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史19页页

中国古代史19页页

中国古代史19页页
中国古代史19页页

远古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

中国最早直立人,距今170万年前,云南元谋。

2、北京人:

距今70-20万年前,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内,已学会保存火种和控制用火方法。

3、山顶洞人:

距今18865±420年前,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已学会磨制石器。

二、新石器时代:

1、仰韶文化:

前5000-前3000,河南省,母系氏族繁荣代表。

2、河姆渡文化:

前5000-前3300,浙江省,母系氏族,发现中国最早的漆器。

3、大汶口文化:

前4700-前2500,山东省,父系氏族,已有陶器,后发展为龙山文化。

4、红山文化:

前3500,内蒙古,父系氏族,已经有原始的农业、畜牧业

三、三皇五帝:

1、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历史事件

先秦

一、商鞅变法:

战国秦孝公时期商鞅推行的强国之术。措施有:1、废井田,开阡陌。2、奖励耕织。3、奖励军功。4、推行县制。5、统一度量衡。由于触动了秦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死并灭族。

二、三家分晋: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土地并被封侯。有史认为这是战国时期的开始。

三、合纵连横:

战国晚期在秦强六国弱的形势下出现的两种相互对立的斗争策略:一为“合纵”,主张六国联合抗秦,以燕国苏秦为代表。一位“连横”,主张以远交近攻的策略,破坏六国的联合,以秦国张仪为代表。

一、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治思想文化而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秦王朝建立后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一些学者引用儒家学说针砭时弊,以古非今。丞相李斯为稳定民心提出“焚书”,秦始皇采用。焚书内容包括统一前的列国史传和民间的《诗》、《书》。焚书导致了对古代文化典籍的极大破坏。次年由于一些儒生在求仙炼丹方面欺骗秦始皇,导致秦始皇认为儒生多以谣言惑乱百姓,下令审讯儒生,结果460余名儒生遭到活埋。

二、楚汉战争: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后在项羽和刘邦之间发生的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始于前206年,结束于前202年。战争中由于刘邦任用贤能,广纳良谏,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赢得民心,并且主动联合了其他势力,最终战争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王朝而告终。

一、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两代进40年间,社会稳定,经济显著发展,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经济上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执法能够断狱从轻,缓和刑罚;军事上对周边少数民族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关系。这些措施促使当时经济的较快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为武帝的强盛打下基础。

二、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朝廷与各诸侯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采取了晁错的削藩政策,激起以吴王为首的七国联合叛乱,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进攻朝廷。景帝为平息叛乱处死晁错,但并未收效。朝廷用三个月的时间武力平息了叛乱。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解决了高祖分封引起的矛盾。

三、推恩令:

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国势力采取主父偃的建议,令各诸侯王推私恩将国土分封给所有子弟,这样各大王国分裂成实力较弱的小国,无法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四、盐铁之议:

前81年,西汉昭帝时举行的一次由盐铁官营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

武帝时期,为了保障对匈奴连年战争的供给,推行了盐铁官营等政策,导致内耗严重,国内经济遭到破坏。昭帝即位后,霍光掌握大权,为了保证与民休息的政策,召集全国贤良文士,与主张盐铁官营的桑弘羊就汉王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广泛辩论。辩论的主要内容有:1、民间疾苦的原因。2、对匈奴的政策。3、关于施政方针和治国的理论思想。经过这次辩论,虽然没有废止盐铁官营,但进一步确定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汉桓宽编撰的《盐铁论》详细记载了盐铁之一的情况。

五、党锢事件:

166年到184年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直到黄巾起义爆发才告结束。

六、赤壁之战:

东汉公元208年曹操与刘备孙权联盟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企图统一中国。诸葛亮说服了孙权与刘备联合抗击曹操。两军在赤壁遭遇,由于曹军不善水战,曹操下令把船只用铁锁相连以减轻颠簸。于是孙刘联军采取火攻,大败曹军,曹操沿华容道撤退。之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无力南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自此形成。

一、八王之乱:

291-306年西晋惠帝时期,由于皇后联合诸侯王叛乱而引发的从内廷扩大到地方的战乱。八王之乱以司马越的夺权为终结。这场战乱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导致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长驱直入中原,为北方进入十六国混乱埋下祸根。

二、淝水之战:

383年东晋在淮水支流淝水击败前秦苻坚的一场重大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

南北朝

一、魏孝文帝改制:

北魏孝文帝元宏486年开始推行的为了巩固政权统一南北而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

具体措施有:1、整顿吏治,整治贪污,重视政绩。2、推行汉化,变鲜卑姓氏为汉姓,禁用鲜卑语言和服饰,任用汉人官员,提倡通婚。

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巩固了北魏政权,缓和了民族矛盾。

一、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627-649),封建统治比较稳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出现民族融洽、社会升平的局面。

唐太宗采取的政策有:1、兼听博纳,选贤任能。2、立法变重为轻,务行宽简。3、轻徭薄赋,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了生产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4、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开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这是唐朝极盛时期,也是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唐玄宗登基后,平定了朝中的各种政变,稳定了政局,并且任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使得开元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但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各方节度使实力增强,社会政治危机也在加剧。

三、安史之乱:

唐玄宗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7年的叛乱。

玄宗后期政治败坏,中央军备空虚,而边境节度使安禄山则兵力雄厚。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很快攻陷洛阳并于756年称大燕皇帝。后叛军部将史思明谋反称帝。朝廷军队联合回纥等少数民族以及其他节度使平叛,于762年平定叛乱收复洛阳。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四、永贞革新:

唐顺宗时一次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政治事件。这次短暂的政治革新活动发生时,刚即位的顺宗拟改元永贞,故称“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最终以顺宗被迫退位,相关人员被贬而告终,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宦官集团、革除某些弊政的作用。

五、藩镇割据:

唐朝中叶以后出现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割据一方,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这是导致唐王朝衰亡的重要因素,也是五代分裂的根源之一。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防,在边疆军镇设立了节度使并赋予军事财政权力,安史之乱后为抵御叛军,将节度使制度引入内地。各地方官坐拥兵权财力割据一方,无视中央,动辄发动叛乱。黄巢起义后中央政权瓦解,各藩镇和割据势力转入相互兼并的战争,最终藩镇之一的朱温于907年夺取了唐政权,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一、宋代中央集权:

宋朝建立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1、削弱节度使权利。2、将原先留在地方的赋税收归中央。3、逐步收回藩镇的兵权。4、实行募兵养兵制,将流民放入军队编制,屯重兵于京畿,把养病重点用于防止内患而不是外忧。这些制度大大加强了宋朝的中央集权,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较好条件。但这些政策造成了大量多余的官兵和费用,使宋王朝始终处于积贫积弱状态。

二、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的,旨在富国强兵,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状态的改革。

王安石建立专门直到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提出了一系列新法:1、保证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有运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2、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3、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的措施,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以及建立军器监等。

变法进行了将近15年,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很多反对。神宗死后哲宗继位,废除了全部新法。

