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汉,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武汉,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武汉,一座被低估的城市2012-2-5 14:16阅读(65)转载自王德智下一篇:大牌为什么在后台... |返回日志列表赞赞赞赞转载分享评论(1)复制地址更多

她是一个由三座城市组成的省会

她是一个向腐朽的封建政权开出第一枪的地方

她是一个小吃最完美的地方

她是全球人均淡水量拥有量最大的城市

她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

她在长江上面建起第一座大桥

她又在长江下面挖出第一条隧道

她有世界上最大的梅花园

她拥有全国最整齐划一的出租车

她造就了世界上最狂野的公共交通系统

她是曾经的直辖市

她是老工业基地

她是市民文化中心

她是中南商贸中心

她是华中水陆交通的枢纽

……

武汉,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来自《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数据显示,武汉综合竞争力排名为第二十四位。其中资本竞争力排第十位。科技竞争力列全国第三位。区位竞争力强大,在50 强中排第六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基本听不见武汉的声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全世界1000 多座城市中评选世界十大城市的时候,却将武汉列为全球第三。武汉也意外的获得了一次前所

未有的高估。“武汉在哪里?”两会期间,市长李宪生向政府总理直接发问。是啊,武汉在哪里?所有的武汉人和关心武汉的人都在试图寻找答案。面对曾经的辉煌,上世纪末的衰败,和最近几年的崛起。武汉面临着重新定位的抉择。

一.武汉很受伤

武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却是一个新鲜的市名。解放以后,中央政府把抗战时期的陪都汉口、湖北省会武昌,地级市汉阳三市合并成为武汉直辖市。当时,中国只有两个城市敢称得上“大”字:“大上海”和“大武汉”。但是好景不长,1954 年,由于政策转变和时局需要,武汉被撤消直辖市待遇,降格成为湖北省会。

在建设初期,武汉作为工业基地曾经辉煌一时,那时候涌现出一大批的雄厚企业和知名品牌:

武钢、武船、武锅、武重……“武字号”重工企业分光无限,“金鸡”、“莺歌电视”、“荷花洗衣机”、“希岛冰柜”、“长江音响”、“红山花电扇”等一批优秀品牌也曾引领风骚。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的经济结构老化,工艺设备陈旧,在加上东部发达地区的迅速崛起,武汉逐渐落在了后面。GDP 由全国第四逐渐落后,直至被远远落下,甚至被许多二级城市抛到脑后。在全国一派繁荣的吵闹声中武汉逐渐失去了声音。到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至完全隐没,达到最低谷。其实,在改革初期武汉并不是没有机会,小平南巡的第一站就来到武昌。但是由于当时武汉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这是新机遇的开始,而是把这次南巡作为一般的中央领导人视察来应对,最终在形式主义虚荣里消耗掉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并由此开始了城市的沉沦。

二.武汉的崛起策略

“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没有武汉,“西部大开发”没有武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武汉。武汉备感失落。由于地理区位的原因,武汉处于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尴尬境地。要想获得城市尊严和地域声望,武汉必须自救。

在新世纪初期,武汉政府联合中部的郑州、长沙、南昌等城市提出了“中部崛起”计划,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此武汉开始了艰难的崛起重塑。先在在中部地区确立龙头地位,由于武汉的工业基础雄健,劳动力成本底,以及水陆交通发达的比那里条件,武汉的经济在转型中逐渐好转,并且着手塑造了一批新的品牌,湖北政府也适时地把“二汽”转移到武汉来,以及一大批跨国企业的进驻,武汉的城市经济区域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汉口依靠固有的商贸中心地位,发展成为金融商务区,武昌由于驻地的上百所大学,发展成为文化区,汉阳由于历史文化沉淀向旅游区转变。短短的几年,武汉就逐渐表现出不可小视的竞争力。

武汉面临着在全国乃至世界面前重新树立城市形象。

三.武汉传媒现状

一个城市的媒体就是这个城市的CPU。但是武汉的城市CPU 却并不是最先进

的。由于市井文化的横行一时,使得武汉的媒体决策者们一度认为只有做世俗文化的市民趣味才是正统。事实上,他们也曾取得国巨大的成功,《知音》杂志凭借近500 万的发行量成为世界第五大期

