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就是需要稳定”,而“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的稳定首先要瞧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就是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的前提,而农村稳定又就是整个国家稳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解决农村养老就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尤其就是我国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探讨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对于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与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我国农村流传一首打油诗“隔窗望见儿喂儿,遥想当年我喂儿。儿喂儿来不喂我,不知将来谁喂儿。”这一首打油诗反映了我国农村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真实的生活写照。残酷的现实生活直接冲击我国农村现在传统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也就就是靠儿子与土地养老,农村老人生活主要靠土地获得基本生活需要的粮食,其次才就是从儿子那里获取经济援助。即使我国农村发展到今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老模式仍然就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虽然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当前农村一部分年轻人自主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孝”文化观念趋于淡薄,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强,尤其就是山区农村的青壮年大批涌向发达地区打工,家里往往只留下妇女、小孩、老人,甚至一些家庭青年夫妇全部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与小孩,让老人照瞧小孩,往往让老年人不堪重负。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迁移,直接导致农村老年人身边子女数减少,从而冲击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她乡留”,一句心酸的歌词道出对养老问题的担忧。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对农民的个体价值给予了多方面的承认,并从道义上肯定了追求个人幸福的合理性。个体价值的确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基础,老人在家庭中的传统权威地位全面动摇。加之现代社会中老年人在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导致老年人在家中处于较低的地位,难以在家庭中获得其想要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籍。所有的这一切都导致了当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出现了一系列的赡养问题。因此,在农村家庭养老中,有的老人能生活幸福,安度晚年;有的只能维持温饱,有的却受到虐待,这反映出农村家庭养老在表面维持的背后,潜伏着一种危机。陈红一首“常回家瞧瞧”歌曲,“。。。。。。。。。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瞧瞧,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领着爱人常回家瞧瞧”。这一首歌曲就是现实生活中老人心理与精神方面的真实写照。

二我国养老困境

思想导致社会前进步伐缓慢。我国农村农民虽然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一个漫长的道路,但就是思想还就是很陈旧,就像就是山上的花岗石一样一点都没有改变,生儿子养老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农民的思想里。农民的思想就是如果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出嫁以后,家里面就剩下两个老人生活,平时没有亲人在身边照顾的确很孤独,她们都希望自己身边儿孙满堂,哪怕平时闹一点、忙一点她们心理很充实。哪怕就是违反《计划生育条例》也要生一个儿子,等老了以后,不管儿子孝顺如何老了总就是有人养老送终。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情况也的确如此,女儿大了总就是要出嫁,出嫁以后呆在别人的家里,就就是有孝心也就是偶尔回家一趟,不可能仍然天天住在娘家照顾两位老人。当两位老人去世一位的时候另一位就是很孤独的,特别就是单身老人有病的时候,常常连吃饭这样的基本生活都

不能够自理,哪一种处境谁敢想象与切身去体会。当然现实生活中儿子多了也不就是一件好事儿,子女之间经常会相互依靠与依赖,导致父母的赡养费不能够落实,特别就是贫困山区农村经济条件差,当有一个儿子拿不出赡养费的时候(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有一、两个月没有给的时候,这一种情况经常就会出现。所以现在农村流行一句顺口溜“一个老人可以养活十个孩子,但就是十个孩子养活不了一个老人”。虽然父母拿不到赡养费,但就是父母亲总就是以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把种种情况掩盖着,一般都不会运用法律的手段将自己的子女们诉讼于公堂之上。有的子女把父母亲逼急了将她们诉讼于公堂,当官司打赢以后,赡养费法院也很难落实,自古以来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说,法院有时候对老百姓也没有很好的办法给以落实,这个时候只会激发、增加父子、母子之间的矛盾。农村的现实生活当中这种残酷的现实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人们只能够从道德方面给予指责,对现实状况还就是没有什么根本改变。子女孝顺一要有孝心;二要子女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二者缺一不可。子女有孝心但就是她连自己家庭的生活都照顾不过来的时候,她也就是心有入而力不足,现实生活就就是这么残酷。

