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者如何提高学术能力_郝志军

教育学者如何提高学术能力_郝志军

教育学者如何提高学术能力_郝志军
教育学者如何提高学术能力_郝志军

2011年第12期(总第383

期)EDUCATIONAL RESEARCH

教育学者如何提高学术能力

郝志军

[摘要]教育学者应当努力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性互补,塑造优秀的教育学术品质;努力保持清醒独立的角色意识,在对话与反思中促进教育学术生长;全力传播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促使实践者达成教化;不断完成教育理论建设的重任,增强教育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教育学者;学术责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作者简介]郝志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8)

学者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探讨高深学问的人员,肩负着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和繁荣学术的重任。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又赋予了学者特别的使命。对教育学者来说,所研究和关注的教育学科作为一种“人学”,这种学术研究的意义就更为重大,他们必须以对社会、对人类的独特贡献来促成教育学术的繁荣,以获取支持、赢得尊重和促成发展。

一、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良性互补,

塑造优秀的教育学术品质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学者思维品质的双翼,缺一不可。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命运、尊严与价值,它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精神中的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自我扬弃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现状的创造精神,也应遵循一定的社会伦理规范和价值需求,即同样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和规范。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勤奋好学、积善成德的优秀传统,近代以来又积极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的精神,表现出良好的君子的形象。金耀基先生指出:“中国人对学问与道德最为尊敬。所谓‘尊德性,道问学’即是学者之最重要工夫,普通人亦以‘道德文章’来衡定一个人的价值。君子也者,实即具备此二者之人。”[1]我们的教育学者需要的正是这种学问与道德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君子形象。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体现着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及这种追求中的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中。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文化形态观多元化的时代下,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提高的任务相当艰巨,这就决定了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而承担着传承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培养下一代任务特别是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想、价值、知识和思想的代言人和引领者的教育者,更是责无旁贷。

中国的教育学者需要人文关怀,但人文关怀的实现,人文精神的塑造迫切需要科学为基础,也就是说,人文精神要靠科学精神作支撑。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一起构成人的基本的科学素养。然而,目前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令人担忧。从1992年起,我国科协参照国外的评价标准连续5次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正在稳步提升,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

比较起来,仍然具有不小的差距。[2]面对现实,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不要动不动就以“科学主义”做挡箭牌,不用说我们现在离真正的“科学主义”还远,即使在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方面也还有不小的距离。由是观之,当今中国教育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不可偏废,每个知识分子都负有培养和发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使命。

二、保持清醒独立的角色意识,

在对话与反思中促进教育学术发展

教育学者是教育研究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也有别于教育行政部门中的教研人员和行动研究中的教师。明确教育学者的角色,会尽可能地避免以往在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极端:一是将自己混同于哲学家、其他学科的专家,故弄玄虚地讨论着诸如实在、经验、存在,或结构、符号,或知识、行为之类的话题,而远离教育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二是站在教育决策人员、教师的立场上对那些晦涩的术语、玄奥的概念范畴和复杂的逻辑猛加指责而趋于功利和实用。尽管教育学者作为专业的研究者有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特定研究对象和既定的研究方法,但实际上他们所从事和关注的这些领域、对象和方法,只是整个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个部分,但内在的关联却是紧密的,更何况连教育科学也与社会系统中的“人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确教育学者自身的角色意识,主要是明确自己的主要责任、任务和研究重心所在,不被外在的繁枝末节左右自己的研究重点,但不是要求他们画地为牢,注经式、学究气地在狭小的圈子里孑然独步,空发议论。教育学者是在丰富的教育教学生活实践的土壤上开展研究的,但要使之结出丰硕的果实,也需要同社会交流、同历史对话、同文化沟通、同他人共处。教育学者是需要哲学的,依此来提升思维层次和提供方法论;教育学者是需要教育决策的,一方面依此来保障和推动成果的传播,另一方面力图用自身的研究为决策的制定、执行及其修正、完善,提供丰富深刻的思想材料、科学依据、方法和策略;教育学者更需要实践者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用自身的思想、智慧和理论研究来改进他们的经验与

习俗。

明确教育学者的角色意识,还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逐步培养和形成一种自我反思的习惯,达成同他人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相融互补的研究与学习共同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不仅是对自我角色意识的正确认知,更是主体人格特征的一种体现。如果我们以知识和理论的拥有者自居,以专家学者的所谓清高自居,那么,这种研究的角色必定是玄虚的、怪癖的,会遭人摈弃的。实际上,个人的角色并不是先验地、内在地决定的,而是在与他人、社会的交往中,在人的社会性实践中显现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类型、一个集体,那么这种独特的角色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传播教育教学思想和

