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的辩证法及社会的文化规范

文化的辩证法及社会的文化规范

文化的辩证法及社会的文化规范
文化的辩证法及社会的文化规范

摘要:对历史的追问实现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辩证发展三阶段理论确立了文化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群体性文化,个体性文化、类主体性文化,三种文化形态规定了三种基本的社会类型: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与三种社会类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其中人是根本,而社会直接地却与文化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有三重文化背景:个体性文化是主体文化背景,类主体性文化是前瞻性文化背景,群体性文化是历史性文化背。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三重文化的本质规范相统一。

一、历史的再追问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有着辉煌历史与文明的中国开始在发展中越来越落后于西方国家。以往人们往往只把它简单地归结为现代化与非现代化所带来的结果,这一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但和把树木兴旺与否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枝叶是否繁茂一样,势必不能找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再次进入中国近代的历史,寻找社会发展更为深刻和根本的原因。

1840年的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耻辱史的开始,但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化的开始。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在西方发达国家枪炮声中已经到了“瓜分豆剖,渐露机芽,尤不可扰”的地步,于是首先农民起来了,他们渴望象以往一样通过推翻旧的封建王朝建立新的封建王朝,来拯救中国,实现民富。但十九世纪的历史对于这样落后的选择是无情的,太平天国运动既是在中外联合势力的绞杀下,也是在其内部矛盾的作用下,更重要的是在历史的选择中残酷地失败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使开明的地主官僚看到了坚船利炮、工艺技巧的强大力量,认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1]于是在“自强”、“新政”的旗帜下,掀起了轰轰烈

烈的以制船造炮为核心的洋务运动,企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甲午中日一战,使洋务运动之功灰飞烟灭。这对图强的中国人来说很是一惊,但惊后仍需思考:船坚炮利,工艺技巧并非西洋“命脉之所在”,而只是其“形而下之粗迹”,“其命脉云何?苛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存真,于刑政则废私以为公而已” [3],“中国所以不可以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 [4]。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从和平与流血的两种方式对这一思想的实践。由器技强国到改制救国确是认识上的进步,但无论如何都是没有触及根本,最终戊戌变法成了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成了驱逐皇帝。人们只能再次进行深入的思考,寻找救国富民的根本道路:“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 [5],“今日中国的问题,……其最内在的本质是一个文化问题” [6]。意义深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我们以为改造中国── 即是改造世界的一部分── 应有三种的步骤:本科学的精神,研究现代思潮,使中国人对现代思潮的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观念;……”[7]。十月革命的炮声,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传播的完成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了根本性的变化。

器技强国── 改制救国── 文化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由末入本的坎坷路径,在不断的失败中探索,最后找到“文化”这一社会进步的根本。如果我们再追寻一下西方近代化的轨迹,文化的价值就会显得更加明确,与中国被迫的近代化相反,西方的近代化则沿着思想启蒙(文化革命)──社会革命(改制)──工业化(器技强国)的道路而向前发展。

总之,无论是中国近代化的社会实践,还是西方近现代化的历史,都说明了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固然不能完全认同“未来世界冲突的根源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利益的,人们的巨大分歧以及冲突的根本来源将是文

化的”[8],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前导性价值却是不容置疑的,它对社会的规范也使我们在社会转型期不能不加强对它的研究。

二、最广义理解的文化

文化作为与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最紧密联系的问题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涵使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聚讼纷纭。据说从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间有关文化的定义就有160多种,而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化哲学研究的热潮中出现了更多对文化不同的理解。对文化理解的不同主要源于不同的学者所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 [9]。与中国古代“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0]的文化理解相似,日本学者岩崎允胤则认为,“文化是人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将自己对象化于客体,从而将现实作为我的东西来占有的这种活动,同时也是活动的成果;而且,是包含着这种活动成果的过程” [11]。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在其《心物与人生》中提出了“一切人类文化,皆是人心之求真善美等精神的表现,或为人之精神的创造” [12]这一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内涵。与对文化定义理解的千差万别相应是人们对文化类型的划分及其划分标准的千差万别:梁漱溟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以地域为特征将人类的文化划分为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三种基本文化;英国学者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则根据宗教将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二十一种类型;而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颇有影响的文章《文明的冲突》中得出了六种文明类型的划分。

可以这样说,每一种文化的理解都有其自身的根据,同样每一种文化的理解也都有其自身的不足。但这并非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我们用我们的文化理解对

