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

浅谈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

浅谈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
浅谈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

C ontemporary TV

CONTEMPORARY TV

10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总书记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精辟论述,提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大命题,是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根本指针。

新闻贵在创新。创新,是新时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思想空前活跃,新兴媒介日新月异,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闻媒体明显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勇于突破固有的传播理念、模式和机制的束缚,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机制,从而占领当今新闻传播的制高点,掌握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动权。一、创新理念,突破制约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思想瓶颈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新闻媒体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首先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清除旧思想、旧观念,树立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新思维,树立有利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新理念。2008年年底以来,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围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导大家破除因循守旧、畏首畏尾的精神状态,大力提倡放开手脚,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从思想观念上实现由“被动式”传统传播理念到“主动型”现代传播理念的转变。

一是变“照本背书”为主动传播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这是

毫无疑义的。但这绝

不意味着只能“照本宣科”,等着上面下达“宣传提示”,尔后“背书式”地做新闻。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把上面的指示精神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宣传党的主张,引导社会舆论。2008

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首航。按照惯例,这类全国性新闻,省级台一般不作即时报道,如何播报上

面也没有明确指示。但我们感到,做

好这条新闻对于加强冀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于是在当天的《河北新闻联播》以头条位置突出加以报道,既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又体现了河北特色,显示了省级台对国内大事的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变单纯“守土”为主动引导

随着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快速扩张,社会舆论呈现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作为主流媒体,要想成为新闻舆论的“主场”,单纯靠被动地“守土”、“防御”是不够的,必须用党和政府的主流声音主动引导,才能赢得对社会舆论的主导权。今年年初,国际金融危机此伏彼起,国内外一些媒体唱“衰”的声音不断。针对这个舆论动向,根据中央

和省委领导关于“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的指示精神,集中力量推出一组展现河北现代产业加快发展美好前景的系列报道《信心09》,及时有力地提振了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信

心,

驱散了公众舆论上的阴云,较好地发挥了对社会舆论的主导作用。

三是变“本位传播”为主动服务新闻媒体那种“自我为本”,“我想让你知道什么就播什么”

的态度,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

是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要求不相符合的,

必须加以摒弃,

代之以“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受众需求”,坚持面向大众,主动贴近,主动服务,在服务中引导,

在引导中更好地服务。甲型H1N1流感在拉美国家蔓延后,

《河北新闻联播》

和早、中、晚几档新闻栏目及时播发相关新闻,

同时专门请专家介绍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原因

和防控知识。

当我省沧州发生第一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后,

即在第一时间发布患者治疗、

康复消息和寻找密切接触者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稳定了公众情绪和社会舆论。实践证明,正确引导舆论,绝不是对公众应当知晓的信息加以遮掩隐瞒,而是要在公开透明传播信息的同时,正确解读信息,并主动向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台长论坛

浅谈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

马来顺

作者(右二)在“七一”期间《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直播现场

C ontemporary TV CONTEMPORARY TV

11

二、创新内容,不断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核心在于新闻报道内容上的创新。内容创新的着力点,主要在于提高宣传党的主张的公信力,弘扬社会正气的影响力,通达社情民意的沟通力,引导社会热点的凝聚力,疏通公众情绪的亲和力,搞好舆论监督的战斗力。概言之,就是要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坚持党的工作的着力点与新闻传媒的聚焦点相统一,把推动科学发展当作新闻媒体的第一责任

2009年以来,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呼应省委、省政府推进科学发展工作的关注点、着力点,相继推出了《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科技创新在河北》、《节能减排追踪》、《金融潮涌下的河北思考》等新闻专栏、系列报道和新闻述评。如2008年年底推出的年终新闻盘点的系列节目《08冀耀》,改变了以往剪编资料的做法,兵分几路,深入采访,既有全省综合数据和各地典型,又有百姓畅谈身边的发展和变化,充分展现了一年来河北科学发展的新亮点。又如在《科学发展在身边》专栏里连续播发的《涞源三问》,通过“一问价值4000亿元的矿产为何不开发?”、“二问与5亿元的旅游投资为何要拒绝?”、“三问3000万的财政资金为何补贴给中小企业?”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转变发展

