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精心整理

公路隧道施工常见问题解答

公路隧道施工常见问题解答 1.隧道开挖时需要进行哪些观察? (1)掌子面的岩性变化、结构面组合及其稳定状态。(2)掌子面的含水状态以及涌水量、涌水压力和涌水的污浊度。(3)洞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可燃性气体和有害气体浓度的测量。(4)已施工地段的围岩及支护的动态表现,特别要关注裂隙、错位、挤入等现象的出现。(5)隧道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上面的建筑物和洞口的状况,包括开裂、沉降、滑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地表结构物的破损。(6)爆破后以及地震后,洞外浮石和洞内裂隙、漏水等状况。 2.浅埋隧道有下列四种开挖方法: 明挖法(放坡开挖,悬臂支护开挖,围护有支撑开挖)优点:可机械化施工,速度较快,施工较简单,质量有保证,安全可靠。缺点:开挖及回填土方量大,对于有支撑的围护,支撑工艺较复杂地下连续墙,又可分为现浇地下连续墙,预制地下连续墙,排桩地下连续墙。优点:地下连续墙既可作基坑开挖的围护结构,也可作为地下结构的一部分,由于其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能适应软土质条件,工程施工对周围土体扰动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也小,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在狭窄场地也能安全施工。缺点:在钻孔或挖槽中要用泥浆护壁,防止坍塌,应随不同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挖槽机械,及护壁措施;有的需大型吊装设备,或施工速度较慢。盖挖法:优点:结构水平位移小;结构板可作为基坑开挖的支撑,节省临时支撑;缩短占道时间,减少对地面的干扰;受外界气候影响小。缺点:出土不方便,板、墙、柱施工按头多,防水处理;功效低速度慢;结构框架形成之前,中间立柱能够支承的上部荷载有限。浅埋暗挖法:优点:是参考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开挖中用多种辅助措施加固围岩,充分调动围岩的自承能力,及时支护,封闭成环,与围岩共同形成联合支护体系,能有效地抑制围岩过大变形。缺点:应与其他方法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地表的变形沉陷;要求要刚性支护或地层改良;亦可按不同地质条件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来指导设计施工 页脚内容1

