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线面平行导学案

线面平行导学案

线面平行导学案
线面平行导学案

数学必修2 1.2.2 直线与平面平行

【学习目标】 1、掌握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通过本节学习,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论证能力。

【学习重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论证、应用。

【学习过程】

探究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观察右图,平行六面体AC 1 ,完成下表:

思考:用图形语言表示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练一练:判断(1)在空间中,一条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

(2)在空间中,直线不在平面内,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

规律方法总结:

1

A 1

C 1

B

1D D C

1A

A ABCD

直线与平面11A

B ABCD

直线与平面

探究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已知:如图, m ∥l

求证:l ∥α

(提示:从正面思考有一定难度,不妨从反面想一想。)

判定定理:

符号语言:

练一练: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

(1)与直线AB 平行的平面:

(2)与直线AD 平行的平面:

(3)与直线A 1A 平行的平面:

规律方法总结:

A 1A 1C 1

B 1D

D C

B ,,l m αα??

【典例分析】

例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求证:EF ∥平面BCD

例2:已知:如图,在长方体AC 1中,求证:B 1D 1∥平面ABCD

巩固练习:已知,在四棱锥O-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P 为OC 的中点。

求证:OA ∥平面PBD

规律方法总结: E D C B A

F 1A 1C 1B 1D D C O B A D C P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若P是平面β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过P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β相交。

B.过P至多可作两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

C.过P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

D.过P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

2、能判定直线a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是()

A. b?β,a∥b

B.a?β,b?β,a∥b

C. b?β,c∥β,a∥b,a∥c

D. b?β,A∈a,B∈a,C∈b ,D∈b且AC=BD

3、如图,已知三棱锥A-BCD,E、F分别为AC ,AD 的中点

求证:CD∥平面BEF

【作业布置】课本练习A 1,2 练习B 6 【课后提升】《导学练》A组 1至6题E

F

D

C

B

A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两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及模型,分析归纳、认识并得出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 教学难点:判定定理、例题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用具 1、教学方法:学生借助实物,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讨,教师予以启发,得出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2、教学用具:长方体模型,三角板,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回顾前一课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回忆平行指的是没有公共点。并提问学生对生活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长方体模型,思考教材第57页的观察题,导入本节课所学主题。(三)【研探新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具有什么条件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呢? 1、问题探究: (1)平面β内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α、β平行吗? (2)平面β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α、β平行吗? 通过三角板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三角板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与桌面平行,这个三角板或课本所在平面与桌面平行吗?

(2)三角板的两条边所在直线分别与桌面平行,情况又如何呢? (3)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则α∥β,对吗? (4)、如下图,平面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面α平行,情况如何? 2、揭示定理: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β? b β? a b p ?= αβ?∥ a α∥ b α∥ 3、针对练习: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 ) (2)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 ) (3) 如果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 ) 该小题考察学生对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深入理解,对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进一步认识,由学生回答,如有问题,教师予以解释并纠正。 通过类比平面中线线平行得出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例题解析 例1 课本P57:已知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求证:平面11AB D //平面

八年级数学上册 7_3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3节平行线的判定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 2、能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定理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证明。 【学习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知识回顾 1、平行线:在内,不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三线八角: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直线的,在第三条直线的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处在两条直线,并且位于第三条直线的两个角,称为同旁内角;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处在两条直线,并且位于第三条直线的两个角,称为内错角。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3节平行线的判定(P172-P173)。 2、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那么这 两条直线。简单说 成:。 如图,如果∠1=∠2,那么a∥b。 推理格式:∵ ∴(公理)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命题的条件是:;结论是:。 如图,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归纳小结:定理: 6、例2 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 ∠1=∠2. 求证:a∥b. 归纳小结: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简单说成:。 【我的疑惑】 模块二合作探究 探究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D.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探究2:已知,如图,直线a⊥c,b⊥c。求证:a∥b。 证明:∵a⊥c,b⊥c(已知) ∴∠1=°∠2=°(垂直的定义) ∴= (等量代换) ∴∥() 归纳小结: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称:。 归纳小结: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称:。 模块三小结评价 一、知识: 1、平行线判定公理:。 2、判定定理:①;②。 3、推论: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 二、方法: 模块四形成提升 1、如图,已知:DE⊥AO于点E,BO⊥AO于点O,∠CFB=∠EDO,证明:CF∥DO .

