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葫芦丝音色优美

葫芦丝音色优美

葫芦丝音色优美
葫芦丝音色优美

葫芦丝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深受大家的喜爱。同时,她也是一件脆弱的乐器,需要精心保养和维护。这里,除了向大家介绍葫芦丝的保养知识,还与诸位分享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为葫芦丝校音、排除故障。由于葫芦丝与巴乌是姊妹乐器,保养和维修葫芦丝的相关方法,对巴乌一样适用。

葫芦丝的保养:1、忌暴吹、暴吸

吹奏葫芦丝需要恰当的力度,力度过大会损坏簧片,尤其不能暴吹、暴吸。暴吹会让葫芦丝的高音区音量变小甚至吹不出声音;暴吸会导致葫芦丝出现沙音或者损坏。除非在维修的时候,正常状态下葫芦丝是只吹不吸的。

2、轻拿、轻放、禁压、禁撞

葫芦丝属于比较脆弱的乐器,在使用的时候要非常的小心。应该轻拿、轻放、禁压、禁撞。

3、防止发霉

葫芦丝应保持恰当的干燥程度,吹奏过后,应把葫芦丝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去除葫芦内部的水分,没有干燥就放进包装盒里面或者放在阴暗处会造成葫芦内部发霉。

4、不能过于干燥

葫芦丝应保持恰当的干燥程度,在过于干燥的季节应该把葫芦丝放在包装盒内或柜子里,不能露天摆放,否则竹子、葫芦容易开裂,尤其要避免干燥风直接吹到乐器上。

5、禁止暴晒

葫芦丝不能暴晒,暴晒容易使乐器开裂,或者脱胶、老化。而且暴晒产生的高温还会损伤铜制的簧片。

6、忌持续高温

葫芦丝不能在高温(43度)的环境中停留较长的时间,否则簧片容易老化,且乐器容易脱胶。

7、忌低温

温度过底(0度以下),竹子、葫芦容易开裂,音准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冬季不要在露天环境演奏葫芦丝,低温条件下运输葫芦丝要注意乐器的保温。

8、保持清洁

葫芦部分可以用抹布擦拭,保持外表面的干净美观。竹子可以用油擦抹。可拆卸式的葫芦丝应常对金属接头处进行清洁,上油润滑,这样可以防止金属接头生锈或产生污垢。植物油、动物油、润滑油均可,凡士林也比较理想。

9、专人专用

专人专用有利于保证吹奏者的健康,吹嘴应经常用医用酒精或净水擦洗。而且, 吹嘴不能接触不干净的物体,也不能用牙齿咬,即对健康不利,又损伤乐器,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比较常见。

葫芦丝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

维修葫芦丝的工具和材料:12平均律电子校音器、小刀、牙签、圆锉(直径4-5毫米)、颗粒比较细的刨木灰(如果没有刨木灰,水泥粉、石膏粉、粉笔灰甚至烟灰也可以)、502胶水、塑料瓶盖、卫生纸、针、尖刀状的刀片、600号三角砂纸、洗碗用的钢丝球、医用酒精、医用棉签等

结构故障:

脱胶、开裂和漏气是云南葫芦丝经常出现的问题,会影响正常的使用。其实,补救的方法很简单。

脱胶、开裂和漏气的部位都可以用502胶水直接粘补。

先在塑料瓶盖表面挤少许502胶,然后用一根牙签蘸着胶水逐步粘补,这样即可以保证着胶的准确性,又能避免胶水过多滑到其它部位,影响乐器的美观。如果裂口部分缝隙过大,则可先用填充物填充,而后上胶。填充物可以是卫生

纸、刨木灰或者干葫芦的瓤子。

1、管子和葫芦接触的位置2、吹嘴和葫芦接触的位置3、葫芦上4、竹子上.音质故障:

有很多音质方面的故障,并不需要拆开葫芦丝就能够解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一、免拆卸维修:

葫芦丝簧片的中间有一条簧舌,簧舌相对于簧片的基本平面有一个恰当翘起角度,大约在3-4°左右,如果翘起过高,角度偏大,高音区就会过于响亮,中音区会出现沙音;如果翘起角度不够,高音区的音量就会变小甚至无音;葫芦丝的簧舌只有和簧片的基本平面保持恰当、稳定的角度,吹奏时才能发出正常的乐音。

1、高音区音量偏小或无音

这个问题的出现,常常是因为簧舌偏低造成的。可以尝试“全按吸气法”。即以全按指法用中等力度口含吹嘴吸气,注意在吸的时候舌尖要顶住上颚,万一有异物被吸出,就会被舌头挡住,不会被吸入呼吸道。葫芦内部发霉或不干净时请勿使用此法,以免造成呼吸道疾病,吸气的目的是通过突然上升的气流把簧舌抬高,如果效果不明显,则逐步加重吸气的力度,每吸一次都要吹奏一下,检验发音是否恢复正常。如果用很重的力度吸气都无效的话,则需拆开处理。如果使用此法后出现了高音音量变大,或是中音区有沙音,则说明力度偏大,簧舌被吸起过高,应采用下面的“全按重吹法”。

2、高音区过于响亮,中音区有沙音和杂音:

这个问题的出现,常常是因为簧舌翘起的角度偏高造成的,可以尝试“全按重吹法”,即以全按指法用中等偏重的力度口含吹嘴吹气,重吹的目的是通过突然下沉的较强气流把簧片压低,如果效果不明显,则逐步加重吹气的力度,不过,您要记住的是,重吹不等于暴吹,不可用力太猛。每重吹一次都要吹奏一下,检验发音是否恢复正常。如果用比较重的力度吹气都无效的话,就把主管拨出来,用牙签压一下翘起簧舌的根部(压至无杂音为止)。如果使用这个方法后,高音区音量变小或无音,则说明吹气的力度偏大,簧舌被吹压下去过低,应再采用“全按吸气法”使其恢复。

3、主管无音(吹不动或吹不出声音来):

有时,主管无音是由于簧舌被异物(如葫芦瓤子)卡住造成的。所以,当主管吹不出音时,先不要急着拆开葫芦丝,而应该口含吹嘴用中等偏重的力度快速连续地吹、吸几口气。此法的原理是利用忽上忽下的较强气流带动簧舌,迫使异物离开簧舌。

当葫芦丝的音质问题用上面的方法无效时,就需要拆开处理:

二、拆卸维修:

如何拆卸葫芦丝

1、一手抓住葫芦一手抓住主管,左右摇晃主管使主管和葫芦分离,然后一手抓抓紧葫芦,一手用力使主管来回旋转,边旋转边用力把主管向外拔出。

2、用同样的方法取出附管

拆开后,请依次做如下检查和处理:

