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复习要点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复习要点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复习要点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复习要点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复习要点

绪论

一、学习内容

1.加工质量控制

2.检测

二、学习目的

1.了解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的意义;

2.掌握零件加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三、自我测试

1.名词:

1)工艺系统;

2)加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2.简述题:

1)质量控制所要解决的工艺问题是什么?

2)质量控制的能动环节在于工艺过程中的哪些环节?

3)机械加工质量的控制就是对什么的控制?

4)检测的目的是什么?

5)机器的性能、寿命、可靠度等取决于什么?

6)零件的相互配合性能、耐磨

四、参考答案:(可以省略提问)

1.名词:

1)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

2)就是要解决工艺问题中的三分之一的内容,既是:优质。

2.简述题

1)优质、高产、低耗

2)在于工艺过程的正确性、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

3)机械加工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控制。

4)检测的目的是利用量具、仪器或专用检具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测、比较,得到误差值或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的过程。

5)损性、抗腐蚀性和抗疲劳破坏能力都直接与零件的什么因素有关?

6)表面质量控制包含什么?

第一章加工质量控制基础

一、学习内容

1.零件的使用性能与加工质量

2.零件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3.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4.几种典型零件加工质量控制

二、学习目的

1.掌握零件加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2.了解典型零件加工质量控制。

三、自我测试

1.简述题

1)细长杆加工时,由于径向切削分力的存在,如何影响加工质量?可采用什么方法改善?

2)细长轴加工时,为避免因热变形伸长产生弯曲而影响工件形状误差,一般可选择什么工艺方案较合适?

3)细长轴加工采用“左夹右顶”的装夹方式时,在左端工件和卡爪之间安装一开口钢丝圈,此钢丝丝尺寸有何要求?

4)中等速度切削哪些材料时,易出现积屑瘤和鳞刺现象。

5)加工中发现表面粗糙度恶化了,不能满足图纸要求,在刀具上可采用什么措施改善和减小此项误差?

6)由于零件材质过软或过硬,加工中无法满足表面粗糙度要求,通常需对材料如何进行热处理较合适。

7)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在铸、锻、焊、热处理等加工过程中,造成零件各部分冷却收缩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铣削加工中产生平面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0)加工中产生圆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1)加工中产生圆柱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2)车削加工中产生直线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3)加工中产生平行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4)加工中产生垂直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5)加工中产生同轴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6)加工中产生径跳动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7)加工时由于产生较大的切削热,造成加工精度下降,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改善?

18)车削螺纹时,出现螺距周期性误差超差,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19)车削螺纹时,出现螺距积累误差超差,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20)加工质量的控制是通过工艺系统中子系统控制的,任一子系统出了问题,加工质量都无法保证,那么子系统包括什么?

21)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要素是什么?

22)什么是表面层冷作硬化?

23)能够直接反映到被加工零件上直线度误差的原因是: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什么公差?

24)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将导致哪些误差出现?

25)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作用,容积变化和机械力作用的结果,在工件表层将出现残余应力;磨削加工淬火钢料时,常常出现什么应力?

26)一般说来,工艺系统原始误差所引起的刀刃与工件间的相对位移,在加工表面上对加工精度有直接的影响的误差敏感方向是什么?

27)通过采用跟刀架来消除径向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属那种减小误差方式?

28)由于车削时径向切削分力过大,使刀架产生位移,造成径向尺寸精度超差。其精度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29)机械产品的几何误差包括哪些?

30)标准麻花钻为了减小转角处的磨损,通常可采用哪些修磨方法?

31)对表面粗糙度恶化影响最大的切削用量因素是哪个?

四、参考答案:(可以省略提问)

1.简述题

1)形状误差(直线度);可采用增大主偏角等措施。

2)弹性顶尖。

3)开口钢丝圈直径4~5mm。

4)中碳钢。

5)重磨修光刃等。

6)过软或过硬可分别采用正火、完全退火。

7)残溜面积及切屑崩碎等。

8)热应力。

9)刀具误差、端面铣时铣床主轴轴线与进给运动方向不垂直、因切削力、夹紧力大小不当产生的变形、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系统刚性不足,产生让刀等。

10)机床主轴轴承间隙过大、毛坯余量不均产生的复映误差、中心孔质量问题等。

11)两顶尖不同轴误差、卡盘装夹工件时的锥度误差、径向切削分力过大径向变形等。

12)细长轴工件受径向力作用产生变形或鼓形、机床导轨直线度误差、毛坯余量不均产生的复映误差等。

13)定位元件磨损不均匀、定位基准有毛刺或损伤、定位副间有异物、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且误差较大等。

14)定位元件磨损不均匀、横向铣削时,主轴轴线与横向走刀不垂直、定位基准有毛刺或损伤、定位副间有异物、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且误差较大等。

15)工件中心孔不同轴、调头加工零件时定位精度差等。

16)顶尖跳动超差、机床主轴径向跳动误差等。

17)加速切削热传导、粗精加工分开等。

18)机床主轴或机床丝杆轴向窜动太大、交换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工件弯曲变形等。

19)机床导轨与工件轴线平行度超差或导轨直线度超差、丝杆轴线与导轨不平行、丝杆磨损严重等。

20)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

21)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切削深度要素。

22)加工后工件表面层因变形而使其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表面层冷作硬化。

23)直线度公差。

24)变值系统性误差。

25)拉应力。

26)法线。

27)直接减小误差法。

28)加大车刀主偏角、减小背吃刀量及减小中拖板燕尾槽间隙等。

29)尺寸误差、表面形状误差、相对位置误差等。

30)双锋角及棱边。

31)进给量。

第二章测量技术基础

一、学习内容

1.检测技术相关知识;

2.常用计量器具及选用;

3.检验误差及检验误差的消除方法;

4.检测用具的使用常识。

二、学习目的

1.了解检测技术的相关知识;

2.掌握常用计量器具及选用及使用;

3.掌握检验误差的消除方法。

三、自我测试

1.名词:

1)实际尺寸

2)极限尺寸

3)作用尺寸

4)系统误差

5)随机误差

6)最大实体状态

7)最小实体状态

8)测量范围

9)被测量

10)测量器具

11)直接测量

12)间接测量

13)绝对测量

2.简述题

1)量具的制造误差属于哪类误差?

2)测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应遵循哪些要求及原则?

3)对于测量刚性差、硬度低的软金属或薄型、微型零件,选用的测量器具应具有什么特性?

4)加工误差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5)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当孔和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属于状态?

7)测量时垫铁、千斤顶等工具常起什么作用?

8)自准直仪测量中,像的偏移与什么测量因素无关?

9)对于实际的孔和轴,为了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实际尺寸,可用最大实体尺寸限制其什么尺寸?

10)对于薄型、软质、易变形的工件,应如何选择测量力?

