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 第十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实现 精品

最新 第十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实现 精品

最新 第十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实现 精品
最新 第十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实现 精品

第十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历史阶段特征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带有新旧社会交替的特征:政治上反动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新生的人民政权日益巩固;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重难点问题

1 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在这个阶段中,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其中社会主义经济性质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所以说,建国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过渡时期。

就其整体而言,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备社会主义的因素。因此不能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截然分开。我们承认这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

变,同我们把新中国成立后称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不矛盾。说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问题和发展而言;说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形式的一些特点和五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这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侧面加以强调的结果,没有根本区别。

2 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许多事情都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如追歼国民党殘敌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没收官僚资本,属于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其中的一些斗争如没收官僚资本还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在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课本中讲到的建立各级人民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抗美援朝是中朝人民同美帝国主义进行的斗争,是民主革命中反帝斗争的继续,具有新民主义革命的性质。但它不是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

3 关于建国后的土地改革问题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这有利于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意义: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为农业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4 社会主义改造遗留下来的问题有哪些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方面具有中国特色,但改造的目标和模式方面以苏联为榜样,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当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是必要的,但由于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缺乏经验对工商业处理不当,遗留有以下问题

(1)所有制方面,在社会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能否有限在保留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2)管理体制方面,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扩大到全部经济生活,市场的调节作用是否需要发挥,如何发挥

(3)经营方式方面,国营经济如何发挥中夬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体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否需要分开,采取分层经营发挥不同层次的积极性?还是公有制范围越大经营越集中越好。

这些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已经觉察,但来不及解决,就被除改造高潮所掩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对于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在刑法适用中的具体体现。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一规定的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刑法的平等原则要求,即应是权利意义上的人人平等,它以形式平等为原则,反对结果平等和平均主义,但同时也应包括实质平等的内容。这种要求发端于人们对传统实质平等的深刻理解:对强者不能按其需要给予特权照顾,这里所称的“强者”就是在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多个方面居于社会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而对于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的“弱势群体”,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他们也应该享有权利和利益,如果我们对于他们的利益和权利做到了充分的保护,这样一来就能更加的体现法律在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刑法总则除明文规定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外,这一原则的精神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从一般的法理来分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立法上的平等,立法平等指在刑事立法活动中,立法者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公民,不能以身份、地位、贫富等因素在刑事义务和权利的分配上有所差别。二是指司法上的平等。司法平等是指对一切犯罪人在适用刑法时应当根据同样的法律,同罪同罚。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刑法平等所强调的是反对特权和歧视,追求的是刑事司法在定罪、量刑、行刑方面的公正、不偏不倚。从刑法典条文的表述上看,我国刑法平等是一项司法原则,包括定罪、量刑和行刑的平等。但是,立法平等是司法平等的前提和基础,只是认为司法平等而不反映立法平等是不全面的,如果定罪、量刑和行刑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如何能真正做到司法上的平等呢?因为没有司法平等,立法平等也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平等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也是刑法本身价值的体现,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真正实现,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比如改革司法体制,保证司法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并且能够独立依法审理刑事案件;改革刑事审判方式,保证审判程序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改变执法观念,保证用平等的执法观指导刑法的适用等。作为法治的目标,平等的保护,平等的定罪、量刑、行刑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也是漫长而没有终点的,需要人们不断努力去实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82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组织法(1982修正) 【法规类别】组织法 【修改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1986) 【发布部门】101 【发布日期】1982.12.10 【实施日期】1982.12.10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修正1982年12月10日重新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第二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第二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各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应当有适当的代表名额。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不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订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七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 (二)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决算; (三)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 (四)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五)决定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的人选;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2.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相关知识。 3.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 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一、自主学习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隆重召开。 (2)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实行人民,国家的政权属于,各级行政机关一律实行。《共同纲领》 起作用。 (3)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刘少奇、、李济深、、高岗为副主席。会议还决定以为首都;以为代国歌;以为国旗;采用。 (4)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建立。 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在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他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检 阅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阅兵结束后,举行盛大的群众游行。 3.西藏和平解放 (1)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宗教领袖之一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 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双方进过协商达成,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合作学习 1. 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最新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标内容】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及所附图表,探讨课中思考题,让学生感知开国大典的动人场面,加深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2)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走访经历过新中国成立的老人,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句名言道德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板书) [导入]:(开门见山进入主题)展示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祖国的繁荣昌盛与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提问:1949年4月,国民政府被推翻,中国人民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谁领导,代表哪些阶级利益呢?这一切都需要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本课的第一个标题。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板书) 1、时间 2、地点 3、性质(板书) 师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讲述: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师问:分析P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构成,这次会议由哪些方面的代表?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 2.能力方面:(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诞生不但是中国光辉灿烂新纪元的开始,而且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2)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新中国的诞生及历史意义是重点。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2)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斗争是重点,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本单元内容的关键。 2.难点分析:土地改革运动是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 一、呈现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说明本单元属于过渡时期。 二、在整体把握本单元知识线索基础上,学生构建本单元知识结构并阐述事件关系。 三、呈现本单元《课标》要求。 1、点击中考.基础篇: 按《课标》对本单元四件大事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题型,逐一进行复习,教师进行点拨。 2、点击中考.联系篇: (1)引导学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的关系。 (2)图说历史:将四件大事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变成材料解析题引导学生分析。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关系类题的答题方法。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8.20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练习人民版

