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知识点积累

高中语文知识点积累

高中语文知识点积累
高中语文知识点积累

知识点1 常见易混词语

【爱好·嗜好】都有喜好之意。“嗜好”一般用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嗜好”指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的过程。“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没有声音或吵闹的环境。

【黯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岸然”指严肃或高傲的样子。

【把戏·伎俩】都有杂技之意。前者除“杂技”的意思外,多用来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色彩浓厚)。

【颁布·公布】都有发布之意。“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公布”指(政府机关的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暴发·爆发】都有突然发作之意。“暴发”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也指突然发作,

如山洪暴发、暴发瘟疫等。“爆发”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如火山爆发;也指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

【庇护·袒护】都有保护之意。“庇护”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包庇、袒护。“袒护”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

【编辑·编撰·编纂】都有编写之意。“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撰写。“编纂”指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

【辩驳·辩论·辩白·辩解】都有说明之意。“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

意见。“辩白”指说明事实,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表扬·表彰】“表扬”的对象一般是好人好事,“表彰”的对象是伟大功绩或壮烈事迹等。“表扬”方式较为随便,可书面,可口头;“表彰”方式较为严肃、庄重,往往要做决定,授予称号、勋章,建纪念碑等。

【不必·未必】都有否定之意。“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

【草拟·起草】都有拟初稿之意。“草拟”指起草、初步设计。“起草”指打草稿,使用范围较“草拟”广。

【查看·察看】都有看之意。“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充斥·充满·充溢】都有满之意。“充斥”指充满、塞满(含厌恶意)。“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充溢”指充满、流露。

【踌躇·犹豫·迟疑】都有拿不定主意之意。“踌躇”着重指在具体行动上拿不定主意,多用于书面语。“犹豫”泛指拿不定主意,多指内心活动,有时也指行动,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迟疑”往往从时间角度来说,指在应该拿定主意时拿不定主意。

【筹备·准备】都有提前谋划之意。“筹备”指筹划、准备,程度比“准备”更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重大的事情。“准备”指预先安排或筹划,多针对一般行动。此外,“准备”还有打算的意思。

【从而·进而】“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大抵·大概】都有估计之意。“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而“大概”只表示约数。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

【度过·渡过】都有从一侧到另一侧之意。“度过”用于时间。“渡过”指由此岸到彼岸。

【遏止·遏制】都有阻止之意。“遏止”指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汹汹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情绪,有时也指某种力量。

【发愤·发奋】都有努力之意。“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发奋”指振作起来,开始行动。

【扶养·抚养·赡养】都有养之意。“扶养”侧重于养活。“抚养”除“养活”的意思外,还包括教养、爱护的意思,用于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和教养。“赡养”指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抚育·哺育·抚恤】都有照顾之意。“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使很好地成长。“哺育”指喂养,比喻培养。“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干涉·干预】都有过问别人之意。“干涉”着重于强行参与,横加阻挠,多指采用粗暴强硬的手段过问或制止,迫使对方服从。“干预”着重于过问别人的事。

【功夫·工夫】“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工夫”一般指时间、时候。

【固然·虽然】都有转折之意。“固然”侧重于承认某个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转折。“虽然”用在主语前或后,比较自由,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与其呼应。“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

【贯串·贯穿】都有穿过之意。“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也指“连贯”,强调连缀性。“贯穿”指穿过、连通;也指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强调穿过其中。

【国事·国是】都有大之意。“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可用后者,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还·又】二者都可以表示动作再一次出现,但“还”主要表示未实现的动作,“又”主要表示已实现的动作。

【何必·何苦】都是副词。“何必”指用反问的语气来表示不必要。“何苦”意思是何必自寻苦恼,指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基于·鉴于】都可做介词。“基于”指根据。“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

【即使·尽管·虽然】都有表示情况之意。“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和“虽然”都表示一种事实。

【急躁·暴躁】都有激动之意。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急躁,容易发怒,不能控制情绪。

【继而·既而】都是连词。“继而”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既而”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后不久。

【截止·截至】都有停止之意。“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强调停止。“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强调时间。

【界限·界线】都有分界之意。“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也指尽头处,限度,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一般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多用于具体事物。

【接受·接收】都有接纳之意。“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或收取(给予的东西)。“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前者的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

【开辟·开拓】都有开始之意。“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创建。“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

【流传·留传】都有传下来之意。“流传”多指事迹、作品、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

【漫延·曼延·蔓延】都有延伸之意。“漫延”常形容水满后向四周扩散。“曼延”指连绵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多用于山脉、道路)。“蔓延”则指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既可以指抽象事物,也可以指具体事物。

【年轻·年青】“年轻”指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但它所指的年龄不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用于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也可以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年青,处在青少年时期。

【赔偿·补偿】都有补之意。“赔偿”指因自己的行动使他人或集体受到损失而给子补偿。“补偿”指抵消(损失、消耗),补足(缺欠、差额)。

【轻率·草率】都有随便之意。“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祛除·驱除】都有除掉之意。“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驱除”指赶走或除掉。

【权力·权利】都有利益之意。“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与“权益”相同,跟“义务”相对,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溶化·熔化·融化】都有变化之意。“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其中后一个意思与“融化”相同。“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成液体。“融化”可以指冰、雪等物质变为水,但更多地用于抽象的事物。

【审定·审订】都有审查之意。“审定”指经过审查之后做出决定。“审订”指审阅修订。

【申明·声明】都有说明之意。“申明”指郑重说明。“声明”作动词时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用于正式场合);作名词时指声明的文告。

【施行·实行】都有行动之意。“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也指按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体察·体恤】都有体会之意。“体察”指体验和观察,宾语多是生活情况等。“体恤”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宾语多为人。

