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我校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基于我校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基于我校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基于我校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基于我校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

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基于我校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西平县人和河沿张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研究背景

1.社会良性发展的要求

本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未来的社会是知识不断更新、信息高速传播发展的时代,迅速捕捉、正确分析、及时输送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写话与习作既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和其他各科学习的基础;又是生命发展过程中,与人们倾吐体验感受,和别人沟通和交往的生活需要;还是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保障。

2.我校作文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学生来自农村,虽然有了较先进的教学设备,但他们活动的范围狭小,见识较少,生活泉源枯竭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虽然可以借助于电子白板、课件等教学设备,但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手段还是主角,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封闭在课堂之中,造成了习作教学中学生处于“要我写”的无可奈何的被动状态,勉强“逼”出来的作文,也是空洞无物。随着数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实践,我校教师在习作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对习作有效教学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二)农村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而事实上,我们经常听教师提起作文,叫苦连天,到考试期间,甚至有老师为应付考试强行让学生背作文、抄作文,因此作文课如一潭死水,每位老师不敢涉足。久而久之,许多学生谈文色变,写作文就如无米之炊。每次写作文时,学生们绞尽脑汁、东拼

西凑,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写作文苦不堪言,对作文厌恶之极。

我课题组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习作兴趣减少——学生,怕写作文;大部分教师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习作教学“拔高”的现象极为普遍,学生由不会写、怕写导致作文水平较低,最终发展到提及作文便厌烦、恐惧,凑合、交差了事、抄范文成了家常便饭。

(三)农村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

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1)习作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作文命题缺乏开放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无法明确习作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激发不聊学生主动提笔倾诉、表达的欲望。

(2)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作文批改之中,无暇于作文教学方法研究,更谈不上有效策略的研究,本末倒置,导致作文的过程变成了训练应试模式的过程;作文评定等级低下,学生无法感受到习作带来的成功体验。

(3)习作教学的内容和操作很难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序列、体系,教师习作教学存在“有量无序”“临时抱佛脚”或放任自流现象严重,同时各年级之间习作教学又缺乏必要的联系性、连续性和深入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写作方法的指导,过于强调主题立意,学生不敢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过于强调语言要美,学生不敢说白话。

(2)在作文指导中,教师拔高教学要求,为了引导学生说具体,往往要求学生虚构情景,多数学生难以达到目标,结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导致参与面不广。

(3)作文批改中,缺乏眉批和肩批,总批只有等级;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均指出学生习作方面的不足,打消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要求过高,用成人标准衡量学生。

(4)作文讲评强调“评议”,导致学生不愿读自己的写作,评议的学生也不知从何评起。

(5)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

加强有效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和实践,对于语文教师习作教学观念的尽快转变、行为的尽快改善、习作教学水平的尽快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尽快进步和发展,实在是当务之急。基于此,我们提出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与陶行知的作文教学理念一致,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力措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视作文活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作文不再是枯燥乏味,脱离生活,而是兴趣盎然,充满生机,实践证明,作文教学生活化也是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综合素质。

1.合作教育学理论。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创造与学生发展相适宜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智力、情绪、意志等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成为准备和能克服困难的人,最大限度地显示个人的潜力、天赋和才能。

2.我们从陶行知先生的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六大解放”的生活教育思想出发,从中汲取前辈教育经验的滋养,探索提高写作教学的一些最关键的问题和规律,切实提高写作的效果,寻求写作教学的新路子。

3.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流丰盈,溪流自然活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4.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王拴紧教授的教学主张是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作文,创造性地写好作文,享受作文。好的作文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5.我们学习、研究了王拴紧教学主张的基础上,立足我校实际,因地制宜地探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方法、途径,为农村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服务,力求改变学生怕作文的心理,改变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凑、抄、套”的现象和“千人一律”的局面,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阅读积累,培养兴趣,提倡自由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表达自我、抒发感情的工具,发展学生个性,使习作教学落到实处。

三、研究的目标

1.形成一套有效进行农村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拓宽作文教学渠道。

2.提高教师进行有效习作教学的能力;探索小学习作有效教学指导的原则、方法及有效途径。

3.探索适合小学生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训练体系,学生对习作的情感和习作能力得到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达成目标要求。

4.追求实践层面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习作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形成科学合理的小学生作文教学评价机制,促进作文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四、研究内容

1、各级段生活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各级段生活作文要求及训练内容和形式

和社会生活资源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突破教科书的局限。《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只有把课堂的点向课外的面拓宽、延伸,才能使学生将课内习得的方法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加深,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开展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结合“书香校园”的活动,每学期开展好读书节系列活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开展“师生共读经典书”、“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感悟。

①、丰富书源。一是开放学校的图书阅览室,让学生自由读书;二是充实班级图书角,扩大图书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书籍阅览。

②、保证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③、加强指导。一是将课内指导的读书方法,迁移至课外阅读中,二是课外阅读中加强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④、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除了在书上进行圈划批注外,再写一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类型有摘抄型、体会型、提纲型、评价型等。