观念,实行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

新思路、新气象。

二是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

一致,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

梁和纽带

为了推动全省“干部作风建设

年”活动的深入开展,2009年4月份

推出了大型系列访谈节目《春动河

北——作风年里谈科学发展》,走出

演播室,巡回到11个设区市邀请市委

书记(市长)现场访谈。节目突出互

动性,为各市主要领导与基层群众搭

建了一个面对面沟通的平台。访谈中

既有基层干部、群众向市领导询问政

事、反映情况,又有市领导向现场观

众解疑释惑、问计于民。通过互动,

普通百姓了解了本市科学发展的前景

和转变作风的举措,市领导了解了基

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愿、所急,获

取了破解当地发展难题的良策。节目

一经播出,就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强烈

反响。这次系列访谈的成功实践启示

我们: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人

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更加突

出,民主诉求更加积极。新闻媒体必

须进一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

起来,把宣传党的主张与通达社情民

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融

合起来,把创新传播内容的努力贯穿

于汇民声、集民智、凝民心、聚民力之

中,使舆论引导能力体现在密切党和

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沟通能力上,

体现在把党和政府的

决策变为广大人民群

众实际行动的转化能

力上。

三是坚持弘扬社

会正气与加强舆论监督

相结合,充分发挥新闻

传媒激浊扬清、促进社

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近年来,我们着

重从两个方面下工

夫:一方面加强先进

典型的宣传,先后推

出“爱心妈妈”林秀贞、以宋志永为代

表的唐山十三义士、反腐先锋姜瑞锋

等一批典型人物,在全省、全国产生了

重大影响,先后入选为“感动河北”、

“感动中国”新闻人物。在典型宣传

中,努力改变过去那种表面化、说教

式的报道手法,力求使典型人物真实

可信、真情可亲、平实可学。另一方面

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午间视野》的

《新闻大家谈》专栏,针对社会上的

一些不良现象,发动观众参与讨论批

评;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相

继披露了一批机关干部“吃拿卡要”、

顶风违纪的典型事例,如跟踪报道

元氏县城管大队乱收费、激民愤的问

题,在全省干部中引起强烈震动。由于

努力增强舆论监督的准确性、科学性

和建设性,较好地提高了舆论监督的

公信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创新方式,努力提高新闻舆

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不仅要

创新传播理念、传播内容,而且要在

传播方式包括传播形式、方法、手段

上创新。近年来,河北电视台新闻中

心努力突破旧的报道模式,创新节目

生产方式,改革节目运作流程,优化

节目生产资源,新闻舆论引导的吸引

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河北新闻联

播》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大幅上升,

进入石家庄市收视网对所有频道节

目收视调查排名的前20位。

一是特色化定位

新闻传播的特色化,就是要跳出

程式化的框框,摒弃同质化的报道套

路,创造性地打造具有不同内容、不

同样式、不同风格的新闻节目,使之

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根据原有

的几个栏目担负的不同任务、占据的

不同时段和受众不同的收视需求,通

盘布局,重新作了定位和分工:《河北

新闻联播》作为省委、省政府的主要

新闻窗口和新闻节目的龙头,以播报

时政新闻为主,发布权威信息,把握

经济脉动,关注百姓呼声,引导社会舆

论;《今晨播报》在对前一天的“要闻

台长论坛作者(右二)在全国两会报道北京演播室主持策划会

C ontemporary TV

CONTEMPORARY TV

12台长论坛

回顾”、“报纸早读”后,侧重播报体育、娱乐资讯,是一道内容丰富的新闻早餐;《午间视野》是一档民生新闻,大众视点,百姓情怀,及时报道社会生活的林林总总,体现“民生广电”的理念;《今晚报道》则以经济新闻为主,关注百姓经济生活,尽揽天下财经信息。这样有主有次,有分有合,既体现了整体上的宏观把握,又体现了每个栏目的鲜明特色。各栏目特别是《河北新闻联播》重新定位后,努力坚持立足河北特色,面向全国观众,开拓国际视野,增大了信息量,彰显了大台形象。

二是前瞻性策划所谓前瞻性策划,就是运用“主动设置议题”的理论,指导新闻节目的前期选题策划。主动设置新闻选题,加强节目的前期策划,有利于改变过去那种“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一般工作性报道多,“热点”、“焦点”性报道少的状况,能够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前瞻性,掌握节目生产的主动权。为此,专门制定了《新闻中心策划工作细则》,把策划工作分为中心策划、栏目策划、节目策划3个层面,依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布局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点,既有总体上的宏观构想,又有每个栏目、每个节目的微观设计。如《08冀耀》、《信心09》、《春动河北》等,一个个好的创意、好的选题、好的节目,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策划会上通过反复议论、碰撞中产生的。这样做,不仅增强了新闻舆论引导的预见性和提前量,而且有利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创精品。

三是项目式推进近年来,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努力突破一般化常规新闻的局限,以“大新闻”、“大活动”为重点,下大力策划制作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综述、系列报道、典型报道。而这些“大新闻”、“大活动”的运作,则通过“项目式推进”进行。当一个重大宣传选题确定后,即当作一个通过立项的重点工程项目来对待,队伍组

建、经费使用、设备配备、后期制作等一切跟着项目走,举全中心之力,协同作战,保证项目的完成。这种项目式运作方式,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团队作战的精神,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优化资源,形成拳头,重点突破,打造精品,形成重大新闻报道的“磁场效应”。

四是贴近式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创新传播内容和方法的指导原则。

贴近才能实现“零距离”传播。2009年7月1日,以省会石家庄市“三年大变样”的标志性工程裕华路、槐安路改造竣工通车为契机,推出大型现场直播节目《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节目设置了演播室和竣工通车典礼两个现场,既有主持人现场访谈,又有通车典礼的盛况转播和对施工人员、普通百姓的现场采访,同时插播全省各市反映“三年大变样”成果的现场画面。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零距离”传播,使观众如临其境,感受到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贴近才有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要求深,就要贴近实际,深入群众,镜头向下。在摄制系列报道《石家庄速度——再造城市传奇》中,深入40多个改造中的城中村和施工工地,实地采访了上百名城市改造的领导、规划人员、工程施工人员和普通百姓,见人见事,有血有肉,不仅生动地诠释了“石家庄速度”的内涵和成因,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城镇化建设“三年大变样”对推进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实践证明,一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深刻。贴近式报道,有利于获得独特的视角、独有的画面、独到的见解,有利于深化新闻主题,强化舆论引导的感染力量。

五是立体式包装

为了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重视对栏目和节目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包装。河北电视台投资250

万元,更新了《河北新闻联播》等几

个栏目原来的缺乏时代气息的背景,代之以现代、庄重、灵动的电子大屏幕;重新制作了几个栏目的片头,使之更加符合各个栏目的特色定位;注重对重点节目的后期制作包装,精心处理画面切换、解说词配音、同期声运用,力求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让观众喜闻乐见,赏心悦目。如系列报道《信心09》每期设计了一个小结性的“跋”,在画面上以传统画卷展现书写体字幕,新颖、大气,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含量;在推出重点新闻报道时,重视前、后期的包装宣传,如《春动河北》播出前,滚动预告宣传该节目,使观众提前进入情况,增强了收视欲望;节目播出几期后,又及时报道各地干部群众收视反应,收到了延伸节目内涵、扩展节目效果的功效。在“七一”大型现场直播节目中,把艺术元素与新闻元素揉和一体,请十二女子乐坊围绕节目主题,现场演奏民族器乐,活跃了现场气氛,增强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我们还投资了2000万元,引进上海文广集团先进的转播系统,对新闻中心播控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和结构化升级,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增强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