隧道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隧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隧道渗漏水、衬砌开裂、衬砌背后空洞、渗漏水、混凝土强度劣化、通风照明不好等。隧道渗漏水在中国的公路隧道中较为普遍,不仅增加了隧道内湿度,降低路面抗滑性能,造成电路短路等事故,危及隧道运营安全而且还易引起其他病害。由于隧道渗漏水、积水,会造成衬砌开裂,使原有裂缝发展变大,加重衬砌裂损;当地下水有侵蚀性时,会使衬砌混凝土遭受侵蚀,并且随着渗漏水的不断发展,侵蚀程度日益加重。而二次衬砌拱背混凝土灌注不满,导致拱顶厚度不够严重时外层钢筋裸露、拱顶脱空。在浇筑过程中,往往材料供应跟不上,发生机器故障、停电、出现间隙浇筑、又没有按要求进行处理,新老混凝土交接面呈水平状。其次,由于忽视初喷作用,初期支护初喷严重滞后或不作初喷。围岩情况较差时,多数情况是先立钢拱架,一次完成喷混凝土,特别是分部开挖时,尤为突出。另外,在采用台阶或分部开挖时,下半断面护挖的纵向距离过大,接长的钢架拱脚没有支撑在稳定地基上,拱脚悬空,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拱顶下沉量过大,甚至出现塌方。 如何完善隧道工程的质量 1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是项目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依赖所有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所以质量控制必须充分调动项目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加强员工质量意识的培训工作。隧道很多分项属于隐蔽工程,特别是工程地质不良、需设置仰拱的地段,锚杆的数量、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这就要求驻地监理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此外,由于建筑业劳动力密集、知识含量低,因此建筑业的质量意识培训必须得到特别的重视,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企业可以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开工前技术交底,进行应知应会教育,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分项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要求执行先试验再铺开的程序,开工前按技术规范向监理工程师报送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再铺开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召开施工现场观摩会,树立样板工程,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对工程质量事故要严肃处理,狠抓不放,要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帮助承包商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改正措施,使其他施工单位引以为戒,不再重犯。同时还可以建立工程质量举报制度,鼓励所有参建人员、包括附近居民,对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内在质量问题进行举报,一经查实,给予重奖,形成人人关心工程质量的局面。 2严格监控量测工作 地质学是非常复杂的,受地质运动及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人们通过量测数据、现象观察来分析、判定岩体稳定状态,因此监控量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点,是保证隧道现场施工安全和进行信息化设计施工的基础。通过对施工现场量测数据和对开挖面的地质观察以及地质超前预报等预测、预报资料的分析,对隧道围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进而对隧道施工方法(包括常规的、特殊的、辅助的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的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真正做到信息化设计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围岩稳定、支护经济、质量良好。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内容主要有:地面变形、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围岩压力、围岩位移、钢拱架变形、混凝土应变、锚杆内力等。监控量测的主要记录表格有:隧道开挖断面地质监测记录表、隧道周边收敛量测记录表、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隧道周边变形量测数据分析表、洞内观察记录表、施工意外情况(塌方、岩爆等)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沥青混合料路面在北方使用极为广泛,因为它较水泥凝土路面施工周期短,铺筑速度快,故此,在北京地区因为使用的比较多,发现的质量缺陷也多。 (一)路面平整度差 1.现象: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2.原因分析: (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底层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厚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度则差。 (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锹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差。 (3)料底清除不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料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为了更深一步认识这一主要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通病.再以图示和数据来剖析一下,因底层平整度差,虚摊厚度不一致。造成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 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例,按压实系数K=1.3计算,那么铺筑H=5cm沥青混凝土,它的虚铺厚度(h)就应该是: h=K?H即h=1.3×5=6.5cm 实际施工时,往往发生如(图1-4-4)摊铺情况。如果底层不平,面层压实后也将是不平整的.以表1-4-12的数据来剖析: 图1-4-4表示的是底层呈波浪形的高低不平,其波峰波谷长度大于碾轮接触面,这种不平整属于波浪形的不平整。 以A、B、C、D四个凹凸点为例,各点的虚铺厚度和压实厚度均不相同。 可见底层不平,面层压实后也是不平的。 当底层很平整,面层压实厚度全部是5cm或接近5cm,其平整度将是很好的。如果底层凹凸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底层呈“疙瘩”坑或“碟”坑形高低不平,即见图1-4-5。 就碾轮接触的K点范围的A、B、C、D、E、F六点来看,A、C、E点是凸点,B、D、F点是凹点,A、C、E点对碾轮有较大抗力,密实度会很好;B、D、F点抗力很小,密实度会较差。当碾轮过后,表面光泽不一样,底层凸点处光平发亮,凹点处麻面发乌,一经车轮走压,凹点处下陷,形成“碟子”坑或“疙瘩”坑路面。 所以底层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是十分关键的。(这里所指的底层,就是路面的底层是基层,基层的底层是土路床)。 上述分析主要是针对人工摊铺而产生的不平整通病的原因,使用机械摊铺,就是使用电脑控制的自动调平摊铺机,同样,要是底层平整度不平,虽然有摊铺机本身的震捣功能,其虚铺厚度是一致的,当时碾压完也是平整的。但是经车载辗压后,底层的坑洼不平便反射到路表面上来,同样路面是不平整的。再者摊铺机摊铺面层其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控制不准或摊铺机本身的毛病或操作手控制不利,熨平板出现忽高忽低,也是造成路面波浪或高低不平的原因。 3.危害: (1)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如果道路不平坦,会降低行车速度,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机件,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路面愈不平坦,车辆冲击力愈大,对道路的损毁愈严重,会大大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

