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浅论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内容提要: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为了救中国,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分别从各自的阶级出发分别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虽然最终,这些对国家出路探索的道路皆以失败告终,但在探索的道路上对中国人民思想上的启蒙、对推翻封建统治的促进、对继而的发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的成功都有不可忽略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推动作用

正文: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农民阶级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为实现自强和求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中的改良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各阶级对中国国家出路所做的努力和探索,虽然这些探索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但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上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太平天国的建立

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支付对列强的赔款,弥补财政空缺,加重了对本就受地主压迫的广大农民税款的征收,且各级官吏的浮收勒扣,横征暴敛,使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致使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政府统治对峙的农民政权。

2.太平天国的经过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后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极具进步意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原因

对内,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农民领袖身上固有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日益暴露出来,组织上结成宗派集团,争权夺利,在生活上贪图安逸,奢侈腐化,终于导致了天京变乱。此外,具有建设意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并未实行。对外,外国侵略势力与清政府的勾结,在太平军踏破江南大营,直捣上海时,英法组织洋枪队随同清军一起对抗太平军。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

国运动失败。

失败的原因可总结为: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它也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与此同时,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二.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背景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由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曾国藩、李鸿章等组成了洋务派。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最初冯桂芬指出洋务派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2.洋务运动的兴办

(1)兴办近代企业:首先兴办了军工企业,代表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以及一些民用企业,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2)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改用洋枪洋炮,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阳水师和北洋水师。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和军事学堂。并先后派遣留学生200多人。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洋务运动具有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和企业管理的腐朽性,使其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局部的枝节改革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三.维新运动

1.维新运动的背景

维新运动发生在1898年,这时的中国正面临被帝国主义划分的严重危机。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明清两代达到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制度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并与外国侵略势力结合,演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政权。改制已势在必行,制不改,国家不可能强。且在此时很多商人、官僚和地主投资于新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2.维新运动的经过

当时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当时,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斥之为“异端邪说”,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又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百日维新”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冲击了封建制度。这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守旧势力的反对。它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致使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为了救中国,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在探索期间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以及戊戌维新变法,这些运动,这些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道路,走出被压迫的年代,走向胜利的曙光!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练习及答案)

3单1多1名=10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学习指导 一、本章主要知识要点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戊戌六君子 戊戌政变 强学会 公车上书 二、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制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d A.《资政新篇》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醒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 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3.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c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4.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政变 的实质反映了:c A.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5.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d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6.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是:c ①创办新式学堂 ②鼓励建厂开矿 ③实行君主立宪 ④建设海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a A .洋务运动〖DW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DW 〗 D .新文化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1.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abcde A. 奕訢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国藩 E.左宗棠 2.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的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具有: abd A.封建性 B.垄断性 C.腐朽性 D.买办性 E.反动性 3.19世纪末叶,维新派创办的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的报刊有:abc d A.《强学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湘报》 E.《申报》 4.1898年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被杀害的维新派人士有:abcde A.谭嗣同 B.杨锐 C.刘光第 D.康广仁 E.杨深秀 5.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有:abcde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韦昌辉 E.萧朝贵 (三)简答题: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1)1851年1月,以洪秀全等人为领袖的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太平天国从1851年到1864

