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教育改革特点及发展

中小学教育改革特点及发展

中小学教育改革特点及发展
中小学教育改革特点及发展

中小学教育改革特点及进展

1.引言

随着随着2l世纪的到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趋向于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对创造性人才和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实力竞争逐渐演变成为科技实力的竞争。为了提高在国际中的竞争力,每个国家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使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与基本国策。近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这是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课程改革便成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

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它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的新尝试,新变化。课改的性质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课改的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2.研究进展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一直受到普遍观注。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人类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社会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也面临着变化与挑战。如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客观认识和把握未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寻求和探索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策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2.1 国内研究进展

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在各个领域展开变革,这是一曲折前进的过程,教育改革也是同样,我们要看到国家在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与时俱进的事业,每个人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真正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的30 多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仍存在一些不足。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在,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2.1.1中国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78-2007年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有4000多万高中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高等院校在校学生2300多万,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改革

开放之初的“精英式教育”发展成“大众式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接近8.5年和10.5年,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

2、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至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我国已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数以亿计初中毕业的劳动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同时,在基础教育其他领域,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也很迅速。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2522.4万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234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41.3万人,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速发展。

2007年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分别为1987万人和861万人,分别是1979年的3.4倍和4.2倍,在高中阶段与高等教育占据半壁江山,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有很大发展,2007年非学历的中、高等教育毕(结)业者分别为6810.8万人次和412.6万人次,企业年培训规模9100万人次。国家专项支持建设的107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8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职学校、70所示范性高职学院成效明显。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广泛合作,区域间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或合作办学,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4、高等教育跃上新的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世纪之交的扩招,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就达到了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15%的标准。2007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7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比1978年增加了近11倍。国家加强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西部和人口大省高教发展倾斜支持,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2006年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4.5万项,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

5、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升。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

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1%、

97.2%和89.3%,具有高学历教师

比例在逐年增加。中小学教职工

聘任、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校长

选拔任用等制度不断完善。全国

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不断推

进,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顺利进

行,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

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

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

设取得新的进展。高等学校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组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师德建设总体上不断加强。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素质教育逐步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中考改革逐步推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

素质评价相结合、将优质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办法。高考改革稳步推进,在高水平大学开展自主选拔录取,部分省市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和高考自主命题,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省市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重视学校美育,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7、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从1980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至今,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共通过了《教育法》等8部教育专门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数十项,各地出台地方性教育法规数百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数百项教育部门规章,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推进。1978-2006年,出国留学人员106.7万人,回国27.5万人。1996-2007年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3.47万人,回国比例达97.5%。有留学经历人员在“两院”院士中占80.49%,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中占77.61%,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研究基地主任中占71.65%,在长江学者中占94%,在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占72%。目前我国与世界上18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系,与我国签订互认学历学位协议的国家地区达32个。2007年来华国际学生总数超过19万人,境外孔子学院已达226所,中外合作办学有了较大的进展。

8、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稳步展开,成效显著。

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分以下三个阶段展开的:一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注重与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相协调。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六大,教育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三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体制改革重在强化政府促进教育公平责任。这一时期,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部署,阐明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战略思路。

2.1.2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

一是从整个国家看,中西部的教育明显落后于东部的教育。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财力有限,投入教育的财

力也就相对不足,中西部教育

在发展水平,两基的普及,师

资力量,校舍的建设,图书资

料等教育教学设备的购置以

及家庭对教育的支出等软、硬

件方面,都显著地落后于东

部。二是同一地域的城市与乡

村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全国

预算的教育经费60%用于义

务教育,用于农村教育的却只

占35%,但农村是我们整个教

育的最大头,而其得到的资金投入却只有三分之一。因此,城市学校在教育的软、硬件上都普遍远远的好于农村的同类学校。三是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也不够协调。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是4%。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4%,而实际经费又低于计划的目标值。

3、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主权短缺。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得教育权利过于集中于政府,而各类学校则往往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

4、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平较差。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素质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大概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文盲还在我们国家,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能力也相对较低。我国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概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定比例一般是60%到80%。这表明我国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水平仍然较为薄弱。

2.1.3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二)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

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

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2.2 国外研究进展

2.2.1国外学者关于学校公民教育研究

世界各国由于各自历史、文化传统及现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差异,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并不一致。以“国际课程及评价原理评论”(INCA,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 Frameworks)组织各成员国为例,总的来说,公民教育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是正常的,各国的公民教育不仅称谓各异,而且组织方式和内容、课时分配也不尽相同。

公民教育的研究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就曾经深入探讨过公民教育的问题。那一时期的公民教育思想注重公民道德的培养,强调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政治社会生活的参与。近代以来,卢梭、凯兴斯坦纳等人倡导通过公民教育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培养民族国家的合格公民。特别是以凯兴斯坦纳为代表的国家公民教育思想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

初对于西方学校公民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公民教育成为了西方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公民教育在世界各国广泛地开展,各国学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下面概括地介绍一下当代国外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于学校公民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英国教育学家David Kerr的比较公民教育思想

近年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大力推进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大型的、跨国公民教育研究快速涌现,推动了比较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英国教育学家Davi d Kerr在其撰写的报告《公民教育:一项国际比较》中提出了“公民教育的连续性框架”.理论。该理论界定了公民教育课程的两个终端一一“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他认为,各个国家的公民教育课程都可以在该连续体的两个终端之间寻找一个相应落足点,两个终端都代表了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了公民教育课程的内容、方法及实施。这一理论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如图所示)

