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众理论实验

从众理论实验

从众理论实验
从众理论实验

从众理论实验

第四组:蒋天佑湛晨

刘琪邱欣阁

2012年6月6日

一、实验目的

1、每个人都有从众的心理

2、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集体的正确判断能力

3、证明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

二、从众实验理论基础

2.1 从众理论

2.1.1定义:

从众理论又称盲从理论,具体表现为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2.1.2发生的场合:

1.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往天上看,你会毫不犹豫的抬起你高傲的头颅。

2.大家都绕行,你也会毫不犹豫的绕行

3.别人有的东西,你也希望自己拥有

……

2.2 从众定律:

定律一:法不责众定律

定律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推论:大家的选择就我的选择

定律三:每一个都是从众者

定律四:每一个人都不是永远的从众者

定律五:从众者不会获得大智慧、大成功

定律六:不走寻常路的人永远是少数

2.3 从众实验历史成果

证明从众现象,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条。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一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做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三、从众实验设备及要求

3.1 实验设备

具有迷惑性的图片若干,

3.2 实验对象

09级中文系,10机自一班,10测控,10土木学生

3.3 实验地点

寝室南光12,丰庭6,丰庭8寝室

3.4 实验要求

1、在被测试人员知道之前被测试人员的选择比例的情况下再进行测试。

2、被测试人员在进行测试时需要保持清醒,且只记录被测试人员的第一选项。

3、实验人员禁止向被测试人员进行引导性指示。(引导测试除外)

四、实验步骤

4.1常规测试

(1)实验人员在自己的寝室,将指定的图片给同寝室的另外几位同学观看,并记录他们的选项。

(2)进入下一个寝室,在这个寝室的同学进行回答之前,先向这位同学告知他之前的同学对这道题的选项和每个选项所占的比例,然后让这名同学回答出他说给的选项,并记录这位同学的选择。

(3)提问下一个同学,并重复上面的过程,以此类推。

4.2引导测试

(1)在测试之前,先假定已有30人接受了测试,并且他们选择错误答案和选择正确的比例为20:10。

(2)进行常规测试,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

5.1实验数据

第一幅图

5.2实验结果

1.常情况下,被测试人员的从众率在20%-30%之间。

2.导的情况下,被测试人员的从众率高达50%以上。

3.格可知,女生的从众率的确高于男生,但是超出的比例并不大,无法根据此数据得出确定的答案。

5.3 实验漏洞

1.由于时间问题,导致被测试人员人数不足。

2.由于实验人员所在班级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女生从众率可能略高、男生从众率略低。

3.由于被测试人员与实验人员是同班同学,所以导致所测得的数据比历史数据较低。

六、拓展

通过这个实验,结合我们所学习的组织行为学,可以发现,在人际交往上,可以运用从众理论来较为简单的完成一些看似复杂的事情,比如:一个人和你初次见面,想要给他留下好印象不容易,但如果他的朋友都认为你是好人,即使你表现不好,他也会认为你是好人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趣味心理学实验 1、从众实验 (2) 2、服从实验 (3) 3、竞争实验 (5) 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6) 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7) 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 (8) 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9) 8、“迟延满足”实验 (10) 9、“感觉剥夺”实验 (11) 10、情绪实验 (12) 11、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13) 12、为什么女孩子爱笑? (15) 13、印刻实验 (16) 14、视崖实验 (17) 15、霍桑实验 (18) 16、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20) 17、蔡格尼克效应 (22) 18、责任分散效应 (23) 19、习得性无助实验 (24) 20、证人的记忆 (25) 21、如何表扬孩子? (26) 22、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哪一个更客观? (27) 23、用绿墨水写红字 (28) 2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9) 25、“见钱眼开” (30) 26、汽车相撞之后地上是否有碎玻璃? (31) 27、美国人真的没有种族歧视了吗? (32) 28、第一印象重要还是第二印象重要? (33) 29、想自己曾经发生的错误还是想自己曾经获得的辉煌?哪个办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34) 30、中国人有两种不同的假设: (35)

1、从众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大学生从众心理文献述评

大学生从众心理文献述评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从具体表现、分类、成因分析等方面对从众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和综述。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文献述评 1前言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社会群体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选择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随大流”的现象就是从众心理。从众( conformity) 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人类生活的社会高度相互作用,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这种来自群体的“无形的压力”的影响,所以,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面临着重要的学习和就业的挑战,也肩负者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重要使命。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从众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从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建议策略等方面进行文献述评。 通过从“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平台”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以“大学生从众”进行篇名搜索,可以发现,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效应”的研究,最早的文献记录的是1988年的《试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教育》,从此至1999年,该领域的相关文献都非常少。中国知网中,2001年至今(2015年)共129篇相关文献记录,根据不同年份的篇数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对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研究总体呈攀升趋势。(图1)本文主要从具体表现及分类,成因分析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大学生从众心理”进行文献述评。

