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EFI个案报告卡

AEFI个案报告卡

AEFI个案报告卡
AEFI个案报告卡

AEFI个案报告卡

1.县国标码* □□□□□□

2.发生年份□□□□

3.编号□□□□

4.姓名*

5.性别* 1男 2女□

6.出生日期* 年月日□□□□/□□/□□

7.职业□□

8.现住址

9.联系电话

10.监护人

12.反应发生日期* 年月日□□□□/□□/□□

13.发现/就诊日期* 年月日□□□□/□□/□□

14.就诊单位

15.主要临床经过*

16.是否住院* 1是 2否□

17.反应获得方式* 1被动监测报告 2主动监测报告□

18.报告日期* 年月日□□□□/□□/□□

19.报告单位

20.报告人

21.联系电话

说明:① * 为关键项目;②按照“AEFI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的有关项目填写。

群体性AEFI登记表

群体性AEFI编码:县国标码□□□□□□首例发生年份□□□□编号□□发生地区:

疫苗名称*:生产企业*:规格(剂/支或粒) :有无批签发合格证:接种单位:接种人数*:反应发生人数*: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电话:

2

AEFI个案调查表

一、基本情况

1.县国标码* □□□□□□

2.发生年份□□□□

3.编号□□□□

4.姓名*

5.性别* 1男 2女□

6.出生日期* 年月日□□□□/□□/□□

7.职业□□

8.现住址

9.联系电话

10.监护人

二、既往史

1.接种前患病史1有 2无 3不详□

如有,疾病名称

2.接种前过敏史1有 2无 3不详□

如有,过敏物名称

3.家族患病史1有 2无 3不详□

如有,疾病名称

4.既往异常反应史1有 2无 3不详□

如有,反应发生日期年月日□□□□/□□/□□接种疫苗名称

临床诊断

三、可疑疫苗情况(按最可疑的疫苗顺序填写)

疫苗1 疫苗2 疫苗3 疫苗4

1.疫苗名称*

2.规格(剂/支或粒)

3.生产企业*

4.疫苗批号*

5.有效日期

6.有无批签发合格证

7.疫苗外观是否正常

8.保存容器

9.保存温度(℃)

10.送检日期

11.检定结果是否合格

四、稀释液情况疫苗1 疫苗2 疫苗3 疫苗4

1.稀释液名称

2.规格(ml/支)

3.生产企业

4.稀释液批号

5.有效日期

6.稀释液外观是否正常

7.保存容器

8.保存温度(℃)

9.送检日期

10.检定结果是否合格

五、注射器情况疫苗1 疫苗2 疫苗3 疫苗4

1.注射器名称

2.注射器类型

3.规格(ml/支)

4.生产企业

5.注射器批号

6.有效日期

7.送检日期

8.检定结果是否合格

六、接种实施情况疫苗1 疫苗2 疫苗3 疫苗4

1.接种日期*

2.接种剂次*

3.接种剂量(ml或粒)*

4.接种途径*

5.接种部位*

6.接种单位

7.接种地点

8.接种人员

9.有无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

10.接种实施是否正确*

七、临床情况

1.反应发生日期* 年月日□□□□/□□/□□

2.发现/就诊日期* 年月日□□□□/□□/□□

3.就诊单位

4.主要临床经过*

发热(腋温℃)* 1轻度(37.1-37.5) 2中度(37.6-38.5)

3重度(≥38.6) 4 无

局部红肿(直径cm) * 1弱反应(≤2.5) 2中反应(2.6-5.0)

3强反应(>5.0) 4无

局部硬结* 1有 2无□

5.是否住院* 1是 2否□

如是,医院名称

病历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6.病人转归* 1痊愈 2好转 3 后遗症 4死亡 5不详□

如死亡,死亡日期年月日□□□□/□□/□□是否进行尸体解剖1是 2否□尸体解剖结论

八、其他有关情况

1.疫苗流通情况及接种组

织实施过程

2.同批次疫苗接种剂次数

及反应发生情况

3.同品种疫苗既往接种剂

次数及反应发生情况

4.当地类似疾病发生情况

九、报告及调查情况

1.反应获得方式* 1被动监测报告 2主动监测报告□

2.报告日期* 年月日□□□□/□□/□□

3.报告单位

4.报告人

5.联系电话

6.调查日期* 年月日□□□□/□□/□□

7.调查单位

8.调查人

十、结论

1.做出结论的组织* 1 调查组 2专家组□

2.反应分类* 1一般反应 2异常反应 3疫苗质量事故

4实施差错事故 5偶合症 6心因性反应

7不明原因 8待定

如为异常反应,机体损害程度1一级甲 2一级乙 3二级甲 4二级乙

5三级甲 6三级乙 7四级 8待定

3.临床诊断* □□

4.是否群体性AEFI 1是 2否□

如是,群体性AEFI编码□□□□□□□□□□□□说明:① * 为关键项目;②按照“AEFI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填写。