一、元朝及其四汗国:

四汗国:1、钦察汗国,成吉思汗分给长子术赤的封地。2、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分给次子察合台的封地。3、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分给三子窝阔台的封地。4、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后建立。

一、靖难之役:

明初,燕王朱棣(明成祖)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分封其他诸子为藩王。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即着手削藩,朱棣随即以靖难为名谋反,1402年攻陷都城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即位后继续实施削藩政策,并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建立厂卫,迁都北京,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厂卫:

明朝内廷侦查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担任,锦衣卫的长官是皇帝的心腹。锦衣卫侦查一切官民,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厂之中内行厂的地位最高。

厂卫由皇帝直接领导监督。厂卫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执法,任意逮捕官民,实施酷刑,制造了不计其数的冤狱,致使明代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三、张居正吏治改革:

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582)由张居正主持,从整顿吏治开始的多方面改革。

改革内容有:1、整顿官僚机构,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之士。2、加强内阁职权,抑制宦官势力。3、改革经济,整治贪污浪费。4、改革赋役制度,将一条鞭法推行到全国,并在全国范围内清丈田亩。5、采取厚商措施。6、治理水患,畅通漕运。7、加强边防,改善民族关系。

改革收到了扫除积弊,澄清吏治,抑制豪强,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定效果,但也受到官僚豪强势力的百般阻挠。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四、明末党争:

明朝末年以宦官为主的阉党和以士大夫为主的东林党之间的斗争。

万历时期,宦官专权,倒行逆施,社会矛盾激化。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提出了一系列改良措施,遭到了阉党的激烈反对。天启时魏忠贤专政,形成了明代实力最大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崇祯帝即位后处死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一段落。但两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五、城市民变:

明朝万历、天启年间,广大城镇市民、生员、乡绅反对矿监税使与封建权贵的斗争,苏州、临清、武昌和北京的民变影响最大。城市民变与农民起义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在兴起的城市社会力量反对封建统治,要求改革政治,保护共商业发展的愿望。

一、收复台湾:

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台湾地区。顺治年间,反清将领郑成功率军在台湾登陆,并于1662年击败荷兰军队,占领台湾,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统治。

二、统一台湾:

康熙年间,全国各地的抗清斗争基本扑灭,但郑成功之子郑经占领的台湾依然是抗清基地。1674年,郑经乘三藩叛乱之机,出兵福建。三藩平定后,康熙命福建水师施琅出兵澎湖,1683年击败郑军占领台湾。之后施琅说服康熙帝在台湾驻军,至此台湾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管辖。

三、改土归流:

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为了解决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带来的弊病,雍正于1726年推行改土归流,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四、闭关政策:

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以乾隆1757年为界,前期主要目的是隔绝大陆与台湾抗清力量,后期则以法规形式限制对外贸易。闭关政策隔绝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历史人物

一、秦始皇:

嬴政,13岁登基,22岁亲政,任用韩非、李斯等人,统一六国,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实行统一律法。

北击匈奴、南定百越,修建了长城。但也实施暴政,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加重了百姓负担,激起人民反抗。

二、汉武帝刘彻:

文景之治后,汉朝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繁荣的局面。武帝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国家实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下达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势力。2、抑制丞相权利的同时,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还起用了一批酷吏,打击各地不法豪强。3、加强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生产。4、独尊儒术,巩固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5、主动出击评定匈奴。6、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对外交流。

但由于长年对匈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财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总的来说武帝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使中国的成为古代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

三、唐太宗李世民:

李渊之子,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逼高宗退位,次年改国号贞观。即位后任用贤能,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重视西部边陲的安全,利用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边防稳定。

四、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开国皇帝,960年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在位期间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基本上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持续20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高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宋朝统治。但过于重视防内而忽略了外部威胁,给两宋带来连续不断的外患。

五、成吉思汗:

铁木真,1206年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在位期间版图不断扩大,形成了统一的蒙古民族。1227年灭西夏国,同年病死。元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元太祖。

六、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参加红巾军起义,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在位期间置理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和制度:1、废中书省和丞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地方财政、刑法、军事权力分开,改变了原地方长官独揽大权的局面。2、创立卫所制,削弱将领军权,实行屯田等耕战结合制度。3、实行安养生息的经济政策,促进农业和手工业发展。4、采取荐举、学校、科举三途并用的办法选取官吏。

5、制订《明律》和《大诰》,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6、诛戮功臣,对皇子实行分封制。

七、清圣祖玄烨: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即位时鳌拜独揽大权,后清除鳌拜及其同党,开始亲政。

主要功绩:1、平定三藩、台湾、准噶尔的动乱,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2、经济上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税负。3、治理黄河水患。4、重用汉族官吏,但也开始了文字狱。5、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驱逐沙俄,1689年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八、萧何:

汉初高祖丞相。秦末随刘邦起兵,攻克咸阳后收集保护秦朝各种文献,掌握全国户口土地等情况,对以后制定政策起到关键作用。辅助刘邦制定政策安抚民心,并推荐韩信等人才。楚汉战争是巩固后方并保证前线的军用物资,为刘邦的胜利打下基础。汉朝建立后制定了《九章律》。

九、诸葛亮:

字孔明。东汉末年刘备的主要辅佐。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游说孙权和刘备联合共抗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刘备死后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任期间任用贤能,法令严明,对西南少数民族恩威并用,保证了蜀国的稳定。多次北伐曹魏而不得,后病死于最后一次北伐中。

十、魏征:

唐太宗时期的重臣,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提出多项发展措施,对“贞观之治”贡献很大。同时还是史学家,编纂了二十四史中的《隋书》。

十一、范仲淹:

宋仁宗时期官员,与西夏开战后赴陕西任职,保障了西部的边防。后回到中央,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发展的建议,仁宗采纳,史称庆历新政。但因损害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陷害,贬为地方官。又是文学家,名篇《岳阳楼记》。

十二、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多次大败金军。1142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十三、文天祥:

南宋抗元将领。1278年被元军俘虏,拒绝元军的多次劝降并写下《过零丁洋》。1283年在北京慷慨就义。

十四、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1555-1565年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打击倭寇,基本上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保障了那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制度

土地赋税制度

奴隶社会:井田制——春秋:初税亩——秦汉:田租——东汉三国:户调制——西晋:占田课田制——北魏至唐前期:均田制,租庸调制——唐宋:两税法——明:一条鞭法——清:旗地,摊丁入地

一、井田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始于商朝,春秋晚期逐渐瓦解。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天子拥有全部土地,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使用,但不得转让买卖,同时也要缴纳一定赋税。田地被纵横画成井字形,故称“井田”。

二、初税亩:

春秋战国时期在保持井田的形式下所进行的履亩而税的改革。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按照土地面积征收租税。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瓦解。

三、秦汉田租:

秦汉时国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产品税。按亩征税,根据土地几年的平均产量,三十税一,征收谷物。标志着封建土地制的成熟。

四、户调制:

