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血清PCⅢ、HA的影响

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血清PCⅢ、HA的影响

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血清PCⅢ、HA的影响
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血清PCⅢ、HA的影响

第七课:肝功能试验练习

肝脏功能检验复习与练习 1、肝脏在蛋白质、糖、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是什么?肝细胞受损时其代谢有何改变 2、胆汁酸的类型及代谢是什么?血清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原理及临床意义 3、用于黄疸诊断和鉴别的常用生化指标?试述三类黄疸的产生机制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胆红素测定的方法概况及测定方法原理、试剂及注意事项? 4、试述肝硬化临床生化特点有哪些?肝硬化时实验室检查有何变化 5、用于反映肝实质损伤及损伤程度的指标有哪些?如何变化? 6、用于反映胆汁淤滞及胆道阻塞的指标有哪些?如何变化? 7、用于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有哪些?如何变化? 8、反映肝纤维化指标有哪些?如何变化? 9、诊断肝胆系统病变的血清酶有哪些?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有哪些? 10、常用的肝功能试验项目有哪些?并写出临床实验室各项目测定的常规方法? 11、临床常用的肝功能试验组合是什么?如何评价? B 1. 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 A. GGT B. ALT C. MAO D. CHE E. ALP C 2. 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C A. 肾脏 B. 胃肠道 C. 肝脏 D. 心脏 E. 胰腺 A 3. 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 A. 石胆酸 B. 甘氨胆酸 C. 牛磺胆酸 D. 甘氨鹅脱氧胆酸 E. 牛磺 鹅脱氧胆酸 D 4. 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 A. 使药物失活 B. 使生物活性物灭活 C. 使毒物毒性降低 D. 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 E. 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 E 5. 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 A. γ球蛋白 B. α1球蛋白 C. β球蛋白 D. α2球蛋白 E. 白蛋白 B 6. 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 A. 未结合胆红素 B. 结合胆红素 C. 肝前胆红素 D. 间接胆红素 E. 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C 7. 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即被细胞质内的受体结合,以利于结合胆红素的形成。 该受体是: A. 白蛋白和α1球蛋白 B. 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 C. Y蛋白和Z蛋白 D. cGMP和cAMP E. G蛋白和Ca2+ C 8. 溶血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 A. 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阳性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定义: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是常见肝脏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BING因 脂肪肝酒精摄入过多数日内即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临床上多数病人无症状。少数有右上腹部不适或可触及柔软肿大的肝脏。酒精性脂肪肝临床上与轻度酒精性肝炎不能区别。怀疑酒精性肝病,需做超声检查和一系列的实验室生化学检查。 以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可检出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和均匀红细胞容积的病理性升高,以γ-GT为显着。酒精性脂肪肝在戒酒后预后良好,不需要额外的药物治疗,治疗的措施仅是严格戒酒,病变在数周内,有时几个月,可自行消失。 酒精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症状繁多,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等,也可有严重症状如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常见发热和上腹部不适、黄疸,有时出现白细胞明显升高,易误诊为急性胆系感染。 伴有不同程度慢性肝炎征象(蜘蛛痣、肝掌等)和肝脏异常重大。实验室生化检查见 γ-GT、谷丙转氨酶(GPT)升高等。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经过和预后多样,脑病、腹水和肾功能衰竭等临床指标提示预后凶险。 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应根据肝病严重程度而异,轻度和中度病例往往单凭戒酒可是病情好转,严重经过病例病死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同时伴有肝硬化(liver和/或病毒性肝病患者。代偿性和失 症状: 1、全身倦怠感日趋严重; 2、食欲不振,有恶心感觉; 3、持续性微热,或并发恶寒; 4、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 5、尿液变为啤酒色; 6、便秘,便色灰白; 7、心窝感到胀闷;

