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再论生产力的要素辩证法

再论生产力的要素辩证法

再论生产力的要素辩证法
再论生产力的要素辩证法

再论生产力的要素辩证法

胡江水

(南昌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06)

摘 要:生产力的要素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件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说”,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要素说”,多层次、多方面的“多要素说”,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角度要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的要素同生产力本身一样是以辩证法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

关键词:生产力;要素;矛盾;统一体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2-0236-03

收稿日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

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笔者在对生产力要素的再认识上做了一番思考。

生产力的要素指的是构成生产力的必要因素,或生产力的构成要件。生产力的要素是理解生产力内容的关键。生产力要素是个多矛盾的统一体,其矛盾主要表现为“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和“多要素说”的对立统一。

一、生产力“三要素说”

传统“三要素说”是指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人(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这是传统的观点,目前,我国通行的教科书大都持此观点。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本)把生产力定义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构成的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这就是典型的生产力“三要素说”。“三要素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可找到许多理论依据,最明显的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三要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劳动过程时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劳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者表现为生产资料。”在分析价值增殖过程时指出:“我们看到,以前我们分析商品时所得出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同一个劳动之间的区别,现在表现为生产过程的不同方面的区别。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

马克思在这里分析的虽然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认为劳

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劳动过程的要素不能完全等同于生产力要素。但生产力同劳动过程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研究社会劳动,劳动过程就是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生产过程、商品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就这个意义来说,劳动过程的要素就是生产过程的要素。问题是能不能把生产过程的要素理解为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虽然不等同于生产过程,但生产力不能脱离生产过程,生产力作为生产的能力,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力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就这个意义说来,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也就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笔者诚惶诚恐提出一个新的“三要素说”,即生产力的基本要

素是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分工。

生产者的内涵和外延与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等是一致的,之所以表述为生产者,一是考虑到表述的协调性,生产力的要素还是提生产者为好;二是考虑到生产者具有约定俗成的社会生产内涵,不必特加诸如“具有劳动能力”之类的说明解释。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生产者即人是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生产力其他所有因素都是通过人发生作用的。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转引自谭培文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第121页)[2]列宁指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3]生产资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统称。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标志性要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这方面的论述是大量的。我们列举一二。“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蒸汽机确实是所有那些以它为依靠的巨大生产力的代表”。“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4]

生产分工即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分工,它是生产力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所有重要著作中,凡是涉及生产或生产力的重要著作几乎篇篇都谈到了分工,而且都把分工看成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逐一列举一些代表性的名作名言,以求全面。《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考察分工和交换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分工和交换是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作为类的活动力量——的明显外化的表现。”[5]《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共产党宣言》指出:“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时指出:“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结果,也就没有交换。”《资本论》指出:“产品要表现为商品,需要社会内部分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在直接的物质交换中开始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已经完成。”《哥达纲领批判》在

2010-02-07

分析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时,把分工看成是实行按需分配的首要条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首要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指出:“在自发的无计划的逐渐形成的社会内部分工成了生产的基本形式的地方,这种分工就使产品具有商品的形式。”《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认为:氏族制的解体、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是通过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分工而逐渐实现的,第三次社会分工出现以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氏族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氏族制度过时了。它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分裂为阶级所炸毁。它被国家代替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战胜封建主义,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代表新的生产力,而这种新的生产力首先是分工造成的。“资产阶级推动的新的生产力——首先是分工和许多局部工人在一个综合性手工场里的联合——以及通过生产力发展起来的交换条件同交换需要,同现存的、历史上继承下来的而且被法律神圣化的生产秩序不相容了……资产阶级代表的生产力起来反抗封建土地占有者和行会师傅所代表的生产秩序了,结局是大家都知道的:封建桎梏被打碎了。”[6]《反杜林论》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的基本形式是分工,一方面是社会内部的分工,别一方面是每个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7]以上所引述的10部著作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之所以花很大精力去搜集又不厌其烦地引这么十几段,主要是想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时期一直到老年,世界观和方法论虽然在不断发展变化,理论上不断自我批判、自我完善,但对于分工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十分遗憾的是,迄今为至几乎还没有人把分工看成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试问:如果抛开分工,还能形成生产力吗?作为生产力要素,分工的存在形态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与生产者和生产资料不同,生产者是生产力的主导性因素,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标志性因素,生产分工则是生产力的中介性因素,是连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中介或基础。任何生产力都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他们联系与作用的基础和纽带就是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8]

