、等均可用来制造合成气。 5.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两门学科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设计、流程、操作原理及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6. 基本有机原料有九大原料,它们是以石油和为原料生产烯、烯、烯;、苯、苯;、萘和的过程。 7. 工业上用裂解汽油生产三苯的芳烃车间里,芳烃分离单元一般都有六个塔,它们依次是塔、塔、塔、塔、塔和塔。 8. 工艺流程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推论分析法是从“”出发,寻找实现此“”的“前提”,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形象地可以用“”模型表示。最里层是,最外层是工程。 9.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烯、烯、烯;、苯、苯;乙炔、萘和的过程。 10. 裂解气中主要脱除的酸性气体是、两种,在裂解气净化和分离过程中,根据高压有利于吸收的原理,脱除的位置最好放在压缩后,而工业实际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放在压缩之后。脱除的方法有洗和洗两种,目前常用的是。 11. 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最大的是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③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④最小的是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 12. 芳烃的来源主要有:①来自煤焦化的副产;②来自催化重整的;③来自乙烯生产中的。 二、判断题 1. 化工生产过程必须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通常分析流程用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和精制两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论文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酶制剂是一类特殊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催化高效性,专一性等显著特点。文章综述了食品工业中酶制剂利用及新动向,包括淀粉糖、油脂、蛋白质加工、面包、啤酒、饮料工业以及改善苦味的酶类的应用。并介绍了酶与食品的关系、酶制剂在食品生产中用于保藏、改善质量和增加营养价值、增加品种种类、提高便捷性和提高食品生产效率等作用。并对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方向和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酶制剂;食品工业;应用 酶是一类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而从生物体中提取的具有酶活力的制品,称为酶制剂。酶制剂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制造业方面,它在对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量、改进产品风味和质量等方面有着其它催化剂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另外,酶制剂在日化、纺织、环境保护和饲料等行业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 随着发酵工业的发展,酶制剂的主要来源已被微生物所取代,它具有不受季节、地区和数量等因素影响的特性,还具有种类多、繁殖快、质量稳定和成本低等特点。随着微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酶制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分类也越来越细。目前我国已工业化生产的、且用于食品工业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异淀粉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等,它们在食品加工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尽管目前我国酶制剂行业的发展已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进一步加快酶制剂产业技术的进步,今后应注重在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经营和拓宽应用领域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 1.酶与食品的关系 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为了保持食物原有的色、香、味和结构,就要尽量避免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酶是一类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因此作用条件非常温和。许多酶所催化的反应从动植物最初生长时就开始了,当它被作为食品时,其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仍然继续进行着。如动物体死后,其合成代谢停止,而分解代谢加快,因此就会导致组织腐败,但这可能也会改善某些食品原料的风味。在大多数成熟的水果中,由于某些酶的增加,会使得其呼吸速度加快,淀粉转变为糖,叶绿素发生降解,细胞体积快速增加。这些变化,对于水果风味的改善是有益的;而对蔬菜来讲,叶绿素的降解则是有害的。 2.与食品生产有关的酶制剂 2.1与淀粉糖和甜味剂生产有关的酶制剂 淀粉酶工业上应用酶制剂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淀粉加工用酶所占比例达到15%,是酶制剂最大的市场。近年来淀粉酶类耐热性大大提高,并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善其品质。特别要提到的是一系列新的酶制剂的发现和应用,如在1995年已经工业化的酶转化淀粉生产海藻糖,改变了先前从酵母等食物中抽提的生产方法,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这种糖不仅耐酸、耐热、防龋齿,还可抑制蛋白质变性和油脂酸败,市场日益扩大。 2.2与油脂生产有关的酶制剂 油脂是人类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有赋予食品不可缺少的风味,而且用酶法生产有益健康的油脂的正逐步应用成熟,如用DN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作为食品的原材料所制作的食品销售额已达400亿日元。 2.3与蛋白质有关的酶制剂 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不仅具有营养的功能还具有各种物理功能,提高这类功能将会增加其附加值,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利用蛋白酶类。为了以蛋白质水解后的产物作为生产氨基酸系列的调味品,就必须把蛋白质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2..4与面包生产有关的酶制剂