魏晋时期按户征收棉、帛的赋税项目。产生于东汉末年,成为取代人头税的新赋税项目。是东汉末年商品经济萎缩,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一直沿用至南北朝时期。

五、占田课田制:

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为了加强对自耕农民的控制,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征发。

占田规定了每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课田规定了每人必须按照规定亩数缴纳实物税。

六、均田制、租庸调制:

1、均田制:北魏中期开始推行的封建土地制度。按人丁授予固定数量的田地,地主可以通过奴婢受

田获得较多土地。均田制使农民可以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缓和了阶级矛盾,发展了农业生产。

2、租庸调制:与均田制相联系的赋税制度。租指谷物税,庸指服劳役,调指布帛和丝麻。以人丁为

本,不论土地、财产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租和调。唐中期租庸调制和均田制一起被废

除。

七、两税法:

唐代后期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按照财产和土地数量,分夏秋两次征税。标志着征税对象开始从人头税向财产税转变。

八、一条鞭法:

明朝后期张居正推广实行的赋役制度。将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这种方法简化了征税方法,同时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由实物税、现役制向货币税的转变,二是由户丁税向土地税的转变。

九、旗地、摊丁入地:

1、旗地:清朝八旗成员所占有的田地。分为关外旗地、京畿旗地和驻防旗地三部分。按占有者身份,

分为皇庄、官员庄田、兵丁份地四类。

2、摊丁入地: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

度的一次重要变革。由于将丁银、杂赋摊入田赋、地亩征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一定程度上限

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意味着封建赋税制度进一步向以财产税为主的方向转移。

货币制度演变

先秦:钱布——秦汉:半两钱——两汉:五铢钱——隋唐:开元通宝等——宋:纸币(北宋:交子、钱引,南宋:会子、关子)——元:大钞——明清:银锭、银元

农业生产

中国历代封建政权为解决边境军队粮食需要而在住地附近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分为军屯、民屯,以军屯为主。始于汉武帝时期。屯田既能保证边防军的粮饷需要,也有促进边疆开垦的作用。

二、常平仓:

古代政府借以调节粮价、储备粮食的一种制度和措施。政府在丰年时高价购粮储存,歉年低价出售,以稳定粮价,解决民生问题。始于战国,宋代废除。

三、耦耕:

战国之前由于工具技术落后,普遍实行的以两人协作为特征的耕作方法。战国后生产力提高,耦耕随之消失。

四、灵渠:

秦代开凿,位于广西北部,沟通湘江和漓江,至今仍在使用。

五、白渠:

汉武帝时在关中平原开凿。

六、都江堰:

战国秦昭王时蜀国太守李冰父子建于岷江中游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使用。

七、民田典卖:

清代民间土地典当和买卖活动逐步摆脱宗法束缚的变化过程。

交通运输

一、驿传:

中国古代政府设置的一种为过往官员提供交通、食宿服务和传递诏令、文书等的设施。始于春秋战国。

在交通要道上隔几十里设一驿,实行人马接力,保证文书迅速传达。

二、漕运:

古代封建政府为保障京师、边防、战争等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给而建立的以水运为主的运输体系。从秦汉到明清,漕运始终是维系王朝盛衰、安危的政治经济命脉。为改善漕运、保障供给,历代封建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开凿运河,保障漕运安全。2、建筑仓库,方便粮食转运。3、规划航段,实行节级转运。4、前后相承,完善管理办法。

三、元代海运:

元王朝为将南方粮食转运到大都和北方部分地区而建立的海上运输系统。包括:1、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设于江苏,负责粮食调集和起运。2、都漕运使司,设于直沽,负责接收粮食。3、京畿都漕运使司,设于大都,负责将运来的粮食分配。4、海上运输线路,先后经过三次变动:初期傍海岸航行,航路曲折,航期较长。后取部分远洋线路,航期有所缩短。第三次取道黑水洋经山东如直沽,航期最短。随着元代政治的衰微和农民起义的爆发,海运日益衰落。

户籍管理

中国历代政府为掌握户口数量而设置的一种簿籍登记制度。有户口、土地、财产、赋役等内容。

二、鱼鳞图册:

明代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图形如鱼鳞而得名。已是相当完备的土地登记册,保证了政府税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三、黄册制度:

明朝用以管理户口、征调赋役的制度,因所编册籍均以黄纸为封面而得名。以户为单位填写,每里(110户)编一册,一式四份,分别呈所在县、府、司和户部。

行政制度

一、分封制:

西周建立的以宗法为基础的统治制度,即“封建”。西周的宗法制度规定,天子的嫡长子为太子,继承王位,其他儿子为别子,分给土地和人民,在别处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定期朝见天子。通过分封,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导致了周王朝的分崩离析。

二、郡县制:

中国古代继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地方行政制度,始盛行于秦、汉,而后贯穿于历代封建王朝。郡的长官在秦称“守”,在汉称“太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汉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后来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基础。

三、三省六部:

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长官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

四、翰林院:

开始于唐代的吸纳专业人才的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学士,负责草拟诏敕,后来也参与军政计策的制定。

五、太学、国子监: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太学最早出现于汉武帝时期。唐代设国子监,观礼台学等各种学科。

六、书院:

宋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教育组织。有著名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等。

七、察举:

汉代至隋代实行的一种举荐加考试的选官制度。分定期常科察举和不定期特科察举两类。较有名的举孝廉、举秀才均为常科察举。察距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

八、征辟:

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指皇帝下诏聘用,被征聘者往往是在社会上颇负声望的人,或出于大臣推荐;辟指大臣或地方官聘用贤能。征辟对被征辟者不具强制力,有利于破格录用人才,但也造成了东汉官员结党营私的局面。

九、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各郡推选有声望的人士出任中正,以家事、道德、才能为标准,评定士人和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上报吏部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人才选拔更注重才能,但魏后期评定标准转为家世为重,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隋朝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取代。

十、科举制: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强化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制度,设进士科作为主要考核科目,科举制度诞生。

唐代科举制度日益完善,考试分为制科和常科,其中以明经、进士科最为热门。唐朝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全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家庭背景、社会关系都直接影响科举成败。

宋初革除唐弊,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包括贡举、武举等,仍以进士科为主。

元废除科举。

明代科举三年一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规定命题必须出自四书五经,答题必须以八股文体为规范。

清朝科举制最为完备,分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文科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仍以四书五经、八股为考试内容。

1905年慈禧太后宣布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结束。

科举制意义:1、为社会中下层人士开辟了入世之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门阀、奖拔寒庶的作用。2、为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集聚了大量人才,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教育发展。3、后期的八股取士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又抑制了科学的进步,流弊较大。

十一、秦汉烽燧:

秦汉时期边塞观敌报警的设施。一般相隔数里设一燧,报警的信号是烽火。发现敌情时,发出信号,各燧依次传递,直达军事指挥中心都尉府。

十二、八旗制度:

清代按满族“牛录制”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其中镶黄、正黄、正白称“上三旗”,其它五旗称“下五旗”。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旗)。旗人入则为民,出则为兵,平时耕猎,战时出征。

