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附件: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一、品种选择要求

(一)品种选择原则

1、适应当地温光资源条件和茬口布局。小苗机插对秧龄(20d左右)要求较为严格,与传统手栽稻相比,全生育期缩短7-15天,因此要根据当地温光资源条件及茬口布局特点,选择生育期相对偏短的品种,确保能够安全齐穗和正常成熟。

2、选择分蘖性好的大穗型高产品种。机插秧育秧一般采用塑盘育秧,播种量大,秧苗生长完全处在一种密生生态条件下,秧苗素质不及常规育秧,而且机插小苗理论上一次分蘖蘖位一般较常规秧苗少2个左右,且减少的为有效蘖位,中高蘖位分蘖成穗比例高,单株分蘖成穗数比手插中苗低(20%-30%),有效分蘖个体生长量小,因此要选择分蘖发生早而快、穗型相对较大的抗倒品种容易获得高产。

3、重视选择优质高(多)抗品种。应结合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重发的实际,选择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纹枯病、黑条矮缩病等抗(耐)性较强的优质水稻新品种。

(二)适宜品种选择

1、沿江及苏南地区。以早熟晚粳稻品种为主,江北沿江地区以迟熟中粳稻品种为搭配。早熟晚粳重点选择宁粳3号、南粳44、扬粳4038、镇稻11号等品种;迟熟中粳重点选择武陵粳1号、淮稻9号、淮稻13号等品种。

2、苏中及里下河地区。以迟熟中粳稻品种为主,里下河北部以中熟中粳稻品种为搭配。迟熟中粳稻品种重点选择淮稻9号、武陵粳1号、淮稻10号、淮稻13号,中熟中粳重点选择徐稻3号、连粳7号、武运粳21号、泗稻12号等。

3、沿淮及淮北地区。以中熟中粳稻品种为主,搭配中熟中籼稻组合,重点选择徐稻3号、连粳7号、武运粳21号、泗稻12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380等。

二、壮秧培育技术

机插秧苗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一般秧龄为15-20天,在3.0-4.0叶龄内移栽。机插壮秧要求个体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秧苗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机插育秧要求每平方厘米常规粳稻成苗1.5-3.0株,杂交稻成苗1.0-1.5株,秧苗根系发达,单株白根量多,发根力强,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2.0-2.5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亦称毯状秧苗。水稻机插育秧主要有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及工厂化育秧等方式,工厂化育秧投资成本高,实际生产应用不广。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是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简化发展起来的,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是普遍采用的方式。

(一)育秧准备

1、育苗方式。采用塑料软盘湿润育秧或双膜湿润育秧两种方式。

2、秧田准备。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作秧田。按照秧田大田比例1:100留足秧田。

3、软盘或地(农)膜准备。塑料软盘育秧每亩大田准备规格为58cm×28cm软盘25-28张。双膜湿润育秧每亩秧田准备1.4m宽的有孔地膜或无孔农膜280m左右。无孔农膜在育秧前要将地膜整齐地卷在长、宽、厚分别为1.4m、15cm、5cm 的木板上划线冲孔,孔距2.0cm×2.0cm或2.0cm×3.0cm,孔径0.2-0.3cm。

4、床土和营养土准备。一是进行床土培肥,选择菜园、旱地和稻田表层土作为苗床土,肥沃菜园地可以不培肥,其它田块需培肥,宜早春每亩施农家肥2000 kg、45%复合肥25kg,连续旋耕2-3次作苗床土;二是准备营养土,取苗床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熟化后粉碎过筛,过筛粒径不大于5mm,其中粒径2-4mm的土粒占60%以上。再按每100kg 细土拌标准用量的育苗伴侣、壮秧营养剂等水稻机插育苗专用壮秧剂产品,充分拌匀后作为营养土,每亩大田备足营养土80-100kg;三是准备盖籽土。选择菜园土或未培肥的床土,直接碾碎过筛作为盖籽土,每亩大田备足20kg盖籽土。

5、秧板制作。秧板规格一般要求畦面宽1.4-1.5m,沟宽0.25m,沟深0.15m;秧田围沟宽0.3m,沟深0.25m。要求精做秧板,提高秧板质量,播种前10d-15d上水耖田耙地,开沟做板,排水晾板,播前两天精整秧板,达到“实、平、光、直”标准。

6、其它材料。双膜育秧中,为保证床土标准厚度,需备长约2.0m、宽2.0-3.0cm、厚2.0cm的木条4根。切刀1-2把,用于栽前切块起秧。

(二)精细播种

1、播种时间。在当地水稻适宜播种期内播种育秧。由于机插秧龄弹性短,与茬口衔接较为紧密,应根据前茬让茬时间与插秧时间,按照秧龄15-20天的时间倒推确定具体播种时间。前茬为小麦的,淮北地区一般在5月30左右(5月25日-6月5日),苏中地区一般5月25日左右(5月20-5月30日),苏南地区一般5月20日左右(5月15-5月25日);前茬为油菜或大麦的,播种时间相应提前10-15天。

2、播种量。每亩大田用种量常规粳稻一般为2.5-3.5kg,杂交稻1.5-2.0kg,具体播量要根据壮秧成苗标准,并结合种子千粒重、发芽率与成苗率等综合考虑。双膜育秧由于起秧栽插时切块除边,用种量略高于软盘育秧。

3、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并精选种子,用浸种灵、使百克、线菌清、叶枯宁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浸种2-4天,让种子迅速吸足水分,便于发芽,吸足水分标准为可见种胚。浸种方法一般采用日浸夜露法。待种子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

4、铺盘铺膜装土。塑料软盘育秧的,两个塑料软盘并列对放,盘间紧密无空隙,盘底紧贴秧板。然后向盘内装入营养土2cm-2.5cm,用木条刮平。双膜湿润育秧的,在秧板上平铺有孔地膜,沿板面两边(秧板沟边)分别固定事先备好的木条(宽2-3cm,厚2.0cm,长200cm左右)。铺膜后在膜上均匀铺2.0-2.5cm厚底土,用木尺沿两侧木条刮平,铺土厚度与秧板两边固定的木条厚度一致。

5、沟灌窨水。播前1天铺好底土后,灌平板水,底土充

分吸湿后迅速排放。也可直接用喷壶喷洒在已铺好的底土上,底土水分达饱和状态后立即播种盖土,以防跑湿。或者待播种、盖土与封膜盖草后,进行沟灌平沟水湿润秧板。

6、精细播种。按盘称种播种,一般常规粳稻每盘芽谷播量为120-150g,杂交稻为80-100g。发芽率每提高或降低1个百分点,播量相应减少或增加2g。双膜湿润育秧的,要按畦面大小分畦称种后再播种,以提高播种均匀度。

7、盖土封膜盖草。播种后在盘面撒一层盖籽土,厚度0.3cm-0.5cm,以看不见芽谷为宜。在软盘表面沿秧板纵向每隔30cm平放1根芦苇秆后平盖农膜,有条件的可直接覆盖标准规格的无纺布,四周封严封实。封膜后加盖一层薄草,床温超过35℃时揭膜通风,用无纺布的不需盖草。封膜盖草后灌一次平沟水,湿润全部秧板后再排水。齐苗前应开好平水缺。