二、生产力“四要素说”

“四要素说”即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要素说”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找到许多理论依据,最典型的例证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生产四要素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后,总结性地指出:“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东西,而是说,他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9]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是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既看成是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又看成是社会生产的四个要素。二者并不自相矛盾,环节相对生产活动过程而言,要素相对生产活动内容而言。问题是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生产四要素,并不是生产力四要素。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了类似能不能把生产过程的要素理解为生产力的要素一样的问题,能不能把社会生产的要素理解为生产力的要素。道理都是一样的,既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生产过程的要素理解为生产力的要素,那么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把社会生产的要素理解为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虽然不等同于生产,但不能脱离生产,生产是生产力的内容,生产力是生产的能力,抽去生产的要素,生产力就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空话。就这个意义说来,生产的基本要素也就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许多时候都是生产力和生产互用的。比如,在关于历史决定力量的表述上,有的时候用生产,有时候则用生产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的这段著名论述,意思很明白: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则明确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0]

三、生产力“多要素说”

“多要素说”是指生产力的要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蒙丽珍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有代表性:“生产力是参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包括实体因素、技术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11]这三大因素还可以细分下去,比如,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又可分为科技工作者、组织管理者等。“多要素说”的具体观点可以商榷,比如实体因素、技术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的分类口径是否统一、科学?但“多要素说”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他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生产力的结构要素,体现了认识论上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是从许多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生产力要素的。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一般劳动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时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2]马克思在这里列举的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也可以理解为生产力的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时有段十分精辟的论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使,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著名论述告诉我们,自然资源、自然科学、交通、运输、人口等都是生产力的因素。再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用了“在生产上作为生产要素出现的是土地、劳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大地产”、“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消费表现为生产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等诸多提法,这些提法本身就说明生产力的要素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生产力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角度要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

参考文献:

[1]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5,

(下转第页)2008.

241

Theor y resear ch and application being connected in English tr anslation

CUI Y u

(Tieling Radio and Television Arts Department ,Tieling Liao nin g ,112000,China)

Abstract:The translatio n is by relev ance theo ry o ne o f the mo st influential disciplines,thro ugh the introductio n of Relev ance Theory in C hina and Relev a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and applicatio n o f cross-disciplinary review to pro ve its relevance theory altho ugh there are deficiencies,but its do mestic research in the ascendant,its value is being recog nized mo re and m ore scho lars.Relevance Theory is a cog nitiv e theory is the foundation o f cog nitiv e prag matics.

Key words:Relevance theo ry;translation ;applicatio n

[责任编辑:李微]

[2]孟建钢.关于翻译原则二重性的最佳美联性解释[J],中国翻译,2002(5).

[3]首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4]聂利亚,林霞.关联理论与汉语标语的翻译[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9).

[5]彭琳.关联翻译理论及其对商标词翻译的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2003(3).

[6]何自然,吴亚欣.关联理论是一种“因错而‘对’”的理论吗?——关联理论是非谈[J],现代外语,2004(3).

[7]张春柏.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J],中国翻译,2003(4).

[2]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3]列宁选集[M].第三卷.

[4]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5]马克思.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6]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

[8]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9]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10]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11]蒙丽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

Discuss t he elements of dialect ics of productive forces again

HU Jiang-shui

(Nanchang Institute o f Educatio n ,Nanchang Jiangx i ,330006,China)

Abstract :The pro ductivity factor as Productiv ity Element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labo rers and too ls of pro duction,labor object "Th ree Factors",productio n,distribution,exchang e and co nsu mptio n of "fo ur elemen ts that"multi-lev el,variou s "multi-factor that"the philoso phical po int of view,pro du ctiv ity is a multi-level,m ulti-angle element co mposed of co ntradicto ry unity of pro ductive fo rces and productive elements o f the form of d ialectics itself Shiy i the ex istenc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roductiv ity;factor;contradictio ns;unity

