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练习题(我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练习题(我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练习题(我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练习题(我的)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练习题

一、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

答: 二、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____ ____,到乡翻似________。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这首诗的作者___ _____字____ ____。题目中的“乐天”指______ __。 5.在诗中空格处填上相应词语和诗句。 6.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①弃置 ②翻似

7.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___ ___ __。这一联的意思是:____

____。

9、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

首诗对刘禹锡被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

B 、首联两句尽写自已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已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 、"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贴切、感情深沉。

D 、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末来肯定比现在好。它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13、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1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18.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 的气概。

19诗歌的内容表现出 的关系,感情基调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

1、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刘禹锡 梦得。 5.闻笛赋 烂柯人 病树前头万木春。 6.①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身,②怀念老朋友,③反倒象。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旁边,千帆竟发,无比热闹,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充满生机。——比喻新人物大批出现。8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9D10答案示例: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

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意思对即可)11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12以“沉舟”“病树”自喻,“千帆过”、“万木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感情基调由沉郁陡转为激昂,蕴含了乐观向上豁度坦然的生活态度,富于哲理。13、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14、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5对新旧凋落的伤痛、人事全非。暗示贬谪时光久长、表示了对世态变迁的伥惆心境。16这两句诗活泼形象地描述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示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是以沉舟,病树自喻,抒发了诗人的坎坷失意之感;二是反映出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18. 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19.层层递进 愤激)

《赤壁》【练习】

1、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小李杜”。

2、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杜牧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答: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答:

5、假设东吴美女的命运表现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写出了周瑜获胜纯属于偶然的机遇的诗句是: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6、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7、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

答:

8、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

9、诗人借和的故事,表现诗人之气。

1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赤壁》答案:

1、周瑜,李商隐。

2、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4、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7、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8、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9、周瑜、曹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10、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过零丁洋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2),南宋民族英雄,著名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二十岁即中进士,作品集有《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文山全集》。

[注释]

①零丁洋:在现在的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

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②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

十岁考中状元。

③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

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④絮:柳絮。

⑤萍:浮萍。

⑥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

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⑦丹心:红心,赤诚的心。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以火烤使出“汗”,干

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赏析]

1278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押经零丁洋时,敌人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元斗争的宋军将领。文天祥断然拒绝。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心潮起伏汹涌…作者首先回想了自己的一生:由刻苦读书进入仕途,到戎马干戈为国征战。第二句中的“寥落”,表明了南宋末抗元斗争的局势,渗透着作者的惋惜和痛心。投降派苟且偷安,主战派寥寥无几,文天祥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才屡遭惨败,宋王朝危在旦夕。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沉痛地抒写了“干戈寥落”中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国家已像风中柳絮,个人更像雨中浮萍,亡国孤臣,风雨飘摇。接着作者具体描述:“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作者以两次激战为背景,巧妙借用地名和感情词语的同音重复,深沉地抒发了战败时和被俘时的心情。作者的所“说”所“叹”,不只是个人的不幸和愁苦,而且更饱含着剧烈的亡国之痛。最后,作者从沉郁悲痛转为昂扬壮烈,以高亢的笔调、磅礴的气势,表明了自己在生死关头的毅然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2

3

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慨和高风亮节。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市)从容就义。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

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辛苦遭逢起一经”

中“一经”指的是 。(1分)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5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1.(1 分 )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2.(3 分 )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3儒家经典(1分)

4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

5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6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

7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2分,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泰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B 卷)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⑴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过零丁洋

⑶画线句写的很是巧妙,试作分析。

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

⑷对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010年湖北荆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 《过零丁洋》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⑴比喻(1分)。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1分)。 ⑵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1分)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1分)。 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1、 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 主旨句:---------------------------------------------------

情感线索:------------------------------------------------------------------------- 2、 简析本诗三、四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4、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4

1、主旨句:末尾的两句。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答先激愤后激昂即可)

2、比喻、虚实结合

3、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近即可)

4、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意思相近即可)

2009年四川省资阳市 过零丁洋(4分)

文天祥

2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2分) 21.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分,意思对即可) 2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