十三、军机处:

清代办理所有机要政事的中枢机构。办公处所设于内廷,成为值房。军机大臣均为兼差,无定额,也无固定任期。主要职责有:1、草拟诏书,处理奏折。2、参议政事。3、审理重大案件。4、拟列官员任用名单。5、皇帝顾问。6、以钦差身份赴地方检查。军机处是清代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全国性正总汇,进一步加强了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十四、理藩院:

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十五、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2年设立的主管外交事务和其他事务的中央机构,由亲王大臣或军机大臣兼任。分为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1900年《辛丑条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列为六部之首。

民族发展:

一、历史上建立过全国性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建立清朝。

二、历史上统一过中原地区并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

氐建立前秦;鲜卑建立北魏;女真建立金;蒙古建立元;满族建立清。

三、历史上被少数民族灭亡的汉族王朝:

西周被犬戎族灭亡;西晋被匈奴灭亡;北宋被金国灭亡;南宋被蒙古灭亡。

四、民族统称:南蛮、北狄、西戎、东夷。

五、五胡:

匈奴、鲜卑、羌、氐、羯。西晋后期五胡内迁,造成了西晋的灭亡,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

六、党项:

西北地区羌族的一支,北宋时组人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

七、匈奴: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又称胡。首领称单于。秦朝时期分布在阴山南北地区,经常南下侵扰北方。秦始皇令蒙恬出击,并加筑了长城防备匈奴入侵。汉初匈奴屡次侵扰长城以南地区,高祖到景帝都采用了和亲政策维护和平。汉武帝即位后组织了一系列北伐匈奴的战争,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主动北上出击,另一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月氏、乌孙,使匈奴腹背受敌。西晋末匈奴建立后汉、后赵政权,东晋末建立夏政权。南北朝后期匈奴逐渐从史书上消失。

八、女真:

东北古代民族。北宋时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后灭辽国取代其在东北的统治。后被蒙古所灭。明朝在东北女真聚居地建立建州三卫,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建立后金。皇太极即位后改女真为满洲,后改国号为清。

九、鲜卑: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匈奴的一支演变而来。南北朝时一部分建立北魏,与汉民族融合;另一部分聚集在内蒙古东北部,逐渐形成契丹族。五代时期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其子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后北金所灭,契丹族逐渐融合。

十、色目:

元朝对除蒙古外的西北各族、西域以至欧洲各族人的概称,是元朝民族分化四等人中的第二等。

十一、鞑靼:

古代蒙古高原各部泛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统称为蒙古人。

中外交流:

一、综述:

中外文化有史记载的交流始于汉朝。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使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成为可能。东汉时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中国的文化和先进技术也传入周边国家。

唐朝对外交往采取开放政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许多外国学者来到长安学习,之后回国推广中国文化。佛教高僧玄奘到印度求法,归国后将见闻著成《大唐西域记》。伊斯兰教等宗教也传入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

宋朝航海技术发展很快,海上贸易从东南亚扩展到阿拉伯半岛。

元朝版图横跨欧亚,中外交往扩大到欧洲,海上丝绸之路也进一步活跃。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欧洲传教士也多次来到中国从事文化贸易交流。

明朝的中外交流更加繁荣。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达到非洲东岸,是中外交流的高峰。欧洲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前基本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但中外交流依然繁荣。西方传教士受到朝廷的重视,儒家思想也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者。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际地位沦落,但中外交流不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异常频繁,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

二、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往来西域的通道,自此以后各朝使者商人往来络绎不绝,成为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主要渠道。宋朝由于和西北各国的政权对立,丝绸之路一度中断,之后虽然恢复往来,但海上丝绸之路已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奠定于西汉,基本走向如下:

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楼兰帕米尔高原—中亚—西亚—地中海西岸

三、市舶司:

古代管理海路对外贸易的机构。前身是唐代的市舶使。北宋在广州正式设置市舶司。

四、张骞:

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与其联合共击匈奴。前139出发,途经匈奴市被俘,在匈奴10年余后逃脱,途经大宛、康居,抵达月氏。前126回国。前119出使乌孙,促成两国通婚,联合攻击匈奴。

张骞的出使使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五、班超:

东汉名将。73年攻打匈奴,随后出使西域各国游说,以孤立匈奴。后协助疏勒、于阗击败姑墨、莎车,威震西域。之后作为西域都护驻龟兹。班超在西域31年,帮助西域多国平定内乱,抵御外敌,在西域享有很高的威信。

六、遣隋使:

隋代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团,目的是求取佛经、促进佛教的流通,以及吸取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

七、遣唐使:

唐代,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继续派出遣唐使,汲取唐朝文化。著名的有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晁衡),后成为唐官。遣唐使从中国大量带回各种典籍、佛经、佛具等,使中国文化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

遣唐使回日,唐朝有时会派“送使”同去。最有名的是僧人鉴真。

八、郑和下西洋:

明朝1405至1433年,郑和奉朝廷之命率领船队七次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大航海、外交事件。途经马六甲、波斯湾,最远到达过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关系,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在印度洋和南洋的各个海域分别开辟了多条新航线,积累了丰富的航海资料,为后代发展印度洋和南洋航海创造了条件,把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贸易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拓宽、增进中国人民的视野和对海外的认识。

九、荷兰侵占台湾:

荷兰在明朝末年多次侵扰台湾和澎湖地区,于1642年占领台湾,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引起多次反抗。1661年郑成功击败荷兰军队,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十、耶稣会士:

耶稣会成员的统称。最早于嘉靖年间来到中国。中国耶稣会的开创者是万历年间旅居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为欧洲传教士制定了一系列入乡随俗的策略,结交了许多名士,也吸引了很多教徒。

同时把西方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传播到中国。

十一、倭寇:

明代对日本海寇及与之勾结的国内贱民的统称。从元末到嘉靖年间,倭寇不断侵扰中国沿海地区,历时300多年。1565年,抗倭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击灭最后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全部被荡平。

十二、佛郎机:

明代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称谓。15世纪末欧洲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主义者纷至沓来。

最早是的葡萄牙人,他们屡次侵犯中国东南沿海,盘踞澳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之后西班牙人以菲律宾为基地,向中国扩展。明朝人不能区分两国,将其统称为佛郎机。

十三、马可·波罗:

中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1275年元始祖时期到达上都,侨居中国17年,写成《马可·波罗行记》,全面介绍了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自然和社会风貌等,让欧洲国家了解了中国,产生了入侵的欲望,开始开辟新航路。

思想文化

一、稷下学宫:

战国时齐国建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的讲学、研究中心。当时各国著名的文学游说之士多曾先后在此著书讲学,互相切磋驳难,形成了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宣传自己的同时,各家各派也不断取人之长,完善自己的学说。齐国统治者开放的学术政策,加上文人学士在社会变革时觉醒的主体精神,积极的创造意识,标新立异的理论勇气,促成了稷下学宫的繁荣昌盛,推动了整个中国先秦学术文化