(三)苗床管理

1、揭膜炼苗。盖膜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不完全叶至第1叶抽出时(播后3-5天)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烈日高温容易伤苗。揭膜时间要求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若遇寒流低温,宜推迟揭膜,做到日揭夜盖。拱棚育秧的,要求秧苗现青后,视气温情况确定拆棚时间,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拆棚,否则采用日揭夜盖法管理,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

2、湿润管水。机插育秧一般以湿润管理为主,做到以湿

为主,达到以水调气、调肥、调温、护苗效果。揭膜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膜时灌平沟水,揭膜至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晴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移栽前3-4天灌半沟水蹲苗(练苗),减少秧苗体内自由水含量、提高碳素水平、增强秧苗抗逆能力。阴雨天排干秧沟积水,起秧栽插前,雨前要盖膜遮雨,防止床土含水率过高影响起秧和栽插。

3、秧苗施肥。断奶肥施用要根据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具体情况进行,一般1叶1心期(播后7-8天)施用。每亩秧田用腐熟的粪清500公斤兑水1000公斤或用尿素5公斤(约合每盘用尿素2克),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建立薄水层,均匀撒施或兑水1000 kg浇施。移栽前3-4天看苗施好送嫁肥,床土肥沃可不施,为防止秧苗过高,施肥量可适当减少。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4.5千克兑水500千克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片挺拔而不下披的,亩用尿素1-1.5千克兑水100-150千克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

4、防病治虫。秧田期病虫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立枯病、苗瘟等,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对症用药防治。未用无纺布全程覆盖的秧田,要注意做好灰飞虱防治工作,于1叶1心期用吡虫啉2克(有效成分)加80千克水喷施。坚持带药移栽,栽前1-2天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35

毫升兑水40-60千克进行喷雾。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区,移栽前要应亩增加10%吡虫啉乳油15毫升,控制灰飞虱带毒传播危害,做到带药移栽,一药兼治。

5、其它措施。2叶期根据天气和秧苗长势可配合施用助壮剂,若气温较高,雨水偏多,苗量生长较快,特别是不能适期移栽的秧苗,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2000倍液兑水喷雾,延缓秧苗生长速度,促进横向生长,增加秧苗干物质积累。

三、机械插秧技术

(一)耕耙平整大田

机插稻采用小苗移栽,大田耕整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大田耕深(15-20cm)、田平(田面高低不过寸)、水浅(寸水不露泥)、肥足(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速效与迟效搭配)、泥熟。秸秆还田的田块要选择中大型旋耕机,深埋秸秆,泥草充分混匀,田面无残茬。若整地达不到要求,将导致插秧深浅不一,容易出现浮苗,影响分蘖。

(二)正确起运秧苗

要根据不同育秧方式采取相应起运措施,减少秧块搬动次数,保证秧块尺寸,做到随起、随运、随插。遇烈日高温,起运过程要有遮阳设施。塑料软盘育秧的,有条件可随盘平放运往田头,亦可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双膜育秧在起秧前要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规格,宽一般为27.5-28厘米,长58厘米左右的标准秧块。为确保秧块尺寸,事先应制作切块方格模(框),再用长柄刀进行垂直切割,切块深度

以切到底膜为宜。秧块卷起后小心叠放于运秧车,2-3层为宜,切勿过多而加大底层压力,避免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运至田头随即卸下平放,让其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

(三)提高机插质量

大田耕整后需视土质情况确定沉实时间,砂质土一般沉实1-2天,粘土一般沉实2-3天。机插时要清水淀板,薄水浅插,插秧时水层深度1-2cm,以秧根入泥0.5-1.0cm为宜,做到秧苗不漂不倒。

四、大田栽培技术

(一)优化群体起点

1、确定基本苗。大面积生产中一般根据品种分蘖特性、成穗特点、秧苗素质确定机插基本苗,掌握每亩常规粳稻6-8万苗、杂交稻3-4万亩。

2、穴数与每穴苗数。一般生育期长、分蘖力强、栽插早的大穗型品种亩插1.5-1.7万穴,如常优系列组合,武粳15、武运粳23号等;生育期相对短、分蘖力弱、栽插相对迟的穗数型或穗粒兼顾型品种亩栽1.7-1.9万穴,如武陵粳1号、早丰9号等。大穗型杂交稻每穴1-3苗,全田平均1.5-2.0苗;大穗型常规粳稻每穴2-4苗,全田平均2.5-3.0苗;穗数型常规粳稻每穴3-5苗,全田平均3-3.5苗为宜。

(二)科学管理水浆

1、插秧时。薄水移栽,栽插时建立1-2cm水层即可。

2、活棵分蘖期。机插稻移栽时秧苗小、根系少,机插后应采取湿润灌溉为主,在栽后长出第1叶片期间,晴天上水

层,晚上和阴天脱水,待长出第2片新叶后,建立浅水层,并维持到整个有效分蘖期。

3、N-n-1叶龄期至拔节。在N-n-1叶龄期,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开始自然断水搁田,并多次轻搁,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提高茎蘖成穗率,切忌一次重搁,直至拔节(倒n-2叶期)。

4、拔节至成熟期。采取浅湿交替灌溉,即每次上3cm左右的水层,让其自然落干至丰产沟底无水层时复灌,周而复始直至成熟前一周,既满足机插水稻生态生理需水,利于中期形成壮杆大穗,后期养根保叶,又能显著节约灌溉用水。

(三)精确定量施肥

机插水稻施肥总量与人工手栽稻大致相当,但由于机插稻大田分蘖发生节位低、分蘖期长,应改进分蘖肥施用时期,降低分蘖肥用量,增加穗肥施用量,促进颖花分化,攻取大穗。

1、肥料运筹。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亩产650-700公斤,常规粳稻大田亩均施氮肥18-20kg,杂交籼稻为16-18kg,根据土壤肥力调节磷、钾肥用量。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一般以6:4为宜。

2、基蘖肥施用。每亩秸秆还田200kg或农家肥1000kg 左右,基肥每亩施45%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30-40kg。基蘖肥中氮肥要分次施用,基肥占30-40%,分蘖肥占60-70%。

3、穗肥施用。粳稻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促花肥一般在穗分化始期,即叶龄余数3.5叶左右施用,若叶

色正常褪淡可亩施尿素8-12公斤,若叶色较深不褪淡可推迟施用并减少施肥量;若叶色较淡可提前3-5天施用促花肥并适当增加用量。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天(叶龄余数1.5-1.2)时施用,用量一般为亩施尿素7.5公斤,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但不宜超过10公斤/亩,相反,则少施或不施。杂交籼稻重点施好保花肥,减少分化颖花退化,促进大穗多粒形成。