四、创新机制,激发新闻队伍创作精品节目、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个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强不强,取决于新闻队伍的思想、业务、作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新闻队伍的素质如何,是否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很重要的是要看有没有一套良好的符合新闻工作规律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机制,凝心聚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努力抓好机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一是扁平化管理机制

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层次过多、互相掣肘的“行政机关式”管理机

C ontemporary TV CONTEMPORARY TV

13

台长论坛

制,代之以扁平化管理机制,对原有的中层干部,按照新闻工作特点重新定位分工,并明确各环节之间的运作规范。由于中间层次少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理顺了,互相扯皮的现象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责、权、利相联机制

处级干部和栏目制片人、科组长重新调整分工后,责任落实到岗,权力配置到位,利益兑现到人。无论是处级干部,还是栏目制片人、科组长,在履行岗位职责时,都享有相应的人事调整权、经费使用权、奖金分配权,改变了那种有责无权、尽责得不到应有利益的状况,较好地调动了处、科级干部尽职尽责的积极性。

三是公平竞争机制

在人才引进上,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面向全国招聘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年轻人才,新招聘34名编辑、记者和播音员,明显改善了新

闻队伍的结构。在人才选拔上,坚持

能者上、庸者下,不搞论资排辈,使得

新人脱颖而出。有些年纪轻,思想、

业务素质好,贡献突出的非正式人

员,被破格提拔到栏目主编、副主编

的岗位上来。对于主持人、播音员的

使用,同样唯才是举,双向选择,一

些不适应要求的主持人离开岗位,一

批新面孔亮相荧屏,为河北新闻节目

增添了活力。

四是思想、业务“充电”机制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观

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实行每日节目点评和每周

新闻业务学习制度,同时坚持请进

来、走出去,请中央电视台的资深编

辑、记者、主持人讲课,听取基层观

众对本台新闻节目的评议。通过学习

培训,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提

升舆论引导水平。

五是奖惩激励机制

奖金分配打破正式工、协议工、

临时工的界限,每月考评,奖优罚劣,

体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

大不同”的原则。为了鼓励上进,设立

了“台长特别奖”,重奖那些对创精

品、创一流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

人。同时敢于较真儿,严肃处理工作

失职、违规违纪人员,先后辞退了18

名工作不称职、不尽责的临时工,个

别在编人员因长期脱岗违纪,被调离

新闻岗位。由于赏罚严明,奖惩兑现,

因而在新闻中心弘扬了正风正气,形

成了人人为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作

贡献的良好氛围。

(本文作者系河北电视台副台长/

责编:刘原)

近些年来,民生新闻报道如风声水起,席卷全国,为各电视台创造出了许多新闻节目的收视高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新闻的疲软之势也有所显现,琐碎化、低俗化、同质化的问题愈来愈明显,许多观众对那些家长里短、街谈巷议、天灾人祸、花边新闻等“软”内容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开始表现出了冷漠和麻木,不少地方民生新闻收视率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不得不思考,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如何在媒体竞争中前行?电视人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把握好社

会主义的新闻价值观,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亟待一种正确的引领。而不管朝什么方向定位,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

必须按新闻规律办事,追求新闻传

播的最大值和最优化。即受到影响的

人数越多,新闻价值越大;距离越近

越有可能被选择①。这种以人为本来

衡量新闻价值的理念,给了笔者很大

的启发。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

办好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工作

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当前,民生新闻已成为新闻报道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受众关注的热点之

一。因此,认真研究怎样以科学发展

观引领民生新闻报道,对新闻行业的

健康发展和正确引领社会舆论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民生新闻报

道,实际上就是要在民生新闻报道中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

至少必须在民生新闻报道中体现以

下3个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民生新闻报道

◆靳 青

本文作者近照

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作者:邵东 摘要什么是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社 会现实意义又有哪些?判断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正确 的舆论导向应坚持哪些原则?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给出初步回答。 关键词: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意义标准原则技巧和效果引言:舆论导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内在要求。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亊业就能健康发展,就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团结、教育、鼓舞人民群众的作用,就能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和欢迎;反乊,什么时候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亊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会给党和人民带来损失和灾难。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乊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乊祸。党的新闻亊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所系的工作。”① “大众媒介对舆论每个阶段的影响(或叫引导)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②,因此,正确引导舆论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项基本功能。 由此可见,舆论导向问题是一项涉及多学科、政策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什么是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所谓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社会行为、社会心理能够产生正确引导和影响作用的新闻舆论。当前,正确的新

闻舆论导向应不遗余力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唱响发展的主旋律,把广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创造财富、增加收入的热潮中来;把各行各业引导到有序的市场竞争中来;把人们的文化娱乐引导到高尚、文明、健康的精神乐园中来。比如当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振兴民族工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观念和意识。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意义 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意义十分重大。适时引导热点,化解难点,是引导公众思考方向、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004年台湾大选前,民意调查显示:国民党的民众支持率高于民迚党。然而大选前夕,民迚党借枪击亊件,操纵舆论,大做文章,幵最终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大选。 从东欧国家的剧变及近年来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我们也可以看出,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意义。利用新闻媒体引导舆论,可巩固一个政权,也可推翻一个政权;可以维护政局稳定,也可以造成政局动荡。 舆论导向对新闻工作犹如方向盘乊于汽车,一部汽车,不管设计多么“先迚”,马力多么强劲,其他部件多么优越,离开了方向盘或者方向盘失灵,这种先迚性就成为谋害人命的致命“杀手”。舆论导向出现偏差,新闻工作就会成为危及社会稳定、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迚步的消极因素。 比如说,否定宏观经济调控,鼓吹通货膨胀无害,鼓吹消费拉动内需,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美化、腐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危害我们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如果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就往往会给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矿难等灾害发生冠以合情合理的籍口,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更频繁的灾难发生。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性