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默写重点

3.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3年河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写出词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 答:

4.本词上阕写______,下阕写______,其实是__________。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答案:1. 转朱阁,低绮户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略 4。问天 问月 问人生5.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以下是2006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题)

6.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08年来宾中考题)

7.赏读诗词,应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这首词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上阕感情缠绵悱恻,下阕则__________。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你略作赏析。

答案:6.A7.乐观旷达8.以行云流水的语言和美妙的境界结束全词(语言分析)。表现了词人乐观的情怀和美好的祝愿。(内容分析)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人。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阕问________,下阕问________,归根结底,是问________。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答案:水调歌头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天 明月 人生 1、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的诗句:

2、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 )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 )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3、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决心的诗句:

4、 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的诗句,

5、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6、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的:

7、张九龄《望月怀远》说:( );许浑《秋霁寄远》说:( ),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9.结合语段说说词中人在思考什么?

10.“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11.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2.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

13.请就文中的某一艺术特点自拟题目,并解答。

14.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并举一两个作家。

15.翻译句子。(6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6.请简要写出你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体会。(8分)

答案:(一)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②(他对宇宙奥秘的)(对现实人间的不满)(琼楼玉宇中)③(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8.想到月宫中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中人可能想到了自己的仕途的坎坷,人生的失落,也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10.怨恨。“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11.海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这两句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12.婵娟、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蟾、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等。13.略14.婉约李清照柳永15、16略

1、.本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

弟弟的字,其名为--苏辙,他和苏轼,--苏洵并称文坛“三苏”。

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4.词的上阕,写词人“--天上宫阙”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的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美满生活--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叙述。

5.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试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

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聚”“怒”二字把“峰峦”“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

“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2、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09山东淄博卷

1、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参考答案: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08南充

①此曲中“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1分)

②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①曲牌名曲题②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

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1分)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下面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参考答案:(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思想内容】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恰当用典,含义丰富,耐人寻味。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中考试题】 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涛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计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澍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答案】A(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 1.D(2分) 2.D(2分)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唐) 主题: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诗运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3).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问题探究:(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6)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明确: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赤壁》作者:杜牧(唐)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作者运用了“东风”“铜雀(台)”这样形象性的语言,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问题探究: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二、背景: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

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刘禹锡从永贞元年贬官朗州司马,至宝历二年冬罢和州刺史,经历约22 个年头,估计回到洛阳当跨进第23 个年头了。 三、译文: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在巴山 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念故 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四、中心: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 五、感情基调:▲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六、赏析题: 1、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懑心情。(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带标准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本诗是古代酬赠诗中地佳品,其感情基调是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 、诗地第一联作者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地字句地渲染,表达出诗人被贬后地愤懑不平之情. 、这首诗地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地遭遇? “凄凉地”、“二十三年”等词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地现实.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地思想感情? 运用典故抒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亲朋好友地无限思念和对物是人非地感慨. 、诗地第二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地思想感情? ()闻笛赋:怀念故友. ()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地感叹. 、①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地画面.并说说该诗句揭示地自然规律(蕴含地生活哲理)?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地变化蕴含着深刻地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地,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地自然规律.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地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

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地积极乐观、豁达豪迈地胸襟. ()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地变化蕴含着深刻地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地,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地自然规律. ③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地积极乐观、豁达豪迈地胸襟. ()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地变化蕴含着深刻地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地,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地自然规律. 、作者说“暂凭杯酒长精神”,作者果真是靠“杯酒”长精神吗?谈谈你地看法. 不是,真意是在朋友地关怀下,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以此结尾,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地艺术效果.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地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主要表达了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地积极乐观、豁达豪迈地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表明内心地凄苦,但更以“千帆过”“万木春”表现出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地积极乐观、豁达豪迈地情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被贬时间之久,慨叹世事变化地惆怅之情地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翻译赏析

