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导言课

高中历史导言课

第一课时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新课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历史”与“历史科学”概念;高中历史课程概况。

能力与方法: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归纳学习历史学科的价值;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分析归纳历史学科特点;学生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学习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使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初步认识;使学生认识新教师教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对学校、教师和新课程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烈,教师应充分重视导言课,以学科魅力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好历史的动机。学生初中虽学过三年历史,但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学生会以为历史学科就是死记硬背或讲讲故事,没有把它当成一门科学看待,重视程度不足,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纠正这种错误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自我介绍

首先祝贺同学们由初中升入高中!高中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的学习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和其它老师们将带领大家共同畅游知识的海洋。下面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将和大家一起在历史科学之路上探索。

二、导入新课

要学习历史,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三年的历史了,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请同学们回答“你所理解的历史”。“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的历史指过去所发生的一切;“我们要尊重历史”,即尊重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我历史学得不好”,指历史学科成绩不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既然发生在过去,是已经过去了的事物,是无法复活的,怎么能告诉我们呢?这里的“历史”是指用文字写成的历史,是将客观发生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带有主观色彩的历史。那么,究竟什么是历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高中历史要学习什么?我们该怎样学好高中历史?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及以后的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历史?

我们先从文字上分析。“历”繁体字为“歷”,其下部的“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型,表示一只脚,象征人穿过一片树林。《说文解字》说到:“历,过也,传也。”“过”指空间上的移动,“传”指时间上的移动。“历”、“史”两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什么意思?(生答)历史就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学习过的历史就是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吗?过去我们历史书中写的,影视里演的就是历史吗?如果你多看一些不同版本的历史著作,就会发现“封建社会是开始于战国吗,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还是维护商业的战争,义和团是爱国运动还是盲目排外”等历史实践的记载有很大差异。既然都是记述过去发生的事情,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生答)那是因为作者所掌握的史料和历史观

点不同。确实如此,如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任何一本书上记述的事情,都是作者根据自己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理解写成的,和真正的历史是有差距的。所以,回答“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时,要从两个层面来阐释。第一层面是指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具有客观性,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如秦朝建造并兵马俑、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的发生等。兵马俑发现于1974年,距建造已两千多年,我们没发现前,这个历史事实就一直存在,我们并不能因为没有发现它们而否认这一历史事实存在。第二层面是用文字或其他方式记录的历史,是人们依据史料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记载或撰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立场不同,对同样的事件描述会有很大不同,对历史研究首要的要求就是求真,尽量真实记录事件真相,即“秉笔直书”。另外,由于历史包罗万象,我们研究时要把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等进行研究。不能事无巨细,通通研究。清代因文字狱,考据学盛行,有人考证杨贵妃体重,近代还有人研究洪秀全有无胡子等,使研究偏离了方向。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史学,也可以成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了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我们所学习的高中历史课程是建立在历史科学基础上的一门课程。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的价值)

讲了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定义,有的同学不免心生疑惑:“您讲那么多干吗?明不明白历史定义能怎样?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啊?”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还不很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不明白学习历史的价值。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其价值何在?(生答)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是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这样它才有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价值大体如下:

①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我们的爱国心。一个人若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庭,必须要了解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同样,一个人要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也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根本不了解自己家庭、国家、民族的人是无法建立归属感的,更谈不上爱了。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如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等,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体会近现代志士仁人酷爱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壮志情怀,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蓄须明志的梅兰芳等。学习这些,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现实中前几年的赵微穿国旗事件,去年的国足队员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事件等反映出历史教育的薄弱。试想,如果他(她)真正了解日本侵华历史,哪怕仅仅看看《南京》影片,就不会弱智而遭人骂了。清代学者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日本占领台湾和东三省后推行奴化教育,就是要灭掉中国人在历史文化上的“根”,不知道自己根在何处的人是不知道如何爱国的,是很可悲的人。

②“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

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历史犹如一条长河,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可分割的,事物的过去不仅基本上决定它的现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的未来。正因如此,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预测未来。我们学习历史不是要研究“死”的历史,把自己变成“老古董”、“四脚书橱”,而是要研究“活”的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让历史为现实服务。比如汉吸取秦亡教训,唐吸取隋亡教训,我国改革开放吸取近代闭关锁国教训等等。唐太宗名臣魏征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牛顿名言:“如果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努力探究,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的智慧。