阿希实验的启发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

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

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设想一下,你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罗森塔尔实验 "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在实验中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

社会心理学-从众

抢盐风波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1、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盲目从众的现象 2、盲目从众的现象有很大的危害。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人们是怎样想的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太多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将死了,盐没用完 第六章从众 第一节剖析从众 一、经典的从众研究二、从众心理与从众行为三、从众、顺从与接纳 一、经典的从众研究 1.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于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此后心理学家阿瑟(S.Asch)于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个经典的从众行为实验 请想象自己作为谢里夫实验之一的被试,你会发现自己坐在一个非常黑暗的屋子里。在你对面15英尺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光点。起初,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了几秒钟,这个光点不规则地动了起来,最后消失了。现在,你必须猜测光点移动了多长的距离。黑暗的屋子使你根本无法准确做出判断,因此,你不大确定地说,“6英寸”。实验者又重复了这个程序。这次你说,“10英寸”。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你的估计会接近一个平均值,譬如说8英寸。 2.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实验材料是12套成对的卡片(其中a与c韦等长线段),要求123名大学生判断b、c、d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于线段a等长。 判断在两种场合中进行,一种为单独判断,另一种场合是按组进行判断。在单独判断的时候,所有被均做出了准确无误的回答。但是在分组判断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分组判断时,每组7个人。其中6个人为实验者的助手,只有一个人为真正的被试。当实验者呈现一对卡片时,要求被示回答“b、c、d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于线段a 等长?(要求助手先回答,被试后回答)”,在18次实验的前6次助手的回答是正确的,预备试的回答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从第7次实验开始,6名助手异口同声、斩钉截铁的回答”a=b”,此时大约有32%的被试感到迷惑,弄不清楚为什么其他人的判断于自己的真实感觉不同,但最终屈于来自大多数人的压力而做出了与大家一致而错误的判断。由此可见多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总是对的。这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心理学从众经典实验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Sherif的规范形成 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B和C(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1.5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 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大学生从众心理论文

论大学生从众心理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组随机调查了100名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在校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行为从众心理 前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其次是学习从众,占51.8%;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

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 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低级需要,是一种匮乏性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级需要。跨入中学之后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在团体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青少

教学案例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_犯罪心理学

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来说明从众现象,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S.Asch)在1952年设计的一项心理实验研究。七个男大学生坐在一张会议桌的周围,阿希告诉他们说这是一个视觉判断实验,几张有垂直线段的卡片将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的任务是判断某些线段的长度。然后,他拿出来两张白色卡片,一张卡片上仅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是三条垂直线段,其中有一条与那条“标准线段”一样长,要求学生们找出第二张卡片上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的线段。 实验最初的两次进行得颇为顺利。被试按座位的次序说出他们的判断。小组的全体成员两次的意见都一致,选择了同一条线段,说它与标准线段一样长。但第三次实验,坐在倒数第二个位臵上的一个被试却背离了别人的判断,他挑选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线段。他对别人的判断感到惊讶。第四次实验,还是这个被试,他再次表示不同意其他6个人的一致看法,这就进一步使这位越轨者感到迷乱。 然而,这位越轨者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小组里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实验开始之前,其他6个人已经得到指示,让他们在绝大部分的实验中做出不正确的回答(组里第一个学生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什么时候作不正确的回答,其他五个学生完全由他指挥)。因此,作为目标的这个人确实提供了正确的答案,他是处于两种相对立的力量之间的少数的一方,这两种力量就是他的感觉证据和小组其他人的一致判断。他的任务很困难,因为他必须在一群一致不同意他的观点的公众前发表他的明确的看法。何况,那些人已经公开发表了他们的不同意见,而且还是在他做出回答之前就发表了。 为了消除这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的任何怀疑,其他人要串通在一起反对他,实验者指示其他6个人在18次实验中

