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题库网络版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题库网络版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题库网络版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题库网络版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题库

单选题(共0题,共0分)

1 .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A、A. 主权国家

B、B. 主权国家集团

C、C. 世界经济组织

D、D. 跨国公司

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中兴起的新中间阶层主要是指

A、A. 小手工业者、商人

B、B. 经理资本家

C、C. 中等资产阶级

D、D.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

3.美国最早提出遏制战略理论、具有“遏制理论之父”之称的代表人物是A、A. 乔治?凯南

B、B. 亨利?基辛格

C、C. 斯坦利?霍夫曼

D、D. 莫顿?卡普兰

4.解决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 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 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 反对霸权主义

5. 戈尔巴乔夫提出“国际政治新思维”的核心是

A、“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

D、实现“国际关系人性化”

6. “一国两制”这一方针最早提出是考虑如何解决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世界各国遗留的国家统一问题

7.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

A、《罗马条约》

B、《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布鲁塞尔条约》

8.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维护国际和平环境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

际经济新秩序

9.战后确立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

领域享有中心地位的是

A、《华盛顿协定》

B、《布鲁塞尔议定书》

C、《布雷顿森林协议》

D、《罗马条约》

10.标志冷战正式形成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C、凯南8000 字电报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1. 1969 年上台的联邦德国政府在

对外政策做出重要改变, 实施了

A、新东方政策

B、戴高乐主义

C、哈尔斯坦主义

D、三环外交

12.近年来大国之间建立" 伙伴关

系", 这种关系是

A、结盟关系

B、军事集团关系

C、对立关系

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关系

13.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军备竞赛

B、局部战争

C、国际经济旧秩序

D、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

14.亚非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

方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主召开的国际

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加达会议

D、曼谷会议

15.独立国家联合体是

A、国家的一种形式

B、超国家的政治经济实体

C、非常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合形式

D、权力有限的中央政权机关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席位是在

A、1970 年

B、1971 年

C、1972 年

D、1978 年

17.西方大国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

家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8.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B、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协调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在国际事务中永远不称霸

19.首次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刘少奇

20. 90年代的世界三大经济中心是

A、美国、欧盟、日本

B、美国、日本、欧洲

C、美洲、亚洲、欧洲

D、美国、中国、俄罗斯

21.冷战后, 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最基本的特征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

B、社会主义国家力量遭到很大削弱

C、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D、总体趋向缓和,但动荡因素很多

22.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是

A、1989 年11 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

B、1991 年11 月在汉城举行有中国参加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

C、1993 年 6 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

D、1993 年11 月美国西雅图非正式首脑会议的召开

2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

D、所有国家一律平等

24.冷战时期,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主要战略是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战略

C、超越遏制战略

D、缓和战略

25. 1974 年 2 月毛泽东主席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A、“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

虎”的论断

B、“中间地带”理论

C、“第二个中间地带”理论

D、“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26. 1991 年12 月苏联11 个

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决定成立独联

体, 签订的重要文件是

A、《阿拉木图宣言》

B、《明斯克协议》

C、《俄自联盟宣言》

D、《新联盟条约

27.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

结与合作

28. 20 世纪80 年代初明确提出

“政治大国”目标的是日本

A、田中内阁

B、三木内阁

C、中曾根内阁

D、竹下登内阁

29.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

世界贸易组织中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

力的借口主要有

A、技术标准问题

B、劳工标准和环境保护问题

C、原料初加工问题

D、人权问题

30.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

行,标志着全球贸易进入一个

A、平等、和谐的新时代

B、更加法制化、秩序化的新阶段

C、更加激烈复杂竞争的新时期

D、对发展中国家较为有利的新环境

31.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C、经济互助委员会终止

D、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32.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维护国际和平环境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

经济新秩序

33.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

家签订的比较公平多边贸易和经济合

作协定是

A、洛美协定

B、马格里布协定

C、阿鲁沙协定

D、雅温得协定

34.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现代科技的进步

C、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

D、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35.战后初期到60年代世界经济的特

点是

A、逐步形成美国经济称霸

B、美国经济和苏联经济争霸

C、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鼎足而立

格局形成

D、美国称霸世界经济

36.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37.世界经济组织中强调自主自愿、协

商一致、灵活渐进原则的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中美洲共同市场

D、亚太经合组织

38.目前最有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39.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

A、1960年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

B、1968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

C、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对换黄金

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

40.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是()

