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PM2.5

浅谈PM2.5

浅谈PM2.5
浅谈PM2.5

浅谈PM2.5

摘要:本文基于PM2.5的视角,阐述了PM2.5的概念、国内外研究基本现状,并重点阐述了PM2.5的来源、危害及特征,得出了PM2.5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PM2.5具有区域污染、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的特征,从而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来源、不同成分的PM2.5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进而真正有可能有效解决PM2.5的问题。

关键字:PM2.5 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综合治理

1、引言

气溶胶态污染物包括粉尘(TSP)、飘尘(PM10)、微尘(PM2.5)和霾尘(PM1)。气溶胶颗粒物的大小是粒子最重要的性质。按粒径可把颗粒物分为总悬浮颗粒物( TSP) 和可吸入颗粒物( PM10和 PM2. 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及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仅仅对粉尘和飘尘的监测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PM2. 5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PM2.5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不大于2.5 μm 的大气颗粒物,PM2.5属于细微颗粒物范畴,通常也被称为细粒子( Fine Particles) 。PM2.5 的主要来源为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与 TSP,PM10 相比 PM2.5 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传播距离远,且有害元素和有机化合物极易富集在细颗粒物上,毒性增大,对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体健康以及大气能量平衡影响巨大[1,2]。目前,PM2.5 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

在过去的 20 年间,国内外开展了大规模的PM2.5研究,主要涉及 PM2.5污染特征、排放清单、排放特征谱、源解析以及 PM2.5对大气能见度和人体健康影响等方面[3],其中美国加州地区是进行细微颗粒物研究最多的地方。在 PM2.5排放清单研究方面,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CARB)1982 年统计的一次排放源清单达 70余种之多,在 1987 年又进一步将其细分为 455 种。根据排放特征的不同,CARB 将城市 TSP,PM10,PM2.5的一次排放源划分为 4 大类:①移动源排放,②固定源的燃烧过程排放,③固定源的工业过程排放,④无组织排放[4]。在城市区域范围内,气溶胶前体物(SOx, NOx,NH3,VOCs,CO)的排放也对 PM2.5的浓度有重要的贡献,甚至可超过一次源的贡献。这些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源大体上与一次粒子的排放源类似,但是其排放特征和排放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在 PM2.5源排放特征谱的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对地壳物质、机动车和燃煤等主要污染源的排放特征

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建立了用于源解析研究的源排放特征谱库

国内的专家学者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了对大气复合污染的研究。任继凯等[5]在1982 年率先使用“复合污染”这一名词,周启星[6]在 1995 年编著的《复合污染生态学》中扩展了复合污染概念的基本内涵,戴树桂[7]介绍了复合污染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认为复合污染问题研究历史不长,问题复杂多样,迄今研究工作尚不够系统深入。宋宇等[8]的观测数据表明,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消光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首要原因,且能见度与 PM2.5浓度存在较好负相关性,而与 PM10的相关性较差。于兴娜等[9]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指出北京雾霾天气时气溶胶粒子以细微粒为主。在我国的其他地区,也存在 PM2.5超标问题。

2、PM2.5的来源及危害

2.1来源

PM2.5的成分构成很复杂,主要包括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等,也包括各种金属元素,也有铅、锌、砷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人为源为最主要的来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具体如下:

1) 工业燃烧排放。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工业依然发展迅速,此时我国的情形与1952 年英国伦敦雾霾时期极其相似。

2) 汽车尾气排放。

空气污染的另一重大因素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有150 种~200种200 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有害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物、铅、多环芳烃等致癌有机物极易吸附在

PM2.5 颗粒表面,进而实现更长距离和更长时间的传播,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10]。

3) 生物质燃烧排放。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有 6 亿t 的农作物秸秆产生。其中31。5%用作农村地区的炊事能源,25% 在农田中就地焚烧。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携带二噁英及多环芳烃等的细粒子,不仅影响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降低大气能见度,更加损害人体健康,已成为城市、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污染源之一[11]。

2.2 危害

1、PM2.5 对环境的危害

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导致灰霾天气。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都能降低能见度,不过,与粗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 PM2. 5) 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是灰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2010 年试点城市灰霾监测结果显示,发生灰霾天气时,PM10及PM2. 5浓度明显增加,而且细粒子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细粒子多,则能见度低; 细粒子少,则能见度高) ,这表明灰霾天气状况与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除了气象条件以外,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对颗粒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2-13]。

灰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有3方面因素: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三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最近,国内很多城市连续出现了灰霾天气,其中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

江三角洲惨遭重袭,而PM2.5正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元凶。

2 、PM2.5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人体呼吸道的部位就越深,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而可入肺颗粒物由于直径过小,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大大超过可吸入颗粒物。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μm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10μm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μm

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可入肺颗粒物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3、PM2.5的主要特征

3.1PM2.5区域污染特征

我国颁布的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PM2.5的二级标准年均值为35μg·m-3,日均值为75μg·m-3,该标准值与美国和WHO(推荐PM2.5年均值为10μg·m-3,日均值为25μg·m-3)的标准限值还有巨大的差距。就目前我国对PM2.5所做的研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PM2.5的污染十分严重,并且PM2.5占到PM10的40%~80%,PM2.5成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的主要组成部分。PM2.5严重污染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贵阳、济南等地,而在香港、深圳、杭州等地的污染程度较轻,这可能与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有关。目前,我国PM2.5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珠三角等发达城市,对东北、中部和西部所做的研究相对较少。从监测时间来看,我国PM2.5的研究时间最早在1988 年,但监测时间较短,而目前PM2.5的研究时断时续,监测值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很好地反应PM2.5的污染特征。