尿有机酸结果剖析

有机酸分析项目详解 分析项目中文名称分析项目英文名称 mmol/creatinine 吸收不良和细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吸收不良标志物 吲哚乙酸 121Indoleacetic acid (IAA) <=9.0苯乙酸 37Phenylacetic acid (PAA) <=0.0二羟基苯基丙酸 Di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DHPPA) <=2.2琥珀酸(丁二酸) 39Succunic acid <=20.0细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柠苹酸 Citramalic acid <=7.0苯甲酸26/马尿酸109比 率 Benzoic/Hippuric acids Ratio <=0.02 酵母、霉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阿拉伯糖Arabinose <=42.3 酒石酸Tartaric acid <=14.1柠苹酸Citramalic acid <=7.0神经递质代谢标志物尿香草扁桃酸 115Vanilmandelic acid (VMA) 1.2-5.9高香草酸 103Homovanillic acid (HVA)0.9-4.4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 3-Methyl-4-OH-phenylglycol (MHPG)<=16.75-羟基-吲哚乙酸5-OH-Indoleacetic acid (5-HIAA) 1.1-6.5 细胞能量及线粒体代谢标志物 糖酵解代谢 乳酸 1 Lactic acid 6.3-36.4乙酰甲酸(丙酮酸)9Pyruvic acid 1.1-15.4柠檬酸循环代谢 柠檬酸 107Citric acid 21.9-475.1顺乌头酸Cis-Aconitic acid 1.4-76.8异柠檬酸 106Isocitric acid 3.7-87.4α-酮戊二酸 87α-ketoglutaric acid (AKA) 0.5-16.0琥珀酸 39Succinic acid <=20.0富马酸 43Fumaric acid <=1.4苹果酸 67Malic acid <=2.4酮和脂肪酸代谢标志物 己二酸 68Adipic acid <=5.2辛二酸 97Suberic acid <=3.0b-羟基-b-甲基戊二酸 85 b-OH-b-Methylglutaric acid (HMG) <=6.7b-羟基-丁酸 6b-OH-Butyric acid (BHBA)<=6.4联合因子需要标志物α-酮异戊酸 17 α-ketoisovaleric acid (AKIV) <=2.0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 1.维持虾蟹体内外微生态系统平均:虾蟹肠道内天生存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种群,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均之中,当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如饲料变化、环境温度变化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的影响,这种平均就会失去,原有优势种群发生变化,造成虾蟹机体抵抗力下降。这时通过拌服含有微生态制剂的饵料,让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大量增殖,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和类抗生素物质,降低肠道pH值,以及与无益微生物竞争养分,起到抵御致病微生物产生和繁衍的作用,从而保持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均。 2.合成酶和维生素:某些微生态制剂在虾蟹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并合成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分泌活性物质,参与能量和维生素代谢,促进虾蟹对饲料的利用。 有些酶类在虾蟹肠道内含量较少,甚至根本无法合成,产生这些酶类的有益微生物对保证虾蟹的生命活动起着严重作用。 3.拮抗和保护作用:有些有益微生物在虾蟹肠内迅速繁殖,能和病原微生物竞争肠内的定居部位,抑制病原微生物附着在肠细胞壁上,与病原微生物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保护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均。 4.增强机体免疫力:某些有益微生物能使虾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加快,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从而提高虾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 5.生物夺氧竞争:虾蟹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以厌氧微生物为主,当某些好氧性有益微生物以孢子状态进入消化道后,迅速增殖,消耗肠内大量氧气,使肠内氧气浓度下降,造成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生长、不利于好氧致病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同时恢复正常的体内微生态平均,达到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的目的。 6.降低无益物质的产生:虾蟹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无益微生物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无益物质,由于微生态制剂能明显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无益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氨及其它腐败物质的过多产生,使粪臭气减少。另外,有益微生物能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