大鼠早期酒精性肝损伤诱导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大鼠早期酒精性肝损伤诱导模型的建立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大鼠早期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研究早期酒精性 肝损伤的发病分子机制提供理想动物模型。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6只)和对照组(8只)。对照组饮用自来水;模型组饮用7%~56%梯度递增的白酒12周。取材前24 h和12 h,分别以56%白酒急性灌胃后处死大鼠。每天记录大鼠食用饲料量及饮用量;每周称量大鼠体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和形态学改变。结果12周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率为(61.67±1.9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9±3.12)% (P<0.05),肝脏指数模型组(3.74±0.54)高于对照组(2.85±1.26)(P 32%~65%;F3:>65%~75%;F4>75%。 1.3.6.2酒精性肝炎依据炎症程度分为4级(G0~G4):G0无炎症;G1腺泡3带呈现少数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散在个别点灶状坏死和中央静脈周围炎;G2腺泡3带明显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增多,出现Mallory小体,门管区轻至中度炎症;G3腺泡3带广泛的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明显,出现Mallory小体和凋亡小体,门管区中度炎症伴和(或)门管区周围炎症;G4融合性坏死和(或)桥接坏死。 1.3.6.3酒精性肝纤维化依据纤维化的范围和形态分为4期(S0~S4):S0无纤维化;S1腺泡3带局灶性或广泛的窦周/细胞周纤维化和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S2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中央静脉周围硬化性玻璃样坏死,局灶性或广泛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S3腺泡内广泛纤维化,局灶性或广泛的桥接纤维化;S4肝硬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各组大鼠均无死亡。对照组大鼠活泼,毛发光泽,食量正常。模型组食欲减退,毛色发黄,光泽度差,部分大鼠精神状态较差。模型组饮用液体量和食量均比对照组少。 2.2两组大鼠体重增长率及肝脏指数的比较 模型组与对照组体重均有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长较慢,后期

