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机械光读出红外成像阵列器件机械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微机械光读出红外成像阵列器件机械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微机械光读出红外成像阵列器件机械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微机械光读出红外成像阵列器件机械特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先进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

先进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 目前,光电/红外成像系统在不断发展,集成商将日益增多的更高性能传感器装备到稳定转塔上,广泛用于各种军用平台。其中,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取得长足进步,国外已研制出多种先进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很好地完成空中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 大多数最新光电/红外系统的典型装置包括高清(HD)电视摄像机、高清近红外(NIR)和中波红外传感器、短波红外(SWIR)传感器以及多种类型激光器(激光指向器、激光照射器、激光测距机和激光指示器)。这些最新光电/红外系统还可与多摄像机大范围运动图像技术相集成,提供一种持久性多情报任务系统。 多年来,对光电/红外传感器系统的主要批评之一就是这些系统的视场太小,常常被比喻成“透过饮料管”观察战场。对于远程观察和单个目标交战,尤其是远程应用,这种窄视场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对于大范围(广域)持久观察任务,这一视场是不够用的。越来越多的集成式多传感器广域运动成像(WAMI)系统逐渐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可将多个传感器图像无缝拼接在一起的软件,这种系统实现了广域运动成像。其中最新系统之一是埃尔比特系统公司SkEye广域持久监视(WAPS)系统,用于诸如中空长航时(MALE)无人机的空中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平台。 以下将给出目前最新的几种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详细介绍系统组成单元及技术特点,并综述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1. 先进光电/红外成像系统

随着光电/红外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广域监视、全景成像和图像/视频处理等先进技术的发展,目前出现了一批先进的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它们在前任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的基础上,加入最新相关技术,使新型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组合多个高清多光谱传感器和激光器完成远程分辨、跟踪和交战多个目标以及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而且可以通过广域运动成像等新技术,实现近实时广域探测、识别和认清难以发现的目标,而无需大量后期任务处理,用于诸如中空长航时(MALE)无人机的空中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平台。 以下分别介绍目前国外最新的4种机载光电/红外成像系统。 1.1 L3 WESCAM公司MX-25/ 25D L3 WESCAM公司MX系列光电/红外/激光系统。 L3 WESCAM公司的MX系列目前推出了全数字、高清MX-25/25D超远程多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与目标瞄准系统,可搭载在固定翼飞机、无人机和浮空气球上,执行高空长航时情报、监视与侦察以及目标指示任务(MX-25D)。其中,MX-25可选择组合7个传感器,MX-25D可选择组合9个传感器。 MX-25/MX-25D的技术特点包括采用真正的高清摄像机、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固态IMU(惯性测量单元)内置技术(5轴主动稳定)、短波红外成像技术、多个激光器负载和激光目标指示器以及MX-GEO第三代软件包,并具有MX系列产品的通用性。 1.2 Safran(赛峰)集团新一代EUROFLIR 410 Safran(赛峰)集团在2017年巴黎航展上公布了其新一代EUROFLIR410,这是意欲装备各种类型空中平台(特种任务飞机、直升机、飞艇和无人机等)的单个在线可更换单元(LRU)高性能稳定多传感器转塔,可用于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目标瞄准、防护、干预及搜救等各项任务。 早期版本的EUROFLIR410已经服役于NH工业公司NH90直升机和法国海军空中客车AS565黑豹(Panther)直升机。EUROFLIR410是直径16in、重量约53kg的大型转塔,是采用大量传感器的高集成度模块化系统,因此,Safran(赛峰)集团称,该产品是同系列中性能最佳的转塔。特色为采用极高分辨率摄像机,可以昼夜透过烟雾、灰尘、浓雾和盐雾等遮挡物,在更远距离上使目标探测和认清性能最大化;还进行了人机性能和显示器的改进,有助于在高工作载荷条件下做出决策;采用标准接口,保证与飞机座舱内的其它机载系统或无人机地面控制站进行正常通信。 EUROFLIR 410可以容纳多个传感器,从而具备多光谱成像能力。其中的电视传感器工作在0.4μm~0.7 μm光谱波段,采用1920×1080像素探测器芯片,并结合变焦镜头,提供25°~0.33°视场。