三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70%以上,人口增长总量通过计划生育等种种行政手段加以控制,总体上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但就是我国现在已经步入了一个老龄社会时代,老龄人占人口总量的30%左右,走在路上一瞧人群中十个有2、3个就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山区尤为突出,山区农村现在在家里除了16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余的全部就是老年人,年轻人全部出门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庞大的老年人群、过快的老龄化速度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社会的安定团结。老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再过两代人老龄人将达到50%左右,那时人群中除了老人孩子其余部分所占的比重大约在30%左右。我国虽然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就是也带来了一些现实的问题。我国农村居民一至两代人以后一个家庭最多有五口人(这就是父母建在的),可以想想那个时候一个年轻人的负担有多重,那时她一个人将肩负三至五个人的经济负担;更不要说结婚以后女方父母加过来的负担,也就就是说一对年轻人需要肩负至少五至七人的负担(含她们自己),那不就是一般年轻人所能负担的起的担子,那个重担会把几乎所有年轻人压垮,这个时候就需要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只有国家做坚强的后盾,老年人才会有一个依靠,社会才会安定团结。

四我国农村贫困山区基层组织征收应参加养老保险群体缴费时面临的困难。

一就是弱势群体(重度残疾、五保低保、特困),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必须由国家给以缴纳其应该缴纳的费用。

二就是外出打工人员无法按时征收其应该缴纳的养老金。

三就是年轻人外出打工后,在家里的留守老人无钱缴纳全家应该缴纳的养老金。

五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方法

一继续发扬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政府应该充分挥发新闻媒体的宣传、传媒作用。利用新闻媒体进一步对现实生活中美德、公德、道德方面好的典型事件进行宣传,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改变思想作风,积极主动的担负起养老重任,让老人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与心态,生活没有顾虑。

二继续加强子女缴费强制执行制。由于我国农村享受养老保险金的人口庞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刚刚起步,农村养老金的缺口很大,起步阶段完全依靠国家还就是有一定的困难,必须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方式,将享受养老金待遇与其子女缴费结合起来,一方面缓解国家在农村养老保险起步时候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农村社会养老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与苗头,可以通过这一个缴费行为,引导与树立社会养老新行为、新风尚。当前我国农民(特别就是贫困山区农民)思想意识还很落后,一部分农民在现实中思想境界还没有达到自觉缴费的时候,养老保险强制收取一个能缓解国家资金压力,二能强迫少数农民快速转变思想,接纳并使养老保险试点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使中国孝文化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与农村养老保险结合起来。

三继续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宣传工作,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地参入到养老保险行动中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迫在眉睫,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力度,多做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农民主动加入养老保险队伍中来,要转变农民的思想意识,使农民的思想意识由“要我保”转变为“我要保”。从而完成农民自己的原始积累,解决自己的老年保障问题。

四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发放力度,做到农村人员应保尽保,应该救济、救助的对象要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主要就是五保、中等以上残疾、生活困难的家庭、缺少劳力收入低的及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政府必须保证这一部分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

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补助机制。农村群众养老成为农民晚年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彻底解决9—10亿农民的养老国家与农村集体就是包不下来的。必须三方面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主要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补贴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先以个人缴费为主完成预先性的原始积累,缴费标准高,缴费年限长,领取标准就高;缴费标准低,缴费年限短,领取标准就低;在个人缴纳为主的基础上,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经济状况给予适当的补助,集体经济强的可以多补助一些资金;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可以少补助一些资金;无集体经济的村可以不补助。现实很多农村集体经济根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特别就是贫困山区农村),集体补助就成了纸上谈兵一句空话;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养老金补贴标准,以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通过三方面相结合,不断强化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逐步建立以个人资金缴费为主的社会保险机制,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六继续落实惠农政策,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农民增收。国家应继续加大惠农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公益福利事业(像修路、水利工程、天然林保护等),改善农村农民居住环境与生存条件。进一步加大惠农资金补贴力度,提高各种粮食补贴标准,扶持农民增收。