[责任编辑:周志媛]

(上接第237页)

生产理论名词解释生产要素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第四章生产理论 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生产函数:指在技术水平不变有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投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一定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Q=f(L,K)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量后,所提供的产量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下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等成本曲线:指在厂商的成本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最大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简答题: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右下方倾斜的。 2、当边际产量大于0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小于0

时,总产量是递减的;当边际产量等于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3、平均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二、等产量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答: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特征:1、等产量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 2、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 3、一个平面图中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注:三种常用的生产函数: 一、线性生产函数Q=a0+aL+bK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 三、齐次生产函数:如果一个生产函数的每一种投入要素都增 加λ(λ>1)倍,引起产量增加λn倍,则称此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 f(λL,λk)= λf(L,K) 规模报酬: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

辩证法的23 个原理

“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发展;“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指四 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反对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这种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 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具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 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由此区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非主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

简论生产要素及其构成(一)

简论生产要素及其构成(一) 【摘要】近年来,财务学上关于要素资本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但其中所涉及的最根本概念——生产要素的研究却相对较弱。笔者认为:生产要素应从生产和要素两个基础概念出发去定义,并将之表述为构成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笔者以此为基础,提出生产要素构成的八元论,即生产要素应包括生产环境、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生产经营技术、信息、生产时间和结构关系。 【关键词】生产要素;要素构成;要素资本 一、生产要素的概念 最先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学者可能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他在1803年就指出:“事实已经证明,所生产出来的价值,都是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其中以能耕种的土地为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除这些外,没有其他因素能生产价值或能扩大人类的财富”。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给出生产要素的定义。 通常关于生产要素的定义是: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如《辞海》中定义,生产要素是“指可用于生产的社会资源,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和资金(资本),有时也包括企业家的才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定义,“生产要素指用于商品和劳务生产的经济资源”。吴声功认为生产要素是指进入生产过程并最终发挥作用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劳动力、资本、知识、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桂昭明认为,生产要素就是可用于生产的社会资源,主要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原材料、能源、资金、技术、专利、信息、管理、教育资源等。 但也有一些学者将生产要素定义为进行生产的基本因素。如张志武指出,所谓生产要素就是指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和使用的各种具有相对特殊功能的基本因素。具体来说,生产要素主要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原材料、能源、资金、技术、专利、信息、管理、教育等等。马洪则称:“生产要素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或条件”。 其实,理解生产要素这一概念,应从“生产”和“要素”的含义出发。根据《辞海》的定义,生产是“指由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可见,生产包括各种获得人们需要的事物的过程,如物质财富的生产、精神财富的生产;同时,生产不仅包括财富的制造过程,也包括财富的流通与营销过程。故此,笔者认为:生产(或称生产经营活动)是指劳动者群体在一定的环境中将自身和劳动手段与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联系和技术手段有机组织起来所进行的社会财富形成和流通的过程。按照陈炳昭等的观点,要素是指“事物构成的必要因素”,而因素是指“事物构成的因素或决定事物的原因或条件”。这里的因素一词出现循环定义。而进一步查询有:“要”是指“重大的、主要的”,“素”是指“事物的基本成分”。综合上述的概念,笔者定义:生产要素是指构成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每一项生产要素都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缺少了任何一项则生产经营活动就不能有效进行,各项生产要素合起来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 二、生产要素构成的现有观点 (一)生产要素二元论 一般认为,配第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其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表明,配第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生产要素二元论”,即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 其后,出生于爱尔兰的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追随了配第的“生产要素二元论”,他也认定“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生产它的形式:财富自身不是别的,只是维持生活,方便生活和使生活富裕的资料。” 真正持有二元论的较著名的人物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庞巴维克否认资本是可以与劳

