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居民点发展与分类;

居民点的含义: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居民点的发展:无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

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居民点(城市、城镇)和乡村型居民点(中心村、基层村、自然村)

2.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

3.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工业化不仅促进原有城镇的发展,而且导致新型城市的涌现。

4.城市定义及界定标准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和行政管辖。

城市可以理解为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

5.城市化定义及衡量指标

城市化的内涵: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人口职业转变),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地域空间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国家和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衡量城市化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1.了解古代西方城市发展各阶段的基本特征。

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略)

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管子

“度地篇”中城市布局城市选地以及道路系统都有精辟的论述。

如选址:“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如布局:“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维绳”,这种观点打破了原《周礼考工记》的单一模式。

——总结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儒家礼制思想影响较大,强调中轴对称,但凸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一些城市规划布局考虑地质、地理和地貌特点,城墙不一定方,轴线不一定直,自由外在的形式是富于哲理的内在联系。

3.近现代规划理论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产生背景、规划思想、实践

规划思想:主张通过建设田园城市控制城市规模扩张,田园城市是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其特征是中心城市周围建设一圈较小的城镇——田园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群,霍华德称其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产生背景:19世纪末,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霍华德的理论贡献

——指导思想:摆脱了传统规划主要用来显示统治者权威或张扬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旧模式,提出了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城乡结合: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

念,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

——体系完整: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社会研究: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田园城市与广亩城市的区别

(1)从社会组织方式上看:田园城市是一种“公司城”的思想,试图建立起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广亩城市则是“个人”的城市,强调居住单元的相互独立。

(2)从城市特性上看:田园城市是一种既想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想结合乡村的自然优雅环境;广亩城市完全抛弃了传统城市的所有结构特征,强调真正地融入自然乡土环境之中。

(3)从对后世的影响上看:田园城市模式导致了后来西方国家的新城运动;广亩城市称为后来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

——卫星城镇理论

20世纪初,霍华德追随者恩温:卫星城疏散人口。

到1920 年代,恩温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在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因而提出了卫星城的概念来继续推进霍华德的思想。主张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同时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立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联系。卫星城镇从卧城——半独立城镇——完全独立的新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规模趋向由小到大。

1924年在阿姆斯特母召开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过大的重要方法”成为世界上建筑界、规划界公认,并给卫星城下了个定义: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大城市的派生物。

——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产生背景、规划思想、实践

规划思想:工业化思想带入城市规划,主张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加上人车分离的高效率交通系统。

产生背景:20世纪初,大城市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条件差,需改善城市有限空间。

代表案例:光辉城市;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Plan Voisin ;昌迪加尔

——柯布西耶与霍华德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散发展模式 VS 集中发展模式)

相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等问题

不同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理想。柯布希埃的现代城市设想主张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大城市的结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索利亚?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

背景:19世纪末的铁路交通大规模发展。

规划思想:城市应该以大运量、宽阔和高速的轨道交通运输干线作为轴线,各种空间要素、工程管线和建设地带聚集在其两侧来营造。可以限制城市的宽度,而城市的长度可以无限延长,未来城市不再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铁路和交通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

规划实践:斯大林格勒;哥本哈根的指状发展;巴黎的轴向延伸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背景:19世纪末,工业化快速发展。

规划思想:提出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代,要以“确定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要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互动,促进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感受之间的协调。主张通过城市空间的各种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探讨,总结设施位置选择、布置及交通、建筑群布置的一系列基本准则。

——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

背景:法国建筑师戈涅(Tony Garnier)于1917 年提出了工业城市的设想,探讨了现代工业城市的功能组织问题。

规划思想:其规划思想注重各类设施本身的要求和与外界的相互关系,并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的非常明确。戈涅在他的理想方案中布置了铁矿、炼钢厂、机械厂、造船厂、汽车厂、发电站等一系列工业部门,按照各自的功能和交通需求加以布局。方案体现了明确的功能分区思想和原则,对解决19 世纪普遍的由于功能混杂而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现代城市规划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