(四)防控病虫草害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水稻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意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迫切需要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插秧具有减轻劳动强度、节省秧床、节省人工、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等优势,对发展规模稻作,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培育适合机插秧的健壮秧苗,提高栽插质量,是机插秧技术发展的关键。 一、水稻机插育秧方式 1.育秧秧盘。水稻机插育秧秧盘主要有毯状秧盘(9寸和7寸秧盘)、钵形毯状秧盘、双膜育秧和钵苗播栽秧盘4种类型。因育秧秧盘不同机插秧也有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和钵苗摆载3种类型。毯状秧盘和钵形毯状秧盘因塑料材料不同有硬盘和软盘。 2.育秧泥土。目前我国水稻机插育秧方式按秧盘泥土类型分类,可分为旱地土育秧、基质和泥浆育秧3种,也有旱地土与基质混合,及泥浆与基质混合育秧。旱地土育秧由于土壤结构松散,育秧时有利于秧苗根系的生长,在南方稻区,旱地土育秧主要与播种流水线结合使用。南方稻区机插育秧的主要方式是泥浆育秧。泥浆育秧虽然操作简便,但苗前机械化播种难度大。 3.育秧苗床。水稻机插育秧秧盘苗床可分为泥浆苗床和旱地苗床。旱地苗床大多为泥浆育秧,大棚育秧,在北方较多。泥浆苗床大可以旱地土、基质育秧和泥浆育秧,南方较多。

二、水稻机插秧苗标准 水稻机插秧苗标准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南方和北方的单季稻也存在差异。单季稻机插秧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要求秧苗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南方单季稻机插秧秧苗一般秧龄15~20天,叶龄3~4叶,适宜苗高12~18厘米,秧盘秧苗均匀整齐,根系发达,根系盘结,且秧块提起不散,叶色淡绿色,叶片挺立。秧苗太小时机插质量受到影响,太高则机插时伤秧严重,机插搭苗现象也较重,影响秧苗返青。 连作早稻育秧期间气温低,秧苗生长缓慢,一般要求秧龄30天左右,叶龄3.5~4.5叶,苗高12~20厘米,秧盘秧苗均匀整齐,根系发达,根系盘结,且秧块提起不散,叶色淡绿色,叶片挺立。 连作晚稻由于育秧期间气温高,秧苗生长快,秧苗株高可适当放宽,连作晚稻机插秧苗的秧龄一般在12~20天,苗高12~22厘米,秧盘秧苗均匀整齐,根系发达,根系盘结,且秧块提起不散,叶色淡绿色,叶片挺立。不能超过25厘米,以免机插时伤秧严重或普通插秧机无法机插。 我国机插秧秧秧盘大多为9村秧盘,秧块的标准尺寸为58厘米×28厘米,这样的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秧块的厚度一般为2.0~2.5厘米,铺土时通过机械或人工来控制。秧块过薄或过厚会造成秧爪伤秧过多或取秧不

水稻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技术 一、培育壮秧水稻育秧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壮秧。什么样的苗才是壮秧呢?概括起来就是发根力强,植伤率低,插秧后返青快、分蒙早的秧苗。若想育出壮秧,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一)选好秧田、整好地、施足基肥根据种稻计划,确定育苗面积。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杂草少、无病虫、离本田近的地块做秧田。如盐碱地应洗盐,耕层含盐量降到0.2%以下。北方一季稻区多为旱整地,结合耕地施优质有机肥4000— 5000千克/亩,然后整平耙细,要求畦面平,高低不过寸。 (二)做好种子处理选用优良品种。要求纯度高(99.5%),发芽率高(90%以上),发芽势强,整齐、饱满的种子。 1.晒种:播种之前,把种子摊放在席上,铺2—3寸厚,晒2—3天,每天翻动几次。 2.选种:一般进行风选、筛选和比重选三个步骤。比重选的做法是,每百斤水加食盐7.5一lO千克左右,把种子放到盐水中搅拌,捞出浮在水面上的秕谷杂物,取出沉到下面的饱满种子。要求快,一般应在4—5分钟内完成。立即用清水冲洗,将盐洗净,(取种做发芽试验)然后浸种。 3.浸种消毒:北方春播稻浸种一般3—4天,温度在12℃左右。种子吸水达种子重的40%时即可发芽。在浸种的过程中加1%的石灰水或代森铵,克瘟散乳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可达防病目的。 (三)适时播种保证质量 1.播种期:要求适期早播。过早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生长慢苗生长弱,容易烂秧;过晚成秧率虽高,但影响适时栽秧。应根据气温变化、育秧方式等确定播期。无论早晚播种都要求下种均匀。 2.播种量:随科技的发展,播量也有所变化。薄膜湿润育秧,亩播量大体在100一125千克左右。而旱育苗的播量在350—400千克左右。播量大小和育秧方法、移栽苗龄有关,一般小龄苗移栽播量大些,大龄苗移栽播量小些。 二、防止烂秧和死苗水稻烂秧是水稻生产中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分析烂秧原因,采取防治措施,对水稻生产有重要意义。烂秧包括烂种和烂芽。这种现象在水育秧、湿润育秧和直播田常有所发生。而死苗现象常发生在塑料薄膜育秧和旱育秧田中。 (一)烂种谷种在出苗前死亡。原因很多,如谷种在储藏期间失去生命力或种子生命力弱;在种子消毒过程中处理不当丧失发芽力;播种过深闷死干死;长期深水缺氧闷死;播后低温种子腐烂而死。防止烂种措施:注意育苗时保温,播发芽率高的种子,严格掌握种子处理的技术要求,适期播种,管好水层等。 (二)烂芽秧苗出苗前死亡。原因是播种后灌水深、低温、缺氧、根不入泥和翻根倒芽。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秧地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近水源、肥沃的稻田,按常规育秧的做法,耙烂耙平,增施秧田基肥,早施腐熟有机质肥料,培肥秧田。 2、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我们因地制宜的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为主,原则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多抗稻瘟病、倒伏等)、耐冷性强。可以选择龙粳20,龙粳25,龙粳26、龙粳29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8%,净度98%,发芽率8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5%,公顷留种70公斤 3、种子处理 3.1每公顷用种量: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3.2晒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摊开,厚度一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在晒的时候经常翻动,目的是提高种子活性。 3.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

接催芽播种。 4、播种 4.1播期。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即可播种。具体时间在4月10―20日。 4.2播量。盘育苗的每盘播干种子100―110克,也就是播芽种120―125(2.4―2.5两)克。每100平方厘米播250粒左右种子,也就是4平方厘米播10粒种子。 4.3 播种方法。机械播种,播种要均匀一致,不均匀的可用鸡毛扫种子达到均匀状态。播后用塑料包裹的木板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 4.4封闭灭草。一是用1.15%丁.扑粉剂(苗床除草剂)250克(一袋),混细土3―5公斤,撒施20平方米苗床,进行封闭灭草。为了撒施均匀,先撒施70%,再用30%找匀。二是用40%丁.扑乳油(床净丰)用量为40―50毫升/100平方米(一支20毫升喷40―50平方米),对水50公斤,覆土后喷雾。 5、田间管理 5.1水层管理。在水的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促孽、适时晒田、保水养花、干湿壮籽、蜡黄断水”的原则,后期不可断水过早,以免降低粒重。晒田时一定要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当全田总茎蘖达到17万时就要开始晒田控制。如生长旺、叶色深、有徒长现象,

《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种植新技术》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06级现代乡村综合管理 《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种植新技术》统考试卷 一、名词解释(本题15分,每题5分) 1、优质水稻 2、优质大米 3、绿色大米 二、填空题(本题共30分,每空1分) 1、优质水稻的目标对象是(),优质稻谷的目标对象是(),优质大米的目标对象是()。 2、选择优质水稻品种是水稻种植的()。 3、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共()等。各类大米中的黄粒米限度为()。 4、目前,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个技术等级:()和()。 5、水稻生长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6、2006年,农业部水稻主推技术主要有()、()、()、()、()、()、()等7项主推技术。 7、旱育秧是水稻生产上的实用技术。具有()和()技术效果 8、“一选三圃法”即()、()、()、()。此方法又称“改良混合选择法”。 9、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的原则。

