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田园主义理念下的田园城市-绿维创景

新田园主义理念下的田园城市-绿维创景

新田园主义理念下的田园城市-绿维创景
新田园主义理念下的田园城市-绿维创景

新田园主义理念下的田园城市

——中国新区开发的明日典范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旅游运营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旅游景观设计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创意建筑设计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旅游投融资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新田园主义理念下的田园城市

——中国新区开发的明日典范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摘要:景迈芒景是一个依托万亩千年古茶园的旅游区,区内居民千百年来以茶为生,以茶维系世世代代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此次开发过程中,对古茶园、古村寨、古民俗等的保护与传承大于一切,四所有开发活动的基础。因此,绿维针对该项目明确提出了“四个保护”和“六项传承”原则。

一、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模式

城市化建设,一般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

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及文化领域的嬗变四大层面。

(一)城市化发展的规律

城市化发展有着一般的规律性。总结世界各国发展历程,城市

化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S 型”曲线呈现三个发展阶段:初期、中期与后期阶段。每个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

初期阶段(30%以下)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缓慢;

中期阶段(30%—70%)由于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显著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稳定阶段(70%—90%)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主要表现为城镇内部的职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二)城市化发展的模式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和模式。

在城市化到一定阶段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伴随而生,进而演化出现代城市发展的完整序列。

在这一过程中,以发达国家为典型的城市建设模式相应成熟。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美国的“摊大饼”为代表的“城市蔓延”模式和以欧洲的“撒芝麻”为代表的“城镇成长”模式。两种模式助推了各自城市的发展成就,而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却不相同。

1.城市蔓延发展模式

城市蔓延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具体特征表现为:以城市

为中心,在大片农田或绿地上建设一座座新市镇和社区,吸引大规模城市移民来居住、生活和工作。

摊大饼模式发展迅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建设成效显著,但是

负面危害也很大,严重破坏了地区的集体历史记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城市成长发展模式

城市增长发展模式,以欧洲为代表。主要特征为:以乡村为中

心,通过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吸引城市人来居住、生活和工作,并把农业生产留在田间,从而为自己留下集体的历史记忆,包括村庄的用地规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从经济发展上来看,美国模式是高效的,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结果也是惨重的,空气和水资源严重污染、能源短缺、交通堵塞、生态恶化等。相对来说,欧洲较好地协调了与自然生态的平衡,但是也面临如何利用环境来重整区域经济的问题。

二、我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成就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成就显著——城镇化率从20%到40%只用了22年,这个过程比发达国家平均快了一倍多,增速居世界首位。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历程(1949-2005)统计如下表。

对城市化的逐年统计数据基础上,梳理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具体如下图所示。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已突破50%。这表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城镇化方向将发生转变,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和农村地区分散,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将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流。

(二)我国城市化问题

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层面,中国主要采用美国模式。具体表现,

我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在进程上属于“急速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城市化虚高;在空间上建设布局出现无序乃至失控。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主要城市问题表现如下:

1.城市无序扩张

我国“冒进式”城镇化和无序扩张的趋势较为严重。很多新城

新区的建设,存在盲目开发、违背规划、不考虑运行服务等问题。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三个阶段存在管理脱节。

城市建设中脱

离实际的“大干快上”、急功近利的现象,带来了难以纠正的损失,过度消耗有限的社会资源与财富。

2.良好环境消失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大面积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塑料取代了裸露的土地和潮气,乡野中肥沃农田、小河流、小湖泊、小溪、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正在逐步被蚕食。而遍布城市的街头绿地,就像一座座孤岛与区域环境割裂。

这使得,城市失去了自己的自然景观和乡土气味,带来的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环境的恶化。

3.不宜居的尺度

由于城市蔓延迅猛,土地有限,所以惜土如金、见缝插房,舍不得拿出土地搞环境绿化和公用设施建设,这种情况在城市中心区的黄金地带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城市绿地太少,“绿意”不浓,缺乏现代气息;另一方面,公用设施太少,服务功能不健全,这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宜居环境,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4.建设风格的同质

城市建设无自我的核心文脉,城市风格同质化严重。在功能板块、产业布局、建筑形式、文化形象等层面上,求全、求大现象凸显,反倒丢失传承已久的文化肌理,缺少鲜明的“城市灵魂”。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体现城市文化名片,做到历史风貌与现代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文明和谐统一,依然是摆在我市城市建设面前的课题。

5.城市品质的滞后

城市品质是在光亮鲜明的城市建筑外壳下的城市原真形态,是

城市建设中的软件层面。城市品质是一个城市整体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指标,它一方面反映出城市居民的文化及素质状态,同时也反映出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与否。我国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硬件豪华、软件落后的问题。

在长期扩张建设、资金不足、规划与建设缺少对接、重硬件轻

文化工程等系列不良举措下,如何提升城市的品质,是摆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面前的新课题。

总之,中国的城镇化同样在带来了财富的时候,引发了“经济

失调、社会失序、文化失衡”等问题,这要求我国在总结既有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加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三、可持续城市模式三大特征

立足中华社会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国外先进城市发展经

验模式,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中国需要一种建立在工业文明(蔓延模式)基础上的生态文明(生长模式)与信息文明(智慧科技)有机结合的新型城市。