背景:20世纪初

规划思想:城市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城市规划应该是城市地区的规划,城市和乡村要纳入同一体系,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他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城市规划要“先诊断后治疗”,通过“调查——分析——规划”的过程,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

——邻里单位理论

佩里(C.A.Peiry)1939 年发表专著对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这一理论指导了20 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居住区的建设和空间组织。

邻里单位理论的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他认为,邻里单位不仅要包括住房,还要包括的环境和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

“人车分流”概念。

此外,这一理论的基本概念在苏联也得到了发展,孕育了被称为居住小区的布局原理。

——有机疏散理论

20世纪30年代,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带来的各种弊病,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思想;《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规划思想: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主张把城市划分成不同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区域内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使用的地段。(1)把衰退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规划方案转移到适合的地方去。(2)把腾出来的土地按规划进行调整,改作适宜的用途。(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有价值的部分。

以往是将有秩序的疏散变为无秩序的集中,有机疏散思想能将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疏散。

沙里宁认为要实现“有机疏散”,一方面需要对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另一方面需要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前者能给整个城市带来功能秩序和工作效率,后者能给城市的各个部分带来适于生活和安静的居住条件。

3. 几个主要宪章

——雅典宪章

背景过程:1920年末,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193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提出现代建筑和建筑运动的基本思想和规则,并通过雅典宪章。

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就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还提出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的思想。——马丘比丘宪章

背景过程:197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秘鲁利马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古代文化遗址马丘比丘山上签署《马丘比丘宪章》。

主要内容:承认和肯定《雅典宪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新的发展。认为追求功能分区不能够牺牲城市的有机组织,要重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同时,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要重视规划的编制,更要重视规划的实施。另外,《马丘比丘宪章》

还就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历史遗产和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1)《雅典宪章》 1933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将城市看成了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2)《马丘比丘宪章》 1977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3)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终极状态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华沙宣言(略)

——可持续发展: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战略。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在得到国际社会较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21世纪议程》特别强调在制定政策,规划以及实施管理时“应当将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综合地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分裂开来,既考虑环境,又考虑发展”。

4. 战后的重要规划理论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斯,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从专业理论的发展角度,规划师们过去集中讨论的是如何做好规划,而雅各布斯让规划师开始注意到是在为谁作规划。 20世纪 60~7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界对规划的社会学问题非常关注:

——“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 20世纪 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城市意象五要素:

凯文林奇(1)路径:(2)边缘:(3)地区:(4)节点:(5)地标:

城市意象理论逐渐发展为城市设计应用意象要素,塑造城市空间景观。城市群体建筑、城市轮廊线、天际线对城市进行艺术、灵感的创作。

——城市并非树形:

C.亚历山大在1965年发表了《城市并非树形》一文,认为实际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多重复杂的半网络结构,而现代城市规划则倾向于将其塑造成一种树形的结构,因此损失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思想方法上论证了现代主义方法的简单化。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美国规划师阿恩斯坦(S. Arnstein)提出了“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将公众参与的程度和阶段进行了界定。她认为,衡量公众参与程度的标志只有一个,即公众所获决策权的大小。她按照公众参与由浅

入深的程度,将参与的形式分为三类八个等级,形成了阶梯状的结构。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

1.城市规划的对象与定义

城市规划的对象:城市土地使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

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

2. 城市规划体系构成

——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规划管理)

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

3.城市规划的阶段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的规划组成:

1. 城镇体系规划:全国、省(自治区)、跨行政区域、市域、县域五个类型。

2. 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

3. 详细规划: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

4.城市规划的资料收集:

现场踏勘内容、测量资料内容

5.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所谓强制性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述,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1.城市规划区范围。

2.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

3.城市建设用地。

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7.城市防灾工程。

6.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制度:分级审批

7.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

从规划到管理——依法行政的依据;从规划到实施——控制、引导、监督。

(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

从宏观到微观——上接总规(分区),下接修详(设计);从定性到定量——控制要求深化、量化、具体化;从整体到局部——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落实;