酒精性肝损伤和氧化应激

诱导肝脏产生TNF-α过程是急性酒精中毒氧化应激一个关键因素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产是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氧化应激和内毒素在酒精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生产过程中都有涉及。然而,这些因素之间的因果效应的关系没有得到充分的定义。目前的研究,一般使用的急性酒精肝损伤的小鼠模型用来确定急性酒精中毒诱导的TNF-α产生的关键因素。 酒精的灌胃剂量为6克/公斤剂量129/Sv,由测量蛋白质水平,免疫组化,和mRNA表达来证明能诱导肝脏Kupffer细胞产生的TNF-α。酒精中毒引起的肝损伤与血浆内毒素和肝脏脂质过氧化增加相关。用内毒素中和蛋白来治疗可以显著抑制酒精诱导血浆内毒素的高度,肝脂质过氧化和抑制TNF-α产生。治疗通过使用抗氧化剂,N -乙酰- L -半胱氨酸,或二甲基亚砜,虽然不能降低血浆内毒素的高度,但可以显著防止酒精引起的肝脂质过氧化反应,TNF-α产生和脂肪变性。这些所有的治疗可以防止酒精引起的肝脏坏死性细胞死亡。 因此,本研究将系统区分血浆内毒素升高,肝氧化应激,急性酒精中毒导致TNF-α产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在急性酒精中毒中介导了内毒素诱导的肝TNF-α产生 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在美国的疾病和死亡中为首要原因。虽然有些药物已经用于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实验模型或诊所试验评估,目前有没有FDA批准的治疗方案。对酒精诱导的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的调查可能会提供开发新疗法的基础。现已提出一些有关酒精导致细胞损伤的机制的假设中,氧化应激和促炎细胞因子的生产,被公认的首先的致病因素。 酒精代谢的主要途径存在于肝脏,位于不同的亚细胞间隔的每个细胞质,微粒体的乙醇氧化系统的内质网中的酒精脱氢酶和在线粒体中的醛氧化酶.所有三个结果会产生活性氧(ROS),包括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当氧化应激发生在肝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是在足以应付与活性氧的积累的。 酒精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已反复检测ROS的来证明,在这病人和动物的模型中通过测量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积累在肝脏中的ROS被发现会导致细胞膜的功能系统障碍,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最终导致肝细胞损伤。 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在酒精性肝炎的启动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Kupffer细胞是TNF-α当肝脏中出现酒精后的主要来源。有人曾建议,酒精介导内毒素(脂多糖,LPS)来引起的TNF-α产生,同时增加血浆内毒素水平和TNF-α表达已被反复报道于那些酗酒的患者。研究报告已经证明内毒素在Kupffer细胞上复杂的结合LPS CD14/toll样受体4引起NF-kB 激活和TNF-α的表达。 在内毒素的作用已被研究很多的时,氧化应激在酒精诱导的TNF-α表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肝脏灌注的研究表明,Kupffer细胞在急性酒精中毒和恢复期的早期阶段主要负责肝脏超氧化物歧释放。许多报告提出的假说认为酒精引起的活性氧不仅作为有毒物质,但也通过刺激激活氧化还原反应敏感的核转录因子NF -κB,进而导致TNF-α的信号转导,有越来越多的证据TNF -α信号在肝细胞中通过电子传递链导致线粒体ROS生成增加,.然而氧化应激是否反映了酒精诱导的TNF-α产生或作为一个内毒素诱导的TNF-α产生的重要因素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小鼠模型之间内进行定义内毒素,氧化应激和TNF-α的关系。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132015200300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0.1ml (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3)腹腔注射0.01-0.02ml/g(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 1.26ml,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酒精性肝损伤的基础医学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损伤的基础医学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7-16T14:02:39.03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作者:季福水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天津静海区 3016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因此部分人群在生活中都会饮用一些酒精类的饮品,以促进自身生活品质的提升。但是部分人群由于对于酒精的依赖性程度越来越高,致使自身的身体健康受到了酒精的严重影响,从而导致自身的肝脏器官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最终形成了酒精性肝损伤的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了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自身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对酒精性肝损伤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人们减少受到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促进自身身体健康状态的恢复。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基础医学;研究进展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我国人民对于酒精类饮品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并且在酒精类饮品的消费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无论是在红白宴上,还是在日常聚会上,人们对于酒精类的饮品都有着极高的需求量。虽然酒精类的饮品对于气氛的调节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长期大量饮用酒精类的饮品,就会造成人体中多中器官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方面的问题,会对人体的肝脏器官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相关人员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在我国患病人口之中,酒精性肝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此表明,酒精已成为继病毒导致肝损伤后的第二大因素,酒精性肝病也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帮助酒精性肝损伤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对酒精性肝损伤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治疗已成为基础医学的热点。本文主要对酒精性肝损伤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如下: 1.酒精性肝损伤的病理变化 在酒精性肝损伤方面的疾病之中,常见的酒精性肝病主要包括了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方面的疾病,对于人体肝脏的正常运行拥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这其中,酒精性肝硬化作为酒精性肝损伤疾病的最终病变形式,又称为门脉性肝硬化。通常情况下,医护人员在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期间,都会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作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步骤进行疾病的治疗工作。根据医护人员所进行的观察显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在早中期的阶段会以肝脏体积正常或略大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并且经过触摸后发现肝脏器官会出现质地较硬的问题[1-2]。这种问题如果不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解决,就会导致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提升。等到了疾病的晚期阶段,肝脏体积就会持续缩小,并且疾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导致人体的肝脏逐渐呈现褐色的颜色状态。并且疾病在发展的过程中,肝切面可见弥漫性分布大小较为一致的肝结节,结节直径一般不会超过1.0厘米,并且呈黄褐色或黄绿色。病变如果进一步发展,结节内的肝细胞会因为缺血而坏死,并且疾病会呈现继续发展的态势持续恶化,纤维间隔不规则增宽,结节变得大小不一,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3]。因此为了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期间,需要做好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工作,进而根据患者的发病机制做好患者疾病的治疗工作。 2.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人体肝脏器官之中含有大量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即ADH)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icrosomal ethanol oxidizing system,即MEOS),这些物质在人体的肝脏之中会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4]。