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

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广大消费者和大多数政府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对于食品的标准、质量、卫生以及对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性评价越来越重视,随着安全性评价的不断深入,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性得以揭示,人们开始寻找对人体无害的添加剂。 酶制剂被称为绿色面粉改良剂,添加入面粉后,在蒸煮、焙烤过程中将失活,无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馒头、面包制作与酶的关系密切,许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将从麦芽中提取的淀粉酶应用于品质改良。近年来,酶制剂在面粉中的应用得到了发展,除以往焙烤工业中用到的真菌α-淀粉酶和木聚糖酶以外,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麦芽糖淀粉酶等单酶及几种单酶复配而成的复合酶,开始引入各种专用粉中;以酶制剂为主要成分的面粉改良剂已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下面对以上各种酶作逐一介绍。 一、淀粉酶 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常用的有α-淀粉酶和糖化酶。 1、α-淀粉酶 α-淀粉酶又称淀粉1,4-糊精酶,别名为液化型淀粉酶,能够切开淀粉链内部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单糖,低聚糖和糊精等长短不一的水解产物,大多数α-淀粉酶的分子量为50.000左右,每个分子含有一个Ca+2,最适pH值为5.0~7.0最适温度随来源不同差别较大,生产此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根霉。 面包制作的原理是在小麦面粉中加酵母和水,揉匀做面团,在30℃左右醒发几小时,酵母作用于小麦粉中的发酵糖,生成二氧化碳,面团成多孔性,再在200℃左右温度下烘烤。面包在烘制过程中温度上升是淀粉被糊化,并急速地受到淀粉酶作用,使粘度降低。放入红炉的面包,随着温度的上升酵母急速发酵,气体量增加,热的气体就膨胀,由于挥发成分的气体而使体积增大。温度上升,蛋白质凝固是膨胀后的形态固定而形成面包的骨架,面粉中含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通常,含量不稳定,α-淀粉酶的活性偏低,导致面团发酵过程生成的糖量不足,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够,面包的体积较小和内部干硬。 因此,优良的面包制造,必须添加适量的α-淀粉酶。 在面包生产中添加α-淀粉酶,使面包变得柔软,增强伸展性和保持气体的能力,容积增大,出炉后制成触感较好的面包,此外,由于α-淀粉酶作用淀粉所生成的糊精,对改良面包外皮色泽已有较好的效果。 2、真菌α-淀粉酶 真菌α-淀粉酶简称FAA,来源于米曲霉,作为传统酶制造,是第一个应用于面包制作的微生物酶,它取代了麦芽是由于麦芽中的淀粉酶含量不稳定,而且含有蛋白水解酶,真菌α-淀粉酶具有更稳定的活性而不含蛋白质酶活性,所以此酶应用十分广泛。 真菌α-淀粉能水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α-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糊精和麦芽糖。其最适pH值为4.0~5.0最适温度为50℃~60℃。