(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二维到三维——平面控制与空间控制的结合;从规划到设计——规划要求与设计条件的结合;从消极到积极——控制与引导的结合。

(4)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

从个体到群体——利益协调的平台;从分歧到统一——公共政策的具体化。

——基本特征:介于土地管理与建筑管理之间。

(1)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落实规划意图。(2)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3)具有相当的综合性。(4)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强制性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类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作为强制性内容。

8.六线规划(七线)

红线:是指经过批准的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紫线:是指公布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黑线:是指高压线用地的控制范围;

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橙线:是指铁路和轨道交通用地范围的控制界线。

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分类

1.城市产业构成: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包括农业、采矿业、制盐业、渔业、水产业等。城市第一产业主要是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它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城市所需农副产品对城市郊区的依赖程度反映城市经济发达程度。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其中主要是制造业和加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是城市最活跃的发展因素,对于多数城市而言,第二产业往往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产业:又叫服务业,是拥有一定物质技术设备,为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一般是在城市主导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主导产业服务的产业。

2.城市用地构成:

代码用地类别中文名称英文同(近)义词

English

R 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Commercial And Business Facilities

M 工业用地 Industrial

W 物流仓储用地 Logistics And Warehouse

S 交通设施用地 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

U 公用设施用地 Municipal Utilities

G 绿地 Green Space

5.《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关于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比重和人均指标的规定

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18-28m2/人,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6m2;

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10-25m2/人,特殊情况不得大于30m2;

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8-15m2/人,特殊情况不得小于7m2;

绿地不得小于9m2/人,其中公共绿地不得小于7m2。

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2%-32%

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5%-25%

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9%-14%

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8%-15%

6.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分级控制规模(总户数、总人口)

类型居住区小区组团

户数(户) 10000-15000 2000-4000 300-700

人口(人) 30000-50000 7000-15000 1000-3000

第五章城市发展战略

1.城市发展战略的三定:性质、规模、发展方向

城市职能指一个城市在其国家或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职责。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指该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分工和职能,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我国在城乡规划法中明确地把“确定城市性质”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并认为城市各项建设和各项

事业的发展都要服从和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正确确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不同的城市性质决定不同的城市规划特征。

城市规模指的是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规模,但用地规模往往是随城市人口规模而变,所以人们通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规模。确定城市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国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专项控制和有机组成部分;

区域规划主要是对区域内建设活动的空间统筹安排和协调;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3.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4.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指短期从市外进入城市办理公务、商务、探访友和节假旅游的人口;

常住人口:无本市户籍,但已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常住非户籍人口;

暂住人口:短期居住的非户籍人口;

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交通性道路: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交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特点是行车速度大,车辆多,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符合高速行驶的要求,道路两旁尽量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生活性道路: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需要。特点是车速较低,交通性质以客运和行人为主,车道宽度可稍微狭窄些,道路两旁布置一些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停车场地。4)——城市道路的规划分类:

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快速路:是联系组团间交通、中长距离和快速交通,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应布置在城市组团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中,且两侧不宜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主干道:又称全市性干道,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是城市的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是30-45m。

次干道:又称区干道,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是25-40m。

支路:又称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是12-15m左右。

——城市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

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骨架”要求;满足交通运输要求;满足环境的要求;结合现状,节约用地;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交叉口分类

平面交叉口:简单、信号管制、环形;立体交叉口:分离式、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及适用范围

一块板式:所有车辆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适于道路红线较窄,非机动车不多的情形,一般设置四个车道即可满足交通量的需要;

二块板式:中间有一条分割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是机动车道,两旁是非机动车道。可以减少对向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适合双向交通量均匀且车速较快的情况。

三块板式:两条隔离带将车行道分成3个部分,中间是机动车道,两旁是非机动车道。适用于道路红线宽度较大,机动车辆较多,且行车速度较快的情况。

第八章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城市管线综合:避让原则、共沟原则

各类管线敷设产生矛盾时,避让基本原则是: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3)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4)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6)新建的让现有的;

