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OP10研究报告

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OP10研究报告

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OP10研究报告
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OP10研究报告

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TOP10研究报告

序言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于2004年1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2004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该成果对品牌企业提升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强化行业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海、万科、复地、金地、沿海等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也成为房地产的品牌标杆。

一年多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变化,房地产企业出现了结构性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凸显品牌价值在房地产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于2005年5月再次启动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课题研究。本次研究总结了过去一年中研究的经验,在“BVA系数”及“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三度)”的量化方面进行了深化研究,完善了BVA(Brand Value Added)研究方法体系,并且结合专业市场细分特点及企业品牌特色,针对2005中国主要大中城市近100个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房地产公司和项目,进行深入的品牌调查和研究,最终形成了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

一、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综述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在BVA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实证研究,量化计算出房地产品牌价值;通过消费者问卷调查和房地产企业顾客满意度调查,形成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显示:

1.房地产品牌价值普遍增长,央企房产品牌突显

受益于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房地产品牌价值实现了普遍的大幅增长。一方面,中海和万科两大行业领导品牌价值平均增长达到34.17%,中国公司品牌价值TOP10平均增长71.47%,中国项目品牌价值TOP10平均增长41.52%,中国地方公司品牌价值平均增长28.43%。另一方面,品牌价值差距正在逐步扩大,10强中国公司品牌第一名与最后一名的品牌值差距达到了10.66亿元,而去年这一差距仅为5.65亿元;中国公司品牌与地方公司品牌平均品牌价值差距为8.43亿元,而去年这一差距仅为4.26亿元。

从企业属性来看,行业领导品牌中海地产以及10强中国公司品牌的招商地产、华侨城和保利地产皆属央企房产。四家央企房产资产规模合计近500亿元,年销售额合计近200亿元。这四大家央企不仅实力雄厚、历史悠久,而且在客户关系上获得良好的美誉度和忠诚度,特别是在目前央企房产重组的大背

景下,更加突显了企业的品牌优势,四家央企品牌价值合计超过70亿元,位居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的前列。

2. 强势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度和溢价水平显著提高

国际品牌价值评价经验表明,品牌价值与销售额的比值最能够反映品牌的市场影响强度,比值越高对市场影响越大。本次研究显示,强势品牌影响力度逐步增强,两大领导品牌及10强中国公司品牌价值与销售额比的平均值为0.43,中国地方公司品牌为0.39,都较去年增加0.1~0.2。同时,从“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问卷调查”情况看,强势品牌的认知度、忠诚度、美誉度较去年更加突出,两大领导品牌中海地产和万科以及10强中国公司品牌综合得票率达到54.3%,较去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

2005房地产品牌溢价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随着强势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度的增强,溢价水平也随之提高,品牌贡献率(BVA系数)由去年的0.1~0.14变化为今年的0.12~0.18;另一方面,房地产上市公司得益于资本市场溢价,品牌贡献率在0.15以上,普遍高于未上市公司。

3. 房地产品牌仍停留在打造阶段,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品牌管理系统

品牌间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加强品牌管理和经营,特别在大规模的跨区域开发过程中,强势品牌往往更能够迅速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从目前房地产品牌的管理现状看,企业的品牌建设意识逐步加强,多数房地产企业从品牌形象推广入手,开始进行企业品牌或项目品牌的打造。然而,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还没有将品牌纳入到系统的管理工程,中国房地产企业尚未进入品牌管理阶段。目前能够组织实施品牌系统管理的房地产企业寥寥无几,多数企业品牌管理仅仅是商标及无形资产的注册、续展、许可的管理。从国际知名品牌的管理经验看,要实现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必须要有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和清晰连贯的品牌策略,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品牌管理架构及保障体系。

二、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基本情况评析

1. 2005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公司品牌

2005中国两大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是:中海地产和万科。两大品牌继续保持了在房地产行业的领导地位,并且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大幅度提升。中海地产品牌价值为33.1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1亿元;万科品牌价值为32.0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9.71亿元。2004年是两大领导品牌加速发展的一年,中海地产完成了中海系地产业务的强势整合,并借助行业领导品牌的优势,销售收入突破90亿元、资产规模增长26%,净利润同比增长56%;万科借助企业20周年,对企业品牌继续扩张,新进入东莞、昆山、无锡三个城市,品牌分布达到了17个城市,销售收入实现91.6亿元,同比增长43.57%,实现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62%。

2. 2005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

2005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品牌价值较去年大幅提升,平均品牌价值达到了12.04亿元,与去年10强中国公司品牌相比增长5.06亿元,增幅达到72.49%。其中,超过15亿元的1个,10~15亿元之间的6个,9~10亿元之间的3个,而去年10强中国公司中未有一家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

新世界中国地产的品牌价值达到了18.98亿元,较去年相比增加13.39亿元,由去年的第七位攀升为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榜首;招商地产、华侨城、保利地产、顺驰首次入选TOP10,四家公司品牌都超过10亿元;绿城、大华、金地

集团、沿海绿色家园和北京城建地产作为去年的10强,今年品牌价值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增长幅度在1亿~4亿元之间。

3. 2005中国房地产项目品牌价值TOP10

TOP10研究组延续去年的研究,对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房地产项目进行了品牌价值的量化评估,产生了“2005中国房地产项目品牌价值TOP10”,见下表。

2005中国房地产项目品牌价值TOP10的平均品牌价值为4.73亿元,分布在2~7亿元之间,价值跨度较大,其中超过5亿元的有5家,有4家在3~5亿元之间,另外1家在2~3亿元之间。项目品牌物业特征鲜明,SOHO是写字楼、高档公寓品牌的代表,中融系列、海上海新城在写字楼、商业物业的运营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西郊庄园、同景·高山流水、泰晤士小镇是别墅及低密度项目品牌的杰作;奥园、香梅花园、卓越系列、星河湾是住宅品牌的典范。同时,TOP10研究组也对地方项目进行了品牌价值的评估,龙王庙商贸广场、湘隆·时代商业中心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品牌价值都在亿元以上。