三、判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走上餐桌的野菜,没有喷过农药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 2、杂交稻的杂种一代具有杂种优势,能迅速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可继续作为第二年生产用种。() 3、黄泥板田或耕层浅瘦、基肥不足的稻田常发生缺氮症状。() 4、缺氮的原因主要是用氮肥作为基肥,或施入量较多,或者施用过腐熟的有机肥。() 5、移栽后发红不返青,分蘖少,或返青后出现僵苗现象,是由于缺磷造成的。 ()6、常规稻的基因型是纯合的,其子代与上一代的农艺性状相同,因此,育种家育出的常规稻品种不需要年年制种,只要做好提纯复壮工作,就可以连年种植。 () 7、从发芽到幼穗分化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 8、幼穗分化开始也就标志着生殖生长发育阶段的开始。() 9、测土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前提,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准确地掌握土壤的供肥性能,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0、基肥应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农家肥一定要选用新鲜的农家肥。 () 四、简答题(本题共25分,每题5分) 1、简要回答旱育秧技术的主要操作程序? 2、水稻高成穗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选用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 二、采用旱地育秧技术 (一)选好苗床:选择离家近便于管理、肥沃疏松的旱地作育秧苗床。育一亩大田的秧苗,需长7米、宽1.2米(净播种面积)的苗床4厢。 (二)精细整理苗床:苗床按1.7米开厢,厢沟宽40㎝,厢沟深5-8㎝,厢面宽1.3米,将过筛后的细磷肥按每厢1公斤撒于厢面上后将土整细,并将磷肥与厢面表土拌均,将厢面整细整平。并提前筛好盖种的细土用塑膜盖上防雨备用。 (三)浇透底水与苗床消毒:整好的苗床上只用淡粪水或清水浇透(底水不足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然后按4厢苗床50克敌松兑1-2桶水均匀地洒在苗厢表面上进行土壤消毒。 (四)适时播种:播种期低山在3月20-25日,二高山在3月25-30日。播种过早遇寒潮低温将造成烂种,播种过迟温度升高后苗厢上管理难度大,秧苗生长过快难以培育壮苗。

(五)精细播种盖土:不需摧芽直接播干种,将稻种分成与苗床厢数相等的份数后,每厢播一份稻种,注意播均匀。每厢种子播结束后及时用细土盖种,然后在盖种细土上喷施旱秧净防杂草(只喷一次,不能重复喷)及时盖塑膜,防止盖土盖膜不及时遇晴天苗床水分蒸发后出苗迟和出苗不整齐。 (六)盖膜:必须盖2层膜(第一层保湿,第二层增温),第一层膜平盖在厢面上,不能压边(以便齐苗后抽掉),第二层升棚覆盖,并将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封严。 (七)苗床管理: 1、适时揭膜:齐苗后(苗高达1-1.5㎝)从拱棚的一端将平盖在厢面上的第一层膜抽掉,二叶一心时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揭开膜的两端通风炼苗,三叶一心时选择晴天的下午将膜全部揭掉。 2、防治立枯病:秧苗一叶一心时,每四厢苗床用50克敌克松兑水100公斤均匀地浇洒在厢面上防立枯病,如雨水多时,间隔5天用同样浓度的敌克松药液再预防一次。 3、追苗肥:从二叶一心开始每长一片叶追一次淡粪水(最好用不是沼液的粪水,如用沼液必须用一桶沼液兑4桶清水,严防因沼液浓度过高导致烧苗),苗床上严禁施用尿素和碳铵。 4、适时移栽:在秧苗叶龄达 3.1-4.1叶时为移栽最隹叶

0903 突破性发展水稻集中育秧 构建新型粮食经营体系 2

突破性发展水稻集中育秧 构建新型粮食经营体系 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全县版图面积34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54万亩,素有“全国水稻第一县”、“湖北粮食第一县”之称。2013年5月,该县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粮食生产面临着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粗放经营难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问题。如何破解发展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的矛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的矛盾?怎样才能实现“保粮食、强基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监利县农业局以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水稻集中育秧,探索建立新型粮食经营体系,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支撑,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全域水稻生产机械化为保障的新路子。 一、主要做法 监利县积极构建“1+N”模式,推动水稻产业发展壮大。“1”就是突破性推进水稻集中育秧,“N”就是加快培植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强社会化服务、建立完善政策保

障体系、创新金融支农方式等。 1、突出推进水稻集中育秧。以此为发展的切入点,突破水稻机械插秧“瓶颈”,解决今后“怎么种地”的问题。采取分步实施、整县推进的办法,在2012年建立1家育秧工厂的基础上,今年全县新建育秧工厂10家,每个育秧基地用地面积50亩以上,建设一栋2000平方米的全自动化温控大棚,中拱棚面积不低于占地面积的50%,配套建立育秧示范点80家;力争到2015年,每个乡镇有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1个以上,全县达到23家以上,育秧点发展到230家,实现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和机械插秧乡镇全覆盖,全年粮食总产突破35亿斤。 2、突出抓好粮食新型经营主体。以此为发展的支撑点,着力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问题,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办法,扶持壮大了一批以粮食为主业的农民合作社。今年新建的10家育秧合作社,全部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县农业局、农机局、经管局存档备案。县政府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每个育秧工厂补贴20万元,同时在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带动了水稻种植和农机服务等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20家,比上年新增76家;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达到6100家,新增30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3家,新增5家。 3、突出推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按照“政府引导,社会主体,民间投资,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围绕水稻集中育秧,培育新型社会服务主体,改单一的政府部门服务为政