⑤、开展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励学生读书热望,增强读书的欲望,激活学生读书的活力,主要实行“三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三赛(朗读比赛、背诵比赛、读写知识竞赛),“两评”(读书笔记和手抄报展评)制度。

(2)、走向社会、生活,提高写作能力。

天津师大田本娜教授说过:“不要把孩子关在室内读书,要把儿童带到生活中,去引导儿童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活动中、在观察玩赏中,自然有序地学习语文。”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无字书。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①、引导学生观察校园

我们校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凉亭、雕塑玲珑剔透,走进校园就像走进花园,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观察校园内花草树木,小桥流水,凉亭长廊,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②、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充分发挥农村小学的优势,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攀登峰峦雄伟的高山,欣赏烟波浩渺的太湖,游览四季葱郁的竹海;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感

受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浪漫,冬的纯洁。其次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种花栽树,游园踏青,参观访问,义务清扫街道卫生,替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可以了解家乡的丰富物产,了解家乡的人情风俗,了解家乡的仁人志士,了解过程也是增长知识的过程,同时,不适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指导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及时地写下来,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我们都深知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玩耍中,孩子会尽情展露出自己的灵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失为开掘学生童真、童趣的另一有效手段。如扳手腕比赛、吹鸡毛比赛、吹泡泡比赛,放风筝比赛,贴鼻子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学生最感兴趣,参与率也高,且人人亲自经历,也自然有话可写,写出的作文也童趣盎然。

(4)、要求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

我们的孩子都身在农村,平时经常目睹田间地头人们劳动的身影,我们也要求孩子们平时也能和父母一起体验农村劳作的生活,在学校能参与劳动基地上的劳动,除草、种菜、浇水、收割,体会劳动的辛苦与愉悦,享受收获的喜悦,丰富的经历自然能让他们有话可说了。

(5)、教师要善于寻找作文的时机,抓住学生行为、思想感情的爆发点,在学生有话想说,有事要做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进行即兴练笔。

(6)、建立生活作文档案袋。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命名为“心情随笔”的笔记本,平时能认真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引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我话表我情。”这点点滴滴,记录着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的日历,都可成为学生习作素材的源泉。

3、对学生发展的研究

活动作文在哪些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活动作文怎样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及活动作文评价方式的研究

学生获取习作素材方法与能力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引导不同年段的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与策略。

学生习作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引导不同年段学生进行合理的语言表达,探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教师开展习作指导与评改策略的研究。重点研究教师如何进行习作教学的设计、指导与评改,探索引导学生习作与修改习作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4.学生习作能力评价的研究。重点研究小学习作有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索评价小学习作有效教学能力的标准、方法与策略。

五、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本课题自2014年12月开始筹划,规划到2015年12月完成,具体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与学习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

为本课题研究做好准备工作,分析问题,广泛收集资料,设计本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研究计划,根据研究内容进行分解。本阶段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等形成对研究现状的了解与分析。

2、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本研究实施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全面推进实践研究,形成优秀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反思、或案例研究,注意积累资料,逐步推出成果。

3、总结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

全面总结具有本地课程资源的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论文、教学设计、案例结集,使教学成果系统化。

六、课题研究成果

1、研究的结果

(1)初步形成了小学生作文有效训练的基本内容;

(2)探索出小学作文课设计的要点;

(3)总结了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2、研究的效果

(1)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初步形成了学生喜读爱写的良好局面。大多数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乐于与人交流。学生的观察、思考、评价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勤于思考、用心审题和选材的习惯,勤动笔、多积累的习惯,联想想象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等。

(2)促进了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总结出了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一般思路和方法,中高年级作文指导课和作文讲评课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师不再畏惧作文教学,且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本课题的推行与实施过程中,我们思索、探究,认真钻研,努力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一些成效。

(3)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爱生活,爱作文。

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着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快乐地写作。我们通过实地观察、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尽可能地加强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体验,让学生将老师的“教”与自己的“学”合而为一,自己收集信息,从而获取了更多的生活体验感受,使得学生的作文因有这些体验的充实而更加厚实、感人。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际作文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的原形;同时,教师的引导也让学生更加细心地观察了生活,让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么多不经意的美,学生捕捉到了这些生活的美处,丰富了个人的经验与作文素材,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对生活津津乐道、滔滔不绝,自然地,促使学生爱上了作文,也更热爱生活。

2、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基本消除,习作兴趣日趋浓厚。学生的习作质量明显提高,良好的写作习惯得到了培养,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快乐作文课堂的开展,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快乐作文课堂的开展,学生的作品内容有了新的变化。