问题的解决。所以在此本文的目的并非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文化观抑或是文化类型的划分,而是假以对文化的理解来探讨社会发展的基本选择的前提。

文化本质上讲是人的存在方式,最广义的文化应该是关于人的一切内容,它“不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而且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每一时代或每一民族自觉不自觉地普遍遵守的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 [13],包括人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道德信仰、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以及交往方式等综合而成并稳定于人类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存在。其中核心是道德信仰和价值追求。

三、人的辩证发展与文化形态

“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将被证明不是关于人的研究,而是关于文化的研究” [14]。同样,对于文化的研究也不能单纯地从文化本身去研究,而应该假借于对人的研究去发现文化的真正意境。因此,文化的辩证发展只有在对人的辩证发展的研究中才能彰明较著。

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与其他一切存在物一样都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中

向前发展,由猿到人的转变完成至今,人的发展经历了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与这一发展过程相对应是人的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

由个性”阶段[15]。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与社会形态的历史划分相对应包括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人类发展。人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活动着,依赖性是这一阶段人的最本质特征。而对土地和血缘情感的依赖,对人的异化存在的依赖,对人化自然的依赖等则是其依赖性的表现,经验、传统、习惯、

服从占据着几乎每一个人的心灵,人的欲望、激情、冲动、创造性如果离开别人的引导,就会变得如强壮有力的瞎子一样无所适从,理智的价值仅仅在于在行动之前到记忆中寻找以往的经验、习惯和传统以作为行动的根据,或者用来检验行动本身与别人的引导还存在多远的距离。“没有大量的习惯、传统、惯例,生活就不能顺利地展开,人的思维就不能迅速地(往往是绝对必要的)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响” [16]。自由自觉的人彻底被自在自发存在的人杀死,人从未如此彻底地失去人自己。群体性文化正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文化形态,也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文化形态。

随着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人自身也不断向前发展,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出现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人辩证否定的结果,依赖性虽然使人获得了生存而不至于死亡,但并没有使人生活得更自由,甚至也没有使人能更多地避免灾难,依赖性使人的奴隶性存在一旦达到了极限,个人的独立主体性便担负着否定人的依赖性的历史使命登上舞台。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技革命的不断发生,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征服世界能力的加强则大大加快了这一人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人的主体性的觉醒,把人从上帝、自然、集体、国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个人主体的独立性是人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基本特征。在历时间上这一阶段对应于社会形态的历史划分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以后。作为对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人的否定,在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创造、开放、自主与征服。人的欲望、激情、冲动与创造性雇佣自我的理智为向导,高扬个人的独立主体性以实现对自我的充分占有。“无论是对你自己或对别的人,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是当作工具” [17],“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所以,可以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方式,并且仅此而已” [18]。欧洲中世纪以后的文

艺复兴结束了上帝对人的统治,从而结束了人的彼岸性实现了人的此岸性,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最后完成,则从根本上实现了人对人自身的复归。走出了人对人自己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在人之外找到了它的实现形式即通过占有物的形式占有自己。个体性文化就是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主体文化形态,也是在人的发展基础上对群体性文化的否定。

独立性的人对依赖性的人的否定,并没有使人真正获得独立,只是把对人的直接依赖转化成了通过物对人的间接依赖,一方面物对人的统治代替了人对人的统治,另一方面,人对非人的剥夺代替了人与非人的共处。结果,人在人的解放历程中,遭受了与人的世界相同的命运,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剥夺最终导致了自然与社会对人的剥夺,主体性的充分张扬使人没有获得任何关于人自己的主体性,“启蒙一直旨在将人类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并建立人的主宰,但充分启蒙了的世界却弥散着胜利的灾难” [19],体现在人拥有充分的物质生活,但在充分的物质生活面前却普遍感到无所适从,空虚、孤寂、无望与厌倦象附体的魔鬼一样折磨着每一个人,显然,人如果不把自己从这种“胜利的灾难”中拯救出来,就无法选择生存。“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是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超越的又一次胜利,“自由个性”阶段是人类目前所能认识的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首先产生于现代化已有充分发展的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因受现代化充分发展国家的影响,“自由个性”的人也已有存在,但无论是现代化充分发展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自由个性”的人都还没有占其主体。在“自由个性”阶段人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对类主体的关怀和日常生活行为的自觉化,追求“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追求“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20]。人与人的存在越来越走向统一,人与自然的对立趋于终结,整个人类的生存及其与自然的生存拥有共同的命运,区域性、