4. 2005中国房地产专业领先品牌TOP10

TOP10研究组本次深入研究了企业在专业市场的品牌特色,挖掘出一批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品牌,这些品牌代表着房地产行业细分市场的领先水平。金融街控股开发建设的“金融街”成为了中国的金融商务中心;华侨城的旅游地产模式深入人心,在深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沿海绿色家园的多个项目成为国家健康住宅的试点项目;合生在天津打造的京津新城成为京、津、河北三地的休闲胜地;新世界中国地产作为老牌的香港地产商,对中国大陆的城市运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领导作用;阳光100在多个城市实施了品牌复制,是国内第一地产连锁品牌;颐景园作为园林地产的领先品牌在产品方面独树一帜;百仕达·红树西岸是科技人文创新的杰出代表;上海城开是核心城区运营的典范;杭州开元采用“住宅+商业+酒店”联动开发模式,是行业内酒店&地产运营的领先品牌;铜

锣湾广场在全国42个城市有44家SHOPPING MALL,运营总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是中国SHOPPING MALL行业第一品牌。

5. 2005中国房地产地方公司品牌价值TOP10

TOP10研究组对在各地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房地产公司进行了品牌价值的量化评估,评选出“2005中国房地产地方公司品牌价值TOP10”,他们是:华北区域的北京天鸿、北京城开、北辰实业、人济集团、伟东置业、首创置业、海信地产和世纪城地产等;华东区域的上海绿地、中华企业、上海金鹏、正阳投资、栖霞建设、上海城建和江苏新城等;华南区域的合生创展、富力地产、百仕达地产、佳兆业地产、中惠地产、惠通地产和厦门建发房产等;中西部区域的武汉地产集团、长房集团、福星惠誉、江东集团、东方航洋、重庆龙湖和金科实业等。

地方公司的品牌价值平均值为3.47亿元,主要分布在1~6亿元之间,与10强中国公司相比有一定差距,这主要体现在规模及区域分布上。从地方公司的特点来看:华北地方公司品牌大多集中在企业所在城市进行开发,在当地的品牌美誉度较高,人济地产开发的人济山庄在取得非凡市场效果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伟东置业从旧城改造做起,在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之后逐步发展成为享誉青岛的一大品牌。华东地方公司品牌具有一定规模实力,部分企业向周边城市进行了小

范围的扩张,如上海城建立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商品住宅与办公楼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益;栖霞建设立足南京,向周边积极拓展,江苏新城则立足常州,并在上海、苏州进行异地开发。华南地方公司品牌开发项目产品线较为丰富,项目布局较为完善,与城市化进程结合相对紧密,如佳兆业、中惠地产的产品,覆盖面从大众精品住宅到高端别墅物业,从都市高级酒店式公寓到购物、休闲、娱乐综合性商业街区,产品丰富。中西部地方公司品牌在当地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开发物业多以普通住宅为主。武汉地产、长房集团和福星惠誉主攻普通住宅,东方航洋主攻商业地产,成为当地的领先品牌。

三、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品牌强度评析

1.品牌市场份额和品牌分布

中海地产和万科2004年的全国商品房市场份额都达到了0.88%,而专注于住宅市场的万科,在全国商品住宅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1.06%,是首个商品住宅市场份额超过1%的公司。TOP10中国公司品牌业绩增长快速,市场份额之和达到了3.15%,平均销售收入达到35.53亿元,较去年10强公司增长86.51%。其中,顺驰、保利地产、大华凭借全国各地的大规模开发,分别完成销售额95亿、45亿和47亿,在10强公司中表现抢眼。

两大领导品牌中海地产和万科较早的完成了全国重点城市的业务布局,进入的城市数量分别达到了12个和17个,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三大经济圈,两大领导品牌已经从最初的品牌扩张走向品牌强化阶段。从10大中国公司品牌看,2004年多数公司大举进行品牌扩张,从原先的以一线城市为核心,到2004年相继进入中国主要二、三线城市,如招商地产新进入苏州、天津、重庆;大华集团新进入南京、武汉、马鞍山、沈阳;沿海绿色家园新进入成都、西安、沈阳、天津、内蒙。

2.品牌年龄和品牌成长速度

两大领导品牌及10大公司品牌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他们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年考验而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12家公司平均年龄为18年,其中新世界中国地产有32年的历史,中海发展、万科、招商地产、北京城建品牌年龄都在20年以上,而年龄最小绿城集团也超过了10年,长久的历史是品牌企业的显著特征。

中国地方公司品牌年龄明显小于两大领导品牌及10大公司品牌,平均年龄为8.6年。未有一家企业超过20年,15~20年的占8%;10~15年的占17%,而10年以下的占到了75%。

两大领导品牌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中海地产和万科近三年的销售额平均增长率为10%和28.57%。中海地产全国土地储备量一直稳定保持在50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900万平方米,这为资产规模及经营规模庞大的中海地产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0强中国公司品牌抓住了2003~2004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机遇,实现了自身突飞猛进的增长,10强中国公司增长率平均达到了60%,其中沿海绿色家园将自身建造绿色健康住宅的专业领先优势拓展到全国14个城市,实现了整个集团近三年平均增长率104.09%的增长速度。

3.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三度调查

TOP10研究组针对房地产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在全国及主要大中城市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自2005年7月18日至2005年9月18日,历时2月共63天,收集问卷主要来自全国15个城市共10995份。

从下图可以清楚看到,消费者最认可的公司品牌是中海地产和万科。两公司在三度上的得票率均高于12%,万科在认知度上高出中海地产2.4个百分点,而中海地产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则分别高于万科3.4和0.8个百分点。综合得票率仍是中海地产以0.6%的优势胜出。10大公司品牌中,金地的综合得票率最高(5%),新世界中国地产其次(3.6%),其它依次是保