11)在机床导轨精度检验、划线等各种检验工作中,测量工具平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2)在同一加工条件下,比较加工Ф50H7孔和加工Ф100H7孔谁更容易?

13)在大批量生产中,加工孔类零件应优先考虑选用哪类测量器具?

14)减小及消除系统误差一般可采用什么方法?

15)切削用量中对降低积屑瘤有益处的因素是什么?

16)什么是量仪?

17)精度等级为3级的平板方箱一般可用做什么用途?

18)通常说来,表示测量综合结果的作用尺寸是什么?

19)精度等级为0、1、2级的平板一般用做干什么?

20)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组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误差属于哪一类?

21)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原始误差包括哪些?

22)减小及消除系统误差一般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23)孔的实效尺寸与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关系?

24)选择测量器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5)Ф600

圆柱体轴线的直线度要求为Ф0.02○M○R时,该圆柱体的最大实体尺寸可达多少?

-0.03

26)使用量块时,所选用量块的数量一般不超过多少块?

27)测量误差一般可分为几类?

28)原始误差可归纳为那些方面?

四、参考答案:(可以省略提问)

1.名词:

1)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所以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

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3)孔(轴)的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轴)内(外)接的最大理想轴(孔)尺寸,称为孔(轴)的作用尺寸。

4)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保持不变,或随条件变化而按某种确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

5)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变化无明显规律、当测量次数无限增大时误差呈正态分布的误差。

6)最大实体状态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孔或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

7)最小实体状态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孔或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最少时的状态。

8)测量器具所能读出的最大最小值的范围称为测量范围。

9)指测量对象,包括被测零件的长度、角度、几何形状、相互位置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几何量。

10)测量器具量具、量仪、测量仪器及计量装置统称为测量器具。

11)用预先标定好的测量仪器,对某一未知量直接进行测量。

12)对无法直接测出的量或直接测量达不到精度的量,用已测出的有关其他几何量,通过一定关系换算出被测量的尺寸值。

13)绝对测量所测读数代表被测量值的绝对数字的量值称为绝对测量。

2.简述题

1)系统误差。

2)测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应遵循测量器具的保养、检修、鉴定等计量计划要求,为确保所用量具检具的精度、灵敏度和准确度,需定期送计量部门检验。

3)对于刚性差、硬度低的软金属或薄型、微型零件,应选用的测量器具是非接触式测量。

4)计量器具误差方面、基准误差、方法误差、环境及人为误差方面、测量力引起的变形误差等。

5)工艺系统中的制造误差、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磨损后产生的误差、工艺系统受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及塑性变形所产生的误差、工艺系统中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变形产生的误差等。

6)最紧状态。

7)垫铁、千斤顶等主要用于将工件的被测部位调整找平后便于测量或操作。

8)自准直仪测量中,像的偏移是由反射镜的转角决定,与反射镜到物镜的距离无关。

9)作用尺寸,使配合达到最紧程度。

10)较小的测量力较合适。

11)用于基准。

12)加工Ф50H7孔更容易。

13)极限量规。

14)修正法、反向对准法、对称读数法、半周期读数法等。

15)提高切削速度。

16)把具有能将被测量值转换成为可以直接观察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测量器具称为量仪。

17)可用做划线。

18)实际尺寸和形位公差。

19)检验。

20)随机误差。

21)原理误差、工件安装误差、系统动、静态误差及系统调整误差。

22)多次测量取算术平均值、正确选择和使用计量器具及正确安排环境条件。

23)孔的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 形位公差。

24)被测对象的材质、公差值的大小及外形、部位、尺寸大小及几何形状特点及数量。

25)Ф60.02mm。

26)3块。

27)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大类。

28) a.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b.工艺系统受力所引起的误差

c.工艺系统热变形所引起的误差。

d.工件内应力所引起的误差。

第三章几何误差检测

一、学习内容

1.几何误差类型;

2.几何误差检测方法;

3.表面粗造度误差检测方法;

4.角度误差检测方法;

5.形状误差检测方法;

6.位置误差检测方法。

二、学习目的

1.了解几何误差类型;

2.掌握几何误差检测方法;

3.掌握表面粗造度误差检测方法;

4.掌握角度误差检测方法;

5.掌握形状误差检测方法;

6.掌握位置误差检测方法。

三、自我测试

1.名词:

1)基准要素

2)设计基准

3)测量基准

4)工序基准

5)单一要素

6)关联要素

7)完全定位

2.简述题:

1)在机械制造中,零件的加工质量所包括内容有哪些?

2)在生产中,有时可用检测工件径向圆跳动的方法代替检测哪项位置公差?

3)用两点法或三点法测量工件圆度误差的方法。

4)用对角线法测量平面度是其原则是什么?

5)用综合量规检测轴或孔轴线的直线度的原则是什么?

6)在技术测量中,在目前常使用的基准种类中,哪类基准测量精度最高?

7)用螺纹千分尺检测螺纹中径时,其测量精度是多少?

8)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有哪些?

9)哪些公差项目的公差带的形式是圆柱度公差带?

10)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mm,则其误差值还可限制其面内的什么公差项目?

11)一般说来,在选择基准时,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的精度相比,谁的精度更高?

12)用带通止端的极限量规检验花键键槽宽属于什么类型的测量?

13)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8mm,则它还可以控制哪个精度项目?

14)对于实际的孔和轴,为了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实际尺寸,可用什么限制其实际尺寸?

15)定义跳动公差这一形位公差项目时,其测量基准是什么?

16)表面粗糙度的含义是什么?

17)用专用位置度检具检测制动器底板上各孔位置度属于形位公差检测原则中的什么原则?

18)用测量中心高差值的方法检测被测孔对基准的对称度时,若测得孔轴线与基准中心的偏移量为0.06mm,则该孔对基准的对称度误差为多少?

19)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mm,?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多少?

20)用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主要用于什么参数表达表面粗糙度数值?

21)检测过程的四要素,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22)形位误差的检验原则包括哪些?

23)说出四种常用的对称度检测方法?

24)说出四种常用的圆度检测方法?

25)说出四种常用的直线度检测方法?

26)说出四种常用的螺纹精度检测方法?

27)说出四种常用的垂直度检测方法?

四、参考答案:(可以省略提问)

1.名词:

1)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公差的要素,基准要素通常由设计人员在图纸上注明。

2)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3)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4)在工艺文件上用以标定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5)在图纸上仅对某一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6)关联要素对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7)夹具中布置六个支承点,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就能完全被限制,这时工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2.简述题

1)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几何形状特征及表面物理力学状态。

2)同轴度。

3)用两点法或三点法测量工件圆度误差,即测量工件直径,该工件的圆度误差是测量时多测几个截面以同截面上最大值减最小值的1/2。

4)用对角线原则处理平面度数据时,理想平面应通过一条对角线并与另一条对角线相交。

5)用综合量规检测轴或孔轴线的直线度时,综合量规与被测孔或轴的关系是必须通过其轴线。

6)光线。

7)0.1~0.15.