理论,促使实践者达成教化

传播教育思想和理论,讲授、学习和研究教育家的教育学著作,就是历史地和现实地同他们进行对话,我们从文本中体味到的不仅是教育教学理论本身,更为重要的是文本之后的东西,如理论家的精神世界、作风人格和美好理想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在此系统结构中,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双方的对话与理解,实现“以文化人”或“使人文化”的价值追求。

雅斯贝尔斯说:“教化是生活的一种形式,其支柱是精神之修养和思想的能力,其范围乃是一种成系统的认识。教化作为其实体内容而言,包含对已经存化的诸形式的思索,包含作为高度准确的洞见的认知,包含关于事物的知识及运用词语方面的熟练。”[3]可见,这里的“教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教育”或“训育”。“教育”或“训育”可以达成一定的目的,也可以不一定达到目的,只要在形式上确立某种教育关系,具有某种教育行为就行,它重在过程,而教化不仅强调人的精神的转化过程,更多的是把精神转变为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已深深地包含在教化本身的过程中。

达成实践者的教化,就是使教育教学实践者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学养,真正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所掌握的知识,不是“无活力”的知识,这种知识应能使受教育者形成

一种推动能力,进而重视他的经验,并能改变他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因此,一个有知识的人如果不能使知识产生活动以改变他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那就像放在书架上的百科全书,不能算是“受过教育的人”。这就是说,教育意味着一个人的“眼界”经由他所认识的东西改变。一个人可能在课堂上或考试中能够正确地说出有关历史问题的答案,在此意义上,他算得上是一个通晓历史的人,但如果他的历史知识从来都不曾影响过他看待其周围的社会的事物的方式,那么我们可能称此人“博学”,但不会说他是个“受过教育的人”,也不能真正达成教化。

达成教化的人是深悉和理解文化的基本要义和精神,并将理论合理地内化于主体的品质结构中,因而能自主地、理性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人。这种人通过对教学的本质、学习的本质、课程的本质及其方法论的深刻认识和意义鉴别,已形成一套更为合适、考虑周全的处事方略和实践观念,即达成教化的人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教学价值观,能深刻地理解和洞察现实的教学情景和自我思想及实践表层之下的能力倾向,从而使实践主体能更具活力地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

由于达成教化的人所信奉的是一种理性的教育价值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所采用的是一种批判性的自我反省的方法,它可以使实践者的行为从传统的、习俗的、迷信的、愚昧的和无知的不自觉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保证理论和实践的转化关系沿着从不合理性到合理性,从无知习惯到理解和反省的理性轨道前进。由此可见,达成教化的人本身就标识一种实践行动的解放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四、完成教育理论建设

的重任,增强教育学术影响力

教育理论建设是教育学者的中心工作和学术使命之所在。为世人提供思想和知识,破解教育实践问题和传承与批判教育教学文化,乃教育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

首先,通过理论的建构为世人提供思想、知识和方法论。教育理论的生命力常常在于有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由于教育理论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和强烈的人文性,因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也便深刻地影响和支持着教育理论的思想和方法。

教育理论对其他相关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借鉴和吸收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拿来,而是经过修正的和经过教育理论学科改造的,因而,它所提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具有自己独特品格和内在精神的。尽管在教育理论发展“幼年期”这种照搬和拿来的成分还较为明显,但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壮大,会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格。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一直是我国教学论重要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因此而提出的教学认识论,不仅指明了学生的认识与人类的一般认识有相近或相似之处,更为重要的是深刻地揭示了学生的认识与人类认识差异性和独特性,是一种特殊的认识、间接的认识和不断发展的认识,这与杜威把教育直接看做是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实验室”、斯金纳把行为主义心理学直接应用教学操作是截然不同的。正是教育理论对相关学科思想的包容性吸收和内化,才深刻地揭示和阐明了教育教学本质及其规律,并向人们提供了丰富和独特的知识。诸如,通过揭示教育的目的性,给人们提供了价值性知识;通过揭示教育的双边性,给人们提供了交往性的知识;通过揭示教育中介性,给人们提供价值的工具性知识;通过揭示教育的伦理性,给人们提供了实践性知识;通过揭示教育的继承性,给人们提供了历史性知识,等等。

其次,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问题作出应答、解释、说明,或提供建议、引领。概括地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体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需要解答的问题,一类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第一类问题要提供答案,对于第二类问题要提供方案。第一类问题又分两个小类,第一小类给出直接答案,即作出肯定与否定的回答即可,如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等等;第二小类则要求不仅要有答案,而且要对其依据、理由、原因、过程等作出解释和说明,如为什么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和艺术性,等等。实际上,教育学者更应关注第二小类问题。教育学者不论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策略等),还是对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教育的基本规定、规

律、原理),都是引导性、指示性和建议性的,只供实践者借鉴、参考和选择之用,而不是强制性和指令性的,因为教育实践是复杂的,教育情景是多变的,实践主体是能动的,教育学者要尊重教育教学实践者的智慧和创造。