专家讲解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专家讲解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一、引言 1672年,牛顿使用分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证实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 W. 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偶然发现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色光温度的指示数值高。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这种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 ~1.5μm 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1.5 ~10μm的部分称为中红外,波长为10~1000μm的部分称为远红外线。而波长为2.0 ~1000μm的部分,也称为热红外线。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这种红外线辐射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 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图像。或者可以说,它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而是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可进行智能分析判断。 众所周知,海湾战争已成为展示高科技武器使用先进技术的平台。在这些新科技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其中最为闪亮的高科技技术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是利用各种探测器来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再进行光电信息处理,最后以数字、信号、图像等方式显示出来,并加以利用的探知、观察和研究各种物体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光学系统设计、器件物理、材料制备、微机械加工、信号处理与显示、封装与组装等一系列专门技术。该技术除主要应用在黑夜或浓厚幕云雾中探测对方的目标,探测伪装的目标和高速运动的目标等军事应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消防、考古、交通、地质、公安侦察等民用领域。如果将这种技术大量地应用到安防监控领域中,将会引起安防监控领域的变革。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它能对视频图像中的目标进行自动地监测、识别、跟踪和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对监控和预警有用的关键信息。国外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动力是来源于对特殊监控场所的监控需求,特别是自2001年9·11事件之后,出于反恐、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多方面的需要,智能视频监控与预警技术已逐渐成为国际上最为关注的前沿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所,如在恶劣天气下24h全天候监控、边防与周界入侵自动报警、火灾隐患的自动识别、被遗弃的行李和包裹等遗留物体检测、盗窃赃物查找、被埋尸体查找等等,若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作智能视频监控探测与识别,更显得方便而容易。下面就介绍一下这种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优缺点,新一代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它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等。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 从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胥尔发现了红外线后,开辟了人类应用红外技术的广阔道路。在第二

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人体温度

疫情的爆发,鉴于其特征之一即发热咳嗽这一典型症状,当下在公共区域的疫情监控与防治环节,非接触式人员测温筛查成为关键的防疫手段。相较于传统的接触式体温筛检设备,非接触式设备可以依托红外线强度对目标体进行在线温度监测,实现了有效快速的筛检人群,大幅提升了筛选效率。在本次疫情防控当中,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测温筛查设备红外热像仪装备需求旺盛。 红外热成像仪怎么实现人体测温? 正常人体的温度分布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特征性,机体各部位温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热场,当人体某处发生疾病或功能改变时,该处血流量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人体局部温度改变,表现为温度偏高或偏低,通常人体体表的比较高的温度一般处于鼻根部周围及眼窝、口腔内部等部位,该部位的血管较多且表皮较薄,可以很好地反映被测人体的温度状态,故红外热像仪检测人脸部的位置为宜。 根据这一原理,通过热成像系统采集人体红外辐射,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形成伪色彩热图,利用专用分析软件,经专业医师对热图分析,判断出人体病灶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病变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什么要用红外热成像仪做体温初筛呢? 1.提示炎症:鼻炎、副鼻窦炎、口腔炎症、咽喉炎、甲状腺炎、肺炎、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炎、前列腺炎、附件炎等全身各部位的炎症。 2.肿瘤的早期预警:鼻咽癌、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肠癌、皮肤癌等癌症的预警作用。 3.周围神经疾病的提示:面瘫、面肌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的提示。皮肤疾病的提示与研究,烧伤与冻伤面积与深度的测定,植皮疗效的观察。 4.血管疾病的提示:人的肢体温度主要由血液循环状态所决定,当存在血管病变时,血循环发生障碍,皮温降低。如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动脉瘤等,通常表现为病变部位温度异常,用红外热像仪可清楚显示出病变部位及范围。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不但能显示出病变的存在,而且能看出各趾病变的程度和范围,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避免肢体发生严重损害,如溃疡和坏死。 红外热像仪,契合疫情防控对高效安全测温的要求,最近备受各方关注。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与发展

