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外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外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外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64--——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第4卷第4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5.V01.4No.4)外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蒋源

(广东省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韶关512026)

?临床教学?

[摘要]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效率和更富有创造性。方法在外科学教学中注重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设计思维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进行纵向、横向、逆向、多向思维,及思维综合训练。结果通过各种发散思维伽I练,学生能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去积极思考,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解决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教师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外科学;临床教学;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569(2005)04—0264—03

TrainingoftheStudents’AbilityforDispersingThinkinginSurgicalTeaching

JIANGYuan

(MedicalSchool,ShaoguanCollege,Shaoguan512026,China)

lAbstractJObjective:Tomakestudentsgraspbasicthinkingandlearningmethods,improvepracticeefficiencyandcreativity.Meth—ods:Insurgeryteachingweshouldpayattentiontobuildinghelpfulthinkingenvironment,designthebreakthroughpointofthinking,trainstudentsinproblemconsciousness,makestudentsthinkvertically,horizontally,reverseandtrainthemtothinkcomprehensively.Results:Throughvariouskindsoftrainingofdispersingthinking,studentscanusethesemethodstothinkactivelytoseekdifferentsolutionstothesameproblemsorimprovetheabilityofproblemanalyzingandsolving.Conclusion:Theteachershouldpayattentiontothetrainingofstu—dent’Sdispersingthinkingabilityinsurgicalteachingcourse.

1KeywordsJSurgery;Clinicalteaching;Medicalstudents;Dispersingthinking

发散性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思维者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多样答案的一种展开陛思维方式;包括纵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去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易导致僵化、刻板和消极的思维定势。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效率和更富有创造性。在多年的外科学教学中,笔者注重启发学生进行纵向、横向、逆向、多向思维,及思维综合训练,挖掘深层智能,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1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认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传统教育压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充当了“灭火者”的角色。教师应由过去的“灌输者”变为“点火人”。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探索热情,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畅抒己见、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另一方面,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2设计思维的切入点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打破传统的板书计划及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一条龙的讲授方式,根据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每种疾病的思维切入点。思维的切入点常常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选准思维的切入点,就可以及时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积极发散思维,发散过后又集中思维,也就是从多条思路中寻找最佳思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uJ。

3培养学生的问设意识

[收稿日期]2005—03—22

[作者简介]蒋源,男,讲师,主研方向:外科学教学与临床。我国学生的问设意识比较薄弱,典型表现为两类:其一是

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第4卷第4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5.V01.4No.4)

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在长期的传授一接受教学中成了被“灌输”的对象,养成了惰性。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鼓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尤其当学生提出一些充满想象力,看似“异想天开”“天方夜谭”的问题时,教师千万不能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例如,提问:“阑尾残端的处理,大家能设计出哪些好方法呢?”,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观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

4发散性思维训练

4.1纵向思维训练

首先应找出每章节中的关键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作为思维切入点进行发散。循序渐进,寻根究底。

例如,以病理特点作为切入点: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潴留的思维发散(见图1)。同时在各个知识点上创设问题情境:1)瘢痕性幽门梗阻与幽门痉挛及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的区别;2)病案及补液示例;3)如何检查振水音;4)为什么瘢痕性幽门梗阻是手术的绝对适应症等,引导学生思维。

不同章节,可选择不同的思维切人点,如名词概念(如休克,以其含义“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进行思维发散)、病因(如以“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升高”进行腹外疝的思维展开)等等。纵向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教学内容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网络。

4.2横向思维

进行章节总结复习时,多采用横向思维(如图2【2J所示)。以共同的症状作为切入点,把相关疾病或相关学科知识有机地串连在一起。让学生顺藤摸瓜,按图索骥,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学会诊断中的排除法,对学生将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呕吐无胆汁宿食——+丢失H+、CL一、K+——+脱水、低氯低钾代谢性碱中毒/,振水音(+)胃型、胃蠕动波(+)钡剂排空迟缓