3.2 PM2.5的时间变化特征

PM2.5具有日变化特征,呈现明显的双峰型,北京[18]、南京[7]和天津[19]等地都有相似的日变化特征;PM2.5还具有季节性日变化模式:整体上是冬季夜间质量浓度高于白天,夏季白天质量浓度高于夜晚。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主要与污染源排放、气象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等因素有关。同时,PM2.5还具有季节变化特征。He 等[3]于1999.7—2000.9 对北京清华园和车公庄的PM2.5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发现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浓度值最高,夏季最低。并且对郑州[20]、长春[21]、哈尔滨[22]、天津[23]等地所做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而王丽京等[24]在2001年选取北京的3 个站点(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基地观测场、北京大学、北京市环境监测站)研究结果表明,夏季PM2.5的质量浓度最高,秋季最低,春冬两季相差不大。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监测时段的选择有关,采样时段选择不同导致结果成倍的差别。PM2.5浓度季节变化与气象条件季节性变化、

监测时段的选取、污染源的排放以及大气光化学反应等因素有关。另外,还与气流的输送有关,牛彧文等[25]的研究发现深圳PM2.5浓度值季节性差异大,当夏季主导风向来自西南或东南海面时,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冬季主导风向来自北方内陆时,大气环境质量较差。

3.3 PM2.5的空间变化特征

Chan 等[26]研究了香港大气颗粒物的垂直分布情况,发现PM2.5的质量浓度沿高度呈指数规律下降。王庚辰等[27]在北京所做的研究也得出了PM2.5质量浓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规律。樊文雁等[28]还研究了北京不同天气背景下PM2.5在垂直方向上浓度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雾天近地层细粒子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较高层,而霾天细粒子在垂直方向上浓度混合均匀。潘纯珍等[29]的研究发现:街区主干道PM2.5浓度大于郊区主干道;PM2.5的浓度在重庆城区道路水平方向上变化不明显;PM2.5的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到30 楼才有明显的下降。孙玫玲[19]在天津气象塔(255 m)上的观测发现,混合层厚度和稳定度会影响PM2.5在垂直方向上的浓度分布。可见,PM2.5质量浓度在垂直方向的差异主要与天气背景,边界层的厚度与稳定度,以及边界层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如垂直方向上的湍流变化,风速与PM2.5逐时质量浓度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就会呈现不同相关性,冷空气过境时,颗粒物的浓度也会增加。另外,PM2.5在垂直方向的浓度还受到区域输送的影响[28]。

4、PM2.5的防治措施

(l)加强监测改善环境,首要任务是要加大PM2.5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了解它以及它所带来的危害。相关部门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应该每天实时公布PM2.5的情况,以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由于监测时间的不统一,监测方法(滤膜称重法、光散射法、压电晶体法、电荷法、β射线吸收法以及微量震荡天平法)上也有巨大的差异,导致各城市PM2.5质量浓度可比性降低。因此我国各城市应建立一套标准化的PM2.5的监测系统,并实施长期、大规模的PM2.5监测。实时监控PM2.5的污染状况应当开发建立一个先进的PMZ.5监测网络,实时监控PM污染状况,加强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环境、空气状况的监督。

(2)切断污染源PM2.5污染的污染来源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防控手段"由于PM2.5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其中的自然来源又属于不可控污染源,所以针对可控的污染源应当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3)运用多钟方法降低PM2.5的含量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环境管理,积极淘汰黄标车,进

一步推广使用环保能源机动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对饮食业油烟的环境管理,确保油烟的排放稳定达标;开展禁烟运动,确保室内环境清新走绿色经济,低碳发展之路;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5、结论与展望

1、中国对PM2. 5的监测是零散的、间断的,得到的结果也是局域性的,数据的系统性较差,有限的观测结果还不能全面地反映中国细颗粒物污染的整体状况,无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只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监测、研究,才能对中国PM2. 5污染状况和变化有清楚的认识。

2、机动车、锅炉等是影响PM2. 5浓度的关键因素。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强对PM2. 5的全面、系统监测,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洁净能源,减少煤炭消费,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如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普及等有利的政策保障,都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大气中的PM2. 5浓度。

3、由于我国地域分布广,差异性大,标准难统一,P M 2 .5 达标任务的困难性,建议循序渐进地对每个区域敦促相关部门加快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的出台,对PM2.5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最有效地评价。

参考文献

[1] 黄怡民付川. 我国PM2.5污染特征的研究进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9(3):105-109.

[2 ]杨洪斌邹旭东等.大气环境中PM2. 5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2012,28(3):77-82.

[3 ] RINEHART L R, FUJITA E M, CHOW J C,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M2.5 associated organic

compounds in centralCalifornia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 (2): 290 -303.

[4 ] 毕晓萍.PM2.5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探讨[J].绿色科技,2012,5(5):205-207.

[5] 任继凯,陈清明,陈灵芝,等. 土壤中镉、铅、锌及其相互作用对作物的影响[J]. 植物

生理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6 (4): 320 - 328.

[6] 周启星. 复合污染生态学[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7] 戴树桂. 环境化学进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 宋宇,唐孝炎,方晨,等. 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J].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23(4): 468 - 471.

[9] 于兴娜,李新姝,登增然登,等. 北京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光学特征[J]. 环境科学, 2012, 33(4): 1 057

- 1 062.

[10] 钟无涯颜玮.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关系探析[J].城市观察,2013,1:169-174.

[11]胡俊,陈斌,赵博成,等.珠海西区空气中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的初步研究[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2,

2(3):108-111.

[12]董海燕,古金霞,姜伟,等.天津市颗粒物中元素化学特征及来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

(1): 25-28.