隧道常见问题总结

1:关于隧道独立坐标的问题 最近,我在做一个1863米长交通洞的隧道贯通测量,发现设计院给的坐标的相对长度综合变形超过了1/40000.这里的高程2023m.在做独立坐标的时候,选择了任意投影带.投影改正方面一直捆饶我.如果给的是国家坐标,那么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改正公式直接进行.我想知道在建立了独立坐标后,有什么还要改正的吗?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 解决问题:设计院给的是54国家坐标,因为他的综合长度变形超过了规范要求,所以选择独立坐标的方法来进行处理.由于测区小,可以选用任意投影带的方法处理.如果不进行建立独立 坐标系统,就得控制好基本导线,进行两化改正,当然这样是十分麻烦的,在实际的放样中要进行K(=0.99989273)值的改正. 2:隧道玄光段指的是什么 外界光线突然变化!视觉不适应! 进入隧道和出隧道的时候 3:隧道三缝指的是什么 “三缝”是施工缝、伸缩缝、沉降缝. 主要依赖于设置止水带、止水条等堵水,即采用“堵”的方式。但事实上,如果防水层没有防住水,致使水渗漏到防水层与二次衬砌间以后,随着水的不断渗出,会在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之间积累水压。此时,单纯靠“堵”的方式是不能真正保证水不从二次衬砌薄弱处渗出的,当前很多建成隧道的渗漏水正是因为水从施工缝、沉降缝或者伸缩缝中渗出而造成。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提出在三缝采用止水带、止水条等堵水的同时,布设排水通道并使其与隧道排水管(或排水沟)连通的方案,使二次衬砌也能形成完整的排水通道。可使得透过隧道防排水层的水在此处汇集,并从该管排到排水沟。这样,就把隧道二次衬砌由防水式结构改造成了排水式结构,即使防水层局部没有防住水,也不会使水最终渗出二次衬砌,避免了水在二次衬砌后集聚水压,造成渗漏,恶化行车环境。 1. 隧道概念及作用;主体建筑物,附属建筑物《隧道通常是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修建在岩层中的,称为岩石隧道,一类是修建在土层中的,称为软土隧道。主体建筑物包括洞身衬砌和洞门,附属建筑物包括通风,照明,防排水,安全设备等。 2、道路隧道工程调查内容:地形调查、地质调查、气象调查、环境调查、施工条件调查以及与工程有关法令调查等。 3、道路隧道位置的定位,洞口位置的选择《定位:在决定隧道位置时,要考虑到路线的特性,与前后线形的衔接、地形地质条件对施工难易程度的影响、交通安全、行驶性能等,洞口附近应特别加以注意。洞口位置的选择:1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应避免不稳定地区,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2通口不应设在沟谷低洼处和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 第1标合同段 (K0+000~K3+700)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第1标项目部 二0一一年五月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 第1标合同段 (K0+000~K3+700)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第1标项目部 二0一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 工程概况 (1) 2. 技术标准 (1) 3. 自然条件 (1) 4. 设计概况 (2) 第二章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 1. 光爆效果不佳,超欠挖严重 (3) 2. 钢拱架安装侵入衬砌界线 (4) 3. 喷射混凝土质量差 (5) 4. 仰拱基底处理不好,出现变形,溶岩地段基底溶洞隐患 (6) 5. 二次衬砌表观效果差 (6) 6. 隧道拱背回填不实 (12) 7. 隧道墙施工缝接触面处混凝土不密实 (12) 8. 隧道渗漏水 (12) 9. 预埋件、预留洞室 (13) 10. 隧道水沟、电缆槽不平直 (14)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二广高速公路粤境连州三水至怀集怀城段起自湘粤两省交界的南风坳,接在建的二广高速公路湘境永州至南山段,经三水瑶族乡、两岸镇、连州市区、三江镇(连南县城)、吉田镇(连山县城)、福堂镇、中洲镇,终于广东省肇庆市怀城镇,接在建的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 第1标段起于湘粤两省交界的南风坳,终于三水瑶族乡的沙坪村,长3.700公里(右线计)。 本合同段内九嶷山隧道位于广东省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牛洞村与湖南省蓝山县所城镇半山村交界处。线路所经之处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地表起伏较大;隧道进出口处覆盖较薄,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γ52);洞身基岩出露较好,节理发育,岩体破碎。 九嶷山隧道全长6400.1m,本标段为广东境内部分,起终点里程为YK0+000~YK3+815(ZK0+000~ZK3+817),长2815m。 隧道布置形式采用标准间距分离式、小净距分离两种形式,出口段由于受地形限制,265m范围左右测设线间距为20~11m,采用小净距形式。 2.技术标准 本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 3.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南岭山脉南缘,山峦起伏较大,山系多近东西向展布。地势上总体由北往南大致呈北高南低的趋势,海拔高程在100~1100m之间,相对高程较大。地貌总体上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单元。 路线YK0+000(ZK0+000)(起点)~YK2+790(ZK2+800)段属于构造剥蚀中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12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正式样本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沥青路面是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 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 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 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设计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问题,为 此特制订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 施: 一、路面面层离析形成原因: 1、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铺面厚度之间比 例不匹配。

