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店名修辞特点和作用

店名修辞特点和作用

店名修辞特点和作用
店名修辞特点和作用

店名修辞特点和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着不可替换的角色。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背景特色必然会在商业生活中打上鲜明生动的印记。本文以城市店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修辞学的角度来分析店名的修辞现象。通过对店名比喻、双关、引用、用典、借代、比拟、仿词、夸张、反语等修辞方法的分析,总结店名修辞的特点及其作用效果

关键词:店名;修辞特点;作用

引言:店名的主要作用是展示商店的经营范围与文化,与此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一个好的店名可以给商家带来良好的导购效应,并进一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商业店铺的命名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学问。有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来寻找一个满意的名字。于是,现代店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构思也越来越巧妙。精辟的店名往往依托的是丰富的修辞方法,下面我们从修辞格的角度来分析店名的修辞特点.

一、比喻

比喻,又叫譬喻,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事物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状物能使概

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在店名命名中,一般就是以人们的心理联想为基础来运用比喻修辞格的。例如:“天上人间音乐主题餐厅”,餐厅主人命名时的意图就在于,让消费者在本餐厅就餐,可以听着犹如天籁般的美妙音乐,同时更享受着让你食指大动的美食,得到精神物质双层的满足,让你瞬间联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样的美妙意境。又如:“飞毛腿轮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轮胎的特点,使消费者看到此名能够联想到其快速,安全系数高,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再如:“音乐匣子(音像店)”、“磐石轴承”、“钻石地板”、“顺达通手机航母”、“根据地”等,都有同样的作用。

二、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法。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例如:“有名堂”,“有名堂”可理解为偏正结构 ,即希望本店步人名店之列 ;也可以把“有名堂”理解为动宾结构 ,指商家经营思想理念与众不同,其中必大有名堂。另一类是一个词意义不只一种理解 ,如“风度咖啡屋”,“风度”可以理解为咖啡屋有风度 ,也可以表达咖啡屋会让消费者有风度之意。如:“粥道馆”谐音“周到馆”,我们店里的各种粥应有尽有,服务更加周到。另外,还有“顺鑫火锅居”、“醉好饺子馆”、“老湘会”、“惠友酒楼”、“浪波湾(No.1)”、“上帝厨房”、“慢摇吧”等也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三、引用

引用即指引自古代典籍、诗词歌赋.如“在水一方”取自《诗经·兼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松林明月楼”取自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帆影阁”化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又如,“蝶恋花”、“杏花村”、“石头记”等。还有引自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名称的:“花样年华”、“橘子红了、”“激情岁月酒楼”、“乱世佳人”、“林家铺子”、“老舍茶馆”等;像引自电影电视典型形象的也有很多:“刘老根”、“喜来乐饭店”、“三毛餐厅”、“孔乙己酒店”等;引自流行歌曲名的有:“在水一方”、“快乐老家”、“花好月圆”、“甜蜜蜜”等.

四、用典

用典,即店名中含有故事,一般是指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店名来历包括店名与名人相关的故事或有来历与出处的词语,以“五斗米”这个店名来源于晋朝名士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又如:“花车日本料理”,“花车”来源于日本京都每年举行的欢度日,在那天,大人小孩都会推着彩色的车子在街上欢庆游玩,就好像来到了一个花的海洋。“花车”在日本是幸福、吉祥、美好的象征。

五、借代

借代是指不直说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他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同心结”代经营婚礼用品;“的士餐厅”借“的士”来标明本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广大的的哥们。“一半?另一半”

经营情侣服饰;“老班长”经营军旅用品店。

六、比拟

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而拟人,就是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给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声情笑貌。例如:“小粥仙”、“羊大爷”、“麻辣战士”、“渔贵妃”、“驴打滚”;拟物,一是把人当作物,二是把用于此事物的词用于彼事物,如:“老黑猫”、“东北虎风味食巢”。