8.20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析·史论阐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的特点 1.优先发展重工业。基于新中国落后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落后的现实,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新生的人民政权,急需加强国防工业的建设。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原料、资金和市场,同时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我国采取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的策略。 3.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根据总路线的要求以及以往的工业格局,我党要求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党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需要向苏联学习,同时中苏结盟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也影响了当时我国的工业化策略。 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 1.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 (1)没收官僚资本,使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确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完成土地改革,变地主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3)统一财政经济,包括控制主要商品,加强市场、物价和金融的管理等。到1952年实现了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为形成新的经济体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一个基本条件。 2.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这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3.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了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1.(2019·全国卷Ⅰ·T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民族精神就是中华人民最基本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中华人民才有衣食住行等行为习惯。人民的思想最容易体现出民族精神,做中国人都要有优良的品质,一切要达到更好,最好。就这样,民族精神吸附在你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上。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中国的名誉,千万不要做出让中国丢脸的事。 “民族精神”这个词语,他包含了许许多多深刻的意义,它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国的憧憬和理想。它象征着中国卓越的精神,代表着中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追求,这作为动力推动着中华人民把民族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因为这民族精神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命的强大支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结晶。在几千年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表现出独具魅力的性格、气质和品质特征。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里强调“极为重要”,说明不是一般的任务,而是意义特殊、作用特别重要的任务。我理解,这种特殊、特别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民族精神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像一条精神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维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宏图伟业,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希望。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引导人们心系国家命运,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将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对这项伟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族精神世代相传,其中的道德精髓今天仍然适用,如讲个人道德修养和做好工作关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于抵御诱惑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对于今天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以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状态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交流网络化的大趋势已使文化的闭关自守几无可能;少数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正在同经济扩张、政治霸权和军事威慑结伴而来。因此,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同时,也只有批判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华,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竞争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使我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赢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和发展条件。 民族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弘扬民族精神,则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长期以来,我们同国际反华势力和台湾分裂势力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台湾某些人宣扬“台湾独立”、“一边一国”等分裂祖国的主张,这不仅是对国家统一的严重践踏,而且是对民族精神的肆意亵渎。我军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和捍卫国家统一的神圣使命,大力弘扬民族精神,随时准备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实现国家统一贡献力量,这是每个革命军人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七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练史论阐释:8.20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含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析·史论阐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的特点 1.优先发展重工业。基于新中国落后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落后的现实,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新生的人民政权,急需加强国防工业的建设。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原料、资金和市场,同时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我国采取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的策略。 3.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根据总路线的要求以及以往的工业格局,我党要求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党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需要向苏联学习,同时中苏结盟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也影响了当时我国的工业化策略。 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 1.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 (1)没收官僚资本,使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确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完成土地改革,变地主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3)统一财政经济,包括控制主要商品,加强市场、物价和金融的管理等。到1952年实现了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为形成新的经济体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一个基本条件。 2.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这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3.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了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1.(2019·全国卷Ⅰ·T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中国迫切学习苏联经验进行经济建设的现象。中国一五计划学习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D正确。1954年当时中国科技还十分落后,A错。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提出,B错。材料反映了学习苏联的热潮,而不是反思苏联经验,C错。