1、检查簧舌有没有被异物卡住,如果有异物卡住,就用针把异物挑走。

2、检查簧片有没有脱胶,压条是否稳固,如果簧片脱胶,则应该为它补胶,如果是压条不稳或者压条脱落,就要把压条补上。有的葫芦丝在并不把簧片直接粘接在竹子上,而是全靠压条来压住簧片,并且靠两头顶住竹子垂直的立壁来固定的,需要在压条两头点上少量的胶帮助固定。有些葫芦丝是把簧片直接粘接在竹子,没有压条。

3、主管上是否有裂纹,如果有裂纹,就应把裂缝补上。

如果以上三种情况正常或已经修复正常,葫芦丝仍然有问题,就要继续检查。

4、检查簧舌、舌槽上有没有铜锈或毛刺。簧舌是否能够自由的上下振动。检查可以用一根针进行。如果簧舌、舌槽上有铜锈或毛刺,则需要去除。用这张剪成三角型的600号砂纸把簧舌两侧的铜锈或毛刺砂掉,簧舌根部砂纸无法进入,我们改用这个尖刀状的刀片,插到簧舌根部,轻轻来回锉动,锉的时候注意力度要小,否则会使筒音受到影响。

如果簧舌能够自由的上下振动,葫芦丝仍然有下面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分别解决:

3、高音区音量偏小或无音。

这个问题的出现,常常是因为簧舌偏低造成的,这时候,就可以用针把簧舌抬高,在抬高簧舌的时候。由于金属有“记忆力”,现在的簧片还不能说完全稳定,而且簧舌翘起的角度有可能会受到气温的影响,所以,当音质正常以后,不能急于马上安装葫芦丝,而应该将其摆放1-3天,反复测试,等稳定以后再行安装。

6、高音区过于响亮或中音区有沙音和杂音。

这个问题的出现,常常是因为簧舌偏高造成的。这时候,就可以用针把簧舌压低,在压低簧舌的时候。由于金属有“记忆力”,现在的簧片还不能说完全稳定,而且簧舌翘起的角度有可能会受到气温的影响,所以,当音质正常以后,不能急于马上安装葫芦丝,而应该将其摆放1-3天,反复测试,等稳定以后再行安装。

拆卸校音法:

簧片是决定筒音高低的根本,筒音的音准出现偏差,必须处理簧片。这时候,我们就要把葫芦丝拆开进行处理。试音前要先用医用酒精擦洗簧片周围部分三次,以保证身体健康。

1、筒音偏高:筒音偏高就应该把它调低到正常位置,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筒音降低,方法一是打薄簧舌的根部,方法二是增加簧舌的长度。由于方法一对工具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并且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在这里我们仅介绍简单易行的方法二:用针把簧舌向上抬至簧舌与簧片平面呈60°,然后按下,恢复原来的角度,如此反复,就能使筒音适当降低。簧片的舌头越长,筒音越低,反复地抬高和按下是为拉扯簧舌的根部,使其分离得更加彻底,簧舌长度略增,从而使筒音降低。

2、筒音偏低:筒音偏低就应该把它调高到正常位置。方法是打薄簧舌的尖部,打薄簧舌的尖部有时候会造成簧舌尖部变宽,无法上下振动,这时候,我们就要用这张600号三角砂纸把舌尖两侧的多余部分砂掉。

附管的维修:

三音葫芦丝的两支附管都发音,一支只发一个固定的“3”音,我们把这一支叫做高音附管,另一支发固定的低音“6”,我们称之为低音附管。

1、附管无音

有时,附管无音是由于簧舌被异物(比如:葫芦的瓤子)卡住造成的。所以,当附管吹不出音时,不要急着拆开葫芦丝,而应该先口含附管的出音孔,用中等偏重的力度快速连续地吹吸几口气。此法的原理是利用勿上勿下的较强气流带动簧舌,使异物离开簧舌。

4、如果遇到其它情况,请参考主管的处理方法。

音量的调整:

决定葫芦丝音量的因素,除了材料的质地以外,还有簧片的大小、管子的粗细、音孔的大小等等,音量大的葫芦丝簧片大、管子粗、音孔大,音量小的葫芦丝簧片小、管子细、音孔小,音量和音色是矛盾的,音量小的葫芦丝音色纯。不可一味地追求音量而放弃了音色质量,而音量小了也不方便使用。簧片大、管子粗、音孔大的葫芦丝音量会比较大,缺点是杂音明显,演奏时极易产生漏器

声和“咕”音。簧片小、管子细、音孔小的葫芦丝音色比较纯,但是又有音量偏小、耐用性不足的缺点。能使音色和音量保持最佳平衡是最理想的。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还是希望自己的葫芦丝音量能够再大一些,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上面学到的方法适当提高葫芦丝的音量。

1、适当提高高音区的音量

如果簧舌翘起的角度适当增大,高音区的音量就能提高一些,采用“全按吸气法”或者用锐器把簧舌抬高即可。但是千万注意簧舌的翘起只要增加一点点就行,否则会出现沙音。高音区的音量和低音“3”的音量成正比,由于低音“3”是靠虚气吹奏,它的音量相比其它音是最小的。

2、全面提高葫芦丝的音量

用圆锉把各个音孔锉大一些,就能提高葫芦丝的音量。但是锉孔会使音变高,所以要尽量只锉音孔的下半圆,或者采用“锉下补上”的方法,同时还要重新校音,以保证葫芦丝的音准不变。还有就是孔不宜锉得太大,否则演奏时容易漏气。关于“咕音”:

“咕”音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演奏技巧,一是葫芦丝的构造。这里讲一讲葫芦丝的构造和“咕音”的关系。起奏和换气时出现的“咕音”,常常是演奏技巧的问题,也较容易避免。而用“双吐”和“三吐”演奏时出现的“咕音”,就不仅仅是演奏技巧的问题了。从葫芦丝的构造角度来讲:

1、葫芦体积越大,越容易出现“咕音”;

2、簧舌越宽大或者越长,越容易出现“咕音”;

3、簧舌上翘角度越大,越容易出现“咕音”。

所以,“咕音”的避免,要以优质的葫芦丝为前提,再讲演奏技巧。葫芦丝的结构、制作尺寸讲究恰当,不能一味

求大,簧片应尽量小一些,虽然制作难度高了,但是才能保证“轻”“飘”“柔”的音色,减少杂音和“咕音”,提高演奏时簧舌的灵敏度。如果一支葫芦丝有较严重的“咕音”并且不是演奏技巧的问题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压低簧舌,要是压低簧舌没有作用或者出现了高音区音量不足的情况,那么,想避免“咕音”的话,就只有更换乐器了。

葫芦丝的安装:

葫芦丝维修好之后,需要进行安装。这里我们以云南传统结构的葫芦丝为例,讲一讲葫芦丝的安装方法。(示范)