胃潴留(病理特点’≮S、营养障碍——消瘦

、胃肠减压、洗胃一胃大部切除或胃空肠吻合术

尿频

尿急

尿痛

部肿块

下尿路病变

尿三杯试验、肛诊、膀胱镜肾、输尿管结石

肾结核、脓肿

肾肿瘤

肾盂肾炎

特异性、非特异性膀胱炎

膀胱结石

膀胱肿瘤

急慢性前列腺炎

尿黻_[靠喜愁黻

图2尿频、尿急、尿痛横向思维

4.3逆向思维

又称反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于逆向思维打破了常规思维的单向性、习惯性与逻辑性,故不符合常规的逻辑,却常可能获得意外之果。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生的根源。逆向思维利于追溯一些事物的现象或结论的成因,它把人们的思维推到过去的时空领域,去认识事物的本源。医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是“以病为纲”,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一切临床资料都是“以症为主”,“同病可以异症”,“异病也可以同症”L4J。许多学生进入临床后无所适从,只会单向思维,被假象或自相矛盾的临床征象迷惑,无法追溯病人的发病原因而无从得出诊断。例如,阑尾炎病人可出现血尿,学生就以为是泌尿系结石;阑尾炎病人有溃疡病史就以为是溃疡病穿孔等。因此,应将临床表现置于突出位置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多进行疾病的鉴别和筛选_4J,鼓励学生大胆假设、仔细分析,不要遗漏任何线索;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各种各样的临床现象,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通过不断的临床思维训练使诊断能力得以提高。

另一方面,逆向思维把人们引向另一个探索方位去分析问题。例如:“自体肿瘤细胞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将手术切下来的癌细胞制成疫苗重新植入病人体内,对于免疫治疗较为敏

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第4卷第4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5.V01.4No.4)

感的恶性肿瘤及肿瘤病人术后预防复发和转移,起到较好的作用,就是一种应用逆向思维的创新疗法。又如,国际上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术式——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cM),开创了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新领域,也是逆向思维的应用实例。因此,逆向思维是一种极富探索性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应多提问学生:“不这样行吗?”“反之又怎样?”。鼓励学生对一些现成结论进行检验和审析,挑剔和批判,大胆想象,另辟蹊径,敲开新的认识领域的大门。

4.4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就是思考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学科、多手段、多途径人手,思路尽可能地向不同方向扩散。

一方面,通过病案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诱导其从临床角度思考问题,逐渐建立临床思维。其中,诊断依据、把握手术指征、术前准备、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方案的实施、术后处理等是纵向思维,鉴别诊断是横向思维,应用基础课的知识分析病理机制得出发病原因是逆向思维。这种通过病例分析,向多个方向扩散,获得答案的思维方式,既帮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化验辅检、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能形成系统的诊治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模拟医患进行角色扮演,也是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的很好方式。在每个专业课的教学(如普外、胸外、泌外等)完成后,利用1个学时,进行病例讨论,由教师扮演患者,学生模拟医生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初步诊断和处理,使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去。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临床思维过程,通过这样反复强化训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发散思维方法的能力,使学生既善于求同,更善于求异;既能正思,又能逆想。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并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去积极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勇,鲁映青.论临床思维概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46--48.

[2]张作峰,李建民.外科诊断思路(第1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271.

[3]钱礼.论外科病症的诊断思路和处理程序[J].临床误诊误治,1997,(1):1.

[4]黄疗昆.加强临床思维的研究提高临床医师的素质[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2):110.

一__一●__一_l—miral_l●一I__l_n-_l●●一mira●-●inNil

(上接第207页)

资助主要是给本科生的,因此多数研究生靠半工半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业,主要是在学校当助教或给自己的导师当助研获取报酬,形式一般是减免学费,或由学校或导师提供奖学金。3.2.4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允许学生根据学业进展情况和自身经济情况灵活地选择修业年限。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规定硕士、博士、硕博连读的基本修业年限和最长修业年限。如基本修业年限为硕士2年,博士4~5年,硕博连读5~6年,学生可以根据学业和论文进展情况申请提前毕业或延迟毕业。学生毕业时间应建立在学分与毕业论文完成的基础之上,收费方式可以向按学分收费过渡"J。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

[2]陈国良.教育财政国际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107.