AEFI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

一、基本情况

1.县国标码:填写报告单位所在县(市、区)的6位国标码,例如东城区“110101”。

2.发生年份:填写AEFI发生的4位年份,不是反应报告或调查年份。“发生年份”应与

“发生日期”的年份一致。

3.编号:填写反应的4位流水号,如0001。“县国标码+发生年份+编号”可生成反应的

唯一编码,即ID编码,因此,同一县同一发生年份的编号不能重复。

4.姓名:填写病人真实姓名,尚未取名的儿童可填写父或母姓名+“子”或“女”。

5.性别:选填1-男 2-女。

6.出生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日期指公历日期(下同)。

7.职业:选填01-幼托儿童 02-散居儿童 03-大学生 04-中学生 05-小学生06-教师 07-

保育员及保姆 08-餐饮食品业 09-商业服务 10-医务人员 11-工人 12-民工 13-农民 14-牧民 15-渔(船)民 16-干部职员 17-离退人员 18-家务及待业 19-其他。

8.现住址:填写病人当前的家庭住址,包括省、市、县、乡、村各级名称和门牌号。

9.联系电话:填写病人的联络电话,如为儿童,填写其监护人电话,号码内包括地区码。

10.监护人:如果病人为儿童,填写其监护人姓名。

二、既往史

1.接种前患病史:接种前1个月内有无患过或现患某种疾病(如发热、感冒、传染病、遗

传病、慢性病等),选填1-有 2-无 3-不详。如有,疾病名称:填写所患全部疾病的名称。

2.接种前过敏史:选填1-有 2-无3-不详。如有,过敏物名称:填写过敏物(如疫苗、

血清、药物、花粉、食物等)的名称。

3.家族患病史:三代以内直系亲属成员中有无遗传病、传染病、精神病、癫痫、过敏或惊

厥等病史,选填1-有 2-无 3-不详。如有,疾病名称:填写所患全部疾病的名称。

4.既往异常反应史:在既往接种疫苗中有无发生异常反应,选填1-有 2-无3-不详。如有,

反应发生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接种疫苗名称:指发生异常反应的既往接种疫苗名称,按《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简称《集成标准》,中疾控信发[2007]154号)的“疫苗名称编码表”填写。临床诊断:填写临床诊断的病名,按“AEFI临床诊断编码表”填写。

AEFI临床诊断编码表:01-无菌性脓肿 02-热性惊厥 03-过敏性休克 04-过敏性皮疹 05-过敏性紫癜 0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07-局部过敏反应(Arthus反应) 08-血管性水肿 09-其他系统过敏性反应 10-多发性神经炎 11-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12-臂丛神经炎 13-癫痫

14-脑病 15-脑炎和脑膜炎 16-类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17-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18-卡介苗淋巴结炎 19-卡介苗骨髓炎 20-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21-局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 22-局部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23-局部化脓性感染-蜂窝织炎 24-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

25-全身化脓性感染-败血症 26-全身化脓性感染-脓毒血症 27-晕厥 28-癔症 99-其它

三、可疑疫苗情况

AEFI通常涉及一种疫苗/生物制品,但个别情况下病人可能同时或先后接种数种疫苗(一般最多4种)。因此,必须对所有的可疑疫苗进行调查,按最可疑的疫苗顺序填写此项内容,与反应根本无关的疫苗不必填写。例如,同时接种了OPV(口服)、DPT(左臂)和HepB(右臂)后,在左臂注射部位出现无菌化脓,则可以完全排除系OPV和HepB引起,只填写DPT即可;但如果出现全身过敏性皮疹,则3种疫苗均有可能引起,都应填写,最可疑的疫苗排在前面。

1.疫苗名称:按《集成标准》的“疫苗名称编码表”填写。

2.规格:按“剂/支(粒)”填写疫苗的规格,只填数字。例如DPT为4剂/支,填写“4”

即可, OPV为1剂/粒,填写“1”即可。

3.生产企业:按《集成标准》的“疫苗生产企业编码表”填写。

4.疫苗批号:填写接种疫苗安瓿或包装上所标名的批号。

5.有效日期:指有效截至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如果接种疫苗安瓿或包装上所标

名的不是有效日期和“年月日”格式,则转化成此格式。例如,“生产日期2004年4月1日,有效期1年”,则有效日期为“2005年3月31日”;“有效期至2004年8月”,则有效日期为“2004年8月31日”;“失效期2004年4月25日”,则有效日期为“2004年4月24日”;“失效期2004年4月”,则有效日期为“2004年3月31日”。

6.有无批签发合格证书:查看疫苗批签发合格证书的复印件,选填1-有 2-无。

7.疫苗外观是否正常:检查同批号剩余疫苗有无变色、霉变、异常沉淀物或安瓿有无裂纹

等,选填1-是 2-否。

8.保存容器:接种过程中疫苗保存在何处,选填1-冰箱 2-冷藏箱 3-冷藏包 4-其它。

9.保存温度:填写保存疫苗的摄氏温度,只填写数字,例如4℃,填写“4”即可。

10.送检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11.检定结果是否合格:疫苗检定机构对疫苗的所有检定结果是否合格,