红外热成像摄象机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引言 1672年,牛顿使用分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证实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 F. W. 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偶然发现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色光温度的指示数值高。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这种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 ~1.5μm 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1.5 ~10μm的部分称为中红外,波长为10~1000μm的部分称为远红外线。而波长为2.0 ~1000μm的部分,也称为热红外线。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这种红外线辐射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图像。或者可以说,它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而是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可进行智能分析判断。 众所周知,海湾战争已成为展示高科技武器使用先进技术的平台。在这些新科技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其中最为闪亮的高科技技术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是利用各种探测器来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再进行光电信息处理,最后以数字、信号、图像等方式显示出来,并加以利用的探知、观察和研究各种物体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光学系统设计、器件物理、材料制备、微机械加工、信号处理与显示、封装与组装等一系列专门技术。该技术除主要应用在黑夜或浓厚幕云雾中探测对方的目标,探测伪装

红外热成像仪的介绍及工作原理

1.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成像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在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中有着无比的优越性。红外成像是以设备的热状态分布为依据对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与否进行诊断,它具有不停运、不接触、远距离、快速、直观地对设备的热状态进行成像。由于设备的热像图是设备运行状态下热状态及其温度分布的真实描写,而电力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热分布正常与否是判断设备状态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设备热像图的分析来诊断设备的状态及其隐患缺陷。 2.什么是红外热像图 一般我们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可见光波长为:0.38—0.78微米。通常我们将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是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或者说,红外热图像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3.红外热像仪的原理 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红外热像仪的非接触式测温方式,能够在不影响轧辊工作的同时测量其实时温度,并随时采取降温措施。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 4.红外热成像的特点 自然界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红外线却是透明的。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红外线的“大气窗口”。我们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恶劣环境,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 5.在线式红外热像仪 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我们称为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成像仪高端应用——微米级电子器件检测

红外热成像仪高端应用——微米级电子器件检测 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热像仪逐渐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民生行业,吃、穿、住、行无所不在。美国福禄克热像仪作为行业佼佼者,通过多年的推广和开发,已获得各领域工程师的广泛认可,此文将通过真实案例和热图的解说来阐述美国福禄克热像仪是如何助力微米级电子器件检测的。 微米级小目标通常是温度检测的难点,接触式温度计由于其传感器尺寸限制,对于1mm 以下的目标是无法检测的,高端红外热像仪配套专用的微距镜头, 可对最小32微米的目标进行有效检测,本文以案例叙述使用福禄克大师之选系列热像仪对微米级芯片进行温度检测的过程和系统解决方案。 Fluke TiX660加装微距镜头3拍摄的芯片晶格热像图 检测案例: 某研究所需要检测芯片晶格的温度分布情况,常见的热像仪可有效检测的最小目标通常为0.2mm 以上,对于微米级别的芯片晶格和元器件来说,需要在像素和光学系统上均达到一定性能要求才可以准确检测,此现场的配置为: 1、热像仪主机:福禄克大师之选系列TiX660 2、配套微距镜头:微距镜头3+ 长焦镜头,由于现场有红外窗口遮挡,故无法 芯片的晶格

近距离检测,需要在10厘米处才可以安放热像仪,微距镜头3+长焦镜头的配 置正好可以满足检测小目标和较远的对焦距离的双重需求(微距镜头2必须在 2-4厘米处才可有效检测小目标)。 3、为使现场检测对焦方便,使用三脚架+二维可调精密位移云台。 从现场的检测情况来看,两排晶格器件,上排器件的温度为34.1℃,而下 排器件的温度为34.2℃,说明在散热方面,各方位排列的器件的散热情况是不 相同的,研究人员可以据此测试不同的排列对器件的影响,并对某些问题器件进 行单独检测。大师之选系列热像仪的最小检测目标为32微米,可以充分满足研 究人员对微米级小目标的检测需求。 福禄克大师之选系列共配置了三种微距镜头,因检测距离近,故微距镜头不 适合用激光自动对焦和自动对焦;若使用手动对焦,需要非常精准的光学系统的 调整,而手动对焦在微距检测时容易造成对焦过近或过远,影响检测效果。比较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先把镜头做最小目标(即最近距离)对焦的调整,再移动目 标或红外热像仪,使之成像清晰,因可以比较精密地进行位移,故对近距离小目 标的调焦精准度也会提高。 1、对焦按钮往下推倒底 2、液晶显示屏会出现“NEAR”,表示正在对近距离 对焦。