刊。但是当人们提起《知音》的时候,却更多的想到的是恶俗和不屑,武汉曾经是俞伯牙和

钟子期琴遇知音的地方,高雅的高山流水没能给武汉带来脱俗的品质,却演变为中国第一大

世俗刊物。事实上,现在很多的武汉人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知音》的时代了,但是武汉的媒体生产线上还在不断的制造着《知音》复制品:《爱情婚姻家庭》《真情》《幸福》《特别关注》《前卫》《可乐》……

在都市报方面,《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逐渐形成了“四小龙”的阵势。在其他城市的都市报同城大战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武汉的几家报纸却相安无事,平分市场份额,一甚至成为新闻出版署的正面的“和平教材”。甚至引来其他城市报纸经营者的学习取经。事实上,这几家报纸同质化非常严重,清一色的市井趣味。市民买一份报纸就等于买了四份,报道几乎没有区别。这其实的市场化不完善的结果。其他一线城市报纸的同城大战其实是市场发展的正常结果,对与报纸媒体的的发展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推动,而武汉市场上报纸的相安无事恰恰是不正常的。这里面必然蕴藏着危机。在广电领域,武汉全面输于近邻长沙。湖南卫视与湖北卫视一字之差,在影响力上却相差万里。正当四小时车程之外的长沙上演一个又一个传媒神话的时候,武汉这边只有咽口水甚至苦水的份。

四.期待重估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老一辈的武汉人大多还沉浸在武汉曾经的辉煌里,说起武汉的过去滔滔不绝,非常自豪的样子。在武汉中年人心目中大多收入偏下以及生活压力的缘故,而对武汉过于低视,他们对城市经济异常缺乏信心,这类武汉人自己就

对武汉充满低估。而大多数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理想,认为武汉“将来会有很好的发展“而不少外地来汉人员,对武汉大多都经历了由厌恶到喜爱的心理过程。对于外界,武汉正通过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吸引世人的目光,2007 年女足世界杯将在武汉上演,“文博会”“香港周”“世界华语传媒大会”等一些列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出武汉官方对于期待重估迫切心态。

武汉,正在以逐渐变快的脚步和日益新锐的姿态期待着新一轮的重估。

外界对武汉的十大误读

1.脏

事实上由于近几年的整治,武汉比很多城市都干净不少。

2. 乱

治安情况已经大有好转

3.小市民

事实上武汉的时尚人群正在大幅度扩大,你看它的众多时尚消费场所就能略知一二

4.火炉

事实上不光是火炉,它在冬天还是冰窖。大冷大热是武汉气候的总体特征

5.穷

奢侈消费日渐旺盛,人均收入已经逼近青岛

6. 九头鸟

本来是夸武汉人聪明,却被外界理解为奸诈

7.码头城市

码头作用日见式微

8.武昌鱼

基本没有野生的了,而且已经沦为任何路边小店的通常菜肴,失去之前的尊贵意味。9.大县城

事实上已经越来越像大都会了

10.东方芝加哥

随着老重工业的衰落,已经早已失去与芝加哥的对比意义

武汉的十大名片

1.黄鹤楼

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又有天下第一楼之说。

2.汉正街

古老的商业街,现在已经成为华中小商品交易门户,汉口商贸就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3.鸭脖子与热干面

武汉最著名的两种食品,前者生产量居全球之最,后者是武汉人每天早上必需的食物。

4.户部巷

小吃的天堂,聚合了古今中外最庞大数量的小吃品种。

5.知音杂志

发行量500 万左右,一度占据中国期刊市场的头把交椅,世界第五大刊。

6.汉口江滩

最能展现民国时期风貌的地方,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时尚旅游消费胜地。

7.九省通衢

便利是水陆交通,一直以来就是华中大地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8.大学城

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共有130 多所各类大学,近百万大学生,洪山区是比海淀区大学更密集

的城区,更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名校。

9.首义

当年武昌起义的地方,是向封建制度发起进攻的“0 公里”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新旅游、

艺术、文化中心。

10.东湖

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是西湖的6 倍,风景优美,淡水丰富。

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 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 个周边城市。这里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据了解,武汉城市圈的近期目标为,到2020 年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这个增长极,有望成为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专家们展望,未来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区,郑州、南昌、合肥、长沙等城市圈相互呼应、共同发展,中部地区将形成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一体化格局,有力促进中部五省优化资源配

置,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高速公路半小时出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将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一环。

▲两大游憩带:武汉“后花园”:武汉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将给旅游产业带来机遇。