局部性的集团、民族、阶级、国家越来越与整个人类的利益取得一致。显然,类意识是这一阶段人的最根本意识。对现代化进行理性反思的后现代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自由个性”的人类意识之光。至此,类主体性文化作为文化辩证发展的第三大形态,伴随着“自由个性”的人的产生也就产生了。

四、社会的文化规范

人是文化的存在,而文化是人的存在,因此,文化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统一的;人是社会的人,而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一切社会存在只能以人的存在为根本,但是,直接地,社会存在却是存在于文化之中的。与到目前为止存在的三个阶段的人相适应所产生的三种文化形成了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差异的三种类型即:农业性社会、工业性社会和知识性社会。

农业性社会是群体性文化的产物,适应于依赖性阶段的人,群体性文化的最大特征是服从性。泥古非今,封闭保守,经验传统是群体性文化的主体思想观念;而其价值追求与道德信仰则体现为上帝、社会、国家、集体等存在的极端张扬和个人性的极端泯灭,“我属于上帝”、“我属于城邦”的观念牢固地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灵;群体性文化的服从特征也形成了人们恪守经验、因袭传统、乐安惧变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安土重迁,黎民之性”是对土地的依赖,“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是对血缘情感的依赖[21]。最终根基于人,而直接地生长于群体性文化基础上的农业性社会便形成了这样的特征。政治制度上的君主专制制克服了人自我主体意识的缺失;经济制度上的自然经济统一于自然对人的统治;整个社会管理的前提思维即“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22]为人治的社会管理原则提供了最可靠的人性基础;家庭中的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三纲五常成为维系家庭、社会的纽带,统治着上至君主下至黎民每一个人。群体性文化的服从性体现在社会生产上则形成了农业性社会采摘耕种、四季

轮回、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接受着自然的统治,这是人对自然的原始胜利,人作为社会的产物消亡于社会,这是人对社会的胜利。

工业性社会的诞生是人对自然的彻底胜利,不仅控制了自然,而且创造了自然,同时也是人对社会的彻底胜利,人不仅从社会中拯救了自己,而且凌架于社会。这一切都离不开以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人为基础的个体性文化。个体性文化的特征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高扬为基础所形成的竞争,体现为对人的克服、对自然的掠夺。与群体性文化相对立,追求、创造、理性代替了经验传统、封闭保守而成为人类文化的主体思想观念,从而人的创造性、生命本能在竞争的压力下得到充分的展示。在价值追求、道德信仰上,个体活动占据了整个舞台,个人完全反叛了社会、集体、国家与上帝而成为一切的主宰,“唯有我才掌握着‘真理’的准绳,我是唯一的仲裁者” [23]、“我只属于我自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个人主义观念几乎统治着每一个人,英国的政治学家霍布斯用“人对人是狼”生动地表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实质,自由、开放、变动不居、超越经验、寻新猎奇成为最具有魅力的生活方式,最好的生活习惯只能是没有任何习惯。个体性文化的竞争建构了工业性社会的主体框架,满足于个人主体意识的高扬形成了民主制的政治制度;在经济制度上市场经济代替自然经济完全是个人独立性充分发展与个体创造性和生命潜能膨胀的结果;民主的管理方法和思想不仅主导着社会而且也主导着每一个家庭的生活;奠定在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础上的“法治”对“人治”的战胜则标志着人对人依赖的终结。工业生产取代农业生产成为社会生产方式的主导,其实质正是人对自然的胜利,个体性文化的人天相争使生产不必再完全处于自然的控制之下。生物个体的快速发育与克隆,人对自然的不断创造,如果说农业生产的本质是自然的,那么工业生产的实质则完全是人的,至此,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而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形式。工业性社会对农业性社会的胜利正是个体性文化对群体性文化的胜利。

