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大学生就业之十大“怪现状”

中国大学生就业之十大“怪现状”

中国大学生就业之十大“怪现状”
中国大学生就业之十大“怪现状”

创业三年所目睹中国大学生就业之十大“怪现状”

作者:张义力 (COO,应届生求职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

插图:小绿豆(美术编辑,应届生求职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作为2006年3月从上海交大毕业的机械系研究生,我和另外两个同届的机械系同学于2005年9月合作创办的应届生求职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到现在也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型企业,应届生求职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的成长不仅印证了大学生创业的艰辛,更见证了中国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方方面面。

在这里,我想把创办应届生网三年以来所亲身经历的、所目睹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怪现状”做一个总结,希望这份总结能够抛砖引玉,唤起更多社会力量对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深度重视及支持。全文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应届生求职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 观点。

我以“奇怪指数”、“新鲜指数”两项指数的综合评分作为这十大“怪现状”的排名依据,各项指数满分为5分,综合评定满分为10分:

中国大学生就业之十大“怪现状”奇怪指数新鲜指数综合评定排名

顺序

第10名保研、直博照样找工作0.5 0.5 1

第9名招聘信息,谁的资源? 1.5 0.5 2

第8名两届研究生同时就业 1.5 1.5 3

第7名针对大学生的招聘骗局不断 3 1 4

第6名媒体的畸形关注 4 1 5

第5名大学生创业——需要更多实在的辅导 4.5 1.5 6

4 3 7

第4名肝胆相照——乙肝大学生的就业权益谁

来维护?

第3名户口,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4.5 3.5 8

5 4 9

第2名招聘企业VS求职学生——企业方的不良

行为谁来管?

5 5 10

第1名校园招聘求职网络服务市场:企业服务模

式VS个人服务模式

第十名:保研、直博照样找工作!

奇怪指数:0.5分新鲜指数:0.5分综合评定:1分

在每一届毕业的大学生中,除了找工作、出国的以外,有一部分学生属于保研生(直研生)、直博生。按道理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就可继续深造,也没有短期内找工作的压力,他们应该可以好好享受这毕业前的大学时光。而现实的就业情况就是学历已经不是成功就业的硬保障,所以相当一部分保研生也会投入到浩浩荡荡的大学生求职队伍中,投简历、参加笔试、面试等。在这部分学生中,有些人以保研资格作为毕业出路的保底,当最后获得心满意足的工作offer时会选择放弃保研资格,转而参加工作;有些人却是以感受求职气氛、积累面试经验为目的,为以后毕业求职做好准备,就算是最后拿到工作offer也会放弃、选择继续深造。

能够保研、直博的学生一般都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相对其他求职的学生来说,他

们的各项硬性条件、加上有了保底出路后的放松心态,使得他们在求职的时候往往能表现得更加自信、放松,从而能够赢得企业的青睐。而在整个求职过程中,他们往往是不会主动向企业透露其选择保研的背景,企业大多数是在最后向其抛出橄榄枝的时候,因为其最终选择继续深造而放弃工作offer才得知其保研背景。

而这种现象引发的一种争议就是保研生、直博生的求职行为是否抢占了其他求职学生的就业机会、是否给招聘企业增加招聘成本及风险、是否给招聘企业对该校学生诚信的总体印象带来负面影响。

如何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并做好权衡,这是一个难题。保研生也有求职找工作的需求、权力,不能简单地因为其保研就从制度上剥夺其找工作的权力,但是仅为了积累求职经验而最后放弃工作offer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招聘企业增加了招聘成本及风险,同时也可能使招聘企业对其所在学校的学生诚信印象大打折扣。对于这个问题,更多应该从相互体谅、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进行交流沟通及教育,如何既能够满足保研生求职经验积累的需求,又能保障其他求职学生的利益,这应该成为大学就业办、社会相关就业部门重点研究并解决的一个问题。

排名点评:保研生也有求职找工作的权利,但是其求职行为所消耗的就业机会及资源浪费应引起重视,合理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维护大学生诚信及就业环境非常重要。

第九名:招聘信息,谁的资源?

奇怪指数:1.5分新鲜指数:0.5分综合评定:2分

在现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环境中,针对大学生的企业招聘信息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才是最根本的信息需求。对于大多数招聘企业来说,让更多的大学生知道其校园招聘信息并向其投递简历也一直是企业方面希望达到的招聘效果。而目前最有效的发布校园招聘信息的渠道就是各个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以及提供校园招聘服务的招聘网站及求职网站。

对于各个大学来说,就业率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教学质量及教育成果的指标,同时也决定了其以后的招生规模及招生质量,所以如何提高本校学生就业率就成了各个大学就业办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大学的就业中心网站的招聘信息只针对本校学生开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只有自己学校的学生能浏览到招聘信息,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在本校的BBS网络求职板块不允许学生转载就业中心网站的招聘信息(2005年底上海某高校BBS曾有相应版规)。对于求职的学生来说,获取招聘信息的需求有时候会迫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包括交换就业网登陆帐号资源等。国内一些大学的就业中心网站的招聘信息也有全面对外开放的,例如清华大学就业网。

对于提供校园招聘服务的商业性招聘网站、求职网站来说,企业的招聘信息就是网站本身吸引学生注册简历、提高网站访问量和知名度的核心及关键。没有了招聘信息,对于任何一个招聘网站、求职网站来说都是死路一条。所以有些招聘网站出于打击竞争对手保护自己的目的,都会在如何防止招聘信息被其他网站所复制上下足功夫。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就在其招聘信息页面上做了防选择、防拷贝的处理,甚至通过技术手段屏蔽转载其招聘信息的竞争对手网站,造成一些学生看了招聘信息之后无法复制保存投递简历地址、企业宣讲会日程安排等。这种未取得企业授权的所谓的打击竞争对手的技术处理行为,实际上是以牺牲网站用户体验为代价,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极不可取的。