论中国近代各个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论中国近代各个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中国进入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先后有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侵略我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力衰退,同时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之后各个阶级提供了自己的力量来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 一、农民阶级的探索 在清末爆发过很多农民起义,但是最终都被清政府镇压了,其中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在最开始的时候拜上帝,随后从基督教中能够迎合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在起义的最开始,太平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在定都南京后,很快就暴露出了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随后就发生了天京事变,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起义者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太平天国是以宗教发起和组织群众的,它不仅不能正确领导群众,还会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很容易通过宗教的理论改变起义群众的思想,这种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不能靠这种宗教信仰来领导群众,而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思想来引领群众。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通过他们的起义可以看出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只要有正确的思想进行指导就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而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 洋务派指的是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官员,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 洋务派首先兴办了军用工业,然后建立了新式陆海军,还创办了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虽然洋务派发展了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而是要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来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因此是必然失败的。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发展新式人才,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还派遣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给当时中国人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外国为了能够希望继续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控制,是根本不可能愿意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洋务企业的管理又具有很大的腐败性。虽然新式企业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是管理方式仍然是仍然是封建衙门式的,经营不讲效率,质量很有问题,官员们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因此最终洋务运动以甲午战争的完败而宣告失败。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 19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就这样在1898年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在103天的变法中发布了一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A 5.C 6. B 7.B 8.C 9.D 10.A 11.D 12.A 13.D 14.C 15.B 16.A 17.C 18.B 19.A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 BC 4. AD 5.ABCDE 6.ABDE 7.ABCDE 8. ABC 9. BCD 10.ACDE 三、简答题 1.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2.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类型? 参考答案:主要有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等。 3. 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创办? 参考答案:多数是官督商办的方式,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4.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由维新派主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哪些? 参考答案: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湖南的《湘报》等。 5. “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中有关军事方面的规定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四、辨析题 1. 参考答案:对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2. 参考答案:对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3. 参考答案:错。 洋务派主张改变封建科举制度,以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主张培养洋务人才,但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4. 参考答案:对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该科举好兴西学等问题展开。 5. 参考答案:对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专题六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难点21 中国地主阶级为抵御列强侵略和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的探索 本难点需要掌握近代中国地主阶级的两次探索:新思想的萌发和洋务运动。着 重把握两次探索的主要思想和主要活动,同时要理解两次探索对中国历史进程的 影响。 ●表解——新思想的萌发和洋务运动 重大 探索 时间代表人物所属派别主要思想主要活动结果及影响 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 争前后 林则徐、 魏源等 抵抗派向西方学习, “师夷 长技以制夷” 翻译外国书籍,仿制 西方战舰;撰写《海 国图志》等介绍西方 地理、历史的著作 没有挽救中国在鸦片战争 等侵略战争中接连失败的 命运,但它迈出了近代中 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推动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19世纪 60—— 90年代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等 洋务派“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创办近 代化海军;建立新式 学堂并派遣留学生 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它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引进了西方 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 近代化进程,同时对外国 资本主义的侵略起到了一 定的抵制作用 规律总结 (1)近代中国的地主阶级作为一个没落的阶级,在本质上代表了中国最反动的力量。但是,地主阶级也不乏开明之士,他们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走在了中国的前列。 (2)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维护封建统治。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这也决定了地主阶级的探索缺乏生命力。 【例1】有人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下列林则徐的活动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在鸦片战争中力主抗战,反对议和②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③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④仿制西方战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题干中的观点是?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力主抗战和?开眼看世界?并无直接关系,因此不能证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可排除①。其他三项均是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具体表现,都可以证明题干的观点。答案为B。 【例2】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呵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解析: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他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可排除A。材料中?华民所需外洋之物?表明他主张创办民用工业而非军事工业,故可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主张,故可排除D。答案为C。

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探索及启示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先后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仁人志士;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启示 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致使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为了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农民阶级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农民阶级开展了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此外,它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它们最终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都失败了。 启示一 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失败。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在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中,由于缺乏先进的阶级力量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农民阶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中国出路的探索需要新的先进阶级力量和政党的领导。 地主阶级洋务派 l9世纪后半期,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发动“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启示二 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尽管地主阶级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本质上却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有些微的成效,但是从本质和实际进程来看,洋务运动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不可能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新的民族危机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展了百曰维新。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但是由于维新派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案)汇总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 (1)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2)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土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日高 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