8)干涉法、模拟法、比较法、光切法等。

9)形状是直径公差值为t的圆柱体内的区域可能是平行度的公差带、同轴度的公差带和圆柱度的公差带。

10)直线度。

11)基准要素。

12)单项。

13)平面度。

14)作用尺寸,最紧程度。

15)轴线。

16)表面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差。

17)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18)0.12。

19)0.05mm。

20)Rz值。

21)检测对象、计量单位、检测方法及检测精度。

22)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测量坐标原则、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跳动原则及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23)打表直接检测法、打表间接检测法、综合量规检测法及综合检测法。

24)圆度仪法、两点法、三点法及坐标测量法等。

25)光隙法、指示器法、水平仪法及光学仪器法等。

26)螺纹量规、螺纹样板、螺纹配合件及三针法检测。

27)光隙法、坐标转换法、光学仪器与水平仪法、打表法等。

第四章各类毛坯检测

一、学习内容

1. 轧制件(型材)的检测;

2. 铸造毛坯的检测;

3. .锻造毛坯的检测;

4. .焊接件毛坯的检验。

二、学习目的

掌握轧制件、铸造毛坯、锻造毛坯.及焊接件毛坯的检测方法。

三、自我测试

1.简述题

1)机床主轴的最终热处理一般安排在什么位置?

2)工件孔经过滚压加工后其表面特性怎样?

3)为了消除机床箱体的铸造内应力,防止加工后的变形,需要采用什么热处理方式?

4)具有内应力的工件,其内部组织处于稳定状态的说法是否正确?

四、参考答案:(可以省略提问)

1.简述题

1)粗加工后进行。

2)硬度提高并留有残余压应力。

3)时效。

4)正确。

第五章典型零件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一、学习内容

1. 丝杆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2. 变速箱箱体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3. 圆柱齿轮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4. 密封套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5. 弧型支架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二、学习目的

1.了解丝杆及变速箱箱体加的工工艺;

2. 掌握丝杆及变速箱箱体的工艺要点、加工质量控制及检测手段、方法;

3.了解圆柱齿轮及密封套的加工工艺;

4. 掌握圆柱齿轮及密封套的工艺要点、加工质量控制及检测手段、方法;

5.了解弧型支架的加工工艺;

6. 掌握弧型支架的工艺要点、加工质量控制及检测手段、方法。

三、自我测试

1.简述题

1)在选择粗基准时,为保证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如何选择粗基准?

2)外圆柱工件在套筒孔中定位,当工件定位基准和定位均较长时,可限制哪几个自由度?

3)用一个大平面对工件的平面进行定位时,它可限制工件几个自由度?

4)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

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

5)在设计夹具选择定位形式时,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为使夹具结构简单且便于制造,应

尽量选择的定位方式?

6)零件在划分加工阶段时,应先安排粗加工,中间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精加工和光整加工,那

么这样安排加工顺序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7)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被夹具上的某一个面限制了三个自由度的工件上那个面称为什么定位面?

8)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被夹具上的某一个面限制了二个自由度的工件上那个面称为什么定位面

9)对于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应将粗、精加工分开,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0)编制合理的工艺规程应满足的要求有哪些?

11)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什么?

12)为了保证工件在夹具中加工时不会引起振动,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选择哪里较合适?

13)在钻床上依次对同一孔进行钻、扩、铰加工时,通常使用什么辅具?

14)什么叫完全定位?

15)选择定位基准时,应尽量与工件的什么基准一致?

16)钻孔时,钻头往往容易产生偏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7)加工时由于产生较大的切削热,造成加工精度下降,可以采用的改善措施是什么?

18)对加工质量要求高的零件,应将粗、精加工分开,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9)铰削时加工余量太大,影响孔径尺寸精度的原因是什么?

20)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措施有哪些?

21)加工误差主要是由哪三个方面引起的?

22)铰削时加工余量太小,孔壁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3)加工薄壁零件时,为减小夹紧力对变形的影响,一般采用哪些措施?

24)在轴类零件加工中,钻两端中心孔时应注意哪几点?

25)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主要包括哪两项技术指标?

26)钻孔时,钻头往往容易产生偏移,试述其主要原因?

27)合理的工艺规程应有哪些要求?

3.案例:

1)丝杠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2)圆柱齿轮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3)密封套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4)弧型支架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四、参考答案:(可以省略提问)

1.简述题

1)一般选择非加工表面。

2)两个移动和两个转动自由度。

3)两个

4)粗车-精车—超精车。

5)不完全定位。

6)先粗后精。

7)主定位面。

8)导向定位面。

9)能纠正工艺系统中夹具和刀具的制造误差、能纠正在粗加工中所造成的误差及能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并能合理使用设备等。

10)优质、高产、低消耗及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11)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

12)靠近加工处。

13)可换钻套。

14)限制工件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仍可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15)设计基准。

16)切削刃的顶角刃磨得不对称、钻削时钻头在工件端面上没有定位好及工件端面与机体主轴轴线不垂直。

17)加速切削热传导、粗精加工分开。

18)将粗、精加工分开,能纠正在粗加工中所造成的误差。粗加工时,工件的内应力将重新分布,粗加工受到较大的夹紧力,切削力和切削热,使工件产生变形。另外将粗、精加工分开,能

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并能合理使用设备。

19)余量太大,因切削力增大,切削温度提高,引起铰刀直径增大及振动,致使孔径扩大、影响尺寸精度。

20)提高接触刚度,合理结构设计,提高部件刚度,采用合理的安装和加工方法。

21) a.工艺系答:统中机床、夹具和刀具的制造误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磨损后产生的误差。

b.工艺系统受夹紧力、切削力、重力、离心力和传动力作用发生弹性及塑性变形所产生的误

差,以及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

c.工艺系统中的机床、刀具和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变形产生的误差。

22)余量太小,往往不能全部切去上工序遗留的加工痕迹,同时刀齿不能连续切削而以很大的压力沿孔壁打滑,致使孔壁质量下降。

23) a.加工薄壁零件时,为减小夹紧力可采用以下措施:

b.使夹紧力尽可能在径向截面上分布均匀。

c.夹紧力的位置宜选在零件刚性较强的部位。

d.采取轴向夹紧工件的方法。

24)

在轴类零件加工中,钻两端中心孔时应注意:

a.中心孔应有足够大的尺寸和准确的锥角。

b.两端中心孔应在同一轴心线上。

c.同一批毛坯的中心孔深度和两端中心孔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致。

25)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的技术指标包括:1)加工精度。2)加工表面质量。

26)钻孔时钻头容易产生偏移的主要原因有:

a.切削刃的顶角刃磨不对称。

b.钻削时钻头在工件端面上没有定位好。

c.工件端面与机体主轴轴线不垂直。

27)它既能保证加工质量,可靠地达到产品图样的技术要求,又能提高生产率、降成本和减轻工人

劳动强度,使之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

第六章装配质量控制与检测

一、学习内容

1. 装配的相关概念;

2. 装配精度检验基础;

3. 升降台式铣床装配精度检验;

4. 卧式车床装配精度检验;

5. 加工中心装配精度检验概述。

二、学习目的

1. 掌握升降台式铣床装配精度检验项目、手段及方法;

2. 掌握升卧式车床装配精度检验项目、手段及方法。

三、自我测试

1.简述题

1)什么是调整法装配?