利地产、绿城、招商地产、顺驰、华侨城、沿海、北京城建和大华。10大公司品牌的“三度”得票率和综合得票率之和分别为26.7%、28%、29.3%和28.0%,略高于万科、中海地产的得票率之和。两大领导品牌与10大公司品牌的得票之和占到全国票数的一半以上,消费者对于这些品牌的认同感强烈且集中。10大项目品牌中,西郊庄园得票率高居榜首,“三度”得票率和综合得票率分别为23.9%、22.4%、21.2%、22.5%;中融其次,综合得票率为15.2%,其它依次是海上海新城、SOHO、中海.香密湖1号、蔚蓝海岸、高山流水、香梅花园、泰晤士小镇、百仕达.红树西岸。

除了全国性跨地域开发的房地产公司和项目,TOP10研究组也对单一地区发展的地方性公司和项目品牌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一些地方性公司由于专注于在一个地区开发,规模集中度高于当地的全国性公司,从而形成强势的地区品牌。他们在地方的得票率普遍很高,如正阳集团和上海城建在上海的综合得票率分别为9.4%和 6.8%,而万科、中海、新世界等全国性公司在上海的得票率则不足4%。

四、提高房地产品牌价值的策略建议

根据著名的“品牌冰山”理论,品牌是一个企业属性可见与不可见因素的综合体。从该理论出发,提高品牌价值不但需要通过明确品牌名称和标记,加强品牌认知和品牌忠诚来提高品牌的外部价值,而且需要通过改善品牌的管理模式,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价值观来提高品牌的内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品牌管理现状对比,TOP10研究组对提高房地产品牌价值有以下三点策略建议:

1.加速品牌的市场集中度

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律,一个品牌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要达到20%~30%以上才可能形成行业主导。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集中偏低,美国四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市场份额均没有超过5%。目前

中国房地产品牌中,最高市场份额的也不到1%,还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市场集中度,房地产行业的品牌竞争仍处于“多而分散”的品牌现状。从目前这些品牌企业的开发模式看,他们大致通过以下途径来加速市场占有:

一类是品牌扩张,主要以品牌为旗帜,以大规模品牌复制的方式实现跨区域开发,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加快品牌市场占有,中海、万科、绿城、招商地产、顺驰都是这类典型的企业;另一类是品牌并购,通过并购另一企业的品牌,获得该品牌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权利,依靠该品牌在当地市场或细分市场的市场影响力,形成多品牌策略,短时间内扩大企业在某一区域市场或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从而提升品牌价值。万科并购浙江南都就是典型的案例,通过并购万科迅速加大了自身品牌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集中度。

2.加强品牌与消费者联系,深入专业和客户细分市场

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如何,往往是品牌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从研究组对全国10大重点城市的住宅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看,行业领导品牌——中海和万科在营销、物业管理等方面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客户忠诚度,50%以上的客户依靠市场口碑吸引,60%以上的客户表示愿意重复购买。从研究组在搜房网进行的全国30个城市调查情况看,中海地产和万科在“品牌三度”得票率均

超过了12%,10强中国公司品牌的得票率在30%左右,体现出强势品牌在客户维护方面的杰出表现。跨区域开发的品牌已经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能做到这一点,全面把握专业和客户细分市场至关重要。

与过去简单的将物业类型粗略分为高、中、低档相比,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市场细分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品牌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在激烈的竞争中细分专业市场,提供满足特定消费需求的主流产品,在寻求差异化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专业领域的领跑者。华侨城专注于旅游地产的开发;沿海专注于绿色、健康住宅的开发;阳光100将产品客户群定位于城市新兴白领阶层;三盛宏业的园林地产独具特色;金融街专注于商务地产的开发,这些品牌公司已经走在细分市场的尖端,初步显示了专业细分市场的领跑姿态。

3.制定明晰的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策略

根据房地产跨区域开发及项目独立的特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实施多样的品牌策略,以达到提升品牌价值的目的。房地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企业开发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品牌策略。

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管理现状看,一些品牌企业采用单一的品牌模式,公司品牌和项目品牌合一,典型企业如阳光100、华侨城等;而多数跨区域品牌企业,如中海、万科、绿

城和顺驰等采用“公司品牌(主品牌)+项目品牌(副品牌)”的品牌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主品牌的成功形象资源,利用消费者对主品牌的信赖和忠诚度来推动副品牌产品的销售;另外一些品牌企业进行了品牌模式创新,采用“主副品牌+背书品牌”的品牌模式。背书品牌依附于产品贯穿于整个公司品牌和项目品牌之中,背书品牌的管理通过在价值链的各环节实施,确保开发项目能够成为公司区别于其他品牌的鲜明特征体现;这种模式的优势可以使公司在扩张时实现差异化竞争,突显自身品牌价值,沿海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其“绿色社区、健康住宅”的背书品牌成功的贯穿于整个公司品牌与项目品牌之间。

附件一: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研究方法体系

研究概述

“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课题组”在充分借鉴国外著名品牌价值评估机构Interbrand和 Brand Finance 的研究经验和操作实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条件和房地产行业发展特点,基于经济使用价值法的现金流折现法(DCF)和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方法,建立了一套实操性较强的研究体系。同时,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特点,并综合企业或项目发展基础、市场情况、财务分析、竞争分析等,预测企业或项目未来收入;据此核算品牌产品带来的未来品牌收益BVA的净

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报告

更多资料请访问.(.....) 2009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报告 (摘要) 经历了2007年四季度以来的深度调整之后,国内房地产行业在2009年的春天迅速回暖,在相关政策的鼓励引导下,市场以超过绝大多数人先前预期的速度和幅度重回上升通道,表现为:需求明显释