③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修养,丰富人生。历史学科属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是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是要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境界。(易中天:人文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如蒙学中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故事,教育人尊敬兄长、孝敬父母。明朝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为国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为官者的良好素材。另外,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进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心胸。“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神游于古人或者来者的世界,与古人神交,达到一种超凡脱宿俗的崇高境界。学习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如旅游、收藏、观看电视、与人交往等等。

④学好历史,以“冷门”获取高分,决胜高考。正是因为历史学科如此重要,国家要求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并将历史学科列入高考科目。历史学科被很多学生列为“冷门”,这是他们多历史重要性认识不清的结果。都重视的科目你要重视,不要被别人落下。都不重视的科目你更要重视,这是你获取高分,决胜高考的机会。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门槛,考上好大学与次大学受教育的质量、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差异很大,希望同学们珍惜高中的学习时光,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人生的差距从此开始”。

3、高中历史要学习什么?

我们这届高一是我省我市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届,学习内容和要求与以前有很大差别。我们历史学科要学三门必修课、二至三门选修课。教材采用模块加专题方式编排,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必修课包括历史1——政治文明历程;历史2——经济成长历程;历史3——文化发展历程。选修课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选二)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历史1。请看目录:

4、我们该怎样学好高中历史?

师生配合,共同学好历史。

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记好课堂笔记,认真完成作业。

作业:我打算如何学习高中历史课?给新历史老师的建议。(500字左右)

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设计

高一导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及高考的考试模式。 2.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中所体现出与历史学科有关的现象,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特色,以更有利于高中阶段的自我调节;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学习历史 难点:学习历史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历史是什么? “历”字的上古形体很有意思。甲骨文的上部是两棵“禾”,表示一行一行的庄稼,下部是一只脚(止),脚趾朝上,脚后根朝下,表示脚步从一行一行的庄稼中走过。金文的左上边增加了个“厂”字,表明在山崖之前种有一行行整整齐齐的庄稼。小篆把甲骨文和金文合并,虽然字形复杂了。但是表意更为全面,表示人的脚步从山崖前的庄稼田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楷书的形体是直接从小篆变来的。简化字,这就变成了一个外形(厂)内声(力)的新形声字了。“历”字的本义是“经过”,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足历王庭。”也就是说:从匈奴君主的住处走过。由这个本义又可以引申为“逐个地”、“一件一件地”,如《汉书·艺文志》:“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大意是:一件一件地记载古今成败存亡祸福的道理。从这个意义出发,后世就产生了新叠音词“历历”了,如杜甫还曾以“历历”为题写了一首《历

历》诗,诗中说:“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这就是说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事情,一件件清晰分明地出现在眼前。成语“历历在目”,也正是由此而来。时间的推移是一月月一年年地前进的,所以表示历法、历书的“历”字,古人想得很周到,把“历”改为“曆”,以“日”代“止”,很有道理,如《日唐书·曆志一》:“玄宗召见,令造新曆。”这个“曆”字就是“曆法”的“曆”。由此可见,“曆”和“歷”的关系,是古今字的关系,“歷”是古字,“曆”是今字。现在都简化为“历”了。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属皆从史。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写字。但国学大师王国维考证:“中”在甲骨文中原始意义是盛放简策之器,后引申为伯书之意,史的字形,即手持薄书之人,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 材料一: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材料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简单地说,它可以分成自然史与人类史两大块。自然史的内容小到一草一木、微观世界,大到太空、宇宙,而宇宙是无边无际、无时不在的。可以说,宇宙有多少年,历史也就有多长!与自然史相比较,人类史仅仅是历史长河里的沧海一粟,地球生存了46亿年,从无机物发展到有机物,从微生物进而演变到人。人类也才是区区几百万年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文明史只有区区几千年历史,这在人类史中又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多可怜的文明史!而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历史,说到底,实际上仅仅是一部社会发展史,属于文明史里的一部分。 请同学们举例:家乡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采访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历史见证者;“文革”有关的红本本、像章、教材、照片、邮票、口号、回忆录等,语文中的诗、句、联、谜,口头流传的故事、民间的风俗、服饰,家里的家具、装潢、摆设。 熊廷弼(1569~1625),明末兵部尚书,抗后金统帅,字飞白,号芝冈,谥襄愍,史称“明末三雄”、“江夏四贤”之一,江夏人,十九岁进秀才,二十九岁夺解元,三十岁中进士,三十一岁出任保定推官,以断案清明著称。万历三十六年(1608)首次巡按辽东,弹劾巡抚、总兵弃地驱民之一罪,对后金崛起,颇有警觉,兴办屯田,修堰建堡,主张以守为战,使辽东转乱为治。万历三十九年(1611),督学南京,为严明学风,不徇私情,而结怨权贵,被罢