机插育秧技术规范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规范 机插水稻对秧苗素质的要求较高,要发挥机插水稻优势,使机插水稻高产稳产必须培育符合机插要求的标准壮秧。要求秧苗:出苗齐匀,根系发达,盘根力强,秧苗个体健壮;机插时单株叶龄3.2~4叶,单株绿叶3~4张,苗高12~17厘米,根茎粗壮、扁平,无病斑虫迹。具体育秧技术及操作流程为: 1.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菜园地或熟化旱地。机插一亩水稻田需秧田7~8平方米。 2.播期的确定 水稻机插秧苗由于播量大、密度大,秧龄弹性小,一般秧龄为16~22天,叶龄3.2~4叶,因此必须根据腾茬早迟、机具劳力等合理安排育秧时间。“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进度,分批育秧。我区适宜育秧时间为5月22~28日。 3.播量的确定 机插秧育秧要求每平方厘米有苗1~3根,机插后每穴有苗3~5根,亩穴1.6~1.8万,亩基本苗6.5~7.5万。根据壮秧要求,稻谷经选种后,每盘用干种110~115克或潮种150克,因此,机插水稻每亩需备足干种3.0公斤或湿种3.75公斤。 4.播前准备 (1)营养土 最适合作营养土的一是菜园土,二是耕作熟化的旱地土,每亩大田的秧田需备足过筛营养土100公斤。 (2)种子准备 水稻机插应选耐肥抗倒、穗型较大、分蘖率强的品种。今年我区推广的南粳45、扬育粳2号等均可作为机插水稻品种。 (3)肥料 每两亩大田的秧田用机插秧专用型育秧绿苗床专用肥1袋[内有苗床肥、营养剂(盘肥)各1公斤,拌种剂60克]。该专用肥使用方便安全,能满足水稻秧苗苗期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需求,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培育的机插秧苗齐整,苗体健壮,防病、抗病能力强,苗期无需追肥。 (4)浸种、催芽 浸种时将稻种完全浸没在清水中,捞出瘪谷。浸种药剂按常规育秧要求,要保证剂量,浸种时间不少于60小时,捞出后堆闷催芽,催芽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5)塑料软盘 每亩需备足机插专用秧盘23~25片,塑料薄膜5米。 5.育秧操作流程 (1)制板 制作秧板前,苗床需多次翻晒耙碎,使床土松软、平整、粗细一致,没有大土块及碎砖杂草,板面宽140厘米,板面四周略高,避免秧盘外凸变形,便于密封保湿,四周开好围沟。 (2)施肥 秧板做好后先下苗床肥,1公斤苗床肥施于两亩大田的秧田苗床(约15平方米)内,床肥施下后再浅翻一次,入土3~5厘米,使肥、土充分拌和均匀。盘肥(营养剂)1公斤均匀撒施在46-50张秧盘所需的营养土(约200公斤)中,并多次拌和至均匀。 (3)苗床浇水 秧板整平后浇水至土壤充分饱和状,板面耙出泥浆,并耥平。 (4)防治地下害虫 每亩大田的秧田撒3%的呋喃丹颗粒剂15~20g或10%二嗪磷颗粒剂4-5克,防治蚯蚓、蝼蛄等地下害虫。 (5)摆盘、撒土 秧板耥平后摆贴秧盘,要使秧盘紧贴板面,防止秧盘悬空或床土中由于整地不均、大土块吸水不匀、床土沉实不同阻断输水造成出苗不齐或出苗后吸水困难造成死苗。 摆盘后,在秧盘内均匀撒施加盘肥的营养土,盘内营养土厚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

机插水稻栽培技术

机插水稻栽培技术 文章主要讲述了使用机械种植水稻的繁殖特点,同时讲述了使用机械种植水稻相辅助的高产量栽培方法,包含培植幼苗的提前准备、种子处置、培植幼苗、栽植幼苗、施肥管制等内容。 标签:机插水稻;生育特点;栽培技术 1 机插水稻生育特点 1.1 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后移 现在,使用机械插秧普遍在粳稻的种植上,拿种植的晚成熟的中粳稻或者中等时间成熟的中粳稻来说,因为受到稻秧的年龄以及腾茬的约束,和使用传统插秧技术一样的种类来说,机械插秧水稻的种植时间会晚十五天到二十天之间,导致水稻的成长时间变短,成长时间比传统种植的水稻减少了十到十五天。因为成长时间的变短,抽穗时间和成熟时间都会比传统的晚一些,所以使用机械插秧最好不要选择成长时间比较长的种类。 1.2 单株分蘖发生集中.群体高峰苗多 移栽后,机插秧苗在大田长出2.3张叶片后开始分蘖。其分叶势猛,茎蘖增长速度较快。机插秧苗I、Ⅱ位蘖不发生或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插秧苗,大田期Ⅲ、Ⅳ位蘖的发生率较低,V一Ⅶ位蘖的发生率大体在60%-90%。这几个蘖位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也较高,是高产栽培利用的主要蘖位。与常规栽培相比,机插水稻的够苗期、高峰苗期均提前1个叶龄左右,而且高峰苗数较多。机插水稻总体表现为:无效分蘖多,成穗数增加,成穗率降低。 1.3 个体生长量较小,穗形偏小 使用机械插秧的水稻每株秧苗一般都比传统种植的秧苗矮百分之十左右,叶片形状相应的也小。在进入拔节生长周期时,叶片明显比传统种植的秧苗小很多。伴随着叶片面积慢慢成长大,抽穗时间内单个叶片的大小以及全部叶片差不多都和传统种植方式的水稻差不多。使用机械方式种植,在种植时,水稻种植的数量比传统方式的少很多,但是因为栽植的不是很深,便于秧苗生长根系以及分蘖,所以,机械种植的水稻从拔节期间到抽穗时全部的根系都生长的很快,但是它在强壮生长时间段根系面积和传统种植方式的水稻差不多。使用机械种植水稻出现分蘖的时间比较晚,主要枝茎上的叶片和分蘖上的叶片数量相差很大,成长起来的分蘖一个枝茎上差不多有6片到9片,比传统种植的水稻少1到1.5张,其叶片主要生长模式:生长的个数少、穗形不大、并且在主茎上生长的和在分蘖上生长的穗形相差很大。 1.4 机插水稻草害严重

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实施方案

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进x年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工作,提升水稻育秧技术及组织化、集约化水平,按照省农业厅、x农业局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按照“专业化管理、整建制推进”的总体要求,实行“行政推动、主体带动、补贴促动”运行机制,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层农技站、村(组)等为育秧主体,进一步整合土地、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加快提升早稻育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力提高秧苗素质和抗灾能力,为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提供支撑。 二、工作目标 x年,计划全市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万亩,可移栽大田面积达到17万亩。通过集中育秧集约化、标准化管理,促进育秧实用技术全面到位,规避低温影响,提高秧苗素质,为早稻高产稳产打好基础。通过集中育秧示范,进一步“压单扩双”(减少双季稻区一季稻插花种植),减少水稻直播面积,扩大机插秧面积,实现粮食稳定增产。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扩面积

全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高产创建示范点、标准粮田项目示范区、规模化种植农场要全部实行集中育秧。各乡镇(街办)在x年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基础上,按照全市早稻集中育秧任务分解表将各自的示范面积尽快落实到点。 (二)抓好“龙头”扶主体 水稻集中育秧主体,重点抓住下面五个方面的培育: 1、种粮大户。全市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全部实行集中育秧,移栽大田面积在3万亩以上,坚决杜绝种粮大户早晚稻直播,对未实行集中育秧的取消一切大户扶持和奖励政策。 2、专业合作社和种粮企业。全市重点扶持10个专业合作社和种粮企业,带动1000户以上农户尤其是水稻面积在20-50亩的农户参与集中育秧,移栽大田面积在3万亩以上。 3、培育机插秧专业户。大力推广机插秧,扶持机插秧专业户和机插秧合作社,力争早稻机插秧面积在2万亩以上。 4、乡镇农技站。全市各乡镇农技站都要参与集中育秧示范工作,使全市集中育秧逐步走向市场化、组织化和集约化,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稻集中育秧的长效机制。 总的来说,要充分调动各种集中育秧主体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形成各级政府负责组织推动、各种育秧主体带动、财政补贴促动、农民参与联动的水稻集中育秧运行机制。下大力气扶持、发展和壮大水稻集中育秧主体,建立和完善水稻集中育秧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优化技术提质量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附件: 水稻机插育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一、品种选择要求 (一)品种选择原则 1、适应当地温光资源条件和茬口布局。小苗机插对秧龄(20d左右)要求较为严格,与传统手栽稻相比,全生育期缩短7-15天,因此要根据当地温光资源条件及茬口布局特点,选择生育期相对偏短的品种,确保能够安全齐穗和正常成熟。 2、选择分蘖性好的大穗型高产品种。机插秧育秧一般采用塑盘育秧,播种量大,秧苗生长完全处在一种密生生态条件下,秧苗素质不及常规育秧,而且机插小苗理论上一次分蘖蘖位一般较常规秧苗少2个左右,且减少的为有效蘖位,中高蘖位分蘖成穗比例高,单株分蘖成穗数比手插中苗低(20%-30%),有效分蘖个体生长量小,因此要选择分蘖发生早而快、穗型相对较大的抗倒品种容易获得高产。 3、重视选择优质高(多)抗品种。应结合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重发的实际,选择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纹枯病、黑条矮缩病等抗(耐)性较强的优质水稻新品种。 (二)适宜品种选择 1、沿江及苏南地区。以早熟晚粳稻品种为主,江北沿江地区以迟熟中粳稻品种为搭配。早熟晚粳重点选择宁粳3号、南粳44、扬粳4038、镇稻11号等品种;迟熟中粳重点选择武陵粳1号、淮稻9号、淮稻13号等品种。