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田赋负担实际增加一倍以上。这些负担归根到底,仍然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4)人民反抗彼伏此起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清政府调兵各处镇压,但群众斗争彼伏此起,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2.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进程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 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随后,他从家乡广东进入广西。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2)金田起义后,势如破竹,迅速发展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太平军在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粮册、田契、借券,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太平军纪律严明,所过之处,“以衣物散给贫民……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这使太平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一、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为什么最终选择 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运动没有否定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命运只能是失败。地主阶级救国救民的道路不可行。 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这次领导救国救民斗争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维新变法,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由于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这种尝试失败了;孙中山主张向美国法国学习,在中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了辛亥革命,达到了初步目标。可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由此,地主阶级之后,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也失败了。中国人陷入深深的困惑当中。后来,陈独秀等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思想文化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罪魁祸首。于是,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在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到南方的中国,中国人民顿时受到启发,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在这部屈辱的血泪史、(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一部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屈辱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的知识分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救国之路,那么,为什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呢?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实践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能救中国。 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改良运动不能救中国。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不能救中国。 最后能够在苦难和黑暗中拯救中国的就只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了,最终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实践和历史必然的结果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掠夺和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激化,在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代表人物: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 基本思想:《天朝田亩制度》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比较全面的提出了农民革命的纲领和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主要活动:1、创立拜上帝教,洪秀全收到基督教的影响,提出要创造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创立了"拜上帝教"的教义,洪秀全把清朝皇帝及官吏地主等反动统治者称作阎罗妖,号召人民"共击灭之",即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清朝反动统治。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各处前来金田村的信徒正式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为东、西、南、北、翼王,组成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 3、北伐与西征,为了彻底推翻清朝统治,定都天京后,当年5月,太平军开始了北伐和西征。到1855年5月最后北伐失败。北伐虽然失败了,但却是太平天国史上英勇悲壮的一页。1853年6月,胡以晃、赖汉英率军西征。西征军进展顺利,很快进入江西和安徽,并于1854年3月在洞庭湖畔大败湘军,年底再次攻克武汉,稳定了上游局面。 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的严重失败,各地农民起义尤其是太平天国以及捻军等的沉重打击,清政府统治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们主张在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力保和局的前提下,换取列强的支持,与列强合作,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代表人物:王奕訢、桂良、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基本思想: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后期的张之洞等有实力的督抚。他们的宗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自强"和"求富"。主要活动:1、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从60年代初开始,洋务派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积极兴办洋务,先后建立起一批军工企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设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船舶修造厂。1866年,奕訢奏准在天津设局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都是19世纪下半页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性质、历史地位、失败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导言:三次探索总的时代背景 (一)时代变化: 1.19世纪下半页,出现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世界上,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代。 3.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二)怎么办?(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任务):要寻找和探索中国的出路。 一方面是:1.如何抵御外来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另外一方面是: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这两个任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又要抵御西方侵略,又要向西方学习。但实际上又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就必须使国家富强;怎么样实现富强呢?就要向西方学习,要寻找富强的道路;而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要实现民族的独立。抵御外国的侵略,为了寻找国家的出路,中国各个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进行表演: (三)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 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农民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的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变

中国近代史纲要——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路

2010-2011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2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专业:测控技术班级:测控09-1 任课教师:卢诚姓名:CHNlyt 学号:090340101YT 成绩: 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路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的近代,从治经由乱再到治,这是经历了一个周期的过程,也即所谓“始衷终”的发展变化。中国的近代,又是一个急剧变化加速发展的过程,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即所谓“亘古未有之巨变”。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 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溃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可是,最终因清政府统治者的腐败和自大、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草草地结束了这一阶段的改革。 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中国人开始为中华民族的安危奔波。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最终,农民阶级探求救国之路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扼杀下以失败收场。 太平天国运动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地主阶级洋务派 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顽固派和洋务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由于外国重重阻挠,加上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内部力量的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艰难曲折