再次,传承与批判教育教学文化。传播和继承教育教学思想、理论与方法是教育学者的重要责任。通过对教育教学文化的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国外先进的文化得以借鉴和吸收。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就是教育文化传播、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者的宣传与介绍、不同教育理论流派的学术争鸣与互相交流,教育实践者的学习与反思以及教育决策者的推崇与倡导,都是教育理论传承功能的体现。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文化的传承效用会更为便捷、迅速和广泛。

教育学者仅仅传承文化,还是远远不够的,更

为重要的是批判教育文化。没有传承,教育文化就不会保存和延续;没有批判,教育文化就不可能发展和创新。诚如康德所言,一切东西都要经过理性批判。教育学者的建设必须掌握好、利用好“批判的武器”,向传统和现实的教育领域中的假、恶、丑挑战,弘扬和创新真、善、美的教育文化,不断完成教育理论的建设任务,贡献和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

参考文献:

[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17.

[2]石中英,等.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批评[J].教育学报,2005,(1).

[3]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6.

How Could Educators Improve Their Own Academic Ability

Hao Zhijun

Abstract:Educators should initiatively advocate the harmonious complement of scientific spirit with humanistic spirit and create excellent educational academic quality,initiatively maintain clear and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of their role and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dialogue and reflection,initiatively spread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theory and turn the practitioner into civilization,continuously complete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onal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educational academic influence.

Key words:educator,academic responsibility,scientific spirit,humanistic spirit

Author:Hao Zhijun,Director,senior researcher of Center for Curriculum Teaching Research,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doctoral cooperating supervisor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88)

[责任编辑:金东贤]

提高教育管理能力

提高教育管理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条件,这里讲的教育管理能力是指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品德和能力等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管理能力也不断随之发展变化,不仅要了解教育方针、政策和各项教育法规,而且要具有制定教育规划,进行教育调查、教育预测与评估的实际能力,以及总解、交流和推广经验的能力,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起码应具备以下能力。 一、教育能力 1、熟悉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事实证明,只有专业知识,并不能当好名教师。有的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可说达到"精通"的程度,但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好,学生意见很大,原因何在?不懂教育科学、不能掌握教育规律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熟悉教育科学并能运用于教育实践是当今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面对特殊教育的工读学校教师就更不能例外了。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的传输工具,教师的语言应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并讲究语法修饰,最好能使用普通话,这样充满着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语言,对学生的态度改变和接受教育的作用非常重

大。大量的事实说明,同样的教育要求,怎么说或谁来说?对学生产生地影响差异很大。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含糊不清、词汇贫乏、语调平淡、方言太重、"口头禅"不离口,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时可能学生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 教师都在告诉学生怎么做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对工读学校的学生,首要解决的就是做人问题,不仅如此,教育的本身还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以自己的行动作为学生的表率。反之,不仅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会让学生怀疑起你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4、深谙德育规律,讲究教育艺术。因材施起,选准突 破口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根据品德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行、意,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从晓理、动情、导行和持恒中任选某一方面作为德育的开端。这虽已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具体操作时又谈何容易。这就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并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不着“痕迹”地实施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或集体教育。克服避免为教育而教育的现象。因为我们的学生由于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摘要:本文就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以及应注意培养的潜在的知识和能力,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学管理;素质;能力培养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教学为中心,因而也就决定了教学管理在高校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样也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掌握高等教育管理基本理论、谙熟高等教育规律、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 1 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1 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具体琐碎的工作,日常事务相对繁忙,常常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加班加点来开展工作,散漫的工作作风、不能吃苦耐劳及缺少奉献精神都是不能胜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这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还包含着一种探索和改革的精神在里面,教学管理人员应重新认识,工作的忙碌性不等于工作的创造积极性。 1.2 现代化科学的基本知识 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基本了解,具有某一专业,学科的有关知识,探讨学科发展走势及方向,以便做好本职的教学管理工作。 1.3 具有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人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了解与熟悉教学各个环节及配合关系,教学工作规律,不断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总结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撰写教学管理论文,将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1.4 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 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悉与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办公自动化的应用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 2 教学管理人员培养的能力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可以说,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根据自己参与管理的经验和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认为要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在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才能减少内耗,进行科学管理,进而提高管理效能。在学校财力的管理中,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定要严于律已,起到表率作用。预算内的资金要计划用,坚决杜绝预算外开支,对于学校的资金支出情况要做到公开、透明,接受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监督。使学校有限的经费应用于教育教学,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两会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教育规定,推进学科平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二、主要思路 1、理顺工作关系。 2.推行业务公开。对教职工考勤、工作检查情况全面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