《辩证法的要素》读书心得

《辩证法的要素》读书心得 《辩证法的要素》中,作者将辩证法的要素一步一步细分下来,由易到难,让读者能够逐步地理解、体会,这也在该文的一大特征。 这是列宁在研究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时,以提纲形式写的一篇笔记,是他对黑格尔《逻辑学》的辩证法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列宁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系统地指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点和主要内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主要讲了五方面的问题:(1)唯物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前提;(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3)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4)认识过程中的辩证法;(5)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考察的客观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从客观事物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就是要实事求是,从客观事物自身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而不是从人们头脑里主观臆造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唯物辩证法认识、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对立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考察的客观性”,才能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才能与唯心辩证法划清界限。关于普遍联系的原则,基本思想有三点:第一,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关系。第二,在事物多种多样的关系中存在着一般的、普遍的联系,即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也就是规律。关于辩证法的运动发展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第二,事物的运动是自己的运动。 而在要素的第一条中首先作者强调了在看待事物时,必须先要考察事物本身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在我们使用辩证法的时候,必须要对事物本身有一个非常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事物有一个根本意义上的把握。 在对事物本身有了一个很好的把握之后,我们就需要考虑该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的某些联系,也就是要抓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给理清楚,有助于我们对该事物更深一个层次的了解。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 原内容(世界观) 理 联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系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的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是一个普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性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系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的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 客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观 性 联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 系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 的多样的。 多 样 性 联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系 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的 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条 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件 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性 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整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体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②和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部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分⑵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 辩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证②相 互影响。 关(具体内容略) 系 方法论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 孤立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 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 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 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 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 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 联系。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 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 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 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 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 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 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 条件为转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 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 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 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 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反对 反对割裂事物之 间的联系,用形 而上学孤立的观 点来认识和处理 问题。 反对否定事物的 联系,或主观臆 造联系,把本来 不存在的联系强 加给事物。 反对以一种联系 概括事物之间多 种多样的不同联 系,否认联系的 多样性。 反对忽视联系的 条件性,认为任 何事物之间都存 在着相互联系是 错误的。 既要反对只考虑 整体利益,忽视 局部利益的做法; 又要反对只重视 局部、部分利益 而置整体利益于 不顾,把整体和 部分割裂开来。

考研政治 辩证法23个原理

辩证法23个原理 “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发展;“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反对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这种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具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由此区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非主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谈谈辩证法问题--原文

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编者:列宁在提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光辉思想中,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具体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种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认识中的任何一个简单命题,都包含着辩证法的一切要素,因而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同时,认识又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过程。坚持辩证法和认识论一致的观点,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参看拉萨尔的《赫拉克利特》一书第3篇(《论认识》)开头所引的斐洛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段活①),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问题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经常为此绞尽脑汁,并跟赫拉克利特即跟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作斗争②)。 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对于辩证法的这一方面,通常(例如在普列汉诺夫那里)没有予以足够的注意:对立面的同一被当作实例的总和“例如种子”;“例如原始共产主义”。恩格斯也这样做过。但这是“为了通俗化”……,而不是当作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 在数学中,+和-,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 在物理学中,正电和负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二者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它的泉源、它的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上帝、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按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 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注意:顺便说一下,主观主义(怀疑论44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

辩证法的要素

小论《辩证法的要素》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设想列宁1914年写下的《辩证法的要素》,初步总结了研究黑格尔《逻辑学》一书中的辩证法思想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比较系统地展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多面内容。它篇幅短小,容量巨大,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列宁构思和表述《辩证法的要素》一共有16条要素,总结这些要素不是一步到位、一气呵成的,而是有个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不断深入、逐渐完善的过程。列宁之所以着手写辩证法的要素,与黑格尔没有将辩证法的环节讲清楚有直接的联系。 列宁认为黑格尔将辩证法的环节定义为“既是分析又是综合判断的环节”这个观点是不明确的,并且将其标志为“辩证法的规定之一”,即是说黑格尔所说的:即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判断的环节,只是对辩证法的一种规定或辩证法的个别因素,而不是它的主体。 ①一方面,列宁认为黑格尔关于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绝对认识的论述,涉及了辩证法的规定(既辩证法的要素),值得重视;另一方面,列宁又认为由于受思辨唯心主义的影响,黑格尔对辩证法规定的论述是不明确的。因此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最初的辩证法的三个要素: 第一,从概念自身而来的概念的规定(应当从事物的关系和它发展去观察事物本身); 第二,事物本身的矛盾性,一切现象中的矛盾的力量;辩证法内容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分析和综合的结合。辩证法作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功能。 后来,列宁又根据这些要素细分为七个要素,即对上面的三个要素进行展开和具体化,原来三要素的第一条扩展为七要素中的第1、2、3条,其中第一条“观察的客观性”,提供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或前提;第2、3条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这两个基本原则。原来三要素中的第三条扩展为七要素中的第4、5、6条,较全面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原来三要素中的第三条就是七要素中的第7条,进一步说明,指出分