【推脱·推托】都有推辞之意。“推脱”指推卸、推辞。它着重指摆脱、开脱责任、问题、事情等,使与自己无关。“推托”指借故拒绝或推辞,其对象是指别人请求的事。

【违反·违犯】都有违背之意。“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

【未免·不免】“未免”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如“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等)以及数量词(如“一点、一些”等)合用。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免不了。

【误解·曲解】都有不正确之意。“误解”作动词时指理解得不正确,作名词时指不正确的理解。“曲解”指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

【形迹·行迹】都有踪迹之意。“形迹”多用来指举动和神色,也用来指痕迹、迹象。“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一概·一律】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义气·意气】都有气概之意。“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主观和偏激产生的情绪。

【以致·以至】“以致”是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形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也可以说“以至于”。

【营利·赢利】都有利润之意。“营利”指主观上谋求利润。“赢利”可作名词“利润”讲,作动词时侧重于客观上获得利润。

【原形·原型】都有原来之意。“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或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暂且·姑且·权且】都有暂时之意。“暂且”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重在强调让步。“权且”重在强调迫不得已。

【振荡·震荡】都有振动之意。“振荡”主要是物理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作客·做客】都有别处之意。“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知识点2 常见易混成语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之意。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

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之意。但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应付周到之意。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都有旅途辛苦之意。但前者重在远行艰辛;后者重在长途奔波忙碌。

【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但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于力量相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都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主张与众不同之意。前者侧重显示特点;后者侧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彬彬有礼·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但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博闻强志·见多识广】都有见识广之意。前者侧重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用于书面语;后者侧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都有快的意思。前者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传播,风行一时;后者指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言语或消息流传得极快。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之义。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的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不谋而合·不约而同】都指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看法、行动一致。前者侧重人们的意见、观点等;后者侧重用来形容人们的动作行为等。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前者表示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不闻不问·漠不关心】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但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步履维艰·寸步难行】都可指行走困难。但前者一般只用于老年人或有病之人;后者常比喻处境困难。

【惨绝人寰·惨无人道】都有狠毒残暴之意。但前者语义重,强调人世间从没有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强调无人性,不讲理,常用来形容人。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有不整齐的意思。指人时,前者侧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区别;指物时,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畅所欲言·推心置腹】都有说出自己心里话之意。前者重在尽情地说;后者重在待人真诚。

【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都指讲听惯听厌的话。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后者重在话没有新意。

【乘人之危·落井下石】都表趁人危难之时去侵害人家。但前者重在别人遭遇苦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后者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出尔反尔·反复无常】都表经常变卦。但前者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重行为上的变化无常。

【出神入化·炉火纯青】都表达到的境界很高。但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穿凿附会·牵强附会】都表生拉硬扯。但前者指硬把讲不通的道理,牵强解释;后者是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在一起。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但前者强调互相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春风得意·满面春风】都有高兴之意。前者侧重于神态,后者侧重于表情。

【大吹大擂·自吹自擂】都有吹嘘之意。但前者吹嘘的可以是别人;后者则只能是自己。

【大发雷霆·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前者侧重发怒时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

【大公无私·铁面无私】都表示没有私心。前者指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大海捞针·海底捞月】都指白费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则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而已。

【大庭广众·众目睽睽】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低三下四·低声下气】都形容卑恭、无骨气。但前者重在卑恭下贱;后者重在恭顺小心。

【顶礼膜拜·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

【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都有与众不同之意。前者指独自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格,强调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后者指另有一种风格特色。

【咄咄逼人·盛气凌人】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但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但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准备。前者重在预防灾祸;后者重在为将来做准备。

【风言风语·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但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锋芒毕露·崭露头角】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但“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前者还可喻骄傲自负;后者不能。

【改邪归正·弃暗投明】都指从坏的方面转到好的方面来。前者侧重不再做坏事;后者侧重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苟且偷安·得过且过】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但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无大志。

【狗尾续貂·画蛇添足】都有将东西放在后边而不好之意。前者指拿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后者比喻多余的事,反而显得不恰当。

【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之意。前者侧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多含贬义;后者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因规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之意。但前者偏重在不求进取;后者偏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光明磊落·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之意,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前者侧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后者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含糊其辞·闪烁其词】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前者重在说得含混不清;后者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悔过自新·痛改前非】都有改正错误之意。但前者重在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彻底。

【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但前者重在脸皮厚;后者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

【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但前者偏重于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

糊里糊涂地生活。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但前者有“画饼”的行动;后者只表示“空等、空望”。

【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但前者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回味无穷·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但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魂不守舍·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疾恶如仇·深恶痛绝】都可形容非常痛恨。前者为形容词,重在仇恨坏人坏事;后者为动词,重在对某人某事的厌恶、痛恨。

【洁身自好·明哲保身】都指怕招惹是非。但前者作褒义词时重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作贬义词时多指怕惹是非;后者用作褒义词时,偏重指处世待人,十分明智,用作贬义词时多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是不讲

原则的自由主义的表现。

【居心叵测·高深莫测】都有难以推测的意思。前者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形容估摸不透。

【厉兵秣马·严阵以待】都有做好战斗准备之意。但前者重在人员的行动;后者重在整个军队排好阵势,等待敌人的来临。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都可表示清楚记得往事。但前者重在过去情景的再现;后者偏重在记忆像新的一样。

【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但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对景物的留恋。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前者侧重在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后者侧重于满眼都是,而且多用来形容珠宝、货物和书籍。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六神无主·心惊肉跳】都形容惊惧不安。但前者偏重在心情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后者偏重在心神不宁、不安,害怕不好的事临头。

【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但前者重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后者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目光如豆·鼠目寸光】都可形容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但前者偏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强调眼光近,看不到将来。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都形容紧迫。但前者多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中性词;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丧尽天良·丧心病狂】都有心肠坏,做事凶狠之意。前者侧重心肠坏;后者侧重做事凶狠,言行荒谬、凶狠残忍。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

