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习题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习题 一、填空 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1格表示: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2.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 3.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

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

)汽车。 4.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育兴小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 每格代表()比较合适,()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5.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参加()小组的是()小组人数的2倍。 二、选择 1.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① 4 ② 6 ③ 8 2.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量最多相差()千克。 ①5 ②5000 ③50 3.你认为鸿丰商场再进货应多进()种矿泉水。 ①A ②B ③C ④D 4.()条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大约长()千米。 ①长江、6000 ②黄河、6000 ③黑龙江、6000 ④珠江、6000

5.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比较合理。 ①10 ②12 ③16 ④24 三、解答 1.请你来统计。 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是喜欢吃茄子的4倍,喜欢吃白菜的有多少人? (2)完成统计图。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式计算。 2.调查你所在的小组成员,上周六的睡眠时间,然后绘制统计图。 学校班组成员上周六睡眠时间情况统计图

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1课时: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例1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填填、画画,逐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 2.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老师这儿也有一张调查记录,你能看明白吗? 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张记录表中读出了哪些数据?(指名回答)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吗? 1.学习统计表。 (1)说一说统计表里已经有了哪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哪几个空格要填写,这些数据到哪里寻找? (2)说一说“合计”的意思以及求合计人数的方法。

(3)学生独立填写空格里的人数。 (4)填写完整后让学生观看统计表,读其标题,明白统计表的内容,写出年月,表明统计的时间,说说人数,表述统计表里的数据。 (5)和用“正”方法记录数据,统计表在表示数据方面有什么优点? 2.学习条形统计图。 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根据统计表制作的统计图,想不想看看? (1)观察横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横轴上表示四类电视节目。) (2)观察纵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纵轴上表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1格表示2人。) (3)让学生独立画图,检查他们画的直条长度是否正确,提醒他们在直条的上面写出相应的人数。 二、讨论小结: 从统计表里能知道些什么?从统计图里能知道些什么? 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一幅完整的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1页练一练。 (1)出示导入时完成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和制作统计图。 (2)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七第1题。 (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

《单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鼓励学生自主实施实践方案及合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难点:直条比例的确定和绘图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部分例题和习题所需的统计图、彩纸、香糊 2、学生准备:①课前调查:学校各年级人数 ②工具:小剪刀、尺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活动导入 (1)制作活动 (2)导言并展示 (3)举例 二、探究新知 1、用对比的方法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 1、用较快的速度展示部分平面图形。

2、引导学生想出统计的好办法。 3、教师用较快的速度再展示一遍。 4、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把统计的数据展示出来。 展示常用的三种统计图 质疑:日常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统计图? 1、出示课题:条形统计图。 2、出示规范和不规范的条形统计图。 1、观看并统计各种平面图形的数目。 3、自觉合作、交流。 4、合作再统计。 5、制作、交流、汇报。 学生回答(可能会回答在报纸、电视、刊物等方面) 观察、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实践活动一 (制作全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 三、能力训练 (实践活动二) 3、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说在制作统计图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介绍、提供制作材料。

(纸张、彩色纸条、胶水、尺子、剪刀......) 2、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 4、引导学生小结制作步骤。 5、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1、引导学生将本人在春节期间花钱购买哪些物品(如学习用品、玩具、零食......)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制成统计图。 2、巡视指导。 汇报观察情况 1、选择本学习小组喜欢的制作方式,制作条形统计图。(可以做一做,也可以画一画......) 2、评价作品。 3、交流制作经验,小结制作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垂直的射线;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枝条的宽度和间隔;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4、回答观察后的发现。 (某个年级的人数最多,(某个年级的人数最少 ......) 1、通过条形统计图将本人花费的钱数展示给大家。 2、同桌说说发现的问题并谈谈想法。 3、说说建议和倡议。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1页例1、“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 学生分为4?6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呈现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引导:这是张丽华调查收集和记录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请大家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了些

什么。 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项目和数据,并说明大家已经学会和认识了像;这样收集、整理数据。 提问:你觉得怎样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 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呈现例1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2)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条形统计图,大家讨论一下: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四上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肖仙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根据这种内容结构的变化,教材在修订时,从第二学段即本册开始学习条形图,将原来分散在一、二年级的条形图内容合起来进行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以1代多),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不同与以往的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这一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例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2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3认识1格表示5个单位或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的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怎样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数量,为什么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二、教学建议 1.做好学段衔接、注意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表及象形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而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例,如,2012年8、9月北京天气情况、班级学生出生月份情况、喜欢吃的早餐情况、街头过往车辆的数量情况、家电销售情况等。例题的编排也是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既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一些知识不再作为正式内容进行教学,如横式条形图、第一格用锯齿形表示、分段统计、两个有联系的条形统计图的对比等,教材就在做一做或习题中出现进行介绍。所以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之前,要对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做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便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本单元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各种统计知识的介绍为以后学习积累感性经验。