学生习作兴趣、水平逐渐提高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通过开展习作研讨活动、出“班级小报”等活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了提高。%的学生喜爱阅读,能坚持每天看书半小时以上,学生阅读兴趣广泛,故事、童话、小说、百科知识、作文选、卡通漫画等书籍都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81%的学生有自主摘抄的好习惯,33%的学生会有意识地将平时积累、见过的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的学生喜欢上习作课,65%的学生有写日记的习惯,即使老师不布置,他们也能将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记录下来,自觉积累写作素材。

(4)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化

1、教学观念

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在新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教学生如何写作,而是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说、去写,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快乐写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过去枯燥乏味的作文课堂逐渐淡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有趣而又充满快乐的写作课堂。

2、教育方式

在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和谐、民主、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在兴趣外衣的“保暖”下,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抓住课堂教学导入环节,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小学生兴趣,引其入境。

3、科研能力

课题组的老师在一起认真研究适合小学生的快乐作文教学模式,大家一起查资料,一起商讨好的方法与见解,一起研究作文,一起研究学生,一起研究教学方法。通过找寻行之有效的快乐作文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的领略写作的魅力,感受写作的快乐,以达到我口表我心,出口成文章。在课堂之外,我们认真研读教学论文与杂志,积极上网浏览最新的教育教学知识,并撰写各种课题、论文、案例;开设教研课。

课题组的老师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养成了善于反思、乐于总结的好习惯,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积累、在反思中提升已成为老师们行动研究的轨迹。

4、构建农村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兴趣、体验、积累、表达”

1.培养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不但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形成技能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格外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一种相适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探究、实验、查找信息、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学习。当学生对作为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练笔。

(1)营造情境

习作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教学《我喜欢的一种美味》时,教师首先布置学生了解家乡有哪些美味,选择自己喜欢的仔细观察,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课堂上,为了唤起学生的积累,老师精心准备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扬州炒饭的制作视频,学生看得认真,对扬州炒饭的

色、香、味有了生活中的记录,再加上对制作过程的直观认识,写出来的习作非常生动。

(2)引导仿写

叶圣陶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仿写能让学生参考教材的内容,模仿教材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在单位时间内快速地把教材的表达方式或某种语文规律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多种形式的仿写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要求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只拣学生多处行》的开头“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在教学时,我们让学生仿写放学时的情景,学生都能写得生动活泼。

(3)自由拟题,灵活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和读书笔记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老师规定的题目不喜欢,%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文很难。从批阅学生的日记来看,学生有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他们很乐意表达,但是为什么怕写作文呢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习作内容离学生的生活遥远,学生提不起兴趣。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写日记、每日简评,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无拘无束、放开胆子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写家乡的名人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靖江历史上的名人不多,小学生了解的就更少了,在教学时,我们降低了习作的要求,扩大了选材范围,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名人,可以是运动员,明星,名人,改变了习作要求后,学生习作的难度降低了,距离他们的知识水平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就变高了。

当学生的习作得到他人、老师的认可,就会体验到习作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习作的兴趣。我们采取了“班级小报”、“美文共赏”等形式,让学生的文章被大家所学习。“班级小报”是对学生习作的肯定,学生写的好的文章可以刊登在班级小报上,学生感到非常光荣,有的学生虽然整篇文章不够完整、有新意,但偶然灵光一现写出的好句好段也会被老师采纳,编成《精彩片段》集,发表在《新月周报》的“一句话也精彩”栏目里,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2.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1)留心生活

“问渠哪得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在实验中,我们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特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农村小学生虽然不像城市里的孩子见多识广,但是有广阔的活动天地:四季的景色,田野里的庄稼,饲养的家禽,跟家长参与田间劳动,和小伙伴到草丛中捉蚂蚱,去河边钓鱼……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乡村“美容师”》《美丽的新农村》《曾祖父“升官”记》……一篇篇充满童趣、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习作产生了,因为这些素材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愿意写,也能写好。

(2)开展活动

学校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读书节、科技节、文体节……这些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科技节,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撰写科学小论文;读书节,学生制作书签,制作读书小报;春天,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新桥农民公园,冬季,我们举行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当然,我们不赞成每次活动必写作文,我们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地玩,体验活动的乐趣,然后选取活动的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文章求真求趣。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后,我们根据农村学校留守学生较多的特点,让留守孩子用书信的形式跟远方的爸妈说说心里话,学生发现写作可以拉近自己和父母间的时空距离,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家长收到信后都非常感动,认真写了回信,在信中,他们表达了对孩子的思念,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读着家长寄来的回信,孩子们的心融化了,他们理解家长外出打工的艰辛,一个个变懂事了。

3.加强阅读积累,丰厚学生的写作素材

(1)阅读中积累

我校图书馆有藏书10000多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涵盖了小说、诗歌、名人传记、画报等多种书籍,学生阅读建立图书馆借阅制度,每学期学生从图书馆借书4次,班级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带到班级,相互借阅,这些书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提出明确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中摘录好词好句,在读中摘抄优美段幅,写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既学到一定的表达方法,又能够猎取广博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生活中积累