A、工业革命

B、科技革命

C、改革开放

D、文化交流

41.冷战的直接原因是()

A、意识形态的差异

B、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C、美国称霸世界

D、两大阵营争夺东欧

4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

A、政治集团

B、军事集团

C、经济团体

D、文化团体

43. 当前世界矛盾的局部变化和缓和,决定了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经济

B、、推进世界革命

C、巩固政权

D、保障人权

44.战后国际社会的主要力量及其政

治经济矛盾已集中反映在()

A、东西南北矛盾上

B、南北矛盾上

C、西西矛盾上

D、东西矛盾上

45. 确立美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

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雅尔塔体制

D、波茨坦会议

46.在知识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能源产业

B、电子产业

C、信息产业

D、钢铁产业

47.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中的“经济联

合国”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安理会

48. 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

作的新型合作组织诞生的标志是()

A、联合国

B、上海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9.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于

( )

A、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

B、肯尼迪政府时期

C、尼克松政府时期

D、克林顿政府时期

50.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

行的基本战略是( )

A、和平战略

B、解放战略

C、遏制战略

D、.缓和战略

51.美国最先提出遏制战略理论的是

( )

A、亨利·基辛格

B、兹·布热津斯基

C、乔治·凯南

D、卡尔·多伊奇

52. 美国最早正式提出“人权外交”

的是( )

A、杜鲁门政府

B、尼克松政府

C、里根政府

D、卡特政府

53.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战略是

( D )

A、超越遏制战略

B、世界新秩序战略

C、接触战略

D、参与和扩展战略

54.影响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主

要障碍是( )

A、人权问题

B、最惠国待遇问题

C、知识产权问题

D、台湾问题

55.战后至今,在美国全球战略历史演进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苏联是美国主要的战略对

B、充当世界霸主的战略目标

C、美国的实力地位

D、以进攻为主的策略手段

56.美国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的首要

目标是()

A、推行“人权”

B、“促进经济安全”

C、扩大势力范围

D、遏制俄罗斯

57.美国总统尼克松为实现中美关系

的缓和而首次访华是在哪一年

()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58.使美国陷入严重危机,因而不得不实行收缩战略的战争是()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海湾战争

D、阿富汗战争

59. 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对其狂轰滥炸并殃及我国使馆的国家是()

A、伊拉克

B、南斯拉夫联盟

C、伊朗

D、阿富汗

60. 20世纪70年代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的是(

A、美国、英国、法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美国、西欧、日本

D、美国、加拿大、西欧

61.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

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瑞典

62. 西方国家中提出并推行“新东方

政策”的是( )

A、美国肯尼迪政府

B、日本田中角荣政府

C、法国戴高乐政府

D、西德勃兰特政府

63. 1982年中曾根内阁对日本外交战

略作了重要调整,明确提出

()

A、谋求政治大国战略

B、有限推回战略

C、世界秩序战略

D、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多选题(共0题,共0分)

64. 90 年代初美苏两极的冷战结

束, 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其

表现为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东扩

B、《美日共同防御条约》进行修改并

强化

C、制造" 中国威胁论" 的舆论

D、美俄结成伙伴关系

正确答案:ABC。

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适用于处理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之间

的关系

B、适用于处理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

的关系

C、用于处理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D、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

66. 1995 年正式加入欧洲联盟的国

家有

A、挪威

B、奥地利

C、瑞典

D、芬兰

67.第三世界形成的重要里程碑有

A、万隆会议

B、不结盟运动诞生

C、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

D、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召开

68.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可以

A、提供较好的贸易环境以扩大出口贸

B、利用发达国家产业向全球梯度转移

的机会, 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

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加速的机

会, 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与技术

D、参与跨国投资, 利用海外资源

69.美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观点

A、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地位

B、在全世界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

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

C、强调同西方盟国的" 伙伴关

系", 加强西方联盟协调

D、利用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为美

国的战略利益服务

70.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

较快发展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

果, 包括

A、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增

B、社会生产关系领域进行了重大调整

C、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加深

和协调

D、国内外环境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外

部条件

71.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表述

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比较复

杂, 呈现多种类型

B、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走上了资本

主义道路, 其政治制度多是资本

主义性质的

C、军人政权是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的产物

D、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的大国目前都实施总统制

72.苏联粗暴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的突出事件是

A、苏南冲突

B、布拉格之春

C、波兰事件

D、对阿尔巴尼亚内政的干涉

73.新中国成立前夕决定了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方针, 包括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打倒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