的发展,对后世也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罢黜百家:

汉武帝时期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开始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旨在确立儒学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以适应强化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需要。其实汉武帝确立的儒术,是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学派的思想,同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已有所不同。

三、玄学:

魏晋时期糅合老庄思想、儒家经义的一种哲学思潮。分为贵无与崇有两派。有四个阶段:1、正始玄学:贵无思想,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宣称名教出于自然。2、竹林玄学:出现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贵无派和以向秀为代表的崇有派。3、西晋玄学:贵无派走向没落,崇有派发展到极端。4、东晋玄学:社会矛盾导致思想空虚,玄学演变成纵欲主义,走向末路。

四、理学:

宋元明清时期以讨论理气、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上述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的理学,专指以理为最高范畴的程朱理学。南宋程颢、程颐兄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学,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学说,并结合了北宋其他理学家的观点,建立了集大成的理学体系。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创立了心学学派,成为与程朱理学并立的学派。

元朝提倡力学,使理学成为官学。

明前期以朱学为正宗,中期王守仁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又兼容程朱理学的一些内容,脱颖而成“博大、精细”的阳明心学,几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理学流派。

理学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在后期起到了消极反动的作用,明末清初建立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宣告了理学的终结。

五、乾嘉学派:

清代的主要学术流派之一,又称汉学或考据学派。因活跃在乾隆嘉庆时期,故称乾嘉学派。顾炎武首创,初期主张经世致用,利用汉学治国平天下。之后由于统治者在文化方面实行封建专制,汉学逐渐蜕变成一个脱离社会现实,专攻考据的学派。但从学术方面看,乾嘉学派在经学、史学、地理、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六、清今文经学:

清朝中叶继乾嘉学派兴起的一个经学流派,后逐渐演变为政治思想流派。今文经指用隶书抄录的儒家经书,与用篆书抄录的古文经相对,又称公羊学派。以鸦片战争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将公羊学与现实政治结合,抨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其逐渐变为一种政治学说;后期以康有为、崔适为代表,将西方思想与公羊学结合,倡导变法图强。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清今文经学随之衰败。

科学发明

数学

一、《九章算术》:

现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著者非一人,东汉和帝时已经编定。系统总结了先秦至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祖冲之与圆周率: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数学方面,推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

之间。天文历法方面,创制了《大明历》。祖冲之还是科学家和发明家。

农业

一、《犯胜之书》:

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作者犯胜之。总结了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区种法在该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齐民要术》:

南北朝时期东魏人贾思勰撰写的一部农书。作者总结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总结了6世纪以前中国北部黄、淮地区农业、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犯胜之书》之后内容更为丰富的农书,也是研究北朝时期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三、王祯《农书》:

元代王祯撰写的一部农学著作。在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当时农业的基础知识、栽培方法和同农业相关的各种器具。

四、《农政全书》:

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所著的大型综合性农书,是作者研究农学的总结。该书大量摘录前代农书和有关文献,再加以作者的点评和心得,是体系完整的农学著作。作者还针对明末朝政腐败、生产凋敝、农民无法生活的情况提出了补救措施。

五、《天工开物》: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一部总结工农业生产经验和知识的综合性著作。分为三编,分别总结了农业、日用品和军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全面系统总结当时工农业生产技术、经验,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在世界科技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医学

一、《神农本草经》:

假托神农之名著作的重要经典著作。主体约形成于西汉,经东汉医药学家增补,梁代陶弘景整理。是中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被奉为中药学经典。

二、张仲景:

东汉后期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后人改编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他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开后世方剂学先河。

三、华佗:

东汉后期临床医学家,以发明全身麻醉的“麻沸散”、擅长外科手术和设计体育医疗的五禽戏而著称于世。

四、“药王”孙思邈:

隋唐之际医学家。他总结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广搜方药和针灸术等,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善于博采众长,具有高尚的品德,在中医中药学方面有重大贡献,后世尊之为“药王”。

五、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明朝医学家,著成《本草纲目》,总结了中国两千多年药物知识和经验,纠正或澄清了许多前人的错误或含混的地方,增加了不少新发现的药物或药物功能,并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对药物重新分类,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成为近代药物研究的重要文献。

科学

一、张衡:

东汉著名天文学家,浑天说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改进了浑天仪,设计制造了世界上公认为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

二、李春和赵州桥:

李春,隋朝工匠。在河北赵县城南洨水上建单孔石拱桥安济桥,即赵州桥,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石桥。

三、四大发明:

1、纸:

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集中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一种价格低廉、易于书写的造纸术,在全国推广。

后来逐步传入世界,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活字印刷:

宋代,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的印刷技术,这种技术将每字单独成印,印刷时将字印

按文本排列,相比雕版印刷术,大大节省了材料,简化了步骤。

3、火药武器:

中国古代炼丹家制药时已经发现了火药的性能,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目的。两宋是人类使用火

药的奠基时期,火药武器的制造发展很快,火炮、火枪在兵器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4、指南针:

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指向仪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利用天然磁石的性能

制造了司南。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先记载了地磁偏角,并介绍了四种磁针的使用

方法。指南针在宋朝已经应用于军事和航海。

四、雕版印刷术:

再版料上雕刻图、文而后印刷、复制的技术。大约在7世纪时发明。唐代的雕版陀罗尼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早期的雕版印刷多用于民间印刷的佛像、历书等。宋代的雕版印刷十分发达,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书籍和画卷。

五、沈括和《梦溪笔谈》: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的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和贡献。他的著作《梦溪笔谈》记述了北宋时期的许多科学发明和应用技术,如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而沈阔则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藏馆

一、皇史宬:

明、清时期的档案库,位于北京。始建于明嘉靖时期,沿用至清。主要存放明、清两代实录、宝训及

圣训。

二、天一阁:

明代兵部侍郎范钦所建私人藏书楼,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位于浙江宁波市,始建于嘉靖年间,最多时藏书7万卷。

三、汲古阁:

名模毛晋创办的私人藏书楼和印书工厂,位于江苏常熟。

史学

一、二十四史:

二、中国古代历史体裁:

1、编年体:

按时间顺序记录历史事实的形式。《春秋》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代表著作还有春秋三转(《左氏

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和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纪传体:

以记人为主要形式的记录体裁。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是纪传体通史。班固的《汉书》则是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此后,纪传体成为“正史”的定体,二十四史都是根据这一体例编纂的。

3、纪事本末体: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题材。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种体裁将重要的史事分别

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弥补了编年体和纪传体在记载重大事件上不连贯的

缺陷。其他著作还有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4、纲目体:

从编年体史书衍化出来的一种史书体裁。始创于朱熹《通鉴纲目》。每记述一事,先立提要,用

大字标出,称“纲”,然后用小字叙述史实,称“目”,便于读者检索。还有元陈经《通鉴续编》、明袁黄《袁了一纲鉴》、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

5、会要:

一种用于汇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典章制度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唐苏冕《九朝会要》,经后