选填1-是,2-否。

四、稀释液情况

1.稀释液名称:如果疫苗有稀释液,填写稀释液安瓿标明的名称。

2.规格:每支稀释液的毫升数,只填写数字,如10ml/支,填“10”即可。

3.生产企业:填写生产稀释液的企业名称。

4.稀释液批号:填写稀释液安瓿或包装上标明的批号。

5.有效日期:有效截至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如果稀释液安瓿或包装上所标名的

不是有效日期和“年月日”格式,则转化成此格式。

6.稀释液外观是否正常:判断同批号剩余稀释液有无变色、霉变、异常沉淀物或安瓿有无

裂纹等,选填1-是 2-否。

7.保存容器:接种过程中稀释液保存在何处,选填1-冰箱 2-冷藏箱 3-冷藏包 4-其它。

8.保存温度:填写保存稀释液的摄氏温度,只填写数字,例如4℃,填写“4”即可。

9.送检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10.检定结果是否合格:稀释液检定机构对稀释液的检定结果是否合格,

选填1-是,2-否。

五、注射器情况

1.注射器名称:填写注射器的商品名称,例如BD等。

2.注射器类型:选填1-一次性注射器 2-自毁型注射器 3-玻璃注射器 4-其它。

3.规格:注射器的容积规格(ml数),只填写数字(保留1位小数),如0.5ml,填写“0.5”。

4.生产企业:填写生产注射器的企业名称。

5.注射器批号:填写注射器或包装上标明的批号。

6.有效日期:指有效截至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7.送检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8.检定结果是否合格:注射器检定机构对注射器的检定结果是否合格,选填1-是,2-否。

六、接种实施情况

1.接种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2.接种剂次:疫苗接种的第几剂(针),只填写数字,例如DPT第2针,填写“2”即可。

3.接种剂量:填写接种的疫苗剂量,脊灰糖丸疫苗或某些胶囊疫苗的剂量单位为“粒”,

注射疫苗为“ml”。只填写数字,例如DPT接种0.5ml,填写“0.5”。

4.接种途径:选填1-肌内 2-皮下 3-皮内 4-口服 5-其它。

5.接种部位:选填1-左上臂 2-右上臂 3-左臀部 4-右臀部 5-大腿内侧 6-其它。

6.接种单位:填写接种单位代码,即县国标码6位+乡编号2位+接种单位编号2位。

7.接种地点:选填1-医院或卫生院 2-村卫生室 3-学校 4-家中 5-其它。

8.接种人员:填写实施疫苗接种的人员姓名。

9.有无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接种人员有无上级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选填1-有 2-无。

10.接种实施是否正确:根据对接种过程的调查,判断接种实施的全部程序是否正确,选

填1-是 2-否。

七、临床情况

1.反应发生日期:反应的症状最早出现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2.发现/就诊日期: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发现AEFI的日期,或诊为AEFI的最早就诊日

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3.就诊单位:指在就诊日期就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名称。

4.主要临床经过:按时间顺序描述反应的发生经过,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如

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等)结果、辅助检查(如X线、心电图、超声波、CT等)结果、初步临床诊断以及反应的治疗手段和效果等情况。

发热(腋温℃):选填1-轻度(37.1-37.5) 2-中度(37.6-38.5) 3-重度(≥38.6) 4-无。

局部红肿(直径cm):选填1-弱反应(≤2.5) 2-中反应(2.6-5.0) 3-强反应(>5.0) 4-无。

局部硬结: 选填1-有 2-无。

5.是否住院:选填1-是 2-否。如是,医院名称:填写住院医院名称。病历号:填写住院

医院的病历号。住院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出院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6.病人转归:选填1-治愈 2-好转 3-后遗症 4-死亡 5-不详。如死亡,死亡日期:按“年

月日”格式填写。是否进行尸体解剖:指是否对尸体进行病理解剖,选填1-是 2-否。

尸体解剖结论:按尸体解剖诊断书上的死因诊断结论填写。

八、其它有关情况

1.疫苗流通情况及接种组织实施过程:描述可疑批号的疫苗在领发或购销、运输、储存、

接种等各环节的操作过程。

2.同批次疫苗接种剂次数及反应发生情况:描述调查者辖区内同种批号可疑疫苗的接种

数量、发生的反应和人数。

3.同品种疫苗既往接种剂次及反应发生情况:描述调查者辖区内同品种疫苗近1年内接

种的数量、发生的反应和人数。

4.当地类似疾病发生情况:描述当地近1-2年内类似疾病的发生人数、发生率。

九、报告与调查情况

1.反应获得方式:AEFI是通过被动监测(或称常规监测)报告方式还是主动监测(即接

种人员主动随访)报告方式获得,选填1-被动监测报告 2-主动监测报告。

2.报告日期:反应最早上报的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3.报告单位:填写反应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名称,如“某某医院”等。