招聘信息到底是谁的资源?究竟谁对其有支配权?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多方利益,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招聘信息对应的是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招聘信息封锁绝对不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提高网站核心商业竞争力的根本手段。相反,从促

进整个中国大学生就业大环境的角度来说,招聘信息的公开化更有促进意义。

排名点评: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更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招聘信息的共享更能从大局上促进整个中国大学生就业。

第八名:两届研究生同时就业

奇怪指数:1.5分新鲜指数:1.5分综合评定:3分

研究生扩招及研究生培养体制的相应调整,导致了某些处于研究生学制调整中的高校的两年半学制和两年学制的两届研究生同时面临就业压力。这师兄师姐与师弟师妹们同时找工作倒是一番别致的场景。

对于两年制的研究生来说,第一年刚把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学完,第二年就不得不投入到求职找工作的任务之中,哪来时间和精力从事学术研究?所以一些高校取消了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学术期刊发表至少一篇小论文的硬性规定,因为一些学术期刊光审稿就至少需要半年,再加上反复修改的周期,要想在毕业之前拿到学术期刊的论文录用函,同时又不耽误找工作,对大多数两年制的研究生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找工作的时候,两年制的研究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短短的学习时间,以什么样的优势来与两年半或者三年学制的师兄师姐竞争?原本读研的目标就是想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其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而由于学制缩短的原因,其研究生应有的学术研究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这往往也成为招聘企业对其学术研究能力及综合素质置疑的一个方面。

如何有效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且必须解决好的一个紧迫问题。

排名点评:两届研究生同时就业更多体现的是中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尴尬,提高大学生在校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中国的教育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第七名:针对大学生的招聘骗局不断

奇怪指数:3分新鲜指数:1分综合评定:4分

2007年1月中旬,应届生求职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与北京《新京报》联合披露了一则冒充国家部委、打着招聘应届生的名义收取报名费的招聘骗局。骗子经过精心策划,不仅仿照国家相关部门网站的风格设计制作了一个网上报名的网站,更是在某知名社会招聘网站首页打出图片广告,骗取大学生钱财,最终因为被细心的同学发现其诸多疑点,被举报后而被取缔。这只是众多针对大学生招聘骗局的一则。

针对大学生的招聘骗局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手段、花样也是不断翻新、层出不穷。面临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加上求职心切,往往成为骗子所利用的对象。传销、以招聘名义骗财骗色的现象屡有发生。遏制这种行为,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招聘骗局,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发布招聘信息的网站,无论是大学就业中心的网站还是社会招聘网站,都需要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来仔细审核招聘大学生的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如出现虚假信息应立刻删除并报警,及时将骗子绳之以法。

同时,应通过多方努力,加强对求职大学生识别求职招聘骗术、防范招聘骗子的能力。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创办应届生网的过程中,在应届生网上增补了很多关于求职招聘骗局的介绍以及如何防范、对付招聘骗子等方面的内容,希望以后不再发生大学生求职被骗的现象。

对于针对大学生求职的骗局,更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犯罪分子予以从严、从重处理,从而维护大学生就业环境秩序。

排名点评:对于针对大学生的招聘骗子要严厉打击,维护大学生的求职利益不被违法犯罪分子所侵犯。

第六名:媒体的畸形关注

奇怪指数:4分新鲜指数:1分综合评定:5分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热点问题往往又是各大媒体新闻报道、吸引眼球的最佳素材。每年到了校园招聘、毕业生求职时节,各大媒体,无论是网站、报纸、电视都会竞相报道当年大学生毕业求职的动向。但是很多时候媒体更多出于新闻吵作、吸引眼球的目的,报道的方向及取材存在严重问题。据我观察下来,大多数媒体的常年换汤不换药的报道方向无非是以下两点:

(1)某某知名大学毕业生毕业卖猪肉、卖糖葫芦甚至陪聊、招聘会上求职大学生向招聘企业下跪讨工作、毕业生招聘会现场挤破电梯、某某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应聘搓澡工等所谓的爆炸性新闻。

对于这类报道,媒体往往都冠以“某某名牌大学毕业生”、“陪聊”、“下跪”等字眼,凡是能吸引眼球的词统统用上,抓住这些新闻事件来个连续跟踪报道,只差在最后的结论中给出一句“读书无用论”的结论了。诚然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所谓反映大学生找工作难的“怪现象”发生,但是经过媒体夸张变味地宣传,加上常年累月的这样一个基调地报道,除了给老百姓“读书无用论”的结论,对于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没有一点促进作用。

(2)毕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这类报道主要表现在指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各种原因,这其中包括求职心态浮躁、好高骛远、不自信,工作表现中眼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差,且流动性大,继而得出“绝不招聘应届生”、“应届生,我对你非常不满”的结论。而得出这些结论的依据往往就是某某企业老总、HR的爆料。

不可否认在毕业大学生中存在以上描述的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深入,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正在不断得到提高。在我看来,某某企业老总、HR遇到的个别大学生的不良表现更多时候只代表个体,而不能随便扩大到“应届生”这个大的范畴上。我也曾为我们网站招聘全职、兼职实习人员担任过HR,见过各种表现的大学生,他们中的有些人确实存在以上问题,但有的却无论是技能还是职业素养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对于任何遭遇到这种情况的企业方面来说,抱怨也好,愤怒也好,请不要随便抛出“绝不招聘应届生”的言论,因为这种言论很可能会影响到更多的企业老总、HR,请以一个更包容的心去教育那些初涉职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都要经历从零经验开始的应届生阶段。宽容、教育胜过指责。

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希望更多的媒体在以后的新闻报道中,本着负责、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态度,多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求职大学生,也希望更多的媒体能勇敢披露那些在招聘大学生环节中有违规及就业歧视的行为及企业,而不要一味在大学生不足的方面大做文章。

排名点评:新闻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请把这种巨大的影响力用来帮助大学生就业,而不要年复一年地重复一个“找不到工作都是学生自身问题”的基调。