㈠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性 ⒈监督形式的公开性。新闻舆论监督使舆论以新闻的形式进行传播,面向社会公众,以公开报道方式,表达公众意愿,反映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因而能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参与。 ⒉监督范围的广泛性。舆论监督将整个社会纳入自己的监督视野,其监督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组织和个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监督客体包括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涉及公共事物和公众利益的组织和个人,以及一切违背公众利益和权力行为和社会行为,都属于监督的范围。 ⒊监督效应的间接性。新闻舆论监督属于“柔性监督”,它是以公开披露方式提供事实依据,其本身不具有强制力。它的监督效应体现为公众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约束监督对象的行为或者在舆论监督的基础上,通过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等“刚性监督”形式,制约监督对象的行为。 ⒋新闻舆论的客观性。新闻媒体不是空发议论的舆论机器,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托于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舆论应该能够超越一般社会个体或组织的立场和视野,以比较客观的、理性的立场报道和审视社会事务。在表达公众意见方面,他们更多地体现了思辨优势,经过对大量进入舆论意见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去掉了渣滓提高了纯度。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引导性和前瞻性,更加受到民众的期待和信任。 一、中国新闻舆论的现状 “舆论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文件确认的概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均有这个概念。从党的工作角度,舆论监督被视为一种对党政权力组织的公开的监督形式。 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成1形的一种客观效果。这种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渠道多样,意见表达包括赞扬、批评两个方面。 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与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较大差别,它指的实际上是“传媒监督”,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通常被视为“舆论界”。“舆论监督”成了“传媒监督”,在此有必要强调的

网络传播中的新闻舆论引导

密级 公开 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 网络传播中的新闻舆论引导 路国庆 (2008011501) 指导教师姓名:欧黔 职称:副教授 单位:中国汉语言文学系 专业名称:广播电视新闻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月日 论文答辩日期:2011年月日 学位授予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文评阅人: 20 年月日

网络传播中的新闻舆论引导 路国庆 200801150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网络传播凭借其多元化、交互性等优势在当代新闻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做好网络传播中的新闻舆论引导,既可以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成长,壮大我国传媒体系;又能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网络传播;新闻舆论;引导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 Lu Guoqing 2008011501 (Dept. of Chinese,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Abstract: D uring the network media flourishing today and its advantages in diversity and interactivit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news. A good guidance of the public opinion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network media,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media system of China,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contribut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Key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2011年3月17日,神州大地上继“非典”时期之后又再度上演了全民“抢购”的荒诞之事。从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沿海地区开始,逐渐蔓延起一股席卷全国的市民抢购碘盐风潮。一时间各地大小超市、商店的碘盐被抢购一空,平时2块钱一包的碘盐价格被炒到了10多倍甚至更高,盐被抢完之后甚至连酱油、紫菜、海带等含碘物品也被争购囤积,“碘盐”瞬间成为全中国人民关注的最热话题。 与现实中的疯狂抢购相呼应的是,网络上更是“谣言四起”。大致说法就是日本核电站排放的核废水流入海洋污染了海水,从而使海盐不能正常生产,我国食用盐势必会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综述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 舆论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新闻宣传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视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对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各种媒介手段急剧变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是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的一桩大事。结合全市上下正在开展的“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先后深入新闻媒体、部分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就如何有效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进行了多次调研,现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当前我市宣传舆论工作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方针,一手抓好设施改善,先后投资800余万元为电视台购置了转播车、为**新闻中心配置了部分设备,确保了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手抓

新闻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严格培训考核制度,深入持久地开展“三项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市新闻宣传事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宣传舆论引导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说,目前全市上下对新闻媒体的评价总体上是较好的,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等媒体每天播报和刊发的新闻报道、生活资讯、动态信息、文娱节目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接受教育、休闲娱乐的重要来源之一,并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和问卷调查,当境内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干部群众最相信的信息渠道依次排序是:一是本市权威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二是政府组织的声明;三是网络论坛、博客的言论;四是亲戚朋友的传说;五是街坊邻居的议论。这说明,我市媒体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对公众依然具有主流的舆论引导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这给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诸如互联网凭借其及时性和无限联接的强大功能,成为社会生活中各种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不计其数的论坛、博客网上言论的隐匿性,又成为各种谣言、不良信息的集散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交往的频繁,社会生活中各种咖啡馆、茶馆、娱乐场所等成为重要的信息场,各种舆论信息在这些场所得到广泛的