▲武汉周边形成三大产业带:武汉城市圈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产业的科学布局和分工。▲武汉人吃上更多新鲜菜:根据发展规划,武汉城市圈将以武汉为重点,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巩固和发展汉正街等3-5 个交易额过百亿、现代化管理程度较高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工业产品专业市场。

▲城市圈内可异地贷款:按照设想,武汉可能以长江证券为龙头,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增强区域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武汉城镇化率:根据计划,武汉城市圈将大规模完善城镇规模结构,提升武汉市在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功能。到2010 年,城市圈内GDP 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50%提高到70%左右,武汉市城镇化率达到70%,其他8 个城市的城镇化率平均达到50%。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 应该: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 名片,又称卡片(粤语写作咭片),中国古代称名刺,是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法的纸片。名片是新朋友互相认识、自我介绍的最快有效的方法。交换名片是商业交往的第一个标准官式动作。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 城市名片的概念源于纸质名片。纸质名片最初只用于商务场合,代表着个人的形象,承载着商务信息。从最初的色彩单一、大小固定、形状统一到如今个性十足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人们追求个性、展示自己的愿望。而城市名片悄然流行开来,更是缘于国家放眼世界的需求。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活动中,中国的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寻求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借助到很多手段来实现:野味特产、民族舞蹈、琴棋书画、传统工艺、电影电视、书籍网络等等。所以说城市名片并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包装,应该总结为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具有科技含量的综合体。 就是能代表城市形象或者说代表城市标志的东西 城市是文明的集散地,城市是现代化程度的象征,而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城市是一个人们最为熟悉的对象了。在我们每天的大量的电视节目中,有关城市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等等方方面面每天都活跃在我们的节目中,可以说,城市是电视节目的表现和诉说主体。但是,目前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城市,通常只是被肢解成方方面面的按需所取的城市生活,而我们则把每一个城市作为节目主体,把整座城市作为表述对象,纳入栏目的范畴加以表现。开放发展需要借鉴,需要兼容并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什么没有服装产业的大连市却打出了一道亮丽的服装品牌,为什么中国的名牌大学纷纷落户珠海、厦门,为什么宁波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如此之快?它们产生的土壤、机制,它们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我们将用经济的视角,新闻调查的方式,富有时代精神的视觉化语言去发现、探寻、记录每一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身特色及价值观念的载体,丹山的风景秀美 是城市认同感建构的元素之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借助这个载体来完成对城市的心理认同。台北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教授夏铸九曾主持或参与了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大量的城市规划和更新项目,并对欧洲、美洲、亚洲等地的城市演变、发展和规划有深入的研究的罗斯曼教授肯定了建筑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形象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认为这些并不能代表“城市名片”本身。在他看来,“城市名片反映的是变化中的城市和变化中的生活方式,更多地涉及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城市中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连同建筑本身一起构成了一个城市的识别性。 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城市名片就是要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提炼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名片是一项文化工程。一座城市可能会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秀丽的自然风光等,在众多优势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精华,让城市名片和城市特色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提升这座城市对内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外的美誉度,知名度,从而达到城市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目的。古老的文化遗产 在城市名片选择上,提炼的城市名片要有代表性、独特性、稳定性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界定城市名片的范围。从名片的本质上来谈,一个人能够区别于他人,不仅仅在于外表,还在于其行为,性格和气质等内在特征。同样,作为城市名片,它既要能反映这个城市的自然、人文、历史、现实;同样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品格;它要能引领这个城市的发展、进步、和谐;更要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精神和追求。所选的名片也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一次发掘、提炼,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精粹的集成和一次张扬。城市名片的选择,必须首先取得这个城市市民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并把它发扬光大。同时,城市名片也可看成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综合信息的载体,通过它彰显这个城市经济成就、历史文脉、城市地标、人物代表、历史街区保护等的综合特征城市名片不可盲目追求经济 在“经营城市”的模糊概念驱使下,不少的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寻求诱人的美丽名片,用以吸引世人更多关注的目光,以便达到城市快速的经济发展目的。文化遗产 城市名片,是城市从古至今发展的缩影,也是城市方方面面文化集成的张扬,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名片的确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正是由于城市名片的经济价值,才惹得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各类人士在“经济中心论”的理论支撑下,不惜代价地为城市

