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东田庄学校:么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联系实际认识农业的主要部门

4、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过程方法

1、运用地图熟悉我国农作物地区分布的差异

2、能够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和态度,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树立农业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测:

1、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的三级阶梯主要是以那些地形为主?

3、我国气候的特点是什么?我们所在的地区主要是以那种气候类型为主

4、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什么?

(二)、自主探究与交流提高

小资料

2012年全国“两会”刚刚闭幕,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入河南调研,看望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考察春季农业生产。温家宝指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抓好春季田间管理,制定灾害防范预案,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1月1日下午,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地处华北平原的三河市农村,走进蔬菜大棚,走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走进普通农户家中,察农情、问农事、讲政策、谈发展,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商做好“三农”工作大计。考察途中,胡锦涛叮嘱当地负责同志,农业始终是我们国家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这几年,我国农业形势比较好,特别是粮食连续6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越是形势好,越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落实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不断增加“三农”投入,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生产不滑

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1、农业的概况

什么是农业?农业包括那些生产部门?结合以下问题阅读课文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_________,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___________产业,为工业的生产提供大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_

(2)、农业的生产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的劳动对象是_____________,所得的产品是____________。农业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_____________来获得产品的部门

(4)、以下产品来自那些农业生产部门

谷物蔬菜畜牧业

肉、蛋、奶种植业

鱼、虾林业

水果、木材渔业

(5)举例说明农业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农业的地区分布

农业如此重要,那么我国农业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阅读中国农业地区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两个地区是那两个部分?

2、这两部分的界线大致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界线一致?

3、东西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农业类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降水较少的西部地区,要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3、《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有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中包含了什么的道理?之中说出了我国哪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农业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错综复杂。农业地区分布明显,东部以秦岭——淮河为界,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阅读教材100页、101页图4.14“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下列表格,并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的主要原因

1、山体从下往上的植被变化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这种变化类似于地球表面上植被从哪儿到哪儿的变化?

3、该山区的农民要进行以下的农业活动,把它们安排在适当的部位,分析为何这

样安排?

当堂检测:

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A 农业

B 工业

C 建筑业

D 交通运输

2、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为我国四大牧区B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牧业分区

C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为我国的三大天然林分布区D东部临海省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与牧业为主的地区分界线在()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一月0度等温线

4、有关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大多数地区农作物两年三熟

B它与珠江三角洲、新疆南部组成我国三大产棉区

C这里是全国主要的花生、油菜、甘蔗和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D粮食作物主要是春小麦和玉米

5、造成秦岭——淮河一线种植业南北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B水热条件C地形D灌溉条件

6、以下商品粮基地中,热量条件最好的是()A三江平原B太湖平原 C 成都平原D珠江三角洲

7、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

A 东南沿海

B 华北平原

C 长江流域

D 内蒙古高原

8、某省不但大量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而且还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生产

基地,该省是()

A 黑龙江

B 河北

C 新疆

D 广东

9、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⑵B类作物主要

分布在_________平

原;C类作物主要分

布在__________平

原和

_________盆地。

⑶我国农作物的分

布以________mm

等降水量线为界分

为东部和西部,东部

又以_____________

一线为界分为南方

和北方。南方的耕地

类型以_________为

主,北方以________

为主;南方的粮食作

物以_________为

主,北方以

_________为主。

⑷造成我国南北地

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__________条件的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中国轮廓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林业能提供的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读图“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 在读这幅图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东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作为基本耕地形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知识,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 2、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2、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探究法列表比较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提问]“情系‘三农’谋发展” [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 [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开放提问]你能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找到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 (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出示课件]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 [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初中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Develop agricultural teaching plan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相关课件]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结构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单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列举出农业