[13]丁晴,刘建国,陆亦怀,等.广州亚运期间鹤山大气颗粒物及碳组分的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

35(7):43-49.

[14徐锋.乌鲁木齐市2011 年冬季PM2.5/PM10浓度特征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2012,26(2):81-111.

[15]Lai S C, Zou S C, Cao J J, et al. Characterizing ionic species in PM2.5and PM10in fourPearl River

Delta cities, South China [J].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 19(8): 939-947.

[16]王京,王初,陈振楼.贵阳市城区近地面PM10/PM2.5及重金属污染水平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

34(4):74-76.

[17]戴伟,高佳琪,曹罡,等.深圳市郊区大气中PM2.5的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12,33(6):1952-1957.

[18]马露,尹凡,宋瑶,等.武汉市秋冬季室内外空气颗粒物以及有机碳、元素碳的污染特征[J].城市环境与

城市生态,2011,24(6):25-32.

[19]包贞,冯银厂,焦荔,等.杭州市大气PM2.5和PM10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0,

26(2):44-48.

[20]李秀镇,盛立芳,徐华,等.青岛市大气PM2.5元素组成及来源研究[J].环境科学,2012,33(5):

1438-1445.

[21]李旭芳,初钧晗,于令达,等.北京市城区单监测点PM质量浓度变化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1,47(3):258-261.

[22]孙玫玲,穆怀斌,吴丹朱,等.天津城区秋季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J].气象,2008,34(10):

60-66.

[23]樊瑞强.郑州市区PM2.5的污染特征简析[J].科技资讯,2012(9):144. [21]洪也,周德平,马雁军,

等.沈阳地区PM10、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S1): 231-275. [24]黄丽坤,王广智.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及质量浓度变化特征[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

28(3):374-377.

[25]李伟芳,白志鹏,史建武,等.天津市环境空气中细粒子的污染特征与来源[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

(4):394-400.

[26]王京丽,谢庄,张远航,等.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

[27]王庚辰,谢骅,万小伟,等.北京地区气溶胶质量浓度及组分随高度的变化[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

(1):37-40.

[28]樊文雁,胡波,王跃思,等.北京雾、霾天细粒子质量浓度垂直梯度变化的观测[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

14(6):631-638.

[29]潘纯珍,陈刚才,杨清玲,等.重庆市地区道路PM2.5/PM10浓度分布特征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26(5):576-579.

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大不同。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在巴黎公社存在的日子里,尽管他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注,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他始终认为,身居伦敦,对巴黎事件的直接参加者发号施令是根本不行的。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最先树起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创立者恩格斯,同样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共产党宣言》发表2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恩格斯撰写的《反社林论》——这部被马克思誉为他和恩格斯理论的“百科全书”——发表八年后,恩格斯在新版序言中说,本书有许多地方是应该修改的,例如“关于理论自然科学的那部分,这里叙述得极其笨拙,有些地方现在本来可以表达得更清楚些。更明确些。……我理应在这里作自我批评。” 恩格斯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去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许可以用列宁的两句话做出概括:“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发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已经不适合“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历史条件,

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浅谈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论文摘要:现今,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以及后评价期,均是由环境监测数据来作为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nowadays,thedevelopment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workisfac ing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environmentalmonitoringi sthroughouttheentir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system.t heearlyevaluationperiod,constructionperiod,operationperio dandaftertheevaluationperiodof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 smentareallsupportedbyenvironmentalmonitoringdatawhichist hetechnicalbasisof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andhad thestrongsupervisionfunction. key words: environment;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评价提出了新要求。而构成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大部分环境监测、环境答理、环境监察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答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部门,负责为环境答理和环境监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答理