人增补,成为《唐会要》。宋代对会要编辑非常重视,现存《宋会要辑稿》。会要多属记述特定王

朝典章制度的断代史。杜佑的《通典》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则是会要通史。

6、断代史与通史:

按史书内容涵盖历史时期划分的史书类型。断代史是特定王朝或特定时期的历史,通史指涵盖若

干王朝或时期的史书。

三、左丘明与《左传》:

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根据《春秋》的大事记式的记载,详尽的叙述相关的具体史实,既可以说是《春秋》的传,也可以说是独立的史书。

四、刘知几与《史通》:

刘知几,唐高宗时期史官,著有《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学批评著作。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裁,外篇主要评论史学家。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史学,是历史知识,史识,是历史见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其中史识最为重要,其核心是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

五、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主编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广泛引用各种史料,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同时加入自己的评论,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

六、“三通”:

1、唐代杜佑《通典》:中国最早的典章制度专业通史。

2、宋元间马端临《文献通考》:补充和发展《通典》的典章制度通史。

3、南宋郑樵《通志》:纪传体通史。

七、谈迁与《国榷》:南明时期学者,著有记述明代史事的《国榷》。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苗伟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秦、秦汉时期,是它的产生阶段; 从春秋、战国之际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逐步产生了。其标志是《春秋》、《左传》和《史记》等书所反映出来的对于史学的认识。从《春秋》和《左传》来看,它们的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史学意识;从《史记》来看,它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司马迁的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这可以看作是古代史学理论产生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它的形成阶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马、班所奠定的基础上,中国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这时期的史学理论,已不限于提出来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新的探讨,而且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这是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时期。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唐初政治家关于史学的言论。《晋书》卷八二有关史家的传记、《隋书?经籍志》史部诸序等,都是反映这个时期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文献。尤其是刘知几的《史通》,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标志着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里程碑。 第三个阶段,是宋元时期,是它的发展阶段; 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通史、民族史、当代史、历史文献学等方面,在这时期都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史学批评在相当广泛的范围里进一步展开,史学理论在不少问题的认识上更加深入,在表现形式上亦更加丰富了。这几个方面表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进入了它的发展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是它的终结阶段。 中国史学发展到明清时期,有两个极明显的特点,一是越来越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二是出现了批判、总结的趋势,同时也萌生着嬗变的迹象。史学理论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两个特点,而后一个特点表现得更突出。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阶段,其特征便是批判、总结和嬗变。明后期的王世贞、王圻、李贽,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前期的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章学诚、阮元、龚自珍等,在史学理论方面,各有不同的成就和贡献。 二、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 1、历史记载和撰述的连续性 任何一个文明古国都不像中国在历史记载和撰述方面有这种历史连续性。从现在已知传世最早的史书——《春秋》开始,中国的历史记载和撰述从未中断过。如果说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现在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距今有3600年。尽管我国现在有文字记载的确切年代不像有的古代文明国家那样早,但我国历史的记载、撰述是连续的。“二十四史”记载了

专题训练: 板块综合(一) 中国古代史

板块综合训练(一)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南京调研测试)魏晋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说:“……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宗庶杂居,以定维城之业。”该观点主张()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解析:选B。“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指的是分封诸侯,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2.(2019·汕头二模)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突出体现了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皇权至上的观念逐渐形成 C.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 D.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解析:选C。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吴国的淹城由外城、内城和子城等组成,在外城之外有护城河和外城城墙,在内城外有内城护城河和内城城墙,在子城外有子城城墙。结合春秋时期战争频仍可知,这是为了战争的需要设计的,体现了防御的价值,故选C项;从图中看不出其与经济有关的设计布局,排除A项;皇权至上的观念是在秦朝以后形成的,排除B项;从图中看不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体现不出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 3.(2019·济南二模)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A.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解析:选D。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 4.(2019·滨州二模)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解析: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丞相任用由以功臣、功臣子为主转变为以掾史文吏、经学之士为主,经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表现,这主要反映了儒学政治影响力的增强,故选D项;材料主要涉及西汉丞相出身变化,无法从整体上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也并未体现丞相权力的变化,排除A、B两项;根据材料可知,外戚宗室任丞相数量较少,排除C项。 5.(2019·重庆二模)唐玄宗时简选翰林学士入值内廷,承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目为内相”;穆宗时宰相李逢吉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由此可知,唐代翰林学士之设()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监察机制 C.保证了决策质量D.牵制了外朝相权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参与机要的陆贽被看作“内相”、李绅敢于“排抑”大权在握的宰相,这都体现出受到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故选D项;材料体现出受到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但材料并未涉及减少手续,提高效率,排除A项;监察机制是指对机关或工作人员的监督(督促)考察及检举,与材料主旨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与保证决策效果及提高决策质量无关,

中国古代史(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下) 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72学时) 第六讲隋唐(公元581—907) (18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隋、唐的建立与统一。隋唐对外政策与中外交通。隋与唐前期的均田制。唐代边疆各族。 基本掌握: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及影响。唐末农民战争。唐代均田制变化。租庸调制与两税法。唐与突厥、回纥、吐蕃的关系。三省六部制。 综合分析: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发展科举制。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唐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唐与日本、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教学内容: 一、隋朝的短暂统治(581—618) 1.隋的建立与统一 2.隋的政治 3.隋朝灭亡 二、唐前期的统治(618——755) 1.唐的建立与统一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武则天的崛起 4.玄宗继位与“开元之治” 5、唐代中国版图与民族关系 6、盛唐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三、唐中后期的统治(755—907) 1、安史之乱——唐由盛到衰转折点 2、藩镇割据 3、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4、唐末农民战争与唐朝灭亡 四、隋唐政治法律制度 (一)隋代制度 1.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 2.地方郡县二级制 3.《开皇律》 4.府兵制 (二)唐代制度 l、中央健全三省六部制 2、地方道州县三级制 3、科举制的完备与发展 4.《唐律》与《大唐开元礼》 5.兵役制度的演变 五、隋唐社会经济 (一)土地制度 1.隋代均田制 2.唐前期均田制 3.均田制的破坏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二)赋役制度 1.隋代租调力役制 2.唐前期的租庸调制 3.唐后期的两税法 4.唐代工商税 (三)户籍制度 1.隋代的“大索貌阅”与“输籍法”。 2.唐代户籍“手实”与“计帐”。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0届九年级历史中考中国古代史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一、科学技术: (一)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1.夏朝时,我国已出现了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最著名的青铜器有最精美的四羊方尊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司母戊鼎。 (二)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领先世界近一千年。六上p133祖冲之像、古代骨算筹(三)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1.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让病人服用后,失去知觉,进行开刀等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能强身健体。P98导引图,p99华佗像 2.东汉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后世尊称为“医圣”。P98张仲景名言。P99张仲景像 3.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六下P125李时珍塑像 (四)知道《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1.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六上P134贾思勰塑像