七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各项规章制度。政府与农村养老保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管好用好,用出效益,对国家与农民负责。收取保费后应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总账、分人建立农民个人养老保险档案,基金实行县、乡(镇)、村三级管理,投保人到领取年龄后按照有关程序领取养老金。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是一项得人心、顺民意的公益事业,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新农保解除了农民的养老之忧,切实保障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与谐稳定,缓解了养老高峰期的压力,促进了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对加快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届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长期处于社会保障制度边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日益凸现出其有待进步完善的一面。如何建立和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村社会现状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太子的读书计划”系列节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和我国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贯彻执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广大农村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一)老龄化加快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更加凸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目前我国已有百岁以上的老人1.78万人。在我国人口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从768万增加到了1199万,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56%远远高于我国老年人口和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增加到2700万,占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上升到19%。81%的高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在洗澡、穿衣、上厕所、吃饭等方面,16.7% 的人或多或少需要他人的帮助,5.1%完全依赖他人。①并且随着城市化不化的加快和农村社会劳动力的输出,穿越之《爱上古代帅哥》第28章--第29章,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这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二)社会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化,使得传统以家庭养老方式发生微妙变化 养儿防老,家庭赡养一直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中,经济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家庭自然承担着赡养老人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分工为特色的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这一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02亿。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已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占全国70%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标签:养老现状对策 据国家统计数据,到2013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02亿。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严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已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占全国70%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一、农村养老面临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不断充裕,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数量急剧增加,而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处于相对和绝对的贫困状态,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堪忧,农村老年人的民生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1.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这是由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决定的,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边远地区,还保留着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这就更决定了家庭养老必然长期占居主体地位。 2.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在经济供养上,一对农村夫妇往往要供养四个老人,因此,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正受到挑战。在生活照料方面,在精神慰藉方面,由于家庭小型化的推进,这就导致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沟通和感情交流,难免造成老人孤单寂寞。同时,一些青年夫妇往往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 3.尊老敬老氛围不浓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全社会对老龄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引起足够的重视. 4.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记录显示,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同时,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他们的老年生活的好坏也成了当前养老问题主要矛盾。

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调查报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我与以“青春奋斗成就梦想?勇于担当时代责任”为主题进行了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实践的主题:青春奋斗成就梦想?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时间:2014年2月3日—2014年2月9日 地点: 一、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线上。主要表现在: (一)生活困难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一个是靠自己劳动收入,另一个是靠子女供养。在农村60-70岁之间的低龄老年人中有不少人身体比较健壮,能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或多或少的劳动收入,在经济上不完全依赖于子女供养。而不得不靠子女供养的农村老人,却因他们的子女生活本身就相当困难,其生活就难以为继了。尤其是80岁以上的纯农户特困独居老人因自身基本上已无经济来源,依靠吃低保、政府救助和子女少量赡养费维持生活。 (二)看病就医困难 农村老年人一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年老生理疾病较多,经济上抗病能力较弱。而当前农村医疗条件、医疗水平还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一旦生病,子女负担加重,后果不堪设想,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的现象常有发生。虽然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医疗保障的缺乏,他们生病就医时,能拖则拖,不及时就诊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照料功能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约有60-70%的青壮年因外出打工,无暇顾及父母,许多老人成了“留守族”,他们不但享受不到子女的照料,还要承担种田、照料孙辈等繁重的田间和家务活动,负担重、压力大。特别是那些年迈体弱的老人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生活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状态,加上生活单调贫乏和长期独居带来的精神上的空虚,使得其性格怪异。 (四)安全令人担忧 目前农村老人业余生活枯燥,娱乐活动鲜得一见,加上长期“留守”,邻里彼此缺乏互相照应,他们的安全状况比较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高龄特困独居老人,他们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甚至病死陋室多日无人知晓的事情时有发生,事故日趋增多。 二、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中国养老院现状分析