高中历史导言课演讲稿

独留青史向黄昏——高中历史绪论课演讲稿 (一) 何谓历史?历史是仓颉造字时的“天雨粟,鬼夜哭”,历史是司马迁对任少卿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历史是杜甫歌咏昭君出塞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历史是岳飞笔下壮怀激烈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历史是杨慎自斟自酌时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更是林则徐在被贬往伊犁时所感叹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历史的迷人魅力就在于,它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和空间上的广域性,“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它与宇宙的无始无终是一致的,我们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罢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要想开启寻根之旅,与古今哲人对话的唯一方式,就是乘着秦砖汉瓦的一叶扁舟,划着竹简木牍的船桨,徜徉在浩瀚青史的汪洋大海之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尽情地探索和发现历史。 历史是一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智慧老人,他仙风道骨、敦厚儒雅,在时间的长河中踽踽而行,向我们娓娓道来,却又饱含着历史的沧桑与况味。历史带给我们的,除了有古今兴亡、治乱兴衰的感叹,还有一种史官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彰善瘅恶”的春秋笔法。孟子说过“王者之迹息然后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据说孔子编订《春秋》而后乱臣贼子惧,可见历史具有很强的惩恶扬善功能。 (二) 古代的史官追求一种秉笔直书的精神,然而其中却极少有善终之人。名垂青史的南董笔法,说的就是晋国史官董狐和齐国史官南史氏的故事。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春秋时晋灵公无道,大臣赵盾多次劝谏,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赵盾返回晋国继续执政。史官董狐于是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个故事就是“董狐直笔”的由来。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齐庄公因为败坏臣纲被大夫崔杼所杀,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大怒,杀了太史。齐太史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其四弟太史季宁死不屈,被崔杼赦免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继续记载这件事情,绝不向崔杼妥协而偷生。 我们不难发现,晋太史董狐因记载“赵盾弑其君”而遭受了巨大的非议,齐太史三兄弟因记载“崔杼弑其君”竟然惨遭灭族之祸,司马迁写作《史记》遭遇了宫刑,班固和范晔因为被人诬陷而惨死狱中。所以当柳宗元致信请韩愈修纂唐朝国史时,韩愈竟然发出了“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这样无奈的感叹了。这也是历史老人的无情和无奈之处。 (三)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老人的童年时代与峥嵘岁月。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记述那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刀耕火种的艰难历程。这部分历史现在并没有完全失传,有相当一部分还保留在史前岩画、史诗和神话传说之中。两千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就曾经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历史感叹。史前时代巫史医卜星历不分,所以历史记载的权力掌握在了祭司卜祝

夏辉辉:高中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夏辉辉:高中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设计者: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夏辉辉课时:1—2课时学科:历 史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设计思路 1、高中历史导言课的教育价值 回想读书时代,最令人感兴趣和期待的往往是一个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学生是否热爱历史课,同教师对导言课的设计有直接关系。一堂好的导言课,可以影响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导言课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课。高一历史导言课尤其重要,一堂好的高中历史导言课,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介绍学习历史的方法,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大致结构,这是历史教学的重大课题。 点击因特网,我们会发现,近年来,许多高中历史老师已经把对导言课的研究与探索做为历史教学良好开端的重要工作,关于导言课的形式、结构、内容等都是大家讨论与研究的范围,说明一线教师已充分重视导言课,并富予了其丰富的内涵,让导言课从简单的“见面课”上升到对历史学科的正确认识与历史教学目的的明确。 2、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思维从感性逐步向理性发展,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壮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同学对于历史学习的功能还不清楚,有的学校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使得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可有可无。初中的历史学习已让一些学生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要么以为是背书课,要么以为是故事课,没有把它当成一门科学来看待,更谈不上对初中历史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概念。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初中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特色,以更有利于高中阶段的自我调节。

