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模拟试卷

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模拟试卷

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模拟试卷
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模拟试卷

[转载]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试题和答案十九

(2010-10-16 07:08:10)

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试题和答案十九作者:辉翔的企鹅

科学发展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试题和答案十九

一、判断题共20 题

题号: 1 本题分数:1 分

科学发展观强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2 本题分数:1 分

福建提海峡西岸,就是为了对应“海峡东岸”的台湾,为将来形成海峡经济区作准备。()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3 本题分数:1 分

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就必须加强地区间的协作,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4 本题分数:1 分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5 本题分数:1 分

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福建省的9个设区市,加上周边的粤东的汕头、潮州、梅州、揭阳、浙南的温州、丽水、衢州,赣东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11个城市。()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6 本题分数:1 分

卢展工同志在2004年1月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着力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和中心城市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7 本题分数:1 分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临界点。()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8 本题分数:1 分

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认为,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使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特殊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9 本题分数:1 分

在正确处理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关系中,必须按照从实际出发,全面部署、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协调推进的要求进行。()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10 本题分数:1 分

2004年8月省委七届七次全会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11 本题分数:1 分

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12 本题分数:1 分

唐朝时期,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题号: 13 本题分数:1 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题号: 14 本题分数:1 分

2008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15 本题分数:1 分

国家发改委关于中国区域规划的研究中,把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珠江三角经济区、海峡经济区、大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中部经济区、西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16 本题分数:1 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应对“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17 本题分数:1 分

党和政府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确保食品药品安全。()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18 本题分数:1 分

科学发展观是更加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和永续发展。()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19 本题分数:1 分

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高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题号: 20 本题分数:1 分

福建已成为全国水、大气和生态环境质量均良的唯一省份。()0001

正确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二、单选题共40 题

题号: 21 本题分数:1 分

实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0002

A.最严谨

B.最严肃

C.最严厉

D.最严格

标准答案:D

题号: 22 本题分数:1 分

作为一方的行政长官追求政绩本无可厚非,正确的政绩观是要建立()。0002

A.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和树立科学的政绩意识

B.追求G

C.P稳定高速发展官员科学的政治意识

D.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标准答案:A

题号: 23 本题分数:1 分

实施品牌带动,就是用()的理念、方法和机制,发挥品牌的示范、引导、集聚和辐谢的效应,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各个领域的工作水平。0002

A.运作品牌、推广品牌

B.培育品牌、运作品牌

C.运作品牌、扩大品牌

D.培育品牌、推广品牌

标准答案:B

题号: 24 本题分数:1 分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应正确把握“发展”之要义()。0002

A.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发展是经济的增长

B.发展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

C.发展指经济社会的发展

D.发展不仅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

标准答案:D

题号: 25 本题分数:1 分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应坚持把()放在优生发展的战略地位。0002

A.卫生

B.就业

C.教育

D.体育

标准答案:C

题号: 26 本题分数:1 分

电子信息产业要以福厦沿海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发挥信息产业园区()作用,加快建设福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0002

A.主导

B.主体

C.载体

D.示范

标准答案:C

题号: 27 本题分数:1 分

“海西”战略构想,就是基于福建处于“海峡西岸”,这一最大的()实际而提出,因而得到中央的肯定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0002

A.地理位置

B.省情

C.区域位置

D.国情

标准答案:B

题号: 28 本题分数:1 分

以人为本,就是以()为本。0002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关注每个人的价值实现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D.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标准答案:A

题号: 29 本题分数:1 分

科学发展观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0002

A.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推进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标准答案:D

题号: 30 本题分数:1 分

落实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有条件的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推动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0002

A.奖励和帮助

B.帮助和支持

C.帮助和鼓励

D.鼓励和支持

标准答案:D

题号: 31 本题分数:1 分

2007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首次写入全国党代会的报告,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从区域战略上升为()。0002

A.全省战略

B.全局战略

C.国家战略

D.全国战略

标准答案:C

题号: 32 本题分数:1 分

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规划目标,福建省铁路网总规模达到6000公里左右,进出省通道将从目前4个增加到()个。0002

A.8

B.12

C.14

D.10

标准答案:B

题号: 33 本题分数:1 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比2000年翻两翻。0002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人均生产总值

标准答案:A

题号: 34 本题分数:1 分

“重在实效”是一个鲜明的(),是包括“持续”、“提升”、“动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共同目的。0002