(一)工业文明特征

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传统城市立市之本,也是一般城市化进程

的必经阶段。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需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我们的中心城市和新城还需要走美国模式的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并且,大城市是财富和产业集聚的中心,它能为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有了工作才能保证他们过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二)生态文明特征

生态文明是实现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使得我们需要发展循环、低碳等生态化产业,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之路。生态文明不仅仅是指向于自然,而是包括三大层面——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

环境生态层面,需要构建包括无垠田野、山川和牧场,小河、绿地、湖泊等自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健康、安全、品质的城市微气候。

而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需要发展出生态化的产业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社会制度,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城乡经济与政治的健康运行。

(三)信息文明特征

信息文明,是城市现代化及走向后现代化的必要支撑。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3G在全国使用,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已经开启,未来10年作为一种城市的竞争手段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IBM推出以“智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如当年推出电子商务引发全球商业革命一样,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城市的普遍应用,也将带来一场城市发展的新革命。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三、解读“明日的田园城市”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平衡和谐

发展的理念,因此,可持续城市也要求三者的平衡。纵观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真正与这种理念契合的是100年前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

(一)田园城市的特征

霍华德从社会的进化与改革角度,提出把“城市的优点和乡村

的优点有效结合,由此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从而实现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田园城市特征

(二)田园城市的规划

霍华德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两种城市空间结构。其一,是“一个中心、四个圈层”的田园城市结构;其二是建立在快速交通体系基础上的田园城市群空间结构。

在城市空间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出田园城市的五大功能板块。

田园城市的功能布局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虽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今天对于我们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还是具有非常大的战略价值的。

三、新田园主义为理念的现代田园城市——我国城市建设的最适宜之路

在经历了西方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同样问题后,我们先后借鉴西方,提出了包括生态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等一系列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形态。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不论是从纵向人类城市发展史的角度,还是相比于横向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是世界第一,这更要求我们创造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及经济现状,现代田园城市,将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适宜的发展之路。

(一)新田园主义下的现代田园城市特征

现代田园城市,是以新田园主义为理念,立足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构建的面向于新世界、更加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形态。它有四大发展目标——构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环境保护和政府管理”。

1.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经济的总量、经济的结构与生产关系层面。

在经济总量上,要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创造适合于不同经济部门和经营规模进入的产业环境;

经济结构上,要构建现代产业链条。重点是要保护农业经济,因为它不仅在经济上不可或缺,同时在环境和景观保护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生产关系上,要创造适合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多样性的工作机会,如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农民从事多种多样非农产业,以增加收入。

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空间形态上提倡农业土地功能混合利用与土地使用的多样性,例如发展历史文化遗产旅游、高科技农业等,对于农业新兴产业政府应给予税收支持。

2.生活改善

生活的改善,包括生活的便利改善与生态安全改善。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生态的便利,要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电、供

水、污水处理、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在优化原有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要么直接进入城市,要么合并成大村庄,建设多样化的住宅,配套公园和休闲场所等开放空间。

生态的安全改善,要求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规划交通安全的

街道,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有适当的住所,鼓励不同的社会群体混合居住,构建亚文化圈层的和睦邻里关系,形成健康的精神生活。

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特征之一。要求对农村地区的开发建设采取严格控制政策,保护农村的自然和历史景观、保护和使用湿地、保护山区和山区农业,给野生动物和植物留下生存空间;环绕城市建立大规模绿带,设置城市发展边界(UGB),阻止城市蔓延;鼓励建设乡村自然公园,保护当地乡村风貌的特征。

面对空气和水质污染、垃圾废弃物、城市热岛、全球变暖等“城市病”等问题,我们不仅要被动地用控制乡村地区开发的手段来保护环境,更要用主动地绿色技术手段来减缓和消除“城市病”,实现保护环境。

4.政府管理

田园城市中,政府逐步转换角色,从前台管制逐步向后台管控方向转变。但其管理职能依然出于首要地位,在具体行动中,重要发挥以下功能:

第一,制定城乡一体的综合规划。包括人口、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分类、住宅的开发、绿带开发的管理等。最重要的是“城市用地”定义的突破。城市、镇和农村的建设用地只是在规模和比例上有差异,而土地使用功能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都纳入到城市用地。

第二,农村土地开发和整理的管理。农村土地所有者无权在未获得政府批准的前提下,擅自开发其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农村土地所有权和开发权实现分离;一旦开发项目获得批准,政府要征收“开发费”,基础是购买价格与开发后土地价值之差,农舍和自有房免征。

第三,实施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的管理。这里面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农业分区规划、组团式布局控制、低容积率的要求(建筑掩没在树林中)、环境限制、土地使用权和开发权转让与购买、优惠税收等。

(二)新田园城市的规划实践

新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配套相应的政策支持,通过修订现有滞后的规划准则,为新田园城市的落地实践,提供可行的上位制度保障。

在具体建设中,重点突破三大层面。

1.城市用地的重新规范

在新田园城市中,将突破现有城市、乡村在土地属性上的约束,土地调整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乡村建设用地纳入城市用地,消除乡村、城市用地在同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样使用功能前提下不均价的现状,解决在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农民利益丧失的问题,这也是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市场前提和制度保障。

第二,已经纳入城市用地的乡村建设用地,其使用性质将在综合规划和乡村规划中统一确定,并通过规划法规和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第三,农业用地与城市绿地的融合,通过发展城市农业,在农