【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1课时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例1、“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呈现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引导: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些什么。 交流自己了解的项目和数据,并说明大家已经学会和认识了像这样收集、整理数据。提问:你觉得怎样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学会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呈现例1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引导: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2)讨论: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引导:你能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填表、描图) (1)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五年级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一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锡里小学刘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以及练习二十六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那你们从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机器人?通过观看机器人的比赛可以增长我们对现在科技的了解。我们想通过数据了解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表和统计图。 (出示统计表)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将它制作成一份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回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二)、解疑合探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加队伍的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三)、质疑再探 小组讨论: (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加队伍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折线统计图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 (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出示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请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师再带领学生小结。 4、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会用到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过什么地方用到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起来说。 (四)、巩固应用 练习二十六第1题 先观察统计表,再说一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最后完成折线统计图。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课本108页第2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的多少 线数量的增减变化 上升——增加水平——不变下降——减少

条形统计图二)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条形统计图(二)》是九年义务教育沪教版数学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P39-40的内容,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一)”,孩子们能通过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计数,用直条表示事物数量。本课页的内容是“条形统计图(一)”的延续。学生在“条形统计图(一)”中画条形统计图时只需根据提供的信息画上相应的直条即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说出统计的内容和数量,会比较数量的多少;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比较两张不同单位长度的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而且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知道在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必须考虑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大小,以使统计图能够完整地表示统计数据;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案例实录: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课件、引发思考。 师:这段时间,我们都在边看小动物们在运动场上的比赛,边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继续去运动会上看看。(出示课件:车辆行驶至运动场的情景)2、呈现图表、揭示课题。 师:小兔欢欢做事非常细心,他已经统计出了各种车子的数量。(出示表格)小胖说,这张统计表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示小胖的统计图)(1)提问:这张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统计图由两条垂直的射线构成,竖的叫纵轴,横的叫横轴。 “参加运动会车辆情况统计图”是统计图的《标题》。(板书) “0、10、20”等称作《统计数据》。(板书) “辆”是统计数据的《单位名称》。(板书) “轿车、大客车等”称作《统计项目》。(板书) (2)评析(重点:自行车数量的直条,突破一格表示多少,半格表示多少。)小胖说:小伙伴们真棒!把学过的本领记得牢! (3)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3、再呈图表,比较异同。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青岛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老师问:同学们,你能说说环境绿化有什么好处吗? 绿色植物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等作用。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ppt出示图片 教学例题.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情景图,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方法: 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呢? 第一个统计表给出5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数据,这组数据主要反映这5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比较直观。 第二个统计表给出了A市2004—2012年这几年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数据,这组数据主要是反映A市这几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图 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如果只需要反映数量的多少,适合选用条形统计图;如果需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则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上,我们班的小朋友能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有关问题,可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进步,好吗? 五、课后作业 第111页自主练习3题。 板书设计 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 教学反思 今天所教的《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是5年级上册第7单元中的第2课时,这个信息窗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时从绿化面积当作切入点.通过绿化面积的统计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选用.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出统计图的选择方法,并能灵活的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重点是能根据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我认为本课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2. 能根据单式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统计图的特点

统计图的特点 一、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如1厘米)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相应成比例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图是统计图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图形。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二、扇形统计图 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总体,以扇形面积表示占总体的百分数的统计图,叫作扇形统计图。也叫作百分数比较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三、折线统计图 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的情况。折线图在生活中运用的非常普遍,虽然它不直接给出精确的数据,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熟练运用“坐标法”也可以很快地确定某个具体的数据。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四、网状统计图 网状统计图的特点是:这类统计图中只有一些字母,字母所代表的意义都在题外,在答题前必弄清这些字母代表的意义,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就可以脱离字母,较简便地得出答案。 统计图的意义:表示现象间的对比关系;揭露总体结构;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揭示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反映总体单位的分配情况;说明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五、茎叶统计图 茎叶统计图的特点是:这类统计图中只能处理两位的数