A.效率追求

B.利益追求

C.价值追求

D.效益追求

标准答案:C

题号: 35 本题分数:1 分

创新的活力在人才。人才是科学发展的()。0002

A.第一资源

B.先决条件

C.第一要素

D.重要条件

标准答案:A

题号: 36 本题分数:1 分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主要和根本的是()。0002

A.干群关系

B.利益关系

C.党政关系

D.群己关系

标准答案:B

题号: 37 本题分数:1 分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的关系。0002

A.竞争与效率

B.效率和公平

C.公平与绩效

D.竞争和公平

标准答案:B

题号: 38 本题分数:1 分

在解决台湾的问题上,正确的战略决策是()。0002

A.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实力,提高三军战斗力和文化吸引力等

B.增强综合国力,确保“一国两制”的贯彻

C.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并保证“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

D.加快经济增长,发展综合国力

标准答案:C

题号: 39 本题分数:1 分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0002

A.坚决保持党的执政地位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努力创造先进文化

D.坚持党的战斗性

标准答案:B

题号: 40 本题分数:1 分

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要体现()这个核心。0002

A.人文为本

B.安定有序

C.以人为本

D.公平正义

标准答案:C

题号: 41 本题分数:1 分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以()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0002

A.政策

B.发展

C.投资

D.创业

标准答案:D

题号: 42 本题分数:1 分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0002

A.小康水平

B.富裕水平

C.中等水平

D.温饱水平

标准答案:A

题号: 43 本题分数:1 分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必须大力发展()密集型产业、服务业。0002

A.技术

B.劳动

C.资金

D.资源

标准答案:B

题号: 44 本题分数:1 分

科学发展观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0002

A.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B.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

D.推进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标准答案:D

题号: 45 本题分数:1 分

海峡西岸与台湾岛最近距离仅()海里,有6990公里海岸线与台湾相望。0002

A.87

B.86

C.68

D.78

标准答案:C

题号: 46 本题分数:1 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的认识。0002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D.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标准答案:C

题号: 47 本题分数:1 分

体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历史性进步,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水平,我们()。0002

A.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

B.可以把公平正义、人权保护等作为首要关注点

C.可以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提上议事日程

D.可以关注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

标准答案:D

题号: 48 本题分数:1 分

2005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民营经济地位作用的认识。0002

A.全社会

B.干部

C.人民

D.群众

标准答案:A

题号: 49 本题分数:1 分

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落实海西建设实践要领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把“重在提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0002

A.根据

B.目的

C.目标

标准答案:D

题号: 50 本题分数:1 分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坚持()的具体体现。0002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立党为公廉政勤政

C.立党为公

D.执政为民

标准答案:A

题号: 51 本题分数:1 分

中央关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共同发展的新格局。0002

A.形成东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B.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C.形成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协调

D.形成中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支持

标准答案:B

题号: 52 本题分数:1 分

胡锦涛同志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没有变。0002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B.社会各阶层之间存在的利益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

标准答案:A

题号: 53 本题分数:1 分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0002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B.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只是动力,发展和稳定才是目标

C.中国不坚持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是目标,发展和稳定才有保证

D.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进行改革发展,故稳定是目标

标准答案:A

题号: 54 本题分数:1 分

民航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福建已拥有福州、厦门2个干线机场和晋江、武夷山、()3个支线机场。0002

A.连城

B.漳州

D.三明

标准答案:A

题号: 55 本题分数:1 分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必须完善城乡居民的()保障制度。0002

A.最低生活

B.有住房、受教育

C.最低工资收入

D.有医保、社保

标准答案:A

题号: 56 本题分数:1 分

要完善支持创业、自谋职业政策,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0002

A.退出政策

B.投资政策

C.审批政策

D.准入政策

标准答案:D

题号: 57 本题分数:1 分

福建省已初步形成高速公路、国道省干线公路较为配套完善的()公路网。0002

A.特等级

B.初等级

C.中等级

D.高等级

标准答案:D

题号: 58 本题分数:1 分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了福建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福建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0002

A.显示

B.提高

C.突出

D.提升

标准答案:D

题号: 59 本题分数:1 分

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制度。0002

A.技能培训

B.社会保障

C.就业援助

D.医疗保障

标准答案:C

题号: 60 本题分数:1 分

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0002

A.目的,活力

B.动力,保障

C.目的,保障

D.目的、条件

标准答案:D

三、多选题共20 题

题号: 61 本题分数:2 分

2005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意见》,提出遵循()的原则对政府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提出新的具体要求。0003