放,交易量持续大幅度放大,价格启稳并快速反弹,土地交易重新活跃,有效供给开始增加,交易和开发两个市场先后被激活,行业景气逐月回升。 一、房地产政策导向以放松鼓励为主 上半年,房地产相关政策延续了08年四季度以来以宽松鼓励为主的基本基调,政策着力点由房地产交易环节向上延伸到开发环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调了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随后,人民银行、银监会要求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度收紧的针对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通道被放松。5月,国务院下调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鼓励房地产项目加快投资建设,国土资源部要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发改委再提研究开征物业税,旨在规范现行房地产税费制度,活跃存量房市场,稳定交易价格。 房地产市场对政策的反应迅速而积极,二季度以来部分区域隐有过热迹象。面对市场最新动态,政策面开始注意动态微调,6月,银监会强调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央行也重提监测房地产信贷风险。接下来的政策出台或将在维持主基调不变的前提下,体现区域性及结构性差异。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低于近年来平均水平,二季度以来加速增长 受到去年行业形势低迷的影响,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去年增长了9.9%,大幅度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的增长水平。按月来看,一季度投资疲软,4月份以来投资开始放大,并逐月加速增长。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维持在70%左右,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占比约12%,办公楼投资占比约4%。银行信贷资金对房地产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资金占比约60%;受外部金融环境的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1998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后,房地产业开始真正发展起来。90年代发展壮大,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占GDP 比例逐渐增加。21世纪随着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城市达到2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到70%。住宅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达4%,城乡合计达7.5%,房地产业己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近两年来住宅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1.5个百分点左右。关键词:市场发展 (一)房地产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 第一,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增加。199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4010.17亿元,到2004年达到13158.25亿元,房地产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0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第二,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9年的56858万平方米上升到140451万平方米,增加了83593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25 %,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房地产开发的各项指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近几年增长的更快。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一,房地产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存在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无论是房屋施工面积还是房屋竣工面积,东部都占有很大比例。这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早所致。②中部的增长速度(除了销售额)基本处于领先水平,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偏紧,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和竞争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中部经济的发展,中部的各项指标(除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其他两部。③地区间差距正逐步缩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部的房屋销售面积占全国销售面积的比例都较前有所增加,且中、西部居民个人购买商品住宅在全国的份额也在增加,由2002年的13.6%,21.7%上升到15.7%,24.3%,中、西部居民购买商品住宅的增长比例较大,均高于全国平均的增长比例。可以看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地区间正逐步缩小差距。 第二,城镇居民居住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在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人均建筑面积仍在增长,反映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因各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从表3-4可以看出:从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东部地区24.91 >西部地区23.25>中部地区22.06。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西部地区虽然房地产发展不完善,但人口密度较小,相对来说居住面积较为宽松,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又不很发达,所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小;从其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5.1%>中部地区4.6%>东部地区3.6%。 (三)房价居高不下 近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三高”,房价高、居民购房热情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高。200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大幅攀升,达到了2714元/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了355元,远大于19982003年年平均售价的增长,其中上海、北京、深圳的商品房均价分别达到8627元/平方米、6232元/平方米、6037元/平方米,与之对应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分别为16683元、15638元和27596元。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 【完整版】 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 专业˙权威˙平价˙优质

报告目录 第一章房地产中介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7) 第一节房地产中介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7) 第二节房地产中介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及市场发展分析 (10) 第一节房地产中介概述 (10) 一、房地产中介的基本概念 (10) 二、房地产中介的定义与内涵 (10) 三、房地产中介活动的特点 (11) 第二节房地产中介业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 (12) 一、有机组成部分 (12) 二、桥梁与纽带 (12) 三、升级的重要力量 (12) 四、房地产中介服务涉及房地产开发价值链的全过程 (12) 第三节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概况 (14) 一、我国房地产中介发展历程 (14) 二、房地产中介经营范围 (14) 三、房地产中介公司运营模式及各模式优劣分析 (15) 四、房地产中介收费标准 (18) 五、房地产中介行业的作用和价值 (20) 第四节我国房地产中介存在的问题 (21) 一、房地产中介现状之法律思考 (21) 二、人才问题 (24) 三、企业规模问题 (24) 四、信息问题 (24) 五、行业监管问题 (24) 六、房地产中介诚信问题 (24) 七、风险防范措施问题 (25) 八、对房屋中介市场乱象须及时“亮剑” (25) (一)房屋中介市场乱象 (25) (二)基本对策 (26) 八、房地产中介行业良好生态需共建 (27) 第五节我国房地产中介发展策略 (28) 一、树立中介企业品牌 (28) 二、提高人员素质 (29) 三、创新联合提供全面服务 (29) 四、科技实施网络化管理 (29) 五、规模化连锁经营 (29) 六、新型业态模式加入特许经营 (30) 第六节2019-2025年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30)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国内的投资速度放缓,但是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供给结构不合理,导致房价虚高,空置率居高不下。虽然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房地产销售额也以每年超出27%的速度增长,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是:中国房价总体已高得离谱。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房地产蓝皮书》来看,中国的房地产的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同时房地产价格一直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2 房地产市场中博弈行为分析 2.1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很复杂的市场,是整个房地产产权交易的集合。房地产的交易过程就是房地产博弈过程,同时房地产的价格也是市场上主体之间博弈行为的结果。随着产权的受让方以一定的价格获取房地产产权,产权让渡方让渡房地产产权以获得相应的资金回报,交易的价格由此形成。 2.2 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主体 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主体有很多,一般包括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房地产的消费者、房地产相关专业人员、政府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但是从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博弈主体还是开发商、政府和消费者。他们之间既有相互之间的博弈,也有同类主体之间的博弈,最终决定了房地产的价格。 3 博弈模型与博弈分析 3.1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来看一下土地价格为什么会如此高? 通过图形可以看出,土地的稀缺性,房屋开发量不足决定了房地产商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由demand1曲线向右移动变成demand2曲线),如今房地产商不惜投入大笔的资金进行土地的储备,大势“攻城掠地”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政府也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拿到市场上进行拍卖和抛售,说明了土地的供给在不断减少,而政府对于农村郊区土地的开发和强制征用也证实了可用作开发的土地在减少,这样土地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supply1曲线向左移动变成supply2曲线)。经过曲线的移动后,两条曲线的均衡点也由E1变成了E2,很容易得到土地的价格升高了。 模型分析:首先对于某一块土地,假设当地政府和开发商是信息完全的,双方都知道对于这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收益为多少,双方博弈的焦点就在于如何分配这个收益E。作为政府,这块土地的成本就是基本的行政费用,而作为房地产商,他的整个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地价、建安费、销售费用等等。假设土地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p=a-b×Q(p),土地的固定成本为C,那么政府的收益函数为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中国房地产各阶段发展史(非常详细)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1年,在深圳、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试点,在此之前,国内只有房地产开发,没有商品房开发,事业单位或是企业单位造房子主要是用于内部职工福利分配。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7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视察后发现特区市场经济之后变化很大,其中房地产开发相当成功,认为开发区的经验值得全国推广,于是他吹响了中国发地产开发号角,沿海城市一带开始展开,特别在海南、北海、广州、深圳等。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高增幅曾高达146.9%。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1993年朱镕基总理到海南视察,发现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是已经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场形成了严重泡沫。于是下令停止银行贷款。政府开始第一轮紧缩性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了大量的烂尾楼和银行呆坏账。 1993年底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落实,经济过热势头放缓,处在通货紧缩通道中,亚洲金融(行情,资讯,评论)危机爆发,日本、香港等地房地产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8至2003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年对中国房地产业来说是关键之年,分水岭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开发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纷纷卖掉退出市场。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开始发生变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主要一个是取消福利分房,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这种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内爆发,并大幅快速上升。还有价格政策,在这之前商品房的价格受到物价局的管制,不能随便涨价,是限价的。但是在这时候取消了这些管制,为后来开发商涨价提供可能,这以后开发商自己喜欢怎么定就怎么定,开始乱涨价。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998 里程碑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倡导贷款买房。 7月3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被确定为基本方向。