D、积极椎动世界革命

74.第二次世界大站后,美国依仗其巨大的经济优势通过下列措施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

A、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对西欧、日本在经济上实行援助和控制

D、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7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扩的第一批成员国是

A、匈牙利

B、波兰

C、爱沙尼亚

D、捷克

7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出现一系列新变化,主要表现为

A、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B、垄断组织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增强

C、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加大

D、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

77.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A、中国

B、巴基斯坦

C、印度

D、缅甸

78.第三世界崛起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欧佩克的建立

79.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

主要有()

A、强权政治

B、霸权主义

C、恐怖主义

D、不平等待遇

80.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

题包括

A、环境恶化

B、能源短缺

C、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D、南北贫富悬殊扩大

81.帝国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82.冷战后,构建欧洲经济政治格局的

主要事态表现为(

A、苏联解体

B、欧盟扩大

C、德国统一

D、北约东扩

83.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里程碑有

()

A、亚非会议的召开

B、南北会议的举行

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D、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8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

展呈现出()特点。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市场化

C、经济局域化

D、经济信息化

85.当今时代主题是()。

A、世界贫困

B、世界和平

C、世界战争

D、世界发展

86.战后国际旧秩序的主要特征是

()。

A、强权政治

B、大国主宰世界

C、发展中国家掌握实权

D、西方垄断资本

87.与其它经济模式相比,社会市场经

济模式更多的会关注()。

A、社会效率

B、政府能力

C、社会公正

D、社会保障

88.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涌现

出了众多的政治思想,主要有()。

A、新自由主义

B、新保守主义

C、社会民主主义

D、绿色和平主义

判断题(共0题,共0分)

89.亚洲“四小龙”是指新加坡、韩国、

台湾、马来西亚。

T、

F、

90.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给世界各国带来好处又带来痛苦

T、

F、

91.从世界政治角度来看,中国是个政治大国;从世界经济总量来看,中国是个经济小国。

T、

F、

92.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雅尔塔体系

T、

F、

93.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制错位

T、

F、

94. “一边倒”即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T、

F、

9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指军事、科技力量强大的国家。

T、

F、

96.美国用“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控制。

T、

F、

正确答案:T。

97.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化期间中美正式建交。

T、

F、

98.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

T、F、

99.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

方向演变,主要形成了美、西欧、苏

联三足鼎立的局面。

T、

F、

100.(0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

易组织,世界银行,八国首脑会议是

调节当代世界经济运行的四大机制

T、

F、

101.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美

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

T、

F、

102.利用“人权”“民主”等问题,

干涉他国内政是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

主要问题之一。

T、√

F、×

103.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力量中心

是指美、英、法。

T、

F、

104.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

题是南北问题。东西问题是核心问

题。”

T、√

F、×

105.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的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它是与工业经济相适

应的

T、√

F、×

106. 南北关系是一种平等的政治关

系。

T、√

F、×

107. 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

界政府。

T、√

F、×

108.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经济全球

化发展趋势的加强,政治问题在国际

关系中的地位上升。

T、√

F、×

109.经济发展总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

阶段转化,而且转化的速度越来越慢。

T、√

F、×

110.两极格局崩溃的根本原因是第三

世界国家的崛起。

T、√

F、×

111.南南合作起始于经济领域,发展

于政治领域。

T、√

F、×

112.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是各个国家

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T、√

F、×

113. 国际组织是一种直接以赢利为

目的的跨国机构。

T、√

F、×

简答题(共0题,共0分)

114.谈谈战后日本右倾化的表现

就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政治事件来看,

日本政治右倾化可以从以下表现中看

出:首先,当前日本政坛

业已形成以首相安倍晋三为代表的一

大批右翼政治家集团,就之前参拜靖

国神社一事而言,多位内阁官员及重

要政治人物迫不及待地表明了前往参

拜的“强烈意志”,这样则变相的激

进了日本政治问题的演变。

其次,日本的政治家、至少是一部

分较具代表性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

风范,部分日本政治家在慰安妇、侵

略战争、历史认识、国家关系等重大

问题上口无遮拦地发表观点,将个人

的政治“偏执”强加于整个社会,而

且,日本右翼政客在历史问题上、修

宪问题上的粗暴言论业已流露出显著

的随意性,不负责、失民心的危言耸

听比比皆是。

最后,日本保守势力正悄然扩大阵地,不断触碰政治禁域。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就表现在“集体自卫权”问题上,在日本国内,关于集体自卫权的讨论向来仅局限在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双边范围内,但近期有观点已明确提出希望将集体自卫权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日本与美国以外的第三方,明显暴露出日本企图放弃“专守防卫”政策,并觊觎成为可以发动战争的“正常国家”。