专题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专题特征 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现代史的主体内容。从发展过程看,建国后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曲折中探索前进的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建设内容看,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若干方面;从思想理论看,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等。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艰苦探索经历了模仿苏联到走自己的路,从重大失误到辉煌成就,最终形成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知识要素 1、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其中1949年至1952年是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阶段。1953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阶段。在党的领导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949年—1956年中国社会的特点 ①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而看,有些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如土地改革;有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三大改造;有些兼而有之,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③社会主要矛盾:在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改造后,资产阶级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④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局面的结束。 (2)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 ①1950—1952年,合理调整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限制加利用有政策,这是山由于民族工商业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1953—1956年,采用赎买的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改造,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决定的。 (3)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特点 ①模仿苏联,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计划经济,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在建设中探索前进 从1956年到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进行艰苦探索时期。其中1956年至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总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成就是第一位的,曲折是第二位的。1966年到1976年是“文革”十年,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1)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专题九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九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及碎片知识点 一、开国大典(八下4) 1、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被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 世界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和被压迫争取的斗争。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A.1842——1870年 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 D.1921——1949年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以下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4、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华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5、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6、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建立和巩固新政权 C.意味着和平解放西藏 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7、下列史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②抗美援朝——人民政权巩固 ③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大跃进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 试题题目及答案

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试题题目及答案 1.2018年3月11日第_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C A.十一 B.十二 C.十三 D.十四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全国人民 3.我国宪法规定,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C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C A.公民 B.群众 C.人民 D.人民代表大会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的原则。B A.三权分立制 B.民主集中制 C.多党合作制 D.少数服从多数 6.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______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D A.直接选举 B.间接选举 C.等额选举 D.民主选举 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______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B A.人民 B.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D A.居住 B.集中 C.生活 D.聚居 9.我国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B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我国宪法规定,______,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A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混合公有制经济 11.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______所有。A A.国家 B.集体 C.共有 D.个人 12.我国宪法规定,土地的______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A A.使用权 B.所有权 C.承包权 D.流转权 13.我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D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三专题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江泽民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 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面对建国初期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毛泽东和党中央从中国国情出发,带领全党认真实践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1953年6月,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制定了以“一化三改造”为中心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底,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从此,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一、新中国的成立与执政党地位的确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与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变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极其错综复杂的。 在国际上,新中国的成立,得到苏联、东欧与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以及一些民族独立国家的承认、同情和支持,这有利于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不但坚持敌视和拒不承认新中国的立场,还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我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企图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我国并支持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破坏和捣乱,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这是新中国来自外部的主要威胁。 在国内,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人民盼望已久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这是当时形势的主流。但是,还有许多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首先,在全国尚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台湾的全境和福建、湖南、湖北、陕西、甘肃的局部地区尚未解放。国民党反动派在这些地区还保留有二百多万政治土匪,妄图在大陆建立所谓的“反共”基地,继续与人民为敌。其次,在广大新解放区农村(相当于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尚未废除,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再次,国民党反动派从大陆溃逃时,还遗留下大批反革命分子,他们妄图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亟待清理和镇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经济形势也是十分严峻和困难的。由于长期战乱和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的掠夺和摧残,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陷于山穷水尽、难以为继的局面。1949年工业生产比历史上最高水平下降50%(其中,重工业生产下降70%,轻工业生产下降30%),农业生产比历史上最高水平下降25%,工厂关闭,农田荒芜。关内的铁路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有的路段连路基也荡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法律分类目录(260件)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3507086.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法律分类目录(260件) 一、宪法(1部+4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通过。1988年4月12日第一次修正,1993年3月29日第二次修正,1999年3月15日第三次修正,2004年3月14日第四次修正) 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88年4月12日通过) 附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通过)