四年级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孙繁)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简单的统计图 4.1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学校:木镇镇中心小学年级:四年级 班级:403班执教人:孙繁 上课时间:2017年10月30日节次:上午第三节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能够填写统计表,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能够利用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统计表,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来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要求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40页例1。 老师这儿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 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正正正正正 你能根据调查结果记录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 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年月 (1)统计表中的“合计”是怎样计算的? (2)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 师:统计表中的“合计”代表什么?它是如何计算的? 生:表中的合计数是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相加的和,即6+15+12+13=46(人)。 师: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 学生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生:从图中可知,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2人。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应该有标题、纵轴和横轴,并让学生说一说纵轴、横轴各有什么作用,怎样表示。引导学生总结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示数据的方法,并完成条形统计图。 师小结: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三、生生合作,巩固新知 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四个国家获得金牌和银牌的情况如下表。

四年级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秋学期第九讲 第一部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口78七9,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填()。 2、一瓶果汁的净含量是2升,倒满一杯容量250毫升的杯子后,瓶中还剩 ()毫升,像这样还能再倒()次。 3、(1)28X5=140 2)200+140=340 ,列综合算式是()。( 4、哥哥有18支铅笔, 弟弟有8支铅毛,哥哥= 口弟弟()支两人就 一样多。 5、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来试商; 264吃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 商, 这时商会偏()。 6、不计算,在下面的O里填上“〉”“V”或“=”。 25 >20^0 O 25 + 20X10 150 —100-25 O 150 —(100 + 25) 960 吃4 O 960 七七82 —36T 2 0 (84 —36)^12 7、在△△。△厶。……中,12个△之间有()0;第16个是()&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9、★ —△ = 16 16,△最小是(),★最小是()。 10、小明在计算“ 40+口冬”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 800。 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9、O ? O ?? O ? o— 小红串了一串黑白相间的珠子(如上图),只有珠子的两端部分露出来,你知 道()色的珠子多,多()颗。如果这串珠子中黑珠有20颗,那

么白珠有()颗。 二、判断: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一定是一位数。 、选一选: 1、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A 、改小 B 、改大 C 不变 A 、 4升 B 、40 升 C 、 400 升 3、把“ 200- 130=70, 70X12=8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 、200- 130X 2 B 、(200- 130)X 12 C 、130X 12-200 4、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图形,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都至少能 A 、 1 A (40 + 60)吃0 B 、300- 5>6) C 、200-( 60>2) 、列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 481 £7= 315 呜5二 ☆ 600 E 二 (要简便) 2、 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有( 1、 2、 480 - 4 >6) =4802 W 3、 一脸盆水大约有100毫升。 4、 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调大。 5、 570^40= 14……1。 看到( )个正方形。 5、 F 面哪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 782^34= 962 ^24=

(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单式折线 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折线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 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说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通过旧知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了解某市2003年每月平均气温,并制作成了直线统计图,请 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互相欣赏。 2.请同学们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教师随着学生的 叙述用多媒体制作出条形统计图。 生回答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如果不用直条来表示(隐去纸条剩下点)把各个点用线顺次 连接起来(多媒体连点)就成了另一种统计图。 4.揭题这幅统计图就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 式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会它的作用。

1.让生讨论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师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什么?横格、竖格各起什么作用? 3.这个地区2006的月平均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升得最快?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降得最快? 三、读折线统计图 1.让学生读课本99页某市2005年水位变化的内容和折线统计图。 2.交流读图得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3.回答书中的4个问题。 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四、练一练 1.先让学生读统计图,然后,交流(1)(2)两个问题。 2.(3)(4)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一41页例1、练一练, 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日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第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学生分为4-6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谈话:同学们:为了清楚地弄清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 2: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二:学习新知: 1: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呈

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统计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过渡:如果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制成什么?(条形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 (1)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条形统计图,大家讨论一下: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 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都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2、指导学生完成条形统针图。 引导;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吗?那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描图,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呈现学生的统计图交流、检查)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认识特点。 引导:请大家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三、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向题,讨论解决办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 活动: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信息整理方法,激活经验 1、出示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据。请同学们观察,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还能用学过的什么来表示呢? 2、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表示多少?接下来每格代表多少? (二)、对比引出折线统计图 1、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师: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直观。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每一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有变化吗?(有)你能用手势按顺序把变化比画比画吗? 全部生尝试。指一生试一试。 2、从折线统计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比较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标题,横轴,纵轴。 (2)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在表示数量时,有什么不同吗?那条形