1、检验主管和附管能否顺着葫芦的中轴线插入葫芦,如果葫芦上的孔偏小,可以用圆锉将圆孔适当扩大。

2、把主管插入葫芦,插入要充分,簧片不能和葫芦接触,高音“6”音孔与葫芦底部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厘米。

3、把附管插入葫芦,插入要充分,不能使簧片接触葫芦,附管斜边最好和主管的“1”音孔水平。

1、用橡皮筋把附管固定在主管上。

2、调整葫芦与管子的相对位置,主管必须要在葫芦的中轴线上。

3、上胶

4、取下橡皮筋,换成用胶布缠绕,胶布外再用彩色的布条包裹,作装饰用。精心的保养是保证葫芦丝质量的前提,长期不用会使葫芦丝的簧片生锈或者丧失振动的灵敏度,粗暴使用会直接损伤乐器。维修与校音则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反复学习才能领会和掌握,如果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必强求,还是交给厂家处理。葫芦丝和巴乌是秭妹乐器,巴乌相同于葫芦丝的主管,构造上的唯一区别是,巴乌管子内,穿绳孔的下方是通气的,不用任何材料封堵。所以,巴乌的保养、维修方法和葫芦丝是一样的。

关于葫芦丝的热点问题: 怎样选购葫芦丝

一.葫芦丝发源于云南,云南的制作师最多,手艺也最精湛,购买云南产葫芦丝或云南风格的葫芦丝应是音乐爱好者们的首选。

二.看外观。制作严格的葫芦丝选用透气性好.质地均匀的天然葫芦,葫芦上常烙(雕)云南民族风情图案;竹子选用管壁厚度恰当且质地坚实的紫竹为佳;竹子和葫芦的粘接部位结实.美观。

三.试音准(无效音器时)。音不准的葫芦丝,您会觉得音“左了”;如无把握,可播放葫芦丝的CD(VCD)与之合奏,一试便知;也可取一件其它乐器(确定音是准的)与同调葫芦丝合奏来试;没有以上条件,就拿两支同调葫芦丝合奏,不和谐的话,至少就有一支音不准。

四.听音色。好的葫芦丝,音色“轻”而有劲(穿透力). “飘”而不散.” “柔”中有亮,无杂音.沙音。

五.什么样的葫芦丝要不宜选购: 1.合成材料做的葫芦丝 2.葫芦上喷涂油漆的葫芦丝 3.主、附管比例不当或附管音量过大的葫芦丝

使用造型各异的天然葫芦,符合不同的审美需求,尤其是皮质好的葫芦,外表金黄柔润,再略施烙.雕技法,便是一件精美的民族产品。如果在葫芦上画与民族特性不相干的内容,就离题了。葫芦不能上漆,时间久了,油漆弄花了难看不说,漆对葫芦丝是有害的-----吹奏时呼出的水汽在葫芦中凝成水珠,积多了,滋生细菌不说,还伤簧片,因为油漆会破坏葫芦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非天然材料制成的葫芦丝也有这个缺点。葫芦凹凸不平的内瓤就像剧院的内墙和音箱里的吸音棉一样,减少回音和杂音。所以,葫芦是一个能吸水,散汽,拢音,纳气的天然音箱,既保护了簧片,保护了人的健康,又使音色更加甜美。关于管子,紫竹最佳,但要求有适当的厚度和密度,火烤过的竹子不易生虫.开裂,光泽度也好,越用越亮,是做葫芦丝的最好材料。云南有些制作师选竹管时很严格,比如做降B调葫芦丝的主管时,喜欢把主管内径控制在12.5毫米左右,簧舌也相对较小,因为他们认为,葫芦丝是细腻情感的最佳诠释工具,大簧舌.

大管子的葫芦丝也许声音很大,却难奏出丝绸般飘逸.细腻的音色。附管的音量如果和主管差不多,容易造成附管喧宾夺主,如果附管的声音盖过主管,就“主”“附”不分了。因为附管一般只有一个音,仅起伴音与和鸣的作用。仅从外观来讲,主附管也应有粗细长短之分。

为什么葫芦丝的音色如此优美?

葫芦丝的音乐令人陶醉,她的音色如此优美,其构造特殊,取材天然是关键。《尧典》等古代典籍称“金、石、丝、竹、匏、土、木、革”为八音,葫芦丝有其中三音。这三种质地不同.发音不同的材料,有机的组合到了一起,成就了优美的音色。“金”是葫芦丝的簧片,散发强烈的金属质感和锵锵铜韵;“竹”可以飘洒出遥远的东方神韵;“匏”,也就是葫芦,使音色更加的甜美.优雅,富有弹性。乐器讲究做工,同样讲究材料,就是这个道理。葫芦丝之韵,就是“金” “竹” “匏”的组合之韵。

葫芦丝一般都用来演奏傣族、彝族、哈尼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色乐器,她本来就是为少数民族音乐量身定做的。演奏少数民族音乐,她的特长能得到最好发挥,所以我们就感觉到葫芦丝演奏这些少数民族的音乐时最好听。

葫芦丝要想奏出最美的音乐,演奏者也尤其重要。云南有很多位葫芦丝演奏家,大家喜欢他们演奏的葫芦丝音乐,就是因为他们的的演奏能够诠释少数民族特有的情感。有的演奏家,本人就是少数民族,有的虽是汉族,但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有长期的生活体验,和兄弟民族们朝夕相处,所以也只有他们才能把深邃的民族感情通过音乐表达出来,感动别人。

葫芦丝与健康

1、葫芦丝是吹奏型乐器,与人的口腔直接接触,所以必须确定吹嘴对人体无害。有三种吹嘴可以使用:竹子、无釉陶瓷和牙粉(牙科材料)。如果是塑料或其它材料,一定要确定其对人体无害,目前市场上有采用工业市场出售的塑料棒、胶棒或PVC管材制作吹嘴,是否适用于乐器,暂无法确定,望大家慎重。木制吹嘴可以使用,但也要确定该种木材中没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成分,且木制吹嘴不能上油漆或用工业抛光蜡抛光。

2、鼓励使用天然葫芦。人吹奏出的口气会在葫芦中凝聚成水,由于葫芦有良好的散气性,吹奏之后只要把葫芦丝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就能很快干燥,避免了细菌的滋生。如果采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葫芦形器物代替葫芦,如何在细菌滋生之前使水散出,将是一大难题。材料高档不等于适用,天然材料的好处正在于此。木制葫芦可以使用,但其壁应薄,否则即不利于共振发音,也不利于散发水气,乐器过重,演奏起来也不方便。还有就是,必须确定此种木材中没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成分。

3、天然葫芦不要上油漆。有的学员为了使乐器美观,会在葫芦上喷涂油漆——大谬!如上所说,水散不出,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葫芦丝的吹嘴一定要保持清洁,吹奏乐器乐器要单人单用。

为什么每支葫芦丝看起来都不一样?