【死气沉沉·万马齐喑】都形容无一点生气。前者偏重指气氛压抑,用于人时有不愿讲话之意;后者重于不敢讲话。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谈笑风生·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之意。前者侧重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指平时谈话;后者侧重于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谈话。

【天花乱坠·娓娓动听】都有说话好听之意。前者形容说话十分动听,却是夸张而不切实际,含贬义;后者形容说话生动,使人爱听,含褒义。

【推陈出新·新陈代谢】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前者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后者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

【望风而逃·闻风丧胆】都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害怕的意思。但前者重在吓得连忙逃跑;后者重在吓破了胆,丧失了勇气。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都有色彩繁多之意,后者还含有色彩鲜艳之义,多有赞美之情。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之意。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密,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习以为常·司空见惯】都有经常见到之意。前者指习惯了就当作平常的事,强调觉得很平常;后者形容常见之事,不足以为奇,侧重于不觉得奇怪。

【瑕不掩瑜·瑕瑜互见】都指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之意;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无主次之分。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都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之意。前者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后者重领会,一般指一方。

【徇私舞弊·营私舞弊】都指为私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但前者指屈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后者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

【杳如黄鹤·杳无音信】都有见不到之意。前者侧重指一去不见踪影;后者侧重指一直得不到对方的消息。

【洋洋大观·洋洋洒洒】都有内容多的意思。前者侧重指数量和种类多得可观;后者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长。

【一笔勾销·一笔抹杀】都含有全部销去之意。前者指账目、嫌隙、隔阂等;后者指对成绩、优点等全盘否定。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

【众目睽睽·众目昭彰】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前者只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后者则指群众的眼睛看得清楚。

【自鸣得意·自得其乐】都有很得意之意。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知识点3 常见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1.句号,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2.问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比如,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比如,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使用问号应以句子表示疑问语气为依据,而并不根据句子中包含有疑问词。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

比如,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谁也不见,什么也不吃,哪儿也不去。

我也不知道他究竟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3.叹号,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

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

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比如,你给我住嘴!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比如,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

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比如,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比如,这点困难就把我们吓倒了吗?!

4.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用于下列各种语法位置:①较长的主语之后。比如,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

为观止。②句首的状语之后。比如,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③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比如,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又如,(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④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比如,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我追求真理的思想。又如,那姑娘头戴

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⑤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比如,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又如,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逗号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①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比如,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

调走了。又如,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②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比如,哎哟,这儿,快给我揉揉。又如,大娘,您到哪儿去啊?再如,喂,你是哪个单位的?③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比如,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

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或“及”进行连接,“以及”或“及”之前应用逗号。

比如,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5.顿号,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比如,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比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

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比如,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用短横线连接号,不用顿号。比如,2010-03-02。

6.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

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7.冒号,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比如,(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间:8月15日至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比如,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提示性话语)

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有150多座,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非提示性话语)

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

比如,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有停顿)

这事你得拿主意,光说“不知道”怎么行?(无停顿)

8.引号,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比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

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

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比如,“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9.括号,标示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是句子的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末点号

之后。

10.破折号,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

折号标明。比如,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比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声音延长,拟声词后用破折号。比如,“呜——”火车开动了。

11.省略号,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形式为“……”,即六个小圆点。不能用多于

两个省略号(多于12点)连在一起表示省略。省略号和“等”“等等”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

12.着重号,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13.连接号,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

14.间隔号,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分界。

15.书名号,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标示作品名的简称。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

层用双书名号。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有的名称应根据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用书名号。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名号。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比如,《琵琶行(并序)》,《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百科知识》(彩图本),《人民日报》(海外版)。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比如,《如何做到同工又同酬?》。

16.分隔号,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①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

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素养点1文化传承与理解——分类识记,助你正确使用成语

成语,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其意需要从整体上去理解,而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去推测意思,因此,需要根据成语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识记,这样才能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白驹过隙】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不能只关注“白驹”。

【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斟酌处理。不能理解为“便宜”。

【别具只眼】另有一种独到的见解。不能理解为“片面”。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不能将“刊”理解为“刊载”。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不能将“名”理解为“值”。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称赞一句话”。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训,准则。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地经营。多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不能理解为“经营不景气”。

【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能只关注“侧目”。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不能理解为“没有灰尘”。

【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不能理解为“友好结盟”。

【重足而立】两脚并拢站着,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不能将“重足”理解为“艰难”。

【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内行人。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不能只关注“目”。

【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不能将“等”理解为“等待”。

【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说登堂入室。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不能将“当”理解为“抵挡”。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不能将“身受”理解为“亲身经历”。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之意)。不能只关注“成”。

【瓜田李下】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不能只关注“瓜”“李”。

【毫厘不爽】一点儿没有差错。毫厘,指一毫一厘,形容极少的数量。爽,差错。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河东狮吼】比喻嫉妒而泼悍的妻子发怒撒泼。不能理解为“狮子吼叫”。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物即将揭晓或出现。不能理解为“喊人出来”。

【画虎类狗】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也说画虎类犬。不能只关注“类”。

【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不能只关注“冰”。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不能理解为“已经成功”。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不能只关注“微”。

【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不能只关注“间”。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不能只关注“金”“玉”。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将“假”理解为“放假”。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不能理解为“圈点修改”。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不能只关注“风”。

【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不能只关注“不齐”。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不能只关注“禁止”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只关注“纸贵”。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不能理解为“死得悲惨,连棺材和坟地都没有”。

【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一过,赏菊的节令就过去了,菊花日渐枯萎,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来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不能只关注“明日”。