人们在饮用酒精类的饮品的过程中,酒精类的饮品之中的酒精就会因为乙醇脱氢酶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的作用而发生氧化代谢,主要中间代谢产物为乙醛,乙醛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酸,最终代谢出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产物,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5-6]。但是人们在生活中如果饮用了大量的酒精类的饮品,就会导致人体在酒精的影响之下出现酒精性的肝病。这种疾病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会因为乙醇及其衍生物乙醛的代谢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诱导出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肠源性内毒素、炎性介质和营养失衡等方面的问题,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了脂质过氧化、氧化应激及枯否氏细胞的激活等。脂质过氧化与氧化应激是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中两个重要的机制。肝细胞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和被激活的枯否氏细胞加重氧化应激,致使肝细胞氧化和抗氧化力量失衡,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就会导致人体的肝病问题的持续严重、。 如果人体肝脏器官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大量酒精的影响,就会因为肠道菌群繁殖过度等方面问题的影响,致使人体的炎性细胞出现被激活的问题,使其释放大量的TNF-α、TGF-β、IL-1、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前列腺素等不同形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解决,就会导致人体的肝脏出现进一步的损伤情况和纤维化方面的问题,并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脂质沉积方面的问题,并且TNF-α可诱导4-HNE致敏的肝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从而诱导肝细胞死亡,可能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新机制[7-8]。因此医护人员在对酒精性肝损伤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时,为了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情况的改善,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 3.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方式 根据酒精性肝损伤患者的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医护人员需要采用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主要方式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3.1采取有效的戒酒措施进行疾病的治疗 根据相关人员所进行的治疗研究显示[9],部分患者之所以会出现酒精性肝损伤方面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在生活中饮用了大量的酒精类饮品导致的。因此为了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需要明令禁止患者饮用大量的酒精类饮品。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患者在生活中形成的酒依赖及慢性酒精中毒,不仅对自己的躯体,神经系统,心理状态带来恶劣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家庭关系,夫妻关系,还会带来一系列工作和社会问题。因此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进行戒酒。而在戒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个人的意志力进行个人强制治疗。要想成功戒除酒疾,就需要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拥有极强的意志力,而且患者本人愿意配合戒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优化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优化 【摘要】目的:探索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不同剂量、不同灌酒方法、不同灌酒时间动物醉酒率、死亡率和血清转氨酶的不同情况。结果:一次灌酒0.28ml/10g体重小鼠可达中度醉酒,醉酒率70%,死亡率40%;采用小间隔分次灌服法后小鼠醉酒率60%,死亡率降为20%;连续灌酒时,较高剂量组第三天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并逐渐加重;血清转氨酶上升的高峰在第5天,此后逐渐下降。结论:白酒灌胃法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时,采用中等剂量、分次灌胃法可降低死亡率,实验时间以5~7天比较适宜。 【关键词】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动物模型 随着人们对酒精性肝脏损害重视的提高以及相应实验研究的广泛开展,相关动物模型尤其是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在实际实验应用中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在参考文献介绍的方法[1]制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实验中,对造模实际操作时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检测指标的时间选择等有所比较和认识,现报告如下,以供同仁参考,在造模上少走弯路,节省经费。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84只,体重24g~27g,合格证号分别为豫医动字第410115号,均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实验试剂ALT试剂盒,迈克公司生产,批号100122;AST试剂盒,迈克公司生产,批号100103。 1.3 实验仪器雷勃微量移液器,芬兰雷勃集团中国区总部;DZKW型电子恒温水浴锅,余姚市亚星仪器仪表有限公司;752 N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2实验方法 2.1 实验1普通级昆明种小鼠50只,21g~24g,雌雄各半。将50只小鼠按随机排列表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其中4组分四个剂量级 3.2灌酒时间与醉酒率、死亡率 实验1中,随着灌酒天数的增加,各组动物醉酒率变化不很大,但M3、M4两组的死亡情况日益严重,尤其是M4组,动物死亡数目过多。 3.3 灌酒方式与醉酒率、死亡率 实验2采用分次灌服的方式,仍观察醉酒情况,计算醉酒率和死亡率。结果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 (3)腹腔注射(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14549322.html,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陶伦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05期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酒精性肝损伤即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A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筛选有效的防治药物,寻找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建立AL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赵静波等[1]按0.7 ml/(100 g?d)56度白酒灌胃大鼠,2次/d,酒精腹腔注射组按2 ml/(100 g?d)注射18%的乙醇溶液2次,持续10 d。结果表明白酒灌胃优于酒精腹腔注射。赵敏等[2]采用12 ml/kg 1次灌胃50%乙醇后禁食4、6、8、10、12、16、20和24 h,结果表明禁食16 h后模型组血中TG含量显著升高,HDL值显著降低,病理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明显 加重。 2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2.1 Liber-Decarli模型 Lieber-Decarli等[3]提出全营养素的酒精液体食料,研究发现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食料中脂肪含量有关。此模型简便易行,形成率高及稳定性好,但动物须单独饲养,成本较高,不能保证较恒定的酒精摄入量。 2.2 Tsukamato-French模型 Tsukamato等[4]给大鼠手术置入胃管,持续注入含乙醇的液体食料。研究发现液体食料中脂肪量及种类与ALD形成有密切关系。该模型病变符合进行性ALD演变规律,造模效果好,实验重复率高,但酒精不符合正常摄入过程,技术要求高、维 护复杂、成本高,且至今尚未形成酒精性肝硬化模型[5]。朱强等[6]改进Tsukamoto-French的方法,将胃管直接经背部引出。该模型可根据实验对肝脏损伤的不同要求随时调整剂量和造模时间,造模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成本低。 2.3 直接饮用酒精王晓红等[7]给SD大鼠自由饮用酒精饮料,酒精浓度从5%开始逐渐递增至40%,每个浓度均持续1周,40%持续4周,造模时间共12周。此造模方式与酒精性 脂肪肝患者发病过程相似,简单易行,但不易控制酒精摄入量,难以保持血醇浓度,造模时间较长,成功率不高。

