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试卷的分析与讲评策略

历史试卷的分析与讲评策略

历史试卷的分析与讲评策略
历史试卷的分析与讲评策略

历史试卷的分析与讲评策略

一场考试的价值不仅是分数,主要是试卷所反映出来的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好试卷分析,上好讲评课,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也有助于学生反思其学习行为,调控学习策略。

试卷分析

一、关注试卷结构

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分析试卷要关注试卷结构。通过试卷结构的分析,才能明了命题者意图,试卷结构包括题型及分值分布、考核内容,通常采用以下表格:

(试卷结构分析表)

从文综测试特点来看,在分析内容时主要从专题角度来划分内容,比如我们通过试卷结构分析,我可以发现近三年来高考文综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争与和平领域越来越重要。

二、关注命题风格

命题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它往往深层次的影响到考生的心态。历史命题风格通过多年的命题探索,已相对稳定,从选择题看,有逆向选择题、最佳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给材料选择题等。从主观试题看,突出表现为给材料型问答题,即材料解析与问答题的结合,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文物、也可以是图表等,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探究类(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试题应引起关注,此外命题者的语言表达也要引起关注。

三、关注试卷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我们平常的考试主要是导向性和诊断性为主,试卷中的突出问题是师生共同的问题,是双方努力的方向。

1、发现问题。怎样发现试卷中的问题,通常采用下表进行统计

主观试题统计表

通过上表统计,教师很容易发现全班的共性问题各个别学生情况这样有利于老师在讲评时突出重点、分析

普遍性问题,避免平均用力,也便于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就在大班额而言,抽样分析既要照顾工作重点,更应关注不同阶段的学生。

2、梳理问题

学生在试卷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课前应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通常将其归类为

知识类:主要有基础不过关;知识体系定型;概念理解不透彻等

审题类:审题不准

表达类:书面潦草,用语不规范等

心理类: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考试过分紧张或松弛等。这类问题在卷面表现为漏题或做不完题等。通过以上分析,教师应基本形成对本套试卷特点的认识,领会命题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准确把握自己学生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试卷的讲评和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二、课前准备

试卷分析仅仅提供了讲评的方向,讲什么,怎样讲,这是课前必须思考准备的。讲什么针对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师从知识、技巧、心理、表达四个方面认真准备,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也为课堂上的点拨作好准备,比如选择解题技巧,要选对答案往往不只一种途径;材料审核技巧等,都需要课前准备。

怎样讲,重视讲评课往往老师一讲到底学生忽忽记,这种单向传递信息方式结果不好,通常做法是“公布参考,自己纠正,同伴讨论,教师点评。”现代课堂注重学生参与,讲评课同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讲评

1、准备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对问题的自我反省

多数高三教师差不多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试卷评析课的第一节课是比较难上的,学生往往会启而不发,呼而不答,情绪低落,课堂气氛较沉闷。此时教师应该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心理的闭锁引起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衡量自身成败的标准,但这种标准又是不成熟的,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太强,因此,教师在讲评试卷前应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分析得与失,寻找原因。同时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自我肯定与否定,从而使学生重获自信,恢复进取心,切忌一味地批评和责怪学生。这种心理准备将有助于消除学生心理的闭锁,并活跃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对试卷的错误之处进入一个独立思考的自我反省的过程,要知道,学生所听懂的远不及自己通过思考领悟的有效果。所以要提高讲评课的效果学生的自我反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准备,针对共性与个性心理问题用恰当的方法去疏导。

1、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注重知识迁移和比较、归纳能力的培养,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高三历史测试多为综合测试,一般都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特别注重考查知识的时空感和学科思维能力,尤其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如有一选择题:

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下列哪两个朝代?()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东魏与西魏

D、唐朝与五代

我首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答错的学生分析自己的思路,再让其它学生帮助纠正。然后我是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的:首先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找出其共性:两宋与两晋都是同一家族先后建立的政权;其次通过比较归纳方法找出其不同点:即前两个政权的都城都在黄河流域,后两个政权的都城都在长江流域;前两