第五名:大学生创业——需要更多实在的辅导

奇怪指数:4.5分新鲜指数:1.5分综合评定:6分

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国,高达70%的大学毕业生有创业意愿,而实际创业者不足1%。虽然每年*相关部门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不断推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政策,但是真正为人熟知的大学生毕业创业成功的案例却是不多。相反,倒是那些从未上过大学、大学中途辍学的一些80后创业者,顶着身价上亿的光环,成为媒体、大众追捧的年轻人创业典范。

这其中问题出在哪里?作为大学生毕业创业的一份子,我想结合我们创办应届生网的经历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这里不去探讨大学生毕业时就创业的利与弊,更多的是对现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操作实施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

(1)不要简单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给出“Y es”or “No”的结论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创业项目来说,资金的筹备是急需解决的头等问题。对于没有成功经验初尝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争取*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是首选解决资金的方法。上海市在给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完善、到位的,但是在对创业项目的评定及相关辅导上我个人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

以我们创办应届生网之初申请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为例,实际到最后我们两次通过不同渠道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都没有申请成功。在申请之处,我们就听说像应届生网这样以服务为主的网站项目成功申请的概率不大,创业基金更偏向于有高科技成果或者专利的项目。但当时应届生网已经成功运行好几个月,且在上海地区算是小有名气,而其他大多数项目都还只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单凭这一点,我们相信能够成功申请到。

第一次我们通过上海交通大学报名点进行报名,并参加了第一轮项目评审答辩,在这一轮项目评审过程中,由*相关部门、企业老总组成的评审团对我们的项目如何盈利生存方面表示了置疑。尽管我们试图通过已有的网站运营模式来说服他们,但最终没有成功。第一轮结果公布出来,我们没有入选。但之后通知我们有机会再进行一次项目补选的答辩,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一次,我们总结第一轮失败的教训,从网站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做了自认为还算充分的准备,第二轮的补选答辩的主题依旧是老话题:如何生存?但是经过短时间准备的方案依旧没能说服评审团,评审团推翻了我们看来可行的一切生存方式,直接给否定了应届生网项目。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我们希望听到每一位专家对应届生网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对应届生网项目不成立的一条条的依据,而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建议。

交大的失败申请经历虽然多少让我们有些失望,但是我们并没有灰心。我们通过朋友介绍,辗转到复旦大学进行申请。我们精心修改了创业计划书,亲自到复旦大学与负责基金申请的复旦大学相关老师进行了深入交谈,并提交了创业计划书。但是从这位老师那里我们不过是重复了交大的失败经历。在复旦大学的申请我们连第一轮项目评审的机会都没有获得。

在两次失败申请的结果面前,我们决定放弃对大学生创业基金的幻想。说实话在创立应届生网之初,在如何让它生存下去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很少,甚至是没考虑过。我们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网站创意、网站域名注册及网站程序编写到网站上线的全过程。之后就凭的是我们的热情和对这项事业的执着,一边做一边研究。既然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和指导,我们只能自己去摸索。我们走的是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正像一位老师评价我们的项目:“之前从来没有人把大学生就业这个棘手问题当作商业模式来做的”。

之后的创业岁月,我们获得了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及一些天使投资人的关注。2007年2月应届生网正式获得第一轮风险投资。与这家风险投资公司接触下来,相对大学生创业基金的申请,我的最大感触就是这家风险投资对具备潜力、但营运模式还不清晰的创业项目和创业

者给予的是更多的建议、指导及帮助,与我们一起共同研究可行的营运模式、共同完善商业模式,而不是简单的向我们抛出“Yes”or “No”的答案。

真正能靠高科技发明、专利申请创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不多,更多的是一些偏服务性质的项目。而这种项目往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已形成的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生存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创业者有足够的阅历、经验及资源,而这些往往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最欠缺的。对于这样的项目,希望在评审环节方面,专家们能给予一些实质性的意见、建议及帮助,而不要只是列出项目不足的方面。

(2)好的政策需要更公开化的实施

*虽然有诸如大学生创业企业享受免税、办理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但是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如何在实际创办企业过程中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却成了一个问题。不知道如何申请,向谁申请。好的政策更应该有明确的负责实施的部门,让大学生创业企业切实有效地享受到创业优惠政策,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排名点评:鼓励大学生创业不光要有好的政策,更要有能够落实政策的具体的实施部门、具体的实施流程及制度,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更多的实际指导,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第四名:肝胆相照——乙肝大学生的就业权益谁来维护?

奇怪指数:4分新鲜指数:3分综合评定:7分

我经常在应届生网社区的反乙肝就业歧视圈子(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中收到求职大学生的咨询信件,有的问是否应该诚实地在简历中或面试的时候告诉招聘企业自己是乙肝携带者、有的问某某公司入职体检是否检查“乙肝两对半”、有的问如何逃避公司入职体检检查乙肝项目、有的携带乙肝的大学生则对未来求职前途表现得忧心忡忡、灰心丧气。

如果说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那乙肝携带的大学生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就业歧视,尤其是乙肝就业歧视在中国的就业市场来说更是非常严重。一些条件非常优秀的学生,经过层层考验,最后拿到的工作Offer也会因为体检检查出是乙肝携带者而被用人单位所收回,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很多携带乙肝的学生在求职时都有程度不同的悲观情绪,因为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接收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来说,第一份工作显得如此宝贵,而对于携带乙肝的应届生来说,找到这第一份工作的范围更比身体正常的应届生来说小了很多。为了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他们在求职的时候不得不隐瞒自己患乙肝的事实,更有人从这里看到了“商机”,在网上叫卖“×××良药助你成功体检”、“代替体检,保证通过”的业务。很多企业往往指责这样的行为违背了道德,指责这样做的学生没有诚信,但站在乙肝学生的角度,要是没有企业对乙肝患者的就业歧视,难道他们愿意绞尽脑汁、甚至作弊花大价钱去买一张体检合格单嘛?