甘肃·兰州打造城市名片

甘肃·兰州打造城市名片 2015年8月8日,“2015第五届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暨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民建甘肃省副主委、民建兰州市主委刘晓瑚,民建甘肃省副主委杨贵言,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甘肃省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经营管理中心主任廖士俊(女士),甘肃画院办公室主任张建中,《中华奇石》杂志主编陈西、甘肃会展中心责任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柱,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甘肃省观赏石协会会长、《石友》杂志主编胡云华等领导,甘肃省收藏家协会、古玩书画协会、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甘肃省静宁商会,广西来宾市观赏石协会,四川省都江堰市观赏石协会,陕西省赏石文化研究会,兰州、嘉峪关、酒泉、张掖、白银、天水等省内外诸多观赏石、玉石协会会长及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展会为期五天,展览面积12000平方米,设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区、珠宝区、红木家具区、陶瓷紫砂区、古玩字画区、义卖区。囊括古玩、书画、奇石、玉器、珠宝、陶瓷、紫砂、根雕、现代工艺品、民俗民饰等诸

多门类。 “黄河奇石文化兰州赏石交流大会精品展”成为博览会的最大亮点,占地500平方米,由中共兰州市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办,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甘肃省收藏家协会及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甘肃省古玩书画协会协办,兰州黄河奇石协会承办。主要展出了黄河石的水纹石、雪花石、国画石、浮雕石、黄河玛瑙、象形石、动植物化石等30多个优秀品种。 借博览会的良机,8月8日下午,召开了“把黄河石打 造成兰州市的一张名片专题研讨会”,邀请各界多位专家、 学者及协会负责人就此问题进行发言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 据了解,此展共吸引了国内20多个省市区共400多家 收藏经营机构、藏友及艺术家参展,规模空前。 2016第六届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将于2016 年4月14日至18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闪亮登场,诚邀各界共赏艺术之美。 (供稿: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组委会)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武汉城市文化

在全球性的“城市时代”,以文化为轴心的城市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大城市的共同选择。在不久前举办的武汉发展战略规划论坛上,武汉市长阮成发一口气列举了10余个国外城市的特色文化:“巴黎有时装,威尼斯有水,维也纳有音乐,罗马有建筑,洛杉矶有电影,里约热内卢有狂欢节,日内瓦有会议,达沃斯有论坛,汉诺威有会展,海德堡有大学城,硅谷有创意……”继而,向与会者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拥有着丰富历史资源和人文积淀的武汉,最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到底是什么? 以什么为载体向世人展现武汉独特的城市魅力? 应当怎样塑造武汉的主题城市文化,使我市能够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中,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竞争力和生命力? 在城市竞争已从经济领域上升到文化领域的当下,文化作为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标志,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因此,阮市长提出的关于城市文化的疑问,确然是武汉在“崛起”时必须深入思考和慎重回答的重大命题。 如果说,政府作为城市规划者的使命是探索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和彰显武汉独特文化魅力的建设途径和模式,那么开发商作为土地建设者的责任则在于,避免“破坏性的开发”和“开发性的破坏”,把握城市的文化脉搏,让城市的居民找到最本质的文化归属。 永恒的母题:水文化 武汉地处中部腹地,接南转北,承东启西,历来在城市文化上体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伴随着近千年商品、人口、信息的流动,武汉几乎将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江右文化及齐鲁文化等共冶于一炉。而近代汉口开埠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方教会的到来、外国租界的开辟、现代工商业的兴办以及新式教育体系的创立,尤其是当代改革开放和境外资本的进入,使武汉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更凸现出武汉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品质。 武汉江汉交汇,百湖连珠,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文化和壮丽的水景观。作为自然资源和文化景观,水对人类的影响不止在生产、生活和交通上,而且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生存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水的流动性和容变性使得水文化成为武汉城市文化永恒的母题和多元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创意是城市的灵魂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创意是城市的灵魂 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建筑一直被视为八大传统艺术之一。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往往只是单纯地从某座建筑物的外观设计来考量其艺术含量。随着科技进步的深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一些艺术造诣较高的建筑师开始将设计的眼界不断拓宽。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房地产的策划、规划和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个楼盘的空间范围,区域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内涵也已远远超出了纯艺术的范围。出于时代的这种需要,创意地产的理念应运而生,成为房地产行业运作的先导和前提。 城市发展需要创意 有人说,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我们说,创意是城市的灵魂。 但凡进行规划和设计,就需要了解情况、预见未来,并做出相应的变化和创新。这样,地产行业的运作也就自然而然地与创意理念联系到了一起。我们知道,房地产在改革开放后已经跃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GDP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商业地产的勃兴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缺少创意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缺少创意的地产是没有灵魂的地产。从目前商业地产行业的营销实践来看,策划、规划和设计的成本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步升高,其结果是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明显减弱,很多商业地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定位和主题特点。过去那种“千楼一面”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可以说,创意地产正在改变和已经改变了许多城市的文化景观和空间结构。 从创意产业到创意地产 所谓创意,就是动脑、创新,力求避免“同质化”,反对因循守旧,摒弃剽窃抄袭。在21世纪这个后现代语境中,商业地产的创意不仅意味着规划师、建筑师要有具有独创性的理念和设计,而且还涉及到其知识产权的保护。正是由于这种版权意义上的立法,使得具有创意的商业地产运作成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创意地产。 对于如何做好创意地产,商业地产策划公司SPACE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答案。由黄绍忠(Alex Wong)先生带领的团队成功运作了上海著名的创意产业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法,以吉庆街为切入点,试对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调查研究表明,城市的草根文化传承和经济价值开掘之间存在矛盾,商业化发展模式的不合理规划不断冲击传统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如果施以正确决策,加之多方调和努力,吉庆街必将再现辉煌。 关键词:吉庆街文化传承城市建设 “吉云照影觥筹尽显生活秀,庆语映灯弦歌舒展岁月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路与江汉路之间的吉庆街,是一条集聚排档美食文化和汉味民俗文化的历史名街。其开放的经营方式和平民化的表演方式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吉庆街缺乏公共配套措施、建筑老化等等问题逐渐暴露。2009年3月,江岸区政府对吉庆街进行了全面整改。改造采用“异地重建”的方案,以保护修复为主,拆除违章建筑,力争还原街区历史风貌,打造民俗创意区和文化馆藏区。然而,整改后的吉庆街反现萧条,商家惨淡经营,人气每况愈下。2016年12月,重新竣工的吉庆街焕然一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以