3.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继续推行星级评比活动,细化星级评比细则,在学生中加强英雄信念教育。 4.推进学科平等,加强音乐、体育、小学英语及非主考科目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全面贯彻爱生学校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电脑技术培训与学习。加强教学检查,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和检查通报制度。推行课堂教学评级活动,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贯彻新课改理念。 5、加强师生伙食团管理,推行学生伙食包周制度,控制经营利润,做到服务为主,保本经营。 6、继续加强值周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 7、争取年内促成师生食堂的建修工作。 二、具体要求 (一)加强师生德育工作 1、理顺一个关系(分级管理),改变一个观念(学会做小事)。全体班子成员及教职工要学会做小事,善于做小事,把小事做细,把小事做好。 2.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面履行职责。副校长负责总体布局与规划,教导主任负责监督落实,班主任教师、团支部书记、少先队大队部辅导员负责实施,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做到一月一个主题。进一步加强星级评比活动,细化评比细则;在学生中加强人生责任教育。继续坚持周六学习例会制度。

教学管理模式

“三足鼎立”分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一、模式的提出 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实力才有竞争能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就是竞争。在学校与学校办学的良性竞争过程中,给学生、给家长、给社会带来的是实惠。因为竞争,给了学生好的学习环境;因为竞争,给了家长放心;因为竞争,服务了社会,培养了人才。怎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怎样壮大自己的实力,在竞争张显能力?这要看我们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2001至今的这几年中,我们学校提出的分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和谐的竞争环境,在办学过程中壮大自己的实力,不至于在竞争中失败,努力把学校办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 盘县响水镇中学成立于1937年,回首往事,沧海桑田,风云变换,几经沉浮变迁,但学校的发展始终满足不了学生、家长、社会和上级的要求。1996年前,学校升学人数一度6年为零。那段时期,可以说响水镇的教育确实凄凉,各级领导在担心,家长们也纷纷将孩子送到外地去求学。这一现状,给响水镇的广大父老乡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996年教育局和党委政府开始高度重视,更换了当时的辅导站站长和学校领导班子,于是学校开始走上了逐步良性发展之路。当年,虽然全校只300名不到的学生,教师20名不足,但在当年的中考中,有8名学生升学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革命的火种”,加之大专毕业生不断分来,学校的办校一年比一年好了起来。

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这段时间里,因大部分教师工作不积极,整天不是参与赌博就是采取不同形式地喝酒,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课只要“混过、熬过”45分钟就行了,没有学生发不发展的概念,若领导管管、问问,还有威胁领导的现象发生。在这种形势下,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学校曾实行了“优化组合,末尾淘汰”制的管理方式,制止了部分“不合格”教师的气焰,扭转教师们很多不良的行为,学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996至今,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第八次课程改革,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素质教育。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学校经历1996至2001年的发展变化,也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教师的观念和思想有了大的变化,大家开始纷纷致力于课堂教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学校曾实行的“优化组合,末尾淘汰”制的管理方式也开始再适应学校的发展,老师们的思想转变了,这种管理方式就开始不人性化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了。2001年9月,学校领导班子又一次的更换,新一届的领导班子针对当时的学校发展情况,果断提出了分组教学的管理模式。 二、分组操作 2001至2007年,我校的分组教学管理模式,就是把学校的师生平均分成两组,实行两组拔河竞争式的教学模式。其操作是: 一、确定组长 通过学校行政会和教师民主测评推选出两名教学组长。

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教导处认真总结反思了上学年的各项工作,有取得的辉煌成绩也存在着不足,结合本学期胡校长提出的三个进一步要求,即: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目标考核意识。教导处将在本学期开展以下重点工作:围绕学校工作中心,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以及反馈,科学准确进行教情分析和学情调查,规范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继续抓好新课改的深化工作,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活动进行新课改的传承,进一步加大对新高考、新大纲的分析工作。进一步抓好课堂的有效性,重点从教学的四个环节去抓好课堂有效性。抓好各年级目标的确定以及考核工作。强化教导处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劳动纪律性,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在认真总结了上期工作的得失后,本期为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端正教育教学行风,教导处认真详实地制定了本期工作思路和措施,进一步抓好新课改的深化工作;加强教学常规落实的考核和检查;进一步抓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好备课组的文化建设,端正行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导处职工的队伍建设,确保为教学一线提供优质服务;完善课程体系, 抓好高一年级的校本学分制活动的开展。

2、开校初,按照教体局规定的教学用目录,统一订购并及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用书、学习用具等及时发放到老师和学生手中,以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严格禁止订购除规定以外的资料。 3、本期为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端正教育教学行风,开校初,教导处起草了本期的备课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详细规划和安排了本期的工作,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教学的状态和学生学习的状态。 4、教导处通过召开备课组长会议和转达相关文件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严禁私自办班补课,私自订购资料,不得体罚和变向体罚学生,不得私自调课等。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协助总务处完成学生书学费的收取,并严禁乱收费,各年级还将上学期学生所节余的费用退还给了学生。 6、召开教导处员工开校工作会议,布置本期的工作,要求尽快进入本期的工作状态,全力做好学校的开学工作,全面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强调各部门的安全工作,尤其是实验室的化学药品以及其它部门的用电防火等安全工作。 总之,教导处将遵循“严格、严谨、严肃”的工作准则,“踏实、务实、落实”的工作作风,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为进一步发展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品位,实现学