2、沥青混合料不佳。 3、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 4、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未采用二台摊铺机。 防治措施: 1、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以与铺面厚度相适应。 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 3、运料装料时应至少分三次装料,避免形成一个锥体使粗集料滚落锥底。 4、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与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料器上混合料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二、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形成原因: 1、沥青混合料级配差。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沥青路面的增多,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多年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施工的实践经验,现对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成因及防治作简单叙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防治 一.横向裂缝 1.现象 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2.原因分析 (1)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2)沥青未达到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致使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应变)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应变)。 (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发射缝。 (4)桥梁、涵洞或通道二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3.预防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0.6kg/m2改性粘结材料(XJB、克莱孚等),再铺筑新混合料。 (2)充分压实横向裂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要求,按本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4)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工后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4.治理方法 (1)为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改性粘结材料灌缝,对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粘结材料灌缝,灌缝前,须清除缝内、缝边碎粒料、垃圾,并使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撒上粗砂或3-5mm石屑。 二.纵向裂缝 1.现象 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2.原因分析 (1)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 (3)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 3.预防措施 (1)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避免前摊铺幅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后半幅,确保热接缝。 (2)如无条件全路幅摊铺时,上、下层的施工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前后幅相接处为冷接缝时,应先将已施工压实完的边缘斜部分切除,切线须顺直,侧壁要垂直,清除碎料后,宜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之预热软化,然后铲除敷贴料,并对侧壁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摊铺相邻路幅。摊铺时控制好松铺系数,使压实后的接缝结合紧密、平整。

隧道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关于隧道施工中光面爆破、防排水、二衬砼裂纹等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处理预防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我国铁路发展的远景规划也在不断深入农村、山区,使得新建铁路越来越多,同时加之社会对环、水保工作要求的越来越高,又使得隧道工程所占比例逐步增大。本标段由我分部承建的隧道共有5座,隧道长度7883.63米,占分部施工长度的62%,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为分部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分部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部隧道施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向各位领导表示感谢! 成绩规成绩,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二衬的拱顶、拱腰个别地方存在空洞和不密实现象;防水板铺设不规范;二衬个别地段出现裂纹等。为此我分部也多次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对以上述问题进行了专项讨论、分析和总结,望来年在施工过程中以上常见问题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下面就以上常见问题逐项的进行分析和提出处理措施,望大家给与宝贵的意见: 问题一:二衬拱顶、拱腰个别地方存在空洞和不密实 ㈠原因分析: 1、Ⅱ、Ⅲ级围岩光爆效果差,造成隧道开挖轮廓凹凸不平,有棱角 ⑴光爆设计不合理(孔网参数、装药结构、起爆网络等)。 ⑵火工品的性能不稳定(炸药的爆速、非电毫秒雷管延期时间的精确性、火工品的可靠性)。 ⑶钻爆时施工班组存在偷工行为,未按要求炮眼间距、数量布臵炮眼。 ⑷在开挖断面的下部位臵,由于作业空间的限制和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的问题。在钻眼时,未能较好的控制钻杆的角度和周边眼的间距。 ⑸在周边眼施工放样时,放样精度不满足要求。 2、人为原因: ⑴Ⅱ、Ⅲ级围岩初期支护砼厚度不足,喷射砼时未把凹凸面喷平,平整未达到规范要求。

隧道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隧道施工中的常见质量 问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隧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隧道渗漏水、衬砌开裂、衬砌背后空洞、渗漏水、混凝土强度劣化、通风照明不好等。隧道渗漏水在中国的公路隧道中较为普遍,不仅增加了隧道内湿度,降低路面抗滑性能,造成电路短路等事故,危及隧道运营安全而且还易引起其他病害。由于隧道渗漏水、积水,会造成衬砌开裂,使原有裂缝发展变大,加重衬砌裂损;当地下水有侵蚀性时,会使衬砌混凝土遭受侵蚀,并且随着渗漏水的不断发展,侵蚀程度日益加重。而二次衬砌拱背混凝土灌注不满,导致拱顶厚度不够严重时外层钢筋裸露、拱顶脱空。在浇筑过程中,往往材料供应跟不上,发生机器故障、停电、出现间隙浇筑、又没有按要求进行处理,新老混凝土交接面呈水平状。其次,由于忽视初喷作用,初期支护初喷严重滞后或不作初喷。围岩情况较差时,多数情况是先立钢拱架,一次完成喷混凝土,特别是分部开挖时,尤为突出。另外,在采用台阶或分部开挖时,下半断面护挖的纵向距离过大,接长的钢架拱脚没有支撑在稳定地基上,拱脚悬空,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拱顶下沉量过大,甚至出现塌方。 如何完善隧道工程的质量 1 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是项目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依赖所有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所以质量控制必须充分调动项目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加强员工质量意识的培