谁来维护乙肝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并切实做好乙肝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普及对乙肝的正确认识,从道德、法律的角度来全面维护乙肝大学生的就业权力。

排名点评:乙肝携带的大学生求职环境更加恶劣。消除乙肝就业歧视,维护乙肝大学生的求职利益,让更多的乙肝大学生顺利就业。

第三名:户口,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奇怪指数:4.5分新鲜指数:3.5分综合评定:8分

“现有北京某单位户口指标,还没解决户口的同学请联系×××”、“×××助大学生申请上海户口,成功后再付费”……每一年总能在网上看到倒卖北京户口指标、所谓“帮助”申请上海户口的“好消息”。对于外地生源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找工作的学生来说,找到工作之后最关心的就是户口问题了。由于北京、上海对于外地生源落户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制度,应届生落户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及流程来办理。而现在的趋势就是对于能落户的应届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这也就有了前面提到的玲玲种种的倒卖户口指标的“怪现状”。

关于中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否合理的讨论已有很多,对于应届生求职落户问题来说,*相关部门应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做好应届生的落户工作。

排名点评:某种程度上,户口与第一份工作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一样重要,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大学生就业落户工作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基础。

第二名:招聘企业VS求职学生——企业方的不良行为谁来管?

奇怪指数:5分新鲜指数:4分综合评定:9分

在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作为招聘求职的两方,企业和学生明显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点什么不足、小毛病就被企业、媒体抓住不放,大肆宣传。而对于某些正规企业在招聘学生的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企业方存在过错的行为,求职的学生却无处申诉。

某些企业校园招聘是假,打广告才是真,而往往这种行为对学生造成的损失恐怕不只是消耗学生的求职精力、浪费了学生的求职其他企业的机会,更是从精神上大大忽悠了学生。例如,在2006至2007年度校园招聘中,某连锁求职旅社打出“53个职位招聘108将”、三年内上市跻身世界500强的校园招聘广告及口号,其职位待遇最高月薪万元以上,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太具诱惑力。这家企业通过各大高校就业办网站、BBS发布了其所谓招聘108人的校园招聘信息,做宣讲会,并像模像样的组织笔试、第一轮、第二轮面试。从发布招聘信息开始,整个所谓的招聘环节横跨半年,而真正到了招聘信息中指明的公布录用的时间却迟迟不见录用名单,整个所谓的校园招聘不了了之。事后看来其无非是利用校园招聘这种最佳被学生接受、最容易进入高校的方式(很多高校都会为有校园招聘需求的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向大学生们宣传自己的旅社,争取更多的客源,提高入住率。另外一则例子,2007年11月《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招聘会博宣传不想招人,大量简历被无情乱丢》的文章,就某银行打着招聘名义在校园进行宣讲会后,对收到的数百份大学生简历却现场乱弃的行为做了详细的报道,而类似于这家银行的行为在每一年的校园招聘会上还有很多很多。

有些招聘企业虽然确实有真实的校园招聘需求,但是在开展校园招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行为,与其企业形象严重不符,且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求职利益。例如,在2006至2007年度校园招聘中,某学生在与某国有大型企业正式签约前的军训合影中因上厕所迟到了一分钟,直接引起该企业老总的不满,没有给予任何教育及提醒就由老总一句话就决定不录用该学生。而这种行为无疑严重损害了已经拒绝其他公司Offer的该学生的求职利益。另外一则例子,也是在2006至2007年度校园招聘中,某女生到某高校管理系应聘教师职

位,经过试讲,管理系招聘方认为其符合职位要求,并承诺与其签约,得到此消息后,该女生拒绝了其他高校的工作Offer,而令人意外的是,最后该高校招聘方以考虑男女比例失调、拒绝接受女生为由,拒绝与这个女生签约,而这个时候已是4月份,很多高校的招聘都已经结束,同时5月就开始申办上海户籍,该高校的这种行为同样严重损害了该女生的求职利益,让其陷于极为窘迫、尴尬的境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对于招聘大学生来说,企业确实存在着招聘成本及风险,而作为强势的招聘方来说,如今的企业采用很多种方式来降低诸如学生放弃offer时造成的招聘成本及风险。例如,对于只招1个人的职位,有些企业会同时向多个学生发出offer,而最先与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的学生企业就会录用,而这之后的学生只是作为备选,以防该职位最后无人可选的尴尬。而对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无法防范企业单方面违约的情况,在这种时候对于可怜的学生来说只有从头开始,继续找下一份工作。

正是有了企业各种的不诚信的行为,再加上现在没有一个针对企业招聘方的监督管理制度及办法,学生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没有精力申诉、或者也可以说无处申诉。有些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寻求一些媒体的支持,而媒体往往为了不惹麻烦通常不会在其新闻报道中直接披露企业的名称,而这样根本达不到从舆论上维护学生求职利益的目的。

在这种环境下,有些学生通过自己能够实现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例如,有些高校BBS 的求职版都会有很多学生贡献的“企业黑名单”。有的学生网友更是在网上建立了一个专门的“企业黑名单”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共享其求职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不讲诚信企业的应聘经历、招聘骗子的招聘骗局等,列出这些不讲诚信的企业及骗子企业的名称、办公地址及联系电话等,提醒其他求职学生注意,以免受骗。例如,2005年年底曾有一个名为“黑名单网”的网站,曾得到了很多学生及媒体的关注,可最终因为来自各方的压力而被迫关闭。如何做好对企业招聘行为的监督,切实保护好学生的求职利益,这也是我们社会各界需要更多关注及解决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校园招聘中不再出现以上的“企业招聘怪现象”。

排名点评:企业在招聘大学生中的不良行为更需要得到监管及曝光,因为这种行为给求职大学生带来的损失可能是无法估量的。

第一名:校园招聘求职网络服务市场:企业服务模式VS个人服务模式

奇怪指数:5 新鲜指数:5 综合评定:10

企业有招聘校园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有求职找工作的需求,只要有了解决这些需求的模式及资源就有可能做成商业模式。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进行校园招聘、学生求职的重要渠道,这也给各类求职招聘网站带来了无限商机。