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复习课程

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长江学区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教学质量是其生命线,创新是其动力。只有强化学校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整体、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才能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发展和提档。因此,我们必须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出社会满意的质量、育国家需要的人才”的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勇于正视、认真反思、着力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活,其根本和核心是“师德师风”建设是否形成长效机制、是否卓有成效。表现在:①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落实不力,农村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日趋严重,教学理念比较滞后,教师管理渐渐松散。②课堂教学行为管理重视不够、,少数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教师上课迟到、接打手机、罚站学生、歧视差生、酒后上课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教师形象,削弱了教育力。(二)教育思想理念方面

教育理念整体滞后,教学思想不够端正,办学行为有待规范,尚未完全跟上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步伐。表现在:①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大打折扣,重统考科目轻非统考科目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音、体、美、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非统考科目,没有认真开设或没有开足课时,很多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统考科目挤占非统考科目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的现象;②对实验教学、学生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初中实验课开课率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没有按规定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满足学生阅读需求,部分学校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张扬和综合素质的提升。③质量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仍然很浓厚(急功近利是教育的大敌),有的学校为提高升学率一门心思“揽”尖子学生,削弱甚至放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教师只为考试而教,导致学生只为考分、升学而学。 (三)质量管理力度方面 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重形式不求质量,发展极不平衡,整体水平和效率不高,在质量管理上具有改革创新性、典型示范性、突出影响力的学校很少。表现在: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虽然基本健全,但不少学校常规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不求整改,对工作的推动力度不大。②教育管理整体推动力度不大,导致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浅谈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浅谈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发表时间:2011-10-08T09:02:34.193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1年第34期供稿作者:樊晓莹 [导读] 管理课堂的能力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综合能力,是教师基本素质的集中体现。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樊晓莹 管理课堂的能力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综合能力,是教师基本素质的集中体现。提高广大教师管理课堂的能力,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学生的关键。教师是课程改革中的主要力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而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与主、客观多种因素有关,客观因素包括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等。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主观因素对一堂课的组织管理成功与失败起着更为直接和关键的作用。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工作,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 一、更新教育理念,崇尚人性化管理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加快角色意识的转变,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倾听学生心声,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崇尚人性化管理。 二、充实专业积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确立在课堂管理中领导者地位的主要基础。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有利于教师权威的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对减少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有很好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大多数因为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兴趣而引发。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及整个学科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必须广泛研究相关“教材、资料”,尤其是考试信息,更要考虑班情、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把理论加工、实际运用、研究成果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最易掌握信息。 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跟上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步伐。 三、增强师德修养,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师自身的品质修养以及教师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和兴趣等等。教师为人处事的态度、方式、情感的投入,以及自身品质影响的不仅仅是一节课,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一生。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注重课堂管理理念的改变,培养自己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四、掌握教学方法,打造艺术课堂 教与学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我们应不断在实践中尝试,不断探索,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每一堂课都能成为教学艺术美的展现舞台。 (1)精心设计导入。精心设计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课堂导入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的热点话题,心理需求及本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2)保持积极的心态。教师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会影响、感召和带动学生的情绪状态。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外,还应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应充分运用微观的课堂心理环境来影响学生的行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行为、语言、情绪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师生间、生生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积极地探索问题。 (4)合理调控时间,适时解除学生疲劳。可以通过幽默、轻松活跃的语言、语气和活动集中学生注意力,适时给学生心理和情绪上的提醒。 (5)多运用设问,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充分启发学生智慧。以疑问的方式贯穿于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归纳与口头表达的能力等,又引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客观上,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还需要转变对课堂的评价模式:让教师从“看紧学生”到发展学生、发展自我,走上“有效成长之路”。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长期盛行于校园的一种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是教师管理能力强的表现。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当代基础教育专家肖川博士指出:“教学,作为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过程,是认识、交往与审美交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过程。”他还说:“我们习惯了过去的学生守纪律,井井有条的课堂,但这是过度控制的结果。”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间、生生间平等、真诚、和谐、愉悦、充满创造性的交往、互动的平台,又怎么能容忍这种所谓教师的“管理”呢?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不是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强的表现,甚至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因为这样的教师不敢面对学生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智慧的挑战。 因此,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需要从主、客观双方面创造条件。主观上,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必将大大激发课堂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随着实践的深入,管理课堂能力要求教师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改造自我、善于用爱去呵护每个孩子,逐步总结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有效课堂管理模式,逐步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相信只要用心,教育教学必然硕果累累。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北票小塔子中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灵魂,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有质量;教育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靠质量;没有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谈不上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作为县城的一间小学,确保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在县城地区的立足之本,现就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一点想法。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2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6㎡,校舍为4栋平房,合计44间。在编职教职工36人,在外借调教师7人。实际在岗教师29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7人,5个教学班级,实际在校学生139人。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 1、学校占地面积较小,生均面积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还相差甚远,不仅无法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和活动要求,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至今为止,学校无像样的计算机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课改力度不是很大。 三、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