葫芦丝是一种特色乐器,她是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纯手工制品,所以,即使是同一批产品,也没有两支完全一样的葫芦丝,表现在外观上,就是葫芦和竹子会有不同。

关于筒音

除了制作技术以外,簧片和竹子的材质是影响筒音音色的主要因素,有些情况是人力无法控制的,音准同样好的两支葫芦丝,也会让人感到音色有少许差异。其实,气息的强.弱.缓.急和温度等对音准和音色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筒音。通过练习,大家是可以学会通过预热和调控气息来影响演奏效果的。

关于音准

云南葫芦丝大多数在昆明生产,昆明是春城,四季温差不大,年均温度16度,昆明生产的葫芦丝一般在15-25度之间校音。所以,葫芦丝在这个温度段演奏音最准。温度偏高或者偏低,葫芦丝的音准都会出现变化,所以,掌握一定的调音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音色

葫芦丝的音色取决于材料和做工。葫芦丝之韵,就是“金” “竹” “匏”的组合之韵,也就是这3种材料发出的乐音,每种材料的音色都各具特色。如果把材料更换了,音色也就变了,例如,如果把主管改为用塑料管,竹韵就被“塑料韵”取代,乍一听,似乎没有大的不同,其实仔细听,两者的韵味是不一样的。毕竟,竹子与塑料成分不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韵味自然就不同。同理,如果把葫芦换成木制的,匏韵就变成了木韵。簧片亦然,铜音的韵味为国人最爱,换成其它材料,哪怕再高级,“味儿”也不对了。

至于做工,对音色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乐器的制作尺寸了。传统的葫芦丝是夜晚时傣族青年在竹林里为表情达意而使用的,音色非常纯美,但音量较小。如果把簧片加厚加长,管子加粗,音孔扩大,葫芦也用比较大的,乐器的音量就会增大很多,但是葫芦丝柔美的音色就没有了,演奏(尤其是吐奏)时也就不灵活了,古语说得好:“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巧。”葫芦丝要走出竹林,适应现代的要求,是要适当增加音量,但是要把握尺度,否则就变味了。

关于音量

葫芦丝没有必要和其它乐器争音量,如前所述,音量并非越大越好,差不多就行,否则“小家碧玉”就变成“泼妇骂街了”。

葫芦丝的调音技巧和演奏技法

葫芦丝属于管乐器,所有管乐或多或少都会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音准会有细微变化。为了能应对这种变化,需要对音准进行适当的调节,进而产生了接口式调音插口。调音插口通 过铜接口的伸缩,延长或缩短乐器内部空气柱的长短来实现音高的变化,以满足演奏、教学的需要。原理是拔出接口插接位置,竹管内空气柱增长,整体音准就相对降低一点点;反之,总体音高就会增高,这样乐器就能在10音分至小二度之间调整,以达到与乐队、CD 音乐相协调的目的。 在使用调音型葫芦丝时,注意在拔插接口的时候用力不能过猛,也不能直拉直推,要用适当的力量边左右旋转边推拉,直到音准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尽量避免给一些外人或完全不懂的人使用该乐器,以免错误操作,造成接口变形、损坏或漏气。维护方面,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给铜接口补充适量的润滑油,避免接口腐蚀生锈。 需要注意的是:调音仅仅只是对音准的绝对音高作小范围的适当调整,而不能作为转调来使用。因为葫芦丝的调音对不同的音高调整的幅度不一样,原则上来说,离簧片越近的音对调音接口的调整越敏感,越远的越迟钝,而且筒音5是不会受调音接口的变化控制的。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①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②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 ③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4.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tr ~~~~” 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又”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葫芦丝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1)葫芦丝演奏姿势、呼吸、气息的控制、按孔方法。 (2)演奏技巧:单吐、打音。 (3)掌握乐曲的节奏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演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葫芦丝演奏的学习,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趣味游戏法、律动教学法 (2)学法:体验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葫芦丝录音指法图片 【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音乐学科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讲授、探究、拓展、小结。 1、导入: 教师采用的是示范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或录音来导入本课,并请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 问题:1、乐器的声音特点?2、哪个民族的乐器?3、乐曲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使学生在葫芦丝独具魅力的音乐感染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讲授: 通过实物及指法图片讲解,以轻松愉快的谈话形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葫芦丝的结构、演奏姿势、呼吸、指法。并把葫芦丝与笛、箫作比较,阐述葫芦丝在结构上、演奏上独特的地方。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的基础,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低头、坐立不直、踮脚、跷腿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 演奏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我采用闻花香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先用鼻吸气,然后学会用口鼻同时吸气,并通过横膈膜控制再缓慢而均匀向外呼出。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常识,运用讲解示范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呼吸技巧。 3、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我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 探究①:气息的控制。 它是所有吹管乐器的演奏难点,也是葫芦丝演奏的难点。葫芦丝与其他吹管乐器在演奏上所不同的是:吹低音时气流速度细而急、口劲大;吹高音时气流速度粗而缓、口劲小。在练习吹高音sol 和la时,学生认为音越高就越用力,结果事与愿违。其实,越用力会越没声音。 为了让学生对气息的控制收放自如,我采用趣味游戏教学法,安排了吹纸条的游戏,让学生能直观感受不同气流速度纸条的变化,然后用不同的气流速度来吹葫芦丝中的高、中、低音。 学生初次接触葫芦丝演奏,不容易把音色吹出来,开头和尾音常出现的“咕”音现象,听起来很不舒服。教师要分析并示范,让学生认真体验并反复练习。开头出现是因为气流速度慢,用吐音加强力度,快速吹出即可解决。尾音出现是因为剩余气息推动所至,这时嘴快速张开就能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巧。这符合音乐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探究②:练习曲。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音调响度和音色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音调响度和音色说明3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个与什么有关。 说明4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声音的发声与传播。 说明本知识点主要讲述音调响度和音色,它是研究声学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音调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所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男低音歌唱家可以低到每秒6次,而女高音歌唱家可以高达每秒1180次。 规则2:响度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的振幅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所以,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如果能够想办法减小声音的分散,就可以使声音响度更大些。 规则3:音色

胡琴、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也可以分辨出来,可见乐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外,还另外有一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叫做音色,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也因人而异,所以我们闭着眼也能听出是哪位熟人在讲话。 规则4:一点注意 注意科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的不同。日常用语里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间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 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唯一。物理本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声音的“大”、“小”则用来描述响度。

葫芦丝学习口诀

葫芦丝演奏口诀摘选 葫芦丝的基本功主要有三方面,即气、指、舌。 一、气(呼吸方法) 1、不提肩、不挺胸、口鼻通、不出声;气下沉、丹田功、音柔美、颤常用。 2、高音缓、低音急、轻呼能出筒音3 3、吹长音时要做到: 音头不能软、音体不能板、音尾不能散。 4、学会气颤音的方法是: 急缓交错、丹田配合。 5、对于慢曲换气的要求是: 慢曲慢换、音断曲不断。 慢曲快换、旋律更连贯。 6、对于快换气的要求是: 口鼻都要通,吸气不出声。 7、对音量大小的要求是:

轻音不能浮,重音不能浊。 8、对音准的要求是: 渐强起,渐弱收,音准关键在两头。 二、指(手指技巧) 1、针对初学者的手形,要做到“不靠不翘”。可要求: 指放平、勿高抬,孔按实、松则快。 2、关于按音孔的方法: 初学用指肚,提高加指尖。 3、持乐器要端正,既稳固又放松。 4、叠、打、抹、滑的一般规律是: 上行叠音,下行打,向上抹音,向下滑。 5、叠打与抹滑的主要区别是: 快叠打,慢抹滑。 6、叠音、波音、指颤音的主要是手指开闭的次数: 一叠、二波、三起颤。 三、舌(吐音方法)

1、断吐用“吐苦”,连吐用“嘟咕”,舌指能同步,快板必清楚。 2、快板要慢练,慢板要连贯。 3、勤练“苦”,慢练“呼”, 小舌也能打“嘟噜”。 4、“吐苦”各占半,“苦”音要久练。 四、如何演奏好乐曲 1、运用好基本功:气要通,指要松,舌要清。 2、练习新曲的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对、会、背、味。 ①对:将乐谱及表情技巧符号吹对; ②会:能看谱连贯完整地演奏全曲; ③背:能背谱熟练地演奏; ④味:能体现乐曲的风格韵味及作者意图。 3、对于有难度的乐曲,要进行重复练习: 慢快慢快,简繁简繁,零整零整,看背看背。4、针对在学校学生功课多,练习时间

葫芦丝技巧

当你对葫芦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新葫芦丝拿到手里时,最急的就是想要把它吹出声音来,正因为如此,由于你用气方法不当,甚至是不会用气,使得葫芦丝发出一种怪音“喔”音,严重影响了你的情绪!这是因为你在气息的运用上没有把握好,由于气息力度不够,未能使簧片与竹管产生耦合振动,所以发不出葫芦丝的正常音。另一方面在增强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呼气方法,切不能呼气过猛,要均匀逐渐的加力,一旦发出正确的声音就要及时把握好这一瞬间的感觉,然后反复练习。应该注意“呼气过猛会使簧片变形,严重时会发不出声音来,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后,才可以进行吹奏” 葫芦丝是用超吹的方法发音的,超吹是比葫芦丝上原有的基因高八度,主要是通过吹奏的呼吸力和唇部肌肉控制力的加强,呼吸速度加快,以及腹部肌肉的控制力来实现的。气息与手指的配合也是初学者应注意的,首先要注意手指要按住指孔不能漏气,气息要平稳,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手指变化时,气息应用不应受到影响。葫芦丝上最容易吹出的音是“1”音,最不容易吹出的是高音“5”“6”和低音“5”“6”,所以,当初学者拿起葫芦丝吹奏时,先吹“1”音,然后可以按指法表和练习曲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另外,初学者对姿势往往不得要领,顾此失彼,或者干脆马马乎乎。要吹好葫芦丝,第一步就是要摆好姿势,这样才可以使身体各部位更加放松,利于气息的流畅,在今后的演奏中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第二部是按孔有漏气现象,如果养成习惯,对演奏乐曲的音色,音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克服,再就是不重视长音的练习,确实来说,长音月口气要吹十几秒甚至更长,声音要漂亮要稳定是不太容易的,长期练习枯燥无味,但是要保证将来能够完整流畅的演奏一首乐曲,练习长音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重视长音练习,即使将来可以演奏乐曲那音色也一定不会太美,严重的影响演奏效果,所以要重视长音的练习。 怎样练好一首乐曲: 我认为要练好一首乐曲首先要分析乐曲的内容和表现方法,可以结合试奏进行。然后再以较慢的速度,后逐步加快至原速,通过试奏一是了解一下乐曲的大致音响效果,二是检查一下原定表现手法是否适合,再就是发现难点,为进一步练习做准备。然后再分段练习,在这个阶段的练习中一是要突破技术难点,力求达到技巧上的熟练,二是体会感情,进一步研究每段的艺术表现,必要是可插入一些辅助性的基本功练习。最后就是按曲子的规定速度将全曲连贯起来做综合练习。另外正如大家所说的要多听一下原曲,了解各个不同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变化和各种不同的技法产生那些不同的效果,加以利用,或创新!在葫芦丝乐曲的练习中,切忌追求快,还有过量的加用劲,动作的多余。有些人不懂正确的方法,越快越难的曲子吹的越快,越使劲,甚至全身都跟着使劲,造成浑身紧张影响乐曲的效果。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使自己的练习失去兴趣,甚至半途而废。练习应该是在慢中进行的,练习演奏、音乐表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内心歌唱,预先听相关音乐,到大脑控制艺术想象等各方面的到位和协调一致,首先是建立,然后才是熟悉巩固与发展。无论是建立也好发展也好,都是先在慢速度中开始的,动作是在放松,自然中进行的,否则如何快了紧了,将无法分析无法选择无法改正,说穿了就是无法演奏,无法表现。所以说练习应该是慢练,快改。只有慢练才能分析检查,只有快改,才能使练习少走弯路。慢练不等于松懈,而是利用小拍子,在严格的节奏中,时刻似均,准美的标准进行慢练。总之为了不浪费精力,有限的利用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大家必须学会正确的练习方法,掌握一套科学的,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练好一首乐曲的效果! 怎样掌握好乐曲的强弱: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专项练习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专项练习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主要判断依据是个人不同的音色 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音调发生了改变 D.“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2.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3. 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 瓶琴”.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调音色 B.响度音色 C.音调响度 D.只可能是音色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 C.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5. 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6. 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7. “聪聪,该吃饭了!”听见声音,正在做作业的聪聪不用抬头看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喊他,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8.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9. 2020年4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降下半旗,深切哀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

葫芦丝演奏技法

葫芦丝演奏技法 葫芦丝演奏技法 一、葫芦丝演奏姿势 葫芦丝要讲究姿势,这不但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 合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的表现音乐内容。葫芦丝 的演奏姿势分为坐、立两种。 1、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是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战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 度挺胸和歪斜。 2、坐式 一般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 腿稍微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度放松和僵硬。 葫芦丝的持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 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 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对演奏不利。另外 手指开孔时,不宜抬的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 般手指抬到距离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风门、口风与口劲返 回顶部 风门指吹奏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风门可大可小, 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