A.民主执政

B.依法执政

C.为民执政

D.科学执政

标准答案:A,B,D

题号: 62 本题分数:2 分

加大对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强化知识产权的()和管理。0003

A.发明

B.保护

C.应用

D.创造

标准答案:B,C,D

题号: 63 本题分数:2 分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是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0003

A.应对“非典”危机的斗争

B.适应新阶段的新任务、新环境和新条件

C.总结过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D.观察世界大势,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外发展的理论成果

标准答案:A,B,C,D

题号: 64 本题分数:2 分

努力建设有福建特色的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要突出()。0003

A.科技兴省

B.企业自主创新

C.创新成果转变化

D.完善体制机制

标准答案:B,C,D

题号: 65 本题分数:2 分

真正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就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0003

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B.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

C.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绩观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

标准答案:A,B,C,D

题号: 66 本题分数:2 分

近年来,省委为了推进海西建设,在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和探索。0003

A.破解发展矛盾。

B.破解发展难题;

C.拓展发展空间;

D.拓展发展思路;

标准答案:B,D

题号: 67 本题分数:2 分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0003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标准答案:A,B,D

题号: 68 本题分数:2 分

要达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统筹”()。0003

A.统筹把握好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

B.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C.统筹处理好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

标准答案:A,B,C,D

题号: 69 本题分数:2 分

创新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努力让各类人才()。0003

A.用当其时

B.人尽其才

C.才尽其用

D.各得其所

标准答案:A,C,D

题号: 70 本题分数:2 分

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加快构建(),着力推介海峡之旅、闽都之旅、海滨之旅等10条旅游线路。0003

A.大武夷

B.山地生态旅游区

C.红色旅游区

D.福建土楼旅游区

标准答案:A,D

题号: 71 本题分数:2 分

按照()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0003

A.依法

B.自愿

C.有偿

D.协商

标准答案:A,B,C

题号: 72 本题分数:2 分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逐步建立()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0003

A.慈善事业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助

标准答案:A,B,C,D

题号: 73 本题分数:2 分

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0003

A.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B.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C.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D.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标准答案:A,B,C,D

题号: 74 本题分数:2 分

党中央提出促进社会就业,就必须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0003

A.员工

B.政府

C.企业

D.工会

标准答案:B,C,D

题号: 75 本题分数:2 分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系到()。0003

A.关系到经济、政治、自然的发展规律

B.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C.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

D.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标准答案:B,C,D

题号: 76 本题分数:2 分

石油化工产业要按照()的原则,在石化基地规划范围和环境容量许可条件下,加强石化项目环评论证,引导炼化及轻油裂解等龙头项目合理布局。0003

A.大型化

B.产业化

C.基地化

D.集约化

标准答案:A,C,D

题号: 77 本题分数:2 分

开展在闽台湾地区居民职称评审,()试点工作,完善在闽台湾地区人才评价政策和办法。0003

A.职称考试

B.资格考试

C.认证

D.办证

标准答案:B,C

题号: 78 本题分数:2 分

《关于落实海西建设实践要领的若干意见》中,“四个重在”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0003

A.重在持续

B.重在提升

C.重在运作

D.重在实效

标准答案:A,B,C,D

题号: 79 本题分数:2 分

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迈进。0003

A.更大规模;

B.更大效益;

C.更多渠道;

D.更高层次。

标准答案:A,D

题号: 80 本题分数:2 分

“海峡西岸”对应着“海峡东岸”,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紧密联系、()。0003

A.互相支持;

B.互动联动;

C.互利共赢;