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阅读人数:13人页数:7页yangfamingsg 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热成像仪是从对红外线敏感的光敏元件上发展而来,但是光敏元件只能判断有没有红外线,无法呈现出图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对热成像仪的军事用途表现出了兴趣,对其进行了零星的研究和小规模应用,1943年美国就与RNO合作生产了一款代号M12的机型,其功能和外观已经能看出热成像仪的雏形,这应该算是最找的一款热成像仪,算是热成像仪的鼻祖。 1952年,一款非常重要的材料研-锑化铟被开发出来,这种新的半导体材料促进了红外线热成像仪的进一步发展。不久之后,德州仪器和RNO公司联合开发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前视红外线(Forward looking infrared)热成像仪。这一系统采用的是单原件感光,利用机械装置控制镜片转动,将光线反射到感光元件上。 随着碲镉汞材料制造工艺的成熟,在军事领域大规模采用热成像仪成为了可能。60年代之后出现了由60或更多的感光元件组成的线性整列,美国的RNO公司将热成像仪的应用拓展至民用领域发展。然而由于最初采用的是非制冷感光元件,制冷部件加上机械扫描机构使得整个系统非常庞大。 等到CCD技术成熟之后,焦平面阵列式热成像仪取代了机械扫描式热成像仪。至80年代半导体制冷技术取代了液氮、压缩机制冷之后开始出现了便携、手持的热成像仪。90年代之后,RNO公司又开发 1/7 出了基于非晶硅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进一步降低了热成像仪的生产成本。 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微米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2~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 目标的热图像和目标的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表面温度分布图像。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表面温度分布,变成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发出热红外线。红外线(或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它还具有两个重要的特性:(1)物体的热辐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体表面的温度相关。热辐射的这个特点使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对物体进行无需接触的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从而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2) 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热红外线却是透明的。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热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利用这两个窗口,使人们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战场,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由于这个特点,热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上提供了先进的夜视装备,并为飞机、舰艇和坦克装上了全天候前视系统。这些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球红外热像仪市场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并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红外热像仪是一种用来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 2/7 的高科技产品。红外热像仪具有很高的军事应用价值和民用价值。 在军事上,红外热像仪可应用于军事夜视侦查、武器瞄具、夜视导引、红外搜索和跟踪、卫星遥感等多个领域;在民用方面,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材料缺陷的检测与评价、建筑节能评价、设备状态热诊断、生产过程监控、自动测试、减灾防灾等诸多方面。红外热像仪行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新兴高科技产业,红外热像仪广泛应用于军民两个领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红外热像仪已在卫星、导弹、飞机等军事武器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

红外热成像安防监控类应用介绍

红外热成像安防监控类应用介绍第一部分:红外热成像原理介绍 1.红外线原理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能辐射电磁波,红外线辐射式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的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越剧烈,辐射能量越大,反之,辐射能量越小。 2. 红外热成像原理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就会不断地发射辐射能。 热成像系统的就是通过能够透过红外辐射的红外光学系统将景物的红外辐射聚焦到能够将红外辐射能转换为便于测量的物理量的器件—红外探测器上,红外探测器再将强弱不等的辐射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视频处理,形成可供人眼观察的视频图像。红外热成像系统将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转变为人眼可见的热图像,从而使人眼的视觉范围扩展到不可见的红外区,其基本原理方框图如图:

红外探测器输出的图像通常称为“热图像”,由于不同物体甚至同一物体不同 部位辐射能力和它们对红外线的反射强弱不同。利用物体与背景环境的辐射差异以及景物本身各部分辐射的差异,热图像能够呈现景物各部分的辐射起伏,从而 能显示出景物的特征。 3.红外热像仪基本相关技术参数及名词解释 ?红外热像仪是将不可见的红外辐射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的一种仪器。 可以通过热图像,观察到被测物体表面温度或热量的差别。 ?红外热像仪分类 按照工作温度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 按照功能分为测温型和非测温型 ?红外探测器 探测器是红外热像仪的心脏,它可以将红外辐射转变为电信号。 ?探测器的分辨率 分辨率是衡量热像仪探测器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了探测器焦平 面上有多少个单位探测元。目前市场主流分辨率为160×120,384× 288等,此外还有320×240,640×480等。分辨率越高,成像效果也 就越清晰。 ?探测器尺寸 探测器尺寸指探测器上单个探测元的大小,一般的规格有25μm,35 μm等。探测元越小,则成像的质量越好。 ?焦距 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 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的“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 镜头)等。焦距越大,可清晰成像的距离就越远。 ?视场角(FOV) 视场角是由镜头系统主平面与光轴交点看景物或看成像面的线长度 时所张的角度,通俗的说,镜头有一个确定的视野,镜头对这个视野 的高度和宽度的张角称为视场角。

红外成像系统性能参数测试系统

红外成像系统性能参数测试系统 摘要: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红外成像系统经历数次变革,已经由最初的点源和线阵扫描型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红外焦平面凝视型系统,目前国外对红外成像系统实验室测试的性能参数多达十六七项。本文对其最主要的信号传递函数(SITF)、噪声等效温差(NETD)和三维噪声模型、调制传递函数(MTF)、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五个参数进行研究,阐述了它们的定义、物理意义和测量方法。 关键字:红外成像系统性能参数定义测量方法 1 红外成像系统性能参数测试研究的意义 基于光电图像的测量,是以图像的获取及其处理为手段,来确定被测对象的诸如空间、时间、温度、速度以及功能等等有关参数或者特性的一种测量方法。把图像当作检测和传递的手段或载体加以利用,是一种建立在光学成像技术基础上并融入了计算机技术、光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光机电一体化的综合测量技术,其目的在于从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号。由于其具有非接触、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等特点,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工农业生产和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科学研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当代先进测试技术之一[1]~[3]。 自然界中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就会一直向外辐射能量。通过探测并收集这些辐射能,再现物体的辐射起伏,进而显示出物体的特征信息,这样的成像系统就是红外成像系统。红外成像系统利用景物本身各部分辐射的差异获取被测对象的细节,可以穿透烟、雾、霾以及雪等不利因素以及识别伪装,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全天时远距离观察目标的能力,这些特点使红外成像系统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现代军事应用中,要求红外系统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大视场、高空间分辨率、高帧频、适装性好的特点,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还同时要求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温度特性等。传统的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有反射式、折射式和折反式,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这往往不能满足现代军用特殊条件下的高质量的成像要求,需要增加辅助器件,就使得结构变得复杂,更加促使了人们开发新型的结构[4]。 世界各国都以巨额投资竞相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红外成像系统经历数次变革,已经由最初的点源和线阵扫描型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红外焦平面(IRFPA)凝视型系统。同时,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测试技术也必须适应红外焦平面成像技术的发展,因此,对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评估也变