吉庆街为对象,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查。 一、吉庆街文化产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查前后经过设计问卷、实地考察、分发问卷、采访经营者、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数据的工作,于2016年6月启动,前后开展3次集体调研,共收集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55份,对经营者、管理者进行了2次采访。本文采用问卷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调查样本分析 1.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吉庆街商圈的人群总体呈现出年龄层低、省内出身、教育水平高、文化消费水平较高这四大特点。 其主要年龄层在25岁以下(44.31%),超过半数年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下(53.33%)。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在义务教育程度以上(83.13%,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44.31%)。常住于大中型城市(74.12%,其中大城市占49.41%。来自于本省、本市的人员占83.53%,其中省内非武汉市出身者更是占到47.84%),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年度文化娱乐休闲消费额度在1000―5000元之间(51.37%)。如此看来,吉庆街的潜在消费者为年轻人群。 2.受访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受访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中,通过各类传媒和亲友介绍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牌一辩稿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牌一辩稿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城市名片应当首打经济牌。 作为正方,我有义务先明确一下辩题中各词的定义。城市名片指能代表城 市形象或标志的东西。首即指首先,第一。打,在此可理解为打造。经济,是 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囊括了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打造城市名片,意在 宣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因此,选择首打哪种牌的标准便是,哪种牌能 更高效地宣传城市内涵与精神,并促进城市发展。下面,我方将从三方面论证,城市名片应当首打经济牌。 首先,城市发展的主推力是经济,首打经济牌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知道, 打造城市名片的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发展。而经济发展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内 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指出,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呈对数关系。可见,城市发展少了物质财富的支撑就一切都在空谈。新的时代,提高生活水平 是每一位市民的真实诉求。首打经济牌,大力发展经济,才是对一个城市负责 任的态度。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善民生。经济能直接促进城市配套设施、公共环境、交通网路的进步,这些便利能极大地提升民生,提高幸福指数。试 问一个交通不便,环境脏乱的城市能给市民多少幸福感?可见,首打经济牌, 对促进城市发展效果立竿见影。 其次,从选择标准出发,经济牌的影响速度、广度、力度大于文化牌。速度方面,经济牌具有直观性,能直截了当地表明城市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让人以此各取所需,果决地做出投资等决定,促进发展效果立竿见影。而文化牌必须通过长期运作才能收到效益,收效周期漫长。广度方面,打经济牌的受众层次几乎不受限制,传播范围极广。以首打经济牌的深圳为例,有发展经济的政策、地理等优势,它可以吸引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可以吸引个人创业者的尝试,更可以吸引普通打工仔的淘金…几乎容纳了社会的各个层次。力度方面,打造城市名片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一种市场运作,依赖于各类资金、资源、传播渠道。首打经济牌,自有当地企业热心参与,宣传效果可见一斑。而首打文化牌,很难让没有直接利益的企业参与,只有政府这一宣传主体,可谓形单影只。因此,经济牌在速度、广度、力度方面胜于文化牌。 最后,首打经济牌,同样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辞海》1999版指出,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我们必须对文化的物质载体进行保留、维护、宣扬。试问没有经济的支持,敦煌壁画不早已消褪殆尽,长城古墙不早已在一片尘土之中?经济不强大就没法保留文化,文化已不存,又怎有名片可打呢?已有经济实力的城市,更会将打文化牌视为一种精神提升。很好地规避了过早打文化牌可能引发的扭曲历史、臆造伪文化的错误行为。因此显而易见,首打经济牌,也促进了城市文化的持续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有力地佐证了我方观点,使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城市名片应当首打经济牌。谢谢!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晓光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 刊名: 现代营销 英文刊名:MODERN MARKETING 年,卷(期):2011(4) 参考文献(3条) 1.张伟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和分析 2009(09) 2.何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0 3.钟珊城市群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2008(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伍晶广州建设和强化金融中心功能:背景分析与对策建议[期刊论文]-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8) 2.蔡景庆.CAI Jing-qing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对象的战略对策探析[期刊论文]-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 3.陈思思武汉、长沙两市的政府网站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作用之比较[学位论文]2010 4.王宗军.毛磊.王清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期刊论文]-技术经济2011,30(8) 5.曹前满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民问题解决的困境分析[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11(5) 6.陈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问题初步思考[期刊论文]-市场论坛2008(11) 7.李新平.LI Xin-ping"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 8.刘熙两型社会内涵比较探析[期刊论文]-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8) 9.李新平.黄小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际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2011(14) 10.王红国.姚华松.李娟文论"中部崛起"的七大关系[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6013429198.html,/Periodical_xiandaiyx201104065.aspx