训工作。隧道很多分项属于隐蔽工程,特别是工程地质不良、需设置仰拱的地段,锚杆的数量、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这就要求驻地监理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此外,由于建筑业劳动力密集、知识含量低,因此建筑业的质量意识培训必须得到特别的重视,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企业可以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开工前技术交底,进行应知应会教育,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分项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要求执行先试验再铺开的程序,开工前按技术规范向监理工程师报送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再铺开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召开施工现场观摩会,树立样板工程,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对工程质量事故要严肃处理,狠抓不放,要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帮助承包商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改正措施,使其他施工单位引以为戒,不再重犯。同时还可以建立工程质量举报制度,鼓励所有参建人员、包括附近居民,对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内在质量问题进行举报,一经查实,给予重奖,形成人人关心工程质量的局面。 2 严格监控量测工作 地质学是非常复杂的,受地质运动及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人们通过量测数据、现象观察来分析、判定岩体稳定状态,因此监控量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点,是保证隧道现场施工安全和进行信息化设计施工的基础。通过对施工现场量测数据和对开挖面的地质观察以及地质超前预报等预测、预报资料的分析,对隧道围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进而对隧道施工方法(包括常规的、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是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设计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问题,为此特制订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路面面层离析形成原因: 1、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铺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 。不、沥佳青混合2料 3、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 4、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未采用二台摊铺机。 防治措施: 1、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以与铺面厚度相适应。 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 3、运料装料时应至少分三次装料,避免形成一个锥体使粗集料滚落锥底。 4、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与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料器上混合料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二、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形成原因: 1、沥青混合料级配差。 。度碾合压温不 2够料混沥青、。 3 压路小,数遍不实够质机、量压边 4。走、路机压未缘到密。准5 不度准标、 :施措治防 1、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的级配。 2、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要求。 3、选用符合要求质量的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 4、当采用埋置式路缘石时,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且紧靠路缘石碾压;当采用铺筑式路缘石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左右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减少边缘向外推移。 5、严格马歇尔实验,保证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准确性。 三、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形成原因: 1、装卸、摊铺过程中所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离析,局部混合料温度过低。 2、碾压混乱,压路机台套不够,导致局部漏压。 3、辗压温度不均匀。 :治措防施 1、料车在装料过程中应前后移动,运输过程中应覆盖保温。 2、调整好摊铺机送料的高度,使布料器内混合料饱满齐平。 3、合理组织压路机,确保压轮的重叠和压实遍数。 四、枯料形成原因: 1、砂及矿料含水量过高,致使细料烘干时,粗料温度过高。 2、集料孔隙较多。 :治防施措 1、细集料以及矿粉的存放应有覆盖,确保细集料烘干前含水量小于7%.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中修工程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初稿) 一、横、纵向裂缝 1、横、纵向裂缝现象的原理: 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横向裂缝是 2、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5mm以下,可不进行处理,直接封层罩面;如缝宽在5mm—10 mm,采用乳化沥青灌缝处理;对于大于10 mm的裂缝,采取开V型槽,用乳化沥青灌缝后填补沥青砂处理。 3、灌缝技术要求 灌缝适用于土基、基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无下陷,且无路基翻浆的纵、横向裂缝等病害。 (1)10mm以下裂缝的灌缝施工要点 1)根据路况调查情况,在图纸上确定灌缝范围(里程桩号)。 2)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定和交 通组织设计方案要求,设置安全标志,专人指挥交通,并根 据实际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清扫灌缝区内的路面,避免扬尘污染,影响灌缝质量。 4)清理缝内杂物及尘土,以免影响沥青与缝壁黏结或灌缝不密 实,出现渗漏水现象。 5)由于缝隙较小,应选用稠度较低的沥青,灌缝应从一端开始,