如何拍摄红外热像仪的成像图

如何拍摄红外热像仪的成像图 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据它的红外成像原理,拍摄出不同温度的成像图,然后根据成像图顺利的找出所需物体的准确位置。只要物体本身具有温度,科研人员就可以使用这款设备拍摄出它的红外成像图。我们在使用这款设备时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拍摄红外成像图时我们也应该多加认真和谨慎、通常我们在使用这款设备时要注意三个方面,我们要把这三个方面的参数和精度把握好,才可以拍摄出精确的红外成像图。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具体都有那三个方面需要我们去注意。 1、确定温度范围 红外热像仪可以自行进行测温,它可以智能的根据周围的温度生成一幅红外成像图。但是这款设备在使用前一定要设定一定的温度范围,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下才可以更加精确的工作。所以研究人员在使用设备开始工作前首先要选择测温范围,将设备设定为设定自动调整测温范,手动调整温度范围。也就是说在工作时我们要人为的设定温度范围,再由设备自行测温。这种工作原理有利于提高热像仪的工作效率,降低测温时间。 2、调整好焦距 既然是用来拍照的设备,那么红外热像仪多少都具有了一定的相机功能,在使用上也应该要调整好焦距,焦距的范围范围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读取温度。目前市场上的热像仪大多具有自动聚焦功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手动调焦,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配合使用。 3、拍摄避免环境的影响 使用红外热像仪在室外进行拍摄时,难免会受到环境影响。特别是太阳光的直射会给拍摄带来很大的影响。环境的温度和太阳的温度使无标物体的温度增加,那么设备就很难拍摄到正确的成像图。相反环境温度过低依然会对拍摄造成影响,物体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我们更加无法判断物体的准确位置。我们在使用这款设备时,尽量避免这样的天气。 现在有不少红外热像仪还具备拍摄可见光照片的功能。如RNO IR160升级版红外热像仪配备130万像素可见光摄像头,能将可见光图片与红外图片关联存储,红外图片带红外原始测量数据。适用于探测相同或者相近等不易于区分的目标。随同图像可带60秒语音注释。使用Micro SD存储卡,标配含8GB,最高可扩展到16GB。 IR160升级版热像仪采用非制冷焦平面微热型的160x120像素的探测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不需要在系统中安装制冷装置,因此尺寸较小、重量较轻且功耗较低。此外,它们与制冷型光子探测器相比可提供更宽的频谱响应和更长的工作时间。因此,非制冷技术能为用户提供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的高灵敏传感器。 此外,IR160升级版热像仪配置50/60Hz帧频。帧频是指每秒种放映或显示的帧或图像的数量。帧频越大,动画的速度就越快,过低的帧频会导致播放时断时续。

红外成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符郁林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无损检测已经成为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主流。其中红外检测能在不同温度场、广视域的进行快速非接触式的连续扫描测试,成为已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功能和效果的补充。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外装饰物以及建筑节能检测中应用广泛,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字:红外无损检测;红外成像仪;工程应用;改进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 engineering Fuyulin (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engineering testing.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T) can be used in rapid test continuous Scan Test in every kind of temperature field, it has already been the supplement in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other NDT technology. It is especially popular in the quality testing of high-rise building's outside ornaments an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sti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everal inadequates in the INT technology needed for researchers to further improve. Key words: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frared imager;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improvement

红外成像仪的主要分类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红外成像仪的主要分类: 光子感应器式红外成像仪 1. 根据红外成像仪的感应器不同来分类 热感应器式红外成像仪 光子感应器是将接受的辐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灵敏度很高,工作稳定,反映迅速。 热感应器是由多个感应单元同时接受辐射并被加热,通过比较热量的变化来给出成像信号,灵敏度比光子感应器式低,工作不如光子感应器稳定,反映速度也不及光子感应器,但是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图一所提到的PM545 型就是热感应器式红外成像仪,在其说明书中有介绍。 中波红外线成像仪 2. 根据红外线成像仪所适用的红外波长不同,可分为长波红外线成像仪 以下给出的光谱图(图二),以便大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图二 ?可视光的波长范围一般为0.4 到0.7μm ?近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一般为0.7 到1μm ?红外短波的波长范围一般为0.9 到2.5μm ?红外中波的波长范围一般为 2 到5μm ?红外长波的波长范围一般为7.5 到13 或14μm 从图一的参数要求spectral band 7.5 to 13μm,我们看出其手册所要求的波长范围是长波红外线成像仪。 那么长波和中波红外线成像仪对红外图像的影响是什么?通过普朗克曲线图三,可以看出

图三 其影响主要在于随着待观察物体的温度升高,该物体所辐射的能量随着波长的减小而增大。 通俗点说也就是在测量接近常温下的物体时,长波红外线成像仪较敏感。在测量超高温的物体时,中波红外线成像仪较敏感。 其次给大家介绍一下红外线成像仪的参数含义: 1. 像素:是图像最基本的单位(Pixel),可以通俗的理解像素就是一个小点,而不同颜色或灰度的点(像素)聚集起来就变成一幅影像。像素越高,意味着你可以更远的距离发现更细微的问题。我公司采购的FLIR T400 型红外成像仪的像素为320X240 。对于低分辨率的成像仪,为了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可以安装长焦镜头。但是,同时其视野也会随之减小。对于给定的距离,同样的视野,像素越高,那么影像越清晰。总之在不考虑经济因素下,像素越高越好。 2. FOV(视野):也就是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用角度来表示。图四中的角度,即可以理解为红外成像仪的水平视野,当然还有垂直视野。图一中所要求的红外成像仪的视野为水平24°垂直18°。同样的像素条件下,视野越小,影像越清晰。