七、仿词

仿词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例如:仿造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店名“蜀国演义”;“煌临天下、留香百世、粗茶香饭、风声水喜”等分别是对成语“君临天下、流芳百世、粗茶淡饭、风生水起”的临时仿用,不仅在形式上模仿,同时也运用了这些成语的深层含义,取得了形意兼备的修辞效果。另外还有“杨(林)家铺子”,“乌巢”仿“鸟巢”,根据“西厢记”仿造的“鲜湘记”、“西香记”。

八、夸张

夸张是指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事物和人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绝味鸭脖”,一个“绝”字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出食物的极品美味;“千里香串店”、“顶尖发廊”、“百景旅行社”、“神剪发廊”、“天工缝纫”“百饺园”等。

九、反语

反语是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一

种修辞方法。例如:“非传统烤鱼”,中国人自来就有从众心理,认群体,遵传统,你们认为传统的就是好的,但我偏要改革创新,做一个有自己特色的“非传统烤鱼”;又如“黑店”、“傻子菜馆”、“老财迷”、“老土坛子酒楼”“土里土气土菜馆”等。

其实,修辞活动往往在句子和篇章中出现,店名实属商业活动的

一种标志.人们对店名修辞的理解,是以认知心理为基础的.通俗点来说,当你路过一家店,最直观的印象便是那家的店名.店名的好坏就像人的外表一样可以影响到人们的对其的第一感觉.因此很多商家会花大力气在起名上.无论是标新立异的店名,还是朴实平淡的店名,都是会给人或惊奇,或轻松,或沉稳的直观感受,能在区区几个字当中体现商家的服务特点或是销售特点.但在众多店名中不是所有店名都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比如,在前不久山西晋城有一家取名为“最高发院”的理发店在晋城开张,其花哨的店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记者来到这家理发店发现店面不大,但“最高发院”的店名让人感觉气派不小,走进店里询问老板才知道小店刚开张不到一个月,这个创意来自老板的一位朋友之手,原本希望能标新立异,引得客源滚滚,没想到客人招之不来,反倒把工商局的同志给招来了。最后勒令更换店名.所以,在取店名的时候还是应该着实分清轻重,不要太过”花哨”,否则就

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能灵活运用并且用好修辞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玉华. 店名修辞及其审美取向. (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天津300222)

[2] 李雪青. 北京饭店名称的修辞研究. (河北大学20100501)

[3] 李景生. 店名变化与人们审美价值的趋向. (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023)

[4] 王梦纯. 餐饮行业的店名特点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

[5] 田萍. 餐馆店名语言分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6] 王丽梅. 中国店名的文化特征. (东北电力学院社科部,吉林吉林132012)

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

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 答题方法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例句: 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造句: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造句: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例句: 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造句: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论朱自清《春》修辞格的运用特点

