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顺风耳,战神]战神的顺风耳

[顺风耳,战神]战神的顺风耳

[顺风耳,战神]战神的顺风耳
[顺风耳,战神]战神的顺风耳

战神的顺风耳

索姆河战役中,英军第39攻城榴弹炮连的203毫米榴弹炮正在开火

1916年6月,在正式发起索姆河战役前,英军集中大量火炮,对德军阵地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连续5天不间断的猛烈炮击,总共消耗炮弹150万发,比战争第一年英军所消耗的全部炮弹还要多。一名参战的英军炮兵后来回忆说,在阵地上,无论向右看还是向左看,目力所及,“都是炮火的闪光”。其震天动地的场景,让人觉得宛如世界末日的降临。

到这场血腥异常的战役结束时,英军的伤亡人数已达42万人。面对这样骇人听闻的伤亡数字,传统的观点认为协约国方面并没有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并还在以后的攻势行动中重复着这样的错误。实际上,索姆河战役给英国陆军,尤其是炮兵部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逐步引领英国炮兵取得战场优势,直至战争结束。

一般而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炮兵主要担负两项作战任务:一是为步兵部队的突破提供直接支援,炮兵要用炮火在雷场和铁丝网地带中为步兵开辟通路,同时压制敌方的坚固支撑点;其二是弱化敌方的炮兵火力,阻断敌军对受威胁地段的增援。但事实上,第二项任务长时间以来在英军中都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制定作战计划时,这样的任务在排序中往往是靠后的。

但在索姆河战役后,这种状况很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反炮兵作战在英军炮兵的任务清单中跃居首位。英军炮兵开始信奉这样的理念:一旦确定敌方炮位就摧毁它,良机决不可错失。这种转变在部队组织结构上的反映,就是在军一级设置了专门的反炮兵参谋军官。尽管各个军设置这一职位有先有后,但反炮兵作战的中央集中控制体制还是逐步建立了起来,这对研究制定有效的反炮兵战术是至关重要的。正在开火的英军12英寸(305毫米)攻城榴弹炮

与此同时,火炮和炮弹的制造也有了进步。大批量生产的火炮在射击精度上能保持一致,同口径炮弹发射药的装填量也更为精准统一。总体来说,武器的可靠性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借助于航空侦察以及其他更精准的观测手段,绘制的炮兵作战用地图的精确度也有了很大提高,目标距离的标示精度已在数英尺之内,炮兵已可以通过精密计算而不是仅仅依靠观察,来实施炮击作战。

反炮兵作战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发现敌方炮位。到1917年德军在西线已基本处于守势,因此对火炮的隐蔽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对英军炮兵来说,要把德国人的炮位找出来绝对是个很大的挑战。通常,通过审问战俘和进行航空侦察,能获取一些关于敌方火炮位置的情报,但这样的情报都不是很可靠。战俘们总会说一些审问者愿意听的话,航空侦察情报则需要其他独立渠道获得的情报来予以证实。按照一些炮兵军官的说法,航空情报至少有一半是无用的,因为飞行员在发现敌方炮火闪光时,往往并不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当然,航空侦察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总有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能及时提供极具价值的精准情报。但要获取这样的情报必须付出不小的代价,每隔一段时间,甚至只是一个星期,就有一名这样的优秀飞行员在起飞后再也没有回来。

确定敌方炮位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敌人开火时,通过观察炮口闪光来定位。这要求在

多个不同的位置上部署经过特别训练的观察人员,还要求有良好的通讯设施。观察员的位置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并在作战地图上标示出来。每个观察阵位上都要接上专用电话线。当敌人开炮时,观察员利用经纬仪来测定其方位。通过多个不同位置的观察员报告的方位,就能确定敌炮的具体位置。但这种办法的效率在白天并不高,而且到战争后期,随着炮弹发射药的改进,炮口闪光愈来愈不明显,观察难度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其效率。

但摆在布拉格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难题:记录声波抵达麦克风的确切时间,允许的误差不能超过百分之一秒。这在今天的计算机时代里并不困难,但在当时却极为不易。在经历了多次的试验、失败和改进后,布拉格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多个麦克风(一般是6个)组成一个声波接收阵列,麦克风捕捉到的声波被转化成电信号,传输到信号中心,并被记录到35毫米电影胶片上。另一台设备则在胶片上蚀刻出时间标记,其间隔为百分之一秒。完成这些工作后,胶片就会被送去判读。胶片上凸起的线条就表示火炮射击时产生的噪音,通过对比声波抵达不同监听站的时间,就能获取计算所需要的数据。计算的过程需耗时5~30分钟,计算的结果则会标注到大比例作战地图上,而且要随时进行更新。劳伦斯?布拉格

一套完整的音响测定系统单元通常包括6个麦克风阵列监听基站和2个观察哨。每个阵列都精确地布置在预定的地方,并在作战地图上标示出来。观察哨都布置在监听站的前方,一般在距离敌方阵地不到0.8千米的地方,监听站则布置在距离前沿大约3.6千米处。这样一个单元需要使用大约64千米长、比普通电话线质量更好地低电阻绝缘导线。实战中,观察哨内的人员一旦看到敌炮开火的闪光,或是听到敌炮射击的声音,就立刻打开开关,让整个测定系统工作起来。

整个定位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布拉格和他的团队在实践中将其逐步完善,并掌握了各种不同的气象条件对声波传递的影响,以及如何对此进行补偿。例如,为了掌握实时声速,技术人员会在靠近战线的地方用麦克风围成一个圈,然后在圈内中心引爆炮弹发射药,通过实地测定声速来计算出相应的补偿量。他们还逐渐建立起了一套记录保存系统,并对已知的和疑似的敌军炮位进行动态标示。德军炮位有所变动,英军技术人员就会根据侦听到的炮声来进行相应计算和绘图。

音响测定系统虽然在一战的反炮兵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其固有的局限性。这种系统只有在战线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为布置监听基站就需要花上一到两天的时间,而在机动作战情况下自然无法工作,这在康布雷战役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当英军轻松地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后,炮兵部队随即向前推进,但其作战成效不升反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音响测定系统无法及时地跟上来。另外,这套系统在使用上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敌军炮兵的战斗行动是以试射为开端的。而如果对方不进行试射,直接实施效力射,那么侦测系统就无能为力了。这些局限性使得音响测定技术在一战后逐渐被其他技术手段所取代。

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声波探测技术的改进,以及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音响测定技术开始重新焕发青春。现代战争的强电子干扰环境,使得这种被动探测技术再次获得各国军方的青睐。音响测定不受能见度限制和强电子干扰影响的特性,使其超出了反炮兵作战的范畴,逐渐广泛运用于战场目标识别领域。诸如瑞典Soras6 炮兵声测系统、美国PALS被动声定位系统、英国HALO敌方火炮定位系统等,都是现代被动声探测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典型成果。这些系统都采用计算机自动定位,探测距离已远达20~40千米,能

同时处理多个目标,探测精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由此不难预见,音响测定这种诞生于一战炮火中的技术,在新的世纪里仍将有一番大作为。康布雷战役中,英军9.2英寸(234毫米)榴弹炮正在做射击前的准备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