个政权都是被少数民族灭掉的,后两个政权都是统治者南逃而建立的政权。通过教师点拨和引导,纠正了学生心理上和思维上错误的定位,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对所学知识获得了更深刻的内心体验,最后达到了知识的升华。另外,试卷讲评课必须注重整体知识结构,突出知识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力争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有新启发、新思考、新收获,使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今后怎样才能不再错,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这也正是历史讲评课所要追求的目标。

重视讲解普遍问题一份试卷,试题有难有易,这就决定了试题难度的区别。同时,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高有低,又决定了答题质量的参差不齐,有的可能是其共性问题,有的可能只是个别人的难题,即个性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度把握,根据课前的准备工作,把握好共性难题与个性难题的有机统一。即要从测试目标达成情况,试题的得分率及错因等几方面入手,分析到具体的学生头上。并在此基础上主讲难度大,错误率高的试题,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我在中国古代史结束后,做了一次综合测试,其中选择题有25题。如果在分析试卷时平均用力,不仅时间不允许,可能效果也不会太好,为了突出重点,我事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选出了那些带普遍性错误的共性问题重点讲解。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明清时期产生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其原因除了封建制度自身的腐朽外,主要还有:()

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族矛盾的尖锐

D.抗清斗争的高涨

针对问题我先让学生回忆哲学课上学到的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然后我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明清时期的社会存在是什么?社会意识又是什么呢?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的探究思维十分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并很快认识到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的基础,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又是决定性的因素,从而得出正确结论:选B。这样去做大大缩短了试卷讲评的时间,做到了有的放矢,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也大大提高了讲评课的效率。反之,如果我们教师怕麻烦、图省事、不准备、不管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何,也不管该题的难度大小,条条流水式讲下去,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厌倦,影响了学生兴趣,重点不突出,只能是泛泛而谈,讲评课就成了对答案课,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重视学法指导

重视调控课堂气氛多数高三教师差不多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试卷评析课的第一节课是比较难上的,学生往往会启而不发,呼而不答,情绪低落,课堂气氛较沉闷。此时教师应该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心理的闭锁引起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衡量自身成败的标准,但这种标准又是不成熟的,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太强,因此,教师在讲评试卷前应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分析得与失,寻找原因。同时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自我肯定与否定,从而使学生重获自信,恢复进取心,切忌一味地批评和责怪学生。这种心理准备将有助于消除学生心理的闭锁,并活跃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对试卷的错误之处进入一个独立思考的自我反省的过程,要知道,学生所听懂的远不及自己通过思考领悟的有效果。所以要提高讲评课的效果学生的自我反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准备,针对共性与个性心理问题用恰当的方法去疏导。

重视学生参与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尤其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试卷讲评课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试卷讲评应该在教师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自我反省,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失误的根源,以解决一般性的智力性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元朝与唐朝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A、边疆管辖

B、中央机构

C、民族政策

D、对外关系

测试后错误率较高,大部分学生选了B或D。针对这样典型的错误,在评析课上有必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各抒己见,暴露他们的错误思维,而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求异思维入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和思维定势。分析思路是:唐元两朝都对边疆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唐元两朝的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和行省制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对外关系唐元两朝都比较开放,经过比较,最后得出了最大的不同是民族关系,即唐朝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元朝是民族分化政策。再比如有这样一道材料问答题: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关系和职能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在同一时代场景中基于传统的民族性、国民性,表现出另一种欲求:均田免粮、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晚清乡里民众的自救意识与先进人物的救国方案同向而不同调。”

请举出上述材料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并分析“乡里民众”与先进思想家既“同向”又“不同调”的原因。