论朱自清《春》修辞格的运用特点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更是运用修辞艺术的高手。他的写景抒情散文之所以漂亮动人其中很大的成分是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格。在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一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多达惊人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春》一文中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引用等修辞格的运用分析探寻朱自清散文《春》的情感基调。 【关键词】朱自清修辞格春修辞效果 《春》一文是朱自清先生大致写于1928——1937年间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精品。在写此文时朱自清已经没有了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在此之前朱自清的多数诗文都表现出一种哀怨的情绪即使有高兴的成分也表现得很淡。但在《春》一文中作者却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喜悦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饱含乐观地写下了著名散文——《春》。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但是本文却赋予了它以轻松愉悦的感情和充沛的生命力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从它所运用的大量修辞格可以很鲜明地看出来。《春》这篇文章不记标点正文共634个字10个自然段30句话可是运用修辞格的句子多得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春》一文中所运用到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引用等各种修辞格部分句子的分析探寻《春》一文所表现出的感情基调。 一、比喻的运用 比喻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手法。比喻是根据人们的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比喻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本体即是被描写的事物比喻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这类比喻词一般是“像”、“仿佛”、“好象”相似点即是本体和喻体所相似的地方。比喻常用的有三种形式即明喻、暗喻、借喻。运用比喻是为了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由于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性因而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它能更好地打动和抒发人们的感情。例如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 2 还眨呀眨的。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例①的描写给予鲜花以生动形象的精巧比喻。“象眼睛”、“象星星”两个比喻在这句话中是比较有条理讲究顺序不能颠倒的。首先把散在草丛里的遍地鲜花比作“眼睛”接着才是“星星”。因为眼睛是人们心灵的一个窗口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渠道而星星有一种可爱的情态包含其中虽然两者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而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所以这种可爱的情态只有通过眼睛才能传达出来因此这里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地用了“眼睛”和“星星”作比达到一种以目传情的修辞效果不仅传达出遍地野花的一种娇柔可爱并且运用这种修辞使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春的一种喜爱之情。例②写春雨“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三个明喻构成连用组成了一个排比句。用牛毛、花针、细丝作比写出了春雨细、密、柔的特点这种连喻抹浓了细雨蒙蒙的意境把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春雨写得栩栩如生含不尽喜爱、愉悦之情。这种对春雨细腻、温柔的描写甚至含着作者无比的怜爱之情生怕一不小心被风一吹就断了或是消失了似的。以上两个例子本体分别是“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和“春雨”而比喻词都是“象”用明喻的手法把“散在草丛里的野花”比作“眼睛”、“星星”使其更形象生动更显其可爱的情态同样用明喻的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形象地表现出“春雨”的特点使《春》一文更具吸引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自己细腻的感情融入其中表达出自己对春的喜爱和怜爱之情 二、比拟的运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综合复习-4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姓名: 1.比喻 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不易理解的事物。 作用:这个句子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四要素:本体、比喻词、喻体、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例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 2.拟人 特点: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这个句子把当成人写,使人格化,具有了人的 例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特点: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这个句子把夸大(或缩小)成,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4.排比 特点: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这个句子把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短句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特点: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这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 作用:这个句子将(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次,强调意思,表达感情。 例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7.设问 特点: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这个句子,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提醒人们思考,突出了。 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特点: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作用:这个句子无疑无问,用的形式,肯定了。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修辞格的运用(上)

