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教师读后感

《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教师读后感

《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教师读后感

《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教师读后感

《楞严经》中有“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之说,意思是琴瑟琵琶虽然可以发出优美的声音,但还必须由懂得音乐的人去弹奏。否则,琴瑟琵琶最终也无法奏出美妙的乐章。

在我看来,若语文生命之如妙音,则“感性教学”之如妙指。缺乏感性的语文教学,如同枯萎的秋花,气若游丝;又如同老妪的皱脸,死气沉沉。《中国教育报》曾登载一篇,题为《文学教学:感性中蕴含理性》,其中写到:“中学阶段的教学,往往把文学作品当作来分析,漠视了感性和整体的感受性,单纯强调了理性。中学的语文,并不是语言和文学,而是语言和。虽然学的是文学作品,却恰恰破坏了文学性,总是把美好的感受拆得七零八落。文学的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来自大量阅读优秀作品后形成的语感,而不是来自思想和逻辑。”观小学语文教学之气象,十有八九亦如此。如此看来,“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当是正事;感性教学,乃润泽语文生命之妙指。

爱上语文才寂寞

细读《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怎不会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原来,语文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那位“伊人”。

你看王老师对语文的感性诠释:

“原来,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高贵的灵魂,一种书写生命、寄托生命、实现生命自身尊严和价值的感性存在。”

如此感性的表达,是否折射出他感性的内心视界?

于是,细读回到生命源头,便是细读王老师。

细读王老师,虽只半月,但正如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中所言“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你看他谈及家访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时那润湿的眼睛;你听他郑重其事地告诉你他是见过黑白无常的;你看他婴儿般的笑容满是阳光的味道;你看他挥毫泼墨写下“松间明月常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的潇洒……

不禁轻叹:都说女子感性,男子理性。不想,在这人间天堂,有这样一位理性却又分明感性的泊净斋主。

从来,语文不眷顾缺乏感性的人。这是天意。

我尤其喜欢王老师“感性教学的实质就是这么八个字——出生入死,起死回生”这一句。“将自己的生命沉入语

言”这是何等的挚爱与相知?想起一句话:我一个人不寂寞,爱上你(语文)才寂寞。

原来,语文不眷恋不为她寂寞的人。此乃道义。

大道合乎自然

王老师认为,感性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

这里的“还”,即还原。记得于丹《庄子心得》中曾谈到:人以大地为法,地以苍天为法,天以道为法,而道法自然。每一个人在世间,每件事之间的比较,没有单纯技巧高低之分,只有境界优劣之辨。而境界取之于什么?只有一个标准,即:大道合乎自然。我想,王老师的感性“还原”正是契合了庄子的“大道合乎自然”之说。

正是“还原”,成就了王老师课堂教学的异彩。其中,最具感染力的当属《慈母情深》教学运用的还原技术: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

生:极其瘦弱的,弯曲的背

……你看到了

生:弯曲的背

生:脊柱突出的背

师:瘦骨嶙峋的背你看到了,带着你们的想象读这句话记忆中,我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

生:我母亲的背是挺拔的

师:而我现在看到的是……读

师: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师: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那是一张怎样的脸

生:一张粗糙的脸

生:疲惫的脸

生:瘦弱的脸

师:捧着想象,融进去,再读这句

师: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师:这是我的母亲吗?我的母亲曾经拥有一张怎样的脸生:光洁的脸

生:红润的脸

生:洁白美丽的脸

师:这才是我母亲的脸啊,她曾经是……可如今却是……读

师: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吃惊地看着我

师:那是怎样地一双眼睛

生:布满血丝地眼

生:疲惫的眼

师:这是我母亲的眼吗?母亲的眼睛曾经是

生:炯炯有神的眼睛

生:清澈的眼睛

因为还原,“母亲”那张沧桑、粗糙、疲惫的脸,“母亲”那双布满血丝、疲惫的眼睛,“母亲”那弯曲的、瘦骨嶙峋的背便复活了。更有意蕴的是,这个教学片断还叠加还原,“母亲的脸曾经是怎样的脸”“母亲的背曾经是怎样的背”,这样的深情回望,使得在生活重负下老去的母亲的那份深沉的母爱便复苏于学生心中,荡气回肠。“为什么我(学生)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用王老师的话说:母亲沧桑的形象、沉沉的母爱“已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学,重在“致用”。前几日,参加华东地区课堂教学大赛,在王老师指导下,我执教《江畔独步寻花》就运用了还原技术,效果甚佳:

师:看看路的这边,千朵万朵——

生接:压枝低。

师:看看路的那边,还是——

生: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看看路的近处,——

生: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看看路的不远处,——

生: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黄四娘家门前的小路上开满了花,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紫的,真是热闹,一朵一朵争先恐后地把枝头压低了。

生2:黄四娘家门前的小路上真是万紫千红,有的吹着小喇叭,有的笑盈盈的,有的羞答答的……真好看!

在这里,学生将既有的生活经验与“千朵万朵压枝低”进行对接,赋予意向以色彩、姿态乃至生命的气息,使意向与审美情趣高度契合。

运用互文的方法解读“还原”,我们还清晰地看见,如果说王老师的还原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画面还原、旋律还原、意向还原,那么,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里所谈到的“还原”却注重在还原中寻找差异与矛盾。

孙教授说:“还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与原生

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例如: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孙教授利用还原法这样寻找矛盾:春风本是轻柔的,不好用剪刀比喻,怎么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呢?于是,这个诗句的审美价值就彰显出来了:本来柳丝柳叶之美是大自然季节变化的自然结果,但使人觉得,用无心的自然而然来解释是不够的,应该是有意裁减、精心加工的结果。

于是痛心疾首,过去教学《咏柳》稚气难脱、俗套终落,缘于此!