浅谈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浅谈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徐立忠 如何使传统的报纸更具有可读性,保证和增强自身的吸引力,留住“现实读者”,争取“潜在读者”,更好地使报纸占有传媒一席之地,是当前办好地市党报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要认清“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正确把握“报道”与“宣传”的关系,切实保证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做到“按新闻规律办事”,提高报纸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 一、新闻和宣传的不同点 新闻报道是宣传,但宣传活动不一定就是新闻报道。新闻和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基本区别是新闻着重于传播信息,宣传着重于传播观念。 新闻和宣传概念的区别。新闻是专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对当前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做出真实客观反映;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而宣传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宣传可以是“大众传播”,也可以是“群体传播”,甚至“人际传播”,宣传往往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某一特定议题的讯息表现手法。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见的是被放在政治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支持政府或政治团体的舆论运作。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 新闻和宣传特征的区别。新闻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表现为真实性、及时性和开放性。要求报道完全真实,要让事实本身说话,一般要交代清楚有关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要求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或评述;要求面向社会公开、透明地发布,是对广大群众传播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形式。而宣传的特征主要为主观性,表现为取向性、反复性和范围性。与其它沟通方式差别在于,宣传的讯息无法呈现完整客观的事实,具有某种事实按照事前既定主张进行选择的取向性;宣传者会以一再反复的方式强化讯息;宣传是宣传者从主观愿望出发统一民众理解事物的方式,并进一步藉此改变受众者的行为或对于特定利益团体的期待。 新闻和宣传形式的区别。新闻是一种文体,是宣传的一种形式,新闻传播只能通过大众传媒来体现。而宣传则不同,除了新闻以外,宣传可以用其它形式传播来达到目的,比如举办各种活动,发放传单、广告,下发文件、宣传单,召开会议、开办讲座等等。新闻的倾向性和宣传性是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来表现的,不是作者的直言不讳;而宣传的倾向性是直接提出来的,直接告诉人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所以,宣传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新闻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二、新闻和宣传的相同点 新闻与宣传之间不是并列的、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甚至相互渗透的。从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11)

摘要 [摘要]在当今物质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不同程度的显现出来。这样持续下去的话不仅会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安定和谐的精神文明世界。最快捷、影响最大、最淋漓尽致的监督方式就是—新闻舆论监督。 在我看来,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性:一是针对性强;二是态度明确;三是说服力强。除此外还具有较明显的客观性,又有着正确的导向性。 [关键词] 新闻;新闻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监督方式;责任;利益 1

Abstract In today’s material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all kind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problem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apparent.Not only that continues will do harm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but also affect the country’s exhibition.In order to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to create a stable and harmonious spiritual word.Supervision in the fastest way,the impact is the biggest,the most incisive is the news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my opinion,the news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has its unique way of supervision:obviousrelevance,clear and convincing.The news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is objective,and guide the correct. Keywords: News;The news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News media;Monior mode;duty;benefit 2

新闻舆情处置实施方案

济阳县实验中学新闻舆情处置 应急预案 一、总则 突发事件新闻宣传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增强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及时、客观、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及时、有效的处理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树立实验中学的良好形象,特制定《济阳县实验中学突发事件新闻舆情应急预案》。 二、基本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新闻宣传工作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整合资源,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具体原则如下: (一)统一管理。实验中学的新闻发布和宣传组织工作由学校办公室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指导,各职能科室分级负责。 (二)主动协调。各职能科室应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按要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三)准确把握、快速反应。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校办,校办及时与校长联系,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同时与县教育体育局宣法科、县委宣传部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四)积极化解。着力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化解学校危机事件,使实验中学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做到有利于学校发展大局,有利于学校稳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发生在我校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发布工作。 三、应急新闻宣传的基本流程 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组建应急领导小组和宣传小组,具体运行程序如下: (一)启动新闻发布机制。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到位,新闻发布领导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分析形势及社会舆情,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人员责任。及时组织新闻发布,及时公布新闻发布会的地点、时间及安排场次数等。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赵继荣 副组长:王涛王秀峰 应急领导小组组员:张万禄李新华周玉春郭传信高林林于桂珍 张静韩佩君刘郝燕 下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 主任:李新华兼新闻发言人 (二)启动新闻发布方案审批机制 迅速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发布内容,报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在组织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请示,并遵照批示迅速组织落实。 (三)同步启动新闻媒体联系机制。事件发生后,应急宣传小组要及时与有关媒体取得联系,并协助做好危机事件现场文字、图片、音像和影视资料的采写、拍摄和记录。对媒体记者的采访、拍摄给予支持。 (四)同步启动记者采访管理机制。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受理记者的采访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六章 新闻与舆论

第六章新闻与舆论 第一节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 ●“舆人之论”Public Opinion :舆论是社会生活中公众对某一事态所持的意见和看法 ●舆论的社会功能和主要目的 一、社会功能: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 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二、目的: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三、主要功能: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 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一、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 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二、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重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 三、衡量舆论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的结果等 第二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定义:舆论导向是指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社会舆论的传播行为。新闻 舆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倾向性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大意义 ①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党与人民的福与祸 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二、政治导向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核心 1. 舆论导向最根本、最重要的导向是政治导向; 2.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3. 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工具,总是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 ①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把理论导向放在首位 ②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③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等其他方面的导向作用 三、做好重大主题宣传 四、做好典型宣传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新闻学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 叶红媛 【摘要】随着微信、微博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的舆论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网络舆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及特征,参与主体走向“草根化”,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如坚持舆论引导原则不改变、转变舆论引导的思路方法、完善新媒体舆论引导的保障措施、构建应急机制以实施程序管理等。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信息传播 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开放、互动和平民化,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传播介质群得到了极大延展,新传播介质不断渗入日常生活,任何地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事一样。新媒体改变着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客观上为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一个平台。本文针对新媒体的特点,提出转变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思路,改善既往的舆论引导方式和监控体系,从而对新媒体时代下舆论场的声音进行引导和监控。 一、新媒体传播有别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特性 1、信息量更大 新媒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发布者。公众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体设置的议题。但与此前传统媒体的权威不同,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大多是匿名发布。所以在新媒体中出现的信息,既有实情,也有流言和虚假信息,真假难辨。 2、传播范围更广