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 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正常情况下上下嘴唇应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向里收。 口风 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就是口风。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 能够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因为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 管耦合震动类乐器,主要由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震动而发音,吹奏时 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 舌部分震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 因(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风门的缓急变化是高腹部、横隔膜及 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控制好。 口劲 嘴劲的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一定要注 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 缓急之分,但因为葫芦丝的吹奏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其原因是由葫芦 丝自身的条件而限定(葫芦丝音域过窄)。 [NextPage] 吹奏基本技巧 双吐 双吐比单吐速度要快,适用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发音时舌尖有发"吐"音的动作,舌根有发"苦"音的动作,要练至两者的力度一致。 开始时可用念字法,到后来就不用真正念出来了。初学双吐时除了要 看文字说明外,更重要的要用心去体会、摸索,比如,刚学双吐,在"吐"与"苦"之间容易出现尾音或两个音分得不十分清楚,而解决的办法 无法用文字来完全描述,这就需要你持续地调整口形、舌形舌位、力度、口腔内的余气量,最终你会找出的属于自己的解决办法关于双吐

如何区分音调与音色的不同

如何区分音调与音色的不同 作者:王晔 (学校:鹿峰中学邮编:215300) 摘要:很多同学在学完《声现象》一章后,对涉及到音调与音色的一些判断题难以定夺。今天,我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二者的异同,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大家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正文: 音调、音色和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其中音调和音色的区别是本部分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在学习中容易将二者混淆。 一、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主要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如长度、松紧、大小、多少、厚薄)改变其频率,从而影响其音调的高低。用细棒轻轻敲装有水的玻璃杯,由于杯中的水量不一样,其振动频率不一样,音调是不同的。 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音强度有关。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强度增加而上升。 一般说来,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女子声音的音调比男子高。在小提琴的四根弦中,最细的弦,音调最高;最粗的弦音调最低。在键盘乐器中,靠左边的音调低,靠右边的音调高。 二、音色 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一般来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如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就不同,其音色是有差别的。 音色英文叫musical quality,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同样的音量和音调配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亮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觉一样。 我们知道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其中音调是指声音频率的高低,频率高的音调高,频率低的则音调低。而音色较复杂,这是因为一般物体发声时往往会有多个频率的声音同时发出,其中频率最低的声音叫基音,它的频率就决定了物体所发声音的音调;其他频率声音的强度都比基音弱,频率都是基音的整数倍,我们把它们叫做泛音。 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每一个人即使说相同的话也有不同的音色,因此可以根据其音色不同辨别出是不同的人。例如,由钢琴和黑管两种乐器所发出声音的频率分析可以看出,两种乐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 标及要求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需求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校本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活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葫芦丝的课程的设立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我校学生生源一般,有着近一半的农民工子女,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多还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代为抚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形形色色:有收废品的、卖菜的、外来务工的等等。就这样的家庭环境,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校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开设“葫芦丝器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并委托我主编适合我校校情的葫芦丝教材。“葫芦丝器乐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可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可以教孩子一项特长,在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输给同龄的小伙伴,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学习如何吹奏葫芦丝,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调整心态,达到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对陌生乐曲有简单的试奏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锻炼意志,培养克服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一、葫芦丝的演奏姿势 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①站姿。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驰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 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坐位高低要适当,以 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2、关于手型:双手持葫芦丝,左手上右手下,手腕平直,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状。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最下面为一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左右手的小指分别负责开闭两侧副管的音孔。正确的手型,应是放松手臂和手腕,手指自然适度地向里弯曲,如果手指过于勾曲或过于平直都会造成手指肌肉和手心紧张,影响其动作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开放音孔时,手指抬得不宜过高,也不要太低,一般两个手指的高度即可。过高影响演奏速度,太低则影响音准和音量。关闭音孔时,用指肚将其按住,严密不漏气即可,若按的太紧会 造成手过度紧张。 3、关于口型:上下嘴唇自然合拢,含住“吹嘴”于口唇中央处,双唇肌和两 边嘴角适当收缩。注意吹奏时两腮不可鼓起,否则将会阻碍肌肉的控制。 二、葫芦丝的调及指法: 葫芦丝的定调是以第三孔所发音乐的音高为准,受其乐器构造本身的限 制,常用有以下几种调: 1. 开第三孔为“do”即筒音作“ 5” C大调指法表(筒音做5 )低音5 低音6 低音7 1 2 3 4 5 6 第七孔● ● ● ● ● ● ● ● ○ 第六孔● ● ● ● ● ● ⊙○ ○ 第五孔● ● ● ● ● ○ ○ ○ ○ 第四孔● ● ● ● ○ ○ ○ ○ ○ 第三孔第二孔第一孔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表示“开半孔” 2 . 开第三孔为“fa”即筒音作“1” F大调指法表(筒音做1)1 2 3 4 5 6 7 高音1 高音2 第七孔● ● ● ● ● ● ● ● ○ 第六孔● ● ● ● ● ●○ ○ ○ 第五孔● ● ● ● ● ○ ● ○ ○ 第四孔● ● ● ● ○ ○ ● ○ ○ 第三孔● ● ● ○ ○ ○ ●○ ○ 第二孔● ● ○ ○ ○ ○ ● ○ ○ 第一孔● ○ ○ ○ ○ ○ ○ ○ ○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表示 “开半孔” 3 . 开第三孔为“so”即筒音作“2” G大调指法表(筒音做2)2 3 4 5 6 7 高音1 高音2 高音3第七孔● ● ● ● ● ● ● ● ○ 第六孔● ● ● ● ● ● ○ ○ ○ 第五孔● ● ● ● ● ○ ● ○ ○第四孔● ● ● ● ○ ○ ● ○ ○ 第三孔● ● ● ○ ○ ○ ● ○ ○ 第二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需求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校本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活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葫芦丝的课程的设立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我校学生生源一般,有着近一半的农民工子女,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多还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代为抚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形形色色:有收废品的、卖菜的、外来务工的等等。就这样的家庭环境,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校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开设“葫芦丝器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并委托我主编适合我校校情的葫芦丝教材。“葫芦丝器乐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可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可以教孩子一项特长,在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输给同龄的小伙伴,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学习如何吹奏葫芦丝,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调整心态,达到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对陌生乐曲有简单的试奏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兴趣活动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二)具体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正确演奏姿势、演奏状态,吹奏手型以及正确的气息运用。 3、学习相关的吹奏技巧和乐理知识。 4、能够熟练吹奏相应的葫芦丝乐曲。 学段目标: 一年级: 1、认识、熟悉葫芦丝,了解其特点、构造、流传区域及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学会音阶的吹奏。 2、感受葫芦丝古朴、柔美、典雅的音色。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 3、学会葫芦丝演奏时正确的用气方法,并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同伴的帮助下,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及短小的乐曲。 二年级: 1、掌握长音、连音的吹奏,进行手指操练习,使左右手各按音孔手指开闭灵活、轻松自如。 2、掌握强、弱音的吹奏,能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3、能够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并乐于与同学合作练习,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三、四年级: 1、能够掌握“叠音”、“打音”“波音(上波音、下波音)”、“颤音”的演奏技法,并吹奏相关练习曲。 2、学习在筒音(全按时)做5时,低音3和中音4的吹奏方法。 3、能够准确的视唱和演奏简单乐曲。 3、积极参加葫芦丝演奏技巧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演奏水平;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五年级: 1、掌握“虚指震音”、“滑音”“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双吐”的演奏技法,能吹奏相关练习曲,并能在乐曲中熟练运用。