哲学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专题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一、考点知识 考点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考点2: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

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考点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1)两者相互依赖 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分。 (2)两者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归纳

第二部分: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4、矛盾8 、创新3 + 分歧)(共22条原理) 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以及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54 第七课6条原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 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 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 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 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 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 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 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 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

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 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 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 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 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 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 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 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 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说明在我国的 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 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 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 宏观调控。 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

唯物辩证法原理

唯物辩证法原理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反对】 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 [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无限多样,事物之间的联系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事物之间多样性的联系表现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等等。多种多样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方法论]人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对它所处的各种不同联系作出具体的分析。 [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4.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5因果联系的原理 【原理】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谈谈辩证法的问题》读后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1925年首次发表在《布尔什维克》杂志第5、6期合刊上,后编入《哲学笔记》。这是列宁对1914—1915年研究哲学问题的总结,虽然全文只有三千多字,却是是寓意深刻、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列宁的哲学思想从形而上学的认识水平进到辩证法的认识水平。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诡辩论的总结,也是对他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所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的进一步说明和发挥。文章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强调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文中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阐述了形而上学发展观与辩证的发展观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着重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分析了绝对和相对、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等哲学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名论断。这篇论文是列宁研究辩证法问题取得的理论成果的突出表现。它补充和深化了《辩证法的要素》一文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九十年后再读这篇文章,我们理当从更全面的哲学史角度来认识其的意义和思想内涵。由唯物论发展到知性辩证法、乃至于理性辩证法,是世界观哲学的认识发展经历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哲学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论发展为辩证法,是世界观哲学认识水平的历史进步,这个进步是思想的飞跃,标志着哲学思想走向成熟,这种成熟使人达到辩证法的自觉。列宁的认识发展,正也经过了这样的过程,但又有所区别。 列宁的哲学思想建立在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黑格尔在论述辩证法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它只反映出认识过程的特点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论述结构表现出来的封闭的圆圈。但是却没有反映出辩证法是开放的系统。列宁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提到: “不论是黑格尔(见《逻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中现代的“认识论者”、折中主义者、黑格尔主义的敌人(他不懂黑格尔主义!)保尔?福尔克曼(参看他的《认识论原理》第……页304)都把认识看作一串圆圈。” 列宁明确提出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内容是永远增加着的。他说: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的整个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说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我们说,看到了唯物与唯心对立性质的确立,而没有看到其同一性质,是形而上学式的观点;把握了唯物论与辩证法之间的同一性而忽视两者的对立性,则是知性辩证法的观点。理性辩证法,是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事物转变为事物的本质,把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具体矛盾中。在知性辩证法看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在辩证法内部则是同一的,没有矛盾的。理性辩证法认为,本质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辩证法的实质。因此,在辩证法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对比来看,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是封闭的圆圈,它具有极限,即起点和终点;辩证法的特点是开放的系统:它的范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两者的特点恰恰是相互矛盾的。这也正构成了科学认识论的理论体系具有的特点:由相互矛盾的两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 列宁的思想体系是从理性辩证法高度把握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以及逻辑学三者的同一关系,通过这篇文章和其他类似著作,可以确实的说列宁对于辩证法的认识深度已经上升到理性辩证法的高度。