统计图的数量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折线统计图的数量又是用什么来表示的?生: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 (3)从折线统计图上还能一眼就看出哪一年最多,哪一年最少吗? (4)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多少,还可以通过折线的高低起伏看出数量间的增减变化 4、折线统计图从整体上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预测2013年参赛队伍是多少支吗?生预测 (三)、选择统计图,画折线统计图 (1)第一小组身高情况统计表 (2)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谁更适合画折线统计图?为什么? 陈东的身高情况,如果画成折线统计图,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手势表示?完成课本105页做一做。 小结:根据数据的特征和我们的需要来选择。我们要注重看数量的多少,选条形统计图。注重看数量的变化,选折线统计图。 (四)、分析统计图,解决问题 1、丽丽跳绳前后每分钟心跳情况统计图 从统计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四年级数学上册7 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编号:54158543442893744576892562 学校:观音市阳沅镇普贤学校* 教师:黑白双雄* 班级:白云伍班* 7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集中教学条形统计图,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或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提出的简单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科书的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结合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的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的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统计图体现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怎样用1格表示1个单位,为什么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等。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的基础。此外,本单元中蕴含的统计思想方法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的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也对今后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表及象形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统计观念。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由于本单元例题和习题的设计信息量大、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不能让学生局限于回答教科书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发现更多的信息,进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教学时,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而展开。教师要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有机会从这些情境中发现并主动提出一些需要借助数据来回答的问题,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展示和分析,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或使问题得到合乎情理的解释。 2.注意体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时,应从两个方面来体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一是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二是不同条形图之间的对比。例如,教学教科书P94例1时,通过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条形图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各类数据的多少。又如,在条形统计图中1格是表示1个单位还是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需要根据收集数据的具体大小而定。再如,采用纵向条形图还是横向条形图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要求来决定,有时是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有时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数据。这样,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学会灵活运用统计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学生对数据的读取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用能够得到的信息来回答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图表中有明

苏教版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案

第一课时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课本第40---41页例1、“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 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 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 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 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呈现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引导: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些什么。 交流自己了解的项目和数据,并说明大家已经学会和认识了像这样收集、整理数据。

提问:你觉得怎样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学会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一、学习新知。 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呈现例1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引导: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 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2)讨论: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 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引导:你能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填表、描图) (1)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

条形统计图二

《条形统计图(二)》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潘海珍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三年级第二学期p39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观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并知道其组成要素,会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统计,并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认识横向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制作简单条形统计图。 3.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体验明确单位长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体会统计对于实际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条形统计图的四要素,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注意统计图的合理与美观。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出示三(1)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统计表。问:三(1)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假如一个老爷爷没你们幸运,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老爷爷一看就知道三(1)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根据回答板书:条形统计图。小结: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比统计表更能直观形象的表示出同学最喜欢的科目。板书(直观) 2、出示三(1)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的条形统计图,问你看到了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每格表示2 单位长度统计标题统计项目单位名称 3、出示我们的好伙伴小丁丁的条形统计图 仔细观察,同桌讨论: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移动板书中的单位长度、统计项目) 小结:条形统计图都有四个要素,习惯上,把统计项目放在横的数射线上,单位长度放在竖的数射线上。 二、观察比较,突破难点 (一)完善祝桥镇运动会条形统计图 1、根据录音,学生完成祝桥镇运动会的车辆情况统计表。 2、出示祝桥镇运动会空白统计图,问你觉得这个的统计图上还缺了点什么吗? (多媒体出示:标题、统计项目、单位名称) 3、小组讨论:根据以上数据,你觉得每格是多少最合理? 小组讨论汇报 4、出示三个好朋友的条形统计图,哪个条形统计图最合理?为什么? 出示:教师的条形统计图(标上数据) (二)探究根据实际数据合理确定单位长度 1、如果是浦东新区运动会的车辆统计,你觉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讨论同样的空间,现在的这些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时一格表示几比较合理?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数学四下《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主要容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平均数,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在第一小节学习的平均数是统计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容分为两个部分(见下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解释其实际意义。 2.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实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容安排特点 1.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

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材在习题中安排了不少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意义的题目。例如,例1,例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第6题。这些题目并不单纯是计算平均数,更多是运用平均数的统计含义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又如:例2通过用两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 在统计中,平均数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针对这一缺点,教材在练习二十三第6*题以选做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有所体会,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特点的全面认识。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比较两类事物的特点。例如,在例3中引导学生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后,马上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接下来,在后面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凸显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比较这一优势,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让学生加深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此外,教材还在例题和做一做中呈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3种画法,帮助学生了解统计图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