从众的优缺点和例子

从众的优缺点和例子 从众是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是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也就是说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引导或影响时,会跟从群体行为,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朝着与群体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无非是积极或者是消极影响。 首先,从积极影响来说。 从众可以使群体保持一致性,扩大群体规模。一般来说,群体的规模越大,持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越多,则个体受到的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从众。例如:当一场音乐会结束后,前排的观众站起来开始鼓掌,紧跟着后面的具有同样感受的人也起来鼓掌。现在,起立鼓掌的浪潮波及到未受鼓励的人,他们也从舒适的椅子上站起来,给予礼节性的喝彩。在这个时候,椅子上坐着的你还会坐得住吗?又比如,当你在看一场足球赛或者是篮球赛的时候,当有一个人按捺不住激动开始给场上的人加油了,你还能克制内心的澎湃,静静地坐在那里看比赛吗?当这种从众行为蔓延到全场的时候,场下观众的热烈反应对球员来说不正是一种正面鼓励吗? 从众使得群体的凝聚力变得十分强大。比如在团队合作当中,小组成员更倾向于有意识、自觉地达成一致意见,形成统一的目标。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成员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又因他们目的一致而明确,那他们与其他团队竞争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从众行为可以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推动法制法规的实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暂且把违规之人称为“秀木”吧,将法制法规当成是那阵“风”吧。当整个社会的人都在严格地遵守着法制法规的时候,那个敢做“出头鸟”的人还敢出来违规么?他不敢了,如果他做了,意味着他所做的事情是违背整个社会的,这件事情的结果便是:他将受到惩罚,且没有人帮他说情。因为他违背了所有人的意愿。这阵所谓的“风”将以强力攻击他。这也就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适应社会,否则他将很难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更何况个体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适应他遇到的任何情境,因此在这种情境下采取必要的从众方式。无疑可以使他能在最可靠的程度上迅速适应社会。因此,从众是必要的。否则,当一个人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时候,他就会被社会孤立,被排斥无论是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而当一个人与世界隔离开来的时候,他也即将到达崩溃的边缘。 接着,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从众行为的消极的一面。 一味的从众=盲从。盲从,让聪明的人变得愚蠢,让勤快的人变得懒惰,让积极的人变得消极,让智慧的人变得平庸。例如:有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

阿希实验

12酒管4班 组员: 王定龙 12200446 黄中泽 12200433 曾凌志 12200436 刘耿豪 12200457 陈后贵 12200434 鲍煜 12200458 景汉申 12200421 陈炬贤 12200426 阿希实验 假设: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实验方法: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

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论: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应用:这种心理给销售人员推销自己的商品带来了便利。销售人员可以吸引客户的围观,制造热闹的行情,以引来更多客户的参与,从而制造更多的购买机会。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终审稿)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Sherif的规范形成 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俩个试验者B和C(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1.5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 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从众心理分析)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行为从众心理 引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其次是学习从众,占51.8%;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1、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

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2、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3、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讲课讲稿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 验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Sherif的规范形成 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B和C (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 1.5 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 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 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 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Asch的群体压力 这次提到的asch实验,有区别与sherif的规范实验在于它针对的不再说模糊的现实情景,而是更具体的东西,这有利于我们把从众的原因了解的更直白和客观。 第一步:请来7个试验者他们的任务很简单,便是给他们一个木棒A,在另外 的三个木棒B,C,D中,找到最接近A长度的一根,如图:

论文:浅谈从众行为

浅谈从众行为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一个现象:周末的早上,很多的人都想睡个懒觉,此时,如果宿舍中有一两个人比较早起,并准备到图书馆好好学习,那另外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应该向他们看齐,别人都在奋发图强,自己怎能自甘堕落呢? 这就是所谓的“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通常情况下,人们一提到从众,就会想到它的负面影响。但是,事情往往不能一概而论,总有不同性质的两方面。所以,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没主见,从众就只有消极的方面。 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这就是从众效应的积极影响,向好的方面从众,也会催人奋进。 再者,在客现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下蛋”——这个众人承认的常识,谁能不从呢?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当你到另一个地方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对“从众”这一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从另一个方面说,个体从众性越强,其偏离群体的可能性就越小。理性从众,有助于群体成果产生一致行为有助于实现群体目标,促进群体团结,增强群体凝聚力,有利于改变个体错误观点或行为。 当然,从众也有其消极的影响。盲目从众会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甚至会助长坏风气。 相信大家都听过“两个傻瓜一头驴”的故事。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路上,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这一个故事,我们在觉得可笑的同时,也让我们见识到盲目从众、没有主见的可怕了,有时真会栽很大跟头的。青年盲目从众的行为,容易造成他们沾染不良嗜好,抵制不住不良诱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生活情趣低级、庸俗,不利于自身成长。 从众心理倾向一致的压力,容易抹杀人们的独创精神,例如,有的人有新的办法或独特的见解,但怕人说好出风头,为避免枪打出头鸟的风险,从而不敢说心理话。有的由于深受一致的约束,从而使一些有益的独创的见解埋没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此证明自己并不孤立或不合群。据专家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