业生态科技的支撑下,让农业的生产进驻城市,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率,也可以减少城市绿化投入,又可以降低农业产出的运输成本,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极大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价值。

2.创新城乡均等的发展与分配制度

没有城乡一体的规划,或者说没有乡村地区的整体规划,政府

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资助没有法定的依据,也很难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根据城乡规划,政府可以系统地推动村庄合并或向城镇转移,

从而确定投资道路的等级、供电的容量、污水处理的能力等基础设施,提供学校的数量、商业的面积、休闲场地的大小等公共服务,从而保证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3.乡村土地的创新管理

新田园城市下,在乡村土地纳入城市建设用地之后,需要创新化设计,对其进行国有化的综合管理,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严格遵守新田园城市的规划方案。乡村土地开发需要地方

政府规划部门审批,土地所有者必须按照既有规划方案进行开发,在未获得批准之前无权擅自开发。一方面实现土地开发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同时也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提供制度化保证。

第二,严控农业用地的使用获批,一方面严格监管农业用地的使用状况,同时,要细化农用地的栽植规范,进而保障城市绿地的面积、农业产业用地的数量,同时有效阻止城市无节制地蔓延。

第三,明晰土地使用补偿标准。政府对乡村用地的开发,征收“开发费”,其计价基于购买价格与开发后的土地价值之差。

四、总结与畅想

新田园主义下的现代田园城市,最契合可持续城市的发展理念。其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和谐统一,由此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从而实现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田园城市概念基础之上,构建出21世纪中国特色的田园城市,对于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我国,具有关乎国家发展大计的战略意义。当前,多个城市区、县已提出“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口号,并以之来指导区域的城市化建设。可以说,在经历了以“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后,“田园城市”,将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最为光明的方向。谁率先提出并系统落地,谁将引领这一具有光明前景的发展模式。

(有关田园旅游的更多研究,详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6714304262.html,)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未来连锁超市发展的模式

1.未来连锁超市发展的模式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人们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新型的消费观念和顾客需求的情况下,连锁超市面临着越来越重要的转型发展问题。由于连锁超市目前与市场需求不能完全适应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转型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连锁超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必须要从经营管理的观念上进行根本性的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未来超市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弥补目前连锁超市的缺陷和解决其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的。因此,探索未来连锁超市的发展模式需要从现在连锁超市所体现出的问题,即其与市场未能完全适应的地方。 根据对苏果超市经营管理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其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顾客满意度、从业人员、促销手段、购物环境五个方面。 商品的供应是超市经营的基础,供应链管理不科学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首先,建设成本和投资风险较大,同时,管理如此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如果缺乏具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将会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其次,配送规模缺乏柔性,配送客户单一:苏果物流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仅仅是苏果在市内的各超市,出现了配送规模缺乏柔性,客户单一,难以提高配送效率、创造规模效益。第三,缺乏有效的信息,整个分销和配送过程效率较低。缺乏专业人员,导致管理不完善,使物流资源没有实现最大化应用。第四,缺乏完善的供应链支持,货源风险仍然存在:苏果超市供应链体系中的信息流往往不稳定,物流支持也不是很固定,并且由于组织间合作的临时性,信任与支撑也无从谈起。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并未缓解商品质量、商品数量等货源风险。最后,缺乏完善的信息平台支持,运营效率较低。零售商因货架管理不善导致部分顾客流失,销售额下降,进而利润下降。 超市的作用就是满足顾客需求,顾客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商品的价格偏贵;第二,客户服务方面不到位;第三,便民设施,例如停车场,这方面不不完善,第四,促销活动有缺陷。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是导致客户服务乏力的主要原因。苏果启用的大部分是下岗人员, 又没有进行再就业培训。超收银员表情僵硬, 更有甚者当消费者没有零钱付款时, 就会召来收银小姐的埋怨, 所有这一切均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 素质低的体现, 同时也是使顾客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苏果超市的促销手段也比较单一。除了低价是苏果超市一直使用的促销手段, 其次就是公交车路线广告。另外, 在主要商业区竖起了一批路牌, 让苏果超市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虽然这两种促销手段均获成效,但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显而易见,这种单一的促销手段并不是长久之策。 最后,货架商品陈列不科学,购物环境不够好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店铺门口,自行车停放混乱,没有专门管理;货架摆设太拥挤,同种商品在货架上陈列过多,减少了顾客选择的机会, 而且有些过期产品也无人更除。 针对这些问题,连锁超市想要转变发展模式必须树立超市盈利必须建立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这个观念,也就是说,超市必须要满足顾客的需要,更贴合顾客的需求,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 首先,出售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可以适当减少。超市辐射半径是有限的,人们购买生活用品不会特地跑到较远的地方去,所以,即便是大型超市也不必经营过多的商品品种。从成本的角度看,经营过多的商品品种数会增加超市的经营成本。商品品种数量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库存变大,库存资金占用大,物流配送成本变高,营销费用变高,经营面积占用大,商品管理难度大,管理人员随之增加。从顾客角度看,一个商品功能差不多,往往有多个品牌,超市往往有多节货架陈列。超市陈列那么多品牌,让顾客去挑选。超市控制商品品种数量,