4.报告人:填写反应报告人的真实姓名。

5.联系电话:填写报告单位的联系电话。

6.调查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

7.调查单位:填写对反应进行调查的疾病控制机构名称,如“某某CDC”等。

8.调查人:填写反应调查人员的真实姓名。

十、结论

1.做出结论的组织:结论是由AEFI调查组还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专家组做出,当两

种结论同时存在时,以专家组结论为准,选填1-调查组 2-专家组。

2.反应分类:AEFI发生的最终原因分类,选填1-一般反应 2-异常反应 3-疫苗质量事故 4

-实施差错事故 5-偶合症 6-心因性反应 7-不明原因 8-待定。如为异常反应,机体损害程度:选填1-一级甲 2-一级乙 3-二级甲 4-二级乙 5-三级甲 6-三级乙 7-四级 8-待定。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损害程度分级标准:一级:死亡,严重残疾。①甲等:死亡;②乙等: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造成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①甲等:器官功能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②乙等:存在器官严重功能障碍, 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级:造成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①甲等: 存

在较重器官功能障碍, 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②乙等: 存在中度器官功能障碍, 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四级:造成明显健康损害或其他后果的。

3.临床诊断:填写一种最主要的临床诊断病名,按“AEFI临床诊断编码表”填写。如果

反应分类为一般反应,此项应空缺。

是否为群体性AEFI:选填1-是 2-否。如是,群体性AEFI编码:为某起群体性反应的唯一码,即县国标码6位+首例发生年份4位+编号2位;同一起群体性反应中所有个案的群体性反应编码相同。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吴某 性别:男 年龄:73 岁 二、个案来源 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 (一)重要引发事件 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 6 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

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

个案工作计划报告

2018个案工作计划报告. 一、背景资料 案主小苏(化名),今年25岁。20xx年小苏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专业也很不错,但是换了五六个工作,他都不满意,最长的一份只坚持了3个月。后来,小苏就干脆不再找工作了,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了,在家里做起了啃老族。从此他就成了妈妈的一块心病。 简单与小苏谈话后得知,小苏不满意工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和同事相处不太融洽。他说:“同事们在聊天的时候,我就不说话,其他时候也只有工作上面的一点交流,可能他们也会觉得我比较不爱说话吧。在我自己的感觉里面,就是很压抑,特别难受。感觉难以和他们交往。”说话过程中小苏故意挡着脸,像一个屏障。他坦言:“这样会觉得安心一点,和周围世界有一个缓冲。可能是有点自卑吧。 而从高中同学小王讲述得知:小苏是新转来的同学,刚好考试的时候用铅笔涂答题卡,我无意中看到小苏拿了一只铅笔用手在剥,用牙齿在咬,一个人很沉默地坐在那儿,走过去看了原来是没有工具去削笔。小苏解释:害怕去和周围不熟悉的同学接触,因为不熟悉,所以也就没法借。 苏妈妈说,小苏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没有什么朋友,放假的时候小苏就是经常呆在屋子里,很少出去。但是苏妈妈也很少对他有什么要求,她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他虽然是小孩,也有独立意识,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强加于他,所以也没有强制他与别的小朋友出去玩

之类的。 小苏觉得自己的性格与从小妈妈对自己过于冷漠有很大关系:“在我感觉,母亲在和我交流的时候,很少表达感情,也很少关心我的感情,小时候谈稍微深入一点问题的时间都没有,从来不来考虑到我的心情。”“她做事情,从来没有我插手的余地,或者没有去插手的必要。只是我完全可以去依靠,好像我什么都没办法给她做。”在自己不满3岁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就离婚了。妈妈每天又要工作又要做家务,和自己交流的时间就非常少,即使周末去公园玩,妈妈也只是在旁边看着,从来不和自己一起玩。“我知道母亲不容易,就想帮帮忙,但是总觉得母亲拒自己于千里之外。” 现在在家里,小苏每天对着电脑,很少做家务,晚睡晚起,妈妈下班做菜给他吃。 (注:案例来源为本博客,感谢沈狄姐上传的案例) 二、资料收集 探访案主生活的环境,包括家人、老师、同学以及朋友,收集案主相关系统资料,做出以下评估分析。 三、评估和判断 问题一、案主对于工作不满意,有自我放弃的倾向 表现为:经常更换工作,每份工作坚持的时间都很短;在工作中并没有感到愉快或有成就感;现已放弃工作在家,处于待业状态原因:性格过于内向,导致与周围同事的接触和交流过少,人际交往形成障碍,致使其更加孤立并倍感压抑,越来越逃避工作与各种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文案