房地产业中国房地产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 房地产业中国房地产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一、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公里2(=9.6亿公顷=144亿亩),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中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包括开发区-园区等)采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水电气-邮电-景点)用地、公共(行政事业单位)建筑用地、住宅用地(城镇住宅-农村宅基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军事监狱宗教使馆墓地用地。未利用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沙漠、裸土地、裸岩石、高寒荒漠,河流、湖泊、芦苇地、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 2005年,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减少0.30%;果园等园地1154.90万公顷(1.73亿亩),增加2.31%;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增加0.30%;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减少0.21%;养殖水面等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指城镇-乡村居民点、独立居民点、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增加1.11%;交通运输用地230.85万公顷(0.35亿亩),增加3.37%;沟渠、水工建筑物等水利设施用地359.87万公顷(0.54亿亩),增加0.26%;未利用地270万公里2(=2.7亿公顷=40.5亿亩)。 按建设部数据,200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0平方米,2005年达到了26.11平方米,年均增长1.2个平方米。依此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达到32.11平方米。则,2007-2010年新增住宅建筑面积需求为50.82亿平方米,年均新增住

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近十年的房价变动规律的观察,分析了影响我国房价的主要宏观指标,从众多因素中提取出GDP增长率、土地价格,M2,长期贷款利率,房屋租赁价格指数等与房价变化关系较为明显的几个因素。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我国房价的诱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土地价格,GDP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这样盛产亿万富翁,各种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富豪连年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业每年都是“第一名”。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状况。房地产的问题,在开发商,政府,购房者三者来看,就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博弈。而这场博弈的焦点则是房价问题。如果说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是围绕“土地”这个关键词,那么整个房地产市场则在价格上开展了新一轮的对峙。先是开发商与购房者在房价涨跌上僵持不下;再有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土地成本论;最后则是关于房地产是否归为暴利行业的争执,“价格”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房价的构成因素,至今仍然是不透明的。 房地产市场化全国性的膨胀始于1998年开始实行的房地产改革,房改之年恰逢中国经济紧缩之年,需要拉动内需之年,房地产起到了拉动内需增加投资的扛鼎作用.同时房地产出生之时衔命而来的而历史特征已注定其原罪:分税制后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减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的实体经济找不到出路,除了政府投资外找不到拉动内需的抓手,房地产适时而出,必须要承担挽救地方财政,拉动内需,推动改革的使命.中国安然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福利分房取消了,融资渠道拓宽了,消费信贷开放了。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功劳卓著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多,土地面积有少,住房成了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个困难问题。应对金融危机以后,房地产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一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造成群众的不满。 二.理论综述 宏观上,房地产分为三级,所以本文从三个层次入手探讨影响房价的因素。 房地产一级市场是指土地市场,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市场,即国家通过其指定的政府部门将城镇国有土地或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后出让给使用者的市场,出让的土地,可以是生地,也可以是经过开发达到”七通一平”的熟地。 房地产二级市场,是土地使用者经过开发建设,将新建成的房地产进行出售和出租的市场,一般指商品房首次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房地产二级市场业包括土地二级市场,即土地使用者将达到规定可以转让的土地,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的市场。 房地产三级市场,是购买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再次将房地产转让或租赁的市场。房地长三级市场也包括房屋的交换。