每天语文课前,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让学生演讲,形式、内容不限,讲故事、朗诵诗歌、背格言警句、讲述自己的见闻都可以,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很快。

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每天的生活都不是简单重复的,及时记下每天的学习、生活,日积月累,就能形成丰富的文章题材,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日记的体裁、篇幅都不加限制,关键在于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及时捕捉思想的习惯,使学生的灵感定格在纸上,充实学生习作的“材料库”。

4.系统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1)课内悟方法,课外练表达

习作教学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实验中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文本表达的内容,更关注文本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中,“时间在流逝,可肖邦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这句话形容肖邦忘我工作,在教学时,我们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我们身边有哪些人也像肖邦这样投入地学习、工作,忘记了时间的概念,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积累了文本中的语言,并在平时的习作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中年级以片段练习为主,重点训练学生构段能力,适当渗透总分、并列、因果等组段方法,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逐渐摸到习作的门道。改变农村习作教学中重写轻说的错误认识,说写结合,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说得好而写得差的同学,指导他们迁移说话中的所得,侧重多写。对说得差写得好的同学,表扬他们写得好的同时,加强说的训练,让他们能说会写,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年级学生习作训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中年级写好片段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将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综合运用。从雕琢文章的题目到优化作文的结构,关注语言的表达,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的训练。重点指导学生做到表达有条理,有中心,有内容,学会自己修改作文,让学生学习写应用文,让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学会习作的方法,体验习作的快乐。

(四)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习作评价机制

习作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生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修改习作的做法,训练学生评改作文。让学生明确修改习作的重要性,通过白居易、王安石等大诗人修改诗句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习作指导课上,我们不仅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还指导学生学习修改。课堂上我们选择一两段比较典型的习作一起修改,让同学们从中明白为什么要改,应该怎样改,然后将改过的文章和原文相对照,从而让学生加深认识,为学生修改文章提供一个正确的示范。鼓励学生给别人的习作写评语,逐步让学

生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好习惯。课外练笔的内容比较自由,在批改时,我们采用学生自评和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写一次日记,首先让他们自己评价,然后组织小组内同学互相评价,在同学互评的过程中学生既增加了阅读量,又学到了修改习作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课题组教师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结合自己教学中的思考写出了一些论文。通过上好习作指导课,办班级小报等形式,学生的习作兴趣、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但是如何循序渐进地实施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呈现一个完整的体系,还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思考。

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与学生

(1)部分教师对上作文教学的实践课还存在畏惧心理;

(2)教师有时在对学生作文评价中还经常会拔高要求。

(3)学生个性差异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教师认为作文难教。虽然我们力求使学生多积累,但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及个性差异造成学生积累的差异很大,导致习作水平有了相当的差异。优等生原有的基础夯实,观察力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兴趣的保持时间长,因而发展速度愈快,从而加速了两级分化。

(4)新的作文教学评价和手段尚未健全

传统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习作教学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生活化、趣味化、人文化作文教学模式的需要。家长的教育理念没有转变,新的以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为主的评价体系正在探索,有待进一步总结完善。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作文研究成果的推广。

(二)关于课题组成员自身素养和时间分配的问题

在课题确定后,虽然课题组成员为了提高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能力,采取了订阅报刊杂志、撰写读书笔记、定期召开理论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了理论培训。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教研水平与教学水平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也有所提高。但在,由于教学理论深度不够,使很多的方案无法实施,迫切需要继续学习提高。由于班主任工作烦忙,加上平时课时安排不同步,集中讨论问题的时间比较少,这样对于工作开展不是很有利。

(三)由于本课题是我校首次申请的研究课题,在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方面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以致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些许弯道,所以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的理论、专业素养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了方便课题研究,实施研究实验的基本局限于组员所在学校,甚至班级,课题研究还未全面推广,因此今后也要重视非组员课题随机渗透力,在保证纵深发展的同时还要做到课题研究的横向推广,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习作的指导不够精细化,学生习作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于指导学生习作发表的主动性不高,因此课题成果中学生的习作发表数量还较少,今后我们将鼓励学生多写作文,多方面开拓渠道,为学生习作发表提供更好的平台。

八、实验成果形式:

1、课题方案、专题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

2、实验课图片等资料

3、教案

4、师生获奖情况及有关资料

参考文献

1.《思路开阔精彩纷呈——近10年我国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鸟瞰》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师》

2.《悦赏悦思悦写》张维芳《小学教学参考》

3.《贯穿“农”字写出“农”色——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潘敏《小学教学参考》

4.《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探讨》周海娣《小学教学参考》

5.《找准课堂练笔“落脚点”,演绎精彩语文课堂》郑志刚《小学教学参考》

6.《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训练浅谈》李光霞《小学教学参考》

7.文英桂:《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选自《甘肃教育》期;

8.王丞泰:《作文教学刍议》,选自《甘肃教育》期;

9.龚琦:《浅析作文教学方法》,选自《黑河教育》教法百家;