由低到高、缓慢地向前灌缝,以使灌缝饱满均匀。 6)采用沥青灌缝时,冷却后开放交通;采用乳化沥青灌缝时, 完全破乳后开放交通。 (2)宽深裂缝的灌缝 1)根据路况调查结果,在图纸上确定灌缝范围(里程桩号)。 2)根据路面裂缝的具体情况,确定裂缝填封的方案。 3)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定设置安全标志,专人指挥交通,并根据工程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4)清扫灌缝区内的路面,避免扬尘污染,影响灌缝质量。 5)缝宽在5mm以内的裂缝,由于尚未发生结构性损坏,通常不对裂缝作更多的处理,可用不同性质的沥青灌缝,目的是防止由于雨水、冰雪通过裂缝向下渗入而继续扩大,属于预防性养护的范畴。 a、机械设备准备。灌缝机、清缝设备,并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技术状况良好。 b、材料准备。稠度较低的热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密封胶、石屑或粗砂等。密封胶应边搅拌,边加热,加热至193℃,不宜超过204℃。 c、先用高压气泵对着裂缝处从一端开始,慢慢吹至另一端,直至缝内无杂物及尘土,并清扫干净。 d、用灌缝机自带的具有刮平装置的压力机喷头将密封胶、稠度较低的热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均匀灌入缝内。密封胶灌入深

高原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及其常见问题

高原隧道施工安全及其常见问题 1.高原地质条件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影响 高原地理环境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隧道使用功能的影响。当隧道穿越高原当中的富水层或是岩溶裂隙发育地段时,若是防排水措施不当,则会导致衬砌漏水,这样一来不但会对隧道内的通风、照明、监控等电气设备的使用造成影响,而且在寒冷的冬季,还会使隧洞内壁挂冰、路面结冰,运营条件会极度恶化,严重影响了隧道的使用功能;其二,会对隧道的衬砌结构造成影响。在高原地区的隧道工程中,若是围岩中的地下水未能及时排出,当冬季来临时,则会导致水体冻结,从而对隧道衬砌结构带来冻胀破坏,到夏季时冻结融化会使围岩形成浆融圈,这种现象多出现在隧道的洞口位置处,这会对隧道的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所以在高原地区进行隧道工程建设时,必须对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以此来确保隧道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断层破碎带与隧道工程的关系 在对断层破碎带与隧道的关系进行研究前,首先应当对断层的基本类型加以明确,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大体上可将断层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正断层。此类断层主要是指沿着断层岩石面的倾斜方向下盘相对上升,上盘下对下降的断层。这类断层的形成主要与张拉力和重力有关,其断层面的倾角相对比较陡峭,断层线以平直居多;其二,逆断层。此类断层具体是指下盘相对下降,上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多数都是在地壳挤压作用下形成的,断层的两盘多数都处于闭合状态;其三,平移断层。此类断层则是指两盘沿着断层走向发生相对位移,断层面近乎于直立,倾角较陡,一般都是在地壳水平运动过程中,在受剪切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 2.1断层破碎带 断层破碎带主要是因为断层两盘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使两侧的岩层遭受挤压作用而破碎,进而形成的长条状且方向一致的破碎带,它的宽度与岩石的性质、断层距离以及断层性质等因素有关。按照破碎带中岩石的破碎程度可将之分为角砾岩、断层泥、磨砾岩等几种类型。2.2断层破碎带与隧道的关系当隧道工程穿越断层地段时,隧道施工难度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断层的性质、破碎带结构中岩石的破碎程度、含水性以及断层活动性等因素。当施工方法、机械设备等条件相差不大时,断层破碎带与隧道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施工难度和工期。通常情况下,当隧道的轴线无限接近于垂直构造的方向时,且断层规模较小、宽度不大、含水量较低时,施工难度较小;如果隧道的轴线与构造方向斜交或是平行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摘要:随着我国运输业及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公路的路面使用性能及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因为公路路面施工进展情况的好坏,将会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高低。当前时期下,使用最普遍的就是沥青混凝土用于公路路面的修筑之中,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质量上却存在着一些通病。本文就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介绍,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几点预防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成因;预防措施 引言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口号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实用的,当今社会也不例外。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公路方面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对于一个要求比较严格的公路,其路面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过往车辆的舒适程度和速度的快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社会声誉。当前时期下,使用最普遍的就是沥青混凝土用于公路路面的修筑之中,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质量上却存在着一些通病。本文就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介绍,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几点预防措施。 1 填方的压实层加厚 对于某些道路施工单位,由于其未能按照相关要求,使得公路路基填料层厚度加