在形形色色的求职招聘网站中,根据盈利模式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企业服务模式和个人服务模式。由于校园招聘及学生毕业求职时间集中,且应聘简历数量往往很多,为企业提供招聘信息发布、代理招聘(包括简历收集及筛选、宣讲会安排、笔试面试安排等)服务是有效解决企业校园招聘需求的手段,而企业通过付费获得这些专业化的服务,不仅提高了招聘效率,更提升了企业形象,这也就成为开展面向企业的校园招聘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个人求职者通过这类网站投递简历则完全享受免费。这种服务模式已经进入了市场饱和、且竞争空前激烈的阶段。往往是上一年的校园招聘还未结束,各大招聘网站的销售就已经开始游说各大企业使用其下一年的代理校园招聘服务。

客户就是上帝。对于这类招聘网站来说,企业就是上帝。这类网站无论是从系统功能实现还是界面设计,完全都围绕着企业的利益来。比如,这类网站首页满屏的企业Logo图片、企业视频,对于求职的学生来说使用起来极不友好。且不说图片多造成的网页打开速度慢,就连刚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在五颜六色的图片面前,没有多少学生能分辨出来。而网络广告

作为网站的主要盈利点,往往也被招聘网站混杂在招聘信息中。例如,在某些招聘网站的页面中,明明是一条培训广告,硬是打着“高薪就业”、“高薪招聘”的字眼或者图片混杂在招聘信息列表中,骗取点击,骗取广告费。

如果说以企业服务模式为代表的招聘网站是抓住了企业方的资源,而以个人服务模式为代表的求职网站则是另劈蹊径,从求职学生的需求及利益出发,为求职学生提供周全、细致的个人求职服务,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全、最准确的校园招聘信息,提供包括职业规划、笔试面试等相关求职辅导,吸引学生访问,这样将会形成的局面就是越来越多的求职学生通过这类求职网站查找招聘信息、学习相关的求职励志知识,而逐渐放弃第一时间去浏览以企业服务为重点的招聘网站。而对于企业来说,充分了解求职学生的求职动向是提高校园招聘效率、降低校园招聘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很多的企业在面试学生的时候都会向学生咨询其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而这个时候多数的学生都会推荐对求职学生更友好的求职网站。这样求职网站的知名度也会在招聘企业中慢慢打开,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到求职网站发布招聘信息。而对于求职网站来说,其高精度的求职学生用户是最受企业欢迎的,这样无形中也可以提高求职网站的网络广告收入。

以我们创办的应届生求职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为例,从创办之初到现在我们就一直坚定为求职大学生服务的理念,力图收集最新、最全、最准确的校园招聘信息,让求职的大学生不用将精力花在招聘信息收集上,从而腾出精力去投递简历、做好笔试面试的准备。正是因为从求职学生的利益出发,我们得到了一届又一届的同学的关注、推荐及支持,从而使得应届生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慢慢成为求职大学生的求职首选网站。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注意到了我们的影响力,主动与我们联系发布校园招聘信息。截止目前为止,通过应届生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发布2008校园招聘信息的企业超过2000多家,这其中有不少世界500强、国有大中型企业。

不可否认,企业服务模式与个人服务模式在网络求职招聘市场中最终还是存在着竞争关系,毕竟求职招聘的两个直接对象——学生与企业两方资源是有限的。过去在校园招聘、学生求职市场来说,企业除了选择几个老牌的企业服务模式的校园招聘网站以外,没有更多的选择。而现在随着个人服务模式网站的发展壮大,求职学生得到了便利、企业招聘可以有更多的市场选择,这无疑严重冲击着传统的以企业服务模式为重点的网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某些“老大哥”身份的传统招聘网站开始以牺牲招聘企业、求职学生利益为代价打击新兴的个人服务模式的求职网站,这种恶性打击从长远角度来说无异于自掘坟墓。

谁最终会在这场发展模式之间的竞争中胜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下,不断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改善网站功能、用户界面,满足用户更多、更深层次的需求,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校园招聘求职市场中生存。不顾及用户利益而相互拆台、相互打击的行为,只会给求职的大学生、进行校园招聘的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校园招聘不仅是商业模式,在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环境下,更肩负着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任。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模式发展的网络校园求职招聘服务供应商,都应该本着为求职的大学生、进行校园招聘的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这样才能实现求职大学生、招聘企业及网络校园求职招聘服务供应商三方共赢。

排名点评:新兴的以个人服务为重点的求职网站已经对传统的以企业服务为重点的招聘网站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这场发展模式之间的良性竞争必将给求职的学生、招聘的企业带来更多实惠。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关注自己毕业以后就业的形势与问题。看着这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而即将进入大三的我们,越来越开始疑惑今后工作跟升学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一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走上自主创新,科学生产的道路。 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 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1)、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 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读后感800字: 拖拖沓沓的看完了这部长篇,比较《官场现形记》我觉得内容涉及的人物类型更多,描写更细致。而且因为是第一人称贯穿始终,更觉得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穿插的故事,又有他的独立性,所以更加生动。 ”九死一生“对于文中的主人公,对自己的表述上并没有太多的生死场面的描写,即使身处险境也能化险为夷。然而,文中所涉及的很多人物多面临了生死抉择,可以说”九死一生“或是”死里逃生“。社会风气的糜烂,世道人心的险恶,让我读来不觉毛骨肃然。和《官场现形记》不同的是我们在本文中也看到了一丝清流,如继之对名利的淡泊、侣笙为民请命等人物,然而在整个社会的沉沦中显得孤独无助,继之破产了,侣笙也被罢官。 我们今天在提倡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我们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以看到当时的情况就是社会的价值观沦丧。贪污腐化成为社会的主流,男盗女娼成为公开的风尚,名利享乐成为人们的准求目标,崇洋媚外也是当时中国的流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没有过多去探究造成社会沦丧的根源,也没有明确指出社会发展的出路,直接揭开社会丑恶的面目和伤痛,让人们警醒。