[3]丁雪梅.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0):27--29.

[4]E.科恩.教育经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5]孙也刚.成本补偿——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18~21.

[6]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2.

[7]李文利,丁小浩.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及配套政策改革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12):56~58.

[8]吴世明,贺芳玲.收费就读: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1,(7):32~34.

[9]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

[10]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哲学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3,2(1):3~8.

思维能力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邵东四中周向飞 关键词:思维思维能力培养基本思维立体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 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在讲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时,可利用其性质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提出除去杂质二氧化氮的方法。在进行硫化氢还原性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1、硫化氢是酸性物质,为什么不用浓硫酸干燥?2、硫化氢和浓硫酸会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3、硫化氢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通过疑问设置,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再次,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最后,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2、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一下一些特征:(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1)定势与功能固着;(2)问题情境;(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2、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1)加深对目的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1、简述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答:(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相结合。 2、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与营养。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2)早期经验。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3)教育与教学。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5)主观努力。 1、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答:联系:第一,气质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区别:第一,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第二,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第三,气质特征表现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第四,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1、简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1、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答:人格式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3)家庭因素,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5)个人主观因素,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教学“圆的面积”时,除了像课本上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用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利用这些图形能否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统一了认识: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根据这些图形与圆的关系,也可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类似活动,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通过实践去感知知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概括归纳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这样的操作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二: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去面临问题,在问题的唤起下,

产生求知情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1、10、1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接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很新奇,这三个数分别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怎么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呢?学生陷入沉思,认真思考后,得出了多种答案:1元=10角=100分,1米=10分米=100厘米……,此时教师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活跃了,纷纷发表了不同意见:1元=1.0元=1.00元,1米=1.0米=1.00米……,我接着说:像1、1.0、1.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反思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贯穿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我们应当注意发现学生的“别出心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自由、开放的教学手段。 只要一个个新的教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引有几基础好同学把课文中散步的男人因为受儿童救鱼的影响也跟着救鱼为内容来读写,这时我又问:“男人可以受到教育,那么别的游人会不会受到他们俩人的影响呢?”这几个学生恍然大悟,进而又读写下去,更多的游人不断参与救鱼的活动,最后所有的鱼都得救了。

教学生学会思维

经验材料 教学生学会思维 众所周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在培育民族创建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有着特殊使命。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生活经验,知识起点的不同,这就决定我们必须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与创新目标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教学生学会思维。 一创设思维的氛围。 任何一种脑力活动必须以一定的氛围作为依托,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老师应是学生“知心朋友”和阳光使者,新课程背景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老师应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以至爱的情感,平等的视角` 交友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才能够赢得学生的理解。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这种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各种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现。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畅谈自己的见解,大胆提出各种问题。思维的骏马在自由广阔的天地里驰骋。教师要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使学生放弃一切思想负担,轻松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这样创新思维就有了生长的沃土。心里学家表明:学会僧只有在宽松` 和谐自主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与学习过程,从而进发出创新火花。 二` 教师应转换角色` 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质。 传统的课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着,学生是容器,教师一味的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不能做什么,不要

做什么,学生是被牵着鼻子走的,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 他们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 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的要求 的创新精神。这样下去课堂气氛较凝重,学生的思维处于固定僵化的状态,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抛弃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 引导者”的角色,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 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改变自身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 传递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老师把自己定位在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创新思维开创一片沃土。 三、精心创造情境,诱发学生思考 老师的语言应该是磁石一样,紧紧的吸收住每一个学生。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切对教学有效的教具,高质高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为整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欢乐。”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教师要勤于思考精心备课、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自己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使课堂变成充满生趣的师生交流场所,促进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景,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更好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同时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2)注重创造性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再次,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最后,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2、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一下一些特征:(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1)定势与功能固着;(2)问题情境;(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2、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1)加深对目的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1、简述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答:(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相结合。 2、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与营养。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2)早期经验。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3)教育与教学。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5)主观努力。 1、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答:联系:第一,气质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区别:第一,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第二,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第三,气质特征表现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第四,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1、简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1、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答:人格式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3)家庭因素,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5)个人主观因素,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同时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2)注重创造性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再次,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最后,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4、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一下一些特征:(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1)定势与功能固着;(2)问题情境;(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4、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1)加深对目的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2、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3、简述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答:(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相结合。 4、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与营养。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2)早期经验。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3)教育与教学。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5)主观努力。 2、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答:联系:第一,气质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区别:第一,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第二,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第三,气质特征表现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第四,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2、简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在?笛Э蔚慕萄е校? 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活动活动空间,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且允许学生想错、说错,教师要适时点拨,要学生敢说、敢想,形成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会激起学生创新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二、夯实学生“双基”,提供创新思维源泉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小学熄灭的创新