综上所述,参拜靖国神社、集体自卫权等问题均从不同侧面折射了日本政治右倾化后的种种表现,短期内这种格局似乎难以改变。

正确答案:第五章

115.战后美国通过哪些手段确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1、通过1944年7 月举行的布雷顿森

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

币体系。

2、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的同时,曾计划成立国际贸易组织,

使之成为控制与协调战后世界经济的

“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

构。由于美国国会反对,国际贸易组

织胎死腹中。

3、利用战后重建的时机,迫使西欧国

家接受高利贷性质的金融服务。

正确答案:第一章

116.谈谈建国后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与调整

按照《共同纲领》规定的“为保障本

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

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

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

争政策”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建

立了相应的外交战略,其发展大体经

历了四个阶段。一、联苏反美——

“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二、反苏

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

略三、联美遏苏——“一条线,一

大片”的外交战略四、全面发展对外

友好关系——“全方位”外交的新战

略上述政策的适时调整为我国外交

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从而使对外关

系呈现出新的形势。我国与周边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西方各国的关系都

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彼此在经济、贸

易、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

合作都得到了加强。在国际舞台上,

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

日益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第九章

117、谈谈两级格局演变的主要阶段(p39)

第一阶段: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及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期。

原因: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实力膨胀;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表现:美苏重新划分各自势力范围;重新确定欧亚政治版图;处置战败国,进行军事占领;建立联合国等。

第二阶级:两大阵营对峙冷战及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时期。原因:美苏意识到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表现:美国在欧洲对苏联和东欧掀起冷战;在亚洲侵朝、越,干涉中国内政。第三阶段:美苏争霸时期。原因:赫鲁晓夫上台,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50--60 年代战略优势在美国;70年代苏攻美守;80 年代美攻苏守,最后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118、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p99)

第一阶段是冷战美苏对峙,美国主要采取防守反击,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为基地,以经济辅以军事恫吓拖垮苏联,而苏联的先军政策等于自杀,最后苏联解体也是经济发展乏力,社会矛盾突出导致的,其次才是美国的策反。值得强调的是美国的盟友都是有钱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苏联搞全球援助和低贷帮扶,最后把自己搞虚脱。二战后按协议曰本被美苏中欧分制,而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把其他势力理论控制范围收归一体,并协助曰本统一和经济发展,建立自卫队等,为曰本日后成为其亚洲根基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苏联解体美国独霸。这个阶段美国仍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其支点,欧洲有传统兄弟英国,亚洲有扶植的曰本仆从,使其具有对全球重要地区的秩序干扰和控制能力。这个时期也就是90年代至今,美国主要采取合众连横、挑拨离间的方式,通过在每个地区树造所谓世界公敌,然后拉此地区盟友联合对抗,并设法通过宣传等手段使中立国家感受到美国亲手树造的“公敌”莫须有的威胁,软性的迫使这些中立国加入美国的阵营,这样做有2个好处:一是使美国在“外忧”的虚拟压力下达到一定程度的内部团结和奋进;二是制造美国之外全球地区间紧张甚至混乱,拖累其他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无限延长美国政治军事经济绝对优势,并保证战火远离美国本土。

这一切政策和方针都是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主义的产物。

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7、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8、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 9、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 10、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 四、填空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3、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4、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8、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9、中国何时加入WTO()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0、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1、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2、田中角荣内阁时期的日本外交政策是()。 A、“亚洲一员”外交方针 B、“等距离外交”方针 C、“全方位”外交方针 D、“多边自主”外交方针 13、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在()召开的。 A、埃及 B、印度 C、缅甸 D、南斯拉夫 14、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5、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中国政府主张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是有利于( ) A.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 D.推动经济全球化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

第一章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 第二章商品 1、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而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