2.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六下P125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P127天工开物开矿技术 (五)以都江堰、地动仪、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在造福人民。六上P44李冰塑像;p45称赞李冰的诗 2.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是世界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六上p97地动仪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 3.长城(1)秦长城:秦朝时,秦始皇派蒙恬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绵延万余里,用来防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六上p69秦朝疆域图秦长城图示 (2)明长城: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修整。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今天能够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长城。六下p124明长城示意图 4.大运河(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他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六下p4隋朝大运河图 (2)元世祖忽必烈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令人开凿了两段新河,与原有的运河联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P68元朝运河和海运航线 5.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六下p33赵州桥雕刻。P37赵

最新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二) 精品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下列古人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有( )。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人④河姆渡人⑤大汶口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⑤ 2.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最北和最南面的是( ) 。 A.鲁、卫B.齐、楚C.燕、楚D.卫、晋 3.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因素是( )。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奴隶制度的崩溃 4.典型表现出战国时期青铜装饰艺术进步的作品是( ) 。 A.四羊方尊B.越王勾践剑 C.嵌错赏功宴乐铜壶D.随县编钟 5.“秦皇”、“汉武”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的活动是类似的,但却造成了“秦亡汉兴”的不同后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 )。 A.根本目的不同造成的 B.用人不当造成的 C.背景条件不同造成的 D.修建陵墓造成的 6.汉高祖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扩大西汉统治阶层力量的是( )。 A.兵皆罢归家 B.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C.民以饥荒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D.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7.“焚书坑儒”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最相似之处是( )。 A.实施背景 B.实施过程 C.实施结果 D.根本目的 8.史书记载:用牛牵车,由人扶车,车足空心,一播三行。这种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 )。 A.战国 B.西汉 C.三国魏 D.唐朝 9.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不准确的有( )。 A.封建国家由分裂到完成统一 B.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 D.士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殊势力 10.西晋王朝在内迁的少数民族进攻下迅速崩溃,主要是因为( )。 A.统一时间短暂,政权尚不巩固 B.汉末以来的经济破坏未得到恢复 C.豪强地主控制人口拥兵割据期 D.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权力斗争 11.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主要原因在于( )。 A.司马睿本人具有雄才大略 B.放弃北伐求得南北妥协 C.南渡大地主与南方大地主的支持 D.依靠长江天险据有江南 12.隋文帝与武则天政治活动的相同点在于( )。 A.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全国 B.派人到流求和西域 C.设立学习自然科学的专业学校 D.在全国广建庙字,大造佛像 13.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 ①推行均田制、缓和社会矛盾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③施行开明的民族政策④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的原因有( )。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7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上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中考考点:1、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2、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 3、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二、基础知识复习: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六国: ⑴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⑵人物:赢政⑶都城:咸阳。 ⑷影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愿望,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目的:适应统一的新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⑵措施: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这一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思想上:焚书坑儒①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②内容: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它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后又把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在咸阳活埋。 ③影响(或评价):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必要的,但“焚书坑儒”这种做法是既残暴又愚蠢的,它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郭沫若:“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4、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5、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6、军事上:北修长城抵御匈奴,南平越疆修灵渠 ⑴目的:为抵御匈奴,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 ⑵人物:秦始皇、蒙恬。⑶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⑷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同时,也是秦暴政的 历史见证。 7、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二)大一统的汉朝 1、文景之治 (1)出现原因: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兵役和徭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②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 (2)表现:①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②国家的粮仓丰满③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出现的这种局面,叫文景之治) 2、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 ⑴背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政权。 ⑵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准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⑶影响: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背景:诸子百家各派人物聚集诸侯门下,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⑵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政权。⑶提出者:董仲舒。 ⑷内涵: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⑸相关措施: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⑴西域的地理位置:今天的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⑵经过:①第一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结果:未达到预期目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含答案,DOC

2016年春季2014级半期检测历史试卷 1、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兼并战争B主张互爱互利 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D主张中央集权 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 C引种占城稻增加粮食产量D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数目 6、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8、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是() A.胡汉民族布局被打乱B.各族人民互相交流与学习 C.少数民族封建化D边疆地区的大开发 9、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间的迁徙与杂居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 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4、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最受欢迎 15、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牛耕的出现B.井田制瓦解C.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

大学中国古代史下复习资料

户调式 凡丁男之户,每年每户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之户,折半输纳,边郡纳2/3,远郡纳1/3。少数民族交賨布,户一匹,远者一丈。户纳绢3匹、棉3斤。这是同类每户应交户调的平均数,每户实际交多少,要根据各户的土地、房屋、桑树等数量和质量的评定,划为九等,然后按家产的等级分类交纳。 府兵制(西魏、北周时期)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的局面,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持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了沟通了洛阳和杭州的大运河。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一带人开通济渠,由洛阳西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再由板渚引黄河入汴水,又从开封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通于淮水。同年,又征发淮南人开山阳渎,自淮安引淮水。绕扬州、仪征入长江,即原来吴王夫差开的邗沟。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这条运河长达四五千里,是沟通通南北的大动脉,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联系。 关陇集团 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当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输籍定样 开皇五年,隋文帝实行该法,又称“输籍法”。规定每年五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三党五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指定税额,并将各户赢缴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百姓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定税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期朝代起止时间大事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 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夺得王位后,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开 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 天下、传子代替传贤 历法《夏小正》 发展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 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作为 臣服于商王的方国首领;迷信鬼神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烧制出原始瓷器 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商人;殷历; 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清末发现) 鼎盛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井田制;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瓦解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 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 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确立 铁器、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小农经济确立;垄作法;都江堰; 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战国时秦 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历法《石氏星表》(后人辑成) 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战国时期,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 作楚国屈原的《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封建社会形成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初步 发展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等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 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以加强皇权、地方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灵渠、万里 长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小篆;隶书的出现

大一下学期中国古代史下册.doc

大一下学期中国古代史下册 1, 九品中正制:三国时曹魏始创的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中正”,由他们察访本郡士人,按才能高下列为九等,以备选用。选用的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这个制度开始时确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但后来逐渐蜕变为世族门阀培植自己势力的工具。 2, 贞观之治: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久即位,于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共二十三年,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由恢复而迅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较安宁。史家称此时为“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O 3, 猛安谋克制:女真族内部实行的一种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早在女真人的原始社会时期,猛安、谋克即作为部落和氏族组织而存在。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后来,随着女真族封建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猛安、谋克制度也在逐渐破坏。 4, 八旗制度: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