不论是农业性社会还是工业性社会都是此在与其它存在两极分裂对立的单极社会。因此,工业性社会虽然使人摆脱了对人的直接依赖,但是把这种依赖直接建立在了“物”上,这样,个体性文化并没有使人与人的世界和睦相处,“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方法以征服自然,但他却陷入在这些方法的网罗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方法以意义的人自己。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了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 [24]。这表面上看来是工业性社会的政治、经济及生产带来的恶果,但在根本上却是基于独立性的人基础之上的个体性文化的产物,后现代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个体性文化这一后果的回应,类主体性文化正是否定个体性文化后文化辩证发展的结果。类主体性文化虽然在目前呼声颇高,但并没有凸现为当代社会的主体文化形态,而且也没有最后形成,因此,关于类主体性文化任何太过具体的描述都是可笑的。不过,类主体性文化的总体图景却是可以在当下的文化变迁中得窥一斑。类主体性文化作为对个体性文化和群体性文化的扬弃,是一种自觉的文化,个体意识自觉地统一于类之中,同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5],人真正地占有了自己的本质,从而实现了日常生活的人文自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26],与个体性文化和群体性文化的对立本质不同,和谐统一战胜了一切。类主体性文化使人类生产一改传统农业性社会和工业性社会生产的损耗与掠夺性,实现了生产的增益性,取代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知识经济对掠夺自然、耗费资源、破坏环境、毁灭人类行为的否定,标志着知识性社会的来临,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也展示了其在知识性社会中勃发的生命力。知识以相对于资源、能源、劳动力的卓然优势使其取代其他一切成为知识性社会唯一重要的价值,这就要求一切的人类行为都必须与知识建立最广泛而又最密切的联姻。

五、三重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转型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有三重文化背景:西方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科学理性精神;以检讨理性为核心的20世纪文化精神和中国农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27]。实质上构成中国社会转型背景的三种文化也就是群体性文化、个体性文化和类主体性文化。其中个体性文化构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主体文化背景,类主体性文化构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前瞻性文化背景,而群体性文化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文化背景。

个体性文化在西方是随着文艺复兴而萌芽,发展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之后。而在中国思想启蒙则始于20世纪初民主与科学等理性精神的输入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历经延安整风运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

巡讲话,及至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基本完成。由农业性社会向工业性社会转型的思想启蒙的基本完成使个体性文化最终取代群体性文化而成为当前中国的主体

文化,中国的现代化正是在这种主体文化背景下展开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实质就是要实现与个体性文化规范的统一,从而真正地把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伦理等建立在个体性文化所反映的人性基础之上。张扬个人主体性、增强创造性、鼓励竞争、激发个体生命潜能、以促进形成思想开放、富于进取、勇于创新的个体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前提。

类主体性文化作为具有时代前瞻性的文化形态,仍具有当下的实践意义。“我认为我们不要将现代性及其计划作为一项失败的事业放弃,而是应该从那些过分的,试图否认现代性的纲领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28],哈贝马斯对后现代主义的评价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对待类主体性文化的态度。“我们是本世纪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本世纪的历史同时代人” [29]。思维可以超越历史,但历史不可以超越时代,类主体性文化是文化辩证发展的未来形态,只要还没有真正主导我们的时代,那么它的价值就只能存在于对现代性的理性反思以及对个体性文化的极端的克服之中,而不能成为否定现代性的客观力量。尤其在中

国现代性并未完全展开,个体性文化尚未走出最后的寓所,类主体性文化的意义就只能是前瞻性的。因为,只有个体性文化的充分发育才能为类主体性文化的成熟提供前提。

群体性文化在世界范围已走到了历史的尽途,但在中国仍然以历史的积淀而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一重文化背景。群体性文化作为正在被克服的文化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一样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这种阻碍力量只要群体性文化不被完全克服就不能最终消除,因此,“如果我们想通过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得到拯救的话就必须进行一场真正有创造力的全新的运动,一种最终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个人意识中建立一种新秩序的运动”[30]。这种全新的运动就是用个体性文化对群体性文化的存在进行最后的涤除,使富有追求、创造、激情、理性的个体性文化牢固统治每一个人,从而,确立起我国工业性社会的人性基础与文化前提。

参考文献

[1] 洋务运动[M].第二册,441.

[2]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M].第16卷,25.

[3] 严复.论世变之亟[M].

[4] 谭嗣同.报唐才常.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M]卷一.

[5] 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转引自余秉颐.评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观[J],哲学研究.1997.第5期.

[6]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台湾:学生书局,1985.246.

[7] 为什么发行这本月刊?[J].少年世界创刊号.1920年1月1日.

[8]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外交(Foreign Affairs)第72卷.1993夏.第3期.

[9] 泰勒.原始文化[M].1871英文版.1.

[10] 周易·彖传[M]

[11] 文化和人类活动的辩证法[J].哲学研究.1990.第2期专稿.

[12] 唐君毅.心物与人生[M].台湾:学生书局,1975.82.

[13] 衣俊卿.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1997.第8期.