酒精性肝损伤造模

酒后饮绿茶对小鼠肾功能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李佳陈路军陈洁徐立思齐慧娟陆妙君 指导老师:黄品贤 (上海中医药大学03中西(七)上海201203) [摘要]目的观察给最佳酒醉状态的小白鼠灌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给小白鼠 0.15ml/10g白酒后20min灌入低、中、高浓度茶、解酒阳性对照药枳椇子各0.20ml/10g,连续7天后血肌酐、血尿素蛋及尿蛋白含量。结果⒈高中浓度茶组、模型组的尿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⒉各组生存曲线比较的Log-rank检验结果:χ2=20.39, P<0.01。⒊肾脏病理改变:低浓度茶组小鼠肾小球、肾小管未见明显病变,但间质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有较多量红细胞漏出,可见炎症反应,间质未见纤维化;中浓度茶组肾组织结构完整,肾小球、肾小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间质未见明显充血,少量红细胞漏出,间质未见纤维化;高浓度茶组肾脏组织结构与中浓度茶组接近。阳性对照组肾组织结构基本完整,肾小球、肾小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间质少量充血。结论根据尿蛋白、实验小鼠的生存曲线分析、肾脏的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得出:⒈酒后饮茶均可导致小鼠的死亡,但是酒后高浓茶对肾脏的损害作用最小。⒉酒后饮淡茶及阳性解酒药枳椇子能起到一定解酒作用,但对肾脏有明显的损害。但本次实验由于死亡率高致样本含量不够,确切的结论有待继续研究。 [关键词]酒,茶,小白鼠,肾功能,病理学 在中国,茶能解酒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的说法。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绿茶来帮助消食解酒,且认为茶越浓解酒效果越好。人们认为,饮茶能够使人大脑兴奋、清醒,酒后饮茶能够让被酒精冲昏了的头脑清醒一些,从而达到“醒酒”的效果。 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过量饮酒后饮茶对肾脏有害无益。其理论依据为:绿茶的主要成分茶碱有利尿作用,浓茶中的大量茶碱更能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使尚未分解的酒精代谢产物——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而乙醛对泌尿系统有很大的损害作用。 本实验采用56度白酒以最佳致醉量对小鼠灌胃后,用等量不同浓度的绿茶及阳性对照药物枳椇子对醉酒小鼠进行灌胃的方法,通过检测鼠尿中的尿蛋白、血样中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及对肾脏组织病理切片的观察,对以上两种观点的正确性作出验证。 现将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120只,体重:20-35g,雌雄各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房饲养温度:20-23℃,相对湿度:50-70%,标准饮食,饮自来水。 1.2实验仪器和试剂及其制备: 1.2.1实验仪器:针筒灌胃针、天平、试剂瓶、代谢笼、离心机、气象色谱仪、生化分析