2、苏中及里下河地区。以迟熟中粳稻品种为主,里下河北部以中熟中粳稻品种为搭配。迟熟中粳稻品种重点选择淮稻9号、武陵粳1号、淮稻10号、淮稻13号,中熟中粳重点选择徐稻3号、连粳7号、武运粳21号、泗稻12号等。 3、沿淮及淮北地区。以中熟中粳稻品种为主,搭配中熟中籼稻组合,重点选择徐稻3号、连粳7号、武运粳21号、泗稻12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380等。 二、壮秧培育技术 机插秧苗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一般秧龄为15-20天,在3.0-4.0叶龄内移栽。机插壮秧要求个体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秧苗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机插育秧要求每平方厘米常规粳稻成苗1.5-3.0株,杂交稻成苗1.0-1.5株,秧苗根系发达,单株白根量多,发根力强,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2.0-2.5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亦称毯状秧苗。水稻机插育秧主要有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及工厂化育秧等方式,工厂化育秧投资成本高,实际生产应用不广。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是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简化发展起来的,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是普遍采用的方式。 (一)育秧准备 1、育苗方式。采用塑料软盘湿润育秧或双膜湿润育秧两种方式。 2、秧田准备。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作秧田。按照秧田大田比例1:100留足秧田。

(最新)水稻机插田栽培全程技术方案

水稻机插田全程防治病虫草害技术方案 摘要:中国是世界产稻大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300万公顷,是种植水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水稻在我国分布地域广阔,播种面积约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30%,总产量则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50%。在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的平均单产最高。因此,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技术,对水稻高产、稳产,提高稻米品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稻机插田杂草防除方案 1、目前机插水稻田的杂草存在的问题 随着机插水稻田的全面推广,除草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前2-3天平整大田并沉实泥土,才有利于机械操作和小秧苗的定植;另外,插秧后需排水促进秧苗生根。在此过程中,田间土壤处于干干湿湿的状态,有利于杂草种子的萌发,因此杂草发育提前,发生数量比较大。例如恶性杂草千金子、红梗稗草等比人工插秧稻田的数量要多,危害较重。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类型的除草剂对田间杂草造成了较大的选择压力,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抗药性和耐药性杂草。据许多稻区反映,千金子对氰氟草酯、红梗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等均产生了抗药性。 要解决大龄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就必须加大前期封闭技术的应用;而传统的“一封、二杀、三补”的策略在机插稻田使用并不是最佳的控草方案。要改善机插稻田的除草问题,需要根据机插田杂草的发生特点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新的技术去有效控制杂草发生危害。2009—2012年间笔者根据机插稻田的杂草发生规律及市场上可适合的除草剂状况,设计出机插田除草新技术,在

江苏等多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综合除草效果。 2、选择安全的除草剂,避免药害的产生。 由于机插田秧苗比较小,应禁止使用含有乙草胺、甲磺隆、氯磺隆类的复配剂,降低药害产生的可能性。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苯噻?苄或丁?苄类除草剂,这些除草剂对水稻小苗相对较安全,但在施药后,如果秧苗受到水淹的情况下,会造成滞绿现象,分蘖受到抑制,形成暗伤,从而造成田间苗基数不足,影响最终产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了50%苄?丁?异丙隆WP进行封闭处理,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该药剂中的丁草胺含量相对较低,减少了潜在暗伤,并提高了对千金子、稗草的封闭效果,总体防效都在98%以上。 3、优化田间封闭技术,减轻后期的除草压力。 根据机插秧田的杂草的两次出草高峰特点,改变传统的“一封、二杀、三封”的防治策略为“二封、一挑”的除草技术方针。即在稻田平整时先每亩用57%SK-100WP或50%速杰100克除草剂进行第一次土壤封闭,使泥浆土中杂草不能正常萌发,从而控制杂草的第一次萌发高峰期。机插过程中,由于机器对土壤翻动,破坏了药土层,部分杂草种子失去药剂的控制作用,因此在插秧后7天左右,伴随水稻撒施返青分蘖肥时,用50%速杰WP拌成毒土撒施,进行二次封闭,这样可以延长控制杂草的二次萌发高峰,提高封闭效果。如果田间以鸭舌草、莎草为主,可以在二次封闭时,添加10%吡嘧磺隆20克提高防效。 4、及时进行苗后茎叶挑治,减少局部区域杂草的危害。 机插稻田封闭除草过程中,由于田间土壤的不平整性、水层管理不及时以及药剂封闭过程中施药不能够及时、均匀周到,总有局部地区出现杂草,特别是千

水稻五种育秧技术(栽培管理)

水稻五种育秧技术粮油,栽培管理 1、水育秧法 水育秧是整个育秧期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的育秧方法,对利用水层保温防寒和防除秧苗杂草有一定作用,且易拔秧,伤苗少,盐碱地秧田淹水,有防盐护苗的作用,但长期淹水,土壤氧气不足,秧苗易徒长及影响秧根下扎,秧苗素质差,是我国稻区采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已很少采用。 水稻育秧一般需要注意种子质量及种子处理、播种质量、最佳播种期、播种量(密度)、秧田肥水条件、土壤通透性、秧田管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种子质量好是指种子必须有较强的生活力,发芽势强,用这样的种子能够保证较好的种子基础。优质的种子再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晒种),就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秧率。2、湿润育秧法 湿润育秧是介于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间的一种育秧方法,该育秧方式容易调节土壤中水气矛盾,播后出苗快,出苗整齐,不易发生生理性立枯病,有利于促进出苗扎根,防止烂芽死苗,也能较好地通过水分管理来促进和控制秧苗生长,已成为替代水育秧的基本育秧方法。较为常用的是塑料薄膜湿润保温育秧法,在湿润育秧的基础上,播种后于厢面加盖一层薄膜,多为低拱架覆盖。这种育秧方式有利于保温、保湿、增温,可适时早播,防止烂芽、烂秧,提高成秧率,在早春播种预防低温冷害来说十分必要。 3、旱育秧法