六书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汉代学者创立“六书”说,对文字学的发展是有巨大功绩的。此后一干多年的汉字研究,大多以《说文》为中心,“六书”为基本理论。过去的文字学者在讲汉字构造的时候,一般都遵循“六书”的说法,把汉字分成象形、指事等六类。“六书说”建立起了汉字构造学权威,在崇经媚古的时代里,研究文字学的人都把“六书”奉为不可违逆的指针。尽管他们对象形、指事等“六书”的理解往往各不相同,却没有一个人敢跳出“六书”的圈子去进行研究。大家写了很多书和文章,对“六书”的一些问题,诸如怎样给“转注”下定义,究竟应该把哪些字归人象形,哪些字归人指事,哪些字归人会意等等争论不休,但又争论不出有意义的结果来。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此举不够明智,白白浪费了很多精力,还影响了对文字学其他领域的研究。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里就曾说过:“。··…六书说能给我们什么?第一,它从来就没有过明确的界说,个人可有个人的说法。其次,每个文字如用六书来分类常常不能断定它应属哪一类。单从这两点说,我们就不能只信仰六书而不去找别的解释了。”‘〕裘锡圭先生评唐先生的话时也说:“这段话也许说得有点过头,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川,」为了完善汉字的结构理论,后代的学者试图突破“六书”理论的框架,作了许多改造“六书”的尝试,其中影响较大的学说有:清代学者戴震的“四体二用说”,1935年唐兰先生提出的“三书说”,1956年陈梦家等人提出的“新三书说”、当代一些学者提出的“平面结构”和“层次结构”以及北师大王宁先生提出的“结构一功能”分析法等等。这些学说的提出说明:虽然“六书说”为中国文字学奠定了基础,给古文字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但同时也应看到它的局限性。“六书”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第一,“六书”是分析近古文字亦即小篆的结果,它既不能全部解释古文字,也不能全部解释今文字。第二,“六书说”不够明确,历代的理解虽说大休相近,但也有不少歧异之处。“六书说”的问题的确不少,汉代学者对汉字构造的研究不可能十全十美。 “六书”理论是历史上汉字创制者与使用者总结出来的汉字形体结构规则,在近两千年的汉语文字学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的价值与功用是不可否认的。同时,也应看到,传统“六书”说是前人提出的一种汉字构形理论,如同历史上任何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一样,不能不受其产生时代客观与主观历史条件的局限,其有得也有失。 后人关于“六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六书”命名与划界是否合理,这实质上涉及“六书”能否涵盖全部汉字,是否与汉字一一对应的问题;二是造字之法与用字之法的讨论,这实质是涉及“六书”是否处于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问题。讨论者的分歧与争议,有的是《说文》本身历史局限造成的,有的则是讨论者认识上的差异所至。 实际上,在运用“六书”对汉字进行形体结构分析时,对于典型的只包含一种造字方法的汉字,可以作对应的分析。而对于蕴含多种造字方法的汉字,如有一种方式为主体,则可按主体归类;如其主体方式不明显,可只作分析说明,不必强行归类。 “六书”的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与后二书分属于不同层面,古代学者却将它们并列在一起。作为具有“重感悟,轻理念”的东方文化传统的我国古代学者来说,将其混同在一起,是不足为怪的(堪称中国古代学术经典的《毛诗序》中也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的说法,不仅将作为“诗之体”的“风、雅、颂”与“诗之用”的“赋、比、兴”相提并论,而且交错排列),但却给后来的研究者和使用者造成了不少麻烦,并形成了学术上的分歧。 争论多年的“六书”造字说与“四体两用”说没有本质上的太大的区别。我们不妨称所谓“六书”造字说为反映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包含不同层面的广义造字说,称“四书”造字说为专门说明汉字形体结构的狭义造字说,而戴、段提出“四体两用”说,不失为“快刀斩乱麻”的做法。 由于传统“六书”说存在分类界限不明和涵盖范围缺乏周遍性的争议,特别是难以说明小篆以前的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等)的构型规则,现代学者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汉字构形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如古文字学者提出的“三书说”。 应当指出,“三书说”将“假借(或表音字)”作为一种造字方法,其不属于对汉字进行形体结构分析的狭义造字说,而是反映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广义造字说。“三书说”将“象形”、“指事”、“会意”统称为“象形(或表意字)”,虽然避免了三者之间的纠葛,但对于人们认识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说,不免显得笼统。事实上,人文学科不能完全用科学方法来说明,任何造字理论都难以涵盖整个汉字、乃至一个时代或一种字体的汉字的构形规则。因此,在运用传统“六书”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来分析说明汉字结构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不要囿于历史的成说,不要受古人的局限,更不要陷入无谓的争论,以免白白浪费许多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其二,要注重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和规则性的探索,尽可能建立汉字构形的理性规则,以便为汉字教学和文字的信息处理服务;同时要承认语言文字约定俗成的性质,承认具象(或形象)思维在语言文字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认识语言文字现象的人文特征。其三,要认识文字构形规则的相对性和多元性,不可能一种规则能够无一例外地涵盖所有文字现象,也不要因为存在某些例外而否认规则的客观存在。 汉字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具有个性的文字符号。对于它的性质,至今说法不一。明确汉字的性质及其形成原因,才能更好揭示“六书”的真谛。 世界各国所使用的文字多种多样,但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萌芽,演变,成熟的历史,科学技术哲学也不例外。当代科学技术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演变发展而来的,并与近年来学术界崛起的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型领域——科学技术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科学技术哲学既是自然辩证法的当代范式,又是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进行哲学反思。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原本是19世纪中叶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尤其是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于转化定律和电磁转化理论)和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理论综合(细胞学和生物进化论),批判的汲取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辉煌发展,它被拓展为包括现代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科学思想史,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科学技术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研究领域――科学技术哲学。需要说明的是,在1995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将有授予学位权的“自然辩证法”学科专业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这标志着科学技术

哲学学科在中国的真正确立。其实这些变化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方面,20世纪中叶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的科学技术已不单纯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而成了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于是需要我们除了从哲学的视角,也从历史和社会学等不同侧面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即从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转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日趋科学技术化,我们需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社会本身进行研究,考察社会是如何在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到当代水平的,探索如何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与社会。 那么作为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呢?科学技术学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科学技术哲学是从哲学的维度上研究科学与技术,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反思。它从科学技术本体论,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论,科学技术价值论五个方面为科学技术学提供重要的哲学基础。 以上是从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内容讨论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下面从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史来认识科学技术哲学。 其实在西方是没有科学技术哲学的,西方只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哲学,顾名思义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而且在西方主要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西方科学哲学最早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不过当时只是作为认识论的

浅谈如何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摘要:近几十几年来,环保问题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而环境质量监测作为环保工作的基础环节,贯穿于整个环评体系,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谓举足轻重。本文从环境监测的概念、工作现状出发,并针对环境监测的现存问题提出具体措施。 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几十年来,国人从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到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是历史性的进步。环境监测因其可以有效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一直为国家环保部门所重视,并被视为环保的基础性工作。而当前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使得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成为当前的大势所趋。本文从人员、技术和管理工作三方面,指出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以上情况,提出提高监测人员素质、重视监测技术仪器、健全管理体系等设想,为环境监测的研究抛砖引玉。 1.关于环境监测 染因子浓度进行准确测定,并观察其变化趋势,分析其对环境影响程度的科学行为,以方便相关政府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监督,防止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惩戒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与个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主要的职能是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它不仅为人们了解环境质量、进行正确的环