十七社区“暖夕阳”社会工作助老服务 项目个案工作案例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基本资料 侯某,男,1939年7月17日出生,小学文化,丧偶,退休前系122团退休工人,现居住在17小区44栋431室。 (二)背景情况 1、家庭情况:老伴于2010年12月28日去世后,独自一人生活。夫妻二人育有3个女儿,经济情况尚好。大女儿在122团防疫站工作,现在天富名城购买房屋;二女儿在122团医院工作,;小女儿现在132团团场种地。三个女儿因工作、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经常回家陪伴。 2、个人工作经历:1956年从河北老家参军入伍,1960年2月至1961年9月从张掖转到工农兵司令部服役。退伍转业后自流到122团在机务上工作。1999年退休后于2004年与退休的老伴在17小区购房并搬来居住。2003年3月老伴查出患有肝癌,到12月去世期间一直由侯某悉心照料。 (三)独居老人面临的问题分析有: 1、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独居老人由于丧偶,且子女因工作长期在团场工作,又因为现在社会转化——“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居民楼中居住人员比较混杂,相互之间不认识。人与人交流较少。 2、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老人独自生活多年,因腿部疾病以致入厕时蹲起困难,有自卑感,不愿与社会接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是得过且过、消极面对。子女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老伴的去世、家庭的分

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 的照顾和关心,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3、心理方面的问题:由于长期独居他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心里渴望有人能够陪伴。 (四)老人自身的优点和资源: 独居老人侯某爱好吹口琴,可以让老人发挥人生余热,帮助别人;年轻时喜欢跳交谊舞,以此为媒介鼓励老人多参加社区文化娱乐活动。融入到社区大家庭的生活中来。 (五)、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对事物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二、制定计划 社会工作者多次上门探访独居老人侯某,通过多次交谈首先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开展个案工作,制定个案工作方案如下: (一)方案目标 近期目标: 1、帮助老人调整自身心理情绪,使精神得到抚慰,并能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排解独居老人因为身体的病痛而导致的情绪的低落,让独居老人多回忆一些生活的乐趣。鼓励独居老人积极面对疾病,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在这个阶段,可以利用的方法有社会工作者与独居老人的个案访谈,以及通过家庭会谈

死亡报告卡

死亡报告卡 死亡卡编号: 死者姓名:(死亡儿童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性别:1、男,2、女 出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祥,实足年龄:) 死者生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户籍:1本县区2本地市其他县区3本省其它地市4外省5港澳台6外籍 死者生前住址(详填):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村民小组(门牌号)死者生前主要职业和工种: A: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3、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4、事业单位负责人;5、企业负责人) B:专业技术人员(11、科学研究人员;13、工程技术人员;17、农业技术人员;18、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经济业务人员;22、金融业务人员;23、法律专业人员; 24、教学人员;25、文学艺术工作人员;26、体育工作人员;27、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28、宗教职业者;2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C: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1、行政办公人员;32、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33、邮政和电信业务人员;39、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D:商业服务人员(41、购销人员;42、仓储人员;43、餐饮服务人员;44、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45、运输服务人员;46、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47、社会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人员;49、其他商业、服务业人员) E: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51、种植业生产人员;52、林业生产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员;53、畜牧业生产人员;54、渔业生产人员;55、水利设施管理养护人员;59、其他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F: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61、勘测及矿物开采人员;62、金属治炼、轧制人员; 64、化工产品生产人员;66、机械制造加工人员;67、机电产品装配人员;71、机构设备修理人员; 72、电力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及供电人员;73、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调试及维修人员; 74、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人员;75、纺织、针织、印染人员;76、裁剪缝纫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77、粮油、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人员;78、烟草及其制品加工人员;79、药品生产人员;81、木材加工、人造板生产及木材制品制作人员;82、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人员;83、玻璃、陶瓷、搪瓷及其制品生产加工人员;84、广播影视制品制作、播放及文物保护人员;85、印刷人员;86、工艺、美术品制作人员;87、文化教育、体育用品制作人员;88、工程施工人员;91、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92、环境监测与废物处理人员;93、体验、计量人员;99、其他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G:军人H: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I:婴幼儿、学龄前儿童 J:学生K:家务L:无业或待业 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发病日期:年月日诊断日期:年月日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住院号: 死亡日期:年月日 根本死亡原因(必填,手工录入): (ICD-10分类代码): 其它死亡原因(必填,手工录入): (ICD-10分类代码:) 报告单位:填卡医生:医生填卡日期:年月日不明死因的主要症状体征: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李某,男,60岁,老党员,任行政机关领导多年。今年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退休后他每天就是看看电视,种种花草,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社会因素 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转折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离退休导致了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由此引发老年人的心理发生波动和变化。 (一)从忙碌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 老李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 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二)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 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2家庭因素 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家庭日趋小型化是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家庭的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有较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二、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三、问题解决 1.收集资料

例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报告

一例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单位: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例高一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 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属于新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 确定了咨询方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咨询技术, 使其改变了绝对化认知倾向, 消除了仅凭两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预期目标就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等不合理认知和对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的过度焦虑状态。经过六次咨询, 引导来访者建立了合理认知, 增强了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了不良心理状态, 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学校适应不良 一、一般资料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从小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优异,被学校免学费录取。性格内向,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身高大约1.6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根据最近一次学校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李某出生在农村家庭,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妹妹。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高中入学时,因中考成绩优秀被免费录取。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 (三)精神和身体状态 意识清醒,略微有点焦虑,人格较稳定。近两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较差。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测试结果:焦虑,抑郁:,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以优异的成绩被高中免费录取,但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年级前10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觉得自己很失败,担心自己再也不会考好,得不到老师的赞赏,感觉对不起父母,最近两周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故而前来寻求帮助。 (二)个人陈述 因家境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从懂事起就帮着父母照顾妹妹,上学后想通过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从小成绩就很好,深得老师和家长喜欢。升高中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免费录取。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入年级前十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非常失落,担心自己再也考试不好了,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感觉对不起父母。月考后两周一直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都不好,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又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说话清晰有条理,语速稍快,情绪略显焦虑。无躯体症状,自知力完整,无幻想、妄想。有迫切的求助要求。同学反映,李某平时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自从月考完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 三、评估与诊断