中国养老院现状分析 在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但养老护理人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的现实,目前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1.69亿,养老床位250万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中国1000名老人中只有15人拥有养老床位,而发达国家是70人。 公立养老院入院难民营养老院生存困难。民营的养老院为什么会生存困难?第一,它门槛高,这样就导致大量的民营养老院处在灰色地带,因为他没法拿到那个资质证明,按照床位数、人均居住的平米数以及人员相关硬件的门槛,如果投资,是很难达到的,尤其是在社区一级的地带里,他就不能拿到相应的补贴,因为补贴也是按照规模来的。比如50张以上床位,才能够一个床位一年拿到3000块钱的补贴,而且这个补贴更多的也都是在公立养老院里才能拿到,所以相对来说,优势的资源都集中在公立。 现在面临的就是公共服务的短缺问题。整个的社会化养老呈现出三个短缺:第一,是相关法律短缺,仅仅一个就是1999年民政部出台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全国的养老床位短缺。在发达国家,床位跟老人的比例是5%到7%,我们是1.5%左右;第三是护理人员非常少。按照老龄化程度,目前我们最少需要护理人员1000万,但是真正的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员只有22万,在这22万里,

真正持证上岗的只有2万人,这个缺口比例是相当大的。那么在人员缺失、法律缺失、机构缺失的情况下,这些老人也没有别的选择。 兴办养老院的入门标准太低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够。民办养老机构从建立之初,基础就不是特别牢靠,养老院入门的标准太低,或者说在入门时的执行力度不够,有很多资质、条件、管理水平都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养老行业。养老机构在运行的时候,由于经费的紧张,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够,造成了它们低成本的运行,所以本来应该达到一个较高的服务水平,结果现在因为经费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养老院就达不到这个标准。 据预测,2014年全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每7个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让老人安然养老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养老的社会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按照专家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真正进入到所谓的重度老龄化的阶段,到这个阶段以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是4个多亿,这在全球人口里排第三位了,而且基本上3个人里有1个是老人。到这个阶段以后,如果单纯依靠家庭来养老,肯定是不现实的,那么养老的社会化是一个大趋势,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 让人有尊严的活着,特别是让老人有尊严的活着,是发展经济和社会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联合国有一个专门的老年人的基本原则,其中有两个基本原则非常重要,第一个是照顾原则;第二就是尊严原则。

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doc

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农村养老问题现状 随着二十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逐渐小型化,大多以一至两个子女为主。与此同时,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以前只在城市里出现的空巢老人现象,如今在中国农村也日趋普遍。由子女长年不在身边,依靠家庭养老也就成了一种泡影。 人口老龄化已经来临 人口不断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百姓对养老日益关注。许多老年人无奈的感叹:养儿防老防不住,国家养老保险不完善,老有所养由谁养? 对于老人,子女孝敬是天理人伦的要求,90%以上的农民仍然靠传统的家庭养老。 但是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很快就要进入老年期,他们面临着一对夫妻要面对四位老人的现实,养老将成为独生子女的不可承载之重。这就是现代农村养老问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目前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正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传统的家庭养老、儿女养老模式正面临挑战。 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 家庭养老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这与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环境闭塞,与外界联系甚少,还保留着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更决定了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总之,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同时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

