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精编WORD版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精编WORD版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精编WORD版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精编WORD版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文献记载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的开始思考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因之成为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2.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庇阿斯》,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代表作《理想国》。

3.维柯提出“诗性智慧”。

4.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50年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书,从此开始了美学的学科史。

5.康德主要着作是着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趣味判断就是它的美学。

6.如何理解“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首先美是与人相关的,是属人的现象,没有人也就不会有美。

“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是研究美学必须恪守的第一底线,这就意味着:

①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物理事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也

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意义。

②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他非人类的活动领域,如一只蝴蝶在花丛中嬉戏,但它却

绝不会感受到花的美。同样,一只蜜蜂虽然在建巢方面,可以与最伟大的建筑师

相媲美,但它筑巢时绝不会使用“美的尺度”。

③凡是说到“美”时,都意味着它是指一种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

系”,除了这个独特的“关系”领域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关系。

7.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所谓审美活动,就是人在其历史性的生存展开中所形成的生存境况的形式表达,即“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它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的形式呈现(符号形式、艺术)等主要方面。

8.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①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②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③心理学的方法。

9.美学的目的是成就人自身。①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②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完善③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10.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人是蛮人,而真正自

由的、完善的人则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

课后思考题:

1.“这朵花是红的”和“这朵花是美的”是两种不同的判断,前者属于性质判断,后者属于趣味判断。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

2.你同意“美不是物理的事实”这一判断吗?为什么?

3.在你的阅读或观赏经历中,是否有一部作品深深地触动你?思考一下这种触动是否改变了你?

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神话一般分为三类:①起源的神话②诸神的神话③英雄神话

2.“手艺”:就是身体劳作的有目的性活动与事物在这种劳作中所显现的“合目的性”

的本性之间、身体劳作的活动方式与事物的“合目的性”本性的显露方式之间的完美契合。当这种契合达到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的境界时,就是“艺”。

3.使得诗性直观从巫术直观中分离和解放出来的力量,是理性思维的崛起。

4.在苏格拉底死后,神话世界开始崩溃,他所主张的“认识你自己”“知而后幸福”等理性原则,成了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原则。

5.巫术直观的意义(30页)

6.神话运思的特征(37页)

课后思考题:

查阅一些原始艺术的资料,谈谈从原始巫术符号活动中诞生的原始艺术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美感经验

1.美感经验:从心理感受上说,就是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在这一刻,你的整个生命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光所照彻,你的身心仿佛被凝结、聚集在这一瞬间状态之中,你仿佛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这使你暂时忘了此外的一切,既包括你的俗常生活和操劳,也包括利益的算计和得失的考虑,整个的凝神关注于此情此景之中,在那里流连往返。

2.美感经验的特征:

①美感经验是一种快感。a快感是美感经验的普遍特性,b美感经验的快感是非功利性

的,c美感经验的快感的来源。

②美感经验是直觉的经验。

③美感经验的表现性。

④美感经验是一种自由的经验。

3.“美的现象”的“底线原则”:

①“美的现象”是“属人的”,而不是物理的,自然的事实。

②美感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美”只是出现于美感经验之中。没有美感

经验之外的“美的客观存在”或“美本身”。

③“美的现象”不是理性认识的对象,也不是审美活动的对象。而是审美活动的创

造。

4.“美”作为审美活动中人与对象之间形成的美感经验所凝结的关系性体验,“美”的特征:①“美”不是客观的、物理的或自然的事实。

②“美”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意念。

③这个意义上的“美”的客观性,只能从人与对象关系的存在性本质

上加以揭示。也就是说,“美”的真正的客观性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客观性,而是存在意义上的客观性。

基于上述分析,“美”这个术语,从语义的使用上说,就既不能用于指称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属性,也不能用于指称一个纯粹主观的判断,而是一个关系性术语。

第四章美感经验的形态

1.美感经验的体验状态按其稳定的感性结构的特性,可分为优美、崇高、悲剧喜

剧、丑和荒诞。

2.优美的美感经验,在感觉上是一种无功利而普遍令人愉快的、轻松地体验;

在审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上是一种和谐的、契合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抵触的或矛盾的关系;在审美主体心里活动的意识与无意识之关系上,优美感作为纯粹的感性活动,却是合乎理性的;在心理反应上是一种顺受反应,即我们的心理活动中没有与对象之间的对抗和矛盾,而是很快乐地接受对象,并在情感上与对象之间亲和、亲密;在美感经验的呈现形式上,则是“合规律性”的形式,既不违反自然形式,也不违反人的基本感性形式。

3.优美的特征:①和谐感②自由感③纯粹的形式感

4.崇高的本质:

①从形式上看,唤起崇高感的形式,则往往是巨大的、粗犷的、无限的,甚至是恐怖

的;表现崇高的形式,则往往是扭曲的、变形的、象征的。

②从美感经验的过程来看,崇高感的心理过程,则体现为人与对象之间的矛盾、冲

突、挣扎,体现为人的天然的感性尺度的不适用和被摧毁,由此导致了崇高感中最初的压迫感、渺小感和痛苦感。

③崇高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由起先的压迫、恐怖和痛苦,唤起理性的

无限、想象力的无限和生命力的超绝,而导致生命体验的升华的感觉和体验。

5.悲剧的类型:①第一种悲剧是古希腊时期的“命运悲剧”。

②第二种悲剧是“性格悲剧”。

③第三种悲剧是“存在悲剧”。

6.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类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7.审美的丑:就是非理性的,禀赋着强力意志的主体,把属于自己的非理性的、非道德的、恶魔般的意志力量直接表现出来,实现于非自然的、变形的、扭曲的或抽象的形式之中,其目的不是为了克服它们或转化它们,而是就在这非理性意志的表现中获得陶醉的愉悦。

8.荒诞: 是一种丧失了意义的人的存在的单纯呈现活动所达成的体验,这种呈现只是为了呈现,因此,它具有纯粹的游戏性质即它不再是为了意义,为了更高的目的而呈现,而是在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单纯呈现活动。

第五章作为“存在性境域的呈现”的审美活动

1.人类活动的类型:直觉活动(审美活动)、认知判断活动、道德活动、生产(经济)活动。

2.审美活动的本性:①是人自身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

②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的审美活动的特征。

③审美活动的独立原则。

第六章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1.恩斯特﹒卡西尔是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他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出了一个系统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在1940年出版的《人论》中,把人定义为符号活动的动物。

2.克莱尔﹒贝尔认为,美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3.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自身凝聚、孕育而成的显现形式。

4.作为显现的“介质”的类型方式:体积呈现(石头呈现、身体呈现、木头呈现等)声音呈现、光呈现、色呈现、自语呈现、线条呈现等。

5.显现形式的组织样式:空间样式、时间样式、语言样式。

6.时间样式的经典的表现,就是音乐的形式。

7.什么是空间样式?空间样式就是符号形式的构成和展开采用的空间展开的样式,并且把一切属于在时间中展开的东西都压缩在空间范围内来实现。

8.审美活动的空间组织样式,在雕刻、绘画、建筑中居于支配性地位。

9.显现形式的组织原则:“多样统一原则”、“格式塔原则”、“气韵生动原则”。

10.格式塔原则,又称作完形形式原则,它是由20世纪的格式塔心理学提出来的。韦特墨﹒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第七章作为意义生成事件的艺术活动

1.克罗齐说: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

2.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美学”认为,艺术是人的无意识世界躲过理性的检查,偷偷实现自己快乐原则的表现。

3.作为显现的艺术活动的展开环节:①赋形②保存③交付

4.艺术:就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把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观赏者三个方面纠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场域”。

5.艺术创作的本质,就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向澄明显现的形式凝聚的形成过程。

6.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一般人工制品之间有三个方面的差异:

①艺术品归属于纯然的显现领域,它们源自显现,为了显现,并存在显现之中。但一

般的人工制品蕴涵的显现层面是被其使用价值所遮蔽和掩盖的,它们不是纯粹为了显现,而是为了使用。

②艺术品是一种显现的、纯粹的、自由的形式的“介质”刻画,并且就作为这种纯粹

的、自由的形式而存在或客观化于其显现的“介质’之中。

③艺术品作为显现的、纯粹的、自由的形式,它们的存在方式归属于流传,在历史流

传中,它们作为显现的本性不会被消耗掉,而是在流传中不断地被解读,并在解读中“增值”;但一般人工制品却在使用中被消耗,并在消耗中最终完结。

7.艺术品接受的特征:①创造性②开放性③历史性

8.艺术品接受的历史过程;

①第一个阶段是“观”:就是停留、逗留于艺术品面前,直接观审它,与作品建立直

觉活动的关系。

②第二个阶段是“品”:就是在对作品有了一个直觉的了解后,去细心品读其中的奥

妙、滋味,了解深藏在符号形式下面的更深一层的含义。

③第三个阶段“悟”:就是接受者将作品中的形式、所启示的意义以及自己的生命经

验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新的活的经验体,也就是在自己的欣赏中生成了具有自己生命的新的“有意味的形式”,即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所说的“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的境界。

9.艺术品的接受过程的“视域融合”:

我们把作品一极所具有的“有意味的形式”所包含的一切看作是一种“初始视域”,而把接受者所带入到作品的理解中的自己的生命经验看作是“现今视域”。

当作品一极与接受者一极之间发生了交互呈现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意味着作品的“初始视域”与接受者的“现今视域”之间的相互碰撞、冲突、激发和最终的融合。

这种“初始视域”与“现今视域”之间经过了相互碰撞、相互激励、相互修正并最终形成一个审美经验的统一体、形成读者的意义生成事件,就叫作“视域融合”。

课后思考题:

在你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经验中,有没有哪部作品曾经改变过你自己。写一篇体会文章。(274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