武汉市大城市文化名片

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 2013年12月20日,“大美武汉——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名单公布,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红楼、东湖、琴台、汉阳造、武汉大学、汉口江滩、汉剧、盘龙城遗址入选。 “大美武汉——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历经征集提名、组织评选和综合评定等环节。评选阶段共收到各类投票23万份,长江网点击量超过230万人次。

1.黄鹤楼 在中国近2000年历史中,没有哪座楼阁像黄鹤楼这样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绵延不绝。白云千载,鹤影幢幢,公元223年那位普普通通的辛氏女子在此初开酒肆,三国名将孙权改为军事要塞,还有那位乘鹤归醉的仙界道士,都没想到,这将是一座比岁月坚固、与日月共存的千古名楼。江城梅花落,楼中玉笛吹,能够同时留得崔颢、李白传世绝唱的黄鹤楼,堪称天下江山最有诗意的历史建筑。

2.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在大桥兴建的那几年,武汉三镇的多数人家都将新生婴儿指桥为名。毛泽东先生当年激情拍岸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那不是一位诗人的情怀,而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倚天大梦。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到民国大总统孙中山,百年呼唤,这座大桥终于在1957年10 月建成通车,成为贯通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推进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征程。3.红楼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共和之声赢得全国响应,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终结。红墙红瓦铸就历史里程碑,金戈铁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成为武汉城市精神内涵。 4.东湖 东湖因位于武昌古城之东而得名,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湖以山曲,城以湖幽。12个大小湖泊衣带相隔,12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112公里湖岸线九曲回肠,34座山峰古雅奇巧。湖畔四周有梅花、樱花、牡丹、荷花四园领衔全国。而屈原泽畔行吟、李白吟诗放鹰等史记,让东湖承载许多中国记忆,现代浪漫与古典神韵交融,尽显大美武汉气韵。 5.古琴台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摘要]发展聚集经济圈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城市群则是聚集经济圈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群的发展本质上依赖于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功能定位和交互关系,城市群通过在政府引导和政策的支持下逐步释放经济效应,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本文采用城市流强度测算方法,度量武汉城市圈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城市流的空间流动,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外向功能所产生的聚射能量、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揭示武汉城市圈城市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探索武汉城市圈未来发展规划。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市流;功能联系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113-04 1引言 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分工在更加广阔的国际范围内深入展开,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及其从事专业化生产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从全球竞争的角度看,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传统个体企业,受制于自身成本规模和支配能力等因素,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日益减弱,而以聚集经济为本质特征的城市群在市场中的地位却在逐渐提高。 发展聚集经济圈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城市群则是这一形式的重要空间载体。[1]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其中心城市对城市群其他城市有较强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和向心作用。[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沿江地带形成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发展,目前已成长为我国创造财富的主体区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逐步形成具有全球意义的三大抱团式城市群和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载体。相关统