评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管理措施、立法机构的环保立法工作提供科学而具体的客观依据。 2.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现状 计量认证工作,严格把关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接下来的三十年间,我国颁布一些相关法律制度,对监测机构的工作进行了逐步细化的规范。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已经成功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工作涵盖范围涉及到监测工作的各个步骤和相关环节。而国内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也初步形成了,目前许多污染因子都有了相关的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此外,相关部门还定期进行环境质量报告,公示于众。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成功构建了覆盖城镇和农村的巨大监测网络,对我国环保事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1.参差不齐的环境监测人员素质 基层环境监测机构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学历低下和道德水平低下,不能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而因为缺乏专业培训,他们的专业水平非常有限;又因为监测机构中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他们知识更新慢,难以接受新思想、新技术。以上等等因素,都使得疑难问题出现时,难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基层环境监测机构的人员结构极不合理,复合型

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

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 导读:本文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具个性的文字符号。对于它的性质,至今说法不一。明确汉字之性质和揭示“六书”之真谛,可以说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 科学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指出,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1、表意体系,……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2、通常所说的表音体系,它的目的是要把词中一连串的声音模写出来。”(《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的这个论断,不仅着眼于文字记录语言的本质特性和文字构形的基本依据,而且也着眼于汉字的整体系统和构形特点。 在记录语词的职能上,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并无根本区别,其区别只在于连接词的纽带是词义还是语音。汉字在表义与表音的相互促进中,一直顽强地坚持固有的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增强其表意功能。这表现在三个方面:1、当汉字所记录的词所指的事物发生了变化,汉字总是及时地调整其字符。如“寺”原从“又”(表主持),后改从“寸”(表法度);“炮”原从“石”,后改从“火”等。2、

汉字中的假借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汉字演变的一种规律。如“辟”转为“避”、“僻”、“嬖”,“因”转为“茵”,“舍”借为舍弃加“手”旁,“须”借为等待加“立”旁,等等。3、从早期形声字的来源看,它们不但不是表音性的产物,而且明显是汉字顽强地维持其表意体系的结果。如“考”为加“老”而成,“祝”为加“示”而成,等等。即使形声字里的声符,有一部分还具有区别词的作用。如“逃”与“迢”,“鹄”与“鹘”,“没”、“漠”与“沫”,等等。由此可见,汉字,包括形声字,是以意符为纲的。 二、《说文》与“六书” 首先必须明确,《说文解字》是处在语文学时代,其起始目的是为了“正字”,即为了正确地认字和写字。《说文叙》就是阐明认字和写字两大问题。不过,由于许慎博学多能,对汉字形体又深思熟虑,全面考察,因而使其成就在客观上突破了原来的目的,以至于引起后来学者浓厚的兴趣,并据此而作进一步的探讨与钻研,把它看成一部文字学的专著。传统文字学称作“小学”,开始也表明其起点是很低的识字教学,只是由于两汉经学今古文斗争中古文经学家的推崇,“小学”才上升为考证和释读儒家经典的津梁,即讲解古代文献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而有了崇高的地位。 其次,对于“六书”,班固引刘歆称为“造字之本”。所谓“造字”,当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汉字的整体系统而言,即把语词转化为文字;二是就汉字的单个形体而言,即单个字形如何体现所记载的语词。许慎所说“作书”当指后者,且云“厥意可得而说”。因此,“六

浅谈对哲学的认识

浅谈对哲学的认识 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对其他所有学科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学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作为一个受过党和国家教育的中国公民,我自然最信奉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的意义。简单说,哲学有以下几种作用。一是作为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基本的方法论。比如,共产党人在遇到问题时会用马哲原理的方法分析并解决;而虔诚的信徒则会祈祷,膜拜。二是形成一种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三是作为其他学科研究深入的一种方法,为进一步取得突破寻找切入点,是其他学科的总纲。就如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根本大法一样,起统领的作用。 哲学是深刻的代名词,是思考者的专享奢侈品。 中国古代有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尤以春秋时期为甚。孔子,老子,孟子,等等。虽然他们的思想各有异同,但都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西方哲学当以苏格拉底为始祖,后来的黑格尔,费尔巴哈,柏拉图,尼采,以及近代的罗素,卢梭,叔本华等等,对西方社会进步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相比之下,中国的古代哲学,更擅长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从长远去分析,注重对“人”的研究;而西方哲学,则擅长从“理”的脉络去分析,更具体,也更客观。 还记得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当时中国总理朱镕基,我国得以全身而退。西方很多国家遭受重创。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原理的著作,曾在西方国家的街头巷尾风靡一时。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模式存在的根本矛盾,人们想从那里获得答案,寻找解决的办法。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哲学与宗教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哲学的分析论述更为科学,更为严谨。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哲学与宗教只是表述的方式不一样,意思大致相同。宗教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教育人们要诚实守信,要善良仁慈,要勤俭节约,等等。只是在某些具体的禁忌上有所不同。西方人信奉耶稣,但具体门派类别很多;佛教也有不同类别,但都信奉释迦牟尼;伊斯兰教的真主,穆汗默德,下面也分很多教派,并互相争斗不止。中国人则总体上信奉孔子,文化也受其儒家思想颇深。他们都是绝顶聪明又有智慧的人。很多宗教学说和论断,随着科学的进步,不断得到验证。比如释迦牟尼的空性理论,越来越接近于当前量子力学研究取得的成果。