意识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思维如同“海市蜃楼”,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数量关系,几何图形一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通过有的放矢地训练,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达到“应用自如”的境界,为培养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基础知识是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每种能力都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培养出来的,只有牢固地掌握它,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的灵感才能得以激发,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应手。为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课标、教材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要彻底弄懂,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培养学习兴趣,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动力,同时也能使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捷而丰富,而没有兴趣的强迫学习只能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扑灭创新思维的火花。可见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首先,导课新颖,引发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比如:讲一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提出问题:“方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 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 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 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 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 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 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 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 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 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湖南城步一中夏清国 如何在高考复习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我谈一点浅见和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深挖往届试题潜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往届高考化学试题中大多数试题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维层面都具有较高深度。但我觉得:有些试题还大有潜力可挖,通过把试题进行全面改造后加以训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1: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电池反应由两个半反应组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例如: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为:Zn+2H+=Zn2++H2↑ 两个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 铅蓄电池具有电压高,放电容量大,经济上较便宜,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轮船作启动与照明电源。已知:铅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电池中硫酸的密度为ρ1,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变为ρ2。又铅蓄电池充电时的反应: 2PbSO4+2H2O Pb+PbO2+2H2SO4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1)写出铅蓄电池使用时所产生的总反应式及两电极上的半反应。 (2)已知充、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是下列两个数据:1.10 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1.28 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请指出ρ1,ρ2分别对应于哪一个数据。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什么时候该充电,什么时候该停止充电? (4)按方程式计算生成及消耗的水和硫酸的质量。 (5)计算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中需加多少硫酸? (6)对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计算充电和放电后硫酸溶液体积的差值。 (7)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什么?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1996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有关铅蓄电池的选择题后,参考一些资料,编拟的一道综合试题。该题考查生活中的铅蓄电池,其内容牵涉到化学中原电池、物理学中电学知识及环保方面的知识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整体性和创造性。进行试卷讲评后,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当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侧面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一)、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对预习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要求。由于语文内容的特点,使多数中等以下的学生独立预习极为困难。为此,老师只能按不预习的要求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挫伤了优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加强预习的引导,(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一些预习的问题等)和督促,并构建建筑预习基础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教学途径。首先,设置的问题难度必须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