D.互利互惠。

标准答案:B,C

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

海西高速公路规划重新修编 更新时间:[2009-06-08] 字体:大中小 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先后经省长办公会、省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修编后的海西区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总里程规模从原来的约5300公里增加到约6100公里,规划方案为“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 km/100km2,位于沿海省份目前规划指标的前列;人均高速公路密度1.5公里/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综合高速公路密度为2.7 km/(万人·100 km2)1/2,超过发达国家和沿海省份平均水平,满足并适当超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总体布局方案 1、三纵(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第一纵:国高“沈(阳)海(口)线”福鼎(分水关)至诏安(分水关)段,是沿海对接两洲、连接港澳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起于福鼎分水关(闽浙界),途经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和沿海主要县区,终于诏安分水关(闽粤界)。全长649公里,已建成通车,其中,福泉厦漳路段269公里正在拓宽。 第二纵:“沈海复线”福鼎(沙埕)至诏安(霞葛)段,是海西沿海区域内陆县市间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起于福鼎沙埕(闽浙界),途经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和沿海山区县市,终于诏安霞葛(闽粤界)。全长690公里。 第三纵:国高“长(春)深(圳)线”松溪至武平段,是山区对接两洲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松溪旧县(闽浙界),途经南平松溪县、政和县、建瓯市、南平市区、三明沙县、三明市区、永安市、龙岩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终于武平岩前(闽粤界)。全长475公里,已建成南平至三明段74公里, 建瓯至南平53公里、三明至永安51公里、永安至武平195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助力海峡经济区建设与发展_(精)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 助力海峡经济区建设与发展 许华榕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行业协会的内涵及其特征,阚述了行业协会在促进海峡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功能及其作用。文章立足于福建——海峡经济区西岸部分建设和发晨最重要的主体.分析了其行业协会的现状及在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时所遣遏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给出7解决的对藏和建议。 【关键词】行业协会;海峡经济区;建设;发晨 海峡经济区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必然结果。它南海峡东西两岸构成, 是一个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其东西两岸分别以台湾和福建作为主体。福建作为海峡经济区两岸部分的核心区和主要建设者,其发展必将影响海峡经济区建设和发展。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营利性组织,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社会分工在市场领域细化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体系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fi仅是市场、政府与企业进行协调、沟通的桥梁也是企_k与企、Ip进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对内可通过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的最大化;对外可代表企业向政府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并帮助政府有效实施。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行业协 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两岸科技、企 业顺利对接的桥梁和平台作用是推进海峡经 济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1.行业协会的内涵及特征 1.1行qk协会的内涵 国内外学界对行业协会的定义有着多 种表述: 1.1.1国外学界对行业协会的定义 日本经济界认为,行业协会足指“事 业者以增进共同利益为主要目的而组织的事 业者的联合或结合。”tl 3美国出版的《经济 学百科全书》认为,行业协会是“一些为达 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同行或商人的 团体。”英国关于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定义则 是“由独市的经营单位组成,保护和增进全 体成员既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2】 1.1.2国内学界对行业协会的定义 张理泉(1991f3]认为:“行业协会是以l—J行业企业为主体、在自愿基础上为增进共同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陈宪,徐中振(1999[4]认为,行业协会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维护|一J业利益, 促进I—J业发展,避免问业内部无序竞争, 进行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社会中介性组织和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余晖(2002【5]则认为:“行业协会是具有同一、相似或相近市场地位的特殊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的,界定和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2009-05-14 字体显示:大中小 国发〔2009〕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