厚,对于一般的路基填料厚度一般为30—50厘米,但是由于未按照规范要求导致了填料层厚度达60—100厘米,而这层填料层压实不足,密实度也达不到相关要求。这样的路面修筑之后,在各种因素,如自然因素以及行车荷载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压实应力,就会使得路基局部出现沉陷的现象,局部出现了沉陷的现象,势必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了沉陷以及裂缝等公路病害。这在我国的一些二级公路中出现的最多。可以说,路基压实是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一个较为关键的工序,因为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高路基路面的强度及稳定性技术。我们知道,土粒的结构为骨架结构,在骨架结构中间的空隙中,充满了水分和空气。对其进行压实,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土粒中的水分及空气赶出,使得土粒的密度增大,土粒之间的空隙减小。 具体预防措施为:基于以上所述,笔者认为,若要确保填方路基的密实,需要结合正确的方法进行填筑施工,在实际的修筑过程中,采用的填筑方法就是水平分层填筑法,该方法的主要原理就是路基横断路面被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必须按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横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分层厚度应根据辗压机械的功能及检验的压实度确定。 2 新老路基相结合 在利用原来的老路面进行老路拓宽施工时,需要将原本存在的老路坡面挖成台阶式之后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但是某些道路修筑单位根本没有按照这个要求进行施工,对公路路基的填筑质量造成了很打的影响,搭接部分极易造成新旧沉降不均匀,这样就会使得路面发生沉降、裂缝等现象。 预防措施为:由二级公路改善工程的性质可以知道,大部分路段均是由原来的老

沥青路面的病害形式、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形成及和处理方法 一常见沥青路面病害类型 沥青路面的病害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种类繁多,但主要表现为裂缝、车辙、沉陷、坑槽、泛油和油斑、路面推移等。 1.裂缝:①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指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 ②纵向裂缝。纵向裂缝是指跟路线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裂缝。 ③交叉裂缝。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称为交叉裂缝。 2.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3.沉陷:指的是路基压实度不够或构造物地基土质不良,在水、荷载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的竖向变形 4.坑槽:路面坑槽指的是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 5.泛油和油斑:一般指因表面活性剂破乳后在织物表面沾附的油污,如消泡剂、柔软剂等含有有机硅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较容易出现破乳的现象.去除的话需要专门的去硅剂. 6.路面推移:主要是指混合料在道路的纵向发生位移,它可能是在施工期间发生或者是在道路通车一段时间后产生,尤其在高温天气下。 二.病害形成的原因 1.裂缝:(1)横向裂缝: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贯穿部分路幅或整个路幅。裂缝一般比较规则,每隔一定的距离产生一道裂缝,裂缝间距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和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2)纵向裂缝: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主要集中在行车道轮迹分布密集处,因为高速公路交通渠化分明,轮迹位臵及轮迹分布范围

较小,大车、慢车、重型车辆全部集中在行车道上,快车、小型车,轻型车行驶于超车道机会明显增多,超车道上荷载较小,交通量相对较小,纵向裂缝也较小,纵缝缝宽一般在5~10mm,靠近标线或位于车道中央,且绵延几十米,甚至数百米。常以单条裂缝形式出现。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路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荷载及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3)网状裂缝:裂缝纵横交错,缝宽1mm以上,缝距40cm 以下,1m2以上。(4)反射裂缝:主要是因为软基路段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直接反射到沥青路面。另外,行车荷载的作用加速裂缝的发展。 2.车辙:车辙一般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沥青面层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产生永久变形和塑性流动而逐渐形成。它通常是在伴随沥青面层压缩沉陷的同时,出现侧向隆起,二者组合起来构成的。路面的永久变形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中。因此,为了延缓车辙的形成,主要应从提高沥青面层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来着手考虑。此外,车辙的严重程度与沥青面层的结构组成和配合比有极大关系,ⅱ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的抗车辙能力比ⅰ型好的多。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也较普遍,大部分集中在公路交叉口,车辆来往多,高温天气路面下受碾压严重更容易出现车辙,修补更换新的沥青混凝土后,但未经严格保养就投入使用,在新的碾压下又会出现车辙,往往出现恶性循环。根据湿热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各种成因,提出了各种病害的处治方法,并对我国今后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施工及管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沥青路面因具有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行车舒适、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通车后,因行车荷载作用、外界环境影响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 1.5cm 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2.裂缝类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 ㎡以上。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脱皮(松散类)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 ㎡以上。