城乡文化传承与发展

城乡文化传承与发展 摘要:文化可以区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城市乡村文化亦是如此。本文在将文化归纳为物质文化和意识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城乡文化为讨论背景,分别对城市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论述。 关键词:文化传承、城乡文化、中国城市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指精神财富文化无所不在。那些偶然的,特殊的,个别的事物经过历史的淘汰、浓缩、凝聚、沉积所得到并传与后世的是传统的精华。回顾悠久的历史面对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人类无法回避传统文化的奠基而去面对现实,规划未来,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渊源。 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理位置,由特定的人群创造出来的。这三个“特定的”要素则决定了文化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一般说来,文化可以区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在这里,可将其总结为,一种是物质形态的文化:例如村落、庙堂、建筑、饮食、传统加工、礼仪活动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历史文献等;另一种是意识形态的文化,例如世代相传的家庭生活、神话、传说、民俗、信仰、价值观等等。

城市、乡村文化,当然也遵循这种基本的文化类别。 在物质形态的城市文化中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一种物化环境,一种具有强烈的地方特征的整体空间形态、总体布局、建筑形态等。而在意识形态的文化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一种环境氛围,即牵系于这种物化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具体的可以表现为居民世代生存的社会网络、价值取向、社会风格和历史传统等等。因此城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基于城乡物质形态文化及意识形态文化俩方面进行研究、论述的。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积累与城市未来个性特色塑造的脉源,二者互为体现,互为作用。城市所蕴藏的文化遗产与艺术瑰宝。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功能之一。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表现。 归纳起来,城市文化建设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不可逆性(物质):一座历史文化遗址,一旦毁掉,无法恢复;如,一条街道、一个公园—旦建成,就很难改变。二是社会性(意识):城市文化建设是—项社会系统工程,要步调一致地进行城市文化形象的再创造,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就会杂乱无章。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程度取决与一个城市的规划。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文化遗迹、名城胜地、风流人物举不胜举。历史在不断地发展,人类的生活品质和节奏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成为了每一个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城市化又必然与城市更新交织在一起,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割断,从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inevitable and renewal of th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easy to cause damage t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urban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cut, which affe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how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is worth our discussion. 引言 众所周知,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常常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表征和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受到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城镇化与城市更新交织在一起,城镇化要借助于城市更新来完成。这也意味着在粗放的城市管理模式之下,城市更新多表现为大拆大建。对于棚户区等的推倒重建无可厚非,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城市文化遗产也在拆建潮中遭到破坏,谨小慎微的被动式保护固然有待商榷,建设性破坏也是不可取的。处于发展转型期的诸多城市政府迷失在经济增长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部分遗产遭到破坏。所幸,经济越是发展,人们就越有精力和条件来审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审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在城市管理公共性的指导下,构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机制,为城市留下弥足珍贵的财富。 1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独特记忆,是城市的文化底色,也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依据我国的《文物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界定,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包含了城市中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镇村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又把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等纳入了历史文化遗产的范畴。历史建筑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价值弱于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是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花园住宅、工厂厂房、码头仓库等。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历史的遗留和浓缩,是城市的根脉,它与城市现代化并不矛盾,城市只有延续历史风貌,才能呈现文化意义,只有新旧并存的城市才是真实的城市。保护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的指标。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的建设呈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就是因为打断了城市的根脉,抛弃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使城市的发展没有特色、没有个性。 2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1完善和创新现有制度 在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的实践中,要根据实践经验和形势发展需要对现行的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和有所创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增加了新的规定,将历史街区内收储的土地和国有企业闲置物业,通过委托管理、资本注入等方式,由市政府实行统一管理和活化改造,探索接管整理、改造利用的新路径。在进一步的实践中,还有不少需要完善和创新的方面。例如,对社区微改造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浅析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浅析 摘要: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1989年发表的《明日——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1902年再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提倡了一种巨大的社会改革思想,希望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广泛且深远。虽然田园城市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空想性,但它的精华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埃比尼泽·霍华德田园城市背景内容价值 田园城市理论倡议建设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而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群,即社会城市。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後﹐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城市的一种思考。现在,每当我们谈论现代城市规划的时候,还是经常会提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虽然霍华德的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田园城市理论至今仍对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田园城市理论形成的背景 作为一种城市规划学说和社 会改革学说,田园城市理论不是空 穴来风,它有着时代社会背景以及 深厚的思想渊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埃比尼 泽·霍华德霍。埃比尼泽·华德 1850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平民家庭,青年时期到美国闯荡,并开始接触惠特曼和爱默生等人的著作与思想。对他影响最深的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潘恩的《理性的世纪》。在美国期间,霍华德还阅读了理查逊撰写的《健康的城市》等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图书,并开始对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关注。回到英国后,他长期在议会里担任速记员,在工作过程中他接触了大量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官员和学者,使其对英国的社会体制、城乡结构以及人口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霍华德霍目睹了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先后经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城市人口和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原有的市政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大量贫民窟产生,居民住宅需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气和水域受到污染,城市环境恶化;城市流行病肆虐。见证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给城市面貌和城市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并亲身体会到城市在扩张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如伦敦、曼彻斯特、纽约、芝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_以天津市为例 (1)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
——以天津市为例
张萌 史延冰 王欣然
摘要:以传承运河文化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天津市将运河申遗保护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 宜居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本文明确了传承运河文化是天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契 机,进而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及区县统筹协调发展与传承运河文化和运河保护 发展的关系,并从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重塑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人居环境体系、带动文化旅游发展、突 出地区发展重点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带动天津运河沿线地区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天津 生态城市 京杭大运河 文化传承 宜居建设
1 引言
天津市是国务院 1986 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天津在深入推进 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通过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生态宜 居城市的建设步伐。 从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出台,到 2008 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保护条例》和《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天津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编制了一 系列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在挖掘城市历史、守护城市记忆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 年,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天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 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运河风貌、传承城市运河文化,不仅是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 也是体现天津地域文化价值、 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的迫 切要求。
2 天津运河文化的内涵与现实发展需求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北起武清区木厂闸, 南至静海县九宣闸, 以三岔河口为分界点分为北 运河和南运河两个区段,总长约 174 公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
7554