1、加强学校领导的管理,提高领导素质。 学校领导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应试教育”转向为“素质教育”的领航人。高素质的学校领导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提高学校领导素质,必须进行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观念、方法,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 2、把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解决干不干,和以什么心态去干的问题。为此,学校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1)学校领导为教师服务;学校后勤为前勤服务;学校教师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学校校领导要深入课堂深入家庭,深入教师和学生中间。(2)关心教师,用真挚的情感感动教师;校领导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教师,要在教师眼中,认为学校领导是一群干事业的人,人品端正的人。(3)学校领导要处事公平,关注全体教师发展,不能只盯住几名优秀教师,要及时发现和表扬教师的点滴进步,也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4)把有限的财力,尽可能投入到教学上,投入到教师发展上,要让教师感觉到学校真正在以教学为中心,一线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 3、用有效的制度激励教师。 制度是教师教学成果得到肯定的保证,一间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因此我校应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教师考核办法,奖惩办法,考核突出常规,突出质量;奖励要倾斜教师。在用制度激励和约束教师的同时,也要用制度为教师营造

教学管理经验总结

教学管理经验总结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理论全面武装头脑,并有效指导工作,加强学习,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下面是整理教学管理经验总结的范文,欢迎阅读! 教学管理经验总结篇一 xx年以来,从事xx的教务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边学习,边工作,坚持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科学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不断提高,全心全意全方位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工作上,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教育方针、教学思想和工作指令,团结同志,善于合作,严于律已,宽厚待人,坚持服务教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持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业务知识,使自己更上一个台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服务意识与团结协作,为一线教学保驾护航 首先,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的强化服务意识,实实在在的在每项日常工作开展中体现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服务的职责,做到了服务态度诚恳耐心,热情接待,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在工作中能够坚持"以师生为本"的原则,对老师和学生,做到认真、细致、耐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熟练回答有关教学、考试、学籍等有关问题。其次,工作效率得到切实提高。按时并高效的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以及领导、上级部门交待的各项任务。最后,重视内部团结协作,并注重与同事沟通协调,积极做好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二、协助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1、做好日常教务管理。在院系的领导下,落实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保证了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本系教学管理工作严谨有效,教学秩序稳定有序。 ①协助组织各教学单位完成所有课程、实验、实践等各教学环节计划及进程的合理安排;根据学院总课表,通知本系有关任课教师和班级。汇总、核定并向教务处报送各类教学计划及其统计表。 ②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录入、审核、反馈、确认、复查、校对等各项工作,并及时上报教务处。 ③协助执行选修课的选课制度,及时向学生公布开出的选修课程,组织好选课工作,保证了教学的有效进行。 ④认真的完成新生资料的采集、整理,及时上报。 ⑤按教务处的有关规定,认真及时地为教师办理调、停课手续,并录入汇总,及时通知有关教师和班级,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⑥协助组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答辩等各个主要环

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3篇

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3篇 (一)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有的问题 1.1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很多高职院 校都抓住发展的机遇,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管理系统,也制定了相关的 教学管理制度。但是这些教学管理制度大多都以配合新的管理方式为 目的,很少考虑到教学管理制度要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相适应的问题。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成为学校发展 的束缚。 1.2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 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增长,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也致力于采用这种 先进管理理念,但因为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管理者缺乏教学 管理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能很好地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依旧采 取传统的管理思想,教学管理效率低下。 1.3教学管理系统的维护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 管理过程中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等现代化方式。虽然高职院校都投入 了大量资金用于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但是没有十全十美 的东西存有,任何一个系统都会存有缺陷,在后期使用中需要增强维 护与改进。不过这些后期维护工作往往会被高职院校管理者忽略,致 使网络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工作。 二、在网络环境下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2.1坚持先进的管理理念。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c产生活和思想 观念也发生着巨大改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 为本”的人本主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同样,这一先进理 念也可以用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 的普及,这一系列变化都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教

以加强管理为抓手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加强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随着我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不断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有效地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有学上”的问题。站在新的起点,广大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为此,我区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等一系列活动,将义务教育的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上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一所学校成为合格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一、实施基础教育综合管理质量工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五个强化”,向综合管理要质量 一是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市、县(区)人民政府推进“两基”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关问题的通知》、《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管理程序规范,工