八年级数学上册 7.4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7.4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新 版)北师大版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了解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联系,初步感受互逆的思维过程。 3、进一步理解证明的步骤、格式和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学习难点: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ABCDE 【复习引入】 1、平行线的判定有哪些? 2、如图所示,△ABC中,∠A=46,∠B=74,∠ADE=60,求证:BC∥ED。 【自主学习】 如图所示,l1∥l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你能说明理由吗? 【探究学习】 1、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为:两直线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几何语言:∵l1∥l2 ∴∠1=∠5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例题分析:已知:如图7-11,b∥a,c∥a,∠1,∠2,∠3是直线a,b,c被直线d截出的同位角。求证:b∥c由上面例题,你发现了什么?写下你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对于上面结论,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小结:(1)平行线的性质。(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巩固练习】 11、下列图形中,由,能得到的是() BABA1BA1ABCD21DCDC22CD2 D、 C、 B、 A、2、已知:如图,AD∥BC,∠ABD=∠D,求证:BD平分 ∠ABC。ABCD 3、如图,AB∥CD,AD∥BC。求证:∠A=∠C,∠B=∠D。 【布置作业】

《直线与平面平行》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行(第二课时) 课题: 《9.4直线与平面平行》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版第九章立体几何第一部分平面的基本性质。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借助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理解数学的概念,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分析: 1、本节课分三个部分内容,分别是:性质定理的猜想、证明、与应用。 2、本节课贯穿线面关系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立体几何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联系了线线位置关系和线面位置关系,在以后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知识、方法及技能”的必要准备。因此,本小节内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任教的学生大多是财会班,女生偏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大,学习立几所具备的语言表达及空间感与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足,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老师的任务即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又要让学生学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的方法,推导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学会应用定理解决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直观感知获得猜想,经过逻辑论证推导出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发展学生几何直觉、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定理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 3、情态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主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20

1 2 10.2.2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由角得平行线判定的三种方法。 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2、难点: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自学指导】 一、由角判定线平行: 如图①所示,为我们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简图, 1、探 究:由三角尺前后的移动位置知,∠1和∠2是同位角,且相等,则画出两条平行线。 归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 ,那么这两条直线 。 简单地说:同位角 ,两直线 。 如图,∠1=130°,∠2=50°,能推出a ∥b 吗? 2 、探究 如图,若∠2=∠3,能推出a ∥b 吗? 归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 ,那么这两条直 线 。 简单地说:内错角 ,两直线 。 如图,∠1= ∠2 ,且∠1=∠3, 能推出AB ∥CD 吗? a b

1 2 4 3 32 4112 3 、探究3 若∠1+∠2=180°,能得出 a // b 吗? 归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那么这两条直线 。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 ,两直线 。 如图:∠B= ∠D=45°,∠C=135°,问图中有哪些直线平行? 【知识运用】 1、如图,添加哪些条件能判定直线a //b ? 2、(1)从∠1=∠2,可以推出 // , 理由是 (2)从∠2=∠ ,可以推出c // d , 理由是 (3)如果∠1=75°,∠4=105°, 可以推出 // 理由是 3、如图,已知BE 平分∠ABD,DE 平分∠BDC ,并且∠ 1+∠2=90°,那么CD 与AB 平行吗?为什么? A B E D A C B a b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平行线的判定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四种判定方法,并初步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2、初步学会简单的论证和推理,认识几何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过程的严密性。 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公理的概括与定理的推导 难点::定理形成过程中的逻辑推理及其书面表达。 一、抽测反馈:(我会做) 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_________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 根据图(1)填空. ∵∠1=∠2,∴AB//CD( ) ∵∠3=∠2,∴AB//CD( ) (1) ∵∠4+∠2=180°,∴AB//CD( ) 3. 根据图(2)填空. 当∠A+_________=180°时AD//BC ; 当∠A+_________=180°时AB//DC ; (2) 二、自主学习(我最棒) (一)平行线判定方法1: 1、观察思考:过点P 画直线CD ∥AB 的过程,三角尺起了什么作用?图中,∠1和∠2有什么关系? 2 、 判 定 方 法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过程: ∵∠1=∠2 ∴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方法2、3:如图(1) 1 、 判 定 方 法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H P 2 1 D C B A