作为平凡的人们怎么在社会洪流中生活,这也是作者所传递给我们的思考。首先是接收,接收社会现实,整个社会的怎么发展确实是自己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接收人情的冷暖,继之的帮扶和伯父的冷漠都是我们难于控制。读后感·其次是中庸,文章中的作者基本做到了”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节中“。还有保持孝悌,作者千里寻堂弟也是被我们所敬重的。 读清末讽刺小说永远有现实意义,让我们看清楚人性美丑,让我们正视社会问题。写到这里,我接到了林清玄离世的消息,也看到了他的一篇短文关于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要“但看一二,不看八九”,我们读清末讽刺小说,也来印看我们的现实人生,也来寻觅生活中的“一二”,忽略生活中的“八九”。作者:懒看闲书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

二十年以后读后感

二十年以后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二十年以后读后感(一) 今天,我捧起《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兴致勃勃地翻阅了起来。突然,目录中一个有趣的题目吸引了我——《二十年后》。我开始产生怀疑:“二十年以后?这是科幻小说吗?”抱着疑问我翻到了那一页,开始看了起来。 文章开头便是这么一句:“一位警察威风凛凛地沿着大路巡逻过去。”我好奇怪,这个警察与二十年后有什么关系呢?继续往下看,是时间和天气描写。时间是晚上十点不到,而天气更恶劣,风大,马上要下雨了。念想到老师课堂上所介绍的,欧·亨利,小说大师,他的创作中大都是有一种意外的结局,于是我继续看了下去。 “这一带收市早,你偶尔看见还亮着灯的店,或者是烟店,或者是通宵餐馆,大多数店门却早早关了门。”看到这儿,天马行空的思想又有些管不住自己了:莫非,要写什么见义勇为?我的好奇心越来越重。 到这时,我已经完全被故事吸引了。从一开始的毫不在意,到现在恨不得一秒之间把书翻完。故事里的悬念促使着我一页接一页地往下看。我还看到了一个正在等人的男人。 最后,这故事的整个情节令人十分震惊。原来那男人是一个通缉犯,他站在那儿是在等一个二十年前约好的在这碰头的老朋友,他在

实践一个约定。而他等的那个老朋友,就是那名巡警,二十年,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那巡警认出了眼前的朋友正是逃犯,于是找了一个便衣警察去实施了逮捕。他的老朋友,也就是那个男人,知道了一切事实真相后,手不禁抖动起来了。 看完全文,我不得不佩服欧·亨利的创造力。这篇小说不长,但是悬念迭出,叫我欲罢不能。故事的结局既令人惊讶,又觉得合情合理。惊讶的是原来那个警察就是逃犯要等的人,觉得合情合理是因为,全文其实从一开始就在为后面的文章作铺垫,不论是那早早收市的马路两边,还是那夜的风那夜的雨。仔细再推敲,字里行间,全都预示着故事的结局。欧·亨利的写作真是巧妙啊! 当然,在佩服欧·亨利高超的写作技巧的同时,我也有点崇拜小说的主人公吉米了。他是一个警察,抓捕逃犯是他的职责所在,同时他又是个人,是一个有朋友,珍惜友情的人。当他发现自己的老朋友是逃犯时,一定很伤心。但他并没有因为他是老朋友而放过他,也没有因为自己是警察就出手逮捕。他采用了委婉的办法——让便衣去抓住逃犯朋友。这样既维护了朋友之间的情义,又没有犯失职的罪。如果我是他,我也会这么做的。 二十年以后读后感(二) 这本书很好看,把人看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大仲马用幽默、轻快的的笔墨叙述了几个“调皮的大男孩”的故事,尤其是那个达达尼昂,又机灵又可爱,让人动不动就想捧腹大笑。这本书相比那些所谓的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小说,富有哲理的小说,我更爱看大仲马写的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完整版)_2

报告编号:YT-FS-4979-69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昨天(25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xx 年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全国11所普通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达62.07%;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

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调查】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xx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xx元—3000元,为54.12%。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黄淮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下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院系:动画学院 专业:动画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 6月 1日

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时间 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25日 三、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并结合网上资料 四、调查论文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 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姓名:崔志颖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任燕燕2009102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1999年高校第一次扩大招生规模,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毕业生人数是212万,从这一年开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11万,这个数字相比2003年翻了近三倍之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我国的GDP也一直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长,2008年就已经跻身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奥肯定律在中国并不适用,那么,在我国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本文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运用1978年-2008年的城镇人口失业率数据并结合当年的DGP 数据对奥肯定律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运用扩招后(1998年-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数据结合当年的DGP数据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尝试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关于研究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文献却非常少,并且国外学者对此问题

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各种非经济因素,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而国内学者除了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以外,对经济因素的研究主要验证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且大多只是对奥肯定律是否适用做了一个验证,极少有对奥肯定律加以修正的研究。本文不仅对奥肯定律的两种经典表达式进行了验证,而且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二次曲线模型,经计算得出二次曲线的拐点出现在经济增长率为8.5%的附近,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5%以下,经济增长的就业率弹性就为正,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5%以上,则经济增长的就业率弹性为负。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列举国内外学者对奥肯定律的研究及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根据权威部门已经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数据和经济增长情况的有关数据,运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经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分析,对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提到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第五部分是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的实证分析,利用1978~2008年城镇人口失业率对奥肯定律的两种表达式进行验证,结