最低限度的诠释是基于狭小的公民概念,寻求促进一些特定的、高级或优秀团体的利益,也就是发展某一些人(不是全体公民)的权利。在实施公民教育课程方面,采取了狭义、正式的方法一一即开设“公民学”或类似科目。此类科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容导向、基于知识韵。它主要集中于学校正式教育课程方案中,关注的是向学生传递关于本国历史、地理的知识,及其政体、宪法体制的结构和发展过程。其首要目标就是通过知识的传递,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强调说教式的教与学方法。它主要教学形式是教师主导、全班教学,很少有机会(也不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生生互动。这种方法的成果是狭隘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知识和理解的获得,因此更便于测量是否己经达成了这些成果,而且经常以书面测验的形式进行。

最高限度的诠释是基于广泛公民概念,寻求主动地包括和涵盖社会中的所有群体及其利益。最高限度的诠释带来的是在“公民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正式和非正式课程方案的融合。这种公民教育课程既包括最低限度诠释中对于知识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很积极地鼓励对社会诸多不同层面的调查和诠释。其首要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这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理解,增强他们的参与能力。学校公民教育课程不仅仅关注内容,还关注教和学的过程。这有助于在更广泛意义上的教与学的方法的混合:从说教到互动,贯穿课堂内外:

通过讨论和争论,为生生互动创设了机会,并且鼓励学生在项目活动,以及其他独立学习活动和参与性体验中,运用他们的主动性。该方法的成果具有广泛性,包含了知识和理解的获得,价值观和个性、技能与态度的发展,因此比较难于进行测量。

据此,这个框架将公民教育划分为三个层次:①“有关公民的教育”将重点放在如何做公民的知识性学习上,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②“通过公民的教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进行公民教育,这种学习不仅有助于所学的知识性内容的强化,而且有利于学生公民行为的养成:③“为了公民的教育”这类公民教育除了包含上两类层次的公民教育涵义之外,还十分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上述分析框架为不同国家公民教育的比较和借鉴提供了参照系,在国际公民教育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2)美国学者John.J.Patrick对于公民教育课程的研究

John.J.Patrick对世界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21世纪民族国家公民教育和课程发展的10大趋势:①根据三个密切相关的维度进行公民教育(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道德);②重视公民教育中核心概念的教授;③注重案例教学的分析;④发展决定和判断技能:⑤通过合作教学发展公民参与技能和提高公民道德;⑥通过文化进行公民教育;⑦着重公民知识、技能、道德的活动教学;⑧在教学过程中把内容和过程结合在一起;⑨注重教师培训;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

2.2.2国外公民教育课程现状

世界各国都把公民教育看作学校正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对公民教育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英国教育学家DavidKerr等对16个国家公民教育课程状况从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形式和时间分配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

校公民教育课程呈现如下的特点:

(1)各国都有正式的公民教育课程。上述16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都在正式课程中设立了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各国所使用的公民教育课程名称都有所不同。但公民教育往往涉及多种学科,如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研究,价值观教育等。

(2)从世界范围来看,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模式有三种:①独立设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许多国家所采用的,如日本,通过设置社会科来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一种像美国那样,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标准和相应的课程。②渗透式:没有专门课程,而是各科渗透进行公民教育。如英国则通过各科知识的学习、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以及教师的态度和师生关系来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公民素质。③综合设科:学校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任务不是由某一门课程来承担,而是由一门以上学科融合而成。

(3)随着年级的增长,许多国家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拓展,其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经济学、法律、商业和政治学等多科知识。

(4)在大多数国家,公民教育的范围比正式课程要广泛,不但包括常规课程,还包括潜在课程、课外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社会经验。为了拓展公民教育范围,日本、新加坡开发出社区参与计划,美国学校和社区之间积极开展服务性学习活动,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参与到学校公民教育中来,还有不少国家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某些组织和班委会。

(5)当前公民教育课程的改革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瑞士和美国等国一直比较重视公民教育,美国等州在公民教育课程标准设置方面都有所进展。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己将公民教育纳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日本、韩国等国借助公民教育将创造性、争论和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之中。

3.总结

总结的说,传统教育的特征是封闭,新教改的特征是开放;传统教育更多的是回顾过去,新教改更多的是展望未来。生活有多广阔,新教改中的学习就有多广阔。新教改如何实行,要本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和“与时俱进”的原则,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我们应从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来进行实事求是的思考。毋庸置疑,传统教育系统里有人才,新教改的教育系统里也并非没有庸才。为了扬长避短,我们随后更要考虑许多问题。一言以蔽之,让学习者在游戏式的学习中,深刻而灵活地掌握对身心和社会都实用的才识,同时享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和满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最终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渴望和自信,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并让教育者分享其中的幸福,这,就是可持续性的新教改的终极目标,也是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前奏.

参考文献:

[1] 兰洁.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 高慧.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伦理基础研究[D].湖北大学,2007.

[3] 李妤.国外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4]John.J.PatrickImprovingCivicEducationinSchools.[DB/OL]http://w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9222073.html,/databases/ERIC_Diggests/ed470039.html.

[5]Davidkerr(1999),CitizenshipEducation: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9222073.html,/pd/citizenship_no_intro.pdf

[6]李庶泉.公民教育的国际比较.济南大学学报,2005,(2):73

[7] 简述当代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2005.9

[8] 钟艳.国外中小学公民教育概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5):40-42.

[9]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London,England.http://www.inca.org.uk.

[10] 李妤.国外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7

[11] 冷丹阳.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2]马开剑.国际中小学技术教育研究的若干特点.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6,(4);33-37

[13] 余雪莲.中小学课程综合化与中国师范教育改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

[14] 徐辉.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75-79.

[15] 肖起清.试论素质教育大趋势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

[16] 唐卫平.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20年之回顾与反思(1979——1999)[D].湖南师范大学,2004.

[17]刘国华学校公民教育刍议 1998(02)

[18]陈翱.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课程研究一一以美国、英国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秦树理.国外公民教育概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47,1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