有机酸的介绍

有机酸 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COOH)。磺酸(-SO3H)、亚磺酸(RSOOH)、硫羧酸(RCOSH)等也属于有机酸。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 有机酸多溶于水或乙醇呈显着的酸性反应,难溶于其他有机溶剂。有挥发性或无。在有机酸的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或醋酸铅或氢氧化钡溶液时,能生成水不溶的钙盐、铅盐或钡盐的沉淀。 一般认为脂肪族有机酸无特殊生物活性,但有些有机酸如酒石酸、枸椽酸作药用。又报告认为苹果酸、枸椽酸、酒石酸、抗坏血酸等综合作用于中枢神经。有些特殊的酸是某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如土槿皮中的土槿皮酸有抗真菌作用。咖啡酸的衍生物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绿原酸,为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有抗菌、利胆、升高白血球等作用。 有机酸除了具有抗生素作用外,还具有其它几种作用,包括降低消化物pH和增加胰腺分泌。 1、羧酸 羧酸的官能团是羧基,除甲酸外,都是由烃基和羧基两部分组成。根据烃基的结构不同,分为酯肪酸和芳香酸。羧基与脂肪烃基相连结者,称为脂肪酸;脂肪酸又根据烃基的不饱和度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羧基与芳香烃基相连结者,称为芳香酸。羧酸还可以根据其分子中所含羧基的数目不同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多元羧酸。 2、羟基酸 分子中除含有羧基外,还含有其他官能团的化合物,称为具有复合官能团的羧酸,又称为取代羧酸。羟基酸就是取代羧酸的一种,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含有羧基的复合官能团化合物。取代羧酸不仅具有单一官能团的一般性质,而且还具有由于两个不同官能团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特殊性质。羟基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有的是生物体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有的是合成药物的原料,有的作为食品的调味剂。 (1)羟基酸的化学性质 羟基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具有羟基和羧基的一般性质。由于羟基和羧基间相互影响,又具有一些特殊性质。这些性质又因羟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而表现出差异。 1)酸性由于醇酸分子中羟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羧基的离解度增加,酸性增强,因此一般醇酸的酸性比相应的羧酸强。 2)氧化反应醇酸中的羟基比醇中的羟基容易氧化,托伦试剂、稀硝酸不能氧化醇,但能把α-羟基酸氧化为α-酮酸。 3)脱水反应羟基酸对热不稳定,加热时易发生脱水反应。由于羟基和羧基间的相对位置不同,脱水反应的方式也不同。 4)脱羧反应α-羟基酸中羟基和羧基距离较近,由于诱导效应,有利于碳-碳键的断裂。当α-羟基酸与稀硫酸共热时,发生分解脱羧,生成甲酸和醛或酮。如果与酸性高锰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参考题

1、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的概念与特点。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具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或高纯度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① 产品功能性强(专用性)② 批量小③ 品种多④ 利润率高⑤ 更新换代快 精细化工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 “它属于一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行业” 。 精细化工的特点:① 多品种、小批量 ② 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③ 高技术密集度 ④ 大量应用复配技术 ⑤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费用高 ⑥ 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 2、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的类别。 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 3、精细化率的定义、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 精细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为45%。 4、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迅速、重视化境友好绿色精细化学品和超高功能及超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绿色化生产与生物工程技术。传统精细化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5、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自我供应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市场自给率达到70%左右。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目前国精细化工产品尚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难以满足高端市场要求,以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严重依靠进口。 ●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面前,我国的研发力量还很不足的,特别是薄弱的精细化工的基础性研究已成为我国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重要制约因素。 ● 部分国家以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安全性为由,陆续实施了一批新的条例和标准;我国也在不断加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和提%100?=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率(精细化率