最新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或就业问题,按其性质划分,大致表现为三种类型,即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一般性就业问题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和将来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同时,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又日趋严重。 (一)一般性就业问题 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即人多岗位少,基本特征是“人找事”。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目前仍属人才奇缺的发展中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从理论和实际上说,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急需大量大学生,也就是说,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大学生并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二)结构性就业问题 结构性就业问题是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具体说来,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瞄准的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甚至非北大、清华的不要。另外,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以“批发”方式要走,而许多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则只能“零售”。二是学历需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研究生比较“抢手”,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专科生则比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三是不同地区需求反差明显。越是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的量越大;越是经济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区,反而越不好安排大学生,接收也不积极。 (三)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未能就业而导致的就业问题。它与结构性就业问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相同的是:它们都表现为“人找事”与“事找人”。区别在于:结构性就业问题表现为有空闲的岗位,劳动者也有意去填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技术,不能适应这项工作的需要,因而不能就业;个人职业选择性就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麦可思公司连续两年调查应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描述。调查发现,虽然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率较低,但半年后的就业率有明显上升。不同专业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差异,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企业或单位接受毕业生就业的数量不同,不同专业、职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薪资水平不同。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率工资水平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中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导致 2003 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麦可思公司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课题组从 2007 年开始,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本文是 2008 年 2-3 月对毕业半年后的 200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①。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远高于毕业时的就业率 图 1 为 2007 届大学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图。按图 1

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 名为:音乐表演(72.1%)、运动训练(73.9%)、中医学(77%)、美术学(79.5%)、音乐学(83.9%)、生物技术(84.2%)、体育教育(84.3%)、生物工程(84.3%)、农学(84.6%)、应用心理学(85%)。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专业,一个大类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另一个大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都在85%以下(含85%);绝大多数月薪都在2000 元以下,只有三个专业刚刚超过2000 元, 大大低于本科应届的2483 元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薪情”也不乐观。 (五)热门和冷门专业的就业率 图 3 所列是最热门本科专业(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的供应量和就业量。从图中可见,这10 个热门专业的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 6.7 万,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 32.9%。其中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半年以后失业人数在万人以上,另外,这 10 个热门专业的半年后就业率分别为 9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1%(英语)、95%(会计学)、91%(国际经济与贸易)、91%(工商管理)、86%(法学)、92%(电子信息工程)、96%(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89%(汉语言文字)、9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另外,由于上述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V 1.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死去的太阳》 B. 《爱情的三部曲》 C. 《新生》 D. 《家》 正确答案:C 2. 在延安和各解放区,()是开展文艺运动,从事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思想纲领。 A.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B. 马克思主义思想 C. 人文主义思想 D. 抗战思想 正确答案:A 3. 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 A. 《安徽俗话报》 B. 《二十世纪大舞台》 C. 《戏剧丛话》 D. 《新戏剧》 正确答案:B 4. 到1903年,梁启超又把()运用到小说界革命中,从而形成了文学进化观。 A. 生物进化论 B. 文艺复兴思想

C. 民主思想 D. 科学思想 正确答案:A 5. 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 A. 《雾》 B. 《雨》 C. 《电》 D. 《家》 正确答案:D 6.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 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C. 赚钱 D. 迎合读者 正确答案:B 7.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正确答案:B 8. 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明确提出的。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正确答案:B 9. 《悼橘宗一》、《伟大的殉道者》发表于() A. 1921年 B. 1922年 C. 1923年 D. 1924年 正确答案:D 10. 被批评家看作是“先锋小说”的起点的作品是: A. 《拉萨河女神》 B. 《冈底斯的诱惑》 C. 《红高粱》 D. 《假如我是真的》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V 1. 胡风创办的文学杂志有:() A. 《七月》 B. 《希望》 C. 《萌芽》 D. 《春草》 正确答案:AB 2. 马原的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 昨天,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XX年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全国11所普通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达62.07%;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XX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

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XX元3000元,为54.12%。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在涉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学生却往往对政策的知晓率非常低,例如,在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有24.93%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7.2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比例高达40.23%,比去年的调查数据高出近5个百分点,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

电大答案第二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 1.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 状》《老残游记》)。 2.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 记》和《孽海花》的作者是李伯元和(吴趼人、康有为、刘鹗)。 3. 《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俞平伯、杨振 声、叶绍钧)等。 4. 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彭家煌、许 杰、蹇先艾)等。 5?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主要有爱姑、七斤一家和(阿Q、闰土、祥林嫂) 6. 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其中,主要有(《风波》、《阿Q 正传》、《故乡》)等。 7. 在《新青年》同人中,有“留日”经历的有李大钊、钱玄同和(陈独秀、鲁迅、周作人)等。 8. 郁达夫的小说以主观抒情见长,充满了愤懑、忧郁、叛逆和自我倾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小说”,主要有(《沉沦》、《南迁》、《迟桂 花》)等。 9. 在创造社还有一批与郁达夫相近,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基于现代心理学和佛洛依德学说,长于心理描写包 括畸形的性心理的青年作家。主要有(张资平、腾固、叶灵凤)等。 10. 张资平的早期小说,多从日本留学时期接触的年轻女性的心理写起,主要有(《木马》、《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梅岭之春》)等。 11. 五四小说创作重要的小说家群,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群和(创造社小

说家群、《新潮》小说家群、乡土文学作家群)等。 12. 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主要有(《潘先生在难中》)等。 13. 许地山的小说,带有浓郁的异域色彩,其中,以缅甸、印度和南洋为背景的主要有《醍醐天女》和(《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等。 14. 废名的小说,对现实的苦痛有着超越的意趣,往往有一种淡淡的禅味。主要有(《桃园》、《竹林的故事》、《浣衣母》)等。 15.19 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的主要有黄遵宪和(梁启超、谭嗣同、夏僧佑)等。 16. 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等。 17. 湖畔诗社先后出版的诗合集主要有(《湖畔》、《春的歌集》)等。 18. 湖畔诗社诗人汪静之出版的个人诗集主要有(《蕙的风》、《寂寞的国》)等。 19. 小诗是五四初期最为风行的诗体,其代名词主要有(冰心体、繁星体、春水体)等。 20. 冯至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下卷的四首叙事诗是《寺门之外》和(《帷幔》《吹萧人的故事》《蚕马》)等。 21.1923 年,在北京组织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余上沅、林徽音和(梁启超、徐志摩、丁西林)等。22.后期新月诗派的主要诗人除徐志摩外,还有(饶孟侃、陈梦家)等。 23. 与李金发同时或稍后,出现了一批象征派诗人,主要有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等。 24. 《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是孕育现代白话杂文的摇篮,其作者除鲁迅外,还有(ABCD等。 A. 陈独秀 B.李大钊 C.钱玄同 D.刘半农

