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胶州四中李崇绩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将是一个充满创新需求的发展环境,也必将使人类的智力活动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素质。概括地讲,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文化精神两个方面,这些素质在客观上则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及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无论是人的认识的科学化,还是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达成的。因此,教育的时代使命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大量既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又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作用。这也为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如何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值得广大教育者探讨的新课题。

一、时代呼唤人文精神

1、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培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型人才的两个方面,人类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证明,单纯的科学教育和单纯的人文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就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学生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应当说,某一门科学技术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掌握,但人文科学的素养却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而这个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和人文的统一,使受教育者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上相融相通,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浑然一体,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人。如果只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则是“机器”,而非是“育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是科学技术又是被人操作和利用的,如何使科学技术的掌握者自身拥有高尚的人文素质。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科学技术的运用者,因此培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势在必行。

2、人文教育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学者指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是人类对自己生存危机的发现。正是有了这个发现,人们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顾及到今天我们自己的利益,还要顾及到子孙后代的利益;不仅要顾及到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全球问题,顾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它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顾及自己,还要顾及他人;有仅要追求物质享受,还要追求精神情操的高尚等等。它涉及到人的思维方式的深层次方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它要求人们不仅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3、人文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民族兴,国家兴;民族衰,国家衰。民族按恩格斯的定义,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可见,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种族,不能决定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国外办学机构的介入,必然带来西方教育观念和意识形态,面对“西化”、“和平演变”等从意识形态上消灭民族的不良用心,只有保持本民族人文文化的独立性,才能使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文化、人文精神,我们国家要走强国之路,就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爱国、敬业、奉献的高素质人才。

二、政治课教学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渠道,。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有效地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既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不失鲜明的时代感,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把握其精神内涵。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本身拥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较高的人文素质,选择合适的人文教育的切入点。

1、细致地研究教材,寻找人文精神的交叉点

寻找教材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交叉点,走出单纯人文知识传授的认识误区。只要认识到位,就会找到机会。高一政治教材(上册)是讲经济常识的,我挖掘了下面的教育交叉点:(1)货币本身没有意志和感情,它可以为好人服务,也可以为坏人效劳。(2)正确对待货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诚实劳动,合法经营。(3)培养具有科学利用价值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品质。(4)树立竞争意识,要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6)经营者要全面提高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诚实守信。只要细致的研究教材,这些人文教育的结合点都能找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紧扣教材,善于抓住人文精神的升华点

作为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抓住切入点、关节点、并及时点化和升华,以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

每一课教学内容都含有人文精神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点化它。如,讲经济常识时,应着重指出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是人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中的活动,各个环节要求遵循一定的运作规则,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都是必须遵守的道德理念。而对于法律常识教学,应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讲述哲学常识时,应把握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加强理想和信念的人生观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观,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另外,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体现着人文精神。例如,讲“和平与发展”课题时,应在讲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同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及我国良好的经济环境,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以便为新世纪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3、积极挖掘教材,寻找人文精神的切入点

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把知识纳入到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例如在讲授经济常识时,从人文精神教育角度看,实际上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实际上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那么,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诚实与信用的原则,体现了一种极具有人文价值的社会思潮。曾经有一篇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我国最缺少的资源是什么?”答曰:信用即遵守诺言、实现承诺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信用是一个人、一个集体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是叩开社会大门的通行证。古往今来,诚信二字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德育目标和行为指导。孔夫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史记。季布列传》也记载:“楚汉名将季布以不轻然诺,严守信义,为也人称道。”故有“一诺千金”的美誉。即便是过去的商人也常在店堂里高悬“童叟无欺”、“真不二价”的招牌,以示承诺。不少人视信誉为生命。将之看得比金钱还要重要。然而这几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置之脑后。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

斥市场,假约、诈骗、故意欠款等失信行为尽出不穷,甚至在招生考试中也存在师生串通作弊现象。因此种种社会现实,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因而,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分析,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知识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局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这种处理不仅达到了对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现实,培养解决、正视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基本达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研究性学习,从主旨上讲,是素质教育思想不断具体化的过程,其操作性也不断增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中日益深化和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国的教育局面必将从根本上产生巨变。在这一历史性变化中,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始终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惟其如此,才能使教育的发展与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使素质教育思想产生实践上的效果。