我国房地产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我国居民的住房一直是按福利分房的政策来解决。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按照分配住房的时间、数量和地点考虑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 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设想,指出改革的方向是住房商品化。首先改革围绕“三三”制补给出售新建住房政策进行试点。按照这个政策,个人购买住房的房价款,由个人、单位和政府各承担1/3,即个人只需支付房价款的1/3,就可以买到住房,其余房价款由单位和政府补贴。1987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率先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随后,福州、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开始试行。1988年4月,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从而使房地产市场有了法律上的保障。1989年,由于政治形势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91年5月,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上浦东开发的带动作用,199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回升趋势。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从1992年兴起的。1992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而此前的“房改”、“地改”始终步履维艰。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起,交易活跃。其重要标志是1992年前几个月社会各界普遍公认的一个社会新热点----“房地产热”的出现:全国前四个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8.3%,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6%,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 14.6%,而商品房完成投资却增长78%,商品房销额增长63.3%.1992年下半年:膨胀.1992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比1991年底增长175%,新开工面积增长78.1%,利用外资增长22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比1991年增长80%,房地产公司增加2倍. 1993年上半年达到顶峰.这期间,全国商品房完成开发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43.5%新开工面积增长136%;新增开发公司6000余家,至此,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已达19000多家. 1993年下半年----1994年3月:受挫折相持.1993年7月起,政府开始对房地产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相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心态上看,很多人认为宏观调控是暂时 的,“年底将出现新一轮高潮”;二是从实际价格上看,很多大城市基本不见降价,“有价无市”的局面非常明显;三是完成的投资增速比上半年有所下降,但仍比1992年高.这种局面大致持续到1993年3月. 1994年3月至1995年:房地产进入理性回落、平稳发展阶段。1994年3月“两会”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理性回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9%的经济增长速度和13000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计划,逐渐平静了社会上期望房地产市场出现新一轮高潮的心态。1995年是国家宏观调控继续深化的一年,在房地产领域,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房地产市场步入平稳发展阶段。住宅、办公用房、商业服务业用房等商品房的投资比重更趋于市场需求结构;地区差异有所缩小;用于炒作的资金和投机性的投资明显减少;中介咨询、物业管理也获相应的重视和发展。

2008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

2008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整体趋稳房价理性回调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政府以审慎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上保持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则更体现了这种审慎灵活性。2008年上半年,在国家调控政策主导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由2007年的过热转向理性回归,各项指标高位调整,过度需求泡沫得到有效的抑制;但2008年第三季度,市场开始快速下行,并显现出加速下滑的趋势。在国家“保增长”政策的主导以及各方面努力下,第四季度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整体市场基本保持了理性回归并稳定发展的态势。 1、2007年的投资过热,导致2008年整体市场供给压力大 1.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上半年在30%上高位运行,下半年涨幅出现回调 受2007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影响,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延续了去年略高于30%的同比增长幅度,而整体市场处于理性回归的态势,宏观调控起到了明显成效。下半年,国际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由于“抑制过热”政策叠加、住房保障制度的推进,以及经济进入调整期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涨幅下降的趋势。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从1-6月的33.5%一路下滑到1-11月的22.72%。尽管下半年涨幅回调明显,但涨幅的绝对值仍超过了20%以上,可见在国家“保增长”政策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并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仍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指数研究院 1.2、自1998年以来,土地购置未开发面积近12亿平方米,市场潜在供给能力强 与2007年疯狂抢地以及“地王”不断涌现相比,2008年,中国土地市场开始恢复理性。土地购置面积和开发面积增幅基本趋势是逐月下降。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由1-2月的34.7%,到年中(1-6月)的7.6%,1-11月的-5.9%,除1-5月外,增幅都是逐月在下降;而土地开发面积同比增幅也是由1-2月的20.2%,一路回落到1-11月的-2.7%,除1-6月外,也是逐月下降。2007年狂热的土地市场降温明显。但2008年1-11月土地购置未开发面积仍达1.12亿平方米,可见开发商囤积土地的意愿并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浅谈中国房地产现状

浅谈中国房地产现状 从大的经济形式来看,目前中国为通货膨胀时期。中国通货膨胀率官方公布为:3.2%(我认为远远大于这个数值).而国际经济学上讲膨胀率3%为红色警戒。通货膨胀的意思是:国家发行的货币流通量大于市场实际需求量。通俗的讲就是钱不值钱(这跟国际上的货币兑换率不冲突)。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其中房地产业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年初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再次加力让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在中央坚强的调控决心下,房价会不会回落,楼市会不会降温,成为许多准备买房者心中最大的疑问。一面是限购、信贷收紧、房产税试点等政策的冲击;另一面是通胀压力加大、股市低迷的现实经济环境……在充斥着各种各样变数的房地产市场,房子究竟要不要买成为购房者面临的大问题。 一、中国房地产的现状 深入了解中国房地产的现状,才能看到房地产业目前存在的困难,才能正确面对现实,改造现实。 1、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虚高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1)为什么说我国房地产价格虚高? 无论从“租售比”还是“房价收入比”上衡量,都能说明:中国的房价虚高,尤其表现在一线城市。比如一般认为良性运行的房地产市场,租售比为1:200到1:300,房价收入比为4至6倍。我们身边可以看到的租售比为1:600甚至1:1000、房价收入比为20倍甚至30倍的比比皆是,都远远超出可以接受的范围。 部分“口水”专家(他们的特点就是:靠嘴巴吃饭,讲大道理,到处讲经说法,只要出钱死的可以说活)频频亮相媒体,谈经论道,鼓吹中国“特色”,声称房价不高。房价高不高我们可以简单地算算账:以20倍的房价收入比为例,如果衣、食、行不花费一分钱,恭喜你,20年的收入可以买到房子,也就是从20岁开始赚钱,40岁可以买到房子了,如果衣、食、行花费收入的一半,同样恭喜你,40年收入的一半可以买到房子,也就是从20 岁开始赚钱,60岁可以买到房子了,老了以后,不会居无定所,相信这样的压力情况下谁都不敢生病。当然,如果是购房投资,以1:600的租售比为例,如果你30岁买到一套住房出租,中间不空租,600个月就可以收回成本,也就是50年后,你就可以幸运地收回投资,房子虽然年纪大一点,土地使用年限已到,但所有权还是属于你的, 近期,部分城市地价开始跳水,大幅下调,土地流拍频现,土地市场明显降温,说明地价存在泡沫。2010年6月2日,武汉在楼市新政后第二次拍卖土地,6宗地块中,有一宗流拍,武昌中山路一宗地块楼面地价仅卖1820元/平方米,回调幅度超过1000元/平方米,