2011年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1.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 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3.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 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 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 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光明日报)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主创业持续上升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麦克斯研究所 文章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5819247.html,/dybg/gqdy_ttxw/201507/t20150722_2089598.shtml 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初显 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2014届较2013届月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5位)

编者按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750万,再创历史新高。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如何?毕业生需求有哪些新的趋势?这些问题牵涉千千万万毕业生和家长的心。今天,我们特别编发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该报告基于麦可思研究院对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其中的数据及结论,期望能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参考价值。 1.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 1.近三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

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2.1%)比2013届(91.4%)略有上升,比2012届(90.9%)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6%,比2013届、2012届(分别为91.8%、91.5%)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0.8、1.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90.9%)略有上升,比2012届(90.4%)上升1.1个百分点。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稳定趋势。 2.选择创业、升学的毕业生比例持续增加 2014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9.2%)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80.6%、81.3%)相比有所下降,但总体就业情况能保持稳定。主要是因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从上届的2.3%上升到了 2.9%;同时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从上届的10.8%上升到11.7%,高职高专读本的比例从上届的 3.8%上升到 4.2%。 3.各专业就业状况具有持续性 根据就业状况,可以把各专业分为“红、黄、绿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指的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绿牌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5年大学毕业生红牌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与2014年相比,部分专业一致,各专业就业状况具有持续性。2015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有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其中法学、生物工程、美术学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高职高专红牌专业有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资与理财、应用日语、国际金融,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2015年本科就业黄牌专业有体育教育、动画、英语、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高职高专黄牌专业有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2015年本科绿牌专业有建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有: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出现红、黄牌专业的原因既可能是供大于求,也可能是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需求,反映的是全国本专业的总体状态。 2.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经典句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经典句子 导读:1、是不是呢,这就是精明的没有到家之过;要是精明到家了,要说甚么就说甚么。 2、本来为的是要人才,才教学生;教会了,就应该用他;用了他,就应该给他钱;给了他钱,他化他的,你何必管他坐牛车、马车呢。就如从前派到美国去的学生,回来了也不用,此刻有多少在外头当洋行买办,当律师翻译的。我化了钱,教出了人,却叫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此刻局里有本事的学生不少,听说一个个都打算向外头谋事。你道这都不是总办之过么?” 3、叫声:“姨妈!我此刻不伤心了。甚么三贞九烈,都是哄人的说话;甚么断鼻割耳,都是古人的呆气!唱一出戏出来,也要听戏的人懂得,那唱戏的才有精神,有意思;戏台下坐了一班又瞎又聋的,他还尽着在台上拼命的唱,不是个呆子么!叫他们预备香蜡,我要脱孝了。几时叫我进去,叫他们快快回我。” 4、大约天下愚人居多;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说,就是金科玉律,说起话来便是有书为证,不象我们看小说是当一件消遣的事。小说能把他们哄动了,他们敬信了,不因不由的,便连上等人也跟着他敬信了,就闹的请加封号,甚么王咧、帝咧,闹这种把戏,其实那古人的魂灵,已经不知散到哪里去了。想穿了真是笑得死人! 5、所遇见的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二十年之久,在此中过来,未曾被第一种所蚀,

未曾被第二种所啖,末曾被第三种所攫。 6、上海地方,为商贾麇集之区,中外杂处,人烟稠密,轮舶往来,百货输转。加以苏扬各地之烟花,亦都图上海富商大贾之多,一时买棹而来,环聚于四马路一带,高张艳帜,炫异争奇。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要尝鼎一脔。 7、初读书的时候,便教他读了《女诫》、《女孝经》之类,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然后再读正经有用的书,哪里还有丧德的事干出来呢。倘使我们从小就看了那些滢词艳曲,也闹的一肚子佳人才子风流故事,此刻我们还不知干甚呢。 8、大江横,古今烟锁金陵。忆六朝几番兴废,恍如一局棋枰。见风颿去来眼底,望楼橹颓败心惊。几代笙歌,十年鼙鼓,不堪回首叹雕零。想昔日秦淮觞咏,似幻梦初醒。空留得一轮明月,渔火零星。 9、繁华到极,便容易沦于虚浮。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发展、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引言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与发展、家庭的稳定幸福、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近年来持续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人才市场中竞争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不乐观,2013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而,这个数字在不断刷新,20l4年的毕业生人数729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大。据权威机构数据统计显示,美、英等国大学生就业也不乐观,青年人就业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对就业形势、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向市场化,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奠定良好基础。但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中,机遇与挑战都有。 (一)从统计方面看,社会人才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差距较大,

未能落实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持续增多,就业压力巨大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20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300万,每年将会有300万多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估计我国未来几年内在人才需求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人员过剩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的大环境联系密切,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数量不匹配的特点。10年来,因为高校扩招力度加大,大学生数量增加走高,加上毕业时间、就业程序的同步造成了“一致”效应。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所下降,随毕业生数量增加而有所下降。如2010年到20l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由630万增加到了729万,6年里,毕业生数量增加幅度很快。 (二)从地域视角看,随着国家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大量出台,二线、三线城市人才吸引能力将逐步增强 近几年,由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精英移民在一线城市的增加速度无法实现同步发展,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房价上涨等造成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加大。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大量“西部开发、中部掘起’’等政策出台,促进了一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经济规模、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二、三线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显着增强。 (三)从就业产业结构视角看,三大产业的就业空间各有优势,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