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如下: 1、路面平整度差 1.1现象:机械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后会出现波浪、鼓包、洼兜等平整度较差的现象。 1.2原因分析: 1.2.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压实系数有差别,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表面平整度则差。 1.2.2料底清除不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或把头天的冷料、压实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摊铺料,导致的局部高突、不平整。 1.2.3摊铺方法不当,摊铺机械调平装置不稳定或摊铺控制高程不准确或无控高依据或摊铺速度过快,沥青料温度不一致或松密度不同即铺筑在路面上而造成平整度差 1.2.4碾压操作失当,一是油温过高,二是碾压速度过快,造成的油料推挤,碾压无序造成平整度降低 1.2.5油料供应不上,机械故障,或人为因素中途停机,或在未冷却的油面上停碾,造成局部不平整。 1.3治理方法: 1.3.1首先应该首先解决底层的平整度问题,摊铺施工过程中,每一层的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都很重要,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路面各层严格控制、检验。特别是保证各层压实度和纵横断面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证表面层的高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未摊铺面上有明显的洼兜、鼓包等现象,应提前处理(做垫层或铣刨)。 1.3.2摊铺方法的问题

1.3. 2.1人工摊铺时或当天施工开始和结束时,沥青混合料不应直接卸在路面上,保证底层在施工结束后没有粘结的沥青混合细料;剩余的冷料不得进行摊铺,应当加热另作它用或堆积废弃。 1.3. 2.2机械摊铺①摊铺机械应加强维修保养,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停机故障或调平系统失灵,必须应经试验段予以检验;②摊铺所需要的路面高程及参照下反数据应事先设定。设立道牙的道路应在道牙上弹出各层墨线,路面边缘高程一般不应以缘石、平石顶为依据,应走平衡梁或钢丝绳;③油料的供应必须连续,摊铺开始前,一般不得少于5辆供料车待铺,过程中不得少于3辆;沥青拌合站应配备专门人员做好料站和现场之间的沟通,如果料站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通知现场施工员。④摊铺机械行进速度要按规范规定速度 (2~6m/min)行进,且必须匀速行进; 1.3. 2.3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碾压油温、碾压速度、碾压程序一定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控制①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油温应严格管理,设置专人、专用测温设备控制各施工阶段的油温,根据沥青品种、标号、黏度、气温条件及层铺厚度规定选择。②碾压程序及碾压速度: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其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该突然改变,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同一断面上。 2、路拱不正,路面出现波浪形 2.1现象:路拱不饱满,局部偏离中心线,路面纵向出现波浪,特别是靠近路缘石的部位出现路边波浪较多,从而导致路缘石外露不一致。 2.2原因:主要是路面结构各层的纵横断高程控制不力,或在两相邻控制点距离较大,在两桩之间的高程出现较大偏差,形成桩点处高于或低于两桩点之间的路面高程,就形成波浪。在整幅路面实际施工过程中,两台摊铺机同时摊铺路面施工时(大同市府南街项目、大同市第二医药园区经十二路),摊铺机中间的热接缝应留在整幅路面的中心线上,不得偏离,施工时一定做到画线施工,严格按照标线、高程进行摊铺作业。 2.3治理方法: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理方案

xxxx环路三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延吉中环路三期工程主体已经通车,目前仅剩余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尾留工程。由于去年的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已进入低温季节。 由于施工现场受温度影响,给沥青面层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沥青面层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后,很快进入了冬歇期。经过一个冻融期作用,使原本在低温环境下完成的沥青路面,出现了诸如裂缝、松散、坑槽等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针对以上病害现象,项目部已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沥青路面病害处理小组,由专人负责沥青路面的善后处理工作。经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特此制定了《延吉中环路三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作为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施工指导。 现场的沥青路面主要存在裂缝、松散、坑槽三种病害现象,下面分别对此三种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方式做详细介绍。 一、横向裂缝 1、横向裂缝现象的成因: 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材料。在去年沥青路面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迅速下降,使沥青表面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2、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 (1)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3mm以下,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封堵。如缝宽在3mm以上,则需沿横缝两侧各10cm范围开槽,挖除沥青上面层,然后沿裂缝加铺玻璃格栅,而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使玻璃格栅能够黏贴在底层上。继而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填补高度应略高于原有地面高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填补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