第四章修辞格的运用(上)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修辞格;认识修辞格的构成特点;理解修辞格在表达中的不同作用,修辞格的运用要求;正确运用修辞格表情达意,进一步提高言语水平。【教学要求】 本章的理论性比较强,要注意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修辞格理论评析现实生活中的言语作品,深入体会修辞格在言语交际中的特殊作用,提高修辞格的运用水平。 一、什么是修辞格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唐钺。1923年他在《修辞格》一书中说:“凡语文中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要的效力,不用通常语气而用变格的语法,这种地方叫做修辞格(又称语格)。”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所谓积极手法,约略含有两种要素:(1)内容是富有体验性,具体性的;(2)形式是在利用字义之外,还利用字音、字形的。……这种形式方面的字义、字音、字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在修辞上有这种魅力的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同内容贴切的,其魅力比较地深厚的,叫做辞格,也称辞藻;一种是比较同内容疏远的,其魅力也比较地淡浅的,叫做辞趣。两种之中,辞藻尤为讲究修辞手法的所注重。”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指出:“修辞方式(又叫修辞格)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根据民族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创造的具体的、一定的手法(语言艺术化的手段如对偶、对照、回环、反复、比喻、拟人、夸张、同语、幽默、讽刺、双关等式。)” 关于修辞格的定义,除以上三位先生的见解外,其他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材是这样定义的:修辞格,一般也称之为辞格、修辞方式,它是在语音、语汇、语法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特殊表达格式。 现代汉语中究竟有多少修辞格?这一点尚无定论,我们只需了解一下各家的分类。如唐钺先生1923年出版的《修辞格》一书把汉语修辞格分为5类27格,陈望道先生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把修辞格分为4类38格;张弓先生196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将修辞格分为3类24式;黄民裕1984年出版的《辞格汇编》一书,分为4大类78格;1989年出版的唐松波等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共收辞格156个,是目前修辞格分类最多的著作。 二、修辞格的特点 (一)特定的结构形式 每种修辞格都有自身特定的结构方式,如比喻,是用一事物给另一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格,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或道理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明喻常见比喻词有“象”、“如”、“似”、“犹”、“若”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语文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附例) 在语文阅读赏析中,“文章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意义?”类似的话题常常把同学们搞的焦头烂额。 今天我把相关知识点归纳如下: 一、三者的定义及作用不同 1.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63 大类,78 小类。中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共有12 种,稍后一一介绍 2. 表现手法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3. 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二、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互文反复用典双关 常用修辞手法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可细分为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 它的作用是使语言精练、形象,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画在荷叶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天才梦》 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卫风?硕人》 注意事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孙犁《荷花淀》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 用等着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揭示本质,予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意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那么长的愁,这辈子愁不完了)——李白《秋 浦歌十七首》 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民谣《一壶水》 大虫见掀他不动,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施耐 庵《水浒传》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精)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如: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对偶: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6、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设问能强调问题,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 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7、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反问能强调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8、拟人: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关于常见修辞手法基本特点与表达作用,简要列述如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形象生动,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 例句: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句: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比喻的表达作用主要有:①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②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③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并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表明作者的立场。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的表达作用主要有:①可以增加叙述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抒发强烈的感情;②可以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的描写;③可以有利于创造气氛,表现主题。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排比:是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或词组)来表达较复杂意思的一种修辞。排比的表达作用主要有:①可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②可以加强语势,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③可用以抒发强烈的感情。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有: 连续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反复的表达作用主要有:①可以强调、突出重点、渲染气氛;②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③可以增强叙述的条理性和生动性,可以起到标明层次、段落的作用;④可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5.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表达作用主要有:突出差异、强化矛盾,使褒贬、好恶之情表达得更为鲜明。 例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修辞手法的特点

比喻: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叫比喻。 比喻的特征: 1、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2、本体与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如:①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这里将平静的湖面比作一面硕大的银镜。 相似点:形态 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这里将抱在一起的槐花比作玉雕的圆球。相似点:形成、颜色。 ③我得到了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里将刘备得到诸葛先生,比作鱼儿得到水。相似点: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④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里将春天的花草竞相开放比作众人约好了去赶集。相似点:热热闹闹。 ⑤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相似点:你的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 3、本体与喻体不能是同一种事物 比如:你长得真像你爸爸! 4、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等。 5、比喻的判定: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是否存在比喻关系。 拟人: 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的特征: 1、拟人是比拟手法的一种。“比拟”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拟人”,一是“拟物”。“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使事物人格化。 2、拟人可以是拟人的动作、声音、神态、思想、感情等。 ①拟动作: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②拟神态: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③拟思想: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被吓跑了。 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夸张的特征: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修辞格的运用(上)

修辞格的运用(上)