学生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生养成教育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九八八年一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与会者无不诧异,“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老人接着平淡的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可反观我们,同学们身上有许多不良习惯,下面我把平时观察的现象列举一二: 1、不少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上学之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如顺口说粗话、大声喊叫、见人爱动手动脚等,尤其我看到的是平时两操和集会时的纪律,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惯。 2、观念模糊。例如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看成是软弱怯懦,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行侠仗义”,对同伴好友的违纪行为不加劝阻而提供方便。这些都是是非观念不明,爱憎情感不强的具体表现。 3、明知故犯。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较为少见,而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却表现明显。高年级学生熟悉纪律要求,也知道这些要求合理正确,但他们拒绝接受纪律的约束,对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很反感,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吹毛求痴,从而抱着对抗的情绪,有意不遵守纪律。例如:乱丢乱扔现象、晚就寝吵闹现象(八年级女生尤其严重)、校内骑车现象、寝室停放自行车现象(九年级同学)。 5、品质不良。少数高年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黑白颠倒,感情冷漠,时常发生打架斗欧现象,还有吸烟、喝酒等行为,特别是有部分学生携带管制刀具入校,这已不是一般学生违纪的问题,而是临近刑事犯罪的边缘,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不及时认识问题,作出悔改,其发展前途很可能会走向犯罪。 那么我们中学生应培养哪些良好习惯呢?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作出如下强调: 1、礼仪习惯。具体表现有: ①要做到语言文明; ②尊重长辈,听从父母和老师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③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④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⑤关心父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遇见老师要主动问好,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⑦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⑧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⑨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这样你才会充满学习的激情,才能与老师更好的沟通,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成绩。 ②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提前预习,是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③专心上课的习惯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才能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 ④.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⑤.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学会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⑥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⑦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⑧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⑨复习归纳的习惯

中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中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中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更应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以下是笔者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一些浅见: 一、让养成教育规范化、具体化。 著名教育专家安文铸教授在他的“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成才、成人”讲座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在一九八八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善于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由此可以看出,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而这个例子中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所提到的种种行为习惯

其实都属于养成教育的理念范畴。对此,其实在很久以前,已经被我国一些教育名家们所关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就是关于当今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古代著名大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其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将初一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学生们宣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制定了《养成文明十个好习惯》向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如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别人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见到老师要问好……由于目标明确,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显得相当的配合,如:这学期我班教室搬到新教学楼五楼,游乐空间增大,走廊拐弯较多,且地面较滑,学生课间嬉戏容易滑倒,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于是,我补充制定了班规——不准在走廊上追逐打闹,不准爬栏杆。 二、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题目: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姓名(学号):王雁(120307Z147) 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外国语学院2010级商务英语 (职师)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2012年11月25日

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阐述了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二、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一方面,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的是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危害极大;另一方面,在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方面,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的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大学生很难有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方面,日益商品经济化的今天,许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更注重的是快捷的实用性,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培养,致使许多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误区,有些高校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大多是照本宣科,这使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发挥主动性,加之有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理论水平不高,且没有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只是片面地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忽略对传统文化的内化,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者,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学生对待相关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很多大学生认为传统文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被摆到重要位置。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然而,各类学校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仍然没有较大改观。这里,我们试图对“问题意识是什么、与哪些因素相关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何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而且在思维和认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问题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质疑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反映了个体思维具有质疑特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是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学生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困惑、探索的状态。第三是元认知控制、调整与评估认知活动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个体的反思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既高度评价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学、思结合。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和倡导个体的怀疑精神。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进一步对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又辩证的阐述。在国外,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非常强调设置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探究—发现”式学习方法。布鲁纳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发现学习”模式和理论,他主张让学生个体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欲望,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哪些因素与问题意识相关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知识因素为问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问题意识是一种能力,要使个体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信息为问题意识提供背景材料,背景材料越丰富,就越有提出问题的可能性。知识因素的丰富与提高促使知识范围增大,随着个体认知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也提高了个体认知结构不平衡状态的频率,客观上为形成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因此,积累知识、建构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避免提出的问题在较低水平上重复,从而有所创新。 思维因素为知识转化为问题意识创造了必然条件,问题意识建立于严谨的思维基础之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三种类型。依据吉尔福特的界定,聚合思维等同于传统智力,它和知识对问题意识形成的影响一样;而发散思维不仅是创造力的基础,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doc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养成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一直受到 学术界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养 成教育的研究也越发深入;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1: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 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