5.2.2《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平行线的判定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成功目标 1.掌握由角得平行线判定的三种方法; 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重、难点) 二、成功自学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怎样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如图1所示,为我们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简图,

在画图的过程中什么角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 归纳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单地说:同位角,两直线; 几何语言:∵∠1=∠2(已知) ∴AB∥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右图∵∠1=∠2, ∴_______∥________()。 ∵∠2=∠3, ∴_______∥________()。 三、成功合作 1.(6分)如图,∠1=∠2=5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CD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归纳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单地说:内错角,两直线; 几何语言:∵∠1=∠2(已知)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如图,∠1=55°,∠2=12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CD 平行吗说明你的 理由. 归纳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两直线; 几何语言:∵∠1+∠2=180o(已知)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如图,由下列条件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根据. (1)∠1=∠2,可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3,可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C=180°,可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分)已知:如图,a⊥c,b⊥c。求证:a ∥b。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 5.2.2平行线的判定(1) 授课教师: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 郝宏文

5.2.2平行线的判定(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会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初步学会用几何语言进行简单推理和表述。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地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教学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四、教学教具:多媒体、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如何用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公理的推论来说明两直线平行(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如果用平行线定义难以说明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平行公理的推论对条件要求较强,要有三条平行线,且其中的两条分别与第三条平行。你能否运用这两种方法来说明下面这两个问题的道理? 如果只有a、b两条直线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平行呢?说明这两个途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二)新授

321 G H F E D C A B A B C D E 12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让学生回忆并叙述上节用三角板和直尺过一点P 画已知直线AB 的平行线的过程,你能发现这种画法实际上是画一对什么角相等吗?(让学生观察图形后回答,这两个角是直线AB 、CD 被EF 截得的同位角)。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述平行线判定公理: ∵∠1=∠2 (已知) ∴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 1.已知∠1=54°, 当 时, AB ∥CD ?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的推导 先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能不能从内错角之间的关系或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让学生观察图形分析∠1与∠2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角之间的关系,发现新结论: 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述上面的推理过程 已知: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2, 求证:AB ∥CD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已知:∠1=∠A=∠C,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导学案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判定. 自主探索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由上面,同学们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语言叙述: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叙述: ∵ ∴ 2.简单应用:已知∠1=120°,∠2=60°,试说明AB∥CD. 答:理由如下, ∵∠CEF=180°- ,∠2=60° ∴∠CEF=180°- = ∵∠1=120° ∴= () ∴AB∥CD(相等,两直线) 3.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

问题:如果∠3=∠4,那么AB∥CD吗?为什么? 归纳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2: 简单记为 用符号语言表达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2: ∵ ∴ 4.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探究:同旁内角∠4与∠2在数量上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归纳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3: 简单记为 用符号语言表达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3: ∵ ∴ 5.【例题】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1∥l2的是() A.∠1=∠3 B.∠2=∠3 C.∠4+∠5=180° D.∠2+∠4=180° 2.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由∠D=∠1,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2)由∠2=∠3,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3)由此你还能得出哪两条直线平行?为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探索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260°120°∠1∠CEF等量代换同位角 平行