这样的材料问答题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也较强,但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后发现学生第一问都回答得很好,但第二问中学生回答情况差异较大。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乡里民众”和“先进人物”以及“同向”和“不同调”概念不清,不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针对这一现状,我没有轻易讲答案,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讨论,并把学生的几种答案投影出来,让相关的学生上讲台说明自己的理由,再请其他的学生来评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活动起来,让试卷讲评课真正成为问题争鸣的论坛,学生在争论中实现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感悟历史的真谛。在此瓜熟蒂落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归纳和分析:同向的原因是面临外来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不同调的原因是三方面:第一,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关系微弱。第二,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有其局限性,未能深入到乡里民众之中。第三,乡里民众的救国方案依然传统,不包含进行国内的社会改革的内容。这样的做法激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纠正错误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体验了因积极参与而获得知识的成功愉悦感,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参与学习的意识。

历史试卷分析讲课稿

历史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1、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四选一)、历史诊断题、图说历史题、材料分析题、以史为鉴题五种,题型稳中有变。 2、考试质量 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12、13、14、19、24题;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题;以史为鉴题。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较大,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 3、试卷的主要特点: (1) 、历史责任感、时代感强 这种时代感在选择题与问答题均有突出表现。这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的试卷风格,不论是对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学生的历史学习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绝不是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对这句话的体验在今年的历史试卷中得到最好的印证。这种强烈的时代色彩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 (2)、立足强调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结合问题谈感想,使学生立足本国国情,增强使命感。从这不难看出,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已提上初中历史教学的日程,这不能不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反思。 (3)、注重学科渗透,着眼培养学生融会贯通 根据考纲精神,历史考试渗透时代精神,在答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是试卷的精彩之处。 (4)、此外,试题灵活、新颖也是这份试卷的可贵之处。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而问答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 4、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阅卷中,我们发现相当的学生初步表现出可贵的历史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对时事的关注,这种发现特别是在材料题的答案中得到印证。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5、关于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期末统考是苏人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全册内容,分值50分,试卷由判断题、单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四部分构成。试卷内容覆盖全面,难易适中,结构合理,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足学生实际,紧扣时代热点。试卷中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实际,如第10题中学生报名培训班被侵权;第12题和13题子女与父母的交往;18题(2)学生在网络空间转发分享信息时,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同时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人脸识别技术、全国交通安全日、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全国首个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网络安全法的颁布等。 2.重视能力立意,兼顾基础知识。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核理解,既紧扣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如第2题未成年人的含义;第11题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20(1)四大保护的辨别等。但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如20(2)结合情境二,分析小张走向犯罪的原因。 3.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德育功能。试题中利用文字、漫画、图片、故事等内容,创设情境,如13、16题的漫画;19(1)的图片;20题围绕七年级学生李强“上学的一天”创设连续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4.开放试题形式,弘扬传统文化。试题形式别出心裁,具有开放性,如19(2)让学生从三则故事或者名言中选择一个最让自己感动的谈理解和思考,展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更大的答题空间。19(1)选取传统哲理故事以及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话,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品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新高中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

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潜力。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搞笑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高中历史期末试卷分析(20200426194822)

高中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 (一)、指导思想 纵观整个试题,总体体现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理念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以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 1、总体平和,难度适中 试题的结构、题型与容量适度,有一定的效度、区分度。难度适中,全卷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动不起笔的题目,也没有一个大题让相当一部分考生得满分的题目。全卷基本按照高考要求命制,让分科以后的文科学生见识一下高考模式的题目是很有必要的。 2、立足基础,贴近教学 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阅卷及抽样的结果看,主要有五大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科能力没形成、审题偏差大、书写不规范、新课程意识缺失。 1、基础知识不牢固 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没有真正把握。 2、审题偏差大 本次考试因审题失误而失分显得特别严重。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 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主要表现为知识要点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出现口语化,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或术语答题,出现许多无效文字;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 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在历史概念上存在很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基本历史概念阐释清楚,让学生对一些历史概念烂熟于心。并适时进行跟踪