实验大鼠取材方案

实验大鼠取材方案 [取材内容] 1.取大鼠静脉血,分离血浆、血清,-80℃保存。 2.取大鼠门静脉血,分离血清,-80℃保存。 3.取大鼠甲状腺组织,制备甲状腺电镜观察标本,其余组织液氮冰冻保存备用。 4.取大鼠胸腺组织,制备胸腺组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其余组织液氮冰冻 保存备用。 5.取大鼠肺组织,制备肺组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其余组织分装液氮冰冻 保存备用。 6.取大鼠肝脏组织,制备肝脏组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其余组织分装液氮 冰冻保存备用。 7.取大鼠胰腺组织,制备胰腺组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其余组织分装液氮 冰冻保存备用。 8.取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制备肠系膜淋巴结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其余组织液氮冰冻保 存。 9.取大鼠胃部组织,制备胃粘膜组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其余组织分装液 氮冰冻保存备用。 10.取大鼠空肠组织,制备肠道粘膜组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其余组织分装 液氮冰冻保存备用。 11.取大鼠回肠组织,制备肠道粘膜组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其余组织分装 液氮冰冻保存备用。 12.取大鼠肾组织,制备左肾组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右肾组织液氮冰冻保 存备用。 13.取大鼠肾上腺组织,左侧制备肾上腺组织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右侧肾上腺液氮冰冻保存 备用。 14.取大鼠睾丸组织,左侧制备电镜观察标本、免疫组化观察标本,右侧睾丸液氮冰冻保存 备有。 [试剂及药品] 戊巴比妥钠或10%水合氯醛、75%酒精、生理盐水、多聚甲醛或福尔马林液、3%戊二醛磷酸盐缓冲液(PBS0.01mol/LP pH7.4)或4%戊二醛、肝素钠、器械液(器械清洗消毒液) [器材] 备皮刀、解剖台、弯盘、组织剪、眼科剪、手术刀柄、刀片、小号弯式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眼科镊、无损伤血管夹、聚乙烯管、三通管、丝线、培养皿、天平、一次性离心管(5ml、

肝功能实验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对于诊断肝脏是否异常有着重要的意义。检测肝功能主要的目的是检测肝病患者的肝脏是否有损伤,或损伤程度。其检测指标有很多,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 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甲胎蛋白。它们主要是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的指标。 二: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它们主要是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指标。 三: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这些主要是反映肝脏储备能力的指标。 四:血清蛋白电泳,其主要是反映肝脏间质的变化的指标。 五:凝血酶原的活动度也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肝功能五项检查指标 这五项指标不同的组合,所表现的情况也不一样,不过正常的情况就只有三种,下面着重介绍这三种情况。 1.所有指标全为阴性。这类人群是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群,不过因为体内的保护性的抗体滴度也在正常值一下,因而很容易受到乙肝病毒的侵染。 2.只有表面抗体为阳性。表面抗体为人体保护性的抗体,呈阳性表明体内的抗体滴度在正常值以上,不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3.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呈阳性。这类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保护性的抗体已经产生,因而处在恢复期内,病情已经基本上恢复。 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任何原因一起的肝细胞损害时,ALT及AST自细胞浆逸出,而一起血清ALT、AST升高,他们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但缺乏病因的特异性,其升高程度不一定与肝损害程度一致。据研究,ALT在细胞浆内合成,AST在线粒体内合成。如线粒体也遭严重损伤,AST逸出多而增高明显。当慢性肝炎演变至肝硬化时,ALT、AST可正常或轻度上升,往往AST>ALT,故AST/ALT比值增大,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ALT和AST持续升高说明损伤时的肝细胞内膜漏出增加或伴有慢性肝炎活动。Gitlin曾提出,AST/ALT在0.31~0.63间,预后良好;1.20~2.26提示肝坏死,介于二者之间者预后无明确关系。潼野报道,AST/ALT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为0.9±0.32,代偿性肝硬化为1.5±0.7,失代偿性味1.9±0.7,肝癌时50%大于3。 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GGT) 肝硬化时,约90%以上病例GGT升高,尤以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明显。胆汁性肝硬化则往往显著增高。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GGT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良。原发性肝癌时GGT可明显升高,徐克成等用4%~15%