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 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El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 旗者皆可以为兵。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 灭,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 5, U!时捺钵: U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保留的一项特殊制度和文化习俗, U!时即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捺钵亦称纳巴、刺钵等,指辽朝皇帝贵族们所从事的与契丹民族游牧习俗相关的行在、营地迁徙和游牧、渔猎等活动, 是在辽朝初期因俗而治”的二元政治体制下的客观延续。 6, 庆历新政: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 “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O这就是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宗室勋贵和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招致了保守官僚的强烈反对,仅仅一年左右,范仲淹等相继被迫离职,“新政”被一一废除,改革失败。但庆历新政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借鉴。 7, 渣渊之盟: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渣州。北宋朝野震惊,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持真宗亲征。真宗登上渣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宋、辽双方维持旧疆,仍以白沟河为界,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交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称岁币;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小论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列材料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 始皇比孔子大得多,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耕华、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史前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 直立人:云南元谋人(最早的人类)、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和北京山顶洞人 .特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天然火,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群居生活。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四、五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基本要素: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畜牧业 母系氏族: 黄河流域:陕西半坡和河南仰韶文化。半坡居民已种栗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去打猎,捕鱼。已经开始有彩陶了。使用的工具有骨耜,石铲,石斧等。河南仰韶种植水稻。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共同特征 原始种植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父系氏族: 山东大汶口文化,开始出现了私有制,有了贫富之分 三、古史传说 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 五帝:黄帝、颛顼(高阳氏,绝地天通改革)、帝喾(高辛氏)、尧、舜(有虞氏)

第二章、夏商西周 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建立,从此,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商朝的王盘庚曾迁都到殷,史称“盘庚迁殷”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周武王牧野之战杀商纣王,灭商,国号周 西周:周朝实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指的是庙宇和祭祀。 二里头文化: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于1959。 第三章、春秋战国 一、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位)被杀,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历史生平王东迁前为西周,后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五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有一说法:最后两位是吴王和越王勾践。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

《简明中国古代史》综合练习题 一、填充题 1、现代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___甲骨_____文。 2、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有 170万年。 3、氏族公社的历史共分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阶段和父系氏族阶段。 4、汉武帝时,派_张骞__两次出使西域;东汉时,派______经营西域。 5、夏朝是夏族首领禹建立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070年。 6、夏禹死后,其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了世袭制。 7、商朝在盘庚在位时,由奄迁到殷,从此定居下来。 8、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铸造业。最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 9、我国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封建领主制阶段。它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10、周的贵族将大部分土地分配给农奴耕种,谓之私田;将小部分土地留归自种,谓之公田。 11、公元前772 年,平王被迫放弃丰、镐,迁都雒邑,西周结束。 12、春秋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 13、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促进了齐国的强盛。 14、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作。 15、弭兵运动是由宋国发起的,共有两次。第一次是由宋大夫华元倡议;第二次由宋大夫向戍倡议。 16、战国时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自写有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书合编成《甘石星经》。 17、公元前260年,秦派白起率军与赵争夺韩国上党郡,在长平大破赵军,坑杀赵士卒四十余万人。 18、南北朝时期,南朝相继的王朝为宋、_____齐___、梁、陈。 19、西周至战国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前期有《诗经》,后期有《楚辞》。 20、明末清初三大唯物主义思想家是黄宗羲、__王夫之_、顾炎武_____。 二、选择题 1、丁村人是( B )的代表性人类化石。 A.猿人时期 B.古人时期 C.母系氏族时期 D. 父系氏族时期 2.《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B )。 A.孙膑 B.孙武 C.孙权 D.孙坚 3、我国人类使用弓箭是在 ( C ) A、猿人时期 B、古人时期 C、新人时期 D、现代人时期。 4、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 D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神农氏时期 D、尧、舜、禹时期。 5.北魏是我国哪一个民族建立的王朝( B ) A.匈奴 B.鲜卑C.羯D.羌 6. 黄巢起义军在长安建立的政权是( D ) A.大顺 B.张楚 C.大蜀 D.大齐 7、夏朝是我国第一个 ( C ) A、封建领主制 B、封建地主制 C、奴隶制 D、农奴制国家。 8、反映夏朝人活动的主要文化遗存是 ( D ) A、大汶口文化 B、良渚文化 C、细石器文化 D、二里头文化 9.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是( C )。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部丛刊》 10.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地是( C )。 A.黑海 B.里海 C.红海 D.地中海 11、商朝中央机构的百官之长叫 ( D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1、分封制 这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的制度。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极盛于西周,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故有诸侯国之称。分封对象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分封的主要形式是“授土”、“授民”。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且自臵官署,任免官吏,征收赋税,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定期朝觐述职、进贡献礼、驰援拱卫王室的义务。因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名义上仍归周天子所有,故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局面。但由于其主要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无法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绝对管理,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宗法制 这是中国古代对家族内部成员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其起源于西周时期,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属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大支系,嫡长子传宗继统,即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及庶族系兄弟受封为诸侯,接受天子封赏的土地和城邑,是为小宗。大小宗体系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旨在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它对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有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实现“国”和“家”的密切结合。进入封建社会后,分封制崩溃,但宗法制仍然延续,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社会统治产生深远影响。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这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始建于秦朝,指的是封建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封建官僚机构管理并控制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其中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体现在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上,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一定的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郡县制和选官制度上,即中央机构对地方拥有绝对有效的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它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格局,有利于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社会文化发展繁荣,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但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其弊端也日渐显现,在封建社会末期,逐渐成为妨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重大因素。 4、郡县制 这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下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它起源于春秋时期,发展于战国时期,极盛于秦汉。郡县制下,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臵县令(长)、县丞和县尉。郡县长官均有皇帝直接任免,皇帝的命令通过郡县直达百姓,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最终确立。秦汉之后,郡县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州郡县、道府县、路州县等地方行政制度,至元发展成为行省制度。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四

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 综合训练四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 A.长安 B.江都 C.余杭 D.洛阳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6.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人面鱼纹盆 B.兵马俑 C.骆驼载乐俑 D.渔樵耕读碗 8.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 水 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 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9.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A.唐玄宗不理朝政,任用奸臣 B.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 C.政治腐败,享乐之风盛行 D.唐玄宗励精图治,锐意改草 10.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1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2.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完善于唐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中国古代史学)【圣才出品】

第11章中国古代史学 11.1复习笔记 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的民族,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优良的史学传统。 1.发展历程 (1)史学的源头 文字出现前,先民对历史的记忆、认识和传播,依靠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这种远古的传说是史学的源头。 (2)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字,使历史记载成为可能。 ①卜辞和金文 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 a.卜辞 殷、周奴隶主贵族占卜的记录,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故称甲骨文。 b.金文 铸在铜器上的铭辞,因此也称为铭文、钟鼎文。 c.特点 卜辞和金文的记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记载的基本因素,被看做是历史记载的萌芽。负责记载的史官是最早的历史学家。

②《尚书》 较早且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记载殷、周王朝的大事。 ③《诗经》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④诸侯国国史 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国史。 a.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春秋》。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孔子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撰史之风,开拓了中国史学的道路,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史学家。 b.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很大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3)秦汉时期 是中国史学的成长时期,本阶段史学的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 ①《史记》 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奠定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②《汉书》 班固因《史记》而撰《汉书》,断代为史,开创皇朝史撰述的先河。此外,荀悦的《汉记》是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4)魏晋南北朝时期 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书极其繁富,门类广泛,史学真正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蔚为大观。本阶段史学门类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