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疾病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同时了解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等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防范工作,依据《全国死因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1、凡在本院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 2、凡需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死亡个案,由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该地区地段预防保健工作的医生根据死亡证明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3、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要求使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单位盖章。填写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主要职业及工种、身份证号、户口地址、现住址、生前工作单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实足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死亡地点、疾病最高诊断单位及诊断依据、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及住址或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住院号、医师签名、单位盖章、填报日期。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及根本死因。 4、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每天收集本院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并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网络填报时,需要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联、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5、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应对收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6、死亡统计资料或分析信息的管理和使用相关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公布。

(完整版)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建议模板 (此模板根据社会工作实务中DAC模式来撰写,希望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同学们在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计划书做的更加丰满,并于11月3日上交,各组做简单的PPT即可。祝各位作业愉快) 一、个案背景资料 二、个案资料收集摘要 此处一般可采用社会历史报告信息表或“预估”一节中提到的其他方式 三、问题分析与诊断 1、案主认识的问题 2、工作人员诊断的问题 3、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四、服务目标: 1、总目标 2、分目标(尽可能按点细分) 五、服务模式及理论基础: 此处要注意的是在罗列所使用的服务模式时要与案例相结合 如下例: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是家庭系统的组成部分 2.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中存在的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及权力架构。 3.病态的家庭结构,不良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家庭成员问题的真正原因。不良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方面。 本案例中家庭结构呈现联合的倒三角结构。通过家庭会谈的形式,帮助家庭成员意识到目前不正常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后果,改变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六、介入中的社工理念及技巧 七、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 1、介入计划 此处根据资料诊断、问题分析,描述从哪些系统进行介入行动 2、具体实施计划 确定会见期间任务,此处我们设定为5-8次会谈。 同学们要加强此处的设计,在设计会谈内容的时候要构想好访谈提纲,即为了达成此处会谈目的我应该准备问哪些问题设计哪些环节呢? (1)第一次会谈 会谈时间: 会谈地点: 会谈目标: 主要方法: 介入重点: 八、评估结案: 1、评估方法与工具: 1、工作者观察。 2、案主的自述、认同感,对服务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 3、督导老师的检测 2、结案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个案]史薇的个案案例及个案工作报告

[个案] 史薇的个案案例及个案工作报告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余阿婆,70 岁,大学学历,山东青岛人,曾做过小学教师、小学校长,经过商。丈夫已去世几年,留下的三个女儿均已成家立业。案主于2008 年7月不幸中风,两个月后又因摔跤导致左腿股骨骨折,造成身体半边瘫痪,生活无法自理。2009 年2月,女儿们把老人送来青岛市某养老机构。在余阿婆的主动求助下,工作者于2009 年4 月25日接案,与余阿婆建立了工作关系。除周六周日外,工作者每天下午17 点至18 点帮助余阿婆康复身体,同时对余阿婆进行心理、情绪等方面的辅导。 二、收集资料与问题的判断 (一)情绪表征。案主很容易伤心、流泪。与工作者聊天时,都会说到自己遭受的不幸,很想得到工作者的倾听和认同。 (二)适应养老机构情况。案主比较娇气、爱哭,晚上很吵,对护工的一点点不满意行为,都容易表现在情绪上。 (三)资源情况。案主有退休金,而女儿们经济状况很好,并给予积极支持。案主的三个女儿,哥嫂、弟弟妹妹、侄儿媳妇经常来,一些朋友、同学也抽空来看老人。 (四)身体状况。据机构的余护士长介绍,像余阿婆这样的病情,最好每天都能按按摩、走走路,即使是只能站起来也是很好的,双腿的血液循环了,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 案主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无法面对现实,情绪低落; 第二,不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环境;