【只语片言】个别的词句,片断的话语。也说片言只语。不能理解为“语言简洁”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不能理解为“人多力量大”。

【铩羽而归】失败归来。铩羽,翅膀被摧残,比喻失意或失败。不能只关注“归”。

【始作俑者】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不能只关注“始”。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踌躇。不能理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不能理解为“顾此失彼”。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只关注“空”。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不能只关注“项背”。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不能将“危”理解为“危险”。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掉,摇动。不能只关注“尾大”。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不能理解为“多灾多难”。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不能只关注“捐”。

【下车伊始】旧时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不能只关注“下车”。

【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创作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不能理解为“乡下人”。

【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不能理解为“传递火把”。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不能理解为“守信用”。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不能只关注“不容”。

二、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

【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好,没有贪污舞弊等坏事情。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别鹤离鸾】比喻离散的夫妻。

【不可磨灭】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不落窠臼】指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待价而沽】等待有好价钱才出售,旧时比喻等待时机出来做官,现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条件才肯答应任职或做事。

【待字闺中】尚未出嫁的少女留在闺房之中。

【箪食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耳鬓厮磨】两人的耳朵与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

【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风雨如晦】风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昏暗。后用来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

【覆水难收】倒在地上的水无法再收回,比喻已成事实的事难以挽回(多用于夫妻离异)。

【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和文辞。

【挥洒自如】写作诗文或书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及笄年华】古代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插上簪子,表示成年。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一样高,以表示尊敬。后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文采鲜明)。

【名山事业】指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多指著书立说。

【南腔北调】形容人口音不纯,掺杂方音,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倾国倾城】比喻女子容貌很美。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时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让枣推梨】兄弟友爱谦让。

【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谨慎戒惧。

【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也说如沐春风。

【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秀外慧中】容貌清秀,内心聪慧(多指女子)。

【行云流水】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作品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

【阳春白雪】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养痈成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摇旗呐喊】古代打仗的时候,后面的人摇着旗子呐喊,给前面作战的人助威。泛指替别人助长声势。

【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莺声燕语】多比喻女子说话声音柔和悦耳。

【云诡波谲】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也说波诡云谲。

【崭露头角】多比喻青少年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

三、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褒。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褒。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来用“耳提面命”来形容恳切地教导。褒。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褒。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

【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褒。

【鸿鹄之志】天鹅之志向,因天鹅飞得高而远,比喻志向远大。褒。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褒。

【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褒。

【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褒。

【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褒。

【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褒。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褒。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褒。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褒。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贬。

【不伦不类】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贬。

【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贬。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贬。

【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贬。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贬。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贬。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饥讽意)。贬。

【逢人说项】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项,指唐朝诗人项斯。贬。

【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的文化活动。贬。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贬。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贬。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贬。

【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贬。

【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也说评头品足、品头论足。贬。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贬。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多含贬义。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贬。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

【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贬。

【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贬。

【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贬。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贬。

【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贬。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贬。

四、容易谦敬错位的成语

(一)易谦辞错位的成语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

【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动。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年老引退的自谦辞。

【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才能低,学识浅。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打很深的井里的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难以胜任。

【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聊表寸心】略微表示一下心意。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蓬荜增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区区此心】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俸禄,泛指没出力,而接受报酬。

【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得之愚】谦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

【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

(二)易敬辞错位的成语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虚左以待】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

【纡尊降贵】指降抑尊贵的地位,谦以自处。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五、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重复赘余。

【遍体鳞伤】满身都是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重复赘余。

【不虞之誉】虞,预料。出乎意料的称赞。“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重复赘余。

【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目前的当务之急的工作”重复赘余。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正方兴未艾”重复赘余。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接连不断地到来。“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重复赘余。

【感激涕零】涕,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非常感激。“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重复赘余。

【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心里一直耿耿于怀”重复赘余。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明白,觉醒。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重复赘余。

【接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接踵而至地闯进来”重复赘余。

【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只能让人见笑大方”重复赘余。

【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乐道,乐于谈论。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津津乐道地说”重复赘余。

【刻骨铭心】铭,镂刻,记载。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重复赘余。

【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重复赘余。

【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过的蚕丝,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政治才能或很有才学。“满腹经纶的才华”重复赘余。

【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扪心自问地自责”重复赘余。

【难言之隐】隐,隐情。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难言之隐的苦衷”重复赘余。

【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一场南柯一梦”重复赘余。

【忍俊不禁】忍俊,含笑。指忍不住笑。“忍俊不禁地笑了”重复赘余。

【任重道远】任,负担。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任重道远的责任”重复赘余。

【日理万机】理,处理。机,重要的事务。每天处理大量要务。“每天都要日理万机”重复赘余。

【如芒在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好像如芒在背”重复赘余。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众多的莘莘学子”重复赘余。

【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炭,沼泥和炭火。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重复赘余。

【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菲薄,轻视。过分地看轻自己。“妄自菲薄你自己”重复赘余。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海内外闻名遐迩”重复赘余。

【无地自容】容,容下。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羞得无地自容”重复赘余。

【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显得相形见绌”重复赘余。

【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重复赘余。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梵语指一切生物。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众多的芸芸众生”重复赘余。

【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指正确而透彻的见解。“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重复赘余。

【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责无旁贷的责任”重复赘余。

【众所周知】周,普遍、全。大家全都知道。“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重复赘余。

【自惭形秽】惭,惭愧。秽,丑陋,肮脏。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感到自惭形秽”重复赘余。

六、容易顾此失彼的成语

【按部就班】按照门类,列定次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后用以形容做事按照一定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后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百花齐放】各种鲜花一齐开放,形容繁荣景象。也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

【标新立异】提出新颖的,建立不同一般的,特指创新意,与众不同,褒义;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贬义。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

【不识时务】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朝代的潮流。有时也指不知趣。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表示轻蔑,也可以表示自谦。