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论海峡两岸统一 的条件

《台湾政治人物》 期末考查试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论海峡两岸统一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经历了60年的努力,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不仅始终坚持了“—个中国”的原则,而且在具体思路和方法上越来越灵活、务实,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途径和方法上更突出“和平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和平发展是最终现和平统一的最佳手段和路径,也是两岸关系最现实的选择,它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基准,而是以对等、尊重、互利、“和而不同“的新境界来认知和推进和平统一的决心和信心。 按照‘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的构想和实践,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创造性和历史性突破。由生了重大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美国自1949年以来,第一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为解决台湾问题,在方针策略上调整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于中国共产党的率先倡导,主动提出新政策新主张,同时,台湾当局领导人积极顺应时势,加之两岸同胞的不懈努力,终于促使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lO月14日,中国国民党做出了开放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的决定,从此,结束了两岸同胞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 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是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向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一致的。在台湾这个国内问题的解决上,中国政府同样遵循这一原则,旨在促进地区的稳定,进而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就是要避免因两岸关系的恶化甚至发生战争而延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之所以能够提出并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主要在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各种条件。“一个中国”得到了国际认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台湾同胞要求和平都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但由于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和大陆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及“台独”和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平统一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武力解决。长期以来,海峡两岸的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在尝试着实现两岸的统一,共产党方面希望解放台湾,国民党方面则希望光复大陆。而实现的手段当然都是武力。国民党方面虽然一直坚持“三民主义统一华夏”的宗旨,但随着大陆国势日隆,也明白“光复大陆”是只能说不能做的事情。别说反攻大陆,能够坚持在台湾自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共产党至今没有完成解放台湾的历史使命,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美国的介入。1950 年如果没有朝鲜战争的爆发,大陆政府借助苏联的帮助,不给国民党喘息的机会,发起渡海战役,武力解放台湾是完全有可能的。 1978 年以后,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到目前为止大陆的 GDP 总量已经由 30 年前的世界第 10 位上升到第 2 位,海峡两岸经济实力对比也由 30 年前的 13:1 上升到 20:1。可以讲,单纯从国力来讲,大陆完全有实力解放台湾,区别仅仅在于付出多大代价。有军事学家预计,解放台湾至少要损耗大陆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力,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不得而知,但损耗大量的财力是肯定的。如果台湾真正要宣布独立,大陆政府和人民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为全文:国发〔2009〕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本文由yhr610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10 年第 6 期 ( 总第 165 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 ( 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6, 2010 General, N o 165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朱鹏颐 (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 海峡西岸经济区跨越多个行政单元, 在建设 过程中, 协同 发展应成为 核心理念, 以 求经济 一 体化。为使区域内各地域单元 ( 子区域) 资源整合和系 统化运作, 必 须实施资源 共享型、优 势互补 型、关 联互动型和联网辐射型等协同发展的模式。并要建立联动机制、协调机制和市场机制。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发展模式; 运行机制; 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285 ( 2010) 06- 0008- 04 一、协同发展应成为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核心 理念 20 世纪 70 年代赫尔 曼 哈 肯 ( Harmann Haken) 创建的协同学是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 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的机理和 规律 的学 科 [ 1] 区若干意见?[ 4] ( 以下简 称 ! 意见?) 明 确其战 略定位: # 海西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 域;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我国重要 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强调努力将海峡西岸 ? 经济区建设成为 # 和谐区域?、 # 可持续发展地 区?。福建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 繁荣的海峡西岸经 济区的发展思路 [ 5] 。其 理论 核心 是 自组 织理 论 [ 2] 。 这种自组织能力赋予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 变机制和驱动力, 从而使分散甚至相互抵触的成 分转变成有序的整体合力并形成整体功能。而这 种整体功能所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在子系统层次 中是不具备的 [ 3] 。实现上 述宏伟目标, 就必须树立协同发展的核心理念, 特别要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上求突破, 以新 的发展模式, 协调各地区利益关系, 使区域内各 地域单元 ( 子区 域) 和经济组 分之间协 同和共 生, 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 促进区域全 面发展。 二、海西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模式探析 协同发展 的核心理念只 有落实在发 展模式 上, 才能产生实效, 才能确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 设目标的实现。本文总结出四种协同发展模式。 ( 一) 资源共享型协同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基于资源共享的目的, 应整合相关 资源, 发挥其综合优势, 提高效益。特别是海峡 西岸拥有优势 的港口与岸线 资源, 从 温州、福 州、厦门 至汕头拥 有大陆海 岸线 4100 多 公里, 深水港 资源居全国首 位, 海岸线长 列全国第二 位, 有大小 自然港 湾 125 个, 国家 主枢 纽港 4 个。现在我国沿海港口岸线大都已被开发利用, 。在经济全球 化的背景 下, 各 地区很难依靠单个地区独立地构建经济的优势, 而必须更多地依赖多个区域在协同过程中, 通过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多种途径, 进行双向的整 合, 形成综合整体效应, 才会有效降低区域之间 的交易成本, 实现区域分工与均衡发展, 从而提 升整体竞争力。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 岸以福建为主体, 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 西部分地区, 依托沿海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形成 对外开放的经济区。本区北

海峡两岸教案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其中包括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等;了解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史,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包括“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 2、能力目标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这一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等。 3、情感态度通过我党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学习使学生认清少数台独分子欲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的图谋,他们的图谋是不得人心的,最终会失败的,从而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教学难点: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的正确理解 教学思路及方法 打破教材的编排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系统地学习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及前景:1、大陆对台湾的态度(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2、台湾对大陆的态度;3、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4、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5、台湾问题的前景及我们的责任。 由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自学,互相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大屏幕打出《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窄窄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让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海峡医用设备城的规划