浅谈对哲学的认识

浅谈对哲学的认识 众所周知,哲学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解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身处当今社会的我们除了应该认识并明确哲学在历史上的影响,也要了解哲学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哲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所涉略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举凡有关自然、社会、思维和人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几乎没有一个不曾归属哲学的研究范围。但这些问题之间又不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和“抽象同一”,在哲学的“问题域”中有一类问题是哲学需要着重加以解决的基本矛盾,一切哲学派别在本质上回避不了、必须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回答,因而是各种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他的解决规约和影响着其他哲学问题的原则、方向的解决。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基本问题的时候,存在和物质、精神和思维都是作为哲学的最一般、最基本的范畴而出现的。但严格说来,存在和物质并不完全是同一个范畴。从哲学范畴的逻辑序列来看,存在才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范畴。从逻辑上说,首先要肯定世界的存在,才谈得上探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存在是概括世界的最大普遍性的最抽象的范畴,又是潜在的包含一切的最具体的范畴,只是其具体性尚未确定的显露出来,因而又常被看做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范畴。但是,当我们提出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的问题的时候,存在同物质范畴一样,已具有在同思维或精神的对立中被规定的规定性,它也就是被当作和物质是同一层次或同等程度的范畴来使用了。此外,思维、精神本来是在人类产生以后出现的现象,思维精神只是适用于人类的范畴,为什么在哲学中它们也成了同存在、物质对偶的最一般的基本范畴呢这是因为,人们是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来考察世界的,人既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又是一种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人的存在和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自己的意识思维同外部存在的世界的关系。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时候,一方面面对着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往往按照自己存在和活动的特点来看待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不仅把自己特定的思维、精神这种属性赋予物质世界,而且把它无限的普遍化甚至实体化,使之成了超物质的创造本原,于是就产生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哲学要从总体上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要给人以智慧,教导人们善于处理自己和驾奴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首先就必须考察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哲学的其它问题的展开哲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是以对这个问题的考察和回答为起点、为中心的。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学习哲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理论上来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但究竟怎样结合,还是要从实践中去获得和体会,所谓实践出真知。真正的哲学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社会、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人类总方法论的发现就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例如:卫生间有两只顶灯,其中有一只灯时明时暗,因为有另一只灯,就没有及时修理,所以时而不用,一用就时明时暗。终于有一天比较闲暇,打开开关一看,是接头接触不良。拧紧之后,问题就解决了。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空间问题。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也是空间手段。等待没有出路,解决不了问题。问题自在而超越,如果不积极应对,就不会自然解决。时间解决不了问题。再联想一下,车子坏了,鞋裂缝了,扣子掉了,家用电器坏了等,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空间问题。就是在具体的某一空间出了问题。出问题的原因也是空间原因。因为在共有的时间流程中,其他空间并没有出现问题。空间决定一切!从实践中总结理论、检验真理是人类社会千年发展总结出来的经验,哲学只用应用到实际中才能显现出其本真。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

浅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介绍了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完善质量管理的技术、能力、人员、物质、经费保障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保证监测数据满足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要求的重要措施,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执法和科研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根本前提。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保障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为保证环境监测质量而实施的各种管理行为的总和。环境监测活动包括水、气、声、土壤和生态监测等领域,涉及方案设计、点位布设、采样、现场测试、样品运输、药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数据审核、综合分析和评价等所有监测环节。环境监测管理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资源保障等多方面内容。 1.1 技术保障 为保证监测活动的规范性和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各领域的监测活动都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规定了各种监测行为的技术要求。到目前,以颁布了20余项监测技术规范以及包括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海水、生物、噪声、土壤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在内的近50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对环境监测活动进行质量控制是监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标准不仅是开展各项监测活动的依据,也为实施监测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保障。采样点位或断面的设定原则、监测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需求、监测行为的操作技术要求,监测仪器调试的技术指标要求、质量控制手段的选取、质量控制频次的要求、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指标合格性判断依据、实验室用水及化学试剂的基本要求等等,所有的质量控制行为都是以监测技术要求为基本依据的,所以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是监测质量管理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监测手段和技术也不断进步,对现有方法进行及时论证。清理和修订,尽快填补有机污染监测、在线监测、自动监测、应急监测和快速监测等领域监测方法的空白,加大标准方法的前期可研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的研究和转化,开展与监测方法相配套的质控技术研究,建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等,都成为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六书说