为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学生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安排到了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最后,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出现的差异。这里实际在告诉学生: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为了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题是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而来的。在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有几个基本的途径;第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第二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例如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努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内容点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材内容详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1)(2)的分析,明确东西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差异,抓住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含义,理解南北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差异,因而影响农业的差异。 (2)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解决问题。 (3)通过分析活动(3)(4),明确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通过读图、材料及活动(5)(6)明确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大方向。 快乐点击 1.农业与我们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五个部门,狭义的农业仅仅指种植业。种植业是指在耕地上耕种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林业是指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产部门。渔业是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畜牧业是指在牧区,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家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9亿多是农民。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和消费市场,这一切都离不开农业。因此,农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农业的地区分布 把我国的农业部门,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等反映在地图上,就会清楚地看出,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请看下图: 畜物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 (1)畜牧业分布于西部于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区。 (2)种植业:分布于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平原、盆地地区。 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的农作物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科”的分布特点。棉花生产,北方以棉花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结构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单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列举出农业为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学生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 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安排到了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最后,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出现的差异。这里实际在告诉学生: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为了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题是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而来的。在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有几个基本的途径;第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第二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例如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努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会取得令人满 意的结果。 内容点析 1.关于农业的概念。农业的概念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其中,种植业的结构包括粮食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水果和经济作物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 抚顺市三十中学 王伟 20XX年11月23日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 设计思想 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公民应该了解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地理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及农业建设方向。 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学会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的知识,说明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尝试运用已学习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理解我国农业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出示板书]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教师承转] 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出示课件] 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 [学生讨论] (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 [出示板书] 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学生活动] P99活动1.2.。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的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师生小结] 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八年级所属学科地理 情境:“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任务:学生:(农村学生采用实地调查和对长辈进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城市学生采用对长辈进行调查的方式)调查当地农作物的种类、熟制及主要农作物种植收获的时间等。 1.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学会用网络查阅资料,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3.培养识图能力。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一)农业与我们 〖明确〗我们的吃、穿、用都来自农业。 什么是农业?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发展农业有什么意义? 过渡:我国的农业是怎样分布的呢?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以种植什么作物为主?为什么这样分布,与什么有关系? 2.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哪里?畜牧业的分布与降水有怎样关系?我国有几大牧区?都有什么著名的畜牧品种? 3.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属于什么地形区?降水情况怎样?属于什么干湿地区? 4.我国渔业是怎样分布的?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哪里? (教师评价、小结) 〖明确〗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教师小结) 分析我国的农业为什么这样分布。(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课本活动1(教师指导并评价) 课本活动2(教师指导并评价) (学会提出问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将原因的分析结合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已学知识上,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知识拓展]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你在图4.15中的适当部位上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三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这为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各地区农业的发展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农业。 (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1

[教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目标 1、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 2、记住农业的概念,理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3、知道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4、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4、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5、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6、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树立科教兴农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等思想教育。 教学设想 1、农业与我们,这部分内容我想这样引入,首先请学生想一想,你理解的农业是什么?根 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在结合图4.11补充说明。为了避免学生概念模糊,可提几个产业,让他们判断是不是农业,例如人工养殖珍珠、打猎、捕鱼、采草药等,最终为学生归纳农业的概念。 2、关于农业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从身边找实例。可以结合99页的活动提问:你平日里衣 食住行中涉及到的物品,哪些是农业的产物?并将所举的例子列在黑板上,最后归纳一下,它们属于那一类农业的产物。 3、农业的地区分布,引导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回答老师的提问,在读图的基础上讨论完成 101页活动的表格,同时老师尽量引导学生将这部分知识与前面所学的中国的气候、河流、资源、地形等知识紧密结合,以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出了农业的四个部门,并点明了农业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同时还指出人们的吃、穿、住、行样样都离不开农业。 本筐内容是全节的基础,叙述了三方面的内容:农业的部门、农业的概念、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这些内容先通过图片展示,然后又设计了“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材利用素描图和“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以及读图练习等内容,使学生通过活动来了解这个问题。教材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4第1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word教案 (7)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活动,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方面,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重点) 2、从我国的国情和国际市场形式方面,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相关图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复习导入复习提问:1、根据图片回顾我国农业类 型有哪些? 图1 图2 图3 图4 2、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全体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积极举手 回答 学生1:图1是种植业、图2是畜牧业、 图3是林业、图4是渔业。 学生2: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 通过回 顾上节 课知 识,让 学生温 故而知 新。 衔接过渡教师: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类型能否互换?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呢?学生:各种农业部门只有在适合的地方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所以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自主学习探究一农业基地建设 (一)农业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我们当地的农 业发展,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 件。 2、结合实例说说下列哪些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了农业的布局? (1)在城市的周边地区,粮食种植面积 减少,蔬菜、乳肉、禽蛋的产量增加。 (2)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来,很 多地区林业、牧业比例提高,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 (3)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使我国水 稻种植区域向北扩展至黑龙江流域。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找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 举例: 种植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 好 淡水渔业河湖较多、水流平缓 畜牧业降水较少、草场广布 2、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需求 (2)国家政策 (3)技术的进步,水稻耐寒品种的培育成 功。 通过阅 读课文 找出问 题的答 案,培 养学生 阅读课 文的能 力和分 析解决 问题的 能力。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学科:地理年级:初二任课教师:课题: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3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课时:授课时间:第周 设计思想“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这一标题主要介绍了影响农业发 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 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活动结论”的设计思路会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因素;初步学会从媒体上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的实例的技能,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运用所学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及设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重点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教学难点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方 法指导自主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调查家乡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调整的原因。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农业 的地区分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四个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你能解释当地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吗? A.大小兴安岭 B.华北 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洞庭湖沿岸 [学生讨论交流] A――林业―― 山地、湿润B――种植业――平原、水热条件较好C――畜牧业――高原、降水少D――渔业――河湖多(本活动的关键点是让学生说 出从事该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初步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 [教师承转]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 部门就不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学 习的内容。(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出示板书]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出示课件提问]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相关]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结构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单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列举出农业为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学生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起来