2)调整装配法与修配装配法在原则上有什么共性?

3)什么是完全互换法装配?

4)在普通车床上车削端面时,切出了如同端面凸轮一般的形状,而在端面中心附近出现一个凸台,那么引起下列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5)在机械设备的装配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调整装配法装配,其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6)当主轴存在春径向回转误差时,在镗床上镗出孔的误差一般为什么样?

7)主轴组件在安装到箱体孔上后,引起轴承外圆中心线与主轴组件轴心线产生夹角的原因是什么?

8)在装配普通车床尾座时,其工艺要求尾座必须高于主轴中心0~0.06mm,若满足此要求,一般可采用什么装配方法?

9)为使设备工作协调、可靠,装配中的调整就是要按着规定的技术规范调节?

10)直接选配法的装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因素?

11)尺寸链中各环不需要经过任何选择和修整,就能保证其封闭环预定精度的装配方法叫什么?

12)采用互换装配法时,应按什么原则来确定零件的加工公差?

13)机器装配精度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案例:

1)立式铣床检测主轴锥孔中心线的径向跳动的检测。

2)立式铣床主轴回转中心线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检测

3)卧式车床主轴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的检测。

4)卧式车床主轴中心线与尾座中心线等高检测。

5)卧式车床尾座套筒锥孔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检测。

四、参考答案:(可以省略提问)

1.简述题

1)装配时,使用可换垫片,衬套和镶条等,以消除零件间的累积误差或配合间隙的装配方法。

2)方法相似。

3)装配精度完全依赖于零件加工精度的装配方法,即为完全互换法。

4)轴向窜动。

5)装配时采用可动调整件,能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可以定期调整,以保持或恢复配合精度及零件可按经济精度要求确定尺寸公差。

6)椭圆形。

7)箱体孔的不同轴。

8)修配法。

9)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与松紧程度

10)零件的加工精度。

11)完全互换法。

12)采用互换装配法时,应按下面两种原则来确定零件的加工公差:

a.各有关零件公差之和应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

b.各有关零件公差值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

13)定位精度、相互位置精度、传动精度、几何精度及工作精度。

说明:根据课程题量及类型合理增减题型,题量宁多勿少。

格式要求:字体为宋体,标题小二、章节三号、内容五号、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左右为2。

健康评估期末考试题复习过程

健康评估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典型阑尾炎的疼痛特点是( ) A上腹痛B.下腹痛C.左下腹痛D.右下腹痛E.转移性右下腹痛 2可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是( ) A.急性喉炎 B.气管异物 C.急性会厌炎 D.支气管哮喘 E.喉头水肿 3.对发热病人的询问,正确的是( ) A“发热前有寒颤吗?”B“您除了发热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C“您体温上升都在下午吗?”D“您发热时有无头痛?” E“您发热时有谵妄吗?” 4.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可见于( ) A.颠茄类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洒精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癫痫 5.主诉的基本内容应反映( ) A主要症状和发病时间B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C症状和发病时间不包括体征D病人就诊时的症状和体征 E主要症状体征及伴随症状 6.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 ) A上消化道少量出血B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 C下消化道少量出血D下消化道大量出血E消化道炎症 7.镜下血尿常见于( ) A肾炎B肾盂肾炎C肾结核D肾癌E。以上均可 8. 判断贫血及贫血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是( ) A.红细胞计数 B.血红蛋白测定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沉检查 E.红细胞脆性试验 9.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最高的是( )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0.“三凹征”见于( ) A气管异物B支气管哮喘C大量胸腔积液D 阻塞性肺气肿E重症肺炎 11.某男性病人,因急性脑出血入院两天,连续睡眠19小时,期间呼之能醒,可进行简单对话,过后很快又入睡,此时病人处于( ) A昏迷状态B昏睡状态C意识模糊状态D嗜睡状态E清醒 12.皮疹和出血点的区别在于( ) A颜色不同B是否高出皮面C有无局部压痛 D多发或孤立存在E压之是否褪色 13.心源性水肿常先出现于( ) A下垂部位B眼睑C全身D胸腔E腹腔 14.发绀是由于( ) A毛细血管扩张充血B红细胞量增多C红细胞量减少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の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の生存和发展の一切客观存在の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の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の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の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の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の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の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の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の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の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μmの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の颗粒物。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の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の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の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 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の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の重要组成部分,指の是以相对稳定の陆地为边界の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の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の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の三角洲与海洋。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の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の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の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の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の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の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の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の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の变化过程。 1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诸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の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5.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の浓度降低或消失の过程。 16.潜性酸度:指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引起の酸度,以100g烘干土中H+の摩尔数表示,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17.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当其达到一定数量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导游基础知识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导游基础知识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烹饪 1.世界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 中国烹饪(东方烹饪流派的代表); 法国烹饪(西方烹饪流派的代表); 土耳其烹饪(阿拉伯烹饪流派的代表); 2.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菜系: A.四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 B.八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 C.十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北京(京),上海(沪); D.十二大菜系:山东(鲁),淮扬(扬),四川(川),广东(粤),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闽),北京(京),上海(沪),河南(豫),陕西(陕.秦); 3.从原料性质划分: 1)素菜: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 2)荤菜; 4.从功用划分: 普通菜和保健医疗菜; 5.从生产者主体划分: 市肆菜,食堂菜和家庭菜; 6.从时代划分: 1)仿古菜:仿宫廷菜,仿官府菜(孔府菜,谭家菜等),仿唐菜,仿宋菜,仿 2)现代菜; 7.地方菜系的分支: 1)山东菜:(分支):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 2)湖南菜:(分支):湘江流域菜(以长沙,湘潭,衡阳为中心),洞庭湖区菜(以常德,岳阳,益阳为中心),湘西山区菜(以吉首,怀化,大庸为中心); 3)四川菜:(分支):成都菜(上河帮),重庆菜(下河帮),自贡菜(小河帮);