区” ,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 ,从而使独立思考具有可能性。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多数同学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课堂的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和谐匹配,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三)、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倘若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与人合作和会话,必定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四)、让学生在作业中思考。除了对作业分类要求外,允许有些题目不做或选做,对于暂时做不出的题,允许只写解题思路及在何处受阻的原因分析,以确保作业的教学功能回归其本来面目。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直觉思维。 要培养学生猜测的勇气、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跳跃思考,教给学生捕捉直觉思维的办法,让学生尽可能更多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经念。在教学中,大胆猜测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充满智慧挑战和精神历险的过程,是一个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运用想象力和发挥创造性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无论何种课程都有大量可以让学生提出假设、作出猜测和解释的学习主题。教师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学习主题去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开发智慧潜能。猜测牵引和推动我们去寻找更多的、更可靠的、更详细的、更有说服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都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素质。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 怎样认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 创新思维即创造型思维,就是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表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而且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思维包涵有:积极动脑、思维多向、求异;想象大胆、丰富、新颖;口语和书面表面流畅、灵活、生动;接受事物主动、敏锐;与人交往主动、热情、大方;办事有条理、有影响力,就是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来言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学习的选择、处理和运用上,也不仅反映在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发现发明上,而且表现在有没有怀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的能力,有没有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中小学时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关敏锐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光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学语文,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民族素质这项伟大工程中的一项奠基工程,它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成为自己教育活动的一项基本指向,自己应尽的一项神圣职责,并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并努力提高创新素质。 一位著名教育心理家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时间。 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要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认真学习和吸取现代的科学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经验和传统,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就必须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伊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诱发学生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和探索,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讲故事形式把数学内容展现出来。在复习旧知识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教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主干的直径是多少。”经老师这么一说,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氛围。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做”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对数学活动充满好奇和喜欢,是学好数学的源泉,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要让他们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主动参与,才能更深入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操作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在“圆锥的体积”教学时,我便在课前指导学生参与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在课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连续三次倒满圆柱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其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梯形和一些特殊梯形(如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直观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在“做”数学,而非被动地“听”或“看”数学。这种有效的操作,学生手脑并用,不仅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促进了推理能力的提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附图:) b (1) (2) a×h÷2+ b×h÷2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11-08-19T12:25:48.59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44期作者:胡学亮 [导读]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江苏省泗阳县育才双语学校胡学亮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浓硫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用稀硝酸?实验室在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选择稀盐酸而不能选择稀硫酸?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能使我们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层次的飞跃。 1.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 (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地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错误的认识,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而且思路正确,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提出问题总是希望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寻找解决所需要的信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几分钟或稍长时间,有时甚至需要几十年、几个世纪。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学生的认识过程大部分属于前者,课堂教育更是如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把握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 (3)推理能力的训练。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如在讲到导体时,从铜、铁、铝、金、银等金属导电,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即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的推理,如以盐酸的化学性质推出硫酸的化学性质。在化学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演绎推理,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学生立体思维训练 立体思维是在基本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智慧为轴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空间。 (1)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就是思维的广阔性、高度性和整体性。站得高,看得远,既有广阔的视野又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跟工业、农业、国防、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其他自然科学、哲学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广泛联系实际,这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 (2)动态思维。就是用动态平衡的观点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探究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制备原理,分析反应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逆向思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会发现个令人惊奇的新天地。 (4)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辩证地统一起来,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多方位发散,多方位论证,多因素分析。发散性若没有收敛性思维作补充,容易发散无边,变成幻想空想瞎想。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就要适当收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要:创新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主题。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最核心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最核心的要求。因此,从世界到我国的教育都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口号。本文立足课堂改革问题,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教师学生创新课堂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开发国民创造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为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顺势而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简单来说就是求是求知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这种意识在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时候随时可见。它可能比智力更为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学生和次好学生的标准。可见,教师转变单纯把考试分数高和循规蹈矩的学生视为“好学生”的传统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创新意识离不开创造者的自信心。不相信自己眼睛的判断,不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绝不可能有创新的想法。自信是成功

的第一秘诀,是一切创造者所共有的人格特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要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要及时地给予鼓励;不要动辄训斥,使他们成为谨小慎微的书生。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既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为本,在师生关系上就要做到师生平等。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师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更是绝对权威。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从高高在上的地位下来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就学西中的用关问题与老师争论、探讨,通过教学中情感的交融,在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变传统教学中的“师道尊严”,教师的观点“毋庸置疑”为现在的师生平等,学生有“质疑的权利”和“争议的自由”。 以学生为本,就要注意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的发展。世界上不存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已形成统一的模式少有变更,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模式,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素质教育呼吁教育研究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本,就要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引奇激趣——迎接创新的使者 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在教学中,兴趣又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教师应该加倍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迎来创新的使者,拉开求知的序曲。 1.巧设悬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80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3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巧妙的提问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的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雾凇》这篇课文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雾凇图,教学的开始,教师播放录像(雾凇景象),向学生展示雾凇的奇特和壮观,使学生在欣赏雾凇景色美丽的同时,激起求知的欲望。 3.联系实际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教师可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诱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