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安排到了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最后,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出现的差异。这里实际在告诉学生: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为了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题是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而来的。在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有几个基本的途径;第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第二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例如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努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内容点析 .关于农业的概念。农业的概念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其中,种植业的结构包括粮食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水果和经

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案

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教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3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结构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单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列举出农业为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学生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安排到了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最后,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出现的差异。这里实际在告诉学生: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

人教版地理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 案 一.复习目标 1、熟记农业的地位。 2、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记住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状况,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状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复习重点、难点 1、我国东、西部农业的差异和原因;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 2、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中考预测 1、从考核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地区,南北方农作物的熟制和种 植作物的差异,商品粮基地,农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如2009年山东潍坊卷考查 了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的问题。 2、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选择题、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赋分2-4分。 3、从考查能力上看,主要考查读图、用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4、2010年在因地制宜方面出题的可能性极大。 四.知识结构 复习指导一: 读课文P107-----P108,填写下列知识梳理: 1、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产业。 2、广义的农业包括、、、。 3、利用生物的,通过来获得产品的各个部门,称为农业。复习指导二: 读课文P109图4.13农业的地区分布,结合阅读材料及图4.14我国东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填写下列表格:

我国的三大产棉区:、、。 复习指导三 读课本P111—P112完成下列问题: 发展农业要、即、、、。 复习指导四 读课本P113—P11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问题: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2)、对策:计划生育、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科技兴农、调整农业 结构、发展农业。 五、达标训练 1.(2009江西南昌)李老师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A、品名:哈密瓜 B、品名:柑橘CD 产地:新疆吐鲁番产地:江西南丰 C、品名:香蕉 D、品名:苹果 产地:台湾高雄产地:广东茂名 2、(2009山东潍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3、(2009山东潍坊)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雨热同期 C、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 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4、(2008湖南岳阳)某同学的家乡河湖较多,最适宜发展() A、林业 B、种植业 C、渔业 D、畜牧业 5、(2008山东泰安)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 叙述,错误的是()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 B、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 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产三河牛、三河马文明 C、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 D、我家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有指导的自学,分析归纳出课文和地理图表中的知识结构,明确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理解各组成要素间的联系,并按此画出思维导图。 能运用“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农业布局的意义。 2.过程方法 通过教师协助下的探究学习过程,初步掌握分析资料、联系实际,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的方法。 通过解决问题的真实体验,进一步了解学习地理建设美好生活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反战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人地关系”价值观。

基本流程: 复习旧知: 本学期开始对我国的农业进行了学习,我们了解到农业的四部门有?

水稻、小麦的分布,三大林区、四大牧区分别在? 导入: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为南方人熟悉就是桔子),生于淮北则为枳zhī(果实黄绿色,味酸不可食)。”有同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 对,同一个物种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其实,这节课一开始我们复习的那些前课内容,无不体现了这样的现象。所以在我国农业的分布上更应该注意,本课课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对应不同的地理环境,来开展不同的农业活动。 新课: 1.提问:那么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哪些自然条件呢?通过17页阅读部分来找出这些条件,完成思维导图。 2.引出四大农业区: 我们国家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农业区。他们分别是。 比如说南方和北方农业区适合种植的作物就有很大不同,提问:通过书本南方的作物有哪些,北方的作物有哪些?具体的差异表现在?而西北、青藏高原适合发展哪类农业?(并划书)农作物对自然条件的需求大致有以上三种,但是到了具体的地点情况又各不相同。结合地图册完成练习册第二大题。通过这一部分进一步了解四大农业区不同的自然条件。 3.活动 通过上一部分进一步了解了不同的农业区不同的自然条件,那么回到课题,如何在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呢?通过一个活动来实现。同学们很多都玩过类似qq农场的游戏,但是作为游戏,它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你可以同时在一片田里种上柑橘和甜菜。我们现在知道这2种作物是分属不同农业区的。现在,请同学在四大农业区中选择一个,然后再选择4种农产品,要求即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有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之后如有时间,还可以看最后的阅读。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教案