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 2、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 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这是因为,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卖方),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出不是供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并让渡过去;对于商品买方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1.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解答:正确。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国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经济协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本身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全球化把各国、各地区经济联成一个整体。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却受到民族国家壁垒的限制。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最核心的行为主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界,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追求的经济目标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世界经济中运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和扩展各自的利益,因此,彼此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协调来消除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和民族国家壁垒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由全球性、地区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等多边机构出面进行,也可以由各国政府直接派代表协商进行,如两国或数国之间不定期的贸易谈判、两国或数国之间定期的会晤协商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各国政府调整各自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和外贸政策,达到合作和协调的目的。 (2)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经济全球化虽然导致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必然性,但没有保证协调结果的平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协调机制趋于完善,形式趋于多样化。而国际经济协调越发达、越有效,就越能促进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际经济协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涉及国家间根本利益的对立,任何国家都不会做出妥协或让步,还有可能引发冲突。现存的各个经济集团之间多少具有一些排他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带来困难。而且,国际经济协调仍然是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其基础仍然是国家实力,主权国家仍然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参与协调的,最终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长期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的活动和规则往往更多反映西方大国意志,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长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从短期或局部看,还有可能受到损害,引起南北矛盾激化,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2.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独立、发展和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答:正确。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改变着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无力控制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限制了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难以捍卫其“信息边疆”。更为严重的是,在科技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那些它们不“满意”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心理战,挑起这些国家的反政府情绪,影响该国政府的决策和促使政府倒台。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的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制约着国家的经济自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方面依附状态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在区域集团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 、1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 、资本积聚()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 W?P? W’— G’ B. W? P? W’— G’·G— W

C. P? W’G’·G—W?P D. G’— W? P? W’ ) 9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 、价值手段与流通 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10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32 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D、生产工具的社会化 E、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F、产品的社会化 5、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雅尔塔体制:指美、苏、英3 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3.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多级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 4.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它由两部分构成,即物质的、可见的、可计量的力量和精神的、不可见的、难以计量的力量。 二、思考题: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 3 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 ,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 世纪50 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3)两极格局的演变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战后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具有哪些重大影响?原因: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实力消长的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称霸世界,大搞军备竞赛和到处扩张,严重地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拖垮了苏联、也削弱了美国。相反地,日本、西欧等国家的实力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力量进一步壮大,由此推动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两极格局解体后,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次格局转换的特点是: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演进过程。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级世界,但他没有足够的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介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一 一、填空: 1.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经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20实际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3.二战以后,美国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它还通过想西方国家提供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来保证美国实际经济霸主地位。 4.新经济是一种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支柱的新型经济形态,它代表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新经济的核心信息技术。 5.主权国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除此之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地位日益显著。目前,它的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 40% 。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以 西欧、日本为核心内容的两极格局。7.当今世界政治力量结构是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是美国,多个政治力量中心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第三世界整体。 -1-

8.冷战结束后,大国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9.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A.国家利益 B.生存利益 C.全局利益 D.发展利益 2.综合国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物质力包括:( B ) A.资源力 B.经济力 C.科技力 D.军事力 E.文教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 了 ( C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复兴欧洲计划 4.( A )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A.跨国公司 B.国际金融 C.能源 D.国际贸易 5.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 D )的旗帜。 A.经济全球化 B.新科技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新经济 三、多项选择题: 1.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主要有:( ABCDE ) A.国家 B.国际组织 C.政党 D.跨国公司 E.民族解放运动组织

政治经济学试题(附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体力劳动为尺度 B. 脑力劳动为尺度 C.简单劳动为尺度 D. 复杂劳动为尺度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成正比 B.联系不大 C.成反比 D.无直接联系 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7、.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8、.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 A、保管费 B、运输费 C、包装费 D、广告费 9.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 A.一般产品生产过程 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C.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 D.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 10.超额剩余价值是() A.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商品的价值高于商品价格的差额 D.商品的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差额 1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 A.社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B.部门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C.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D.行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12.货币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A.P… W′— G′— W … P B.W′— G′— W … P… W′ C.G — W — G … P … W D.G — W … P … W′— G′ 13.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一个国家利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历史和道德 B、生活习惯和法律观念 C、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D、商品的供求关系 14.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一块离市场较远,租用前者必须多交一定地租,它属于 A、级差地租I B、级差地租II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15.20世纪中叶兴起的混合联合公司是 A、一个部门中从事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B、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C、从事同类产品和相关产品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D、从事跨部门跨行业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16.股票价格是() A.股票的票面金额 B.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C.公平收入的转化形式 D.股票收入的资本化 17.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经济特征是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目考 查卷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任课教师:曹晓飞 姓名:学号:成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讨式教学之我见 【摘要】针对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讨。本文介绍了专题式研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随后对该课程进行了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最后分析了该门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研讨式教学教学设计 一、何谓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 (1)、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或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 (2)、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