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艰难曲折? 近代以来,西方东侵,无数仁人志士开始觉醒,纷纷探寻国家的出路。他们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风雨兼程,为实现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而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的热血儿女的拼搏与实践,才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让世界也为之惊叹。但在这辉煌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早期探索的历程也是辛酸的。现在让我们纵观这一百多年来的曲折历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可谓饱经风霜、历经磨难。在我们为之敬佩不已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浮现在脑海,为什么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会是如此的艰难曲折?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这是中国走向光明所必然要经历的黑暗,而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的中国人思想意识的缺陷性所造成的。总之,众说纷纭。下面,我就结合历史从不同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从主观方面来说,早期各阶级的革命自身存在着无法掩盖的缺陷。 中国的革命就是一个对国家出路艰难的探索史。从清末开始,随着中国民族和社会危机的加深,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利益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等,它们都或多或少的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最终却都是以失败告终的。究其原因,这些阶级自身的弱点和所犯的错误绝对是负有主要责任的。首先,早期的革命都或多或少的有照搬外国革命、走西方一些国家的老路之嫌,没有客观的考虑到中国当时的国情,没有找准真正适合中国走的路。如照搬日本的明治维新或是跟着西方一些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其次,这些阶级的革命运动都具有不彻底性,它们大都没有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策略。有的甚至还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其革命的成功,从而酿成了革命失败的悲剧。再次,早期的革命探索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不管是太平天国、洋务派维新派、还是同盟会等,都存在着这一问题,他们的组织内部成分复杂、很多时候意见很难一致,更不说在行动上达到统一了。这极大的削弱了其革命的力量,使内部处于纷乱的状况之下,以至于反动势力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其摧毁。最后,是没有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将广大人民排斥在外。早期的各阶级发起的革命往往都只是将属于自己阶级的人群作为主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的也仅仅是本阶级的利益,而忽略了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人民群众,将自己陷于孤立的处境。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成功这一事实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以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认识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认识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 (1)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2)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3)土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日高 (4)人民反抗彼伏此起 2.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进程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 (2)金田起义后,势如破竹,迅速发展 (3)定都后北伐、西征,很快达到全盛 3.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主观原因:其一,这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正义战争,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其二,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军纪;其三,坚强的领导核心、灵活主动的战略战术。 客观原因:清军腐败,不堪一击。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1)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2)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政权“两” (3)设立“圣库制度”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3.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 4.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总体说来太平天国失败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二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1861年,慈禧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这样,对付太平军的前线清军,全部归曾国藩统一指挥。曾国藩派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仅供天津;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派左宗棠率领湘军的一部,进攻浙江。英法侵略者均值中外混合的反动武装,协助左宗棠。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但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洋务派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1.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1)以奕?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2)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 2.洋务派的口号 前期:19世纪60-70年代,提出“求强”口号,即训练新式军队和设厂制造船炮,建立一套新的防务体系。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历史中考热点专题:专题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专题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专题概述 面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中国各阶层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和探索,最终在中共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抗美援朝的胜利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为新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知识清单 时期阶级阶层、派别主要事迹 近代前期及旧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 1919年) 农民阶级 19世纪60年代,太平军 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 1899~1900义和团运动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 梦 爱国官兵 1876~1878年左宗棠收 复新疆,1884年设立行省 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海 战中英勇抗击日军,殉国 地主 阶级 抵抗派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思想 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展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资产阶级,维新派,1895~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主张变法图强、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实业派,甲午战后,以状元实业家张謇为代表,创办大生纱厂,以求实业救国 革命派,1894~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进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迈出了政治近代化实质意义的第一步激进知识分子,1915年起,以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近代后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学习指导 一、本章主要知识要点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强学会公车上书 二、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制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醒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 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3.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4.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5.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6.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是: ①创办新式学堂②鼓励建厂开矿 ③实行君主立宪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A.洋务运动〖DW〗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W〗D.新文化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 1.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 A. 奕訢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国藩 E.左宗棠 点呢??2.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的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具有: A.封建性 B.垄断性 C.腐朽性 D.买办性 E.反动性 3.19世纪末叶,维新派创办的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的报刊有: A.《强学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湘报》 E.《申报》 4.1898年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被杀害的维新派人士有: A.谭嗣同 B.杨锐 C.刘光第 D.康广仁 E.杨深秀 5.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有: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韦昌辉 E.萧朝贵 (三)简答题: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2.维新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15143101.html, ------华夏教育资源库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一)地主阶级: 1、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 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派: ①代表人物: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②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口号:“自强”、“求富” ④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农民阶级: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用“上帝”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 2、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其结果只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的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 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纲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挫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五)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 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进行新文化运动 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六)无产阶级: 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消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915143101.html, -------华夏教育资源库

中国近代史纲要——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路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溃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 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可是,最终因清政府统治者的腐败和自大、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草草地结束了这一阶段的改革。 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中国人开始为中华民族的安危奔波。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 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最终,农民阶级探求救国之路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扼杀下以失败收场。 太平天国运动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地主阶级洋务派 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顽固派和洋务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由于外国重重阻挠,加上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内部力量的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是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改良维新思想的产生。他们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 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地方);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④口号: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⑥结果: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⑦评价: 地位(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作用:1、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⑧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2、百日维新,既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的影响 ①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重;洋务运动影响下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④揭开维新变法序幕——公车上书 ⑤改革的主要内容 ⑥戊戌变法的影响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特点(形式):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 作用: 1、促进了思想解放,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有利于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 3、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训: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