10.熊显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作文教学》,选自《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一九九五年第3期;

11.龚子建:《作文教学的根植于何处》,选自《湖南教育》2005年第6期;

12.冯艳凤:《作文教学之我见》,选自《职业教育研究》2005"8;

13.向成勇:《作文教学要把“积累”关》,选自《语文学刊》2005年第10期;

14.赵德顺:《试论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选自《希望月报》2006年14期;

15.都小东:《浅谈作文教学》,选自《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16.杨福林:《作文教学辅导漫谈》,选自《内蒙古电大学刊》1988年10期。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经验交流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经验交流 ——店子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作文也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和教学实践的推进,小学习作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学生厌烦习作,缺乏个性和创新,不会谋篇布局,抄袭蔚然成风,其现状不容乐观。针对之中现状我们学校语文老师提出了以下一些看法及策略。 小学低段习作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看图写话,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因此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教学: 一、从说到写 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作文”是个陌生的话题。首先要抓住“我会说”,这是打开作文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想怎样说就怎样说,能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让学生感觉到说有困难,在“说”字上下好功夫以后,学生说什么话就写什么话,作文就不再是无话可写。例如:教学写“我的爸爸”这篇作文时,先让学生互相说自己的爸爸,有的同学说,我的爸爸每天送我上学,经常检查我的作业,我特别喜欢我的爸爸。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说的进行点拨,把你说的话写下来,一篇几句话的小作文就产生了。 二、从少到多 学生在作文时。老师不应该盲目求多,应呈梯步形上升,特别是

在看图写话的联系中,应先让学生看一幅图写一句话,再看一幅图在写一句话,经过时间的推移,词语的积累,学生再整体看几幅图,整体写几句话,这样作文就不会再像以前,为了一味求多而显得语无伦次。 三、从易到难 低年级学生首先应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先写常见的事物,写好了常见的事物再拓展到一般能想象的事物,最后展开想象的翅膀,由易到难深入到作文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教学写“我是太空人”这篇作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写加入我是大人,我会做什么事?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做什么?加入我是机器人,我会做什么?假如我是太空人,我会做什么?水到渠成,想象作文就不是随心所欲的乱想,而是经过引导,有根有据,相信有一天会实现美好的想象。 四、从大到小 当学生能写顺几句话时,此时应该注意小的细节,如标点符号的运用,老师适时指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低年级的作文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便是标点符号的运用,因此要注意这些小细节的培养。 五、从表扬到批评 学生写作文都认为是难事,首先应找出优点表扬,即使仅仅字写的好也应表扬。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老师再指出文章出现的问题,如此的运用,语句的叙述等,引导学生怎样写则更好,学生就会欣然接受。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有提高了写作水平。 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

小学语文多元化式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材料

小学语文多元化式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针对新教材识字量大,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尽早阅读的特点,我们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提出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以社会生活为源头活水,把握识字规律,拓展识字途径,构建开放式识字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容。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孜孜探求,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识字教学流派纷呈:集中识字、标音识字、注音识字、部件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族文识字、快速循环识字、成群分级识字、听读识字、本音识字…… 识字教学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换偏旁识字法;拆字识字法;情境识字法;趣味识字法;无 意识字法;形象识字法……但这些流派、方法都是建立在为教师"教"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真正从"学"的角度,从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目标去建构。即使有些是学习识字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意识的识字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之方法多而无序,全而不精,

“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体验式习作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洛龙区第七实验学校《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课题组 内容提要“体验式习作教学”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积极性的方法途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目的。课题组从课堂体验、日记体验、阅读和写字体验、家庭和社会体验诸方面实施研究方案,通过主要问题的解决,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提升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形成。 关键词体验式习作课堂体验日记体验阅读和写字体验家庭和社会体验 洛龙区第七实验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小学部是“洛阳市规范化学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校就曾经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在小学习作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2年3月,我校申报了洛阳市《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针对传统观点的作文教学,我们开展了“注.提”教学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当时我们教研水平的局限和项目本身“水土不服”,教改实验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应试作文

成为许多学校作文课堂上唯一的训练形式。教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有甚者,“以不变应万变”的训练方式也流行开来。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致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言之无物,废话、假话、套话盛行。写作教学失去了原有的生命活力,作文成了只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工具,以至于违背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性的需要。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学生写作热情更是偏低,作文课授课方式单一,作文教学质量不高,甚至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益。在此背景上,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提出“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关注农村学生语文作文兴趣,帮助教师认识理念,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自身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体验式习作教学”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积极性的方法途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作文的目的,井体验到作文的快乐。体验式作文教学符合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贯彻了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它的实施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通过主要问题的解决,为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形成。 三、主要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良繁场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4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示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示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示真情实感。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示、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她们展开想象,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实践背景: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让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然而,在我们看到种种新气象、新特点的同时,依然发现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误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害怕教作文,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有些教师往往制定过高的习作目标,使学生望而生畏,有的教师不顾小学生在语言表示上尚存在欠缺,在文字叙述上更是会出现许多在成人看来不成规矩、不合逻辑的句子的实际,过分强调语言句式的使用,对学生松散、跳跃的表示,无情指出并逐一加以校正,久而久之使学生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慢慢失去孩童特有的童真;也有教师认为只要教给学生写作的范式,学