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索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中毒模型,以番茄红素灌胃治疗,并建立对照组。通过比较各组小鼠整体外观、组织形态变化以及各组小鼠肝脏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 )、谷丙转氨酶(ALT )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脏的治疗作用。结果番茄红素对小鼠营养状态、应激能力等有所提升,可以降低肝组织AST、ALT活力,并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结论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番茄红素;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 番茄红素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是一种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在类胡萝卜素中,它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有研究表明[1],醉酒后服用番茄红素,可以减轻头痛、呕吐等醉酒症状。尽管番茄红素有解酒功能,但其对慢性酒精中毒肝脏的预防性保护作用的研究目前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番茄红素能对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慢性酒精中毒的保肝方法,为后续对番茄红素的研究和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 1 主要药品及试剂泸州老白干,酒精度52%vol;番茄红素,用食用调和油稀释;谷丙转氨酶(ALT/GPT)测试盒;谷草转氨酶(AST/GOT)测试盒。 1. 2 动物小白鼠,雌雄随机,28~35 g。 1. 3 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五组,正常组:无白酒灌胃;酒精组:前2周,每天52%白酒以8 ml/kg剂量灌胃1次,第3周调整白酒剂量以12 ml/kg灌胃1次,建立模型[2];番茄红素保护组:每天白酒灌胃, 5 h后,番茄红素分别以5、10、20 mg/kg灌胃,并根据番茄红素灌胃剂量分为5 mg/kg番茄红素组、10 mg/kg番茄红素组和20 mg/kg番茄红素组。8周后处死所有小鼠,分别取各组小鼠肝脏用于检测。 1. 4 观察指标 1. 4. 1 小鼠整体情况观察观察各组小鼠毛色,精神状态,应激能力以及营养状态等。 1. 4. 2 肝组织观察取小块肝组织,制取肝细胞切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变化。

酒精性肝炎的防治

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 长期大量饮酒可以造成酒精性肝损伤,最终可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短期数日内大量饮酒,也可造成较轻的肝损伤如酒精性脂肪肝。对有基础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的人来说,更要绝对禁酒,因为饮酒往往是使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脂肪肝酒精摄入过多数日内即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临床上多数病人无症状。少数有右上腹部不适或可触及柔软肿大的肝脏。酒精性脂肪肝临床上与轻度酒精性肝炎不能区别。怀疑酒精性肝病,需做超声检查和一系列的实验室生化学检查。80%以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可检出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和平均红细胞容积的病理性升高,以γ-GT为显著。酒精性脂肪肝在戒酒后预后良好,不需要额外的药物治疗,治疗的措施仅是严格戒酒,病变在数周内,有时几个月,可自行消失。 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症状繁多,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等,也可有严重症状如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常见发热和上腹部不适、黄疸,有时出现白细胞明显升高,易误诊为急性胆系感染。伴有不同程度慢性肝炎征象(蜘蛛痣、肝掌等)和肝脏异常重大。实验室生化检查可见γ-GT、谷丙转氨酶(GPT)升高等。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经过和预后多样,脑病、腹水和肾功能衰竭等临床指标提示预后凶险。酒精性肝炎的治疗应根据肝病严重程度而异,轻度和中度病例往往单凭戒酒可是