简单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什么要采用研讨式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研讨式教学方式正可以从多个方面为为这门课程服务。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 (一)、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 经过一学期来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认真学习,我总结出它所涵盖的三大特点: 1、理论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的概念,不明白自己学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更甚至有学生会把它与国际形势报告或国际时事政治相混淆,从而降低其理论价值。在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回答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从理论上分析和思考,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国际问题学说和观点中科学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世界经济与政治简述题

?什么是世界格局?简述研究世界格局的意义。P8+P9 共4点意义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在合作与竞争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在实力上和利益上达到或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或均衡。 研究世界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世界。 其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 再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最后,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们自己和其他角色的比较分析中正确地估量自己,从而区别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形成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简述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表现。P155+P156 共5点 第一,右倾保守政治力量占据上风。 第二,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第三,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第四,出台右倾色彩较浓的政策法案,计划修改宪法。 第五,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简述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弊端。P193中间1段 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经济上,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的密切结合,从而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了生产力的发展 ?什么是国际秩序?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P112倒数第二段;P117第2段5点 国际秩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围绕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2.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3.世界各国主权平等;4.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5.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简述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世界格局应遵循的原则。P7最后5点 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世界格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求把研究对象纳入它所属的整体中,从整体来认识和看待; 2.相互联系原则,强调整体内部个部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 3.有秩序原则,即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的, 这种秩序性和规律性规定了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4.动态原则,即整体、部分及各要素都处于运动发展之中; 5.定量化原则,即它们的运动、变化都以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 这些原则对我们研究世界格局是有帮助的,事实上,我们就是把世界格局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进行研究的。 ?简述北约东扩的原因。P141??? 西方国家为了消化冷战的胜利成果,填补因苏联解体所造成的力量和权力真空,启动了北约东扩。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D )。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3、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 )。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4、中苏关系于( C )完全破裂。 A、1964年法国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 B、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 C、1969年苏联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时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C )。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C )。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和平与发展是中国( B )。 A、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D、一项基本国策 8、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B )。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9、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D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10、中国何时加入WTO( D )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1、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B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2、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 )。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B )。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4、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D )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D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 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 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台海局势 提纲: 一、台海现局势分析 (1)大陆对台政策 (2)台湾政局 (3)国际环境 二、影响台海局势的内外因素 (1)台湾当局的策略 (2)美国因素 (3)日本与日美同盟 三、台海局势发展与两岸关系展望 (1)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和推动力都吸引我去探求,同时我对军事的爱好也促使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主导军事行为的经济和政治;二、懂得经济知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不管我未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经济政治都会与我紧密相关,并极大地影响我的生活,我有这样的觉悟。所以我是带着求知来上这门课的,虽然课时很少,但还是获益颇多。 先是每晚课开始时老师给我们总结罗列一周发生的国际大事,并同我们一起讨论这些事件,给我们分析这些事件,并点出这些事件中流露出来的信息。老师这是在引导我们该如何阅读时事,启发我们如何从这些事件中获取信息。 再就是老师与我们分享搜罗来的一些视频,视频都是一些事件的记录及媒体或专家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内容都非常丰富且精彩,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许多时事,也很好的缓解了4节课的疲劳,在放松之余又汲取了很多知识。同时,老师也是在培养我们关注时事的习惯。 还有在课堂余下的时间中,老师都会给我们讲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还推荐了很多有益的书籍。譬如老师曾给我们介绍了记忆法,谈到了简历并以此来警醒我们要抓紧不多的时间学习,通过双手相握告诉我们要学会改变习惯,讲了一个大学生用家里囤积的豆子致富的例子。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习惯、看待事物的方法、经济生活的方式。在我看来,老师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引导是会让我获益终生的,其意义远大于教授的学科知识。 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特别,几乎没有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最后花了一点时间简单带过。虽然这样无法让我们从课堂上获得很多经济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老师对时事的讲解让我们更能清晰的体会经济政治的实用意义,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和政治。事实上对于短短的16节课并不能教授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通过时事这样实例化的讲解对于我们的启蒙意义更大,比起枯燥的书本教学更易于接受,如此的授课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我觉得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并对它产生兴趣,才是这16节课来最重要的,让同学们今后能够主动去学习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远要好过讲授那么一点点的枯燥的课本知识而让同学们对这学科感到厌烦。这样才让这16节课发挥了最大的意义,对我更是意义非凡。 这些公共必修课会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无意义,但经济政治于我却是非常重要的,并对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