辩证法的要素

辩证法的要素 一、历史背景 《辩证法的要素》一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珍贵文献。《哲学笔记》是由46篇读书摘要、札记、短文和读书批注构成的。它是列宁1895年一1916年研究前人的哲学著作所写的读书笔记的汇编。除了五篇读书批注外,其余均来自列宁的十个笔记本。其中列宁自己命名的八个“哲学笔记本”,在现行的《哲学笔记》一书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实际上是列宁打算实现马克思遗愿,撰写唯物辩证法专著的准备材料和半成品。在“十月革命”前的1914年一1916年,列宁着重研究辩证法并非出自偶然,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及理论发展的必然。 (一)列宁研究辩证法,是为了制定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方针、政策的需要。1912年一1914年,俄国工人运动出现新的高潮,这标志着俄国新的革命形势的成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第二国际的各国党面临严重考验。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在历史转折关头,在政治上堕落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在理论上背叛马克思主义。面对这种事实,怎样分析帝国主义战争,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折衷主义和诡辩论,制定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方针、策略,成为摆在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首要任务。在非常复杂、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只有唯物辩证法才能帮助无产阶级政党确定正确的方向,才能预见各个阶级将向哪个方向发展。列宁正是肩负如此重任去研究辩证法,并运用

辩证法正确制定了无产阶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策略方针。(二)新的历史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作出新的理论分析。为了分析帝国主义时代的矛盾,揭示帝国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列宁在帝国主义战争已经开始的情况下,加紧研究辩证法,并创造性地应用这一方法分析帝国主义经济、政治诸种矛盾,从而系统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科学地阐明了时代的性质,论证了新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正如在19世纪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历史趋势,科学地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避免的结论一样,列宁在20世纪,运用同样的科学方法,证明了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并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冲破帝国主义链条,取得胜利的结论. (三)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第一次世界大战,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战争中的诡辩论和折衷主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头头们,为了替自己反动的沙文主义立场辩护,竭力抹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并无耻地把这种谬论标榜为“辩证法”。列宁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剥掉了,三们的伪装,科学地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一定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去消灭帝国主义的原则。

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

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 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包含有五大基本范畴,分别是:①现象与本质;②内容与形式;③原因与结果; ④必然与偶然;⑤可能性与现实性。 就现象和本质来说,本质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深刻性的特点,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是借助于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事物内部矛盾。比如说:闪电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过程。而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多变的、易逝的、丰富的、生动的。有真相从正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象,也有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现象就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表面特征之间的外部联系。它是人们凭借感官或仪器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本质和现象之间既有对立又存在统一。首先,现象是表面的,而本质是内在。其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最后,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稳定的。从这些点看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然而本质和现象又存在统一。首先,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其次,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本质。因此呢,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就内容和形式来说,内容是指构成一事物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即事物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份、运动的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而形式是指把内在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外在表现方式。有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在唯物辩证法上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内在要素的组织和结构。内容和形式也是即统一又对立的。由于内容不同于形式,他们之间是对立的。但是二者又相互依赖,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相互转化,相对不同的范围和关系,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或容纳不同的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形式主义。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形式为内容服务,发展内容,繁荣形式。更要不断变革旧形式,创造新形式满足内容的发展。 就原因和结果来说,首先,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一定现象而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有原因必会造成某种结果(或影响),有结果又必来源于某种原因。其次,在一定的关系上,二者的区分是确定的。二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关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事物无限发展的链条中,相对于不同的关系而言,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可以互为因果。一般来讲,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同一个现象,依据不同的条件,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结果,前一个原因的结果也可能是后一个结果的原因;同时,一个原因可以引起几个结果,一个结果也往往由几个原因所引起。因此,在认识上,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上,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总结实际经验做好工作,少犯错误。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科学的预见未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就可能性和现实性而言。可能性是指事物包含的种种可能的发展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即实际存在的事物和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是辨证的统一。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和排斥:可能性是一种潜在的趋势,它着眼于未来,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性着眼于现在,标示事物现状,它们具有质的区,二者不能等同。其次,二者是统一:互相依赖,可能性以现实性为基础,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制定计划、方案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使主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考点1普遍联系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注意: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任何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事物的联系是不同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注意: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联系就建立不起来;任何联系的建立,必须符合事物固有的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建立不起联系。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没有根本改变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联系。)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出发,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既要防止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又要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把握联系。 考点2因果联系 1.因果联系的特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如果混淆二者,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2)因果和结果相互依存,在客观世界中,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必然由一定原因引起。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无限的链条。某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3.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考点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联系 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①内涵不同。不应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 ②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