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2: 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留下了众多文明礼仪。文明的快车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的轨道,文明礼仪已经成为了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表现。)在学校来讲,礼仪是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部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才规格提出的客观要求,礼仪风范直接关系着大家未来的就业、升迁。文明礼仪是社会交际活动中的润滑剂,是一种柔韧的智慧,它能尽量减少人际交往中的摩擦系数,增进相互间的友谊、尊重和信任,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大学校园是我们大学生的家,是由一个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学生等构成的一个小环境,小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快速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班会首先就文明的含义展开讨论,很

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 浙江永嘉城关中学刘志有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全面的推进,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弘扬人文精神成为新时期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只有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大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新课程;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长期实践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包括历史和人文地理)的核心精神,在其指导下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人性的发展。关于人文精神以及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的人文素质、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的讨论,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还没有较统一的标准和观点。综合他们的看法,可以认为:所谓人文精神,是以对人自身的关注为内在规定,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人文素养显现出来,而人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滋润着人文精神的完善。随着内在气质、性格、价值观念、个性的积淀和形成,人文素质、人文素养逐渐升华为人文精神。 一、重建失去的精神家园,充分认识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一)培养人文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教育正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过程是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人文精神不断塑造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主导上的偏颇,使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被淡化,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历史的人文性被浓烈的功利色彩所掩盖。《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学科,培养人文素质责无旁贷。因此,深化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 (二)培养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深化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讲授,注重教学目的的实现,偏重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人文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应大力培养人文精神。把人文素质作为学生发展的一项新的要求,这既符合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又体现了《历史与社会》学科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时代的人文精神。只有树立人文精神的新理念,才能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创新、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更好地认识、理解、接受、落实新课程,把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三)培养人文精神是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以前的历史课程过于注重“双基”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应试,注重意识形态的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缺乏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怀。这种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合格人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沈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郑州450015) 摘要:当前,在民族文化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是:开设通识课程,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师文化素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中国迅速和平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而成了纯职业训练的场所。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开来,致使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严重匮乏。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国家观念、审美情趣的淡化,导致了整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体的实用精神,义以为上的重德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等,建构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宝库。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不容推卸地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要使命。为此,我国高校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使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的责任,大学教育必须体现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现对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做如下阐述: 一、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经济、法律等应用学科备受青睐,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和更新发展,大学应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根据情况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生的基础课中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发扬传统民族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概要:通过一个学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学生已初步学会从题目判断文章的类型并进行提问,而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学习课文的目标也更为明确,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小学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指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教师利用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实践,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学会学习的一种习惯。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学期来,笔者主要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提问。 题眼常常起到统领全文或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文章,从题目看便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教学一篇文章时,笔者常常从课题入手,引導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首先是从题目入手,让孩子初步学会从题目判断文章的类型,即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然后分类别引导学生提问。 对于写人的文章,笔者主要引导孩子学会问:文章讲谁、做什么事、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等等。如《小摄影师》,上课时,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问学生:“这篇文章写谁?”接着又问:“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的说想知道小摄影师是谁,有的说我想知道文章写小摄影师什么事,有的说想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事……接着笔者问学生:“把你最想知道的事情转化成问题,你会怎么问?”就这样,引导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并告诉他们,把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就是一个会提问题的学生了。 对于写事的文章,笔者主要让学生懂得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提问。如,教《孔子拜师》时,学生读了题目后,笔者问学生:“从题目看,你知道文章是写人还是写事?”学生都能判断是写事的文章,之后,马上有学生提出“孔子拜谁为师?”“孔子什么时候拜师?”“孔子是谁?”“孔子问什么要拜师?”等等的问题。笔者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而对于写景的文章,笔者则教学生抓题眼进行提问。如,学习《金色的草地》时,笔者告诉学生这个题目,题眼就是“金色”,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词语来提问题,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组织机构 养成教育工作由学校领导来指导,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组长:唐玉洋 副组长:黄月华 组员:钱伟、江海洋、赵晓慧、王新宇、罗兆 三、养成教育具体内容 1、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2、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四、达到目标 (一)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达到目标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给予积极的评价 (4)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5)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 (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 (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 (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 (1)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2)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3)不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5)早到后能设法早读。 (6)常写读书笔记,注重知识的积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自评互评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鼓励自己与他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 (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实践的习惯 (1)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 (2)工具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在校时能完成作业再去玩,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2)尽早完成家庭作业,睡前交家长检查。 (3)睡觉前对当天学习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回忆。 (4)认真完成,并仔细自查作业。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达到目标 1、举止文明的习惯 (1)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时,态度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