高中数学教案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教学目的: 1.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2.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掌握理实现“线线”“线面 ”平行的转化 教学重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证明及运用 教学难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证明及运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本节有两个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和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特征性质这也可看作平行公理和平行线传递性质的推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的依据是线、线平行这些平行关系有着本质上的联系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线、面和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这两个平行关系是下一大节学习共面向量的基础 前面3节主要讨论空间的平行关系,其中平行线的传递性和平行平面的性质是这三小节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相交;(2)平行;(3)异面 2.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推理模式://,////a b b c a c ?. 3.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等角定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5.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画法 a b 1A A 6.异面直线定理:连结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推理模式:,,,A B l B l ααα?∈???AB 与l 是异面直线

7.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a 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O 的选择无关,把,a 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或夹角).为了简便,点O 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2 , 0(π 8.异面直线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叫两条异面直线垂直.两条异面直线,a b 垂直,记作a b ⊥. 9.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 (1)通过平移,在一条直线上找一点,过该点做另一直线的平行线; (2)找出与一条直线平行且与另一条相交的直线,那么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即为所求 10.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距离 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我们称之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公垂线段)的长度, 叫做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二、讲解新课: 1.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用两分法进行两次分类. a α?,a A α=,//a α. a α a α 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推理模式:,,////l m l m l ααα???. 证明:假设直线l 不平行与平面α, ∵l α?,∴l P α=, 若P m ∈,则和//l m 矛盾, 若P m ?,则l 和m 成异面直线,也和//l m 矛盾,

(导学案)5.2.2 平行线的判定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2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判定方法1得出判定方法2和3,会用判定方法1. 2.3进行简单推理。会用判定方法1,2得出方法3 2.识记常用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整理并体会课文中“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的(或已解决的)问题。”的思想方法。 2.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地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的判定方法。 难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互译和“转化”思想的理解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 ___与这条直线平行.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探究一、平行线判定方法1: 1.能否由平行线的画法找到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2 1 C 4 3 b a 2.如图,把直尺的一边作为第三条直线,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什么角相等? 由此你能猜想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吗?过点P 画直线CD ∥AB 的过程,三角尺起了什么作用? 平行线判定方法1: 简单说成: 你能用符号语言表述平行线判定公理吗? ∵ ( ) ∴ ( ) 3、如图∵∠1=∠2, ∴_______∥________( )。 ∵∠2=∠3, ∴_______∥________( )。 探究二、平行线判定方法2、3: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三线八角”,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 2、如图 (1) ∠1=∠2时,a 与b 是什么关系? (2) ∠2与∠3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角? (3)当∠2=∠3时, a 与b 平行么? 3.通过以上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试着写出推理过程) 判定方法2: 应用格式: 。∵∠2=∠3(已知) 简单说成: 。 ∴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 2 a b c 3 4

《平行线的判定》初中数学全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5.2节)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科书要求学生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如平行线的判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整套教科书是按照“说点儿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的.本章的重点是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因为这些知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掌握不好,将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1.关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1)学生们已经学过了平行线的概念,但是,平行线是用“不相交”这种否定方式来定义的,这种否定的方式包含了对空间的想象.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平行线段的形象,学生