[14] 转引自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45.

[15]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册,102- 104.

[16] 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M].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6.27.

[17]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43.

[1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52- 53.

[19] 霍克海姆与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1947.纽约:1972英文版.3.

[20][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95,95.

[21] 参见汉书·元帝纪.

[22]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

[23] 尼采.看哪这人[M].纽约:1937年英文版.载尼采的哲学.120.

[24]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8.24- 25.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273.

[27] 邹广文.文化哲学的当代视野[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147.

[28] 哈贝马斯(Harbermas).“现代性── 一项未完成的计划”,见后现代主义文集[C](Mordernity- an Incomplete Project). In Postmodernism- A reader. New York and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3.106.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7.

[30] 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75.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自然辨证法

论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摘要 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创新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科技进步是指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持续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科技进步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科技活动自身的规模与水平的提高;二是科技对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影响力的增强。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分别在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三个环节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国家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文化事业方面的实践和应用,大力提高各文化事业相关部门的科技应用实力,推动文化创新,着力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强化网络文化引导能力,切实践行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事业领域的深刻诠释和落实。文化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

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本文主要叙述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的影响。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建设。 关键词:科技文化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事业引领 1 概述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饥饿和疾病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大问题,那时人们的生活没有体面甚至没有尊严。而如今,工具更加先进高效,环境更加整洁舒适,我们的劳动变轻松了,我们的工作变快乐了!昔日的海港装卸工告别了大板锹,用上了小鼠标,靠抡大锤卖力气干活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代之以现代化的设备装置如果说过去是小米加步枪,如今则是洋枪大炮武装到牙齿,在采用高新技术的工业园里,在自动化流水线上,钻孔装配焊接等工序都可以用计算机来管理,用机械手来完成,它使工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渠道的方便快捷,企业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效率提升,管理方法也日渐科学,科技创新扑面而来,一线职工参与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饱蘸职工油汗味的创新创造成果层出不穷在这种变化中,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A.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在面授时,我给大家介绍了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及研究对象,尤其对为什么要上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作了一定的阐发。那么,对于“自然辩证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研究范围是什么?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以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范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1)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 2)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3)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 3、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揭示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科学研究是对存在的普遍现象的解释,所以科学研究与自然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 2)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对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科研人员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 共理论课,必须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4、对于“自然辩证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其中自然界是第一性的,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关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也有所不同。

2019年《自然辩证法》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 选择题 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