旱育秧在整个育秧过程中,只保持土壤湿润,不保持水层的育秧方法。常见的肥床细土法塑盘旱育秧(大棚中)、开闭式薄膜旱育秧等方式已成为寒冷地区和双季早稻培育壮秧、抗寒、抗旱、节水的重要育秧方法。 肥床细土法塑盘旱育秧在肥沃疏松的秧床上,利用塑料软盘或纸筒进行旱育秧。该育秧方法播种期不受水源限制,旱秧地育秧操作方便;适于大、中、小苗的培育,比塑料盘湿润育秧秧龄延长,且不串根,有利于高产品种的搭配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另外,此方法便于统一供种,集中规模育种,并实现商品化供秧。塑盘旱育秧又是适宜机械抛秧的最佳育秧形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开闭式薄膜旱育秧。床面宽度1.5m,以竹片或紫穗槐条或铁丝作拱棚,中间高度25~35cm,每隔50cm插一根。用一幅半塑料薄膜从两侧覆盖,在拱棚顶部重叠20~30cm,通风炼苗时从顶部揭开,故称开闭式。该方法从棚顶中间开口通气炼苗,操作方便,省工省力,便于施肥、浇水、打药,床内温、光分布均匀,秧苗生长整齐,成苗率高;炼苗时薄膜由顶部开口落至拱棚两侧具有防风作用。另外,为防止两幅膜接口处透气影响保温,播后可在床面铺一层地膜,出苗后及时撤去。 4、两段育秧法 两段育秧是将整个育秧过程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采用密播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方法培育3~4叶的小秧苗;第二阶段是寄秧阶段,将小秧苗带土或不带土按一定密度寄栽到经过耕耙施肥的寄秧田中,待培

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培训资料 大家中午好!我今天给大家谈谈机插秧育苗技术问题。 在介绍育秧技术之前,我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机插秧技术就是用插秧机械代替人工栽插以及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机插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本、国等国家以及我国的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我国也是世界上研究插秧机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7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掀起了发展机械化插秧的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插秧机械化始终没有取得突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通过引进国等国外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高性能插秧机,也就是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机型,这种机型设计和制造技术先进,同时通过农机与农业部门紧密合作,研究形成了与插秧机械相配套的小苗育秧技术和大田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随着我国稻作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进程很快,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省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了820万亩,全省已有2个省辖市、9个县(市、区)、187个乡镇和3000多个村基本实现了水稻插秧机械化。 一、机插技术发展如此迅速,它有那些优点呢? 机插秧技术有四个方面的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有利于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根据我镇2012-2014年五年机插水稻的平均产量统计,机插稻比直播稻平均增产144斤。我认为机插稻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优势:首先是机插稻播种期比直播提前10-15天,不仅可以应用产量潜力高的迟熟中粳品种,而且能够保证水稻的生育进程与我市的温光资源同步,有利于高产稳产;其次是插秧机的设计符合水稻高产栽培的要求,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水稻生产用工矛盾十分突出,各地农民群众都热切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十年”原始的水稻生产方式。机插秧是用插秧机高效插秧代替原始手插的高产栽培技术,彻底解除了繁重的人工插秧。机插作为水稻高效栽培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韩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指出在我国水稻优势产区进行以育插秧机械化着力点,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省政府已经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列为2012年主要推广技术重点推广。一、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现状 我省自2004年开始在各地广泛开展机械插秧示范,尤其是2006年承担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任务以来,通过引进外地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已形成盘育、双膜和棚育等比较有特色的育秧办法,使机械化插秧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6700台,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亩,同比增长53.2%。因此,农业部对我省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农业部推选作了典型发言。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到2011年底我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仅5%,与全国25%(黑龙江省为75%,江苏省50%)差距甚远,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合经验与教训,制约我省机械化插秧水平的瓶颈主要一是规范育秧技术尚未过关,难育出壮秧,二是机具配置相对湖南欠合理,难实行“增密”栽培,三是机手操作欠熟练,常有插得太深僵苗,或浮苗、缺蔸断行等,这也难免使广大农民的使用机械插秧在热切中慢慢失望。因此,我们必须与农技、科研和厂方合作研究培育机插秧壮秧技术、适宜机型应用于生产,还强化培训机手,提高操作水平,进行规范化标准操作,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向全省推广普及。 二、机械化插秧机具特点与技术优势 (一)新一代插秧机特点 1、能规范栽培可对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机手可根据所插基本苗对每亩所插蔸数及每蔸株数进行调节。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也有个别机型是24厘米。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达到每亩1~2万蔸的密度,充分满足农艺技术要求。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 时间:2013-03-15 08:51 来源: 湖北网台讯() 据省政府办公厅上月发布的“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今年集中育秧栽插面积突破200万亩,比上年增长一倍,占早稻面积35%;全省早稻面积计划比上年扩大52万亩,带动双季稻扩大100万亩,增产稻谷1.6亿公斤以上。计划到2017年集中育秧栽插面积达到600万亩,促进早稻面积恢复到850万亩,双季稻发展到1750万亩。 水稻“单改双”是我省粮食增产最大潜力所在,而集中育秧是扩大双季稻面积和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措施。集中育秧省秧田、省投入,秧苗素质好,适合机插,有利于早稻生产保季节保面积。 从分散育秧到集中育秧,变供种为供苗,是现行农村土地经营体制下水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中育秧并非新的技术,早就出现过。但新时期发展集中育秧,背景和意义与过去完全不同。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农业生产兼业化、劳力老龄化,从而引发水稻生产“双改单”、“直播稻”现象的蔓延,影响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另一方面,这些兼业化、老龄化的劳动力,种田素质不高,掌握不好催芽育秧技术。一家一户分散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往往达不到机械插秧的要求,阻碍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步伐。 集中育秧是保早稻面积、促进双季稻发展的一个关键措施,湖北早春气候多变,以前农户分散育秧时有失败,造成早稻规划面积落空。采用工厂化或薄膜小拱棚集中育秧,可提早播种,有专业人员精心管护,确保苗足、苗壮。集中育秧按标准化的技术规程操作管理,能够培育出适合机插的秧苗。 集中育秧还有利于节约成本。集中育秧省秧田、省用种、省劳力、省投入。农户分散育秧,一亩秧田只能插7亩至10亩大田。通过集中育秧与机插,每亩秧田能插100亩至200亩大田。 推广集中育秧还有利于促进水稻生产专业化分工,加快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都可成为集中育秧的市场主体。一方面,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包括水直播和旱直播)生产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 就已出现,但受当时的生产条件、水稻品种和化学除草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随着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水稻品种不断更新、化学除草技术日趋优化以及农村劳动力主体结构变化,江浙沪两省一市直播稻生产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已达100多万亩,地理 范围南起钱塘江畔,北到淮北丰县,并取得可喜成绩,单产水平基本上赶上了移栽水稻。 实践证明,直播水稻栽培省工省力,成本低,效益高。它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局面,免除了育秧、移栽等繁琐工序,简化了 栽培过程,一般每亩省工6个左右,省水三分之一,每亩节本120~150元,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和欢迎。 一、直播水稻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 水稻直播特别是机械水、旱直播栽培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稻作方式 的改变,这种稻作方式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对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规模农业,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最近几年直播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主 要是: 1、直播水稻节本、省工、省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化的 推进,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农村的劳力主要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体。农忙时农村劳力也很紧张,常规手插秧每亩工钱在60元 左右,还要供三顿饭和烟洒。相比之下直播水稻仅插秧环节每亩就可省100元上下的成本,加上直播稻省去育秧环节,又可省工2~3个。同时直播水稻的田间用水要比常规插秧节约用水三分之一。正如有的“宁要直播稻亩产800斤,也不要人工插秧的亩产1200斤。”农民所说: 2、直播稻产量从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只要关键措施抓得好, 亩产并不比插秧或抛秧的低。 3、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癌症)危害严重,随着我镇小 麦种植面积的扩大,条纹叶枯病的危害将越来越大,而直播稻出苗期