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养老功能的弱化具体体现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在经济供养上,一对农村夫妇往往要供养4个老人,抚养一个小孩,经济负担加重。加之我国农村经济本身就比较落后,因此,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正受到挑战。 在生活照料方面,大批农村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不仅无法照料家中老人,反而把孩子和家中农活留给老人,农村养老负担沉重。在精神慰藉方面,由于家庭小型化的演进,子女外出打工,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感情交流,难免孤单寂寞。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农村养老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 另外,以前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可是,现在农作物根本不值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已经不错了。在医疗、教育等日常消费开支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大多农民根本顾及不了自己的养老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 一、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二、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国经济尚处于较低水平,国家、社会和家庭都面临着较为沉重的养老压力,养老问题成为我国社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我国近9亿的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是成为中国目前绝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为此,我国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希图提早准备应对未来的养老难题。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实施的新农保较于旧农保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但是,新农保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无论是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在制度实施过程控制力方面,还是在实施效果的保证方面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以求更好地完善现行制度。本文拟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归纳和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 China's new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China has entered the aging society, but China's economy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the state, society and families are facing more heavy pressure on pension, pension issue has become China's major social problems in the next period of time, especially the pension problem in China in the last 900 million of the farmers, it is become a big problem now China never be ignored. This has been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to prepare to deal with future pension problems.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though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ol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but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also not perfect, whether it is in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cess control in power system, there are still imperfec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guarantee, which requires us to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system.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我国农村养老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养老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一、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的现状用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以农民子女扶养与农民个人自养相结合的方式为主。随着社会变革进一步加剧,传统养老方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农村很多地区的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农村土地养老保障不断弱化 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障曾经世代以土地为中心。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拥有土地的数量因此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减。目前,我国有1/3省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有660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已经接近或低于联合国测算的、土地对人类生存最低保障警戒线0.8亩。这意味着,减少了农作物播种面积,加大了农业生产继续增长的难度[1]。加上农业天生弱质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低下,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非常巨大,绝对收益越来越低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限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农民的养老需要。 (二)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我国农民的养老一直是以家庭为主。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家庭养老的问题日渐增多。 首先,家庭养老投入受到制约。人口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转变,使得更多的农村年轻人到外地独立谋生,以至于不能够切实地承担起扶养老人的责任。在农村,农民用在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养老费用。农民家庭的财富由父母向子女转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了“重幼轻老”的社会现象。 其次,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民子女凸显养老负担。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规模小型化成为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农村家庭户均规模3.65人。越来越多的农民独生子女将形成“四二一”的家庭格局,一对夫妇可能赡养4个老人。农民子女的养老负担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 再次,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上升。子女不赡养,或者只提供很低的养老保障,老年农民只有自养。目前,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逐渐上升。他们年老体衰,生产经营能力很低,导致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已经沦为农民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拖累农民改善养老状况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06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明:2001—2020年是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97%。同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 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2]。我国农村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民老年人队伍数量庞大,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人口因素。 (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家庭养老负担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搞基础建设。而城镇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松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家庭养老提供了经济支持。但是,

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深度分析

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深度分析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提速,养老服务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十二五”时期,我国养老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养老服务的体系框架、目标和任务逐步清晰,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十三五”时期既是中国老年人口达到峰值的平台期,也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点,必须认真检省问题,并以前瞻性视角探寻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值得肯定的成就 站在“十二五”收官之际,与前一个五年相比,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成就是显著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大幅增加 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有3.88万家、床位数320.8万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17.8张;到2015年9月,上述指标数量扩张的幅度较大,分别达到4.67万家、654.9万张、32.3张。从中央到地方用于养老机构、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公办养老机构、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大增。同时,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中,社会资本渐趋活跃,目前社会办养老机构达到了1.37万家,对机构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 (二)养老服务政策蓄势连发 2013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将长期以来对养老服务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和实践探索上升到了法律,使得这部法律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务实政策和改革举措。既涉及养老机构的设立、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也涉及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与发展以及鼓励和引导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这五年养老服务政策出台的密度之大、措施之实可谓前所未有。 (三)各方共担的责任框架基本形成 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关系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前提。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意识到,政府在养老服务发展中肩负责任,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市场则是现阶段实现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核心机制,而社会和家庭显然不能置身事外。因此由谁来提供、提供哪些养老服务绝对不能“一刀切”。养老服务说到底是由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一项事业。与21世纪头五年“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理念相比,“十二五”时期对于各方责任的认识显然有了质的飞跃,政府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边界,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各方责任架构。 (四)社会投资由普遍观望转向有效行动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 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与关注, 而老年人群体中,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在研究老龄问题时, 常常把无子女或有子女但与父母分开居住, 只剩父母单独生活的这类老 人喻为空巢老人。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这类老年人已超过老年人总数的50%。伴随城镇化的加快, 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人数愈来愈多, 促使空巢老人也不断增多。空巢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 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加关心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 最近, 我们在江西宜丰县进行了实地调研, 并形成了调查报告。 目前, 该县有常住总人口29.15万人, 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9127人, 占总数的13.42%, 其中农村老年人28849人, 占全县老年人口的73.7%。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57%。为准确了解该县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 我们重点调研了这类老人的家庭生活状况, 主要是老人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精神生活、权益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研中的农村空巢老人专指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本乡辖区内居住的、只剩老年独自生活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基本缺失的老年人。我们对该县16个乡(镇、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 对该县潭山、双峰、石花尖、新昌、石市等五个乡(镇、场), 每个乡(镇、场)按二个村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抽样, 采取点面结合, 随机抽样, 上户问卷调查等方法, 辅以一定的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目的在于推动陕西省新农保政策的实施。主要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档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具体分析了农民参保档次较低的原因集中在,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信息宣传、对政策的信任度、政策的稳定性、青年人的保险意识以及对政策的认知程度不够,跟风缴纳等六个方面。 标签:新农保;参保档次;现状;影响因素;黑池镇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政策对于改善我国农村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意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陕西省政府于2009年9月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对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做出了具体规定。11 月陕西省确定了11个国家试点县、34个省级试点县,并下达了国家和省级试点县的批复。截至2011年10月底,107个县(市、区)已全部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其中新农保参保人数已达到635.87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为146.34万人。自2009年以来,新农保政策的推行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次研究将主要针对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农民参保档次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黑池镇位于渭南市合阳县,东临黄河,西接金水沟;北依新池,南接马家庄。合马公路贯穿南北,距县城22公里,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3.1万人口,是合阳县经济强镇、文化大镇。 2016年7月,笔者对黑池镇多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分别是黑西村,黑东村,东洼村,南社村,北黑池村等,增加了数据来源,使得调查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因此,调研数据及结果更加具有可靠性。本次调查研究总共进行访谈32人次。在此次进行访谈的32名对象中,男性有16人(50%),女性有16人(50%),性别较为平衡;20~30岁2人(6%),30~40岁6人(19%),40~50岁12人(37%),50~60岁12人(38%),访谈对象年龄大部分集中在40~60岁这一区间,其是最接近新农保收益的年龄层,因此相对更加熟悉新农保,所提供的数据也相对更为准确。 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结构式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是一种对访谈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按照事先制定的访谈提纲,针对合适条件的访谈对象进行访问,并在访谈过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5月