附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通过) 附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通过) 二、宪法相关法(41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通过。1982年12月10日第一次修正,1986年12月2日第二次修正,1995年2月28日第三次修正,2004年10月27日第四次修正,2015年8月29日第五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1979年7月1日通过。1982年12月10日第一次修正,1986年12月2日第二次修正,1995年2月28日第三次修正,2004年10

月27日第四次修正,2010年3月14日第五次修正,2015年8月29日第六次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通过。1983年9月2日第一次修正,1986年12月2日第二次修正,2006年10月31日第三次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通过。1983年9月2日第一次修正,1986年12月2日第二次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980年9月10日通过) 6.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 ﹙1981年6月10日通过。1996年10月29日修订,改为现名,2012年6月30日修正)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人民版[附答案]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莆田模拟)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这种政治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B.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 【解析】选A。由“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分到土地,大力支持新生政权,故选A;B错误,抗美援朝的胜利与土地改革无关;C错误,土地改革时的政权性质是新民主主义,不是社会主义;D不选,农业合作化运动是经济领域的不是政治上的成就。 2.下表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 据表可以推知( ) A.国家工业布局均衡 B.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 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 【解析】选B。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看,实际生产比“计划”高,结合时代背景可知B正确。材料没有给出工业布局情况,更看不出“均衡”,A错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在“一五”计划之前的1952年已完成,C不符合史实;“一五”计划期间各方面积极配合,计划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并不是冒进,D错误。

3.(2019·石家庄二模)1953年,苏联专家对我国“一五”计划提出建议: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要大于职工人数的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要大于工资的增长速度;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要大于工人的增长速度等。这些建议 ( ) A.意在使中国避免苏联工业化弯路 B.有利于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 C.促使中国移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D.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相符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当时苏联帮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时期提出的意见,当时并不是想避免苏联工业化的弯路,而是要促进中国工业化发展,故A错误;材料中苏联专家的建议有利于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那就是快速实现工业化,故B正确; 材料中的建议没有体现出移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故C错误;社会主义总路线是在1958年提出来的,故D错误。 4.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B.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C.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D.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解析】选A。材料“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相适应”说明合作化运动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巩固服务的,是为工业化发展服务的,故A正确。 5.1960年,陈云起草的《关于加速发展氮肥工业的报告》得到党中央的同意,在其直接主持下,建成了一批5万吨的氮肥厂,1965年,这些氮肥厂年产合成氨130万吨。这反映了当时国家( ) A.仍在片面发展重工业 B.注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C.对经济形势估计错误 D.经济发展仍然求快求急 【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推行,国家开始注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用于农业生产的氮肥厂也大批兴建,故选B。

中国各级干部职位级别总汇

中国各级干部职位级别总汇!!!!!! 来源:王跃鑫的日志 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长) 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任。)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部队副军职干部(如上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集团军副长) 厅局(地)正职(五级干部):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重庆市财政局局长),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宁波市副市长),纪委书记,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如苏州市市长),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12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专题十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考点导图】 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49~1956年) (一)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 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完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

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一边倒”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中苏建交:1949年,中苏建交;第二年初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 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5)万隆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 会议的圆满成功。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1.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工业化建设:1957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三)思想的发展与教育的奠基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 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76年) (一)民主政治的挫折和外交突破 1.民主政治的挫折 “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 2.外交突破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中 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