第三,案主康复身体的愿望很强烈。虽然半身瘫痪,但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能行走。 个案工作报告 案主的名称:余婆婆 性别:女 年龄:70岁 时间:2011年9月 前期的接触:养老院机构管理人员 当前的问题及需求: 经机构人员介绍,老人由于脑溢血,后摔跤导致左腿股骨骨折身体半边瘫痪,血管硬化,所以总是一再地强调自己的身体很不好。老人也比较娇气、爱哭,晚上很吵,对护工的一点点不满意,都容易表现在情绪上。机构工作员认为应适当地给予余婆婆以心理疏导,增强她的正面反应。 案主的基本情况: 1、情绪表征:案主很容易伤心、流泪。与工作者聊天时,都会说到自己遭受的不幸,很想得到工作者的倾听和认同。 2、身体状况:案主于2008 年7 月不幸中风,两个月后又因摔跤导致左腿股骨骨折,造成身体半边瘫痪,生活无法自理。2009 年2月,女儿把老人送来青岛市某养老机构至今。据机构的一护工介绍,像余婆婆这样的病情,最好每天都能按按摩、走走路,即使是只能站起来也是很好的,双腿的血液循环了,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 3、资源状况:案主为山东青岛人,大学学历,曾做过小学教师、小学校长,现退休。丈夫已去世几年,留下的二个女儿均已成家立业。案主有退休金,两个女儿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姓名:姚艳 年龄:年满16岁 婚姻状况:未婚 职业:服装店员工 家庭背景:家庭条件优异,父母宠爱有加,在遇到李京前是个听父母话、好好学习的乖乖女。 背景材料:姚艳,高中辍学。其男友李京20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常年外出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姚艳认识了李京,姚艳在网上认识了李京,在一些聊天中对李京的经历深感同情,与之发展成恋爱关系。在与李京交往的这段时间里,因为父母反对,曾经多次自杀并且离家出走。原本上学的她辍学后在服装店打工,她的工资是她和李京两个人全部的收入。 姚和李的恋情受到李母的坚决反对。一方面,因李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适宜恋爱和结婚,李母十分担心儿子的身体,坚持认为姚艳会害了李京;另一方

面,李母认为正是因为姚艳的出现迷惑了儿子,使原本乖巧听话的儿子不再听母亲的话,甚至对母亲持刀相向。 姚艳的父亲对于女儿的恋情很不认同,认为李京之所以要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他对女儿的依赖。更让姚先生感到生气的是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女儿竟然会为了李京离开自己的父亲,甚至是为了所谓的爱情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因而姚先生希望女儿能够离开李京,回到学校中继续读书。 二、案主问题: 主要问题: 1、自杀问题,在与李京交往的过程中曾经自杀八次,多次离家出走。 2、辍学问题:为了和李京在一起而辍学,到服装店卖衣服。 相关问题: 1、曾近也想过要和李京分手,但是做不到,还是放不下李京。 2、父亲为了女儿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生气,家庭关系紧张。 3、李母坚决反对李京和姚艳在一起,李母与姚艳关系紧张。 三、工作目标 直接目标:帮助案主解决因为父母反对她与李京在一起而屡次自杀且辍学的问题。 中间目标: 1、使案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生命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 2、是案主认识到她现在为这段感情的付出是不值得的; 3、缓和案主与家人的关系; 4、恢复学业。 四、分析治疗理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针对姚艳的情况,决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姚艳存在不正确的认知:1、她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也没有认识到生命之于它来说是一种责任。2、她没有认识到学业对她今后人生的重要作用。3、她的恋爱观存在偏差。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认知使得姚艳做出了为了爱情付出生命、放弃学业、离开父母的不理智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为人的认知决定其行为,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老年个案案例报告

老年个案案例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老年个案案例报告 一、服务对象:陈凤丽,性别女,年龄82岁,现住济南市市中区陈庄养老院。今年6月案主在自己家中滑到,导致右腿骨折,虽然曾在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但是没能治愈3月后案主又一次摔倒,虽然没有很严重的伤,但是案主却因此很消极悲观。案主右手自1990年开始中风,一直没有治愈。案主从2007年开始入住该养老院,老人的子女比较孝顺,常常在周末的时候到福利院看望老人。 二、案主主要面临的问题:案主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右手中风和右腿骨折给老人的行动带来很大的不便,这种行动的不便也导致案主情绪低落,十分悲观,尤其是在2010年8月又一次摔倒后,这种情绪上的悲观就更加严重了。 三、个案服务目标: 重塑案主积极上进的生活观,不要因为身体的病态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四、个案服务任务: 1.建立和案主的专业关系并取得案主的信任。 2.排解案主因为身体的病痛而导致的情绪的低落,让案主多回忆一些生活的乐趣。在这个阶段,可以利用的方法有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个案访谈,以及通过其家人对案主进行劝导。 3.让案主说出自己对养老院其他老人的看法,然后根据案主自己的描述对其进行劝导。 4.向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以及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了解案主的情况,找到导致案主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然后再对案主进行个案访谈。 五、具体服务步骤: 本次个案过程中一共与案主进行了三次访谈,每次访谈时间大概为一个小时。其中一次有案主家属参加。在这之前,还单独与案主家属进行过一次会面,与养老院工作人员进行过一次会面。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及相互表格

附件2: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表号:CRC01 制表机关:卫生部 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

附件3: XX县肿瘤登记月报表 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备注:如该病例发病死亡在同一月,则在“发病/死亡”栏填写“发病/死亡同报”。