4)江苏菜:(分支):淮扬菜(扬州,淮安),江宁菜(镇江,南京),苏锡菜(苏州,无锡),徐海菜(徐州,连云港); 5)广东菜: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 6)浙江菜: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 7)福建菜:福州菜,闽南菜(以厦门,泉州为中心),闽西菜(客家话区); 8)安徽菜:皖南菜,沿江菜,淮北菜; 9)北京菜; 10)上海菜; 11)西北菜:陕西菜(代表),甘肃菜,青海菜,宁夏菜,新疆菜... 12)东北菜:辽宁菜,吉林菜,黑龙工菜; 8.国大菜系选料,技法,味型特点比较. 1)山东菜:选料特点:注重以当地特产为条件选料; 技法特点:精于制汤和以汤调味.烹调法以爆,炒,扒,熘最为突出. 味型特点:味型以咸鲜为主而善于用葱香调味. 2)四川菜:选料特点:取料广泛; 技法特点:技法中以小炒,小煎,小烧,小烽糙,干烧,干煸见长. 味型特点:味型丰富,百菜百味,以麻辣,鱼香,怪味等擅长. 3)江苏菜:选料特点:取料不拘一格而物尽其用,重鲜活; 技法特点:特别讲究刀工,火工和造型,擅长炖,焖,煨,焐. 味型特点:调味重清爽鲜淡平和(徐海以咸鲜为主). 4)广东菜:选料特点:取料广博奇杂而重 技法特点:烹调方法多而善于变化,长于炒泡,清蒸,煲,尤其独擅局,屈,炊炒等.味型特点:调味香清脆鲜爽嫩滑而突出原味. 9.其他菜系味型特点比较: 浙江菜:口味重鲜嫩清脆; 福建菜:口味福州偏酸甜,闽南多香辣; 湖南菜:口味重辣酸香软脆; 安徽菜:口味以咸鲜香为主; 北京菜:口味以北方浓郁酥烂为主,兼肯南方讲求的嫩脆清鲜; 上海菜:口感以清淡为主,讲求嫩脆酥烂;

语音信号处理复习华南理工

语音信号处理复习 第二章语音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1,定义: (1)语音是指人们讲话时发出的话语,它是一种声音,具有声学特征的物理特性。而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声音,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声音,是组成语言的声音。因此语音是语言和声音的组合体。 (2)语音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一种声波,它具有音色、音调、音强和音长。 ①音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 ②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③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④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时间的长短 (3)任何语言都有语言的元音和辅音两种音素: 元音:当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气流从喉腔、咽腔进入口腔从唇腔出去时,这些声腔完全开放,气流顺利通过。一个重要的声学特性是共振峰。 辅音:由于通路的某一部分封闭起来或者受到阻碍,气流被阻不能畅通。包括清音和浊音。 ①浊音:声带振动 ②清音:声带不振动 (4)人的听觉系统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①时频分析特性:人的耳蜗就像一个频谱分析仪,将复杂的信号分解成各种频率分量。 ②听觉掩蔽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听觉掩蔽效应指在一个强信号附近,弱信号将变得不可闻,被掩蔽掉了。掩蔽效应分为同时掩蔽和短时掩蔽。 2,语言信号生成的数学模型: ①激励模型:在声门(声带)以下,称为“声门子系统”,它负责产生激励振动,是激励系统 ②声道模型:从声门到嘴唇的呼气通道是声道,是声道系统 ③辐射模型:语音从嘴唇辐射出去,则嘴唇以外是辐射系统 3,语音信号的特性分析: (1)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特性: ①时域波形:周期性,周期对应声带振动的频率,即基音频率。 ②频谱特性:共振峰特性。元音频谱有明显的几个凸起点,它们出现的频率就是共振峰频率。清辅音频谱 峰点之间的间隔是随机的,没有周期分量。 (2)语谱图: 语谱图是一种三维图谱,它是表示语音频谱随时间变化的图形,其纵轴为频率,横轴为时间,任一给定频率成分在给定时刻的强弱用相应点的灰度或色调的浓淡来表示。语谱图中显示了大量的与语音的语句特性相关的信息,它综合了频谱图和时域波形的特点,明显地显示出语音频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或者说是一种动态的频谱。记录这种谱图的仪器就是语谱仪。 语谱图中的花纹有横杠、竖直条和乱纹等。 ①横杠:与时间轴平行的几条深黑色带纹,它们相应于短时谱中的几个凸点,也就是共振峰。 ②竖直条:与时间轴垂直的一条窄黑带,每个竖直条相当于一个基音,条纹间的距离表示基音周期。 ③乱纹:清擦音从语谱图上看表现为乱纹,乱纹的深浅和上下限反映了噪声能量在频域中的分布。 4,语音信号的统计特性: 语音信号的统计特性可以用它的波形振幅概率密度函数和一些统计量(如均值和自相关函数)来描述。 第三章语音信号分析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赢在路上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D.生态破坏 2. 属于大气污染的人为污染源是【】 A.火山喷发B.自然尘埃C.工业排放D.海浪飞沫 3. 我们看到某些冰箱上附有绿色标志,意指其较少的使用了【】 A.CO2B.CH4C.绿色物质D.氯氟烃 4. 保护臭氧层的公约是【】 A.《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B.《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 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巴塞尔公约》 5. 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关的是【】 A.核试验B.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C.酸雨D.大量施用农田化肥 6. 《巴塞尔公约》控制的是【】 A.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B.生活垃圾的越境转移 C.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D.工业废物的越境转移 7. 交通噪声占城市环境噪声的【】 A.30% B.50% C.70% D.100% 8. 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的国际条约是【】 A.《21世纪议程》B.《巴塞尔公约》C.《开罗宣言》D.《东京宣言》9.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的是【】 A.自然保护区B.植物园C.动物园D.树木圆 10. 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B.森林C.矿石D.风力 11.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哪种污染【】 A.物理B.化学C.生物D.物理化学 12. 无机汞在水环境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 A.金属汞B.汞的化合物C.汞的络合物D.甲基汞 13. 全球变暖会导致降水带的移动,一般会使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异常变化

14. 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10μm的粒子是【】 A.飘尘B.降尘C.细颗粒物D.粗颗粒物 15. 平流层臭氧吸收【】 A.紫外线辐射B.红外线辐射C.γ射线辐射D.α射线辐射 16. 如果地球森林大面积消失,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CO2增加B.SO2减少C.O3减少D.NOx减少 17. 引起赤潮的原因是【】 A.氰化物污染B.毒物污染C.陆源N、P超标排放D.塑料垃圾 18. 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 A.频率B.声强C.声压级D.噪声级 19. 堆肥化属于固体废物一般处理的【】 A.预处理技术B.焚烧热回收技术C.热解技术D.微生物分解技术 20. 下列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B.森林C.草原D.太阳能 21. 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可采取【】 A.编制生态规划B.生态工艺C.生态农场D.无污染工艺 22.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是【】 A.自然保护区B.植物园C.动物园D.风景名胜区 23. 按范围划分,离人类最近的环境是【】 A.聚落环境B.地理环境C.地质环境D.宇宙环境 24. 通常所说的工业“三废”是指【】 A.废气噪声废水B.废水废渣噪声C.废气噪声废渣D.废水废气废渣 25. 可对植物叶片产生覆盖作用的大气污染物是【】 A.颗粒物B.SO2C.NO2 D.PAN 26. 目前被认为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A.CO2B.氟氯烃C.石油D.煤 27.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 A.加热作用B.反射作用C.穿透作用D.中毒作用