【步步为营】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防备严密。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乘风破浪】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处之泰然】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也可以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

【垂涎三尺】形容嘴馋;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也比喻看见别人的好东西极想得到。

【春风得意】既可以指进士及第后的得意心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得过且过】只要勉强过得下去,就这样过下去,敷衍地过日子。也指对工作不负责,敷衍了事。

【登峰造极】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褒义;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贬义。

【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等米下锅】比喻资金、物资等供应不上,影响正常业务。比喻消极地等待,救援。

【独善其身】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可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褒义;也形容闹得很凶,贬义。

【粉墨登场】既指用粉、墨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粉身碎骨】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

【高视阔步】可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也可以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

【高枕无忧】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

【肝脑涂地】本义是指在战乱中惨死;后指牺牲生命,甘愿牺牲。

【狗尾续貂】原指封官太多太滥,后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作谦辞。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也形容颜色繁杂。

【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海底捞月】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呼风唤雨】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

【昏天黑地】既形容天色昏暗,也形容人神志不清,还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又形容打斗或吵闹得厉害,同时还可以形容社会黑暗或秩序混乱。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

【金玉满堂】既指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人很有才学,学识丰富。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也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煞费苦心。

【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使人不易接近。

【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两袖清风】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

【淋漓尽致】既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

【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也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

【龙飞凤舞】既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面面俱到】可以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中性词;也可以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贬义词。

【目无全牛】指解牛时,看到的不是整头牛,而是牛的各部分之间的空隙。形容对事物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也形容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或竞争相持不下,难以分出胜负;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难兄难弟】既可以形容兄弟都非常好,难分高下;也讥讽两人同样坏。

【旁若无人】既可以形容高傲,作贬义用;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作褒义用。

【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

【平易近人】指态度谦虚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章)浅显,容易了解。

【奇文共赏】可以指共同欣赏新奇的文章,作褒义用;也可以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作贬义用。

【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如虎添翼】形容得到强大后援后更加强大,作褒义用;也形容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作贬义用。

【沙里淘金】形容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精华,也形容费力大而成效少。

【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也用于自谦未尽职责。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本写自然现象。后比喻真相大白。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多含贬义)。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也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或事业繁荣兴旺。

【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想入非非】既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中性);也指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贬)。

【信笔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行若无事】既可以指在紧急关头态度镇静如常,是褒义词;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是贬义词。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也可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贬义词;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中性词。

【一塌糊涂】可以指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不可收拾,贬义词;也用来表示程度之深,中性词。

【一针见血】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通常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毁灭;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

【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贬义词;也可以用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中性词。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褒义;也形容办事圆滑,是贬义。

七、容易不合语境的成语

【吹灰之力】形容很小的力量(多用于否定式)。常与“不费”连用。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常与“不可”连用。

【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常与“不能”连用。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常与“不能”连用。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鹿死谁手】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常与“不知”连用。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青红皂白】借指是非、情由等。常与“不问”连用。

【善罢甘休】好好地了结纠纷,不闹下去。常与“不肯”连用。

【天高地厚】形容恩情深厚。指事情的复杂、深奥程度。常与“不知”连用。

【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常与“不可”连用。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常与“难以”连用。

【无时无刻】没有哪一时刻。常与“不”连用。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常与“不能”连用。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常与“不能”连用。

【一概而论】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常与“不能”连用。

八、容易搭配不当的成语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闹得很凶,多用作定语。

【何足挂齿】哪里值得一提。一般用于反诘句。

【胡言乱语】没有根据,不符实际地瞎说,或说胡话。动词性成语,不能带宾语。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不作定语,常充当宾语。

【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后面不能带宾语。

【一语道破】形容一句话就把内容或真相说穿了。不能带宾语。

【一语中的】一句话就说中了要害。不能带宾语。

常见赘余举例:

1.杀人的刽子手(“刽子手”即含“杀人”意,“杀人的”赘余)

2.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无声的”,“无声的”赘余)

3.胜利的捷报传来(“捷报”就是“胜利的消息”,“胜利的”赘余)

4.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浪费”都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赘余)

5.非法的走私枪支的犯罪事实(“走私枪支的犯罪事实”都是“非法的”,“非法的”赘余)

6.父亲多年的夙愿(“夙愿”就是“多年的愿望”之意,“多年”赘余)

7.过分的溢美之词(“溢美”就是“过分的赞美”,“过分的”赘余)

8.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含“目前”意,“目前”赘余)

9.偶然邂逅、邂逅相遇(“邂逅”就是“偶然相遇”的意思,“偶然”“相遇”赘余)

10.白白地虚度(“虚度”就是“白白地度过”,“白白地”赘余)

11.心里由衷的高兴(“由衷”就是“发自内心”之意,“心里”赘余)

12.亲眼目睹(“目睹”就是“亲眼看见”,“亲眼”赘余)

13.前来莅临我校指导(“莅临”是对对方到来的敬称,“前来”赘余)

14.一天天日臻完善(“日臻完善”就是“一天天地趋于完善”,“一天天”赘余)

15.公开宣称(“宣称”就是“公开宣告”,“公开”赘余)

16.免费赠送(“赠送”含“免费”意,“免费”赘余)

17.再次复发(“复发”本身含有“再次”的意思,“再次”赘余)

18.新时间表下周起开始启用(“启用”就是“开始使用”,“开始”赘余)

19.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的希望”意,“过高”赘余)

20.他的第一部处女作(“处女作”就是“第一部作品”,“第一部”赘余)

21.来自于(“自”与“于”重复,删去“于”)

22.让人利令智昏(“利令智昏”就是“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丧失理智”,“让人”赘余)

23.涉及到、波及到(“及”就是“到”之意,“到”赘余)