由于新媒体所借助的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所包含的传播工具逐渐得到普及,同时所拥有的传播工具数量越来越大。从互联网的大范围应用开始,智能手机也逐步普及,近两年掌上电脑、平板电脑开始流行,移动电视等也随处可见。这几大平台的融合,使信息可以毫无障碍的在新媒体中流转,从而大范围地传播信息。 3、传播速度更快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需要特定的接收器和购买行为带来的限制。由于新媒体的便携化和多元性,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跟随在信息接受者身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融合也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有了新的载体。信息接受者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通过订阅和提醒来实现,具有大面积传播意义的信息可以通过推送平台、短信群发等主动传给受众。同时这些内容只需信息接受者指尖的触碰就可以轻易发送给其他人,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4、接纳性更强 新媒体可以承载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超链接等多种信息要素,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各项传播特点糅合在一起。受众可以全方位了解信息的内容,感受信息传播者的用意。这些都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在视、听、读方面实现了“三位一体”。 5、互动更频繁 传统媒体时代下,受众往往扮演被动接受信息者的角色,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读者来信、现场连线等,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能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受众。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发布者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每个人都有成为信息发布者的可能,自媒体成为新的名词。对于新媒体的信息,接收者可以跟

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

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监督三大优点: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独立性-行为具有交互性,效果具有直接性和三大缺点:无序性,软弱性、单一性,提出要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政府的监管和引导是关键。 关键字: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媒体对政府公权力的运行提出批评、建议等。 一、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点 1.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独立性。 (1)人民群众成为监督主体。相较于传统媒体代替大众实行舆论监督,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这大大扩展了舆论监督的主体范围,拓宽了人民群众发表社情民意的渠道,打破了传统监督体制自上而下的层级隔断,使人们得以迅速而且充分地表达自身诉求。据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如此庞大的网络应用人群,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天然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大大提升了监督的几率与范围 (2)监督主体具有高度独立性。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网络上的公众,他们几乎不会受制和依附于被监督者,对于监督的高涨热情和强烈要求使得他们无所顾忌,勇于追根问底。。网民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广泛。 这种主体的广泛性和独立性带来了两点好处:一是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这种权利范围与能量的扩大及网络监督成功事例的传播又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监督中来,监督力量不断增强,监督热情保持高涨,形成了良性循环。二是给传统的监督提供了案源、线索和舆论支持。中纪委信访室在其官方网站上的职能介绍中已经明确列入“从互联网上收集群众举报”,网络反腐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天价烟”局长事件,就是网友从周久耕网上的一张会议照片中发现线索,经过不断搜索、揭露,促使司法部门介入调查,最终周久耕以受贿罪被判刑。“华南虎”事件中,广大网友从摄影专业、生物学专业乃至气象学专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为政府部门最终做出处理决定提供了丰富的支撑材料。 2.行为具有交互性。开放的网络平台使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实现跨越时空的“面对面”在线交流,包括网友之间的交流、政府和网友之间的交流,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交流等。这种交互性,可以督促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应对提速,提高公众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网上官民良性互动。促进政府行为的民主化、法制化、透明化。同时。公众还可以通过网络“群起”而分析、完善、探讨各类信息,展示各自的观点、立场、思维方式形成各类观点的交锋,实现信息的筛选。最终促使舆论的形成。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 3.效果具有直接性。网络舆论监督基于广泛的群众参与和舆论形成的快速性,一是避免了重复监督,二是节约了监督环节,使监督效果体现出直接性、快速性。2009年2月8日,“躲猫猫”事件在网上曝光,2月27日,云南省政府就公布了调查结果,6名相关干部被记过或撤职。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 1.无序性。尽管网络舆论监督,备受瞩目,但实际上,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各类网站乃至广大网民本身,目前对网络舆论监督都没有有效的秩序管理措施或者自律制度。网络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匿名性、便捷性在某种程度上叉加剧了这种无序。无序导致虚假信息泛滥、情绪性言论蔓延,信息泥沙俱下,使网络舆论监督体现出“双刃剑”特性。