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

辩题:(正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反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正方/四川大学 一辩:张博 新闻专业2000级 二辩:张 数学专业'98级 三辩:常怀颖 考古学专业'98级 四辩:孙甜甜 皮革专业2000级 领队:林红 教练:徐开来 反方/重庆大学 一辩:薛宇 金融学2002级研究生 二辩:姜倩 广电新闻系'99级本科生 三辩:王韧 产业经济学2002级研究生 四辩:彭波 国际经济2000级 领队:居 教练:张邦辉 评委:孙东东北京大学法学教授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教授 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兼点评) 余潇枫浙江大学文化学教授 李琦厦门大学法学教授 将昌健复旦大学政治学副教授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要讨论今天的辩题首先就该明确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又是人文精神。我方认为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主义。它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知道科学探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而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对人生意义及其价值的关怀,它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很重要。但是并行不悖并不意味着等量齐观、无所偏重。考虑到大学这一特殊教育机构的目标定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及当今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当侧重培养科学精神。 首先,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值得大家重点关注。文章调查了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并简要分析了问题原因,提出通过“互联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网络新媒体载体和传统文化特色活动等来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标签:“互联网+”;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措施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高等学校的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且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文化软实力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已成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则集中体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因此,我们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同时,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新概念,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采用当时社会传播最快的流行文化,如春联、门神、戏曲以及小说等进行传播的传统。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就要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新教育内容、变化教育途径等,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通过适合大学生的方式来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二、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 1.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存在缺失 笔者曾经对一个班级的81名学生做过一个关于中国四大名著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知道四大名著,也了解一部分内容,但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完整读过原著的不到10%。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文学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包含的思想为历代读者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而影视作品很多都是经过改编,保持原著原味的很少。可见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途径存在很大问题。同理而论,不止四大名著,可能还有其他新杂剧、旧传奇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学生仅从观看表达狭隘的影视作品是不能理解和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味的。而且大学生对传统戏剧、曲艺等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2.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识模糊

2020-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1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

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它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善本身就是美;注重自己的谈吐美、外表美、情趣美;发展自己的主体性人格,“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主体,从 而摆脱权威人格和奴隶依附心理,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人生道路,其核心 在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使人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导,认识到自我 的价值,用自我内在的尺度引导自我发展”,使学生在正确处理以下六种关系的 过程中获得人格的完善发展,从而达到生命质量的巅峰。 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自然是整体,不能加以分割和破坏,要热爱大自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初步认识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积极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使自己逐步能够依自然之理来观察人类社会和人自身,懂得人 对自然关怀的重要性,提高自己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的自觉性,认识到可持续发展 的深刻意义。 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人文精神。首先是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怎样做人,树立远大理想,但又不脱离现实;树立自己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个人全面发 展为价值目标的崭新伦理观念;具有开放观念,乐于接受新的经验、思想和行为模式,且有创新精神;敢于迎难而上,具有实现理想的自觉性、自制性和顽强性,经常能自我反省,有对理想坚定不移,并敢于为之做出牺牲的精神,注意维护 自己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其次是正确处理人际交往。维护自己的尊严与自由,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与别人交往诚实、守信、具有良心,爱心,同情心;能宽容别人,平等待人,具有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互惠互利、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消除不良交往心理如羞怯、自卑、自傲、报复、偏见、孤僻。 人与社会统一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理解,具有 公民与政治参与意识;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 追求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一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遵循人与 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具有爱国意识,即使他业务上还有些不足,但如果有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人的傲骨,就能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大旗,努力学习,弥补缺陷与不足);让学生具有世界意识,树立“新道德思想”,不仅“对自我、个人、民族有责任感,而且对世界、人类负有责任感”。 正确认识人与神的关系的人文精神。教导学生树立无神论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反对邪教;主张个性的弘扬,把自己作为“主体”的意识形成;让学生做到自主、自强、不言从、不自卑、不依附、不听天由命、不怨天尤人,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与个性解放,反对以神性压倒人性,以神权代替人