深圳市城市更新问题总结及典型案例分析实施报告

深圳市城市更新问题总结及典型案 例分析报告 2016-11-16

目录 一、深圳城市更新问题梳理 (3) (一)价值导向:忽略了对城市更新本质的思考,缺乏人文关怀 (3) 1、当前城市更新处于“见物不见人”的状态 (3) 2、以大拆大建为主导的城市更新建设对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传传承重视不够 (3) 3、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定位不清晰,缺乏有效协同 (3) (二)管理机制:职能配置不清,政策设计滞后 (4) 1、职能配置:纵向职责定位不清,横向权责边界模糊 (4) 2、制度设计:制度零碎、缺失、缺乏有效协同 (5) 3、操作流程:现行零散、复杂的操作流程给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增添压力 (9) 二、深圳城市更新典型模式及评价 (11) (一)特区内城中村改造模式—拆除重建类 (11) 1、蔡屋围旧改模式 (11) 2、岗厦旧改模式 (12) 3、渔农村改造模式 (13) 4、大冲旧改模式 (14) 5、鹿丹村旧改模式 (15) 6、模式特征总结 (18) (二)原集体经济组自改模式——传统旧改类 (19) (三)工改商更新改造模式——功能改变类 (20) 1、集体合法用地的旧改:西乡劳动村 (20) 2、制度边界上的预期:未经批准改变功能 (22) (四)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模式——综合整治类 (22) 1、沙浦国际艺展中心模式 (23) 2、笋岗艺展中心综合整治 (23) 3、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三期项目 (24) 4、葵涌鸿华印染厂综合整治项目 (25) 5、模式特征总结 (26)

一、深圳城市更新问题梳理 (一)价值导向:忽略了对城市更新本质的思考,缺乏人文关怀 1、当前城市更新处于“见物不见人”的状态 城市更新是为了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以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当前所谓“绅士化运动”的城市更新建设一直是物的视角,缺乏人的考虑,忽略了城市的生命主体——人,尤其是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的生活质量是提高了,但与此也带来了不断增高的生活成本,导致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低收入外来人群如农民工等无法在城市立足,而他们是城市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2、以大拆大建为主导的城市更新建设对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传传承重视不够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大浪淘沙历史沉淀的成果,承载了城市发展的命脉,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进步和发展的积极力量。而在现行城市更新过程中,虽然更新方式一般分为综合整治、功能改变和拆除重建三种,但现在一般提及城市更新,均是以拆除重建为主,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建设一方面破坏了历史的痕迹,磨灭的城市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造成城市仅存的少有历史建筑、风貌区等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致使城市的人文精神逐渐散失。如何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传的同时更好的进行城市更新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究。 3、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定位不清晰,缺乏有效协同 深圳市城市更新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这一原则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定位不清晰,市场与政府两者的力量和关系失衡,引发“市场过度、政府空缺”等一系列问题:(1)“市场过度”,当前城市更新主要由市场主导,计划由市场申报,规划由市场行使等一方面导致城市更新项目普遍存在“挑肥拣瘦”的现象,开发商往往倾向于改造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浅析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浅析 风园09-1 洪方圆 080344127 摘要: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1989年发表的《明日——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广泛且深远。虽然田园城市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空想性,但它的精华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埃比尼泽·霍华德田园城市背景价值影响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1989年发表的《明日——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倡议建设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而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群,即社会城市。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城市的一种思考。该书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被学界奉为现代城市规划领域中的一部经典著作。田园城市理论至今仍对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田园城市理论形成的背景及思想渊源 作为一种城市规划学说和社会改革学说,田园城市理论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时代社会 背景以及深厚的思想渊源。 从18 世纪后半期开始,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城市人口和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原有的市政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大量贫民窟产生,居民住宅需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气和水域受到污染,城市环境恶化;城市流行病肆虐。这时候人们渴望有一个健康、有序而美丽的城市,同时也认识到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于是对城市规划问题的研究显得日益急迫。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催生了田园城市理论。 在思想渊源方面,在《明日的田园城市》第10 章中,霍华德以标题的形式告诉人们,他 的思想是“各种主张的巧妙结合”。他的思想组合了三个不同的方案:韦克菲尔德和马歇尔教授提出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运动;首先由彭斯提出,然后由乌托邦主义者托马斯·斯宾塞做了重大修改的土地使用体制;詹姆斯·西尔克·贝金汉姆的模范城市。同时,霍华德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其他一些思想家的影响,如乌托邦思想家勃来梅的著作《回顾过去》,以及本杰明·沃德·理查逊撰写的《健康的城市》。 二、田园城市理论内容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是一个占地2400 hm2人口为3.2 万人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由六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区分为六个扇形地区。在其核心部位布置一些独立的公共建筑。在城市直径外的1/3 处设一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并以此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此两侧均为居住用地。在居住建筑地区中,布置学校和教堂,在城区的最外围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当田园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则由若干个这样的田园城市围绕一个占地4860 hm2、人口为5.8 万人的中心城市形成社会城市。其中每个城市之间设置永久的隔离绿带,并通过放射交织的道路、环形的市际铁路、从中心城市向各田园城市放射的上面有道路的地下铁道和市际运河来相互联系。通过上述各种规划,将城市和乡村的各自特点吸取过来,取长补短,加以融合,形成一种具有新的特点的生活方式。所以说田园城市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这样的“城市——乡村磁铁”。 田园城市理论不仅仅只停留于城市规划,它更多涉及到了社会改造的问题。霍华德对城市收入来源、土地的分配、城市财政的支出、田园城市的经营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三、田园城市理论的实践及其价值 霍华德不满足于田园城市理论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为了实现其构想,1899 年他发