作要求具体,评价体系科学,奖惩合理适度。 二是强化组织管理。进一步明确新时期自治区、市、县各级政府职责。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办法》。落实区、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负责人、学校校长以及教师的职责,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和教研人员听课制度和“听课周”活动,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规定每年教师节之后的第一周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听课周”。并将这项活动作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的具体途径。 三是强化规范化管理。严格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尖子班。2005年,我区按照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尖子班的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举办重点学校、设立重点班,学校不得以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等名义变相举办“尖子班”、“重点班”。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学校不得通过学业测试或考试等方式为学生编排班级或按成绩排位。2006年,我区取缔了所有公办学校举办的收费“实验班”,同时,明确规定学校不得以举办“实验班”、“兴趣班”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收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不得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等费用。 四是强化基础管理。实现办学特色化。学校对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订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

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教学管理工作总结(一) 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 1.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部分管理者的观念里,还没有真正树立服务理念,仍然重管理轻服务,缺乏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长期以来,这种缺乏人本管理的理念既不利于激发师生的教学热情和内在潜能,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在工作上创新,远远滞后于高校改革和教学管理发展的需要。 2.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落后 教学管理直接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而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领导人员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基层工作人员年龄大、学历低;具有教育学和管理学背景的管理者比例偏低,基层教学管理经验匮乏,管理角色定位适应性缓慢等等。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往往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教育理论水平比较低、教学管理的调查研究意识比较弱、主动创新能力还比较差。 3.教学管理激励机制落后 高校教学管理岗位与教师岗位或其他行政岗位相比,在地位、待遇、学习进修机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个人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而且目前的薪酬体系并不是与各部门、各岗位的业绩直接相关的,因此有的管理者往往会偏好于较低的工作强度与较多的闲暇时间,或者是偏好于工作中过多的自由度,等等。另外教学管理工作量大,任务重,难度高,管理者往往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自我评价较差。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努力探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实现方式,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是提高管理者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4.教学管理手段落后 在当前信息产业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教育的知识经济时代,运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惟一选择。于是,许多高校纷纷购买或自行研制教学管理软件,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进程。然而,由于教学管理软件程序复杂,技术要求高,各高校的需求又不尽相同。购买的软件不仅价格昂贵,且往往不甚适用;而自行研制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尚未完全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此外,大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能力低下也是制约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改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1.更新教学管理工作观念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首先必须以变革教育思想、确立现代教育观念为先导和动力。深入进行教学和管理改革,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与考虑问题,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倡导由管理型工作向服务型转变。只有树立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教学管理队伍的政策、措施,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2.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管理的精髓就在于知人善任,挖掘人才。人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直接关系到管理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教务人员任用机制完善与否是优化教务管理机制的关键。高校要把教务人员任用机制提高到关系学校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的高度来认识,彻底纠正随意安置任何人员都能胜任教学做法,执行严格准入制度,根据公开招聘和组织选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选拔。 (1)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实行岗前培训制度,通过培训让新人职人员了解教学管理基本内容、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鼓励管理人员进修和在职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和工作水平。定期举办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研讨班,通过学习与交流,开阔眼界,掌握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

最新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29日星期一,和来自我市各镇的82位小学校长搭乘动车来到福建教育学院参加aaa市第二期农村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内心甚有感慨。其一,从教这么多年,能和全市这么多校长一起参加这类全脱产的异地培训,这是一种福利,更是一种进步自我的尽佳机会;其二,由福建教育学院这类研训一体的省属高校组织培训,出发点高,视野阔,培训内容肯定也是当前小学校长所必须的。 一、校长要自我突破。 翁老师说:所谓自我设限是因人为设定精神框框而丧失发展空间。翁老师以跳蚤实验等一个个例子来为我们做了生动的论述,让我深深理解到我们总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自我设限。 实在,我们每个人在任什么时候候都会下意识地设置一个自我保护的状态,在这类自我保护状态下,我们的说话、做事等等会不自觉地设置成一种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式。但这类下意识的自我保护状态也其实不一直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它的另外一面就是自我封闭。我们把自己的心灵围上防卫的栅栏的那一刻,也为我们心灵的成长壮大设置了重重的障碍。自我保护的状态越强,我们心灵的栅栏越厚实也越固执。 而我们要成长要进步,就要学会不断地自我打开,哪怕这类自我打开有时会遭到一些伤害。因此学校需要校长有冒风险的勇气,需要有披荆斩棘的艰辛,大胆地自我突破和再突破精神,才能使增进学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校长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掌控能力。 翁老师说校长在自我突破的基础上,还有具有领袖素质、良好的掌控力、影响力,要有宽容、公正、坚韧的根性。所以校长要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掌控能力,校长应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往能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孤单,镇守住自己的学校,正确处理好班子间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果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相互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掌控好领导班子建设、职工的思想进步、学校的科学决策等题目。校长要公道正直,用自己的人格气力往带好班子,往影响教职工。校长应多一点人情味;多一点教育渠道,少一点发号施令、少一点空洞说教。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个成员,让他往想办法、出思路,遵守现在是同事,永久是朋友的理念,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位同道,建立好友谊。 当天下午短暂的开班式后,就开始进进紧张而实效的培训学习中,几天下来,前后有多位专家登台亮相,出色纷呈。有学院副院长张家