浅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288浅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汤超 唐山市国文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依靠天然洞穴,野外群居,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种植作物,伴随着文明的不断进化,人类懂得了如何搭建房屋遮风避雨,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中国社会逐渐出现了大量房屋建设,宫殿林立,统治阶级的产生注定了权力的私有化,物质的私有制,所以渐渐地出现了房屋买卖和占有。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历程;买卖;私有制 我国房地产行业源于人类文明的初始,到西汉时期才产生比较正规的房屋买卖,当时人们并不怎么在意这个行业,但这却是一个萌芽的开端,封建社会制度转为专制,到了唐宋时期房屋买卖才得到比较广泛的发展,许多达官显贵开始通过自己占有房屋的面积大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以致出现现今残存的所谓古代庄园,现在的庄园其实都是古代达官显贵的府邸。近代社会以后,常年战乱不断,以致房地产行业几近灭绝,因为战乱年代无法保障资金的财产,更多的商人和官员将眼光转移到金银和首饰之上,新中国建国以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领导阶级幻想创造一个公有制的国家,人人均等,人人平均,在新建的律法之中,严格规定废除房地产私有制,严禁个人买卖房屋或者对外租赁,所以房地产行业在法律制度下逐渐消失,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中介行业渐渐苏醒,有了复苏的迹象,目前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已达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接下来我简单描述一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1 房地产中介(经纪)公司的产生 房地产中介公司其实就是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的一个枢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房地产行业中起到了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房屋交易过程中的成本,使房屋买卖更加有保障性,从而维护了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所以房产中介公司才可以在房地产市场中存活下来,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包含房屋买卖、租赁、互换、抵押物品等多种交易,房屋买卖伴随着房地产中介的产生,两者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2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几个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将近 30 多年的岁月里城,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改建、乡镇改造的国内大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为经济复苏、房地产初步发展、房地产行业初具规模、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等四个阶段。 2.1 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建国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人民经济得到很大改善,1980 年以后,国家对于居民城镇住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开始允许个人房屋自由买卖,但是土地依旧公有制,政府正式出台了土地有偿使用、个人建房、房地产建设综合开发等政策,中共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包括房地产市场,这明确宣告了从此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诞生。 自从法律制度健全以后,全国 80% 以上的房屋所有人基本颁发了房产所有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为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不正当交易创造了条件,做好了铺垫。 2.2 房地产的初步发展 房地产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产生和民间个人交易的形成。初步发展时期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主要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政府各个事业部门事业单位性质建立的房屋交换站、房屋交易所和民间房地产交易市场,这类官方承办的房地产公司机构承担了当时社会人民交易服务的职责,人们手里多余的房产可以通过正当渠道自由买卖了,第二类是工商部门批准的房产中介企业,90 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大城市均出现大大小小的房地产中介,第三类是民间自由买卖房屋的个人,这类人或许以前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熟知房屋信息,懂得房屋交易过程中的相关法律,但是他们的基本文化不高,所以常常遭到同行人士的蔑视,通常被人称为“房纤手”、“房虫子”,虽然在房地产市场中挣到了一些钱,但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大的发展。 2.3 房地产市场初具规模 随着少数人群的房屋自由买卖,渐渐地房地产中介公司被人们所接受,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前,房屋买卖并不被允许,但现今却成为一种模式,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经济活动的权限也被慢慢房款,随之社会上便出现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人群开始以个人名义购买多套房屋,等待房屋价格上涨之时,以高价卖出,巨大的利润诱惑了太多的人,这时房地产行业已初具规模。 2.4 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 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民经济较之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人民依旧是将自己的钱存至银行,每年只是吃利息,从而导致货币流通不畅,国内消费水平低下,政府为了鼓励国民消

中国房地产泡沫:一个忽悠了几亿国人的伪概念

中国房地产泡沫:一个忽悠了几亿国人的伪概念 中国大陆大家目前最为关心,讨论最为热烈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从政府到民间,从经济专家到普通百姓,大家都在关注这个问题。以前,我也觉得中国存在一个叫“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所谓概念,但今天我忽然感悟,原来多少年来包括我在内的几 亿中国人都被蒙骗了,中国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房地产泡沫”这 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如同市场经济一样,房地产泡沫也是一个外来事物,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问题是,中国是市场经济吗?显然不是,否则为什么大多数西方国家都不承认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更不是市场经济,而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个怪物,政府操纵着房地产行业,政府对房地产有着绝对的掌控能力。 房地产泡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既然是泡沫,那么这个泡沫也会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即当泡沫足够大的时候,会破裂。因为日本与美国的经济是市场经济,所以当日本与美国的房地产产生泡沫的时候,就会破裂。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世界经济学家都以为,当年日本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日美大几倍,当然也会破裂。事实却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在几年年前的膨胀程度就超过了当年日本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中国的泡沫几年来虽然翻倍,但却没有破裂,这是何故?显然,经济学家们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中国的房地产乃至中国经济当成了市场经济来看待,而事实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根本不是市场经济。所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所有的房地产泡沫,在中国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房地产泡沫”根本 就是一个伪概念。 当然,我说到这里时,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气,中国的房地产明明几年之内翻了很多倍,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收入水平,这不是泡沫这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确实虚高,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收入水平,这是事实,但这不是“房地产泡沫”,因为泡沫会破, 而中国的这个被大家称为“泡沫”的东西却不会破,因为它的真实名字其实不叫泡沫,应 该叫“变相的税收”或者“房地产垄断价格”。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