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翻译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前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 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 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 é)。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 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 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优秀教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用正确的方法赏析诗歌名句。 2、过程与方法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四边教学法学、导、练、评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易混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灵活运用赏析诗歌的方法。 易混点:形近字、多音字。 学具: 小黑板 学习方式 分层次朗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质疑释疑,品味感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题目是什么?谁能背下来?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一反悲秋格调,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 师导学: ①同学们对作者的了解有多少呢?②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呢?③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节奏一般怎么划分? 生先回顾所学知识,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 作者及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白居易并称为“刘白”。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其代表作有《秋词》、《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浪淘沙》等。 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律诗. 三、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师导学: 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哪些生字词易读错、写错?读一读,写一些。 ②七言律诗分为哪几联?一般按什么节奏来朗读?试着读一读。 ③你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我们来比赛吧! 生自学后,展示交流: ①赋()柯()畔()长()凭() ②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节奏一般是四三拍或二二三拍、二二二一拍、二二一二拍。 如: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③愉悦、高昂的语气、语调,从“千帆”、“万木”、“长精神”这些词可揣摩出来。 ④男女生朗读比赛,然后默写,看谁的正确率高。 四、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师导学: ①诗歌中哪些词语你觉得必须掌握或者是你不懂的? ②你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吗? 生复习后,生生互相提问检测,老师抽查。 ①重点词语 酬:酬答,酬谢。这里指用诗答谢。见赠:赠给自己诗歌。 乐天,指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巴山楚水:贬居之地 弃置身:被抛弃的人。弃置,抛弃,这里指被贬官离京。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翻:副词,反而。翻似:反而好像。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柯:斧头柄。 沉舟:下沉的船。侧畔:旁边。病树:枯朽有病的树。 君:指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暂凭:暂且凭借。长:振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富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诗句/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化用典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思想感情:表达作者被贬谪、被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句子,或喻新事物不断涌现,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处用典故,抒写自己归来后的感触,对同时被贬的旧友的怀念,以及人事沧桑之感的句子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胸怀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性默写 1“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现,他们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 作者生平: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

相关习题: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诗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下列关于本诗中几处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A.“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贬后曾迁徙任职过的朗州、连州等地区。(是刘禹锡,不是白居易) B.“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C.“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旧赋》。(是《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教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复习律诗格律知识,并能完整背诵。 2、理解诗歌写作技巧:用典抒情、借景抒情的特点。并能分析模仿。 3、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学习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 2、体会诗歌中的用典作用,把握诗句的“言外之意”。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通过理解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名句来诗中的情境和深刻含义。 2.领会诗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诵体会诗人刘禹锡在诗歌中是如何表达从悲愤压抑的心情向豁达乐观心境的转变。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提问法 3 朗诵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内容和步棸(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假设一下,如果你与一个很久没见过面的好朋友突然相遇,会是怎样的情景和心情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代两位故人相聚时作的诗。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一下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诗歌背景介绍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来答谢白居易。 三.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四.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地点是在扬州。“初逢”理解为久别之后,再次相逢。“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五.先看诗歌中的重点难点字音字形 酬chóu 刘禹锡yǔ xī吟yín 烂柯人làn kē 侧畔cè pàn 暂凭zàn píng 长精神zhǎng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择题及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原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主旨】 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习题】 选择题: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解析】B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

来。 【解析】D意思是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3、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C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解析】C 比喻自己。”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4、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解析】B 不是欣慰,是怅惘和无奈。 5、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翻译 我被贬离开京城,在巴山楚水那种凄凉的地方生活了二十三年。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着《思旧赋》;我回到家乡,恍若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沉舟的旁边有千舟竟发,枯树的前头正万木逢春。今天听了这首诗,暂且凭着杯中美酒振奋精神。 ·赏析 1.首联写了什么? 答:首联回顾被贬历程,紧接白居易诗尾点明诗人在巴山楚水度过二十三年的无限酸楚和愤怒,也表达了诗人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2.赏析颔联。 答:运用晋代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感叹人世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被害友人的深切怀念,运用“王质进山观棋烂柯”的典故,暗示了自己被贬时间太长,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之情。 3.赏析颈联。 答:沉舟的旁边有千舟竟发,枯树的前头正万木逢春。这种画面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春意。运用对比、比喻手法,以“沉舟”“病树”自喻,表明了诗人不因仕宦的沉浮和世事的变化而忧伤,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态度和豁达的胸襟,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人生难免有挫折,但我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迎来全新的开始。 4.尾联写了什么? 答:尾联感谢友人关心,并与之共勉,振奋精神,投入新的生活。 ·中心 这首七律酬答诗,作者抒发了长期被贬的抑郁不平和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之情,但也借着一杯美酒,振奋精神,投入新的生活,迎来全新的开始。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1.赏析第一句