设计思想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这一标题主要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活动结论”的设计思路会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 初步学会从媒体上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的技能,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运用所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及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方法 指导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调查家乡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调整的原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四个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你能解释当地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吗? A.大小兴安岭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洞庭湖沿岸 [学生讨论交流] A——林业——山地、湿润 B——种植业——平原、水热条件较好 C——畜牧业——高原、降水少 D——渔业——河湖多 (本活动的关键点是让学生说出从事该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初步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 [教师承转]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就不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三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和探讨我国的农业。 (板书)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讲授新课] (资料分析)用电脑打出我国农业产量的数据及农业的变化资料,让学生感性认识我国农业发展成就。 (资料1)2001年全国畜禽增长量:肉6334万吨、蛋2337万吨、奶1123万吨、水产4382万吨。 人均占有肉、蛋、奶量: 改革开放初期:肉10公斤、蛋2公斤、奶1公斤。 现在:肉51公斤、蛋19公斤、奶9公斤。 增长倍数:肉增长了4倍,蛋增长了9倍,奶增长了8倍。 (资料2)1999年我国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 (资料3)芸豆出口前景良好 据2003年4月1日光明日报报载我国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主要芸豆生产、贸易国。2001年我国芸豆出口数量达43万吨,创汇亿美元,占全国粮食出口总额的%。2002年,我国芸豆出口量再创新高,达47万吨。 (资料4)2002年农业机械化水平 全国农机总动力亿千瓦,比上年增5%;大中型拖拉机90万台,增%;小型拖拉机保有量1375万台,增4%;联合收割机万台,增8%;全国机耕面积6200万公顷,机耕水平48%;机播4139万公顷,增2%,机播水平27%;机收面积2786万公顷,增5%,机收水平19%,水稻机收600万公顷,机收水平20%,跨区机收联合收割机18万台。 (资料5)百姓感言 河南省曲周县四疃乡四疃村农民王广仁说:近几年,曲周县种绿色甜玉米品种可发了家了。甜玉米是中国农大教授开发的新产品,每亩种4000株,每穗可卖~元,每亩能收800多元,比一般玉米增收300多元。我是曲周第一个甜玉米种植大户,去年在农大教授的指导下,承包了300多亩地种植玉米,当年收入超过24万元。要说我的体会,一是得益于甜玉米新品种,农大曲周实验站在我家门口,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专家的帮助下,按绿色食品标准做,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二是得益于全省重点龙头企业曲周金日甜玉米加工公司,他们与我们县的农民每年签订保护价收购甜玉米协议3000多份。今年,他们又与我签订了收购协议,我一下把种植发展到500亩。 (提出问题)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农业上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发展成就如何? (讨论问题)结合以上资料,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农业发展变化分析。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转变,提高了劳动效率,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以占

2017春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下1.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word教学设计

2017春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方法 1、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2、学会用网络查阅资料,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继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对地理的兴趣。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1、学生网络查询。 2、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学生教学内容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已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协作”的学习习惯。 农业是很重要的生产部门,但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因地制宜发

展农业的观念。 三、教学模式 这节课是基于局域网络下的“学”与“教”上网查阅着力于调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开展教学活动。 三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作 - 探究”教学模式,如下: 教法设计 本节课利用网络,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实现知识的落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 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中国轮廓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林业能提供的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读图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 在读这幅图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3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教案 新人教版

4.2.3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设计思想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这一标题主要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活动结论”的设计思路会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 初步学会从媒体上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的技能,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运用所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及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方法 指导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调查家乡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调整的原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四个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你能解释当地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吗? A.大小兴安岭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洞庭湖沿岸 [学生讨论交流] A——林业——山地、湿润 B——种植业——平原、水热条件较好 C——畜牧业——高原、降水少 D——渔业——河湖多 (本活动的关键点是让学生说出从事该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初步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 [教师承转]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就不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出示板书]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