自然辩证法考题参考

说明: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请大家务必注意!理科硕士研究生00年题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卷〉 1.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项。 A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恩格斯的一本著作 B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以自然科学和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C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 D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唯物辩证法 2.对著名科学家的哲学倾向进行分析,宜采用的方法是 A·将其置于职业哲学家派别之内B·将其思想分为好和坏的两个方面 c.从中总结出己知的哲学道理 D.非A非B非C 3·将金字塔模型〈科学界分层〉与鸭梨状模型(社会分层)相比较,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界分层的金字塔模型,也可以演变成鸭梨状模型 B·社会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远大于科学界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 C.金字塔模型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高度创造性 D根据金字塔模型从科学界中提前鉴别出未来的精英人士,是困难的4矛斗学革命结构理论认为,科学区别于前科学之处在于 A.有范型 B.无范型 C.描述实在 D.不描述实在 5.科学兴隆期是指 A·某国占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地位的时间B.某国科学大发展的时棚C 1978年以来中国科学的发展阶段D文艺复兴以来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 6.洋务运动科技引进的首要内容是 A.科技翻译 B.科技教育 C.军用技术 D.民用技术 7.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可以用来区分科学与 A.宗教 B.艺术 C.文学 D.亦A亦B亦C 8.导出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的基本假定是 A.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 B·某时期科学发展速度与《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时间至该时期的距离平方成正比C.科学按几何级数发展D.A+B+C 9.罗素火鸡是对归纳原理的 A.质疑 B.支持 C.论证 D.辩护 10.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中科学知识量的指标是 A科学书籍数B科研论文数C科学期刊种类数D重大科学成果数 11 检验蕴涵是 A·理论经过实验检验所得结果包含的内容B·观察结果所包含的理论观点 c.从理论命题演绎出的可供经验检验的单称命题 D.非A非B非C 12.提出对未来科学中心属于社会主义的东方大陆"观战的依据是???? A.科学文化的特长周期涨落现象B·"红灯理论" c.科学设法与社会制度的对应 D.A+B+C 13.关于盖森事件,哪种说法不正确? A盖森在科学史大会上提交了"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的论文 B.盖森的论文向西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c.盖森的论文开辟了科学史"外在论"研究的先河 D.盖森的悲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例 14.亨普耳悖论是指?(A+B) A.关于确证的四个信念放在一起有问题 B.渡鸦悖论 c.关子确证的四个信念放在一起没有问题 D.A+C 15.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知识在本质是共同体的产物 B.范式是特定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准则 C.科学共同体是科学评价和理论选择的客观准则的象征 D.科学家个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 16.库恩的范式包括 A.基本的科学理论 B.形而上学假定 C.解难题的示范方法 D. A+B+C 17.关于科学家角色的意义,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家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 B.科学家角色的出现是有持续性的科学活动的标志 C,鲁班是中国科学家角色的雏形D.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使角色更成熟、稳定 18.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9.一个检验蕴涵被确证,意味着自之导出的全称命题 A.被否证 B.被确证 C.被证明 D.非A非B 20.《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的作者是 A.默顿 B.本·戴维 C.科尔 D.贝尔纳 21."大科学时代"的涵义是 A.职业科学家人数日益增多 B.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 C.科学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 D.科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复杂 22.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四条社会规范中不包括(还有一个是无私利主义) 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自由主义 D.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23.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增长模式是 A.猜想·反驳模式 B.实证式模式 C.归纳式模式 D.非A非B非C 24.关于科学界中的内部分层,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 A.分层意味着科学家阶层在整个全社会中的职业声望存在悬殊 B.分层说明科学界内部存在不平等现象 C.分层与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有内存关系 D.无论用什么指标衡量,分层模型都是呈金字塔型 25.基础研究的先导性特点说明,基础研究经济效益的获得是 A.不可能的 B.必然的 C.直接的 D.间接的 26.可检验度取决于命题的 A.普遍性B精确性 C.冒被证伪风险性 D.亦A亦B亦C 27.科学界内部的互动之根本目的在于: A.获取学术信息 B.得到奖金 C.获得承认 D.促进科学事业发展 28.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科学界内部的越轨行为? A.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B.提高科学家的个人道德水准 C.将科学与法律密切配合 D.建立、规范科学界内部的自我控制之机制 29.批判理性主义认为,科学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是 A.分门别类的学问 B.可证实性 C.可证伪性 D.亦A亦B 30.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科学共同体运行的特有机制是:发现→评价→奖励 B.科学共同体中不包括非组织化、非正式化的科学群体 C.无形学院与科学学派是无法交叉的' D.不同层次的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是不相包融的 31.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是 A.爱因斯坦 B.尼尔斯。玻尔 C.泡利 D.海森伯 32.关于优先权之争,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家争夺优先权是科学体制的动力机制 B.优先权之争是人类天性在科学界中的反映 c.优先权之争是科学体制本身高度强调创造性带来的产物 D.学术承认和荣誉是科学家从体制方面获得的最主要的报酬

研究生考试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1、简述科研选题的步骤和基本原则。 科研选题的步骤一般来说,选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问题调研。这是选题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科研主体应首先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专长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领域,然后对这一领域做全方位的调研。调研内容可以包括:了解人们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取得的成果以及失败的教训;目前的进展情况,在近期有可能取得哪些突破;哪些问题急需解决而尚未有人涉足等等。只要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掌握科研新动向,并以前人的工作的前提进行高起点的研究。2.课题选择。这是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阶段。根据问题调研的结果,运用选题的原则,从所调研的问题中优选出备选课题,然后设计出研究方案,提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研究周期和所需费用,需要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等等。开题报告是对课题可行性研究和审批课题的重要依据。3.课题论证。这一阶段是为了保证所选课题的正确和恰当而对课题及其方案做出的论证和全面评审。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对课题的依据,实施条件,社会与经济效益及对科学发展的潜在价值依次逐项分析审议。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专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课题决策。经过专家对课题的论证与评议,最终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课题若通过论证则成为待研究课题。若通不过则被淘汰,或修改该课题,或另选课题。科研选题就是一个不断反馈调整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调研和多次论证。另外,科研选题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存在单一的模式。 选题原则 需要性原则是指课题选择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理论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包括经济发展需要、国防建设需要、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需要等。科学理论发展需要则包括开拓科学领域、更新科学理论、改进科学方法等方面的需要。 科学性原则要求人们选择课题时,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按客观规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在十七大上明确的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的理念。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目标,需要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因此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观念对于企业管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的重要。 其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书本之上,停留在企业管理的理论之上,需要联系实际,密切的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再次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