第四章修辞格的运用(上)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修辞格;认识修辞格的构成特点;理解修辞格在表达中的不同作用,修辞格的运用要求;正确运用修辞格表情达意,进 一步提高言语水平。 【教学要求】 本章的理论性比较强,要注意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修辞格理论评析现实生活中的言语作品,深入体会修辞格在言语交际中的特殊作 用,提高修辞格的运用水平。 一、什么是修辞格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唐钺。1923年他在《修辞格》一书中说:“凡语文中 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要的效力,不用通常语气而用变格的语 法,这种地方叫做修辞格(又称语格)。”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 中说:“所谓积极手法,约略含有两种要素:(1)内容是富有体验性, 具体性的;(2)形式是在利用字义之外,还利用字音、字形的。…… 这种形式方面的字义、字音、字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 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 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 种动人的魅力。在修辞上有这种魅力的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同内容 贴切的,其魅力比较地深厚的,叫做辞格,也称辞藻;一种是比较 同内容疏远的,其魅力也比较地淡浅的,叫做辞趣。两种之中,辞 藻尤为讲究修辞手法的所注重。”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指出: “修辞方式(又叫修辞格)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根据民族语言 的内部发展规律创造的具体的、一定的手法(语言艺术化的手段如 对偶、对照、回环、反复、比喻、拟人、夸张、同语、幽默、讽刺、 双关等式。)” 关于修辞格的定义,除以上三位先生的见解外,其他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材是这样定义的:修辞格,一般也称之为辞格、修辞方式,它是在语音、语汇、语法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特殊表达格式。 现代汉语中究竟有多少修辞格?这一点尚无定论,我们只需了解一下各家的分类。如唐钺先生1923年出版的《修辞格》一书把汉 语修辞格分为5类27格,陈望道先生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 一书中,把修辞格分为4类38格;张弓先生1963年出版的《现代汉 语修辞学》一书中,将修辞格分为3类24式;黄民裕1984年出版的 《辞格汇编》一书,分为4大类78格;1989年出版的唐松波等主编 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共收辞格156个,是目前修辞格分类最多 的著作。 二、修辞格的特点 (一)特定的结构形式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地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地方式或方法. 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地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地事物或情境地一种修辞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 (比喻和拟人最大地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地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地印象,根据事物地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地事物对深奥生疏地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地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地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比拟:借助丰富地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地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地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地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地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地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作用:突出事物地本质特征,增强语言地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地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地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地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地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地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地人或事物地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地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夸张:对事物地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地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地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地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地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地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地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地意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精选.)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 (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例句: 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例句: 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本体是巨浪喻体是翡翠,这句话还用了拟人)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 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例句: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C、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的天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 D、为了我的爸爸,为了我的妈妈,为了我的亲人,我一等要好好学习。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只对偶,不对仗。)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既对偶,又对仗。) 对偶的种类: 第一,正对: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例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第二,反对:上下文的意义相反或者相对。例如: 满招损,谦受益。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第三,串对:上下文意思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这叫做串对。例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第一,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例如: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7.设问: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引用: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20.呼告 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 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8.象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 夸张,排比, 反问,设问,对比,反语,对偶。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 定义: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好像、似乎、好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如:这是花的海洋。 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鸟儿在树枝上唱歌。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3.夸张: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夸张的用法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010-6-72010-6-7 15:42:47心情:幸福天气:雨温度:22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中英文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

中英文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 修辞格是修辞学研究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在特定的语境里,创造性的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具有特殊修辞效果的言语形式”,即为特殊的言语形式。或者说是在某一方面,不管在语义或者在句法上,修辞格的使用是对日常语言常规的具有特定意图的偏离。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结构和词序等均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如果撇开这些因素不谈,单就修辞手法而论,那么,英语绝大部分常用修辞格都能在汉语中找到与它们相同或者相似的修辞方式。 有几种英语修辞格在分类上与汉语修辞格互有参差,但是并不是本质上的问题,本质问题是双方存在着相同或者相似的修辞思维和表达形式。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由于双方历史发展不同,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相异,甚至美学观念也有所差别,往往在表达同一概念的时候,双方需要使用不同的修辞格。 此外,双方所使用的词汇搭配范围不同,多义词不相对应,语言的音韵节奏差别也大。因而,一些性质相同的修辞格,在结构上和运用范围上都有差异。 既然英汉两种语言在常用的修辞手法上存在着非常相似的现象,而它们在相似之中又有一些各自的特点,把它们加以对比,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的了。本论文分为三章,引论部分对西方和我国修辞学的发展轨迹和发展现状作了综合性评述,并通过对比,试图从古代找到现代英语修辞学和现代汉语修辞学各自的历史和传统渊源。 紧接着介绍了中西方修辞格的历史渊源,发展和现状,为下文的论述做了铺垫。第一章是英语和汉语中的比喻修辞格的对比,阐述了它们的定义和用法,