葫芦丝简易入门教程带曲谱版本(汪利生)

汪利生编写

版权共享欢迎转载 目录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1、建立学习信心 (2) 2、演奏基本姿势 (2) 3、熟记指法表 (2) 4、演唱熟悉的歌曲 (3) 5、试吹熟悉的歌曲 (4) 6、三种吐音 (4) 7、基本的装饰音 (4) 8、滑音和指扇音 (5) 第二章初级曲目 1、康定情歌 (6) 2、婚誓 (6) 3、沂蒙山小调…………………………………………………………………………………………………………………(7 4、阿佤人民唱新歌 (7) 5、知道不知道 (8) 6、甜蜜蜜 (9) 7、军港之夜 (10) 8、情深谊长 (11) 9、、少年壮志不言愁 (11) 10、映山红 (12) 11、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2) 12、一剪梅 (13) 13、又见炊烟 (14) 14、弯弯的月亮 (15) 15、涛声依旧 (16) 16、沧海一声笑 (17) 17、祈祷 (17) 18、大长今 (18) 第三章中级曲目 19、月光下的凤尾竹 (19) 20、竹楼情歌 (20) 21、渔歌 (21) 第四章高级曲目 22、侗乡之夜 (22) 23、彝家欢度火把节 (23)

24、春到草原 (25) 25、竹林深处 (27) 第一章学习葫芦丝的八个基本步骤 一、建立学习葫芦丝的信心。学习葫芦丝非常简单,业余爱好者没必要掌握复杂的乐 理知识和识谱,只要会唱歌的人都能快速学会演奏。 二、掌握基本演奏姿势。注意要点:1、头正肩平,目视前方,肘部与水平方向呈45 度自然张开;2、手指放松呈弧型,好似手中握着一枚鸭蛋;3、小指放于音管上扶稳葫 芦丝,只有无名指或中指运动时小指方可抬起,但应保持大小拇指的至少三个手指扶在 葫芦丝上以保持稳定。 三、记住下面的指法表,吹出每个音。葫芦丝低音用力较大,气流较急;音越高用力越小,气流就越要弱,特别是中音5、6用力过大反而没有乐音;低音“mi咪[3]”不容 易发音,吹奏时气流一定要轻缓,而且要均衡、平稳。从低音到高音,再从山高音到低 音吹奏,一口气吹一个音,每个音延长六至八秒钟以上,要求发音响亮、音高正确、平稳、无沙音和杂音。 上端下端

音调、音色、响度三者的区别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声音的特征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知道声音的响度、音调、单色, 2. 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 了解发声器(乐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4. 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 三、主要知识点分析 1. 声音的响度 A.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B. 声源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可以用转化法来探究这个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D.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响鼓还需重槌敲” E. 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F. 影响声音响度的其它因素:传声的介质;声音是否集中等。 2. 声音的音调 A.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B. 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单位是赫兹。 C. 声音的音调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一般情况下,女子的音调比男子的音调高,小孩的音调比成年人高。 D. 应用:养路工人总是不停地用小锤敲打着铁轨,就能根据铁轨所发出的音调来判断敲击处是否有螺丝松动。判断瓷器的好坏、西瓜是否熟都是利用这个道理。

3. 声音的音色 A. 不同的乐器(或者其它声源)发出声音的特征往往是不同的,我们就用音色来表示。 B. 影响因素是:声源振动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其波形图来观察。 C. 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闻声知人”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 4.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叫做声音的三要素,它们反映的是声音的不同特征的物理量。声音的三个特征都与声源的振动有关, 5. 声音的传播速度。 A.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是指在15℃空气中,1秒内传播的距离约为340米,在水中1 秒内传播的距离约为1500米,在钢铁中这个距离约为5200米。 B. 人耳先后两个时间间隔最小为:秒,则人们所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为:11.3米 C. 声音的传播还与介质有关,如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汽较多时,声音传播得快,响度大 【典型例题】 例1. 通常人们所说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A. 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关 分析:声源的振幅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生活中有许多声音方面的说法,都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应,如:“引吭高歌”、“放声高唱”、“低声下气”、“震耳欲聋”、“请大声讲话”、“喁喁私语” 答案:B

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指南

基础理论讲解: 一、葫芦丝、巴乌的构造、音域及分类 1、构造:首先介绍葫芦丝,葫芦起共鸣作用。气流通过葫芦的传送到主管和附管。 主管是主要发育管,主管上开有七个按音孔,一个出音孔,两个穿绳孔。 附管分高音附管和低音附管,均持续发一个音,普通的葫芦丝只有一根附管会响,另一根只作装饰。附管塞,需要附管时打开,不需要时关闭,附管和主管有机的配合可使音乐丰富多彩,更具活力。 捆线主要是把主管和附管捆在一起,增强乐器构造上的稳定。 主管尾塞,起到的作用是使低音区的发音圆润,注意不要往里推。 巴乌的构造比葫芦丝简单,造型上和竹笛相似,制作原理、演奏方法和葫芦丝基本相同。2、音域:葫芦丝、巴乌发音管均开有七个按音孔以筒音作5为例,其音域为低音3到中音6,(示范),音域虽窄但表现力极强。 3、分类,常用的葫芦丝有小F调、小D调、小C调、bB调、A调、大G调、大F调、大bE 调、大D调,巴乌常用调有G调和F调。 二、按孔部位及手形 1、按孔部位 要吹出一个正常的音,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凡要求关闭的音孔是不能漏气的,一丝都不能漏,否则,发出的音则不准确,让人感到刺耳不实在。为了保证所按音孔不漏气,我们采用指肚按孔,避免指尖和指腰按孔。因为指肚面积相对指尖和指腰要宽一些,其次指肚按孔手形比较美观,并便于演奏,故我们在按孔时采用指肚按孔。 2、手形 为保证手形美观并便于演奏,对手形的要求尤为重要,应避免的这几种姿势。①倒腕式(所谓倒腕式即手掌与手腕形成的角度使手腕塌陷,这会使手指按孔的动作变得笨拙,其次从外观上来看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正确的手腕角度应接近180度,这样手指的扇动既美观又灵活);②机翼式(所谓机翼式即双手按孔的姿势好似飞机的双翼,也就是手指和主管形式成一个不美观的角度,经常还回伴随手指关节过平,手指没有正常弯曲,这样演奏起来,手指的动作会显得僵硬);③孔雀开屏式。(孔雀开屏式主要是形成于打开音孔以后的手指造型,手指离开音孔后,远离音孔,这样回造成乐器不稳定,没有实在感。其次,由于手指离音孔太高,当关闭音孔时手指不能准确地落到所对应的音孔上)。希望大家避免以上三种及其它不正常的姿势。 首先注意两个食指不要依附在附管上,这样会影响美观和今后的演奏,整个手形应做到“通”“松”“空”。 其次是双手的小指应用是决定手形的重要因素,两个小指所起的作用有三个: ①是起到固定作用,初学者大多依靠食指来固定葫芦丝,便形成了以上讲到的孔雀开屏式。有机地采用小指来固定,可使两个食指解放,手形美观。 ②是起到定位的作用,有的同学吹完下三音孔时,下手指抬起后,会移位,待演奏到下三音孔时会找不到对应音孔的位置,当采用小指固定后会避免手指与音孔的错位。 ③是保证手形的美观,小指的采用避免了孔雀开屏式,由于采用了小指便限制了其它手指的高度,也就避免了孔雀开屏式,在造型上达到美观。 初学者小指的应用不容忽视,其运用规律为:当用到下三指时下手小指应自然抬起,否则会使下三指的演奏不太灵活,当不用下三指时小指应放到主管适当的位置上,上手指也同样如此,待熟练后,习惯成自然,小指的应用就不必太注重,特别是在较快的乐曲演奏中,小指应用更加自由了,不可受此限制,否则会顾此失彼,影响手指的速度和旋律的流畅。三、“咕”音的避免