谈从众心理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谈从众心理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基于当代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的分析 物流10 马小云 2010311154

摘要:谈及从众心理,生活中随处可见。从人们的思想到行为,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对大学生的生活影响亦是不可小觑。本文从普遍意义上的从众行为出发探讨从众行为的利弊、影响因素等,并以大学生电子产品的消费为例,详细剖析从众心理跟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从众心理消费者行为 一、普遍意义上的从众心理 (一)从众心理的概念 为适应团体或群体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行动和信念的过程。它是指在团体或媒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时,个体并没有自己的意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跟着大多数人走。有时,个体有自己的看法,但与大多数人或其他所有人的看法都不同,在群体压力下,放弃原先的意见,改变态度,转变立场。有时,个体只采取了与众人一致的行为,但并没有改变态度,心里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些情形都可归为从众。这种从众涉及到我们的学习、择业、审美、消费等生活的角角落落,人们总是在无意中跟风随大流。 (二)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群体因素:一是个体对群体的信任度。对群体越信任,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从众。二是对群体压力的心理承受程度。群体的压力愈大,超过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那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就越易产生从众行为。但个体对群体压力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则不一定会产生从众行为。三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如果群体成员的意见分散,群体压力就会减小,如果群体意见

的一致性程度很高,群体的压力就增大,使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四是群体的规模和聚力也影响个体的从众心理。群体规模越大,聚力越高,个体就越容易从众。此外,还与群体的活力、专长和社会影响有关。 2.个体因素:与性格特征、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都有关系。性格软弱、自信心不足、责任性差的人易受别人影响;一般女性比男性更加没有自主见解;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从众现象亦是不同的。 3.情境因素:在有的场合,由于个体对信息的模糊性或者权威人士的影响,易放弃自己的主管选择。比如在买一些不熟悉的高科技产品或者文艺品的时候就易受导购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性的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从众心理。 (三)从众行为的影响 1.积极的影响:保证了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使得社会主体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从众行为能够缓解或消除个体由于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产生的焦虑、紧的情绪,使个人得到群体大多数人的接纳,满足个人的交往和安全需要。此外,从众心理有利于个体学习群体的优点和经验,利于提升。 2.消极的影响:在群体中,如果一味的盲目从众,没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无法激起大家的思考,使群体没有活力不利于督促群体防止不良的倾向。如果群体各成员没有各抒己见,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是看法完全一致,毫无分歧.这样的群体则会缺乏生命力和战斗力。同时,在群体中,对于一些不良风气的从众,比如奢侈品消费,会给个体带来很大的负担,甚至为了从众消费,产生了假冒为例的名牌,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 二、从众消费 在从众心理的众多社会表现中,尤以从众消费见长。在物质文明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人们在消费的时候,由于缺乏

阿希实验

经典的“阿希实验” 索罗门.阿希(Solomon Asch)在1951年进行了一系列被现在的心理学界认为是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并被心理学界作为一个专门名词“阿希实验”而记载在心理学的各类辞典中。 阿希做的是一个视觉判断的实验,但在他的实验中,被试的视觉感受是真实而明显的,完全排除了模糊的实验情景。实验的材料是两张一组共十八组的卡片,每组卡片中的第一张卡片上只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第二张卡片上有三条垂直线段,称为比较线段。在比较线段中,有一条线段是和标准线段一样长短,而其他两条比较线段都明显地长或短于标准线段。被试的任务就是向实验者指出三条比较线段中和标准线段一样长的那根线段。就—般的正常视觉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正确无误地一下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标准线段的长度和比较线段中的正确线段的位置不断有变化。阿希请了一些大学生参加这一实验,学生被每七人分为一组,实验时七个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圆桌子坐下,阿希每次向学生们呈现一组卡片,请学生依次做出回答。 实验开始了,阿希给大学生们呈现第一组卡片,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根据自己的感觉大声回答出自己的判断。七个人的意见都一致,也都是正确的。接着,阿希呈现第二组卡片,学生们依然像第一次一样做出了一致的回答。正当大学生们感到这个简单而枯燥的测试又单