红外热成像智能视觉监控系统方案

红外热成像智能视觉监控系统 “红外热成像智能视觉监控系统”是我司采用国国际先进厂商监控设备并进行二次开发的“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红外热成像防火图像监控系统”、“嵌入式智能视觉分析安保系统”及“防感应雷系统”三部分。 该系统具有热成像防火检测、防盗入侵检测、非法停车检测、遗弃物检测、物品搬移检测、自动PTZ跟踪、徘徊检测等功能模块,可以很好为场区周界防提供各种监控管理需求。而且产品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即使是在各种极端恶劣的环境和照明条件下也可以保持极高的性能——在保持99.9%超高检测率的同时,只有极低的误报率(少于1个/天)。 防火检测: 通过红外热成像防火图像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在监控中心可对监控点周边半径1公里至5公里或更大的区域(设置动态轮循状态)进行24小时实时动态系统监控,能在第一时间侦察到地表火情或烟雾,并及时触发联动报警。帮助尽早发现灾情或隐患,及时处理可能突发的火灾及其他异常事件,并且为灾情发生时现场指挥提供依据。防盗检测: 基于嵌入式智能视觉分析技术的监控跟踪系统,具有入侵检测和自动PTZ跟踪功能模块。支持无人值守、自动检测、报警触发录像、短信自动外发报警等功能。

车辆监控: 支持车容车貌监控、场区路线、远程实时WEB监控、监控录像、视频存储、回放查询等功能。满足中心或其他相关单位对车辆运输的监控管理。 防雷系统: 考虑到野外环境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防止外界强电压、大电流浪涌串入系统,损坏系统的设备,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我们将从视频信号、RS485控制信号、网络信号、电源四个方面做好防雷保护措施,以保证系统较好的抗干扰性。 系统拓扑图: 技术说明详解: ◆前端热成像仪技术详述 1)红外成像原理 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6摄氏度)的物体都

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

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 自然界中除了人眼看得见的光(通常称为可见光),还有紫外线、红外线等非可见光。而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电磁波,物体只要有温度,无论高低,都会发出红外线。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悄然运用红外线这一特性,让一门使用光电设备来检测和测量辐射并在辐射与表面温度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科学应运而生,那就是红外线热成像。而红外线热成像仪又是什么呢?简单的说,红外线热成像仪的操作就是以红外线热成像原理为基础的检测。那红外线热成像仪的检测手段是什么原理呢?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红外线热成像仪具有安全、直观、高效、防止漏检4大核心优势。 普通红外线测温仪仅有单点测量功能,而红外线热成像仪则可捕获被测目标的整体温度分布,快速发现高温、低温点,从而避免漏检。各位如果使用过红外线测温仪的工程师,应该深有体会,扫描一个高约1米的电气柜,需要反复来回扫描,生怕漏掉某个高温,造成安全隐患,几分钟是一定要的。而使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几秒钟的时间就可完成,最关键的是一目了然,绝对无遗漏。

其次,普通红外测温仪虽有激光指示器,但仅起提示被测目标作用,并不等于被测温点,而是对应的目标区域内的平均温度,但是大部分的使用者都会误以为屏幕显示的温度值就是激光点的温度,大错特错!而红外线热成像仪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由于显示的是整体的温度分布,一目了然,而且市面上的多数红外线热成像仪带激光指示器,以及LED灯,便于现场快速定位识别。对于某些有安全距离限制的检测环境,普通红外测温仪无法满足需求,因为随测量距离增大,即扩大了准确检测的目标面积,自然得出的温度值会受到影响。但是,