《健康评估》试题及答案

《健康评估》试题及答案 (100选择题) A1型题 1.护理评估的最终目的是 A.全面采集病人的资料 B.纠正医生不妥的诊断 C.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D.取得病人的信任 E.结合病史做出医疗诊断 2. 护理病史采集中错误的做法是 A.护士先做自我介绍 B.询问病史时多问少听 C.交谈中避免套问 D.结束谈话时简单重复内容 E.对患者的疑虑应作必要的指导 3. 护士获得客观健康资料的主要途径是 A.阅读病历及健康记录 B.病人家属的陈述 C.观察及体检获取 D.病人的抚养人提供 E.病人本人提供 4.个体患病后对机体功能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自身体验称为 A.症状 B.体征 C.感受 D.压力 E.反应 5. 清晨眼睑水肿,逐渐蔓延全身,应考虑哪种疾病 A 门脉性肝硬化 B 右心衰竭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E 营养不良. 6. 咳嗽与咳痰疾病中,下列哪些疾病最常见 A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B 呼吸道疾病 C 胸膜疾病 D 心血管疾病 E.血液系统疾病 7.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下列哪种疾病不是吸气性困难常见疾病 A. 气管肿瘤 B. 气管异物 C. 喉痉挛 D. 慢支伴肺气肿 E.纵隔肿瘤 8.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是 A 铁锈色痰 B 粉红色泡沫痰 C 粘液性痰 D 草绿色痰 E.鲜红色血痰 9.咯血时出血部位不可能位于 A 支气管 B 肺 C 胃 D 喉 E.气管 10.毛细血管血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多少 g/L 时可以出现紫绀 A 150 B 50 C 95 D 26 E.15 11 中心性紫绀具有 A 多出现在四肢末梢 B 皮肤温暖 C 加温可消失 D 按摩可消失 E.以上都不是 12.常出现心悸的疾病是 A 肺气肿 B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 糖尿病 D 消化性溃疡 E.腹泻 13.呕吐伴右上腹痛应考虑 A 肠梗阻 B 胆囊炎 C 食物中毒 D 阑尾炎 E.肠息肉 14 头痛伴喷射性呕吐常见于 A 颅内压增高 B 胆石症 C 幽门梗阻 D 甲状腺危象 E.急性腹膜炎 15.呕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 消化性溃疡 B 急性胃炎 C 肝硬化 D 流行性出血热 E.肺结核 16.粘液脓性鲜血便见于 A 阿米巴痢疾 B 直肠癌 C 急性细菌性痢疾 D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E.痔疮 17.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疾病是 A 胆总管结石 B 肝炎 C 新生儿溶血 D 蚕豆病 E.输血反应 18.肉眼血尿每升尿内含血至少为 A 1ml B 2ml C 3ml D 4ml E5 ml 1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出现 A 营养不良性水肿 B 特发性水肿 C 粘液性水肿 D 局限性水肿 E.以上都不是

语音信号处理复习题

1 研究语音信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人类的通信有哪三种方式,从而说明语音信号处理有哪三个学科分支? 它的目的一是要通过处理得到一些反映语音信号重要特征的语音参数以便高效的传输或储存语音信号信息;二是要通过处理的某种运算以达到某种用途的要求。 1.什么叫做语言学?什么叫做语音学?言语过程可分为哪五个阶段? 语音中各个音的排列由一些规则所控制,对这些规则及其含义的研究学问称为语言学;另一个是对语音中各个音的物理特征和分类的研究称为语音学。人的说话过程如图2-1所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想说阶段: (2)说出阶段: (3)传送阶段: (4)接收阶段: (5)理解阶段: 3、有哪几种描述声道特性的数学模型?请说明声管模型流图是如何得出的?有几种共振峰模型?各有什么特点和适用情况? 声道的数学模型有两种观点: 1)声管模型 将声道看为由多个不同截面积的管子串联而成的系统。在“短时”期间,声道可表示为形状稳定的管道。 另一种观点是把声道视为一个谐振腔,按此推导出的叫“共振峰模型”。 共振峰模型,把声道视为一个谐振腔。共振峰就是这个腔体的谐振频率。由于人耳听觉的柯替氏器官的纤毛细胞就是按频率感受而排列其位置的,所以这种共振峰的声道模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一般来说,一个元音用前三个共振峰来表示就足够了;而对于较复杂的辅音或鼻音,大概要用到前五个以上的共振峰才行。基于物理声学的共振峰理论,可以建立起三种实用的共振峰模型:级联型、并联型和混合型。 (1)级联型声道模型

这时认为声道是一组串联的二阶谐振器。从共振峰理论来看,整个声道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和多个反谐振频率,所以它可被模拟为一个零极点的数学模型;但对于一般元音,则用全极点模型就可以了。它的传输函数可分解表示为多个二阶极点的网络的串联: N=10,M=5时的声道模型如下图所示: (2)并联型声道模型 对于非一般元音以及大部分辅音,必须考虑采用零极点模型。此时,模型的传输函数如下: 通常,N>R ,且设分子与分母无公因子及分母无重根,则上式可分解为如下部分分式之和的形式: 这就是并联型的共振峰模型。如图2-21所示(M=5)。 (3)混合型声道模型 上述两种模型中,级联型比较简单,可以用于描述一般元音。当鼻化元音或鼻腔参与共振,以及阻塞音或摩擦音等情况时,级联模型就不能胜任了。这时腔体具有反谐振特性,必须考虑加入零点,使之成为零极点模型。采用并联结构的目的就在于此,它比级联型复杂些,每个谐振器的幅度都要独立地给以控制。但对于鼻音、塞音、擦音以及塞擦音等都可以适用。正因为如此,将级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结合起来的混合模型也许是比较完备的一种共振峰模型。 22 12112cos(2)()12cos(2)k k k k B T B T M k B T B T k k e F T e V z e F T z e z ππ------=-+=-+∏∑∑=-=--= N k k k R r r r z a z b z V 1 1)(∑ =----=M i i i i z C z B A z V 12 11)(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 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2)Hg2Cl2(3)Hg(4)Hg(CH3)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2 (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 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 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 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 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 (1)TSP(2)NOX(3)灰尘(4)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2020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北京-重点知识归纳