并已分别引用具体的实例进行对比,通过找出其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归纳出英汉语中比喻这一修辞格各自特点。 第二章讨论的是英汉语中委婉语各自的特点和用法。通过理论证明,以及大量的中文,英文例证来显示两种语言在这个修辞格上的异同之处。 第三章则是侧重介绍英语和汉语在夸张和含蓄渲染这两种修辞格方面 的异同。分别引用现实生活中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实例,证明中英文在夸张和含蓄渲染的修辞方面是大同小异的。 开展英汉常用修辞格之间的差异对比之后,有助于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在翻译中也能正确理解原著的各种修辞手法,并以准确恰当的译文加以表达。

修辞格

第四节常用的修辞格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格式的特点和长处,明白在何种场合该选用何种修辞格式,了解修辞格的连用和兼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双关、反语、仿词、婉曲等常用修辞格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借喻和借代的区分;排比喻层递的区分;对比与陪衬的区分。 【教学时数】8课时。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格在修辞学中最为引人注目,但是以为修辞格就是修辞学,那只是一种误解。其实修辞格不过是修辞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已,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殊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产生的,今后,还将继续为增强汉语的表达效果而发挥作用。从它与其他修辞手段的联系来看,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修辞方法,而且新的修辞格还在不断产生,值得进一步去发掘、整理。修辞格既是修辞的一种特殊方法,这种方法又有着结构上的特点,因此,修辞格往往被人理解为一种程式,以为只要掌握这些不同的程式,就可以增强表达效果。程式总是比较固定的,而程式的运用却是千变万化的。比喻的程式很容易掌握,但要寻找一个好的比喻却像寻找一颗红宝石那么难。修辞格在修辞学中的意义,并非只在于它对增强表达效果提供了一些程式,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程式为基础,可以不断地进行语言 艺术的创新。 中国修辞学著作所列修辞格往往多寡不一,修辞格的名目,也有名同实异或名异实同的;修辞格如何划分大类,至今多有分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所列举的修辞格及其分类,较有代表性,一般修辞学的论著大多在这个基础上增减变异。《修辞学发凡》列举了38种辞格, 即(甲类)材料上的辞格:比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共9 种;(乙类)意境上的辞格:比拟、讽喻、示现、呼告、铺张、倒反、婉曲、讳饰、设问、感叹,共10种;(丙类)词语上的辞格: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叠、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品、回文,共11种;(丁类)章句上的辞格: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针、倒装、跳脱,共8种。每一种修辞格有它自己的特点,如借代不同于比喻,排比不同于对偶,但修辞格之间又有共同之处,因此可以归成大类。 另外,张弓先生有描绘类、布置类、表达类的三分法,王希杰先生有均衡、变化、侧重、联系的四分法,也有将辞格分为形象类、强调类、气势类、含蓄类的。划分大类的方法虽有好多种,但主要的依据不外乎语言结构和修辞作用(表达功能)两种。修辞格既是根据表达效果建立的,表达功能自然更值得重视。 本节试将常用的修辞格依据其主要表达功能和突出的修辞效果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修辞效果生动形象的辞格四种,它们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第二类,修辞效果鲜明突出的辞格八种,它们是对偶、对比、衬托、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第三类,修辞效果含蓄幽默的辞格十种,它们是双关、反语、拈连、仿词、移就、通感、顶针、回环、婉曲、引用。这样分类是就其最突出的修辞效果而言的,毋庸讳言,三大类之间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错综联系:有些形象生动的辞格也不乏幽默(如借代、夸张),而含蓄幽默的辞格中也不乏形象生动者(如双关、通感),同时,形象生动、含蓄幽默,自然也就会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但就总体而言,三大类的修辞效果确实是各有侧重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二十二种常用的辞格中,有一部分是世界上各种语言都有的修辞手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辞格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