田园城市空间模式的主要概念及其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

霍华德“田园城市”(Garden City)空间模式的主要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 英国的霍华德被称为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大师。他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空间模式的理论,以图解的形式描述了理想城市的原型,由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呈环状布置。 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组群示意图(《明日的田园城市》插图) 19 世纪中叶,随着城市物质资源的不断积累,西方进入了城市化的轨道,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但当时的城市建设是有限的,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导致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矛盾不断尖锐。此时一些理论家开始探讨,探讨的观点分为几个方面:是放弃老城重建新城还是对老城加以规划和改造;新城的建造应如何进行,旧城的改造又如何进行,是横向对城市加以建设还是纵向对城市加以建设。 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1898 年他出版了以《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 :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为题的论著,针对当时的城市问题提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Garden City(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他给田园城市的定义是: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根据霍华德的定义,可以看出他的城市实质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本文全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内涵与主要理论,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未来城市内涵理论趋势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研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有必要深入系统地把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主题,是对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大战略。城市化是动态的演化过程,城市化发展理论也是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各种理论的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这些理论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理论上对城市化运动过程和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能够使我们在城市化建设中少走弯路,更自觉、更有意识地推进和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内涵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这是因为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涉及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研究领域提出了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城市化定义,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城市化既然是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涵义是丰富的,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学科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 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标准,也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许多学者把对人口城市化的研究作为研究城市化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在地域内的大量聚集是城市化的重要前提,在人口聚集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聚集功能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发挥促使城市发展、城市辐射功能加强,使城市化得以实现。 2、地理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 指从空间上看,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特征。从空间、地域角度上看,一个城市有许多次级地区,如商业中心、工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吴峥嵘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吴峥嵘 发表时间:2018-05-25T14:22:24.8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吴峥嵘 [导读] 摘要: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遗留,凝结着城市的历史,体现着城市的性格,是一个城市在历尽岁月沧桑后收获的宝贵财富。 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50 摘要: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遗留,凝结着城市的历史,体现着城市的性格,是一个城市在历尽岁月沧桑后收获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表征和代名词。在快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有效地保护、传承城市文化,并且使之再生,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当前实现有机的、和谐的和可持续的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1、前言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更新作为城市改造、再生和复兴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地方政府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关注。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简单化清除的现象,居民需求和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遗产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2、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综合因素发展速度的不同,使不同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等遗产与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表现,部分遗产在机能和风貌上的衰败表现,如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劣、经济萧条等现象,直接影响当地居民陷入对遗产认识上的误区:“只有通过清除重建手段才能实现城市更新”。加之商业利益的巨大驱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拆除运动被采纳。遗产保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被完全忽视。这样的做法直接对城市文脉和历史格局、肌理和风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于是,毫无特色的“千城一面”景象层出不穷。 城市更新并非是仅仅满足城市破败衰落面貌的改造,更多的是一种有机且可持续的新陈代谢的过程。遗产保护有助于城市更新中城市形式多样化的实现,并且可以探索不同城市区域的文化、政治和历史特征。此外,遗产保护可帮助对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环境和肌理等深层诱因的理解和研究。总之,城市更新中遗产的保护情况是城市能否长期繁荣发展的重要影响性因素。 3、解读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 大唐西市项目的总体规划与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完成,项目内容包括唐西市遗址的保护与遗址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作为原址重建项目,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旨在尊重基地的历史,展示和合理利用大唐西市遗址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在规划设计中,设计师以保护为前提,注重挖掘和展现遗址环境的文化内涵,同时创新文化载体,将遗址内涵的展示和利用放在体验感较强的人文环境中,引导游人参观和感悟历史环境,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唐西市项目采用保护性开发的模式,引入商业功能,在完成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提升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实现了遗址环境保护与更新的良性互动。 3.1大唐西市的历史概述 据史料记载,西市始建于1400多年前隋代,兴盛于唐。唐代西市位于唐长安皇城西南,朱雀大街之西。西市在当时就设有市场管理机构“市署”,拥 有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唐代西市汇聚了酒肆、衣行、药店、古器、珠宝、铁铺、声色艺伎等220行,商铺上万家,商业贸易西至罗马,东到高丽(今韩国和朝鲜)。唐贞观时期,“西市”曾繁华盛极一时,成为聚钱之所。西市与东市并称为长安城两大著名的商业中心,“买东西”一词即来源于此。唐代长安城实行严格的里坊制度,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纵横排列整齐的街道把居民区划分为大小不等的里坊,东西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唐西市的格局为四方形,占地1600亩,呈封闭式结构,四周建有围墙,内有南北、东西各两条街道,四街纵横交叉成“井”字形,将市内划分为九个长方形区域,是对《周礼?考工记》的延续。 3.2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 3.2.1设计背景———“唐皇城复兴” 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2005年西安市政府提出了以延续和继承唐长安的整体空间格局、历史风貌和文脉为基础的“唐皇城复兴计划”,以期通过继承传统、延续文脉、彰显神韵等手段达到城市传统文化的复兴,进一步突出西安的城市文化个性。在“唐皇城复兴计划”背景下,西安兴建和开发了一批重点项目,大唐西市被确定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唐长安西市是丝绸之路的源头,并以其繁荣的市场体系、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撑着整个丝绸之路的贸易,而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商贸与文化传播之路,使黄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加速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2011年,中国与中亚五国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唐西市是申遗项目中唯一以丝绸之路起点来命名的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必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于此。 3.2.2城市更新与历史延续 西市遗址现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原劳南市场院内,实测范围南北1031m、东西927m,面积0.96km2。大唐西市项目占地面积大约500亩,相当于原址的三分之一。 1)里坊格局的延续 大唐西市置业有限公司在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对西市遗址进行了详尽的考古普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勘察得出了“唐西市大部分遗址已经完全叠压在现代城市之下,基本上已破坏殆尽,仅有东北十字街遗址及南大街沟渠遗址局部保存较好”的结论。大唐西市“十字街”遗址的布局是唐代长安城中里坊式格局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唐代城市规划的布局特征,是唐文化鼎盛时期的实物见证。据此,设计师在西市遗址上修建了遗址保护展示厅和西市博物馆,将遗址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大唐西市规划的总体意向是依托唐长安城里坊和唐代西市的历史格局,以“井”字形路网形成九宫格局,既保留了遗址上原真性的东西,同时又力求与唐代西市神似(图1)。