理解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着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相交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如果有第三条直线存在的情况下,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对于画平行线,用直尺和三角板辅助画平行线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画相等的同位角,因为直尺和三角板靠着的角度是不变的.让学生多做几遍,找到这个过程中的不变量,这样学生就欣然地接受这样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进行简单说理训练过程中引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2)结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基本图形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这是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进行几何推理的基础.2.关于简单说理训练 整套教科书是按照“说点儿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逐步向推理和用符号表示推理过渡,将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几何推理的能力,为后面学生进行几何证明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操作、想象、说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和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4.能初步应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二)目标解析 1.使学生能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通过用直尺和三角板辅助画平行线,找到这个过程中的不变量,给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进行简单说理训练过程中引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2.根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基本图形,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空间观念;在观察、操作、想象、说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和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人教A 版 课题:数学必修1第二章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课时:1课时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节选自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2第2.2.1节,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直线和平面平行关系在本章中的应用较多,而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又是本大节的重点,是下一节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性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按照新课标理念设计思路,定理可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对实物观察得出几何关系,并不要求做出证明。但为了逐步培养学生严格的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定理因从理性上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2.判定定理将“线面平行”化归为“线线平行”,即把空间问题转化到平面中来加以解决,这也正是数学的化归“降维”思想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对几何关系的观察概括出判定定理;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中条件的必要性;初步利用定理判定线与面平行的位置关系;能通过定理的得出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转化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定理成立条件的分析,养成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判定定理的分析和归纳过程;判定定理的初步应用。 突出方法:通过定理的得出与判断题的练习强化定理成立的条件;利用具体实例训练判定定理的用法。 教学难点:判定线面平行时“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的确定。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寻找这条平行线的方法。 四教学模式及学法 (1)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串数学问题,用问题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知识结构和运用规律。(2)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用发现法学习,能积极思考和发言,运用多媒体交互、生动、主动地学习。 五教学流程图 开始 ↓ 温故 ↓ 激发兴趣——→思新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2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漂市一中钱少锋 5.2.2 平行线的判定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和画法,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判定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学会并记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 (2)能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 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2至P13的内容.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要求:阅读教材,重点处做好圈点,遇到疑难相互研讨. (4)自学参考提纲: ①a.观察P12“思考”中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示意图,可以发现,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移动时紧靠直尺,并且三角尺的角的大小不变,又在移动前、后,三角尺的角恰好是直线AB、CD被EF所截形成的一对同位角,这说明:如果∠DEF=∠BGF,那么AB∥CD. b.这一事实揭示的就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用符号语言表述是:如图1,若∠1=∠2,则a∥b. c.在课本图5.2-7中,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的角尺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②a.在图1中,∠2与∠3是一对内错角. b.若∠3=∠2,能得到直线a∥b吗? 分析:若能由∠3=∠2转化为∠1=∠2,那么由判定方法1,就可得a∥b,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 c.由②可得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a.在图1中,∠2与∠4是一对同旁内角. b.若∠2+∠4=180°,能得到直线a∥b吗? 分析:若能由∠2+∠4=180°转化为∠1=∠2(或∠3=∠2),那么由判定方法1(或判定方法2),就可得a∥b,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 c.由②可得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2)生助生:小组相互交流学习,纠正认知偏差. 4.强化: (1)判定方法1、2、3及其几何表述. (2)练习:课本P15“复习巩固”的第1、2题.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4例题. (2)自学时间:4分钟.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优秀教案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教学目标】 1.掌握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 2.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灵活运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实现“线面”“面面”平行的转化。 【教学重点】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用两分法进行两次分类。 它们的图形分别可表示为如下,符号分别可表示为a α?,a A α=,//a α。 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推理模式:,,////l m l m l ααα???。 证明:假设直线l 不平行与平面α, ∵l α?,∴l P α=, 若P m ∈,则和//l m 矛盾, 若P m ?,则l 和m 成异面直线,也和//l m 矛盾, ∴//l α。 a α a α

3.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推理模式://,,//l l m l m αβα β?=?。 证明:∵//l α,∴l 和α没有公共点, 又∵m α?,∴l 和m 没有公共点; 即l 和m 都在β内,且没有公共点,∴//l m 。 二、讲解新课: 1.平行平面: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2.图形表示:画两个平面平行时,通常把表示这两个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边分别画成平行的。 3.平行平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推理模式::a β?,b β?,a b P =,//a α,//b α//βα?。 分析:这个定理从正面证(用定义)比较困难,所以考虑用反证法。 启发:(1)如果平面α和平面β不平行,那么它们的位置关系怎样? (2)如果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那么交线c 和平面β中的直线a 与b 各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相交直线a 与b 都与交线c 平行,这合理吗?为什么? 证明:假设c βα=, ∵a β?,//a α, ∴//a c ,同理//b c 。 即在平面β内过点P 有两条直线与c 平行,与公理4矛盾, ∴假设不成立,∴//βα。 推论: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推理模式: ,,,,,,//,////a b P a b a b P a b a a b b ααββαβ'''''''=??=???。 4.平行平面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推理模式://,,//a b a b αβγ αγβ==?。 证明:∵//,,a b αβαβ??,∴,a b 没有公共点, 又∵,a b γγ??,∴//a b 。 β α m l c P b a β α γ b a β 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5.2.2 平行线的判定 导学案