关于武汉市的市民文化

关于武汉市的市民文化 摘要:每个城市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文化是反映一个城市精神的一块镜子。武汉是笔者的家乡,同时作为华中重镇,历史名城,荆楚文化的中心,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市民文化作为研究武汉文化的切入点,不仅因为市民文化是中国近现代城市文化的核心,更因为近代以来武汉市民文化在中国城市文化中一直显示出自身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个性。希望通过对武汉市民文化历史,现状及未来的描述和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建设当代武汉新型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武汉;市民文化;市民性格;生活方式 一、市民文化概述 1.市民文化的定义 在论述武汉市市民文化之前,必须先对市民文化做一个明确的界定。关于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将其定义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而关于市民,最早则是指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居民。因此,本文所谓市民文化,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居民基本的思想行为以及受之指导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它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 2.市民文化的影响 城市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的生活方式部分的形成了市民文化。市民文化反过来又影响着千万市民的生活,其中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本文所要做的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武汉市市民文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二、武汉的市民文化 1.武汉的自然条件及城市格局 从宏观鸟瞰,武汉首先是一个内联腹地、外通海洋的港口城市,港口的兴衰与城市的变迁具有同步性。武汉自古便以临江的舟楫之利,成为控扼南北,援引东西的九省通衢。明清时期,汉口以商贸和航运的双重优势,跻身于四大名镇之列,外国侵略者之所以选择汉口为通商口岸,看中这里的港口运输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微观审视,武汉三镇市内交通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拥挤”二字。武汉三针既以长江汉水相连,又因长江汉水相隔。从地形看,武汉为冲积平原,多小山湖泊,这为市内交通带来了不便;从地势看,武汉尤其汉口地势低洼,水患频繁,解放前汉口多次提防溃口,自然条件的障碍为武汉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易中天在《读城记》里说:“冬天,北方有暖气,南方有暖风;夏天,北方有凉风,南方有海风。武汉夹在中间,不南不北,不上不下,什么好处都没有。别的地方,再冷再热,好歹还有个多处。武汉倒好,夏天屋里比外面还热,冬天屋里比外面还冷。冬天滴水成冰,夏天所有的家具都发烫,三台电风扇对着吹,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可见居于中部的地理位置,并不能给武汉提供一个理想的气候条件。

2017如何打造城市名片试题答案

2017如何打造城市名片试题答案

如何打造城市名片答案 ? 1.城市品牌建设的行为是城市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心” o B.“手” o C. “脸” o D.“家” ? 2.以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曲阜三孔 o B.邹城孟府 o C.五圣岛 o D.公主岛 ? 3.城市品牌建设的环境是城市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心” o B.“手” o C. “脸” o D.“家”

? 4.关于七惟一策划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保卫我的惟一 o B.张扬我的惟一 o C.珍藏我的惟一 o D.超越我的惟一 ? 5.城市形象建设的第一问题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概念混乱 o B.缺乏资源 o C.资金不足 o D.创意太少 ? 6.关于感受经济学定律,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感受形象化定律 o B.感受大众化定律 o C.感受形象明晰定律 o D.感受适度定律 ?7.感受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一种经济形态叫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业经济 o B.工业经济 o C.信息经济 o D.感受经济 ?8.北京就是北京,上海就是上海,乌鲁木齐就是乌鲁木齐,这体现了感受经济学的什么定律?()(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感受形象明晰定律 o B.反差对比定律 o C.感受个性定律 o D.感受优先定律 ?9.城市品牌建设的视觉是城市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心” o B.“手” o C. “脸” o D.“家” ?10.城市品牌建设的理念是城市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心” o B.“手”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 课程主持老师:周鹏 课程参加人员:刘榕 代国准 屠正伟 王滢 龚越