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

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 课题:九年级 7、8、9 班历史学科试卷讲评学案主备人:王兴华 学习目标: 掌握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做题技巧,训练学生的审题和答题能力,培养 学生正确的考试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的良好心理品质。 学习流程 一、自主改错: 要求:针对自己的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缺陷造成的,还是能力不 足造成的,还是不良习惯造成的,还是心理素质造成的。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错题彻底改正,能自己改的自己改,自己不能改的在小组内部寻找帮助,改错后仍然感到困惑的题目要特别标识,以便集体展示时寻求解决。力争在5分钟之内将所有错题改正并理解记住。出错较少的同学改完错后则重点研究一下与所考题目相 关的其他知识点,试着自己出题考考自己,过一会儿也可以拿出来考考组内其他 同学。 二、错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给材料选择题、归纳型、比较型选择题材料 3.对于材料题分析思考问题角度不全,步骤不清晰。表述不完善,最后的表达式写法混乱。 4.审题不细心,书写有时出错。 三、分组研究、准备 要求:进行小组分工,然后分组进行课堂研究并做好展示准备。 需展示的题目:选择题11、12、13、18、19 材料题29、31 提醒:一定要研究说出解答该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答该题目的关键、技巧, 说出该题的解题思路,解题规范要求,并要联系由该题目所想到的其他相关知识。四、交流、展示 要求:1、现在我们一起将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体交流,看看哪一个 小组的成果让大家受益最大 2、提醒大家要注意倾听,找准机会可以质疑、补充 (一)1、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出错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1.《辛丑条约》的内容维新变法的历史地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 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师生共同归纳做题思路: (二)选择题的答题思路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丘吉尔)等。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 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

最新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精品文档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期中期末和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5个,非选择题3个。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 2、文学常识的巩固 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标1、2、3、4 难点: 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23分)、文言诗文阅读(14分)、现代文阅读(23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材料归纳、概括一句话新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 三、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B、小组讨论找规律。 主要原因,学生归结为: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查题、文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法虽然多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四、师生互动: 1、针对“积累与运用部分”存在问题,举例探讨,归纳方法: (1)师生探讨仿写句子的方法: 一是要按照格式去仿写句子,二是仿写的句子还要考虑内容方面与所给的句子相吻合。 反馈练习: (2)、师生探讨材料归纳题的规律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

历史试卷分析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摸底测试成绩分析报告 姓名:xxx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人:169 人,最高分:70 最低分:6 二、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75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三种题型。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 (2)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 单选题,填空题得分率一般,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好。失分最多的是第9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其次是第18题、第20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三是对老师要求的记忆知识点没有记忆牢固。材料解析题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迁移应用,答案不是很准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八上内容没有很好的复习。 2、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这两个概念都是经济政策,但其背景、特点、影响不同,学生在做题时就出现概念模糊,混为一团,做题时出现错误。 (2)学生比较归纳分析能力欠缺,单纯一个知识点能做对,几个同类的、相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就不能全盘考虑。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20小题第5问,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20题第5问,有学生审题不仔细,或没读懂题目,没有深入分析题干,结果答案完全相左。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0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判断改错和材料阅读两部分组成,其中判断改错6分,四道材料分析题34分。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即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 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试卷讲评课

怎样上好一节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尤其是到了单元小结、期中期末复习阶段甚至变成了主要的课型。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听课、审题和做题的方法与习惯等等),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一,充分准备。每次考试后,必须进行认真批阅,仔细分析。通过试卷批阅,分析统计出具体错题量,具体问题所在,能力与知识的失分之比,以及与以前考试的不同之处等,并设计出几道与试题内容、题型相关的备用题,以便在讲评时有的放矢,明确目标。 第二、总体小结。上课伊始,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本卷的意图,基本特点,试题难易度,班级平均分,以及自己小组与别的小组相比所处的位置,要求学生明确自已的坐标,认识试题与中考试题之间的联系,强调《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在本卷中的实施情况,使学生对本卷有个明确认识。第三、重点讲评。每次考试题目较多,每题都仔细评讲是不可能的。因而教师必须通过对试卷的分析,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讲评,重点放在题意的理解,解题思维的形成及解题方法的总结等方面,通过生生交流或师生交流,探求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启发与讲述相结合,绝不