24.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其间,此个中(“际”就是“间”,“间”赘余;“这”就是“其”,“这”赘余;“此”与“个中”重复)

25.破天荒第一次(“破天荒”就是“第一次”,“第一次”赘余)

26.第一个首创(“首创”含有“第一个”之意,“第一个”赘余)

27.凯旋归来(“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归来”赘余)

28.百姓生灵涂炭、人民生灵涂炭(“生灵”含“人民”“百姓”意,“人民”“百姓”赘余)

29.不能妄自菲薄自己(“妄自菲薄”就是“过分地看轻自己”,后面不需要再接“自己”)

30.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含“意见”意,本身是名词性短语,不能作形容词修饰“意见”)

31.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就是“难以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的苦衷”赘余;而且“难言之隐”本身是名词性短语,不能作形容词修饰“苦衷”)

32.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地笑起来”赘余)

33.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之外(“表”就是“外”,“之外”赘余)

34.三令五申地强调(“三令五申”就是“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地强调”赘余)

35.对当年老师的批评他一直耿耿于怀至今难忘(“耿耿于怀”指“事情在心里,难以排解”,“至今难忘”赘余)

36.众多莘莘学子(“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生”,“众多”赘余)

37.浑身遍体鳞伤(“遍体”就是“浑身”,“浑身”赘余)

38.显得相形见绌(“见”就是“显得”之意,“显得”赘余)

39.独自孑然一身(“孑然一身”就是“独自一个人”,“独自”赘余)

40.让人贻笑大方、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耻笑”意,“让人”“被人”赘余)

41.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虞之誉”就是“没有想到的赞誉”,“没想到”赘余)

42.各种形形色色(“形形色色”就是“各种各样”,“各种”赘余)

43.被应邀(“应邀”就是“被邀请”之意,“被”赘余)

44.都可以堪称上乘之作(“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

45.网络文学出版现象令人堪忧(“堪忧”就是“令人担忧”,“令人”赘余)

46.随意漫谈(“漫谈”含“随意”意,“随意”赘余)

47.突然顿悟(“顿悟”含“突然”意,“突然”赘余)

48.一致公认(“公认”含“一致”意,“一致”赘余)

49.值得可敬(“可敬”含“值得”意,“值得”赘余)

50.多虑的想法(“虑”有“想”的意思,改“虑”为“余”)

51.漫山遍野到处(“漫山遍野”即“到处”,“到处”赘余)

52.没有用的废话(废品、废物……)(“废”含“无用”意,“没有用的”赘余)

53.这类虚假报道常常屡见不鲜(“屡见不鲜”指“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常常”赘余)

54.互相自我批评(“自我批评”与“互相”矛盾,“互相”应删去)

55.基本上根除(“根除”是“彻底铲除”,与“基本上”矛盾,“基本上”应删去)

56.普通的芸芸众生(“芸芸众生”就是“众多的普通人”,“普通的”赘余)

57.很多珍贵藏品将等待拍卖(“等待”含有“将”的意思,“将”“等待”二者留一)

58.不合格的伪劣产品(“伪劣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赘余)

59.正方兴未艾(“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正”赘余)

60.没有报酬的义务劳动(“义务劳动”本身含有“没有报酬”的意思,“没有报酬的”赘余)

61.优秀的传统美德(“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优秀的”赘余)

62.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促使人早衰并引起某些不必要的疾病(疾病都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赘余)

63.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天”赘余)

64.特别穷凶极恶(“穷凶极恶”中的“穷”“极”就是“特别”之意,“特别”赘余)

65.整个会场的座位座无虚席(“座无虚席”就是“座位全部坐满”的意思,“的座位”赘余)

66.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沉思”就是“深深的思索”,“深深的”赘余)

67.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泪(“感激涕零”就是“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地流下了眼泪”赘余)

68.互相厮打(“厮打”就是“互相扭打”,“互相”赘余)

69.不熟悉的新情况(“新情况”本身含有“不熟悉的”之意,“不熟悉的”赘余)

70.不期而遇地遇见(“不期而遇”包含“遇见”的意思,“地遇见”赘余)

71.参加这次颁奖大会的与会者(“与会者”就是“参加会议的人”,“参加”赘余)

72.将近快要10岁(“将近”就是“快要”,“快要”赘余)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必备

一、文学常识 必考常识包括中国古代、中国现当代、外国三类。 古代——作家姓名,朝代国别,作品出处,主要人物、名句等搞清。重点作家有:屈原贾谊司马迁李煜王勃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杜牧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罗贯中曹雪芹等,其代表作品百考不厌。 现当代——从文学大家及名著角度入手。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等名家及代表作,兼顾文学流派,例如白洋淀派、山药蛋派。 外国文学——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契科夫莫泊桑塞万提斯等人作品及主要人物情节。 文学体裁——古代诗歌。 体裁分诗词曲。 古体诗句式有4567言、杂言等,用韵篇幅都比较自由,诗经多四言,楚辞多六言,乐府多杂言。律诗为近体诗,多为八句;绝句由八律中断而成,只四句——都只偶句押韵。 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需对仗。 二、杂谈: 1、戏剧: 内容性质——喜剧悲剧正剧;表演形式——话剧歌剧舞剧哑剧;容量大小——独幕剧、多幕剧。 诗歌: 先秦四言、杂言、楚辞体。(赋比兴、《楚》开创浪漫主义传统) 两汉魏晋:乐府民歌,多五言诗。(魏晋建安诗人,风格慷慨悲凉;陶潜开创田园诗)南北朝:南朝多情歌,多用双关、语言清新自然篇幅短小(代表《西洲曲》);北朝内容广泛,语言质朴,风格豪放刚健,亦五言为主,首创七言四句形式(代表《木兰诗》)。同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 唐宋:诗歌黄金时期,诗体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五言七言,山水田园、边塞诗都有大量优秀作品。(李白、杜甫、白居易新乐府运动);词生于唐兴于宋,比诗歌讲究平仄音韵,风格婉约(柳永李清照)或豪放(辛弃疾苏轼),前者抒发个人怀抱词风缠绵,后者多联系自身国家,词风雄浑奔放。 元明清:元代(小令、套数),清代诗歌衰落。 三、称谓 1、谦称(自己对别人) 【王侯】寡人、孤、寡君(对别国人称己国君)、不善 【帝王】朕、寡人 【臣子】臣、老臣 【普通人】仆、愚、某、小人、鄙人、不才=不肖=不佞(泞)、不敏、贱子 【女子】妾、贱妾、婢子 【称家人】家严=家君、家慈、舍弟(妹、兄、姊)、拙荆、贱息(子女)=弱息(也可单指女儿)、息女、犬子(对别人孩子的蔑称) 2、敬称(别人对自己) 【君王】陛下、庙号(帝王死后追封的名号,例世宗)、殿下(仅此君王者的尊称,本指陛(宫殿)阶之所;汉时称侯王为陛下,唐时只称太子) 【臣子】足下(下称上或同辈)、执事(管事人)、阁下、左右(左右侍人)、君