目录 第一章武汉1+8城市圈2012—2015的发展现状 (3) 第一节:GDP发展现状 (3) 第二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 第三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4) 第二章武汉1+8城市圈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5) 第一节:发展条件 (5) 第二节:发展战略 (5)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6) 第一节: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 (6) 第二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6) 第三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 (7) 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7) 第四章现代农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7) 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7) 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8) 第三节:重点发展八大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8) 第五章旅游业发展规划 (9)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9) 第二节:旅游市场潜力 (10) 第三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11) 第六章城市圈交通一体化 (11) 第一节: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现状 (11) 第二节:对武汉城市圈现状交通评价 (12) 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2) 第四节:城市圈交通网络结构 (12) 第七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 (12) 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3) 第三节: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14) 第四节:生态示范区建设 (14) 第八章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5) 第一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5) 第二节: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6) 第三节:推进武汉城市圈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6)

武汉历史文化

武汉人必读篇之-------武汉的历史文化 武汉历史 武汉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 最负胜名的景点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来 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 也许大家要问:长江从上至下,流经了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城市,为何此称独钟武汉?其原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汉游玩,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饮酒,边饮酒边欣赏音乐,喝到了兴头上,李白诗兴大发,于是题下一首诗,诗名叫做《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人非常喜爱“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这一佳名,于是自号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汉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这些名称的来源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源源。 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口后来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名声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武昌和汉阳。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武汉市近三年来发展状态调查

武汉市近年来发展状态调查 武汉市作为湖北的省会,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长江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了“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2007年12月,武汉获批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3年多来,武汉城市圈进口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产业格局和经济结构正在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化目标调整,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而武汉近年来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民生和交通方面。 一.武汉市民生建设 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武汉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仅有了相当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亲眼目睹了武汉的发展过程,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 武汉向来以“火炉”闻名中国,十年前的武汉,城区有条件使用空调的家庭所扎局的比例很低。十年后,空调的普及率几乎达到百分之八十,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90年代的武汉人都是骑自行车上学,上班。近五年来,随着武汉经济的发展,私家车的数量每年以的速度增长,购车人士除了医生,教师等收入较高人群,身为工人阶级的老百姓也开始加入这个行列中。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因为轿车增长过快而导致交通拥堵不堪,所以政府近几年大力改造城市建设,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从前,武汉人的生活模式就是早九晚五的工作,下班后就回家休息,没有考虑如何丰富生活。这些年,老百姓的思想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人们除了工作,休息,开始思考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发挥余热。特别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吃完晚饭后大多都喜欢出门散步,跳舞,锻炼身体。以下图片拍摄于武昌江滩,生活小区等。

城市名片

城市名片 摘要:城市名片的概念起源于纸质个人名片,纸质名片代表着个人形象,用于商务场合,承载着个人性息和商务信息。城市名片指一个城市能给外地人的印象,一般指标志性建筑,交通,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或者人文历史景观如著名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等。简单的说就是能代表城市形象或者说代表城市标志的东西,并承载着城市标志性的文明集散。 关键词:名片历史标志性中国城市 名片的本质上,一个人能够区别于他人,不仅仅在于外表,还在于其行为、性格和气质等内在特征。同理,作为城市名片,它既要反映出城市的自然、人文、历史、现实,同样能代表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品格。它能引领城市的发展、进步、和谐更要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追求。城市名片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对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树立城市良好的形象,扩大招商引资等方面也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把城市名片作为媒介载体进行宣传,让更多人去了解。 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需要具备充满创新精神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还需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打造城市名片。 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的自然、人文浓缩精华,是一个城市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品牌,是一个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城市名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它能够准确的反映一个城市的总体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城市名片就是要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浓缩出来。城市名片能否在个性化方面凝聚出这个城市独有的性质,展示出自身独有的魅力,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城市竞争力。它是21世纪初兴起的地区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是事先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整合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价值,提升城市知名度的有效载体,具备重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 城市名片的选择,必须首先取得这个城市市民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并把它发扬光大。同时,可以通过城市名片彰显这个城市历史文脉、经济成就、城市地标、人物代表等的综合特征。在经营城市的模糊概念驱使下,不少的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寻求诱人的美丽名片。其实,城市名片的形成,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文化演变而被社会承认、被世人认可的,它并不是凭借任何人的喜好和吹捧出来的,城市名片具有永久性、独占性和不可复制性。 城市对于居民,不仅是可供其居住和使用的场所,而且应该是具有个性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场所。并以此激发其自信心与自豪感,亦借此提高城市的美誉度,激发城市居民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