调又毫无意义时,阿希给大家呈现了第三组卡片。第一位大学生仔细看了看两张卡片上的线段,郑重地做出了显然是错误的回答,接着第二、三、四、五,直至第六位大学生也做出了同样错误的判断,轮到第七位大学生回答了,他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他的感官清楚地告诉他别人都是错的,他们都没有选择真正与标准线段相同的那条线段,他非常迷茫,不知该怎样回答,他还很可能尴尬地对同学们笑笑,小声地说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线段。阿希接着就又呈现了第四组卡片,第七位大学生再次发现自己感官得来的证据和小组中的其他六位成员不一致,他感到更加迷茫,他认真地看了看每—位和他一起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觉得他们没有什么异样,而且他们好像还都觉得自己很正确的样子。这时,第七位大学生会有什么反应呢?结果是,许多参加实验又坐在第七个位子的大学生最终自动放弃了来自于他们自己感官的正确判断,小声地说出了与别人相同的但是是错误的回答。 原来,这个实验是事先安排好的,前六名大学生都是假被试,他们都是阿希的实验助手,他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进行正确或错误的选择,只有第七位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小组中惟一不知底细的真被试。实验中,来自这位大学生感官的证据实际是正确的,但他却处于两种强度悬殊的力量较量中,—个是只有他自己的弱方,他由自己的感官得到判断;另一个则是有六个人的一致判断。因此,这第七位大学生的任务非常困难,他不但要在一群一致不同意他的判断的公众面前发表他的明确看法,而且更让他感到窘迫的是那些人已经在他之前先公开地表示了一致的意见。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消除这惟一不知

从众心理学论文范文-谈从电影《十二怒汉》

从众心理学论文范文-谈从电影《十二怒汉》看从众心理 摘要从众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哪里有群体,哪里有意见领袖,哪里就有人趋之若鹜,随波逐流。什么是从众,什么样的人容易从众,哪些因素可以催化从众,以及怎样避开盲目的从众行为,这里我将通过电影《十二怒汉》来一一分析。 关键词从众影响因素心理 一、什么是从众 最早对从众心理进行科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他的“游动效应”实验,对群体的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群体特有的并为其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是社会规范,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会因为社会群体的压力而产生从众行为。 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里面给“从众”下的定义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转变。他认为“从众”一词本身确实不含消极 的价值判断,但是不同的文化却有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并不赞赏屈从同伴的压力,而在日本与其他人保持一致则是忍耐、自我制约、成熟的象征。 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里面,在社会互动这一章节有介绍集合行为。指的是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在介绍集合行为的成因时,举出了以下几种理论: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模仿理论,感染理论,紧急规范理论,匿名理论以及制约转让理论。除制约转让理论外,其他几种理论把集合行为视作非理性行为,把其参与者视作违反常规、情绪冲动的非理性行动者。集合行为中就存在大量

的从众者,有的是受群体情绪的感染,有的是自己不动脑筋,简单模仿他人,也有的是投机者,也有的是墙头草两边倒。 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也生动的论述了群体的心理、意见与信念。群体成员有意识的人格已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群体成员已丧失了理性、独立深思的能力,不自觉的走向了从众。 通过对以上理论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众行为既有理性为之,也有非理性为之。从众行为的结果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而我在这里分析的从众行为,绝对是贬义的。陪审员的职责就是提出合理怀疑,确保审判的公正性。每个陪审员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见解,应该排除自己的偏见,尽力做到公正而客观。 二、什么样的人容易从众 我们看到,在电影一开始,陪审员的投票结果是11:1一边倒 的趋势,也就是说有十一个人认为被告有罪,只有一个人觉得被告无辜。而陪审团又必须全票通过才能有效。看完电影,我们可以判断除了自大、粗暴的白手起家者,受过良好教育、细致而又有条理的股票经纪人,还有一个持有偏见、种族歧视的加油站老板外,其他八个陪审扮演了典型的从众者的角色。从他们的性格、职业和气质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自信,立场不坚定者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从众的可能性也最大。电影中的2号陪审员是一位懦弱的、有些谢顶的银行职员,被另外一个陪审员挖苦为:“你根本就是戴眼镜的墙头草。”一开始他投的是有罪,也不太发表自己的观点。中途又改为无罪,问他为什么投无罪,他也说不出什么理由,就是觉得是这样。他的特点就是犹豫,随大流,

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阿希实验 罗森塔尔实验 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 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 心理学家难住心算家 感觉剥夺实验 心理学领域中的痛苦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编辑本段从众定义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编辑本段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编辑本段原因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规范的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反应。遵循社会规范往往可以得到奖赏。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对信息的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尊重规范并不是人们从众的唯一原因,人们从众还因为团体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个原因是,当任务有难度时从众现象会增加。 编辑本段结论 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集体的正确判断能力。这也就是中国所谓的“人云亦云”吧。

心理学实验

丑小鸭实验 "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在实验中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而且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性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罗森塔尔的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为什么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

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延迟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