中国最强前十公司如何做地产?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 3月23日,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房地产企业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高峰会议(相关专题>>)将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此次会议除了将发布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暨首选供应商品牌外,还将发布一系列相关的测评报告,比如《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报告。 据了解,《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报告将详解中国最强前10公司如何做地产,深刻透析2010年地产十强企业的盈利模式,全面揭秘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时代变革中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得到企业战略的全面提升?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将从战略提升到产品创新、从品牌打造到产品策略,从客户关系到团队管理,深入分析地产巨头成功之道,结合中国本土实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佳学习范本。本文节选了部分内容,让读者先睹为快,具体详情敬请关注3月23日中国房地产企业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高峰会议 万科——中国地产企业活力及盈利标杆

企业素描 企业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84年 企业性质:万科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企业概况: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发展业绩: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 模式研究 一、团队管理——将尊重员工放在第一位吸纳人才 万科的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始终以职业经理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回报股东,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与职业经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和文化,万科的管理,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专业、专注和细致、严谨。 1、王石:独具人格魅力的阳光型企业群体领袖 一直一来,王石给人一种智慧稳健的形象,他关注社会责任,引领业界风尚,努力塑造一个被社会认可并肯定的万科。 2、团队管理:尊重人是赢的人的最好方法 万科创业者很早就完成了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很早就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经理人制度,从而避免了许多民营企业创始合伙人之间的冲突和震荡,使管理团队得以长期稳定,并且形成了系统的经理人文化,理性的创业者和优秀的职业经理团队使万科在管理上能够集中精力,做细做深做透,不仅能在本地区积聚优势,而且建成了跨地区管理的高效体系。 3、有效激励制度+透明化治理 万科对内平等、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认真贯彻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度=万科化的观点;执行规范、诚信、进取是万科的经营之道;鼓励各种形式的沟通,提倡信息共享,反对黑箱操作;反对任何形式的官僚主义。 二、发展战略——多元化资源策略下的跨区发展模式

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06年第三季度) <<建筑房地产业要参>>编辑委员会编写 摘要 三季度以来,政策出台犹如疾风密雨,宏观调控效应也开始显现,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放缓,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但与政府的期望值对比,效果仍然不佳。深圳、北京、厦门等地房价依然飞涨,投资随时有反弹的危险。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2902亿元,同比增长24.3%,虽然增速放缓,但仍处于高位。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数据显示,尽管部分城市房价政府已经回落,甚至下滑,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房价依然在高位运行,增幅居高不下,并大有前赴后继之势。 从下季度动向来看,房价在宏观调控的“组合拳”之下,房价4季度有望止涨企稳。但另一方面,目前整顿党纪、反腐倡廉的形势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房价的下跌抱有太多幻想。我们认为高企的房价有其存在的需求支撑,因此大跌情况不大可能出现,但一定范围内,抗性较小的地区或者楼盘的价格出

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是有可能的。目前,各地还将进一步落实调控的具体措施,深圳、北京、青岛等房价涨幅居前的城市将是重点。 一、全国房地产市场简况 三季度以来,宏观调控的脚步并没有一时一刻地放缓,从爆炸性的“国八条”到“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规定亮相,7月建设部再对“国八条”说明。在土地政策方面,9月5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继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经管的决定》出台后,中国政府在土地经管和调控政策上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次出台的土地调控新政着重解决当前土地经管和调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了耕地保护对工业用地出让也有新规定。

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

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虽然从全国总体来看,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供求基本平衡,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房价上涨过快、住宅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节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而要进行有效调控,得首先识别在各种因素中,到底哪些因素能对房地产价格有影响,哪些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力强,哪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力稍弱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房地产价格一些基本知识,以及房地产价格的特性,并且从定性角度说明了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国际因素、心理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具体的分类为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其它因素。 关键词住宅价格; 商品房市场;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1 房地产价格的特性 房地产包括土地、建筑物、和其它地上定着物三个部分,同时又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综合体。房地产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土地的特性,是以土地的特性为基础的。从房地产估价和把握房地产价值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主要有不可移动、独一无二、寿命长久、供给有限、价值量大、流动性差、用途多样、相互影响、易受限制和保值增值十个特性。房地产的特性决定了其价格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与一般物价相比,房地产价格有其自身的特性: (1)价格的基础及表示方式不同。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性,可转移的并非是房地产本身,而是该房地产的权利和收益。因此,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权利和收益的购买价格。其表示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价格表示外,还可以用租金表示。 (2)形成的时间不同。一般商品价格可以标准化,有比较完整的市场,价格形成时间短且比较容易。房地产个别差异大,缺乏完整统一的市场,价格是在过去甚至将来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价格形成时间长且相对比较困难,评估时必须根据房地产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3)房地产价格实质上是房地产权益的价格。房地产由于其不可移动性,在交易中可以转移的不是其实物,而是其所有权、使用权或其他权益。故房地产估价与对房地产权益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有密切的关系。 (4)房地产价格主要由需求决定,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个别性。房地产的供给有限,且由于它的位置固定,在一定区域内又具有垄断性,所以难以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价格。另外,在同一地区城市内,房地产位置的差别决定了房地产价格难以标准化,个别性明显。 (5)市场结构不同。房地产市场是不完全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影响很大,形成的房地产价格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同时,由于房地产的稀缺性,其价格上升的速度要远远高于一般性商品。 综上,房地产价格是由其效用、相对稀缺性及有效需求三者互相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而这些因素又难以定量,且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房地产评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