目录 成熟国家典型养老金体系介绍与我国三支柱发展不充分的现状 (3) 强制储蓄、税免政策引导居民养老投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成国际主流 (3) 成熟制度代表:美国政府、企业、个人养老三支柱体系充分发展保障居民退休养 老收入 (4) 解决老龄化增速过快问题的成功代表:新加坡强制雇员养老储蓄,并投入国家发 展建设 (5) 解决老龄化程度严重问题的成功代表:瑞典融合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统筹管 理养老金 (6)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发展第三支柱缓解养老金压力迫在眉睫 (7) 中国老龄人口占比较高,老龄人口增速名列世界前茅,社会整体养老压力不断增 大 (8) 当前中国严重依赖养老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发展不充分,而第三支柱建设尚处于 起步阶段 (9) 养老第三支柱承载着破局使命,而养老目标基金是其重要组成 (11) 养老目标基金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初期皆小,规模增长依赖市场积累 (11) 养老目标基金1990 年代在美国诞生并迅速发展,当前已成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 成部分 (11) 中国养老目标基金规模276 亿元,诞生初期规模虽小但承载破局使命,对标国 际前程远大 (12) 中国各基金公司在养老产品上的布局:结合市场现状,同时考虑长远需要 (14) 目标风险基金以一年持有期稳健型和三年持有期平衡型产品为主 (14) 目标日期基金到期日覆盖未来30 年,易方达到期日设计丰富了产品序列满足差 异化需求 (15) 中国养老目标基金诞生一年多以来业绩良好,适合长期持有 (17) FOF 业绩优于同期普通公募及股指,而养老目标基金是我国FOF 的主体 (17) 目标风险基金通过权益上下限控制风险,半年、一年业绩统计皆获正收益 (18) 一年持有期稳健型权益上限不超30%,三年期平衡型权益上限不超60% (18) 目标风险基金受益于波动率控制策略在今年极端行情下表现出明显的抗跌特性 (19) 目标日期基金面对巨幅波动有效控制短期风险,长期持有价值经受住考验 (20) 持有期越长,到期年份越远,目标日期基金下滑曲线起点越高期初权益比重越大 (20) 极端市场行情目标日期基金通过调整权益比重控风险,近期市场回暖配置机会进 一步凸显 (22) 市场提示 (24)