如何提高高校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能力

关键词:新闻宣传;舆论引导;高校 1.2 把握时事热点,坚持舆论引导的“权威性” 与之前相比,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只关注国际和国内的热点事件以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时事热点,及时报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立足中国国情,把握时事热点,坚持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如在“九﹒一八”事变81周年之际,某大学发布特别报告,在报告中,教师和学生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专业学科分析中日关系,理性看待冲突,积极指导、理性的表达,坚持舆论引导的“权威性”。 1.3 挖掘校园热点,增强舆论引导的“贴近性和互动性” 新闻宣传应扎根教师和学生中,让更多的学生把重点放在校园新闻,要牢固确立大众观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想看的信息,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可亲可信。 2 改进高校对外宣传工作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宣传工作本质上是信息交流的过程,高校宣传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一般由党委宣传部门负责,但党委宣传部门更多的注重校园内部宣传,而忽视对外宣传,所以应改进高校对外宣传工作,提升其舆论引导能力。 2.1 主动宣传,注重新闻的实效性 目前,高校新闻价值偏低,其原因之一是宣传思维僵化。一些大学不注重新闻的实效性,延迟宣传;一些高校因为担心媒体炒作或不透明,在宣传上因循守旧,缺乏特色;同时,也存在资源占有不均的情况,这将导致不同的院校可以动员的媒体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存在差异。许多院校忽视了社会的驱动的宣传影响,很难打破现有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宣传的主观能动性。 2.2 注重公众舆论,提高预期的效果 一些高校抱有侥幸心理,一味等待媒体关注,而忽视公众舆论,并认为公众舆论冷却意味着一切都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便打乱了公众舆论的整体节奏,公众舆论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一些大学缺乏经验,在处理公众舆论方向判断不准确,很难做到有序和有效。因此,应注重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提高宣传的预期效果。 2.3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宣传机制 有效率的宣传必须在科学指导的前提下进行。因此,任何重要的涉及学校形象的宣传和发展应该由宣传部门统一规划、协调和实施,从而形成力量,对外宣传;同时,优化工作流程。宣传的分工、职责、内容、时间、要求、反馈、评估应该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包括宣传计划如何发展,舆论监控提交等。 2.4 充分注意媒体关系管理 2.5 建立正面典型,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引导校园舆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宣传应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科技创新、校园生活的新措施进行积极宣传,进行典型的正面宣传、采访,尽量做到有趣、活泼、接近校园。其次,应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利益需求,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摘要:中国新闻事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越来越成熟。但随着新闻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新闻的伦理问题日益重视。那么,中国新闻业现状到底是存在那些问题呢?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吗?中国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我们应该 采取些什么措施?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一略浅析。 关键词:寻租新闻职业道德 一中国新闻业存在那些职业问题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这里所说的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出现之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新闻寻租化 公众对传媒界的种种批评绝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传媒界丑闻不断。为了揭露精神病院的问题,有的记者乔装成精神病人;为了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有的记者故意设圈套诱导人做坏事,然后加以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事实,例如《鄂东晚报》出于创收的冲动,寻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报社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这是典型的拿新闻监督寻租当饭吃。,《鄂东晚报》反映了新闻业自律缺失,教训深刻,值得反思。有些新闻记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舆论监督权,以写批评稿、挖陷阱等手段要挟或交换,谋取个人或集体的经济利益,违反传媒职业道德规范甚至触犯国法。新闻业者均有舆论监督的“权力”错觉,进而有了利用舆论监督的“经济”寻租行为。来违背舆论监督是服务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一种形式。 其实《鄂东晚报》所反映的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决不是偶然的。北京一家公关公司负责人披露,“封口费”的数额通常较大,几万元甚至十几。《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黄文夫指出,收受企业用于堵媒体之口的钱,已经成为少数财经媒体的一笔特殊收入。现在有些新闻工作者左手持批评稿,右手持表扬稿,去要挟被采访者给赞助,不给钱就立刻刊发批评稿,给钱就刊发表扬稿。这是滥用新闻舆论监督权的重要表现,也是新闻寻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仅严重影响新 闻单位和记者的形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二)新闻领导化 中国的新闻传播一直是党和政府忠实的宣传工具,定位高,形式严肃,如积成流弊则会有亲和性弱的缺点。早中国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常有“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没有领导的新闻不算新闻,没有名人的新闻不算新闻。在中国现在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到中央台下到县台的新闻中,都是有领导报道并且在新闻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还可以发现在于新闻报道中的职务官阶就是一个极度不合理的怪胎。中国新闻从新闻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次向受众本位方向的转移,应该从领导本位新闻中转移到新闻平民化,主要集中在对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和媒介娱乐化等问题的上新闻报道。新闻是把各种各样人的行为图象给人们作为镜子,应将其广泛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改制以前,我单位是事业单位。由于有财政拨款,所以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工作相对来说就不是很重要。然而,改制后,我单位成为了正统的企业,在新闻宣传方面来看,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了。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1、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务实,目的性更强。 2、肩负着上令下达、下情上传等重要任务。 3、肩负塑造企业形象,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责任。 因此,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依据六分公司的现实情况,针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上述特点,在具体操作上有以下几个着手点: 1、快速反应,贴近职工,深入理解企业精神。由于我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由行政办公室分管,在人员上也没有相应的专职宣传人员。所以在新闻的采集和政策宣传方面有短板。针对此,新闻宣传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新闻敏感性,在与野外一线职工的接触中快速发现新闻点并写出新闻稿件。另外还要深入理解企业精神,把握舆论方向并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出企业精神。 2、求真务实,深入理解和宣传我公司的各项精神。新闻,由事实说话。在日常工作中在上令下达的同时更要做好上情上传的工作,将在日常新闻采集过程中收集到的“民意、民怨”整理上报至管

理层。 3、紧抓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企业形象的树立有企业内部文化和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知名度。在紧抓内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同时,加强对外的宣传报道。多做向总公司(局)和社会媒体投稿,逐步建立我单位的社会形象,提高知名度。 新闻宣传可以说是企业的形象展示,而舆论引导就是企业稳定的基础了。一个小小的事件,在没有或者不正确的舆论引导下就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没有一个清晰的思想认识,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没有一套系统的工作规程,舆情引导工作无从谈起。做好新时期企业舆论引导工作,不仅关系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而且关系到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认清形势,沉着应对,紧紧围绕企业工作全局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综上,我们应该在坚持做好新闻宣传的同时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宣传企业精神,减少不和谐的声音。