水稻育秧意见

水稻育秧技术意见 “秧好半熟稻,壮秧产量高。”坚持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培育适龄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为全面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实现全市水稻亩产再超610公斤的生产目标,现对今年我市育秧技术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苗床培肥,提高苗床质量 1、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择土壤肥沃、靠近水源、排水方便、便于管理的菜园地或大田作苗床,根据不同育秧方式确定合理的秧本比例,备足苗床面积。 肥床旱育秧:秧本比为1︰15-16,每亩大田备足苗床40平方米以上。 塑盘旱育抛秧:秧本比为1︰30,每亩大田备足434孔塑盘50-55张,每亩大田备足苗床20平方米以上(2×10米)。 机插秧塑料平盘育秧:提倡集中育秧,开展商品化统一供秧,便于机械化播种和秧田管理,节省育秧成本。要求基地靠近水源,交通方便,便于育秧和秧苗运输,每亩大田备足塑料平盘25-28张,秧本比为1︰80-100。 2、苗床培肥 肥床旱育秧:在冬前培肥的基础上,每40平方米于播前15-20天施优质腐熟的粪肥5-6担,水稻苗床专用肥“保苗壮”2公斤,加“西维因”80克防除地下害虫。施肥后要均匀拌和,使肥料均匀分布在15厘

米土层内,床土达到“肥、松、平”的要求。同时备足干松盖籽细土200公斤。 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前15-20天,每20平方米施优质腐熟的粪肥2担加水稻苗床专用肥“保苗壮”1公斤。施肥后要使土、肥均匀拌和,做好秧板,理好水系。同时,每亩大田备盘孔土100公斤,盘土达到肥、细、干、净(杂草种子少)。 机插秧床土培肥:①床土选择。选择细、松、肥、无草籽、无除草剂残留的旱地土或菜园土。②床土用量。每亩大田备营养干细土100公斤,另备未培肥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籽土。③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将土晒干,结合培肥人工敲碎,在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加工盘土。用孔径6×6毫米的铅丝筛过筛,要求细土粒径小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的比例达60%以上。④床土培肥。一是土壤疏松肥沃且施过有机肥的菜园土,一般不需培肥,过筛后可直接用作盘土。二是冬季培肥。对其它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进行取土。取土前先对取土田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25担(禁用草木灰),加水稻专用复合肥50 公斤左右,施后连续旋耕2-3遍,然后将表层土取回堆制,并用农膜覆盖,让土、肥充分融合。三是壮秧营养剂培肥。冬季没有进行培肥的,提倡应用机插育秧专用壮秧营养剂培肥。一般可用育苗伴侣培肥,每100公斤细土拌“育苗伴侣”600克,于播种前30天左右施用。四是提倡基质育秧。基质育秧具有出苗速度快、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的优点,便于机械化播种,可有效解决集中育秧取土难、培肥花工量大的矛盾。建议集中育秧基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效果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合理布局 按照地域类型,选用经过省级以上审定或办理引进种植手续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良种,种子质量达到国颁二级以上标准。因地制宜,合 理品种布局,严禁越界种植。平川主推丰优香占、隆优305、内香 8518、泰香8号、宜香19、宜香725、内5优H25、内5优5399、内香 18等优质高产品种;浅山丘陵推广D优2362、K优877、特优801;糯稻品种可选用糯优1号、汉中雪糯等;机械化插秧品种主推黄华占。 二、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壮秧标准:秧龄40-50天,叶龄6-8叶,苗高35-40cm,单株带蘖 3-5个,白根10条以上,叶片老健清秀无病虫害。 1、选好秧田,施足底肥,精耕细整。秧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的田块,按1分秧田插0.8-1亩大田的比例留 足秧母田;施肥要掌握“腐熟、速效、适量、浅施”的原则,以农家肥 为主,亩施腐熟圈粪1000-1500公斤,碳酸氢氨20-25公斤,过磷酸钙 30公斤或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作底肥,充分混匀;精细整地,做好秧田通气,关键是干耕干整,把田耕耙整细,拣净残茬杂物,起沟做畦,用 底肥把畦面泥块打碎,初步耙平,然后放水浸泡,再进一步把畦面整平 抹光、畦宽、沟宽以适宜田间操作为宜,沟深0.25米,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 2、选择适宜的育秧方式。坚持两段育秧或薄膜育秧方式,长生育期品种坚持两段育秧,以保证安全齐穗,增温早熟夺高产;生育期较短的

品种或劳力紧缺的可采用薄膜育秧或旱育秧,杜绝露地秧。 3、播前准备。每亩大田备种1公斤,播种前晒种1-2天,使其发芽 快而整齐。然后用清水预浸1天,期间打捞出秕谷及杂物;再用“500倍”的强氯精或抗菌剂“402”药液浸种1天,预防种子带病菌;最后再用清 水浸1-2天,待种子吸足水分后再进行催芽。催芽重点掌握三个环节: 一是高温破胸(将浸种消毒后的种子用45℃左右的温水淘洗3-4分钟, 然后趁热上堆,以后适当浇洒热水,以增温保湿,使谷堆内温度保持在35℃左右,促使破胸露白);二是适温催芽(在谷种露白后,经常翻动谷堆,使温度保持在25-30℃,必要时淋温水保温保湿,达到壮芽标准); 三是低温炼芽(根芽出齐后,摊开晾种1-2天,可喷淋冷水炼芽,以增 强芽谷抗寒能力)。催芽好的谷种才可进池或播种。 4、适期播种。温室两段育秧及薄膜育秧平川晚熟组合要保证在4月 5日前播种(芽谷落泥),地池两段秧在4月1日左右播种,旱育秧可适 当提早到3月底。 5、秧田管理:(1)水层管理:无论是两段秧、旱育秧和薄膜秧都 要培育好根系,坚持寄插后5-7天畦面不上水,保持畦面湿润即可,促 进根系下扎,3叶期以前干湿交替灌溉,3叶期后保持浅水层。遇寒流降 温天气,立即放深水护苗,寒流时间较长时,应加盖薄膜保温,寒潮过 后喷施多菌灵或敌克松等杀菌剂预防立枯病发生,防止烂秧死苗。在插 秧前1-2天,加深水以利拔秧洗泥。(2)及时追肥:在秧苗2叶1心期,亩泼浇淡尿水1000公斤或追施尿素3-5公斤做“断奶肥”;3-4叶期亩喷15%多效唑30-40克,矮化秧苗,促进分蘖发生;4-6叶期追施尿素7- 8公斤促分蘖发生;插秧前4-5天追尿素5-6公斤作“送嫁肥”。(3)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