海峡医用设备城的规划 前言 鉴于我省医疗器械市场存在的纷乱局面,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治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秩序,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于2009年11月9日下发了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资格认可暂行规定》(闽食药监械[2009]365号)(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除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治理以外,关于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门是经营场所与设施设备的要求明显提高。《规定》要求“经营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5个类代码以下(含5个)的经营场所面积不得少于1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经营5个类代码以上的经营场所面积不得少于300平方米;综合性经营企业的经营场所面积不得少于400平方米。”“企业经营场所应设置产品陈设专区(陈设室或陈设柜),其面积许多于20平方米。”“经营6801-6820、6856、6864、6866类代码医疗器械产品的,仓库面积许多于500平方米;若仓库层高5米以上的,其面积许多于300平方米;经营期类别医疗器械产品,仓库面积许多于100平方米;经营有冷藏要求类别的医疗器械产品,应配备许多于20立方米的冷藏设施。” 目前福建省多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有的经营场所和设备不具备《规定》所要求达到的条件,这就意味着这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新的经营场所。这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投资新建达到《规定》要求的经营场所全然不现实,再去单独重新租赁合适的经营场所,不利于各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稳固经营,更重要的是将导致我省医疗器械市场更为分散,交易市场更不规范,加大监管难度。目前我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急需一个现代化经营场所,以便建立一个规范化经营的医疗器械交易市场。 基于如此的考虑,民建福建省企业委员会和福建医用设备商会依照《2007—2009年福建省医疗器械产业进展行动打算》,联合组织人员就在闽侯南屿建设海峡医用设备城,以规范福建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器械代理企业的市场行为,实现集中治理并减少医疗器械安全隐患为目标进行了专题研究,从国家和省级的产业扶持政策、医疗器械行业地位、市场进展趋势及外地医疗器械城体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建设海峡医用设备城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方案进行了初步规划。

聚焦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聚焦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刘立栋(271400) 【背景材料】5月4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关 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 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 邻近港澳,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 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 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 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 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地域分工明确、市场体系统一、经济联系紧密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它面对台湾,毗邻台湾海峡,地处海峡西岸,是一个肩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历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经济综合体,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命题分析】从地理的视角应关注的考点有: 1.福建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分析:(自然: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海岸曲折,良港众多;季风显著,台风频繁;水系发达,水力丰富。人文:城镇、人口多沿河流、沿海分布。原因:水陆交通便利、生活、生产水源充足、河谷盆地,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2.福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⑴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⑵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⑶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山脉走向、海岸线大体平行⑷山地多于平原⑸内地多于沿海。 3.福建省区域差异及区域开发方向:1人多地少,耕地不足2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

质种植业;3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4山区开发水能资源5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运输、渔业)。 4.分析闽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闽江流域的开发与生态问题、山区的水土流失、沿海的赤潮。流域开发(以水口电站为例,了解水电站建设的利弊,运用相应材料说明水电站在航运、灌溉、发电等方面的作用);赤潮(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海洋旅游业);水土流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治理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小流域综合治理。) 5.分析福建省的地理区位优势:东南沿海承“长”接“珠”,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福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航空为主干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完善,促进了福建与周围广大地区在资源、市场开发上有效合作,宁德与南平、漳州与龙岩分别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协作圈,承接两大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海峡西岸、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随着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及台湾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合作和交流的通道功能将进一步增强,福建“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6.简述台湾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大陆市场对台开放和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精)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业和信 息化发展的意见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支持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加快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工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支持闽台加强产业交流与合作 (一)支持福建省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产业合作的前沿平台和紧密区域,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支持台商在闽投资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并采用先进技术的电子信息、船舶、机械、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项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推动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争取闽台在产业合作、投资贸易、市场对接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鼓励海西引进台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积极推动闽台产业对接。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支持国家相关行业协会在福建举办两岸产业研讨、展览、对接等大型经贸活动,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鼓励建立与台湾产业配套以及大陆台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支持设立“闽台信息产业合作交流促进中心”,建设以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区域为主的闽台产业对接集中区。会同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在福建联合主办“海峡论坛”及相关活动。积极推进两岸信息产业等领域技术标准对接与合作。加快推进两岸直达通信光缆建设,积极研究和推动台资企业在厦门等地先行开展离岸呼叫中心业务试点等相关工作。 (三)加快福建省台商投资区建设。支持以现有台商投资区和各类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支持在福建建立具有特色的台商产业专区,在福建沿海建设海峡两岸信息产业等合作试验区;支持福州、海沧、集美、杏林四个台商投资区改造提升,支持在泉州等地设立台商投资区;支持台商引进关键的零部件进行加工、生产和销售。 二、支持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 (四)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支持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海峡西岸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支持建设海西国家级电子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示范基地、海峡西岸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示范