标准编写常见的问题与规范性

标准编写常见的问题与规范性 标准编写应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进行,而标准制修订程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管理规定》《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国家标准复审管理的实施意见》《国家标准修改单管理规定》等标准化法律、法规及规章文件的规定。保障标准制修订程序的合法性是保证标准质量的最基本要求。出现标准质量的问题,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出现在标准制修订的某些环节标准的协调性以及标准的编写规范性方面。标准编写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大类。 一、未按既定程序开展工作 没有按照标准制修订程序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如在标准的立项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和报批阶段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立项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对立项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没有进行充分论证,目立项;如,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还重复制定地方标准,超出地方标准的立项范围。 (二)编制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相关技术内

容的分析和验证,造成标准技术内容不够合理和科学,从而影响了标准的质量。标准在技术内容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准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不充分;标准技术内容不完整;标准技术内容的属性不合理等。 (三)征求意见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征求意见发函对象过少,发函对象不具代表性,不能够将标准涉及的各方面即生产、用户、科研、检验、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意见都征求到,有时甚至在听到某一方面的反对意见后便不再征求这方面意见了;征求意见回函中重要反对意见没有体现;征求意见汇总对未采纳的意见不说明理由或理由不充分,甚至出现对有些反对意见不作任何解释就予以拒绝等。 (四)审查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审查会代表面不够,缺乏相关利益方代表;审查人员较少,代表性差,全体专家代表加起来不过5~6人;强制性标准采用了函审的错误审查方式;审查中的主要修改意见没有在会议纪要中或会议纪要附件中体现;会议修改意见没有反应在报批材料中;审查会专家名单签字不全等。 (五)报批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审查会或函审作出的修改意见没有采纳就报批;起草单位及归口单位对审查会上所确定的技术内容随意更改;上报材料不符报批要求,内容丢三拉四等。 二、未进行充分调研分析

自然辩证法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与自然辩证法邻近的学科有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但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叉。 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和基本特征? 1、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①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下半叶开始,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利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另外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地解释了自然界的“辨证性”而不是“形而上学性”】; ②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星云说、地质“渐变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元素周期表】。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②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③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 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P2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P2 3、用系统思想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间的矛盾。 P2 4、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P2 5、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和实质。P3 6联系考生自己的专业,分析论述如何进行科学问题的研究。P3 7、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P3 8、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P4 9、E. B威尔逊说:“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比把整个一生致力下载一个课题的专家更会阻碍科学的进步了。” P4 10、自组织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 形理论到混沌理论的发展过程,后一个理论都有是对前一个理论的否定与超越。P4 11、科学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因此,只要有科学事实也就构建起了科学体系。 P4 12、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都是自然,没有本质区别。P4 13、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以自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们是同类学科, 可以相互替代。P4 14、分析说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作用,应当如何评价科学技术乐观主义与科学 技术悲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潮?P5 16、如何理解达尔文进化论和克劳胥斯热寂论的对立统一?P5 17、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P5 18、自然辩证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辩证法。P6 19、世界古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基础。P6 20、事物的发展具有可逆性,是指任何事物在一切条件下都能够使该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P6 21、整体性是系统的最本质特征P6 2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表明了事物发展的有限性。P6 23、开始精神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和方法从事一切科学研究。P6 24、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P6 25、科学的价值在于了解世界,技术的价值在于改造世界。P6 2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P7 27、简述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基本特点?P7 28、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科学方法论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P7 29、结合你所学专业或从事的工作,谈谈你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并分析我国怎样才能 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P7 30、结合以上实例运用自然辩证法理论,谈谈科学问题、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关系。P8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 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 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 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 的过渡。 三、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重大成就? (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试验来证实的。 (2)伪证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和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古代自然观,无论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水、无限者、气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八卦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抑或是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如刘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等。),还是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如泰勒斯的“平地模型”,圆柱模型,毕达哥拉斯的“十天体模型”,托勒密的“九重天模型”,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都是从物出发解释其他现象,排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坚持物质第一性,本原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感而形成他物,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在于:古代自然观都是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从本原上来揭示自然界各种现象。 二、简述八卦学说、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 1.八卦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以乾(天)、坤(地)、震(雷)、序(风)、坎(水)、离(火)、 艮(山)、兑(泽)这八种事物为本原构成的。天地是第一层次,表示事物的对立面。