能简单地对答案,应让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发现问题,得到纠误的方法,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提出要求。每次试卷讲评结束,教师均应进行小结,并明确提出要求和改进方向,以巩固讲评效果。我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反思失分原因,在试卷讲评完,让学生把错题的具体原因,错题的思路分析,以及正确答案,和类似题型作详细整理,以要点的形式记录在试卷的空白处,以进一步巩固讲评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错因,提高解题的能力。二、试卷讲评课应重点讲评什么内容。 试卷讲评课应根据不同时期试卷的意图,把讲评重点放在不同的位置,但不论什么时期的试卷讲评都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结成绩,激励进取。 (1)欣赏性。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习小组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答卷优点应加以肯定,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等等。要善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其内在的潜能。讲题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也可由学生上台讲解。讲评后,可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或在班内展示交流,供全班同学效仿、借鉴。 (2)鼓励性。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高中历史讲评课教案 莱西二中高一历史组 教师寄语: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讲评目的: 1.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查缺补漏 2.抓住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讲评过程: (一)整体情况 试卷总评: 本试卷涉及必修一的内容,难易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试题情况统计: 2,题型分析 3.答题情况统计

(二)错因归类 1.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查找病因。 (1)因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是:选择题 (2)因知识遗忘而造成错误的是:选择题 (3)答题思路不正确的是:材料分析题。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试分析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3.黑板展示: 小组合作探讨中共性错误,由学生提出,并在黑板展示其出错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类归因分析,明确答案。 4典型错题分析: 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者提示语。 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结论, 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查缺补漏,为二次过关做准备 6.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跟踪题目,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规律,做二次过关试题 (三)自我纠正,反思小结,整理错题本 (四)课堂小结: 作为我们升入高中以来历史学科第一次过关测试,同学们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考试时纪律良好,答题时字迹工整,回答也比较到位,成绩相当不错。但是,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少同学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丢题落题,特别表现在选择题上;其次呢,就是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熟练,很多记忆性的简单题目不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篇一: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通道一中20XX年七年级下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王汉霞 期末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 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下面对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一、试题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六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对号入座、历史小诊断,填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分析题.可以说题型多样。 从题量上看共六个大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 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

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10小题: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该题得分率不高,这是由于 学生基础导致的。 2、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 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 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 或不完整。如第38小题第2问,材料三,四反应清朝统治者怎样思想?学生表达不全面,此题得分率只有25%,这是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而致。 4、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 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 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 答。如第38小题。有学生审题不仔细,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那些措施.....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此题就是学生审题出错,因此无从下手,导致失分。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历史作为中考学科 虽然只是第一年,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生从思想 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古代史是中考考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 思 高二文科历史必修(3)的教学,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素养的训练。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学习和专题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试卷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突出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考查历史基本技能,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根据本人今年高二年级的教学实践,在我校王卫东主任和严宴云,李德坤老师的帮助和共同分析探讨下,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要求: 年的高二期末考试试卷,以08年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等方面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试卷突出了考核目标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问题能力的考核,是新课程下试卷命题模式和题型的较好范例。 (二)测试范围及分数分配: 本次的考试范围为必修(3)的全册。试卷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部分的5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