最新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三篇

最新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三篇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众多,如果不梳理总结出来会影响到同学们复习时的效率,为了减轻同学们的学习压力,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1 《登楼》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翻译】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__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甫吟。

《塞下曲》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翻译】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过华清宫》作者: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翻译】

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雨霖铃》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2 1.词语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文学常识: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后注释字词整理: 1、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 2、上卿:战国时最高官衔。 3、闻:闻名,出名。 4、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5、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6、和氏璧: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雕琢成的璧。 7、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8、徒见欺:白白地受欺骗。见,被,表被动。 9、即:则、就。 10、患:忧虑、担心。 11、可使报秦者: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报,答复、回复。 12、窃计:私下里打算。窃,谦辞,私下,私自。 13、止:阻止。 14、语(yù):告诉。 15、境:赵国边境。16、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于,介词,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17:结于君:同您结交。 18: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的省略句。从赵国逃跑,投靠到燕国。 19、束:捆绑。 20、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质:杀人时做垫用的砧板。 21、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得:能够。脱:免。 22、宜:应该。 23、寡人:古代君王自称。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知识点1 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_.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_.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_.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_.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_.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_.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_.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_.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_.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_.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_.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2

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_.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_.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_.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_.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_.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_.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_.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_.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_.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_.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_.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_.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_.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

高考语文必背必记重点知识点.doc

高考语文必背必记重点知识点高考语文必背必记知识点(一) 小说独特答题模式 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 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文本+社会+文化等) 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 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 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 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 7.人物形象的塑造:正面直接写: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侧面烘托写:景物烘托+人物映衬 高考语文必背必记知识点(二) 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四个选项比较、权衡,增强准确性。 古今异义: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文言虚词

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表现性格的,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是谁的什么性格。 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以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即使遇到阅读难度大的文章,也要调动积累,沉着应对,不必庸人自扰,所谓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课外必读《红楼梦》知识点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高考语文备考笔记

提供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全套超清正版视频辅导课程下载 本辅导课程全部为无密码、无加密的独立视频课件,您可以无任何限制的在电脑、手机、平板、高清电视上面顺畅观看。 最新版、新课标,全网最低价!最适合有一定基础,自学能力较强的同学! 可以免费试看,马上联系我们吧! 下载试听:【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政治】【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高中生物】【高中历史】【高中地理】 学考易VIP下载服务的特点和优势 1、内容-总容量高达数百G最齐全最完整的辅导视频课程,全部为最新版新课标; 2、速度-所有更新课程均第一时间提供下载; 3、服务-全程资料免费更新、提供论坛版块交流和答疑;专业客服随时在线,优质的售后服务为您解决后顾之忧; 4、下载-所有视频辅导课件和其他复习资料均提供24小时批量高速下载服务。 郑重承诺:我们提供全网最好的课程质量、最快的更新速度和最完善的售后服务。 交易流程: 咨询在线客服(或联系QQ:2929039796)→本站提供汇款账号→汇款→通知本站您已经汇款→本站确认后为您开通下载权限 注:购买后即时开通VIP下载权限,马上可以下载到总容量高达数百G最齐全最完整的视频辅导课件! 同学们,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我们的VIP下载服务;又或者您有其他任何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吧^_^ -------------------------------------------------------------- 【马上点击“在线咨询”和我们的客服联系吧】 咨询QQ:2929039796 联系邮箱:2929039796@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12874306.html, -------------------------------------------------------------- 关于我们:【学考易】是一家专业提供各类考试应试辅导服务的网站。致力于提供学历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财会类,资格类,工程类,医药类等考试最有效的应试助考服务。成立以来,学考易凭借高效热忱的服务、高通过率,赢得了广大考生的一致好评,正以坚实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 求真务实,真诚服务是我们团队的宗旨,助您考试一臂之力,顺利通过是我们服务的目的。 新的一年,我们将勤以为事、诚以为人、信以为业为准则,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为广大学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12874306.html,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整理 【篇一】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整理 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余始循以入(表顺承,相当于‘‘而”) 回视日观以西峰(和“上“‘下”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自唐显庆以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是时以大中72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凭借……身份)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并列关系)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顺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方式或手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连词)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介词)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 虽董之以严刑方其系燕王父子以组(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于 其皆出于此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 室西连于中闺(和) 师不必贤于弟子其制稍异于前(比) 而耻学于师(向)不拘于时(被)