病情好转,严重经过病例病死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同时伴有肝硬化和/或病毒性肝病患者。代偿性和失代偿性酒精性肝炎必须绝对戒酒。 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是多样的,代偿性肝硬化病人可无症状或主诉轻微症状,如乏力、恶心等。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可出现与各种并发症相应的明显症状,如黄疸、腹水、水肿、出血和意识障碍。体格检查几乎所有的病人有肝脏肿大,可见不同程度的典型肝脏--皮肤征象。实验室生化检查与酒精性肝炎无明显区别,多见低白蛋白血症和特殊的IgA浓度升高。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在戒酒的前提下必须进行治疗,无腹水、黄疸或呕血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戒酒者为89%,而继续嗜酒者为68%。

大鼠的区别

SD大鼠: 生长快,繁育性能好,大多用于安全性试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该品系对性激素敏感,对呼吸道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GLP实验。 一般生物学特性 繁殖性能:产仔率:92~95%;平均窝产仔数:9.96~12.07只;胎间隔:28~52天;离乳存活率:95~98%。 Wistar大鼠:Wistar大鼠由美国费城Wistar研究所育成。常用的既有近交系,也有远交群。其被毛呈白色,特征为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Wistar大鼠性情温顺,性周期稳定,早熟多产,平均每窝产仔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乳腺癌发病率很低,对传染病抵抗力强。 近交系动物:近交系是指近交程度相当于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近交系数达98.6%以上、群体基因达到高度纯合和稳定的动物群。近交系动物的育成是实验动物科学的一大进步,近交系动物的应用大大推动了遗传学、肿瘤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 远交群:一般情况下,远交系和封闭群作为和近交系相对的概念出现时,我们认为是一回事,但我们一般不用远交系这个概念而采用相对正式不会引起误解的封闭群这个概念,因为封闭群是指动物的一个种群在五年以上不从外部引进新种,仅在固定场所的一定群体中保持繁殖的动物群,其个体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而“远交系”只是通常供应使用的、保持于各种饲养系统(可能来源于不同的种群)的非近交群体而已,其个体之间可能不存在一点亲缘关系,所以封闭群和远交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回事,说到底其实是对一个种群培育过程的定义问题,封闭群这个概念更能定义这个过程而不会引起误解。 为什么白化? 实验动物Wistar大鼠毛色:白化。 实验动物Wistar大鼠主要特性: ①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 ②性周朝稳定,繁殖力强,产仔多,平均每胎产仔在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10周龄时雄鼠体重可达280~300g,雌鼠达170-260g。 ③性情温顺。

枸杞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枸杞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实 验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宁夏枸杞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340g,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喂饲基础饲料;其余三组按10mL/(kg·bw)剂量给予56度白酒灌胃,酒精模型组喂饲基础饲料;低剂量枸杞组:喂饲基础饲料+枸杞(50g/kg);高剂量枸杞组:喂饲基础饲料+枸杞(100g/kg),喂饲3周,实验期末,空腹12h,20%乌拉坦麻醉后,心脏取血制备血清及10% 肝组织匀浆,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取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酒精模型组比较,枸杞组肝脏SOD、CAT 活性均高于酒精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枸杞组血清ALT活性低于酒精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枸杞组血清、肝脏中MDA含量均低于酒精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结果提示宁夏枸杞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宁夏枸杞对酒精性肝

损伤大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关键词】枸杞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抗脂质过氧化宁夏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on effects of Lycium barbarrum(LB) on alcoholic liver injury in rats. Methods Sixty male rats weighed 300340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The blank group were given distilled water and basic animal feeds. The other three groups were given 56 degrees spirit by 10ml/kg·bw. The alcohol model rats were fed with basic animal feeds. The low dose group rats were fed with basic animal feeds and LB 50g/kg. The high dose group rats were fed with basic animal feeds and LB 100g/kg. After three weeks, we took serum from heart and liver organization to detect the ALT, SOD, CAT, MDA, T AOC and check the pathological slice of liver organiz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alcohol model group,LB group’s activity of SOD, CA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activity of serum ALT in LB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lcohol model group (P<0.01). The concentration of MDA in the alcohol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lcohol model group (P<0.05).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LB had certain protection effect on alcohol liver injury in rats. Conclusion LB has lipid per oxidation and protection effects for rats with alcohol liver injury.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