发展中如何传承文化

发展中如何传承文化 在城市发展中如何传承化 城市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中华五千年明史清晰展示出其演化的内在要求,就是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善待自然。翻开人类聚落发展的历史,其选址经历了从小溪边,到小河旁,再到临近大江大河的演变过程。城市是聚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城市从选址到建设,遵循了以下两种理念,一是管子的因地制宜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一是《周礼考工记》的传统礼制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但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没有哪个城市是完全按照其中一个理念完成的,都是两种理念共同指导下的产物——即使拥有着雄伟城墙和棋盘式街道的长安、北京,其城墙也不是完全方正,其街道也绝非完全笔直。而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华传统化的影响更为重要,归纳起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 城市发展要考虑城乡、区域协调 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可以在规模和功能上不断扩大,在更大区域形成中心城市、城市群,比如现

在的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但就单个城市而言,每个城市都有自身发展的限制条件,都有其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和规律,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成为大城市。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绿色是基础,协调是手段。绿色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青山绿水,是生态的基底。要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到青山绿水的重要性。没有青山绿水的经济之山,根基是不稳固的。2012年,北京市出现“7·21”洪水淹城,客观表象是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观原因可以看做地下管网直径不足,而其根本原因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维护不力,地面渗透能力下降,湖泊、洼地、空地缩小或者消逝造成的结果。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协调不仅是理念,更是城市发展采用的必要手段。城市发展要考虑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城市本身的发展,则要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抓手,协调结构、功能等诸多要素,协调时间变化和空间发展可能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每一个因素,比如水、能、生态、经济、遗产都必须在城市这个综合体中得到合适的位置,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过分强调某一单一因素,都有可能使城市产生畸形。例如,过度强调土地集约使用、地块平衡,往往会造成高楼集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的城市病。历史化名城苏州的形态是一城两翼,中间是老城区,东西两边是两个工业区。从GDP的

浅谈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浅谈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浅谈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摘要:埃比尼泽·霍华德是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所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广泛且深远。从城市运动到卫星城建设,到战后新城运动,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城市主义”无不受到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田园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规划时被赋予更多内容,结合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各种城市概念,并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理论内容更加全面。 关键词: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影响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产生背景 1、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叶,随着城市物质资源的不断积累,西方进入了城市化的轨道,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但当时的城市建设是有限的,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导致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矛盾不断尖锐。 此时一些理论家开始探讨,探讨的观点分为几个方面:是放弃老城重建新城还是对老城加以规划和改造;新城的建造应如何进行,旧城的改造又如何进行,是横向对城市加以建设还是纵向对城市加以建设。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针对资本主义城市的城乡对立而提出众多改 革方案。如:托马斯在16世纪提出的“乌托邦”;康帕内拉在1602年著作的《太阳城》,傅立叶以名为“法朗吉”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的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等;罗伯特·欧文在19世纪初提出建立“新协合村”。 2、人物背景 埃比尼泽·霍华德(1850~1928),20世纪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