小题,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与新课程下高考试卷题型及分值完全一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第一单元:选择题1、2、3、4题,非选择题26题,共计23分;第二单元:选择题5、6题,非选择题27题,共计19分;第三单元:选择题7、8题,非选择题28题,共计14分;第四单元:选择题9、10题,共计4分;第五单元:选择题11、12题,非选择题29题,共计14分;第六单元:选择题13、14、15、16题,共计8分;第七单元:选择题17、18、19、20、21题,共计10分;第八单元:选择题22、23、24、25题,共计8分。 总体上说,考察的知识点涵盖了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与分析: 抽取试卷样本80份,最高分89,最低分41,不及格15人,平均分65.48。各题得分率如下表: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三)典型错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4题得分率为32.2,准确答案为A,学生的选择情况是,ABCD项均有选择,本题考察学生理解传统儒学、君主专制思想、道学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区别。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 第10题得分率59.4%,准确答案为B,本题考察学生从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的能力,错选的主要原因在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高中历史讲评课教案 莱西二中高一历史组 教师寄语: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讲评目的: 1.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查缺补漏 2.抓住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讲评过程: (一)整体情况 试卷总评: 本试卷涉及必修一的内容,难易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试题情况统计: 2,题型分析

3.答题情况统计 (二)错因归类 1.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查找病因。 (1)因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是:选择题 (2)因知识遗忘而造成错误的是:选择题 (3)答题思路不正确的是:材料分析题。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试分析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3.黑板展示: 小组合作探讨中共性错误,由学生提出,并在黑板展示其出错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类归因分析,明确答案。 4典型错题分析: 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者提示语。 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结论, 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查缺补漏,为二次过关做准备 6.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跟踪题目,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规律,做二次过关试题 (三)自我纠正,反思小结,整理错题本

(四)课堂小结: 作为我们升入高中以来历史学科第一次过关测试,同学们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考试时纪律良好,答题时字迹工整,回答也比较到位,成绩相当不错。但是,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少同学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丢题落题,特别表现在选择题上;其次呢,就是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熟练,很多记忆性的简单题目不会做;第三,大部分同学对做题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多,不会做试卷。希望通过这次的测试及讲评,同学们可以查缺补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学习跟答题的方法,争取下次测试我们大家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五)作业布置:

历史试卷分析

、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期末统考是苏人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全册内容,分值50分, 试卷由判断题、单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四部分构成。试卷内容覆盖全面,难易适中,结构合理,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足学生实际,紧扣时代热点。试卷中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实际,如第10题中学生报名培训班被侵权;第12题和13题子女与父母的交往;18 题⑵学生在网络空间转发分享信息时,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同时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人脸识别技术、全国交通安全日、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全国首个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网络安全法的颁布等。 2?重视能力立意,兼顾基础知识。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核理解,既紧扣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如第2题未成年人的含义;第11题严重不良行为的内 容;20(1)四大保护的辨别等。但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如20(2)结合情境二,分析小张走向犯罪的原因。 3?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德育功能。试题中利用文字、漫画、图片、故事等内容,创设情境,如13、16题的漫画;19(1)的图片;20题围绕七年级学生李强“上学的一天”创设连续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4?开放试题形式,弘扬传统文化。试题形式别出心裁,具有开放性,如19(2) 让学生从三则故事或者名言中选择一个最让自己感动的谈理解和思考,展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更大的答题空间。19(1)选取传统哲理故事以及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话,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品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垣曲初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70分钟,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问题探究四类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试题适中。但是考试内容期中前的占的多,期中后学的知识考的太少。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十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十个班优生率和及格率差距都较大,306班和309班退步了,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材料解析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字很难认,

字的大小不一。 (2)概念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不同概念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混淆。 (3)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4)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方方面面的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

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

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 摘要: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找出问题及其根源、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巩固拓展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在教学中,要探索和总结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避免出现误区。 关键词:历史讲评课;误区;架构和技巧 历史讲评课是中学历史课的重要课型之一,它又可区分为练习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等。其实,练习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在课的结构、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以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历史试卷讲评课为平台,去探究历史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认为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找出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根源、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巩固拓展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历史教师常常忽视讲评课的主要功能,而走入一些误区。 一、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常见的误区 1.准备不足,讲评随意 部分历史教师比较重视新授课、复习课,却忽视讲评课,甚至不把讲评课看成是一类独立的课型,认为讲评课无关紧要,所以课前往往准备不足,课堂上随意讲评,想到哪