5.2.2平行线的判定 一、课前准备及预习 1、课前准备: 1.如果a∥b,b∥c,那么。理由是。 2.如图,请填空: ①∠1与∠2是直线和 直线被直线 所截而成的角; ②∠3与∠2是直线和 直线被直线 所截而成的角; ③∠2与∠4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 所截而成的角。 3. 填空: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 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问题一:如果有a、b两条直线,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问题二:按要求作图:用直尺和三角板过 点P做已知直线AB的平行线。 P ● A B 二、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 判定方法一: 简单说成:。 几何语言:(如上图4) 展示点1: 如下图1 ∵∠1=∠2, ∴_______∥________()。∵∠2=∠3, ∴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探究点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二 问题2:如上图2,直线a、b被直线l所截,已知∠1=115°,∠2=115°,直线a、b平行吗?为什么? 判定方法二: 简单说成:。 几何语言:(如上图2) 展示点2: 如图3 ∵∠1=∠2, ∴_______∥________()∵∠3=∠4, ∴_______∥________()图3 图4 探究点3: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 问题3:如上图4,直线a、b被直线l所截,已知∠1+∠2=180°,直线a、b平行吗?为什么? 判定方法三: 简单说成:。 几何语言:(如上图) 展示点3:如下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 60°,∠C=120°,AB与CD平行吗?AD与BC 平行吗? 课堂小结 第1页/共3页

第2页/共3页 当堂检测: 1如图⑦,∠D=∠EFC ,那么( ) A .AD ∥BC B .AB ∥CD C .EF ∥BC D .AD ∥EF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 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 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 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 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 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 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 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 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 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 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 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 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 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 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文字叙述 符号语言 图形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 观察也是不可少 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 毛毛虫等,孩子一 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 提供的观察对象, 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 中,引导幼儿多角 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 儿看得到,看得 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 程中指导。我注意 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 按顺序观察和抓 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 与说话相结合,在 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 我抓住时机,引导 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 化,乌云密布,我 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 子说:乌云像大海 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 快。”我加以肯定 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 闪电时,我告诉他 “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 到雷声惊叫起来,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 ∵ (已知) ∴a ∥b ( )

线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9.2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2)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 (3)理解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能力目标: (1)画出线线、线面、面面各种位置关系的直观图; (2)利用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解释生活空间的一些实例;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经历对线线、线面、面面、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及对应直观图形的认知,发展空间想象思维. (2)参与数学实验,感受各种位置关系的特征,培养数学直觉,感受科学思维.(3)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4)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尝试探究与讨论,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难点】 异面直线的想象与理解,平面中与已知直线平行直线的寻求过程 【教学设计】 本节结合正方体模型,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了相交与平行外,在空间还有既不相交也不平行,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由此引出了异面直线的概念.通过画两条异面直线培养学生的画图、识图能力,逐步建立空间的立体观念.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既是研究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开始,又是学习后两种位置关系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树立考虑问题要着眼于空间,克服只在一个平面内考虑问题的习惯. 通过观察教室里面墙与墙的交线,引出平行直线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度数存在着什么关系?请通过演

示进行说明.”这样安排知识的顺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要防止学生误认为“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就平行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的直线”,教学时可通过观察正方体模型和课件的演示来纠正学生的这个错误认识.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通过观察教室中的墙壁与地面、天花板与地面而引入的.【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题】9.2.2直线与平面平行(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