生就会很快学会习作,去忽略了小学生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是处在发展和形成之中,用定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使文笔长进,易于写作,大量单调、频繁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作文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兴趣;还有教师漠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忽略学生的生活体验,只重视学校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略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的作文离开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敲打。因此,探索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较好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探寻更适合本校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积累作文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小学学生语文作文兴趣,帮助教师认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使学生对习作的情感和习作能力得到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2、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

2021年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下面请看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作文教学评价一直是耗时费力但成效不大的难题。我们常见的情形是这样的:有的教师,尽职尽责,辛辛苦苦给学生们的作文左批右改,写上大段的评语,再给上分数或等级,学生或心存感动,认真拜读,或只关注成绩,之后,无论是评语、分数、等级,都渐抛脑后,教师的辛劳付之东流。有的教师因时间、精力等原因,对学生的习作只草草圈划一、二,给个成绩应付过去。学生的作文评价,多多少少成了语文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学生又从中获益甚少的一桩苦差事。其实,作文教学评价,不单纯是为了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在作文评价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① 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让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来促进作文教学的实效高效,从

而达到用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来拓宽作文教学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写作动机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及思维品质,成为一个个有个性的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想象能力、个性表达及创新精神,使作文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的课题。这个课题旨在以探索构建多元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体系,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并能在积极主动的自我评价与合作评价的过程中提升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以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促使作文教学具有实效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追求的是“常模”,即个体成绩在群体中的位置,以“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习作情况,考查的是知识与技能,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情感态度与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这种评价的结果,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一部分成为成功者,另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成为失败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教育是失败者的教育,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往往成了淘汰学生的筛子,制造失败者的滑铁卢。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评价首先应是对小学作文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但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此,评价是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18-10-12T09:34:33.19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作者:黄娟[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是害怕写作。 黄娟(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烈面镇小学四川广安 638409)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是害怕写作。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可通过读写结合、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以及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等方法来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2-189-0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但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疼,就害怕,根本不原意去好好地去写,因此,作文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在教学中,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以下几点心得: 1、教会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收集材料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要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就要教会学生如何收集材料。如在春天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来了》,我特意带领学生到金湖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写出了自己亲眼所见的真实感受。于是,“湖边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就像春姑娘的绿辫子。微风一吹,春姑娘就跳起舞蹈,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湖面静静的,好像一块透明的玻璃。有风的时侯,湖面又会泛一层层波纹。”有的学生到宝华公园去找春天,也写下了“满树的梨花你挤我碰,满树的桃花笑盈盈地望着我们。”有的同学到了蒙自,看到了“田野里一片嫩绿的麦苗,像绿色的地毯一样……”这样的好句子从学生的笔下悄然流出了。教师要真正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2、通过教学内容,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习作能力最好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完文章后,进行多种教学环节,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文的乐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主要是教会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才能写好习作。那天上完课恰好下大雨。于是,我带同学们在走道上观察下雨时的情景。同学们通过观察,写出了许多好的句子。如“雨打在窗户上,就像用鞭子狠命地抽打着窗户。”“雨落在球场上,立刻溅起一朵朵喇叭花。”“有的同学脱下衣服顶着,有的老师跑到屋檐下躲雨,有几个调皮的小同学,干脆在球场上玩水……”就这样,一句句生动有趣的句子从同学们的笔尖下流出来。还有的同学通过观察后,是这描写芦荟的,“芦荟的叶子长得厚厚的,上面有许多白色的斑点,叶子边上长着小刺。用小刀轻轻地割一片叶子,上面立刻会渗出许多汁水。涂在手上凉凉的,很舒服。” 这样,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习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把写作与阅读、积累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 3、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训练 课堂作文限制了学生的写作动机,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而课外练笔则相对不受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情感,比较灵活。学生只要有了材料、有了写作动机,就可以提起笔来自由写作。这样就能全方位、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有的学生在观看了州庆放礼花后写道:“有的礼花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飘落下来。”“有的像流星一样拖着长长的白尾巴掉下来。”有的同学去了建水燕子洞后写道:“最让我惊心动魄的是攀岩绝技表演。表演者从地上,沿着峭壁往上爬。他有时手脚并用,有时先伸手抓住岩石,再伸脚踩稳,奋力向上攀。稍不小心掉下来,就会粉身碎骨。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擎天玉柱。那棵鈡乳石就像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高高耸立在那里。”有的同学看到个旧的夜景后写道:“每当夜幕降临,个旧灯光点点,像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彩灯勾画出的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学生每到之处都可以灵活习作,记录自己的见闻,谈论自己的感受。 4、用心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动机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只有真正的去感受生活,有了写作的原材料,才会觉得写作也是一件趣事。因此,我将习作指导融入在学生喜爱的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去活动中体验,丰富自己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因此,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我特地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篮球比赛来进行指导。我先让学生观察同学们打球时的动作、神态,特别要留意那让人欢呼一刻。然后再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要求将自己打球时的动作、心情和想法记在脑里。随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加工整理,鼓励他们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将心中的感受一吐为快。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习作自然是水到渠成。 5、在给学生评语中,要多表扬学生,才能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在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学生作文中那一两个形象生动的词语,那一两句鲜活的句子,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如:“你的习作把我带进了一个油画世界,太美了!”、“读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小姑娘,你得文章写得好极,祝贺你!”再画上一个笑脸。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评价,心里一定会冲满喜悦,对写作也就充满了信心。 总之,我们只有找出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真正的让学生喜欢上习作。 参考文献 [1]马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9).