里就讲到哪里,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什么都不知道。 2.赶课时,单纯核对答案 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内容多,课时少是常态。有的教师为了赶课时,往往单纯按照标准答案给学生核对试题,把历史讲评课异化成教师念答案,学生抄答案的课。这种做法只会产生一个结果,学生对选择题无法知道为什么选这个答案,对材料题无法知道怎样才能组织到这个答案,更谈不上对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方法技巧的巩固和提高,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逐题讲评,没有重点 有的教师讲评试卷,从第一题一直讲到最后一题,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其实,一份试卷有一个整体难度系数,但各题的难度值是不一样的,有的题目的难度值在0.85以上,也就是说整个班只有极少数学生出错,此类题目可针对这些学生做个别辅导,没必要占用课堂时间,以提高课堂效率。 4.就题讲题,不求拓展 孤立讲评,不求拓展的现象在历史讲评课中也相当普遍,授课教师在讲评时,往往就题论题,忽视整体考查的功能;现在的中、高考试卷中出题组的频率是相当高的,也就是说各题是作为考查的知识链中的一个环,而不是孤立的一

历史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从总体上说试卷难易适中,目的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掌握所学知识,为中考打下基础。题目基本上包含了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基本知识的基础有所提高。在试卷题目中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达到了测试目的。同时结合热点,出现了开放性试题,这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思考 在本次考试学生分数中,最高分45分,最低分12分;成绩一般,但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现在就对在考试过程中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 1、选择题部分:最高的满分,最低的只有8分,这现象说明知识掌握的程度相差悬殊,失分最多的是第13、14、15题,涉及到对基础知识的整合与理解,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题所考查的基本上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这说明学生对课本知识重视不够,得分率不理想。 2、材料分析题部分:第24题读图明史,由于学生没有仔细的审阅材料中的图片,以致把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混淆,出现了丢分现象。第25题的中日关系永远是命题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记忆上的欠缺从而出现了不少的丢分。第25题的材料虽然没有见过,但是答案就在材料中,学生们往往不仔细看材料,使得本题总体得分不高。 从试卷中还可看出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审题不清,有的学生不明题意,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 三、改进措施

1、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八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通过这次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它不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放松了要求,恰恰相反,它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它对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尽管在具体把握上尚有欠缺之处,但这种思路和试卷内容本身已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或指导。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跟上中考改革的步伐,不但要从师资上加强历史教学队伍,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教学,从模式上探索历史教学。 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及历史素养。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中招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3、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语文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考中处处体现学科之间的渗透,八年级的学生应该早做准备。 4、另外今后教学中大家要格外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切记不要“眼高手低”,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形成认真的习惯,书写规范;转变思想,抓基础,严要求等。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分析: 1.本次试题紧扣教材,没有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题目,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例如材料解析题,不是单纯的材料,而是图文材料,并融合新课程的理念,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初中教师重视图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和习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比较新颖别致,一返过去题目枯燥、单一、死板的特点。 3. 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4. 具体试卷分析概况: 选择题题型特点: (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范围比较广。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

和分析能力。如第3 4 10 14 17 20等题。 原因分析: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多的是第3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题干所提示的内容学生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10题、第14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三是对老师要求的记忆知识点没有记忆牢固。 第二大题第一小题,学生答的不是很准确,说明学生对所问问题不是加以思考,而是把所背过来的内容硬搬过来写下来,答案不是很准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第一册内容没有很好的复习。第三大题的第3小题中的有关“根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特征”做的不是很好,学生对所答内容没有很好的理解,没有很好的审题,没有强调政治格局。追其原因是平时对所学历史死记硬背,只背表面,不看内容,不善于对所学知识理解,不善于对比比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能力不怎么样。 总体来说,其它填图题、材料题做得还可以,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还是比较熟悉的,准确率较高。但部分学生的卷面不整洁5、建议及构思: (1)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再多渗透一些能力考查题,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开卷考试尽量避免学生直接翻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