怎么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水平

怎么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水平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落实教育管理的教学精髓,我国的小学教育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 怎么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水平 一、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 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二、抓好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质量的提升。根据国外现代的教学管理相关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的所有成员、家长、社会,积极的参与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国在对学

校的管理上做得还不够,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偏差,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而,要想真正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 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校内的各个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2)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 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适用的改进意见。 三、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我们应注意把教师的长期脱产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提高结合起来。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培训、进修机构,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对于教师的管理,主要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修、评价等。通常情况下,要加强对教师长期脱产校外与校内进修的有机结合。通过国家和有关的教育部门制定、建立多样化培训机构等,促使其从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保证。 就目前来讲,部分学校、教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想要进行脱产校外进修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所以,针对教师的进修一定要加强校内的进修。学校也可以是定期、定时请有关的专业人士到校内为教师培训,负责他们的进修任务,尽可能地提升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同时,还要在校内充分利用在职进修,常见的有讲座、教研会、老带新、个别性的指导等。

最新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学习体会

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学习体会 第一篇: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学习体会 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学习体会 2020年10月29日星期一,和来自我市各镇的82位小学校长搭乘动车来到福建教育学院参加“aaa市第二期农村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内心甚有感触。其一,从教这么多年,能和全市这么多校长一起参加这种全脱产的异地培训,这是一种福利,更是一种提高自我的绝佳机会;其二,由福建教育学院这种“研训一体”的省属高校组织培训,起点高,视野阔,培训内容肯定也是当前小学校长所必须的。 一、校长要自我突破。翁老师说:“所谓自我设限是因人为设定精神框框而丧失发展空间。”翁老师以跳蚤实验等一个个例子来为我们做了生动的阐述,让我深深理解到我们总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自我设限。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设置一个自我保护的状态,在这种自我保护状态下,我们的说话、做事等等会不自觉地设置成一种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式。但这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状态也并不一直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它的另一面就是自我封闭。我们把自己的心灵围上防卫的栅栏的那一刻,也为我们心灵的成长壮大设置了重重的障碍。自我保护的状态越强,我们心灵的栅栏越厚实也越顽固。 而我们要成长要进步,就要学会不断地自我打开,哪怕这种

自我打开有时会受到一些伤害。因此学校需要校长有冒风险的勇气,需要有披荆斩棘的艰辛,大胆地自我“突破”和再“突破”精神,才能使促进学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校长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掌控能力。 翁老师说校长在自我突破的基础上,还有具有领袖素质、良好的掌控力、影响力,要有宽容、公正、坚韧的根性。所以校长要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掌控能力,校长应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学校,正确处理好班子间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把握好领导班子建设、职工的思想进步、学校的科学决策等问题。校长要公道正派,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带好班子,去影响教职工。校长应多一点人情味;多一点教育渠道,少一点发号施令、少一点空洞说教。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一个成员,让他去想办法、出思路,遵循现在是同事,永远是朋友的理念,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谊。 当天下午短暂的开班式后,就开始进入紧张而实效的培训学习中,几天下来,先后有多位专家登台亮相,精彩纷呈。有学院副院长张家骅教授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问题、视角和对策》、学院校长研修部林宇教授的《小学课堂教学诊断探析》、于文安副教授的《文化管理的优势及建设策略》、邹开煌教授的《综合

学区培养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管理办法

学区培养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 学能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培养精于教书、乐于育人、素质过硬、善于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为目的,大力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工作,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为构建优秀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推进教育持续发展。 第二章培养目标 第二条: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敬业、勤业、精业”的教师队伍后备力量。科学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敬业、勤业、精业”为主题,开展“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以学习讨论《教师法》、《教育法》、《职业道德修养》等为切入点,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 第三条: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构建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平台。把提高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作为培训的立足点,强化青年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改革的认识,加强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工作;以“以 1

老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新老结对子”等方式,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各种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带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促使其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积极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铺设实践和进修学习的平台。 第三章结队帮扶 第四条:结队应坚持“以老带新”、“以优促新”、“新老结队”的原则。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的帮扶对象为: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中小学三级教师和未评教师。 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帮扶对象为:中小学一级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中小学三级教师和未评教师。 中小学一级教师的帮扶对象为:中小学二级教师、中小学三级教师和未评教师。 第五条;在学区、学校的统一安排下,一般每学期确定一次帮扶对象,帮扶实行“一对一”,不得“一帮多”、“多帮一”。 第六条:帮扶对象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帮扶教师在学校的指导下共同签订《培养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帮扶协议》,并由学校于开学四周内将帮扶名单报学区备案。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