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 的关系 【摘要】当下中国处于自媒体时代,又已进入了风险社会。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事发后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对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新闻发言人激惹舆论和受到诟病的发言主要有:披露事件信息严重滞后;发言中公布的事件信息不充分;发布的事件信息不合乎事实;发言回避实质性问题;某些失当的语言激起舆论海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改进;其次,领导和新闻发言人确立尊重和信任人民的理念、将信息充分公开的理念、政府与媒体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的理念。再次,研究如何把话说好。最后,逐渐形成相对宽容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新闻发言人;舆论;关系;研究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与事件相关信息的需求极为强烈。此时,最需要涉事部门、单位的新闻发言人站出来发言。而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常常会在很大程度上或从正面或从负面影响舆论。因此,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许多时段,都曾有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但在2003年前,只是在极少数情况下,由新闻发言人或相当于此种角色的官员就事件进行“发言”,以此方式披露信息和表明观点。在尚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情况下,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甚至被作为“不闻”处理。最典型的例子是发生于1970年1月5日的云南通海特大地震,由于媒体未加充分报道而不为世人所知。 关于此次地震的详情,人们直到30年后才广为知晓。应该说,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政治生活极不正常,信息传播技术又很不发达,通过“不闻”或“准‘不闻’”来控制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以及与此相关的舆论,是不难做到的。而新闻发言人制度,则尚无相应的社会土壤。从现象上看,新中国建立后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建于1983年。据了解情况的人士回忆: 1983年初,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相关文件出台,次月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便登台。起初新闻发布频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率每周只有一两次,有时新的国际问题出现,外交部‘三天不说话’,被海内外媒体‘逼’着表态可见,当时这项制度仅限于外交部,且并未成为常态。这项制度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以及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如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沪杭线火车相撞事件、2003年的SARS事件前半程)中,都没能充分发挥作用。新闻发言人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基本缺席,当然谈不上与事件舆论有多大的联系。而新闻发言人在各种重要场合基本缺席,其根本原因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理念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规范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而且普遍地建立的起始年份,现在比较公认的是2003年。以是年4月20日为界,关于SARS疫情的信息,经历了由不公开或不充分公开到公开而且是充分公开的过程。对该事件的信息不予公开或不充分公开,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浅析

摘要: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声势逐渐增大。舆论监督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非常重视,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此外,相关法规法令的陆续出台为舆论监督工作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尽管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人民的要求,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而言,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将舆论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之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由乔云霞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状况、经验和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中国舆论监督现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本文依据调查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舆论监督从业人员以及广大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和要求,特别是对加强舆论监督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 关键词: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 正文: 新的世纪,人们盼望着新的开始。但是,不管我们赋予新世纪多少异乎寻常的涵义,许许多多的历史重负也无法就此解脱,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执着地前行。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法律保障以及功能定位,就是这样一个跨越世纪的沉重话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失范、失衡、失序甚至失控。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且发展极其不平衡的“超级社会”,从“初级阶段”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释放出来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能量,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权钱交易、买官鬻爵、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巧取豪夺、杀人越货、假冒伪劣等等腐败与罪恶,就必定滋生蔓延,肆行无忌。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监督机制,就没有现代化本身。而舆论监督以其公开透明的特性和迅捷广泛的传播影响力,成为现代的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2000年到2005年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历程可概括为:顽强推进,步履维艰。由于逐渐深入的舆论监督触及到了越来越多的既得利益,引起的反弹和抵抗也日益频繁和强硬。因此,围绕着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空前强烈,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改革进入更加艰难的攻坚阶段。 刚刚过去的五年,中国社会开展舆论监督的努力,可以从十个方面加以总结。 1 推动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继续呼唤新闻立法 自从2000年年初的“两会”,再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的“新闻与法”研讨会,新闻界和社会各界这样的呼声贯穿始终。 近年来舆论监督出现良好势头,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阻力,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应尽早立法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代表和委员们指出,开展舆论监督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违法违纪行为、腐败现象和各种歪风邪气,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和剖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引起了很大反响。代表和委员将舆论监督的现状概括为: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呼声很高,新闻媒体积极行动,舆论监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们认为,当前的舆论监督一是要坚持,二是要改进。建议形成行政性的法规或管理条例,规定在不违反国家安全、不违反相关准则的前提下,被监督者不能拒绝舆论监督;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做到事实准确,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要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

如何进一步加强改进新媒体时代公安新闻宣与舆论引导工作

时间:2018年8月 学习方式:确定学习内容,安排全体民警及辅警个人自学学习主题:如何进一步加强改进新媒体时代公安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 学习内容: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 公安舆情,就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围绕有关公安机关及其民警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历来是媒体和公众舆论关注与炒作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攻击的热点、焦点和重点。加强和改进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要努力做到“四个新”: (一)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要牢固树立四个观念:一是舆情就是政情。以舆情为重要表现形式的社情民意往往是公众对国家或社会的诉求与不满的动态预兆和表征,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善于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政治的角度洞察舆情。二是舆情就是警情。坚持以舆情信息主导警务,协调各警种、各部门安排专人每天参与收看、收听、浏览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媒,了解其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有关的正反两面的新闻报道、社情民意和网民言论,努力构建公安信息化建设趋势下的大情报信息工作格局,提高公安舆情的快速发现与处置能力。三是舆情就是生产力。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的效果或者说成功与

否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社会安全感的感知和认同、对公安民警队伍形象的评价与期待、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率。四是网络舆情“猛于虎”。面对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日益汹涌的互联网浪潮神勇迅猛地铺天盖地而来,往往将负面舆情消极影响炒作得成几何倍数放大。因此,必须善于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增强网上舆论斗争的主导性。 (二)机制上要有新创新。一是公安舆论正面引导机制。要在继续完善公安新闻宣传归口管理、网络宣传员管理、24小时舆情值班、案件新闻宣传与编辑审核等机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公安工作中心,稳固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搭建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宣传载体,坚持信息调研和宣传报道相结合,实现资源和阵地的互补与共享,建立创新公安舆论正面引导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推动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二是涉警舆情研判预警机制。建立一支以专职文秘宣传人员(含网络宣传员)为主体、兼职通讯员为补充的涉警舆情处置专门人才队伍,涵括政治部、警令部、纪委、督察、法制、网监、国保等多警种民警共同参与,做到懂媒体心态、懂传播规律、懂应对技巧、懂大众心理、懂网络技术、懂舆论战术,坚持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预防在先、控制有力的原则,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收集、汇总、研判、分析、报送、会商、转办、预警、反馈工作机制,形成“群众关注(超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