浅析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解读

浅析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写作提纲 一、绪论 老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保障自身生存方面,面临比年轻人更多的困难。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更令人堪忧。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老年人口的生存和养老现状,探讨现阶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本论 (一)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1、农村老人精神负担和生活 2、涉老侵权问题愈来愈严重 3、农村社会保障缺乏 (二)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 1、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 2、农村社区养老发展严重滞后 3、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严重不足 (三)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主要措施 2、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相关措施 三、结论 健全老年人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国家经费投入,加强国家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视,可以有效缓解困扰社会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使他们生活有一定的保障,这对农民对国家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析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很久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在黄土地上一生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老年人口的生存和养老现状,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养老,问题,现状,思考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保障自身生存方面,面临着比年轻人更多的困难。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于在黄土地上一生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但事实上在广大的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更加令人堪忧。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当前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老年农民老无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养老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而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老年人口的生存和养成现状,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农村养老形势日趋严峻 (一)农村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快 我国人口众多,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而其中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人口基数很大。根据统计,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根据中国老龄委2006年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农村人口约为7.24亿,而其中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人目前已经接近1.1亿,农村老龄化程度达到15%。 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老年人的老龄化比例比城市 高出了3.4%,而且在2000年至2006的六年时间增加了2.16%,农村老龄化程度远远快于城

农村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姓名廖承智 学号200930961013 院系公共事业管理系 年级09级 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 指导教师龙青松 二○一二年五月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廖承智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09级公共事业管理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兴义,562400) 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由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体制转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交纳保险金数额较低、管理水平低和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难度大等问题。其中筹集养老保险基金与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是关键,对此,哪些主体应该负责,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革,为实现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而努力。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 近年来,“三农”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目前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很少顾及到农民的养老问题。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青壮年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再加上养老保障制度残缺不全,老年农民老无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从农民的最基本的保障问题上下功夫,使农民老有所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一)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据统计分析,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1】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精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 , 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己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形势的需要 , 社区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各种服务的依托和载体 , 在此条件下 , 社区服务在养老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也随之蓬勃的发展起来。本文就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现状分析其对策。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城市社区 ,社区养老社会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在增加。至 1999年 10月,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 10%,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入住要求;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处于逐渐弱化的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年轻人在家照料老年人的机会大大减少。此外,空巢家庭也在日益增多,进一步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这一客观现实,迫切要求社区加强老年人的照料服务功能。社区养老服务已日益显示出了其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内涵及其优越性 社区是由一定的人口、地理区域、社会组织、文化等因素组成的共同体,在我国城市, 一般是以街道或居委会作为基本单位。在研究养老问题时, 社区也应包括一些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宿舍区。所谓社区养老服务,是指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的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行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帮助实现老年人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心理需求。第二,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老年人所熟悉的社会环境, 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和亲缘优势。第三, 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内各种养老资源。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发展较快。但是, 从总体上来讲, 社区养老服务业在其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应该引起重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 观念落后。没有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差。

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洛阳理工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时间:2013/ 专业:车辆工程 组员:B11021309 关延安 B11021324 徐良 农村村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农村村民养老保险情况 调查地点:河南省漯河市徐庄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一阶段:收集用于本次实践研究的资料,并将其整理、归纳。 第二阶段: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农村村民养老保险"的问卷调查表。 第三阶段:将问卷调查表发放到每位村民手中。 第三阶段:将问卷收回并作统计。 第四阶段:总结统计结果,撰写感想和个人心得,最后拟定一份论文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的今天,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日趋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生活水平及推动内需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农村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第三大农村社保制度,将使农民也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对农村相关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分析,展现了当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实施成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阐述了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政府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见解及建议。 调查目的:社会福利权益平等是社会文明发展和公平的标志性指标。在国家经济经过持续三十多年的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尽管城乡差距客观存在并且非短期内可以填平,但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将农民排斥在国家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农村养老保险的建设与推广尤为重要。今年,政府推出了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较以往有很大的改变和调整,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