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一、规范性一般要素 (一)标准名称 1. 编写要求 标准名称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正文“范围”之前和标准的封面。 名称力求简练,并应明确表示出标准的主题,使之与其他标准相区分。 名称不应涉及不必要的细节。任何其他必要的详细说明应在范围中给出。 2. 构成和形式 1) 构成 标准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的要素组成,其顺序由一般到特殊。通常,所使用的要素不多于下述三种: 最多三个要素: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 (对象所属领域)(标准化对象)(对象的特定方面) 2) 形式: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 3. 要素的选择 1) 主体要素必不可少 2) 引导要素的选择 3) 补充要素的选择

4) 分部分标准要素的选择补充要素成必备,应加第几部分4.表现形式 标准名称应正确反映标准的内容和用途,名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标准的主题加下列表现形式: ——以提要求为主的过程类标准用“规范”、“规则”、“守则”等表示; ——以表示流程步骤为主的过程类标准用“规程”,例如“操作规程”; ——以表述技术指标为主的结果类标准用“技术要求”或“技术条件”; ——产品标准(结果类标准)用产品名称直接作为标准的名称。 标准具有标准编号、封面、规定的格式,已表明是标准文件,不应在名称中再加“标准”二字。 (二)范围 1.编写要求 范围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第1章)。 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 2.作用与内容

1)作用标准的内容简介并起承上启下作用。 2)内容阐述标准“有什么”和“有什么用”(界定适用的界限) 3. 表述 1)以陈述句、规范性的语言来表达。 2)简洁、完整,成内容提要,但不是名称的重复。 3)不应包含要求。 4)不陈述编标准的目的。 5)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两句话的表述形式: 第一句为标准的内容概要,应表述为: “本标准 ……的尺寸。” ……的方法。” ……的特征。” ——确立了—……的系统。” ……的一般原则。” ——给出了……的指南。” ——界定了……的术语。” 第二句为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表述为: ——“本标准适用于……”; ——“本标准不适用于……”。

自然辩证法的文化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自然辩证法的文化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摘要:《自然辩证法》在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其在促进文化教育过程中,它可以集政治理论课、科学思想课以及文化理论课的功能,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大有作为。 关键词:科学文化自然辩证法文化教育 一、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新境界 对人文教育的误读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立、二是将“人文精神”误读为“文人精神”、三是将“人文教育”误读为“文科教育”[1]。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上的偏颇,使得素质教育一直未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研究生教育同样如此。“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2]高校强调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应该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有别于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主的现代教育观念,而不只是要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开设某些课程,单独地、专门地组织素质教育活动。如今素质教育问题为什么不能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素质问题既不可能在纯粹的科学自身中解决,也不能靠“文学”或“文艺”解决;其次,素质不可能通过学习知识解决,也不可能靠改进方法解决;其三,素质教育既不能在课堂中完成,也不能完全脱离开课堂来进行。或者说,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是一个历史而非是一个事实过程。为此,只有从一个更高的视野才能真正触及素质教育的灵魂。 当前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从本质上看是科学教育,其根本点和核心点是知识教育。“应当看到,知识是部分,文化是整体;知识是文化的结晶,文化还包含着创造知识的源泉;知识往往归于静态的逻辑,而文化还包含着动态的历史过程;在知识中往往看不到人及其作用,文化则永远将人及其创造性置于中心地位。因此,完整而健全的教育不应当只是一种知识教育,而应当是一种包括知识在内的文化教育。”[3]由此可见,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境界,将知识、方法纳入文化,将学习生活化、文化化,不失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好的尝试。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应试压力逐渐减小,为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打开了宽阔的空间。因此,如何从知识教育转化到文化教育可以成为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新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二、自然辩证法与文化教育 “通俗地讲,文化是那种更接近人性,接近人的内心世界,因而更接近哲学家思考的东西。如果我们这样考虑文化的问题,将更有高度和尝试。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和有形层面来理解文化,只看到其形而上的东西,而看不到其形而上的东西,无疑还是比较肤浅的。”[4]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与其他科学课程相比较,自然辩证法关注的应当是科学活动中无形的、处于形而上层次的东西,而其他科学课程不可能超越,或者说很难超越科学的有形的、形而下层面的东西。《自然辩证法》教学具有文化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自始至终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