六书理论 第一节“六书说”的提出及其发展 “六书说”是最早也是传统分析汉字结构类型的理论。 “六书”这个名称,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周礼·地官·保氏篇》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1】但其中对六书只有一个总名称,而没有具体细目。到两汉时期,对此有具体说明,主要有三家。 班固的“六书说”。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2】 郑众的“六书说”。东汉的郑众曾经注解过《周礼》,写成《周礼解诂》一书。该书后来亡轶,但东汉郑玄的《周礼注》保留了郑众《周礼解诂》的一些内容。郑玄注云:“郑司农(按:即郑众)云: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3】 许慎的“六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4】 以上虽然分成三家,但实际上出自同一个源头。前人考证认为,班固的《六艺略》完全照录西汉末年刘歆的《七略》而来,所以,班固对六书的说明,实际上就是刘歆的认识,班固的六书观也就是刘歆的六书观。又根据记载,刘歆教授的学生中,就有郑兴、贾徽。郑兴把自己从刘歆那里得到的小学知识传授给儿子郑众。贾徽是贾逵的父亲,而许慎就是贾逵的学生。汉朝的学者,很重视学术传承,因此,三家的“六书说”实际只有一个源头,他们对六书性质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班固谈到六书的性质时说“造字之本也”,也是郑众和许慎的共同认识。 三家的“六书说”虽然出自同一个源头,但内部也有差别,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体名目有出入。班固的六书名称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则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只有象形、转注、假借三书的名称相同,其余三书则各有出入。 第三,比起前两家来,许慎的“六书说”有很大发展。前两家的六书,只有具体名称,没有解释。许慎的六书,不只有具体的名称,还有定义,并在每一书之下举了两个例字。虽然由于认识、字数、押韵的限制,其定义有不严密的地方,但是,在文字学的初创时期,这已经十分难得了。许慎的定义和例字使六书的内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东西;但是如果要细细问起马克思主义具体内容是什么,到底是哪种哲学,可能许多人一时半会儿也是答不上来的。尽管从高中开始便接触马克思主义,但在那时,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是一行行晦涩难懂的,但又不得不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的句子,而其后蕴藏的内涵,却没有真正了解。 到了大学,开始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门课程。老师通过各种生动的例子来解读剖析晦涩的理论性的文字。渐渐地,觉得这一门哲学是如此地贴近生活。他虽然精简概要,但如同艺术一般,完全是脱胎于现实,却又对现实有了高度的总结概括,并且整理出了普遍的意义。比如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不管你开心或不开心,日月星辰依旧东升西落,春夏秋冬依旧依次更替。在这一个物质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如尘埃一般。但人类又可以通过不停地实践,总结出客观规律,并加以利用来改造客观世界。又比如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又具有特殊性,而这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但要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来,就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矛盾的特殊性。还有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能一竿子打死,不能过于绝对地定义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而要将它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对于蒋介石,虽然是国民党人士,但也不能否认其在抗日战场上所发挥的重要的作用。再比如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理,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主观臆断。对于某一件未知的事情,我们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考证,全凭想象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主观的,不免有错误,这一切又与物质的第一性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且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充实的。马克思主义也许会存在一些纰漏,但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充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生活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它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更好地为人处世,更好地学习生活。它与生活紧密地相连,学习它不只是枯燥的理论,还可以加以利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的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还处于比较浅显的阶段,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简单的。但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还是入门了。已经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符号化的口号,而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哲学。 今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还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理论还是要学习的,虽然有些晦涩,但却是精华; 第二,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多与生活相联系,多与自己的人生相联系,通过对具体的生活实例的理解剖析,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第三,自己还是要多思考,多思考生活,其实所有的一切的都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比如生活、艺术、哲学、文学甚至战争。多多思考有助于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而将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浅谈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全程质量控制

浅谈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全程质量控制 随着PM2.5监测技术的逐渐推广,人们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也越来越关注,而除却PM2.5以外,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总悬浮微粒以及酸沉降等颗粒状污染物也是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本文笔者结合目前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阐述,并提出了大气监测全程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标签:大气环境;环境监测;问题;现状;对策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并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无论是其工作内容还是所监测环境样品的成分,都非常复杂,包括环境质量策划、环境保证、环境控制以及环境监督等内容。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时,应当要严格遵守相关监测计划和规程,充分贯彻落实标准监测步骤,并保证每一个工作步骤的进展都随时处于受控状态,这样才能够把握好监测质量,为监测工作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精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1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质控方式较为单一,新技术控制标准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大气环境监测质控方式比较单一,部分单位仍旧是以数据对比、平行样测试、密码样测试以及加标回收等方式为主,整个监测工作中缺乏比较系统性地评价。虽然随着近年来科學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型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出现,如自动空气在线监测系统等,然而这些新监测技术的控制标准与要求尚不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1.2 质控体系不够健全,缺乏质控全过程管理 现阶段的大气环境监测机构均都设有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组织等质控体系,并且为了能够让质控体系有效发挥出其功效。目前的系统环境质控体系仍不够健全,其工作主要还是在实验室内展开,而并未切实落实到位,因此导致了职能稍显单一。再者,部分质控工作并没有实现全过程管理,其实验室建设及计量认证建设比较滞后,经费也有所不足,因而使得质控工作太过局限性。 1.3 现场监测管理不足,影响监测数据实用性 现场监测是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然而部分大气环境监测机构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现场监测的重要性,其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对现场监测的管理不足。例如,设置与采样大气环境监测点是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其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监测人员往往并不落实好现场监测。

浅谈对书法理论的一些认识

书法理论之我见 书法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学书者长期有效的艰苦练习,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学养水平,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老辣沉雄的字内功夫给人以美的感受外,书写者通过作品反映出的学识素养也是感染读者重要的因素。因此,中国历代书家都主张“字内功夫字外求”,道出了学习书法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颇发人深思。 书法理论的原初存在形态是泛化的,这不仅表现在观念的多维性方面,也表现在书法的物态化与文字工具性矛盾所导致的理论阐释的融合性方面。也就是说,最初的对书法的论述就未必一定是一个纯粹的课题。或者说,对文字的论述同样为最初的书法理论所包容,书法理论中对造字神话的赞美和对文字书写中政治意义的颂扬都反映了文字与书法的不能分割。混沌模糊、包罗万象是最初理论的一大特征,如果一定要从中分缕出文字的研究或是书法的研究,不但不符合理论的原初状态,而且对书法起源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多大益处。 从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来看,学习书法理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学习理论,能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书法。书法艺术在它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受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各不相同的艺术形态,乃至每一种审美时尚,每一种风格,每一种技法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时代内涵。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用狭隘的、“道德”的眼光,