(完整版)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毕业设计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以江苏连云港市社区(村)为例 养老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安定大局。特别是近几年来,老年人口快速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衰落,社会机构养老收住老人有限,致使养老产生危机。如何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参考有关专家学者对养老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的养老实践,普遍认为加快社区(村)养老服务是最佳的对策。为此,本文就如何加快发展社区(村)养老服务,如何进一步完善优化提升社区(村)养老服务体系,作较深层次的分析研究。 笔者遵循实践第一性的原则,首先介绍了连云港市社区(村)养老服务的良好现状,以具体的事实彰显社区(村)养老服务的自身优势,体现其蓬勃发展的活力,为社区(村)养老服务的发展确立了坚实可信的依据。文中先介绍发展社区(村)养老服务的得力举措,后写社区(村)养老服务的创新发展具体做法和丰硕成果。 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在发展出成果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平衡现象。文中指出在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设置、服务设施、服务队伍、管理制度、运营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有效缩小差距,文章写出社区(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分析了发展社区(村)养老服务的特殊背景,以增强发展社区(村)养老服务的紧迫感、使命感。并从高新目标出发,探索了如何实现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具体服务人性化、资金投入多元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有效途径。这“六化”实现了,社区(村)养老服务将会造福千万家,惠及全社会。

一、连云港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连云港市为了更有效地适应严峻的养老形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多样措施,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在抓好社会养老机构、“五保”供养服务的同时,特别重视能为更多的老年人群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社区(村)养老机构建设。通过狠抓老年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经过近几年的奋战,已经创建了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知名度高的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站、院、服务中心),基本上满足了当地老人的养老需求,深得群众满意。 1、发展社区(村)养老服务的具体举措 (1)增强养老法制意识,引导人人关爱老人 通过多种形式的养老法制教育,达到三个明白:第一,使每一个子女明白应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不孝是不道德的,子女不负责赡养父母是违法的,子女虐待父母是犯罪的。从而自觉主动地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第二,使每一个公民明白应“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良好道德的表现,每一个公民应该自觉主动地做到。第三,使每一个干部明白应重视养老问题,多关心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全党全民重视养老事业,人人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 在财政投资方面,给予一次性床位建设补贴,对新建和改扩建的分别给予每张床位3000元补贴,并给予每人每月30~50元的运营补贴,补贴的资金由市、县(区)财政各分担50%。还实行尊老金制度,对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300元尊老金,给90~99岁无固定收入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尊老金,给80~89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尊老金。

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差异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难点和重点绕不开农村。 上海财经大学今发布《2018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报告由上财第七届千村调查项目组织1069名学生、31位中青年教师,组成调研组,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香港、澳门、台湾)的731个村庄进行入户访问和问卷调查,从农村老人的基本状况、经济状况、亲情状况、养老模式、医疗状况以及组织保障六方面展开,了解当代中国农村养老问题。 经济状况方面的调研显示,54.6%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作,几乎所有老人都仍然从事一定程度的家庭劳作。从收入来源上看,超过样本68.4%的人主要靠子女资助生活;其次是新农保,比例为53.1%;依靠土地收入占比51.4%。 当前农村养老靠子女资助、种田收入、工资收入、积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和困境。新农保的养老替代率偏低,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土地是农民最宝贵财产,更应成为农民养老的重要保障。本调研建议推行以地养老制度,养老金跟着土地走、土地跟着农民走,农民才有永久意义上的养老金可持续发展。 1 / 6

4月16日,浙江省政协在杭州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议,对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措施落实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进行了报告:近一年来,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牵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推动了行政权力进笼子,已经激发了市场活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四张清单指的是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则指的是浙江政务服务网。关于四张清单一张网,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全国之先河,力推以此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是政府自我革命的一次大推动。 浙江省政协认为,围绕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转向民主监督,是浙江省委交给浙江省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调研组深入浙江10余个市、县(市、区)及基层行政服务中心等窗口实地监督调研。 根据浙江省政协调研报告显示,四张清单一张网牵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推动了行政权力进笼子。 与此同时,四张清单一张网的推出,还激发了市场活力,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浙江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6.5万户,同比增长13%。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是新常态下激发浙江市场社会主体活力的一步先手棋,浙江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还将四张清单称为为遏制权力缺位越位并筑牢法治篱笆上了长效药,一张网则是给权力涂上了防腐剂。 尽管成绩斐然,但该负责人还认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还面临成长中的烦恼,主要是体制机制的不适应,正是转型转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