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保和一中政教处 【摘要】:在各种评价机制的引领下,学校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德育行为的指导。现代教育认为健全的卫生制度、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健康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基于此,班级要加强卫生管理,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通过长效教育管理机制,达到学生卫生养成教育的理想效果。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养成教育又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素质,而且还影响他们将来的整体素质。作为省级实验小学,处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中心地区,是窗口学校,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任务更重,意义也更大。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配合教育。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义不容辞。那么,怎样有效地开展卫生养成教育,本人结合平时对班级的卫生工作管理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强化卫生意识,实施卫生规范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强化学生卫生意识,实施卫生规范约束时,要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如集体学习,社会调查等等。在班级卫生管理上看到教室里有脏物时,我首先弯腰捡起,窗台上有灰尘时我亲自用抹布搽干净。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无须言语,学生就能明了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情景,宣传规范,使学生从内心自觉接受。如我班开展了“讲卫生,从我做起”小故事演讲比赛,学生情绪高涨,发言激昂有力,有讲家庭的,学校的,小区中的卫生问题以及他们的看法,虽说他们的想法有些简单且不成熟,却依然可以意识到卫生养成习惯的重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方式自然、亲切、热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找到了目标,明确了要求,从而达到自觉接受规范的目的。 平时我特别注重实践指导,从小事抓起,严格要求。我先从:①穿戴整洁;②经常洗澡; ③勤剪指甲;④勤洗头;⑤早晚刷牙漱口;⑥饭前便后洗手;⑦不随地吐痰;⑧不乱扔果皮纸屑这些小事入手,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内容结合晨会课,对其内容进行具体化、系列化,通过晨会课、卫生课等予以贯彻实施,采用每周、每月检查的制度对照自我提高。 最后要发挥规范的督促制约作用,经常开展卫生自查、整改、考核、评比卫生之星等活动,相互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中产生不良行为要对照校规、班规及时矫正,使规范能落到实处。 二、竞选值日班长,争当卫生之星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班级卫生典型,是开展卫生养成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卫生之星典型,在全班宣传,这样的典型生动、具体、贴切、零距离,更具有激励性。再如在班上实行择优录用的“劳动班长值日制”,推选卫生习惯良好的同学担任劳动班长,竞争上岗。要求劳动班长在值日期间,带好头,管好事,做好记录。坚持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总评。小结时,先让值日劳动班长根据自己的工作向全班同学“述职”,要求简明扼要,多表扬,少批评,然后由班主任在同学们评议的基础上进行小结,肯定卫生个人和先进劳动事迹,给予奖励。然后运用这些榜样,结合卫生养成教育让学生找出差距,明确奋斗目标。 在试行“劳动班长值日制”后,同学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暗中竞争,惟恐落后。我们班有个同学是从村小学校转学过来的,刚到班里就发现他有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习惯,而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字:大学生传统文化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关系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如果是外国人那就另当别论了。。),第三,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一)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大学生若能够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前途之路更加平坦。 (二)传统文化推崇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传统哲学重视调解人际关系,推崇以诚待人,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营造安定的局面有积极作用。所谓“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都是推崇“忠恕之道”,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自己想到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