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倾听,可以使说话者会因为对方聆听的态度而感到心情舒畅,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了基础;倾听,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赖,表露内心的事,可以消除两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不信任与敌对,使两人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倾听,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气氛,有利于获得身心健康与成功。倾听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往往是教师明明指出这样说是不可以的,可学生发言时却是我行我素,照说不误;一个同学发言结束,让别人复述时他却是不知所以然,只好硬着头皮另起炉灶乱说一通;有时老师苦口婆心说上个三五遍,问大家是否明白时,大家是异口同声说明白,但当老师叫起其中的某位同学问他明白了什么时,他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即使回答了,也是胡编乱造,前言不对后语。以上种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是屡见不鲜,纠其原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惹的祸。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功。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将“注意听他人讲话”当作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决定因素——社交技能之一。在如今活跃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光会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只有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良

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 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

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到五年级结束时,学生“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在教学建议中谈到:写作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发现生活,提高感受生活的能力;要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而小学生作文的普遍现状是:感到作文难。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学会怎样作文,因为大部分小学生初学作文时通常都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笔。现行使用的“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写作量大,缺少相应的序列性,强调“想象”、强调“想什么写什么”,造成教师在指导上的缺失,对学生写作上的指导弱化,学生缺乏作文的基本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事物的能力)。他们害怕作文又不得不完成教材要求的作文成为最大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所以,要求学生把所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生活认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重点具体、意思明确的不跑题的作文很不容易。 因此,教师通过怎样的作文教学,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值得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1、课题研究能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课业负担;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渗透了太多的功利性目的,学生的作业量激增,学

习负担异常沉重,使得小学生们对本来就需要较多时间进行构思和修改的作文更加无暇顾及了。而作业和考试中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也造成小学生作文成绩不理想。教师根据作文教学中所遇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能有效克服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减轻学生语文学习的课业负担。 2、课题研究能摆脱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莫过于作文指导,而实际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恰恰也是作文。反映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独立的写作能力和表情达意的基本功,所写作文大都是人云亦云的抄、套、编的混合品,缺乏真情实感。如果教师的作文教学既有明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又有系统、规范的有序训练,并考虑学生实际,一定能在较大程度上扭转作文教学低效的局面。 3、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作文教学历来的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教学双方心力交瘁,一方面,教师为命题搜肠刮肚,为批改埋头苦干,为讲评口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读批语索然寡味,听讲评昏昏欲睡。其结果是作文课成为师生最头疼的课:学生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老师也怕教作文,厌倦教作文。我们要通过积极的鼓励,有效的评价,来改变这种状况,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创造“我写我可以”的成就感。 三、研究的目标 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最根本的目标在于提高教师作文教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作文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研究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作文,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假如学生想写又没有东西可写,而老师硬要他写,这样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重要的一环。学生开始作文写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已所干、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 (一) 做过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做过的事易写。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自觉地从中接受教育。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写下来。例如平时我注意组织学生为集体,为他人多做好事,然后叫他去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文题,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 (二)看了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不会感到难。我就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关心集休,多留心周围的事情,多观察,多分析。需要写的时候,手头有东西可写。如要学生写某一景物或建筑物或某一现象,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或参观,我在观察或参观过程中指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构思。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具休充实。 (三)听到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亲闻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写。我经常引导学生留意日常与人交往,把所听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记述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闻、爷爷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时要学生写这类题材,学生就有事可写了。 (四)想到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已心里所想到的东西,也是较容易的。因学生生活阅历不深,虽对生活有观察,注往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此,我在学生观察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去思索问题。这样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东西写下来,也就成了文章。或写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决心,自己的回忆等。如让学生写“我长大了想干什么”, “老师日夜辛勘地工作为了什么”,“你生活中有过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一这样写起文章来,思想就会长上翅膀,自由飞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 (五)读了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己读过的东西,也是较易的。学生读了什么,组织他们写什么,主要是指读了什么“习作例文”,组织他们写什么习作。当然也可以写自己看过的课外读物的感受。我经常指导他们进行仿写,仿其结构写法,也可仿其与自已生活实际相似的内容特色,还可仿其词语句子的运用。仿写的关键在一个“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动生搬硬套,或者改头换面。使学生写起来就有样可依,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3、我们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比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特别是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4、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看,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应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语文还是文化,包含着无限的人文底蕴,是充满了智慧、魅力、灵性、人性之美的,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影响到人的情感、素养、思想乃至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二、概念的界定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和新的中小学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 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 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亟待研究解决。 基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写作教学现状和对策。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修订版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背景 (1)时代需求:写作无处不在,上起领导发言稿、作报告,下至朋友间的问候祝福,生活中的领款借物等,都需要写作,可以说生活离不开写作,而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属于启蒙,需抓好作文第一步。 (2)教师因素:习作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习作课上教师给出一个命题,再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最后学生动手习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调,而且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真实体验,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来,只好应付式的完成。为此,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习作生活化教学。即在习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习作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产生习作的欲望,从而在习作中写真话,表真情,提高习作效率。 (3)学生因素:一是学生惧怕习作。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为了安全考虑,孩子生活圈子狭窄,除了学校就是家里,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少,视野不开阔,就连周末孩子也被禁锢在各种学习班中。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习作素材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自然惧怕习作,更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开展习作生活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美国着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我国着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要“教学做合一”,指出教育要去“真做、真教,教人做真人”。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桃李不言落笔生辉 陈敏 大家好!今天能有机会与各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毕业班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探讨本届毕业班工作,倍感荣幸。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更是学校向社会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可以说是关系到学校的面子,所以提高毕业班的教学成绩显得尤其重要。临近毕业考,在短时间内,如何系统复习,争取在最后冲刺阶段再创佳绩呢我觉得,为了“对付”毕业考,须抓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我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走进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这个班的学生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的,虽然我没当班主任,但对每一个学生我都很了解,因此,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前提,用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平时在班上多表扬、鼓励学生,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定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抓两头,扶中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班学生,都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对班内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一班学生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