常用的有机酸

二、清洗中常用的有机酸 用于酸洗的有机酸很多,常用的有氨基磺酸、羟基乙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等,用有机酸酸洗与元机酸相比,成本比较高,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操作,清洗耗费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缺点。但有机酸往往腐蚀性较小,有的有机酸有螯合能力,可以用在设备不停车清洗上,所以有其特点和使用价值。 1.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分子式为NH2S03H,一元强酸。市售商品为固体,是由尿素和发烟硫酸反应得到的产品,25℃时密度为cm3,熔点为205℃,在209℃开始分解。常温下只要保持干燥不与水接触,它不吸潮是比较稳定的,因而便于运输。 氨基磺酸的水溶液酸性与盐酸、硫酸相似,因此又称固体硫酸。它具有不挥发,无臭味,对人毒性极小的特点。但长时间与皮肤接触,或进入眼睛也是有害的,应注意避免。但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氨基磺酸开始潮解,在高温下会水解生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 NH2SO3H+H2O===NH4HSO4 2NH4HSO4===(NH4)2SO4+H2504 清洗温度一般要控制在60℃以下,以减少其水解。当温度超过130℃时,浓的氨基磺酸水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蒸气会引起爆炸,在使用中要引起注意。 氨基磺酸的碱土金属盐有很好的溶解性,氨基磺酸与钙镁垢反应剧烈。通常2E_qk上使用7%~10%浓度的氨基磺酸水溶液作清洗剂,在60℃以下温度除垢,一般在1h内可将90%的钙镁垢转变成可溶性氨基磺酸盐而去除。反应式为: CaCO3十2NH2S03H==Ca(NH2S03)2+H2O+C02↑ MgCO3+2NH2S03H==Mg(NH2SO3)2+H2O+CO2↑ Mg(OH)2+2NH2S03H==Mg(NH2SO3)2+2H2O 氨基磺酸水溶液对铁锈作用较慢,可添加一些氯化物如NaCl等,使之缓慢产生盐酸,从而朋效地溶解铁锈。 由于氨基磺酸盐的多数金属盐在水中溶解度较高,不会在清洗液中产生沉淀。而氨硼酸对金属腐蚀性小,所以常被用来清洗钢铁、铜、不锈钢、铝以及陶瓷等材料制造的设备表面上的铁锈和水垢。氨基磺酸还是唯一可用做镀锌金属表面清洗的酸。例如,用氨基磺酸去除船舶用锅炉中的水垢,具体做法为先配成由89%氨基磺酸、6%柠檬酸及5%二乙基硼组成的固体;再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在80℃温度下处理。 在10%氨基磺酸清洗液中加入队25%缓蚀剂Lan-826,在60℃温度下清洗金属设备广缓蚀率达%。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谭和平,叶善蓉,陈 丽,邹燕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 摘 要:针对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前处理分析测试条件等不统一,导致测试结果无可比性的问题,该文在参阅1907 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30余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做了较系统的归纳阐述,并对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应进行标准化,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关键词:茶叶;有机酸;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中图分类号:TS272;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84(2008)06-0077-04 Determination Overview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TAN He-ping ,YE Shan-rong ,CHEN Li ,ZOU Y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hengdu 610021,China )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were incomparable for the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and test conditions.More than 30literatures since 1907about the organic acid determinations in tea had been consulted.And thes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most general methods at present such a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on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so on were emphasized.Based on which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improve the compara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Key words :Tea ;Organic acids ;Analysis ;HPLC ;IC 收稿日期:2008-05-18;收到修改稿日期:2008-07-25基金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4DEA71180)作者简介:谭和平(1957-),男,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 茶树生理生化研究。 第34卷第6期2008年11月中国测试技术 CHINA MEASUREMENT &TESTING TECHNOLOGY Vol.34No.6Nov.2008 1引言 茶叶中有机酸的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和滋味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参与茶树的新陈代谢,在生化反应 中常为糖类分解的中间产物。此外, 某些有机酸对茶多酚激活α-淀粉酶、胰蛋白酶酶活性具有协同效应[1]。因此有机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对茶叶品质开 发有重要意义,在茶叶生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 本文就目前应用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主要方法作一综述。 2茶叶中有机酸的组成 广义地说,凡含有羧基(-COOH )的有机化合物 都可以叫做有机酸。然而从茶叶的化学成分和实际测定观点来说,某些有机酸已各有归属。例如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而自成一类;抗坏血酸是一 种维生素;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可划归多酚类;而乙 酸、 丙酸、丁酸以及己烯酸则属于挥发性化合物。于是茶叶中所论有机酸,通常指以下两类:一是二元羧酸和羟基多元羧酸(在分子中含有两个或多个羧 基),如琥珀酸、 苹果酸、柠檬酸等;二是环状结构脂肪酸,如奎尼酸、 莽草酸等[2-3]。据文献报道,茶叶(汤)中经发现的有机酸有40余种。其中,茶汤中的有机酸有10余种,香气成分中的有机酸有30余 种。有些有机酸如亚油酸本身虽无香气, 但经氧化后可转化为香气成分;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3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 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研究报道还不是很多, 已有报道的方法有滴定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3.1滴定法 滴定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常用于有机酸总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一般根据酸碱指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二)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二) 从石油、天然气、煤等天然资源出发,经过化学加工可得到三烯、三苯、乙炔、萘和合成气这九大有机化工基础原料,其中的三烯指()。 A:乙烯、丙烯和丁烯 B:乙烯、正丙烯和异丙烯 C: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D:乙烯、丙烯和戊烯。 答案:C 裂解气生产过程发生的反应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杂质需要在深冷分 离前进行除去,其中的酸性气体通常用碱洗法除去,它在流程中的位置通常放在()级压缩后面。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A 工业上已经用于苯烷基化工艺的酸性催化剂主要有()类。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B 自从20世纪()年代后期以来,C1化学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 A:60 B:70 C:80 D:90。 答案:B