北京 11.熟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概况。 12.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3.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熟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14.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15.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地理气候] 1.国家中心城市,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 2.曾用名:燕京,大都,京师,北平,顺天府 3.16个市辖区 [交通资源] 4.8条国家级高速公路:G1-7+G45 5.9条国内铁路:承包九通桂原哈+北上广 6.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全球规模最大,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

7.矿产资源:67种矿种,44种列入国家储量表 8.动物区系: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所以北京的动物区系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 9.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水系 10.大型水库:密云、怀柔、官厅、海子水库 历史沿革] 11.北京历史可追溯到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在世界同一阶段,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是公认的人类发祥地之一 13.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址:“东胡林人”墓葬 14.帝都历史:燕辽金元明清。其中,燕(蓟城)、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 文化艺术] 15.京味文学: 老舍——《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刘绍棠——《春草》《中秋》《地火》《蒲柳人家》

健康评估(专升本)期末考试

1. (单选题) 关于价值观对健康行为的影响,错误是(本题 2.5分) A、价值观能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 B、价值观能左右个体决策健康问题的轻重缓急 C、价值观可影响个体对健康问题的认识 D、价值观通常不影响个体对治疗手段的选择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2.5 2. (单选题) 中心性发绀主要见于(本题2.5分) A、药物中毒 B、心肺疾病 C、右心衰竭 D、严重休克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2.5 3. (单选题) 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称为(本题2.5分)

A、交替脉 B、水冲脉 C、迟脉 D、重搏脉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2.5 4.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表现(本题2.5分) A、黄疸多较严重,皮肤呈暗黄色 B、伴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 C、尿色加深如浓茶 D、粪便颜色加深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2.5 5. (单选题)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为(本题2.5分) A、抗-HBs B、抗-HBe

C、抗-HBclgM D、抗-HBclgG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5 6. (单选题) 尿液中血液超过多少毫升时可出现肉眼血尿(本题2.5分) A、1ml B、2ml C、3ml D、4ml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2.5 7. (单选题) 无法分辨自己与他人,或无法从社会环境中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区分出来,为(本题2.5分) A、身体意象紊乱 B、自我认同紊乱 C、社会认同紊乱 D、情景性自尊低下

《健康评估》期末考试试卷(B)

一、填空题(20分)- 1.身体评估的基本的检查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2.健康史中围绕主诉详细描述被评估者自患病以来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应对全过程的部分被称为现病史。- 3.健康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一般资料;(2)主诉;(3)现病史;(4)既往健康史;(5)目前用药史;(6)成长发展史等。- 4.常见的发热类型有:(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不规则热(波状热、回归热)。- 5.大咯血是指每日咯血量在500ml 以上或一次咯血量在300ml 以上。- 6.血中非结合型胆红素增高引起的黄疸,见于溶血性黄疸。- 7.右侧张力性气胸时,气管应偏向左侧。- 8.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部可听到大量哮鸣音。- 9.因为第一心音是由于房室瓣关闭而产生的,所以它是心脏收缩期开始的标志。- 10.窦性心律在心电图上必备的两个条件是(1)P波在avR导联倒置;(2)P-R间期≥ 0.12s 。-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护理诊断与发热无关(D)- A.体温过高 B.体液不足 C.营养失调 D.窒息的危险 E.意识障碍- 2.下列哪项不是内脏痛的特点(A)- A.尖锐刺痛 B.钝痛 C.烧灼痛 D.绞痛 E.常伴牵涉痛。- 3.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紫绀(E)- A.长期居住在高原 B.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征) C.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D.严重胸廓畸形 E.重度贫血- 4.上消化道出血量在多少时可出现柏油样大便?(B)- A. 5~10ml B.50~70ml C. 20~30ml D. 100ml以上 E.以上都不是- 5.最轻的意识障碍是(C)- A.昏睡 B.意识模糊 C.嗜睡 D.烦躁 E.对声音刺激无反应- 6.正常人肺部叩诊音是(D)- A.过清音B.鼓音C.实音D.清音E.浊音- 7.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位置在(C)- A.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 B.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1cm C.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 D.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1cm E.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2.5cm- 8.移动性浊音阳性,说明腹腔积液已达(B)- A.500ml以上B.1000ml以上C.100ml以上D.800ml以上E.1500ml以上- 9.下列哪项属于浅反射(A)- A.角膜反射B.膝腱反射C.肱二头肌反射D.髌阵挛E.颈强直-10.下列哪项不是心理评估的内容(E)- A.自我概念B.认知水平C.情绪情感D.压力与应对E.角色功能的评估- 11.心电轴的正常范围(D)- A.0°~ -30°B.0°~ +30° C.0°~ +60°D.0°~ +90°-E.0°~ +120°- 12.嗜中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C)- A.急性感染B.大出血C.病毒感染D.白血病E.应激性溃疡- 13.正常人24小时尿比重的波动幅度,不应小于(C)- A.0.005 B.0.007 C.0.009 D.0.010 E.0.012-

通信中的语音信号处理复习大纲

《通信中的语音信号处理》复习大纲 北科大版 1、了解语音信号处理的目的、实质和发展历史; 实质: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 目的:通过处理得到一些反映语音信号重要特征的语音参数以便高效地传输或储存语音信号所包含的信息。 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某种运算以达到某种要求。 发展历史:1876年电话的发明,贝尔(Bell); 1939年声码器的研制成功—声源+声道; 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语谱图仪—语音识别研究的开始; 50年代第一台口授打字机和英语单词语音识别器; 60年代出现了第一台以数字计算机为基础的孤立词语音识别器和有限连续语音识别器; 70年代动态规划技术、隐马尔可夫模型、线性预测技术和矢量量化码书生成方法用于语音编码和识别; 80、90年代语音处理技术产品化—IBM Tangora-5和Tangora-20英语听写机,Dragon Dictate 词汇翻译系统(70000),汉语听写机。 CMU语音组研制成功SPHINX系统(997,95.8%); 国内,清华大学、中科院声学所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在汉语听写机研究方面有一定成果。 (除了属于这种LPC[线性预测分析法]的方法外,还开发了各种数字语音处理方法。到目前为止,相继实现了语音编码、语音分析、语音合成、语音修正、语音识别、说话者识别等各种具体应用系统。) 2、理解和掌握语音信号的表示和处理方法,常用的语音编码的采样率和相应的数字语音信号的速率; 1.语音表示方法的选择:要保存语音信号中的消息内容;表示形式要便于传输和存储、变换和处理,不至于严重损害消息的内容, 有用信息更易于被提取; 2. 语音信号数字表示的优点: 数字技术能完成许多很复杂的信号处理工作; 语音可以看成是音素的组合,具有离散的性质,特别适合于数字处理; 数字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价廉、紧凑、快速等特点,很容易完成实时处理任务; 数字语音适于在强干扰信道中传输,易于和数据一起在通信网中传输,也易于进行加密传输。 3. 语音信号的数字表示方法:波形表示—采样和量化,保持波形;参数表示—激励源和模型参数(第二章) 语音信号的特点—短时平稳性 4. 处理方法:短时时域处理方法—短时能量、短时平均过零率以及短时自相关函数计算 短时频域分析—短时傅立叶分析 线性预测技术—本质上属于时域分析方法,但其结果可以是频域参数 倒谱和同态分析、矢量量化和隐马尔可夫模型 5. PCM编码:采样率:8000次/second,均匀量化:采样率12bps信号速率96kbps,非均匀量化:采样率8bps信号速率64kbps ADPCM:采样率:8khz速率:32kbps 3、理解语音信号的产生过程、发生机理和语音信号的声学特性; 产生过程:语音是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相互传递的信号,传递的媒介是声波,说话人的发音器官做出发声动作,接着空气振动形成声波,声波传到听者的耳朵里,立刻引起听者的听觉反应 发生机理: 声学特性:频率:与音高有关;振幅:与响度有关。 4、理解和掌握语音信号浊音的基音频率、共振峰,及共振峰的计算方法; 浊音的基音频率(F0):由声带的尺寸、特性和声带所受张力决定,其值等于声带张开和闭合一次的时间的倒数。人类基音频率的范围在60Hz至450Hz左右。 共振峰(formant):声道是一个谐振腔,当激励的频率达到至声道的固有频率,则声道会以最大的振幅振荡,此时的频率称之为共振峰或共振峰频率。声道具有的一组共振峰,声道的频谱特性主要反映出这些共振峰的不同位置以及各个峰的频带宽度。共振峰及其带宽取决于声道某一瞬间的形状和尺寸,因而不同的语音对应于一组不同的共振峰参数。实际应用中,头三个共振峰最重要。