城市学家,风景规划与设计师,“花园城市”之父,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 1850年生于伦敦,1928年卒于韦林。 霍华德当过职员、速记员、记者,曾在美国经营农场。他了解、同情贫苦市民的生活状况,针对当时大批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于1898年出版《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提出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 二、理论内容 1、概念 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所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 2、理论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他认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2)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这种城市的增长要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万人)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组群。城市组群中每一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是独立的,而各城镇的居民实际上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 (3)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3、内容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是一个占地2400hm2、人口为3.2万人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由六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区分为六个扇形地区。在其核心部位布置一些独立的公共建筑。在城市直径外的1/3处设一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并以此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此两侧均为居住用地。在居住建筑地区中,布置学校和教堂,在城区的最外围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

田园城市理论的初步实践和历史影响

田园城市理论的初步实践和历史影响 3 马万利 提要:田园城市理论的初步实践主要体现在莱奇沃思和韦林两座城市的建设。田园城市理论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及日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20世纪初直到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4个阶段。“田园城市”本身是个动态的概念,对今天的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田园城市理论 实践 影响 作者马万利,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田园城市”理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1898年出版的《明日: 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①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霍华德还积极地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亲自主持建设了莱奇沃思(Letch 2 worth )和韦林(W el w yn )两座田园城市。霍华德的田园 城市理论对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城市规划,特别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建设和城市理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被城市规划学家和史学家视为城市规划史上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今天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教科书几乎无不介绍霍华德的著作与理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历史学科研究的深入,环境史学和城市史学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得到较大的发展,由此,历史学界开始了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关注。拙文(与梅雪芹合著)《一种有价值的乌托邦———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5 期),就田园城市理论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田园城市理论的内容以及性质,进行了初步的介绍。本文 拟就该理论在其实践及历史影响方面做一介绍和评述。 一、田园城市理论的初步实践: 莱奇沃思和韦林 《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出版之初,并没有引起当时社会多大的兴趣。美国《时代周刊》曾经指责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矫饰的”(ingen 2 i ous ),并指出“唯一的问题在于去创造它,但那似乎只 是一个小小的乌托邦而已。”②尽管遭到诸如此类的指 责,霍华德还是决定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设想。 1898年10月,他在伦敦瑞克托利路教堂的集会上发表 了演讲,接着又不断参加教会、合作社区、文艺团体的各种活动,终于找到一些同情和支持者。为了把田园城市的蓝图变为现实,1899年7月10日,12个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了一起,发起了“田园城市协会”,协会的宗 3①②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2003年立项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成果(课题名称《西方环境思想及其在近代 中国的传播》,批准号:2003JQW38)。 Ebenezer Howard,To -m orro 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 m ,S wan Sonnenschein,1898。1902年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Garden C ities of To -m orro w ),并沿用至今。 转引自柴锡贤:《田园城市理论的创新》,《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6期,第27页。

未来城市的发展:绿色+智慧

未来城市的发展:绿色+智慧 4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通知的形式印发了《“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将是指导我国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发展总体目标为:到“十二五”期末,绿色发展的理念为社会普遍接受,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基本形成,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基本实现城乡建设模式的科学转型。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农房,引导农村建筑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 在理念导向上,倡导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理念,以人为本,以维护城乡生态安全、降低碳排放为立足点,倡导因地制宜的理念,优先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充分利用通风、采光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全生命周期理念,全面考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施工、运行及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内的综合性能。在目标选取上,发展绿色建筑与发展绿色生态城区同步,促进技术进步与推动产业发展同步,政策标准形成与推进过程同步。在推进策略上,坚持“先管住增量后改善存量,先政府带头后市场推进,先保障低收入人群后考虑其他群体,先规划城区后设计建筑”的思路。《规划》重点任务包括: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房、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着力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老旧城区的生态化更新改造五大方面。 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新产品博览会上说,近5年,我国绿色建筑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12年绿色建筑项目数和面积均相当于2008年至2011年的总和。仇保兴说,城镇化要转向新型城镇化,就意味着作为城镇化最基本的细胞——人类的住房必须要更新形式,从传统建筑转向绿色建筑。未来,必须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中。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

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城市凝聚力 文/蔡武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标志,又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对于城市而言,文化展示着城市的风貌,体现着城市的品格,凝聚着城市的精神,决定着城市的长远竞争力。因此可以说,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凝聚力、没有发展活力的城市。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人们不仅需要便捷的交通、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物质财富,还需要绚丽多彩的文化,因此文化是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是以城市为主导的世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本世纪初,世界城市人口几乎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然而,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自身成长和文化传承的矛盾。人文关怀日益丧失,文化冲突不断显现,城市记忆消失,富有特色的区域和传统文化不断被格式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依托本次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探讨如何将文化与城市有效融合,为城市化的进程注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寻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文化之路,也就有了世界性和长远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城市面貌全面改观,给人们带来工作、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的失落、历史遗迹的消失、“千城一面”等诸多城市结构性和功能性衰落的问题,从而使城市生长、文化传承、居民幸福的链条出现了明显的断裂。 为此,我们深刻意识到城市发展绝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改造,而是涉及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等多方面的调整与变化。因此,在推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道路,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对物质和精神的内在需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居民整体素质为目标,努力建设一个全体居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城市。 要通过加快文化建设,提供丰富有益的精神食粮,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同时要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促进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使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群都能共享发展尤其是文化发展的成果。 我们还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城市发展不可剥离的固有组成部分,在塑造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持延续性,维持居民对社区和城市的认同感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