有机化工生产路线的选择和组织原则从原料价廉易得到原材料和动力消耗低一 共有()条。 A:5 B:6 C:7 D:8 答案:C 三个二甲苯中,需要用特殊精馏加以分离的是()。 A: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B: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C: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D:都可以用普通精馏加以分离。 答案:C 芳烃在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芳烃的来源 有()个。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A 由于化学药物的发展,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从而使得人类的寿命从1900年的47岁上升到目前的75岁以上,我国目前的平均寿命比世界小()岁。A:4 B:3 C:2 D:1。 答案:C 工业上制备合成气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的成本最低,它成熟的技术主 要有蒸汽转化法和()氧化法。

面包体系中常用的乳化剂和三种酶制剂

问题:至少介绍两种面包体系中常用的乳化剂和三种酶制剂。 答:1.乳化剂。 在面包等烘焙制品加工中,淀粉决定面团和面包的主要性能,而乳化剂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可以从根本上必一些对于烘焙食品重要的淀粉性能。例如,利用乳化剂可以减少淀粉的吸水性和膨胀性,提高淀粉糊化温度。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论述各种乳化剂对最大粘度的影响,有的使用一定的乳化剂来提高最大粘度,有的则利用乳化剂来降低最大黏度。此外,乳化剂还能够抑制和减小直链淀粉的老化,对面包起保鲜作用。对于面包,无论是其工业化生产,还是手工制作,使用乳化剂均可以改进和提高面包质量,使之更加易于生产加工。 (1)卵磷脂: 是面包制作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乳化剂。早在1924年,人们就已经知道,面粉中加少量卵磷脂就能对面筋以及面团产生作用。试验研究不同磷脂对面筋的作用证明,磷脂对谷蛋白纤维起到润滑作用,从而使谷蛋白纤维更好地相互滑动,赋予面团较高的延伸性,添加0.5%-1.0%磷脂就能提高面团的延伸性。自1930年以来,美国面包工业中就使用卵磷脂作为乳化剂。卵磷脂可以减少面团的揉和时间,改进面团性能,特别是使面团有良好的坚度和工艺性能,并能够改善面包内部组织和增大面包体积。在面包制作中,卵磷脂与甘油单、二酸酯复配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使用这种混合乳化剂可以抵消原料的质量波动,改进生产工艺过程,节省起酥油,并能明显改善成品的总体质量。 (2)SSL(硬脂酰缩二乳酸钠)与CSL(硬脂酰缩二乳酸钙): SSL为乳白色或微黄色粉未或脆性固体,略有焦糖味,吸湿性强,易吸潮结块。在水中不溶解,但能分散于热水中,可溶于热的油脂。CSL为白色至奶油色粉未或薄片状物,或块状物,无臭,具有特殊的焦糖气味。难溶于冷水,稍溶于热水,经加热、强烈搅拌,可完全溶解。易溶于热的油脂中,冷却时则呈分散态析出。SSL和CSL受热时,色泽会加深且酸值增高,因此,它们的耐热性较差。此外,酸、碱和脂肪分解酶都会导致水解,故在水系中不宜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存放。硬脂酰乳酸脂及其钠盐和钙盐能够与蛋白质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在面团调制过程中,它们与小麦粉中面筋蛋白质相互作用,其亲水基团与麦胶蛋白结合,其疏水基团与麦谷蛋白结合,而形成面筋网络,从而提高了面团的延伸性、弹性