八年级下册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知识点整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朝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还是唐代中晚期的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字梦得,汉族。著有《陋室铭》,《金陵五题》,《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等。 【全文翻译】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考试范围】 1、回忆被贬生活的诗句: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界的变迁,回归后的畅想与生疏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E

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8、诗歌第三联(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好在何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以“沉舟”“病树”比喻,“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练习与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以上为2006年扬州市试题)3(2005年哈尔滨市)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以下为2005年扬州市中考题)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08年黄冈)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以下为07年梧州中考题)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的变幻无常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伤感低沉"转为__________。这诗两句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为07年衡阳中考题)8.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前四句写的内容是什么?抒发的情感是什么?内容:同感:9.第一联作者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式出自己_______________这情。(以下为09年沈阳中考题)10.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仁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答案:1.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2.答题要点: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3.C4.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6.D7.积极乐观(慷慨激昂表达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8.内容:被贬的时间、地点和被贬的生活。情感:长期被贬的委屈和愤懑。9.凄凉地弃置身被贬后的愤懑不平10.C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案教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弃置”“空吟”“翻 似”“歌”“长”等字词的意思。 2.能简单地评析“用典”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能正确选择和确认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产生认同感。 4.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名句辨析:能说出诗中名句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刘柳贬谪 《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 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 刘禹锡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 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 本文的故事。 二、朗读白诗----感受大意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 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 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 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 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三、辨体解题----朗读探究 1.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悲叹,刘禹锡是怎样酬答的呢?从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见那些信息?重点字词解析探究。酬、乐天、见、赠。 酬答,白居易,久别重逢,见:放在动词前,表示 对自己怎样,相当于“我”。阔别重逢,酒宴写诗,白 居易先赠诗,刘禹锡后酬诗。可见,这是一首酬赠诗。 2.朗读诗歌,体会思想感情是不是悲叹?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集体朗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知识点归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知识点归纳 1.本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 2.诗的第一联作者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诗人被贬后的愤懑不平之情。 3.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凄凉地”、“二十三年”等词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的现实。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典故抒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亲朋好友的无限思念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5.诗的第二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怀念故友。 (2)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6.①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该诗句揭示的自然规律(蕴含的生活哲理)?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A.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的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胸襟。 B.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是一片荒凉的地区,备变着的我在这里度过了二十三年的时光。怀念故友也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一切倒像是物是人非了。沉没的船只旁边仍会经过千千万万的帆船,枯萎的树木前面也会生长着欣欣向荣的万千树木。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凭借这一杯美酒来振奋精神。 注释: ①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②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③见赠:送给(我)。 ④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⑤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⑥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⑦怀旧:怀念故友。 ⑧吟:吟唱。 ⑨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⑩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3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14侧畔:旁边。 15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诗的第一层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诗的第二层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抒发了诗人对被害的故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另一是“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贴切的用典,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了愤激之情。颈联,诗的第三层,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在惆怅中仍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或事物。尾联,诗的第四层直接抒发自己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该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表现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带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本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 2、诗的第一联作者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诗人被贬后的愤懑不平之情。 3、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凄凉地”、“二十三年”等词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的现实。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典故抒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亲朋好友的无限思念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5、诗的第二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怀念故友。 (2)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6、①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该诗句揭示的自然规律(蕴含的生活哲理)?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1)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

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的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胸襟。 (2)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③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 (1)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的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胸襟。 (2)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7、作者说“暂凭杯酒长精神”,作者果真是靠“杯酒”长精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真意是在朋友的关怀下,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以此结尾,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主要表达了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的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表明内心的凄苦,但更以“千帆过”“万木春”表现出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的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情怀。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被贬时间之久,慨叹世事变化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