红外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也是一个有非常广阔前途的高科技技术,其大量的应用将会引起许多行业变革性的改变。 一、什么是红外热成像? 光线是大家熟悉的。光线是什么?光线就是可见光,是人眼能够感受的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为:0.38 ~0.78 微米。比0.38 微米短的电磁波和比0.78 微米长的电磁波,人眼都无法感受。比0.38 微米短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光谱紫色以外,称为紫外线,比0.78 微米长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光谱红色以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 ~1000微米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 ~2.0 微米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2.0 ~1000 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 照相机成像得到照片,电视摄像机成像得到电视图像,都是可见光成像。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仪测定目标的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并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热红外线形成的图像称为热图。 目标的热图像和目标的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目标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换一句话说,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二、红外热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有位著名的美国红外学者指出:“人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类通过制造工具,扩展体力活动的能力,第二阶段通过提高判断能力,寻求更清晰和更广泛的理解与判断事物的标准,而人类近年来致力的增强获得输入信息的能力,扩大感觉范围或增填新的感官,使我们的大脑能接受更多的信息,正是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红外技术的发展已经把人类的感官由五种增加到六种”。这一席话,我认为恰如其分的道出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当代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周围的物体只有当它们的温度高达1000 ℃以上时,才能够发出可见光。相比之下,我们周围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 ℃)以上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发出热红外线。例如,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正常的人所发出的热红外线能量,大约为100 瓦。所以,热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热辐射除存在的普遍性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特性。 1.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 ~5 微米和8 ~14 微米的热红外线却是透明的。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热红外线的“大气窗口”。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使人们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战场,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正是由于这个特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上提供了先进的夜视装备,并为飞机、舰艇和坦克装上了全天候前视系统。这些系统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物体的热辐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体表面的温度相关。热辐射的这个特点使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对物体进行无接触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从而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 红外热成像仪器 根据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发射红外线的特点,各国竞相开发出各种红外热成像仪器。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在1964年首次研制成功第一代的热红外成像装置,叫红外前视系统(FLIR),这类装置利用光学元件运动机械,对目标的热辐射进行图像分解扫描,然后应用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电转换,最后形 成热图象视频信号,并在荧屏上显示,红外前视系统至今仍是军用飞机、舰船和坦克上的重要装置。 六十年代中期瑞典AGA 公司和瑞典国家电力局,在红外前视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热红外成像装置。这种第二代红外成像装置,通常称为热像仪。七十年代法国汤姆荪公司研制出不需致冷的红外热电视产品。 九十年代出现致冷型和非致冷型的焦平面红外热成像仪,这是一种最新一代的红外热成像仪,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把红外热成像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七十年代中国有关单位已经开始对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研究,到八十年代初,中国在长波红外元件的研制和生产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展。到了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中国已经研制成功了实时红外成像样

红外热像仪原理、主要参数和应用

红外热像仪原理、主要参数和应用 红外热像仪原理、主要参数和应用 1. 红外线发现与分布 1672年人们发现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当时,牛顿做出了单色光在性质上比白光跟简单的著名结论。我们用分光棱镜可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单色光。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 红外线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又一个飞跃。随着对红外线的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已形成红外技术这个专门学科领域。 红外线的波长在0.76--100μM之间,按波长的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成像装置的输出的就可以完全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后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图。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进行分析判断。 2. 红外热像仪的原理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则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仪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为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 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分布场相对应;实际上是被测目标物体各部分红外辐射的热像分布图由于信号非常弱,与可见光相比缺少层次和立体感,因此,在实际动作过程中为更有效地判断被测目标的红外热场,常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增加仪器的实用功能,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控制,实际校正,伪色彩描绘等高线和直方进行运算、打印等。 简而言之,红外热像仪是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热量,并将其转换生成热图像和温度值,进而显示在显示器上,并可以对温度值进行计算的一种检测设备。红外热像仪能够将探测到的热量精确量化,能够对发热的故障区域进行准确识别和严格分析。 3. 红外热像仪的主要参数 (1) 工作波段:工作波段是指红外热像仪中所选择的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波长区域,一般是3~5μm或8~12μm。 (2) 探测器类型:探测器类型是指使用的一种红外器件。如采用单元或多元(元数8、10、16、23、48、55、60、120、180、等),采用硫化铝(PBS)、硒化铅(PnSe)、碲化铟(InSb)、碲镉汞(PbCdTe)、碲锡(PbSnTe)、锗掺杂(Ge:X)和硅掺杂(SI:X)等。 (3) 扫描制式:一般为我国标准电视制式,PAL制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