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教学课题】:导言课:走近历史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初中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被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吸引,产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欢迎大家来到X中学习,X中是一所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从这里走出了十六位两院院士、四十余位教授、二十余位科技精英、五位驻外大使、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作家、书画家和艺术家……在做的各位将来也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所以,能在这样一所环境幽雅,充满希望的学校给在坐的各位上历史课,我感到无比荣幸。 说到“历史”,似乎是一个谁都会用的概念。比如我们会说"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或者说"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这已经成为历史"等等。"'历史'究竟是什么意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历史。 一、历史是什么?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历史,能不能告诉我历史是什么呢? 我们通常使用的历史,实际上不止一种意思。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1)历史是过去的事(史实)。这个“历史”是本来的历史,客观存在的真实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历史。大到宇宙、生物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发展,或一个国家的历史。小至我们我们一中也有建立,发展的历史。即使你们个人也有16、17年成长的历史。 (2)对过去的事的记载(史料)。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东西是无法还原的,。我们该如何了解那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的?只有通过对过去的事情的记载。第一,我们说的历史记载,不仅包括文字,也应包括图象和语言,如口头叙述、录音、图画、照片、电影、电视、光盘、数码等等。第二,历史记述之外,还有实物,即留存下来的过去的遗物。如遗址、墓葬、建筑、器物等等。 过去历史的“载体”。史料不等于真实的、本来的历史,他有真有假,但它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凭借。例如,过去有关于鬼神的记载,并不能证明鬼神的存在,但这种记载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过去人们的信仰、心态、生活。 (3)人的历史认识 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史料,了解那一去不返的客观存在的历史,形成了我们的历史认识。 历史是一种“过去”。历史是一种“记忆”。历史是一种“解释”。“过去”其实很难再现。“记忆”总有个人色彩。“解释”同样很难客观。回望历史,最为需要的是辨认和思索 二、历史有什么用? ①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我们的爱国心。 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如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等,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体会近现代志士仁人酷爱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壮志情怀,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蓄须明志的梅兰芳等。学习这些,可以增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

高一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高中历史学什么?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还不清楚,初中常见的历史学习是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同时学生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也非常薄弱,这无疑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身的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 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 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 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老师在这里祝贺大家升入了高中,正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老师姓谢,名正燕。诶,同学们注意了,一听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呀,花谢了又艳?其实不是这样子滴,老师的名字是燕子的燕,而不是花开正浓的艳,想来老师的爸妈在取名字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矛盾这一点而没有选择这个“艳”。那么在接下来的高中历史课程就将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来学习完成。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历史,对历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进入高中了要学习高中的历史课程了,那么相信同学们都想知道高中的历史是怎么样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解决的问题了,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在同学们眼中历史什么呢? 一、什么是历史?你所理解的历史是什么? 生:…… 展示名人眼中的历史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

历史导言课教案

历史导言课教案 1.了解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与特点,掌握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与规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小学到初中历史学习的衔接。 3.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形成 正确的历史观。 重点:学习历史知识要注意的四要素与良好习惯的培养 难点:历史记忆的方法 教法:讲解、探究、提问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 [导入新课] 让学生列举他们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课到底是什么课。历史,就是讲述过去的事情。大到人类历史,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小到一个城市,一个街道,一个家庭甚至是你本人。 [教学新课] 一、教师提出探究思考问题:本学期我们学习中国历史有什么意义? 1、了解祖国过去,培养爱国之情 2、学习英杰人物,立定报国之志 3、总结历史经验 4、了解历史规律,树立崇高理想 5、提高审美水平与分析理解能力 二、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及目录,知道历史教科书的组成。 历史教科书是由目录、导入框、课文、插图、注释、动脑筋、作业、自由阅读卡及大事年表等部分组成的。目录是课本的纲目,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了历史发展过程的轮廓,便于理解记忆;导入框是课文最前面的方框,以生动的形式引入课文;课文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注释能增加史料,帮助理解;动脑筋是对课文内容的思考与探究;作业是促进对重大事件的理解和巩固;自由阅读卡拓展了我们对课文知识的了解;大事年表是对课文中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提示。把这些关系对学生讲清楚,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教材的认识、理解和整体把握。 三、学习历史知识要注意四要素。 1、时间 2、地点:要结合地图以及地图的方位来认记,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来记。 3、人物:结合历史事件来识记。 4、事件:即“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原因要注意区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一般原因以及直接原因(即导火线);经过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1、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 2、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3、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