最新环境科学概论模拟试题

环境学导论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气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2、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半衰期:进入土壤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使其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4、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5、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及功能的现象,称水体污染。 6、光化学烟雾:含有NOX 和烃类大气,在阳光的紫外线(290~430nm)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叫光化学烟雾。 7、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8、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 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9、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10、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自净作用的速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叫土壤污染, 11、生化需氧量: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12、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量。一般理解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13、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4.噪声: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 二、填空: 1、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 2、大气的运动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大气的力中,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最为重要。而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常用的水中有机物污染指标包括CODcr、BOD5、TOC、TOD。 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卫生填埋,但需注意防止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6、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doc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 1、朝代大事记: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文化--河南仰韶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文 父系氏族--河南龙山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浙江良渚(zh洱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 夏商:古代园林的囿(ydu)>台出现在殷商时代,最早有 文字记载的时期,甲骨文、钟鼎文,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西周:井田制,手工业的分工更细,号称“百工”,谥号,天子的称谓春秋、战国:初税亩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瓦解,都江堰,郑国渠,百家争鸣,《甘石星经》,扁鹊的“四诊法”,蹴鞠。 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量衡,统一货币,小篆,焚书坑儒,开凿灵渠,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文景之治,推恩令,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耦耕法,井渠法(坎儿井),《周髀算经》,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司马迁《史记》, 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西汉晚期佛教的传入东汉:光武中兴,杜诗“水排”,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蔡伦造纸,张衡浑天仪,地动仪,《二京赋》,《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王允《论衡》,班固《汉书》,《两都赋》,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黄巾军大起义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贾思勰xiE《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北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南朝范缜《神灭论》,梁昭明太子萧统《昭明文选》,东晋法显《佛国记》,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代:隋“三省六部制”,赵州桥,僧人一行《大衍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三彩(红、黄、绿),《唐本草》,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陆羽《茶经》,史学家刘知几《史通》,史学家杜佑的《通典》,唐代诗歌,唐宋八大家(韩愈居首),唐代“传奇”,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鉴真东渡,玄奘《大唐西域记》,莫高窟 五代十国、宋、元: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代郭守敬的《授

语音信号处理考试题(综合)

语音信号处理重点、考点、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A卷 1、矢量量化系统主要由编码器和组成,其中编码器主要是由搜索算法和构成。 2、基于物理声学的共振峰理论,可以建立起三种实用的共振峰模型:级联型、并联型和。 3、语音编码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和混合编码。 4、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的基本依据是语音信号的和人的听觉感知机理。 5、汉语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三部分组成。 6、人的听觉系统有两个重要特性,一个是耳蜗对于声信号的时频分析特性;另一个是人耳听觉的效应。 7、句法的最小单位是,词法的最小单位是音节,音节可以由构成。 二、判断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预测编码就是利用对误差信号进行编码来降低量化所需的比特数,从而使编码速率大幅降低。() 2、以线性预测分析-合成技术为基础的参数编码,一般都是根据语音信号的基音周期和清/浊音标志信息来决定要采用的激励信号源。() 3、自适应量化PCM就是一种量化器的特性,能自适应地随着输入信号的短时能量的变化而调整的编码方法。() 三、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不属于衡量语音编码性能的主要指标是()。(A)编码质量(B)矢量编码(C)编码速率(D)坚韧性 2、下列不属于编码器的质量评价的是()(A)MOS (B)DAM(C)DRT(D)ATC 3、限词汇的语音合成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一般我们是采用()作为合成基元。 (A)词语(B)句子(C)音节(D)因素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画出矢量量化器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其各部分的作用。 2、试画出语音信号产生的离散时域模型的原理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五、简答题:(共5小题,前三小题,每题5分,后两小题,每题10分,共35分) 1、线性预测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3、矢量量化器的所谓最佳码本设计是指什么? 4、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Ⅹn(ejw)的定义式,请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物理意义的分析。 5、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的矛盾性,请给予分析说明。 六、计算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 1、已知一个简单的三状态HMM模型的图形,如图一所示。求该HMM模型输出aab的概率为多少?(要有求解过程,无计算过程不得分)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一、填空题 1.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 2.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氧化。 4.大气污染中,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和()。 5.大气污染中,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污染源和()污染源。 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的降水。 7.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 9.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 10.所谓生物多佯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植物、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11.“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12.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强化管理。 13.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14.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 15.对林地土壤进行土壤污染评价时,应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级标准。 16.1996年我国颁布了《》(GB3096—1996)用以代替1982年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7.生物监测结果之所以具有可比性,是由于生命具有()。 18.某一污染物质如SO2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综合指数或分指数。 19.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时间和()变化特征。 20.作水环境影响评价须先同主管的环保部门确定河段或水域的功能和环境()值。 21.人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和经济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 C.大面积砍伐森林 D.噪声 2.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 A.C02B.H20 C.N2 D.SO2 3.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 A.大于10um B.小于10um C.等于10um D.不大于10um 4.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 A.燃料燃烧B.森林火灾 C.交通运输 D.农业排放 5.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

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7.1、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 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2、旅游业的构成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7.3、旅游业的性质 文化性和经济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