附件4: xx县肿瘤发病登记薄 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附件5: xx县肿瘤死亡登记薄 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附件6: xx县肿瘤病例随访表 ______镇(区)_______村居委(社区)_______组 ICD-10编码___________ ICD-O-3_____________ 登记号_________ 病情已告知病人:1.是 2.否 3.不详 门诊号__________住院号(病案号)___________ ID号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年 ______月_______日 籍贯_______民族____职业(具体到工种)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住户口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居住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诊断(具体病灶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理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理号__________ CT/MR/ECT_______________ X线/B超_________________ 确诊时期别T___N___M___ 0-I期 II期 III期 IV期无法判定确诊日期 _____年___月____日 诊断依据:1.临床 2.X线、超声波、内窥镜、CT 3.手术、尸检(无病理) 4. 生化、免疫 5.细胞学、血片 6.病理(继发) 7.病理(原发) 8.尸检(有病理) 9.不祥 0.死亡补发病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医生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首次访视内容: 首次出现症状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首次就诊日期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 日 首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 手术性质:1.根治 2.姑息 3.探查 手术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有无转移: 1.无 2.有(转移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范文

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范文 一、案主资料 姓名:小虹 性别:女 年龄:10岁 生理特征:个头较高,肤色偏黑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 家庭职业背景:农民,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家庭感情:较为复杂,由于从小便在姨妈家长大,父母基本没有抚养过她,因此在感情上对姨妈最为深入,甚至一度称呼姨妈为“妈妈”;对亲身父母则感情淡薄。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一定的厌学情绪背景材料:小虹家总共有4兄妹,她排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处罚,便将幼小的小虹送往姨妈家抚养。那时姨妈家经济尚且宽裕,欣然接受,便承担起抚养小虹的责任。小虹聪明可爱,再加上得到姨妈(原为一名教师)的精心教育,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活泼,令人喜爱。小虹在姨妈家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姨妈家,也逐渐将姨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并一直称呼姨妈为“妈妈”,自己的亲身父母会偶尔过来看望小虹,但小虹和亲身父母的亲热程度显

然不如和姨妈亲昵,甚至在姨妈、亲身父母同在的场合下,小虹只是在姨妈那里撒娇,基本和父母感情疏远。为此,有不少亲戚朋友故意开玩笑似的询问小虹,比如,“小虹,你到底是谁的孩子?”,“你又不是你姨妈的亲孩子,应该和你妈更近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并无恶意,但年幼的小虹无从回答,在多次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小虹便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沉默代替回答。某天,一个好事亲戚反复询问这类问题用来逗乐,小虹鼓足勇气回答了一些,后遭到亲戚的大笑,小虹当场情绪低落,终于忍不住流出眼泪,从此表现得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抚养小虹的姨妈后期因为家庭负担过重,曾要求小虹的父母将小虹带回家抚养,但由于小虹父母一直忙于在外打工(小虹的兄弟姐妹由爷爷一家照顾),事情一再耽搁,造成姨妈的一些不满与误解,因此对小虹的关爱不如从前。小虹更加情绪失落,因而导致在家和在学校积极性都下降了许多,成绩下降很快,逐渐有厌学情绪,整天无精打采,很少展现笑容。 三、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针对小虹的这种状况,社工计划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是 因为小虹在成长过程中有未被解决的困扰,以及不好的经历压抑在内心里,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态度。同时,心理社会治疗理论认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所持有的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其现实的心理状态和行 为模式,因此了解个人早年经历对于了解其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家庭和社会角色对超我和理想自我的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 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 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

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心态平和。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

解开枷锁,放飞梦想 ——个案工作案例报告 一、个案背景 (一)基本资料 案主:阿辉 性别:男 年龄:14岁 (二)个案来源 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 1.情绪状况。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责备服务对象。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 (一)理论基础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萨提亚的联合家庭治疗模式非常强调家庭的沟通,她认为,家庭沟通的形式其实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自尊程度,沟通的不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沟通技能的不足,而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的偏低,由此导致沟通过程中心日偏离,也就是内心所想和行为所示的背离。 (二)问题分析 1.非理性认知 服务对象因为接受家庭观念的影响,认为中学毕业后不上高中就没有前途,平时的测验成绩代表中考的成绩,所以平时考试测验不理想时,往往会认定自己已经考不上高中,自己以后就没有前途,家人也不会原谅自己等一些负面情绪。这些非理性信念往往会加剧服务对象的焦虑和紧张,过分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社工在跟进服务对象时,需要消除服务对象的这种非理性信念,树立理性信念,正确的看待考试成绩。 2.家庭沟通不良 服务对象因为家庭的情况,一直按照家庭成员的规定生活,很少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在面对一些挫折时,服务对象从家庭中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得到的更多的是批评,造成服务对象内心不愿意和家庭成员沟通,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距离拉大。社工在跟进过程中要增强服务对象的沟通技能,让其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好的和家庭成员沟通,从而消除家庭沟通的障碍,从家庭中获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3.自信心不足 服务对象本人和家庭都给予服务对象较高的期望,但是在现实中却不断经历现实的打击,在缺少支持的情况下,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在逐渐的下降,对学习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