工业清洗中常用的有机酸 (1)演示教学

工业清洗中常用的有 机酸(1)

二、清洗中常用的有机酸 用于酸洗的有机酸很多,常用的有氨基磺酸、羟基乙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等,用有机酸酸洗与元机酸相比,成本比较高,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操作,清洗耗费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缺点。但有机酸往往腐蚀性较小,有的有机酸有螯合能力,可以用在设备不停车清洗上,所以有其特点和使用价值。 1.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分子式为NH2S03H,一元强酸。市售商品为固体,是由尿素和发烟硫酸反应得到的产品,25℃时密度为2.126g/cm3,熔点为205℃,在209℃开始分解。常温下只要保持干燥不与水接触,它不吸潮是比较稳定的,因而便于运输。 氨基磺酸的水溶液酸性与盐酸、硫酸相似,因此又称固体硫酸。它具有不挥发,无臭味,对人毒性极小的特点。但长时间与皮肤接触,或进入眼睛也是有害的,应注意避免。但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氨基磺酸开始潮解,在高温下会水解生成硫酸铵和硫酸氢铵: NH2SO3H+H2O===NH4HSO4 2NH4HSO4===(NH4)2SO4+H2504 清洗温度一般要控制在60℃以下,以减少其水解。当温度超过130℃时,浓的氨基磺酸水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蒸气会引起爆炸,在使用中要引起注意。 氨基磺酸的碱土金属盐有很好的溶解性,氨基磺酸与钙镁垢反应剧烈。通常2E_qk上使用 7%~10%浓度的氨基磺酸水溶液作清洗剂,在60℃以下温度除垢,一般在1h内可将90%的钙镁垢转变成可溶性氨基磺酸盐而去除。反应式为:

CaCO3十2NH2S03H==Ca(NH2S03)2+H2O+C02↑ MgCO3+2NH2S03H==Mg(NH2SO3)2+H2O+CO2↑ Mg(OH)2+2NH2S03H==Mg(NH2SO3)2+2H2O 氨基磺酸水溶液对铁锈作用较慢,可添加一些氯化物如NaCl等,使之缓慢产生盐酸,从而朋效地溶解铁锈。 由于氨基磺酸盐的多数金属盐在水中溶解度较高,不会在清洗液中产生沉淀。而氨硼酸对金属腐蚀性小,所以常被用来清洗钢铁、铜、不锈钢、铝以及陶瓷等材料制造的设备表面上的铁锈和水垢。氨基磺酸还是唯一可用做镀锌金属表面清洗的酸。例如,用氨基磺酸去除船舶用锅炉中的水垢,具体做法为先配成由89%氨基磺酸、6%柠檬酸及5%二乙基硼组成的固体;再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在80℃温度下处理。 在10%氨基磺酸清洗液中加入队25%缓蚀剂Lan-826,在60℃温度下清洗金属设备广缓蚀率达99.4%。 以90%氨基磺酸,5%~6%柠檬酸,0.25%Lan-826缓蚀剂及消泡剂、指示剂配成的避酸性粉剂,使用时制备成5%~10%浓度的溶液,在60℃温度下对制药厂的多效蒸馏水机进行循环酸洗,去污效果好,对设备腐蚀率低。 实践证明,5%浓度上述清洗液在60℃时对各种材料的腐蚀率都很低。 表8-6列出3%酸的水溶液的腐蚀数据相对比较值。 表8-6 3%酸的水溶液的腐蚀数据相对比较值 (温度为22℃土2℃时)