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一对一形式,以优生来辅导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造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夯实基础,重视阅读与应用。 (一)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课本上要求积累背诵的部分必须人人过关,分三个环节背诵:家长关、组长关和教师关。一环一环地过关,将之落到实处。大家知道,高年级语文每个单元都有词语盘点,这些词语,我要求学生学了后在笔记本上注上拼音,下面打上括号,里面不写汉字,听写的时候就让学生看着音节写下来,这样就比老师念着听写省力多了。 (二)重视阅读与应用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唯一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群文阅读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利用图书开放活动让学生多接触课外书,在课外阅读中享受阅读的快感,对阅读一往情深。作文是部分学生最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个性特长;依据创新教育相关理论,以培养创新智能为主线发展

学生的创新素质;了解儿童的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总结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关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 (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形式的研究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初步认为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有语言交际实践、语文操作实践、语文活动课实践和语文社会实践等。 1.语言交际实践 (1)课前练说(2)专题讨论(3)主题演讲(4)问题辩论(5)采访活动(6)争当小广播员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 2.语文操作实践 (1)黑板报(2)橱窗(3)手抄报(4)操作与习作(5)语文乐园等方面进行研究。 3.语文社会实践 (1)专题研究报告(2)社会调查(3)访问(4)社区服务的计划与总结(5)观察大自然写心得体会(6)社会宣传等方面进行研究。

写作教学中的科学思维训练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写作教学中的科学思维训练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漂阳中等专业学校童鸣鸣 一、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 2.职业中学的写作教学的改革在现阶段并没有受到广泛的足够重视,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重违背写作规律和学习规律,逐步演变为纯章法、纯技巧的授受和“考场作文”的反复操练。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套话空话连篇,不见个性,少有创意。这不仅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写作能力,而且也影响到学生思维品质、个性特长、健全人格、道徳修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近年来社会舆论对语文教学的激烈批评中,写作教学也无可回避地受到责难。 3.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正而临着新的抉择。高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严格更全面的要求。职业学生应当成长为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搜集、处理和交流信息能力的人才。职业中学语文教冇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按照党的教疗方针和素质教冇的基本原则,进行系统的改革。而作为语文教冇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的写作教学,则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期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想道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 4.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之适应时代要求,选取课题中“写作教学中的科学思维训练”作为我们从事研究和实验的主课题,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而探讨写作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并决心在课题组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三个面向”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开创写作教学的新局而贡献力量。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词:''写作教学”(教与学两方而)、“研究与实验”(理论和操作两大块)。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作文教学中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改变目前学生思维方式比较单一,或思维方式比较混乱,宿构应试,缺乏创新的状况。 研究与实践重在思维方式上的突破。试图通过在对概念界左上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所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形式,通过以作文教学这一主要载体,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力求在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上有所突破。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王丽霞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作文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