凭个人的好恶去任意否定某种风格或简单地肯定某种风格;才能从历史的发展中去正确认识某些书家某些流派的得失功过,从而在追摹临习他们书迹的时候能自觉地扬长避短。 西周时期出现的六书理论构成书法理论的滥觞形态。在西周时期,六书作为“六艺”中的一艺,成为贵族教育的必修学科。“六书”一说最初见之于《周礼》,但只有六书之名,没有具体的内容,后经汉代学者阐释才得以厘清。在过去,我们对六书理论常常偏于从古文字学立场去加以探讨,而很少从书法美学、艺术学立场观照它的价值,因此书法家们大都视它为一种专门之学,甚至有误认为只有专攻篆书者才有必要深究它,而习行草书者则与它基本无关。但事实上,六书理论可以说是最早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基本观念与审美立场。 作为中国书法的奠基学说,六书理论从空间结构、审美观念两个方面确立了书法理论的基点。“六书”理论的“象形”“指事”“会意”构成空间结构的三大基本元素,而“转注”、“假借”“形声”虽然在结构形态方面并不完全是“观物取象”的立场,但表现在结构形态方面也还是被视为立足的根基。 第二,学习书法理论可以增加艺术创造的自觉。书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它是中国特有的、以文字造型为载体,以情感抒发为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世界上国家民族可谓多矣,而很多国家,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然而他们的文字却没有发展成中国式的书法艺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和中国(汉民族)的思维习惯、民族心理、审美习尚等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在看待书法艺术本质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学习意义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及学习意义 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中学到大学我们一直 没有停止过学习马克思主义, 记得刚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还是很懵懂, 虽然很多的理论知识都了解了, 但是却不是非常明白其中的深奥。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和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以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开始愈加深刻起来。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更加严肃认真起来。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基本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 19 世纪 40 年代由马克 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 放的学说。它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也是工人阶级政党 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更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 一个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了三个大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它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由于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基础、 条件和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的继承和吸收人类关 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最终出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可 以说它是 19 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无产 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即人的解放学。 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 是无产阶 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1840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这个世界由此开始走向全新的光明的道路。 蕴含深刻的道理。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 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但是,同时,唯物史观并不是一种封闭的、主观思辨的逻辑体系, 它没有穷尽真理, 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宽广的道路。它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换言之,就是唯物史观同样是一种时代的、 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同样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新的内容。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的传统, 是一种真理相传、 真理积累和真理探索的传统。 一方面,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基本理解: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及学习意义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及学习意义 政治学与行政学 王琦琪 13820092200457 对于每个生长在大陆的中国人来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些词都不会陌生,仿佛提起政治,无外乎就是这些,以至于作为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总会被问到政治学是不是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常被我们挂在口头上,但真正能了解它的又有几个人呢?初中、高中的教育只是让我们知道,中国最先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长期的、不求甚解的灌输,甚至让我们对关于“马克思”的一切产生了抗拒情绪。我们常常自以为是的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非就是告诉你“世界是物质的”、“要辩证的看问题”,殊不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试想,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红色政权是否还会产生,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是否还会燃起,是否还有关于真理的大检验,是否还有现代化的新中国……不可否认,这一切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让我们期盼着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与其他一切哲学相区别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能很好的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的缺陷。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如果说一般的哲学学术是意识形态上的幻觉,那么就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粉碎了笼罩在哲学学术上的意识形态神话,并且把自觉地发现和揭示社会现实的任务交给了哲学学术。而其本身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理论为导向,立足于现实生活,解决发生在人们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再通过这些问题发现其内在本质,完善理论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活着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并不是专属于某一民族的哲学,而是国际性的学说,在全世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在各个民族和地区生根发芽,与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以中国为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地辩证地认识、评价和运用-六书说

历史地辩证地认识、评价和运用“六书说” 苏宝荣,李 智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6) 摘 要:要说明的问题有三点:(1)辩证地认识 “六书”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历史地说明传统“六书”理论的得与失;(2)采取更加达观的态度认识“六书”造字说与“四体两用”说的联系与区别;(3)人文学科不能完全用科学方法来说明,正确把握未来汉字构形研究的导向。 关键词:历史辩证的观点;“六书”造字说;“四体两用”说;汉字的人文性中图分类号:~1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05)06!0069!04 以“六书”离析字形,因形以说音、义,是许慎著作《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基本原则。汉代的“六书”理论,是许慎著作《说文》的基础。 “六书”之名虽非许慎独创,然“六书”理论的最后形成却应归功于许氏。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义: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其具体所指,未作说明。 “六书”细目始于汉代刘歆的《七略》。后来班固和郑众也分别列举了六书的条目:班固《汉书?艺文志》:“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以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注《周礼》,以为“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然而,也仅是列举名目,未作说解。 而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则对“六书”理论作了全面的阐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 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爱,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并且用他的“六书”理论逐一分析了《说文》所收录的数千个汉字,从而揭示了汉字形体结构的系统性和规则性,建立了汉字的形义体系。此后至今,一千八百余年间,文字学者虽然对许慎“六书”的次第略有调整,对每书具体所指及其分合略有异义,但基本上沿用了许氏的“六书”说。 一、历史地说明传统“六书”理论的得与失, 辩证地认识“六书”定义的内涵与外延 “六书”理论是历史上汉字创制者与使用者总结出来的汉字形体结构规则,在近两千年的汉语文字学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的价值与功用是不可否认的。同时,也应看到,传统“六书”说是前人提出的一种汉字构形理论,如同历史上任何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一样,不能不受其产生时代客观与主观历史条件的局限,其有得也有失。 后人关于“六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六书”命名与划界是否合理,这实质上 !收稿日期:2005!06!19 作者简介:苏宝荣(1945! ),男,文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师范大学校长,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学、辞书学与文字学研究。李智(1979! ),女,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学与辞书学研究。2005年11月第28卷第6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ebe i N or m al u n ivers it y (Ph iloso p h y and S ocial S ciences e d ition )N ov.2005 """"""""""""""""""""""""""""""""""""""""""""""""""""""""""""" V o l .28N o.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