有机酸膜法液体分离与浓缩工艺技术介绍

有机酸膜法液体分离和浓缩工艺技术介绍 有机酸膜法液体分离和浓缩工艺技术介绍,有机酸及其酯类是制造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晴纶、塑料、橡胶、无毒包装材料、除草剂、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鳌合剂等化工材料生产的重要原料,被广泛用于化工、医药、轻工和农业等领域。最近又不断开发新的用途,如专用透镜、去污剂、粘合剂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有机酸膜法液体分离工艺技术特点 1、发酵 采用玉米粉淀粉直接液化发酵技术,无需糖化车间,极大节省发酵能耗和不易染菌,发酵可选用大型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从而实现有效地规模化生产。 2、菌体分离 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使得发酵菌体能通过菌体过滤膜获得有效的分离,设备占地面积小,自动化和连续化程度高,可就近运出作为饲料添加剂,也可烘干制成产品饲料出售。 3、提取 应用膜分离技术,在提取工段获得纯清的衣康酸。衣康酸的浓缩采用不同的浓缩装置,达到效率高、节能和符合衣康酸的物料特性的需求。整条流水线装备实用可靠,大部分可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操作,如部分设备选用进口设备,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和运行效能。 4、精制 采用分子蒸馏设备,对衣康酸进行提纯,以便使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有机酸膜分离系统设备的技术特点 1、世界先进的纳米膜技术材料,选择性分离强,对杂质分离彻底。 2、解决树脂堵孔难题,减少树脂再生次数和时间。 3、大大减少溶剂的消耗,降低防爆等级,提高生产安全。 4、常温或者低温浓缩,不破坏热敏性成分,可脱盐降灰份。 5、纯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不改变药效成分。

膜法液体分离技术一般工艺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它们的过滤精度按照一定顺序越来越高。 澄清纯化技术-超/微滤膜系统 澄清纯化分离所采用的膜主要是超/微滤膜,其所能截留的物质直径大小范围广,截留分子量在1000—30万Dal,广泛应用于固液分离,大小分子物质的分离,脱除色度,产品提纯,去除发酵液的菌丝,大蛋白等。 超/微滤膜分离可取代传统工艺中的自然沉降,板框过滤,真空转鼓,离心分离,溶媒萃取,树脂提纯,活性炭脱色等工艺过程,且具有产品收率高,品质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澄清纯化技术可采用的膜分离组件主要有:陶瓷膜,中空纤维膜,卷式膜,管式膜等。 采用膜分离澄清纯化的优点 1、过滤效果更好,收率高,产品稳定性好。 2、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3、过滤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药品,溶媒溶剂,不带入二次污染物质。 4、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 5、可拓展性好,容易实现工业化扩充需求。 6、设备可自动运行,稳定性好,维护方便。 浓缩提纯技术-纳滤膜系统 浓缩提纯工艺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Dal的纳滤膜。纳滤膜对二价离子,功能性糖类,小分子色素,多肽,头孢菌素等物质的截留性高于98%,而对一些单价离子,小分子酸碱,醇等有30-50%的透过性能,常用于溶质的分级,溶液中低分子物质的洗脱和离子组分的调整,溶液体系的浓缩等流体物质的分离,精制,浓缩,脱盐等工艺过程中。比如结晶母液的回收,树脂解析液的浓缩,热敏性物质的浓缩纯化等。 纳滤膜分离技术常被用于取代传统的冷冻干燥,薄膜蒸发,离子交换除盐,树脂工艺浓缩,中和等工艺过程。 浓缩提出技术可采用的膜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 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浓缩提纯的优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