葫芦丝演奏技巧的提高的四大要点

葫芦丝演奏技巧的提高的四大要点 在葫芦丝学习和演奏的交流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朋友的演奏水平达到一定层次以后,就不再继续提高,而停滞在某一阶段,原因可能会多种多样,根据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仔细的观察后,发现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比较简单,多数是课程或家务或工作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练习,这是最常见的一个因素。主观原因归结起就是对基础练习没引起足够的有重视。 基础练习(基本功)主要包含气、指、舌这三方面。其中,指的基本功练习往往容易被初学葫芦丝的朋友们接受,如:很多初学者能主动练习各种葫芦丝教材中的各类活指练习曲。其次是对舌的练习。如:各类单吐、双吐以及三吐的练习。但是,大多数初学者往往忽略对气息的基本练习。然而我认为气息的正确使用恰是提高葫芦丝演奏水平的重中之重。下面,就如何正确的气息应用与葫芦丝演奏技巧的提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望朋友们共同探讨。 1、气息与音乐时值的关系 气息对音乐时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当断不断,即有休止的地方,气息没有中断,使音乐缺少跳跃和活力,因平淡而缺少表现力;二是当连不连,不该断开的地方却断开了换气,打乱了音乐的连续与流畅;三是长音、四分附点音符等的时值不够准确。有的朋友一到长音就不知道自己吹了几拍,或者是原来是有速度感的,一到长音就会拖,从而感觉上就变成了没有节奏感,或者就是不到足够的拍子就把音断了,从而影响到音乐内涵的表达。不管是把音符演奏短了还是演奏长了,都不应该,音乐是时间艺术,到某个时间应该出某个音,这是一般的音乐定律。 如何正确的运用气息来准确演奏音乐呢?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长音的训练,这是加大肺活量和气息稳定的练习。在长音训练时,需要在适中的音量上尽量把音吹得很长,且注意气息的稳定,一般一口气不低于10-15秒,好的可达到30秒以上。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节奏感、速度感、各种节奏型(如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附点、四分附点、三连音、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小切分、大切分、连续切分等等)的训练,若有条件可运用节拍器这一工具来影响和校正我们的心理速度与节拍感觉。 2、气息对音色的影响 气息对音色的影响主要原因在呼吸方法、用气量、喉部扩张、口腔压力等几个方面。 呼吸方法实在太重要,不得不多用些篇幅说一下,正确的呼吸方法是管乐吹奏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朋友们要认真对待.它将决定学习的成效。

音调、音色、响三者区别

音调、音色、响三者区别

————————————————————————————————作者:————————————————————————————————日期: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声音的特征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知道声音的响度、音调、单色, 2. 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 了解发声器(乐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4. 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 三、主要知识点分析 1. 声音的响度 A.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B. 声源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可以用转化法来探究这个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D.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响鼓还需重槌敲” E. 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F. 影响声音响度的其它因素:传声的介质;声音是否集中等。

2. 声音的音调 A.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B. 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单位是赫兹。 C. 声音的音调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一般情况下,女子的音调比男子的音调高,小孩的音调比成年人高。 D. 应用:养路工人总是不停地用小锤敲打着铁轨,就能根据铁轨所发出的音调来判断敲击处是否有螺丝松动。判断瓷器的好坏、西瓜是否熟都是利用这个道理。 3. 声音的音色 A. 不同的乐器(或者其它声源)发出声音的特征往往是不同的,我们就用音色来表示。 B. 影响因素是:声源振动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其波形图来观察。 C. 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闻声知人”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 4.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叫做声音的三要素,它们反映的是声音的不同特征的物理量。声音的三个特征都与声源的振动有关,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

响度、音调和音色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响度、音调和音色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 学顾文德【教材分析】1 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内容是《声现 象》 一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声音三大特征,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懂得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重、难点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3 教学模式自学阅读,讨论与探究,通过各种探究实验和自主实验完成 本节教学目标。 【教学器材】1 演示用多媒体课件、音叉、乒乓球、细线、学生电源、 发声齿轮、硬卡片。 2 学生用鼓、碎纸屑、梳子、硬卡片、棉布。 【学情分析】本节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有关,只是学生平时没有 注意观察和缺少理论知识,但是学生们都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很容易 联系到本节的知识中来,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兴趣将会很浓厚,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 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进一步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 习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 通过介绍我国在研究声现象方面的成就,渗透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教育。 【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 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声音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聆听一组音乐。 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声 ,学生讨论 , 这些声音有哪些特点呢 ?指出这些 声音是千差万别的,有强有弱,有高有低,那么声音有那些基本特性呢?这些 特性又与什么有关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教学 1 响度我们先来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投影活动 1 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投影物理学上声音的强弱 叫做响度;很强的声音震耳欲聋 ,我们说它响度大 ;微弱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 我们说它响度小。 同学们桌上都有一只鼓,要使它发出声音,怎样做呢?要使鼓声更响些, 又要怎样做呢? 学生操作,你们认为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 学生思考, 勇敢说出自己的猜想 ,根据猜想的科学性 ,找出有价值的猜想 ,进 行检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