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展望

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展望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经济整合不断加深,但是还存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解除人员交流限制,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签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台湾当局在“台独”的路上越走越远,使两岸失去互信。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台湾当局认同两岸终极统一,从“九二共识”开始进行商谈。在WTO的规范下,自修订后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经发会”共识出发,所以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两岸关系问题,为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景铺设道路。 关键词 台湾、海峡两岸、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正文 近两年来,台湾海峡形势有了很大变化。无论台湾岛内政局、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而进行的斗争,都有一些新情况、新发展和新特点,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简介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诺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又制定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干涉中国内政,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先进的进攻型武器。强化美台军事交往与合作,鼓励台湾分裂势力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阻挠两岸和平统一。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决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阻挠、破坏中国和平统一进程。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应当说,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这不同于“台湾独立”,更与极少数坚持要走“台独”道路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当前的两岸关系有两条相反的主线,一条是两岸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台湾民众对祖国与“一国两制”的认同增多,但两岸直航与“三通”仍未实现,两岸政治僵局持续,台海潜伏着危机。 二、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1.台湾政党中,以国民党、亲民党及新党为代表的泛蓝阵营主张维持现状和统一、认同包含台湾的中国;而以民进党及台联党为代表的泛绿阵营,则主张台湾以一个国家的名义登上世界的舞台。因此,台湾的执政党属于泛蓝阵营还是泛绿阵营,对于两岸关系的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3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发展优势 第二节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战略定位 第三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一节功能区划分 第二节总体布局 第四章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第一节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 第二节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节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第四节建设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 第五章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第一节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建设第二节建设海峡西岸能源基地 第三节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第四节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六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节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四节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 第五节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第七章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节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 第四节建立城乡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第八章加强区域合作 第一节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推进与港澳侨更紧密合作 第三节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 第九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第一节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建设 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

第三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第四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第五节构建和谐社会 第十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第二节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第三节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第四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十一章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第一节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第二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第三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着力先行先试 第二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第三节加强组织协调 前言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着眼全局,在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

从产业集聚角度解读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从产业集聚角度解读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摘要:福建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新的构想。本文主要从产业的角度,利用产业集聚概念解读了如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问题,其中着重论述了其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优势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提出的渊源及背景 福建地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东临台湾海峡,具有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地理优势,其作为台海两岸最直接的连接点,与香港和澳门也有着紧密的经贸关系,并且福州、泉州和厦门都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通商的海上口岸。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一个早就客观存在的概念。然而,这一客观事实却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才被认识到,究其原因,是因为福建无论在交通还是意识上都是一个相对较为闭塞的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其更多地局限于建设自身。从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沿海、山区一盘棋发展”直到后来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构建“三条通道的战略构想”,始终都未能抛开局限于福建这个小范围的思想束缚,没有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去考虑福建所处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地理位置,从而导致福建近年来与周边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处在被两大三角区域经济板块夹击并边缘化的危险之中。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这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工业基地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新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共包括3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闽东南经济集聚区,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带,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二部分是内地山区经济推进区,它是山海之间经济交流的枢纽,是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骨架;第三部分是周边经济协作区。这一构想充分体现了福建对自身的新的定位,体现了其对自身区域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所处地位的深刻认识,由此,福建将全方位地融入到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中去,将成为推动长三角和珠三角整合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点,并将有利于中央对台政策的落实和促进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二、产业集聚的概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海峡两岸同胞情