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或曰:此东海也(有人,代词)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有的)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末易量(也许) 或得日,或否(有的,代词)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然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名词词尾……的样子”) 有穴密然即今之像然在墓者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五人之当刑者,意气扬扬(不过,但是)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腮之下(这样,那样) 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是对的) 然视其左右然余居于此(然而连词) 之 佯狂不知所之者(到、往、去,动词) 顷之(凑足音节) 吾妻死之年(那) 抚之甚厚(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篇二】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整理 【遗】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佳答案 高中语文第一册知识梳理 一、常见常用字的分辨 1. 多音字的分辨 攒攒射(cuán)沓拖沓(tà) 积攒(zǎn)一沓(dá) 难以数计(shǔ)便便宜(pián) 数数见不鲜(shu?)方便(biàn) 数量(shù)芳菲薄(fěi) 弄弄堂(l?ng)芳菲(fēi) 弄潮(n?ng)给给予(jǐ) 脉脉搏(mài)给以(gěi) 脉脉含情(m?)孱孱头(càn) 豁豁然开朗(hu?)孱弱(chán) 豁出去(huō)颤颤抖(chàn) 参加(cān)颤栗(zhàn) 参人参(shēn)参差(cēn)抹杀(mǒ)抹抹布(mā)倔倔强(ju?)拐弯抹角(m ?)倔头倔脑(jua)擂大吹大擂(l?i)栅栅极(shān)擂台(lai)栅栏(zhà)俩俩人(liǎ)期不期而遇(qī)伎俩(liǎng)期年期月(jī)没没齿难忘(m?)塞款塞入朝(sài)没有(m?i)塞住(sāi)不塞不流(sa)屏屏风(píng)屏息(bǐng)单单于(chán)姓单(shàn)处处罚(chǔ)骑胡服骑射(qí)怔怔住(zhang)处所(chù)铁骑( jì)怔忡(zhēng) 2形近字的分辨荫庇(bì)惴惴(zhuì)瑕疵(cī)揣摩(chuǎi)端详(duān)刚愎自用(bì)相悖(baì) 心腹(fù)脖颈(b?) 崎岖(qí)众口铄金,矍铄(shu?) 倚马可待(yǐ)闪烁(shu?) 骑兵(qí)瓦砾(lì) 绮丽(qǐ)一诺千金(nu?)淆乱乾坤(xiáo)偌大(ru?)肴馔(yáo)喏喏连声(nu?)半晌(shǎng)不容置喙(huì)响遏行云(xiǎng)如椽大笔(chuán)军饷(xiǎng )缘木求鱼(yuán)掾吏(yuàn)绵亘(gan)城垣(yuán)气馁(něi)永恒(h?ng)绥靖(suí)齐桓公(huán)肆无忌惮(dàn)耸峙(zhì)殚精竭虑(dān)持久(chí)邯郸(dān)侍奉(shì)弹药(dàn)恃才傲物(shì)箪食壶浆(dān)长篙(gāo)汩汩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全册配套视频动画讲课播放 高一语文必修1复习要点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诗歌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预习要点: 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6、背诵:《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

高中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归纳大全 语文知识点20条 1.小说三要素: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 本体 B 喻体 C 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 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 偶尾同韵 C 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 A 叙述 B 议论 C 抒情 D 说明 E 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喻) D 作比较 E 分类别 F 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 总分总结构 B 总分结构 C 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 按时间顺序 B 按空间顺序 C 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 举例法 B 对比法 C 喻证法 D 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E 反问G 反复 F 设问H 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 (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动补短语 F 介宾短语 G 的字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补语 E 定语 F 状语 16.十二词类(性): A 名动形 B 数量代 C 副介连 D 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A 表引文内容省略 B 表列举事项省略 C 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 A 表解释说明前文 B 表后文跳跃转折 C 表声音中断延长 D 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 表引用实际内容 B 表讽刺反语 C 表特定称谓 D 表着重强调 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 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 A 听到Listen B 看到Look C 写到Write D 说到Speak E 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 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 A 依据表达方式 B 找寻明暗线索 C 依据时空顺序 D 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 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 A 对比写法 B 象征写法 C 烘托写法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精选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精选 学习高一语文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一语文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1 烛之武退秦师 一、《左传》简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若不阙(quē) 秦逢(páng)孙夫(fú)晋,何厌之有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三、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 “了” 2(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四、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意: “把??当做”,今意: 认为。“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 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行李“古意: 出使的人,今意: 出行时带的包裹。 3(共其乏困。“乏困”古意: 缺少的东西,今意: 精神不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意: 那个人,今意: 成年男子的配偶。 5(亦去之。“去”古意: 离开,今意: 往。 五、特殊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晋军函陵省略介词于 2(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烛之武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

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整理了一些常考常用知识,这些知识看似简单,却很容易在关键时刻混淆。 1. 文化常识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国:魏、蜀、吴。 “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

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五金:金、银、铜、铁、锡。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行:金、木、水、火、土。 “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完整版)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点总结

表达技巧 1、 2、 联想、乐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顺叙、 倒叙、插叙、用典、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古讽今、以小见大、以动写静、烘托、对比 等 3、 4、 5、 小说 3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D、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引用……) 2、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3、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小说阅读之情节 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刻画人物性格。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⑤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⑥照应前文或总结上文。 ⑦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3、情节安排评价的解题技巧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⑤贯穿情节的线索,

4、情节安排顺序的解题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作用是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文章脉络清晰,结构更加严密、紧凑,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设置了悬念。 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归纳小说主题方法 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2.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4.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5.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作品主题概括的形式 作品主题概括的形式一般为:文章通过……的情节,表现了/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 性格/情感/思考。 主题的评价: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 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1、从作品题目看主题 2、从作者背景看主题 3、从人物特征看主题 4、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5、从精巧的构思中看主题6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一)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复习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二)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 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 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 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 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