物我而兼忘

王老师言“语文之道就是要让自己活在文本中,而不是在文本中死去。”有意思!“语文之道是主客融合之道,主体进入客体,物我同一,甚至物我两忘,不知是庄周化蝶还是蝶化庄周。”多精辟!我想,这物我两忘,当是感性教学的极致吧?

联系近日读朱光潜先生的《诗论》,重温“物我两忘”的前世今生。“物我两忘”最早出自沈约的《郊居赋》:“惟

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其中之意又源于《庄子》,《齐物论》云:“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这是一种物我不分,亦即物我两忘的境界。

“物我两忘”又是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朱光潜先生说:“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向,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至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

再回头细阅王老师自述的案例《草船借箭》,他戏称抓“神机妙算”这个文眼,纲举目张,一以贯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是“扒了诸葛亮的皮,抽了诸葛亮的筋,剁了诸葛亮的肉,吸了了诸葛亮的血”,多么感性的表达,如矛直抵我的心底!原来,我是刽子手,细数,二十年来,扒诸葛先生的皮已十次。而王老师却“巧笑倩兮”,于是诸葛一笑值千金,于是诸葛笑盈盈地轻摇羽扇复活,于是孩子们和诸葛由两忘而至同一。妙哉!

细想,这是王老师将“物我两忘”的古代美学概念与现代接受美学理论的完美融合的结果。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研

究重点的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来实现,即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王老师正是独具慧眼洞察诸葛之笑即“作品中的未定性”元素,才演绎出诸葛笑曹操、笑周瑜、笑鲁肃、笑自己的“王氏四笑教学”,于是诸葛的气度、诸葛的从容、诸葛的儒雅、诸葛的足智多谋、诸葛的胸有成竹、诸葛的神机妙算、诸葛的高瞻远瞩在瞬间复活!我想,感性教学是一种个性化教学,奥秘也正在于此,“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孟子·万章上》有云:“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王老师,先知先觉者也。

所谓亦步亦趋,我便是一个。然,经典之法总是永远值得亦步亦趋的;再者,先效仿,而后创新,这是王老师的教导。仍以上述《江畔独步寻花》为例,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化身为娇莺戏蝶,想象在花间的快乐,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曼妙体验:“我就是那蝴蝶,身披彩衣,在花间舞蹈,小黄莺正为我伴舞呢。”

“小黄莺我站在枝头,举目四望,万紫千红,好一派春色,我禁不住放声高歌。”

……

这也权且算作达到物我两忘之境了吧。一举兼得的是孩子们的悟法:原来品读诗歌还可以把自己化为诗中之景。

一花一世界

王老师言:“在我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和‘言’相对的这个‘意’,包涵三个纬度。第一,指‘意象’,第二,指‘意境’,意象的叠加和连续呈现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情境;第三,指‘意蕴’,透过意向和意境索要言说的意义,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也是感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思想要素。”

于是记起英国诗人布莱克《天真的预言》里这样的诗句: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双手握无限,

刹那是永恒。

一树一菩提,

一叶一如来。

天真的预言,

参悟千年的偈语。

《华叶经》中也有:佛如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由“花”而向“世界”,这就需要一种洞明:从一朵花中可以看出世界物质的奥秘;从一棵小草中可以想象出天堂的样子;从一片叶子中可以体会到造物主的恩惠;从一粒沙子中可以感受到永恒的快乐,这便是感性的所在。

迁移至语文教学,就是王老师谈到的由“意象”向“意境”进而“意蕴”的延展。对文本的感悟,仅局限在语言文字的理性层面是单薄的,那是去语文;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意、情趣、情味,才是真语文。前日看到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网中一则案例《小小竹排画中游》,就很能说明问题:“树木密”作为江南春色图中浓墨重彩的一幅,不仅可以让人看到“树木一棵

棵靠得近”的客观存在,也可以让人体验到看到树木繁茂无比欣喜和舒畅的感受,也可以让人体味到在树木间嬉戏玩耍的生活情趣……

所以,如果教学仅限于“树木一棵棵靠得近”的客观存在,那是科学教学,而语文意蕴则是那“体验到看到树木繁茂无比欣喜和舒畅的感受,体味到在树木间嬉戏玩耍的生活情趣……”。

再看王老师执教《荷花》的精彩演绎: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

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你看,把“冒”解读为“伸、长、钻……”,这是表层的客观存在,“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则是语文意蕴、语文情味。

我执教《江畔独步寻花》也注重了对文字意蕴的开掘,如:引导学生对“压枝低”的感悟:由“压枝低”体会到花数量多,进而体会到花的量,又由花的分量体会到花的饱满、肥厚、硕大、湿润,再进一步体会华怎样地“压枝低”?争先恐后地、快乐地、自由地……,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包涵了“意象”“意境”“意蕴”三个层面,读活了文字。

正如王老师所说,“感性教学是一种以感性形式对学生的精神产生持久影响的教学,它认为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我想,“大道合乎自然”的还原,“物

我两忘”的移情、“一花一世界”的感悟当是感性教学的基本秘妙,它们既有交融又有区别,其间,又渗进“潜心涵泳、诵读体味、联系语境、比较鉴别、激活想象、质疑问难、情境引读”等教学策略,充盈着生命的气息。

总之,感性教学之如妙指,点化“把文学作品当作来分析”之尴尬,润泽语文之生命,指点真语文之归途。善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