海峡两岸同胞情 大海隔不断骨肉情谊,高山挡不住亲人团聚; 鸿雁寄托了连绵思念,泉水唱响了两岸情谊。 ——题记追忆台湾,我的心中不断激荡,历史脉搏似就在手心中跳动。台湾已经离别大陆半百年啦!半百年来,人们盼望与彼岸同胞紧紧相拥,不必再望着海际,遥遥相望…… 又一次,来到蔚蓝的大海边;又一次,盼望彼岸同胞回归。思绪飞散,脑海中回想起2008年的中国,海峡两岸的情谊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中国大陆,突袭而来的夏日的风呜呜叫着,时而紧贴地面,将街头的纸屑高高扬起,时而窜上天空,将一朵朵黑羊般的云絮赶到一块。于是,天色迅即阴沉下来。顷刻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死亡的阴霾笼罩着汶川。自然灾害——地震,悄悄来临这个城市。顿时,人们胆战心惊,面色惨白的焦急逃命,一栋栋高楼纷纷倒塌。整个汶川到处是一片废墟,一片黑暗。人们无助的呻咛,无助抽涕,一切都无济于事。中国人民哀悼﹑捐款。台湾一方为着华夏人民捐款﹑献爱心。他们用钱用力去挽救大陆受灾人民,他们置生死于不顾,不畏惧地震的威胁,与汶川同胞在一起,紧紧相拥,心心相印。在废墟中,在钢筋水泥板下,人们用顽强的信念生存,因为他们知道,台湾同胞在救助他们,两岸同胞一家亲…… 地震的阴霾还未消失,人们依然沉浸在失去家人的痛苦中。然而,

8月8日,中国再一次面临危急。 烈日当空,张牙舞爪的太阳在台湾耀武扬威地卖弄着它的爪子。没有一丝凉风,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恍然,狂风来袭,越来越大。所有的东西全部都被卷上天空。山坡上的树被风拔起,,山坡上泥土松懈,山石滚动,台湾转瞬变成残亘断壁。大陆人民为此担忧,甚至刚走出地震阴霾的人们也捧出自己所有的钱,全部义无反顾加入到救助同胞的行列中。海峡两岸,一个震灾,一个风灾,灾难,将四川与台湾紧紧相连,在巨大灾难面前,两地民众紧握着手彼此感受对方的温暖,体验彼此的脉动。“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将脸的民众紧紧凝聚在一起。他们用信念去克服困难,去创造一个个不朽的奇迹。两岸人民用大恩大爱,谱写两岸“恩爱”。因为人们知道:‘“人”字一撇一捺,需要相互扶持,相互支撑。人们知道: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灾难面前,我们手挽手,心连心,像坚韧不屈的野草与狂风抗争。海峡两岸,守望相助,只因我们同宗同源,十指连心;只因我们一脉相承,血肉相融。中国千百万年经历多少磨难,淬火而生后,会更加光彩夺目……

海峡西岸建设

海峡西岸建设.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三)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服装与鞋类产品出口较快增长 我省对外贸易主要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去年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45.1%和22.8%,贸易总量相当于我省总贸易量近三分之二强。 从我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全年通用设备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8.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9.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7%。发电设备增长87.6%;汽车产量7.03万辆,增长9.7%,其中轿车3.71万辆,增长28.6%。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8.3%。在高技术产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6%,其中彩色电视机、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31.4%。 另外,服装与鞋类产品出口也有较快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省民营经济在服装和鞋类的强势发展。 (四)区位优势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 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港口在经济发展潜在优势相当明显。早在世界经济市场形成伊始,港口即被认为是贸易和经济兴盛的一大标志,贩奴运动造就了许多伟大的城市就说明了这一点。从区位上看,福建居于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两大三角洲之间,西向有正在崛起的中部等地区,东面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理位置独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福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的整个海峡西岸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要素的集聚互动效应越来越突出。从资源上看,我省生态环境良好,山海资源丰富。特别是岸线港口资源禀赋优良,深水港资源居全国首位,海域面积多达13.6万平方千米,其中可大规模开发建设5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港湾有沙埕港、三沙湾、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7处。从产业发展看,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初步形成若干新兴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也在不断提升,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提升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打下较好的基础。 从这一明显的区位优势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符合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 二、福建对外贸易的探究与“海西”战略的战略定位 (一)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几个制约因素: 当前,福建对外贸易发展仍受到几个潜在因素的制约。第一,港口处于初级开发状态,成为外贸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福建虽称海洋大省,却非港口大省。目前,福建的港口多数仍处于水产养殖和避风港的开发状态迄今为止,全省港口的吞吐能力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宁波港。上世纪80年代,福建的湄洲湾与深圳的盐田港、宁波的北仑港、大亚湾曾经被交通部一起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深水中转港。如今盐田港和宁波港都成为亿吨港港口,成为领跑深圳和浙江外贸经济的中坚力量。第二,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匮乏,使得企业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随着福建对外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开放,这一部分的缺口会更大。对外贸易涉及到

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海西经济区意见(全文)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