(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第九章居住区规划设计

1.居住区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用地、绿化用地。

2.住宅用地

(1)住宅类型

(2)住宅日照间距确定

标准日照间距是指当地正南向住宅满足日照标准的正面间距。

日照间距系数: a=L/H

不同方位日照标准间距L′=L×b

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级: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置形式:沿街布置、成街成坊

(3)中小学规划布置要求

(4)规划布置方式:两级布置、三级布置;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指标分析

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m2)。

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m2)。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2)。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2)。

住宅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2/hm2)。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

第十一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

保护内容:

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环境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1)文物(2)历史文化街区(3)历史文化名城(镇)

保护原则

(1)不能把城市历史文化财产当成一个博物馆:保护的目的在于重获活力,并采用法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措施,使之适应于现代生活的需要。

(2)认真分析各个城市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的精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针和措施。

(3)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布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问题综合处理好。

(4)加强立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定详尽的保护及管理规定。在城市规划中对保护历史地段、控制建筑高度、得留视觉通廊等都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5)保护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城市中旧的保护与新的改造之间应保持很好的协调。

(6)保护应体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的特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组成部分。

城市保护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活的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因而是始终处于变化发展的状态之下,一成不变是绝不可能的。

对于城市而言,保护只是局部,不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城市,所以保留什么,改造什么,拆除什么以及如何保留、如何改造、如何新建对于城市保护而言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城市承担着交通、工作、居住和游憩的功能,始终为人提供服务。组成城市的各种建筑及群体,随着时间迁移不断地老化、过时,城市的结构网络及交通的发展是必然面临的问题。那么更新什么,如何更新,何时更新,如何在更新中保护,成为城市保护中的问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1.城市:非农人口、产业聚集的居民点,我国行政 建制的市、镇。 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两次劳动分工有较 大促进作用: ●农牧业标志第一次,固定居民点。 ●商、手工业标志第二次,产生城市。 3.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工业化的促进是城市 化的动因: ●农村推力:剩余劳力向城市集中。 ●城市引力:工业供剩余劳力就业。 4.城市发展理论: ●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满足外部产品、服务需求。 从属经济(非基础)满足内部产品、服务。 城市发展阶段:专门》综合》成熟》区域化。 ●城市进化: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 绝对集中:工业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中:工业成熟,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 相对分散:后工业初期,郊区增长超过中心城》 绝对分散:后工业成熟,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后工业成熟,第三世界处于工业初期。 ●增长极核: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 条件优越、规模集聚效应产生中心城市。 ●全球化:城市发展与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从原料地向生产、装配基地转变。 一体化经济,部分城市地位突出。 5.城市物质环境构成 ●公共领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投资。 ●非公共领域:个体占有,非公共投资。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提供可能和约束。 6.城市社会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空间分布聚居的异质性强(与农村本质区别)。 7.农村社会主要差别:●人际关系以地缘关系、乡土意识为认同基础。 ●聚居空间形态异质性弱。 8.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 9.城市产业构成:经济活动部类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自然界。 ●第二产业,初级产品再加工。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10.城市产业构成演化: ●第二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化,比重显著升降。 ●传统向高科技产业转化,二产中后者取代前者。 ●体制、构成由水平、部类向垂直、层面特征转化。 11.城市化:农业传统乡村社会转向工业、服务业现 代城市社会,乡村到城市的复杂过程。几种含义: ●城市生活方式的强化。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集中。 ●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空间集聚。 ●农业区、未开发区出现城市。 12.世界城市化三阶段: ●兴起、验证、示范,英国首先城市化过半。 ●欧洲、北美推广、普及、基本实现。 ●全球推广、普及、加快。 13.城市化进程一般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产业构成消长、变化。 ●与人均国民生产值的增长成正比。 ●以二、三产、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14.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势头猛烈。 ●主流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向大城市集中,处于支配地位。 15.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 ●增长多,比重不大,速度缓慢。 ●不稳定,波动明显,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 1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是初始,工业是根本,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 17.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互推动。 18.城市化是达到现代化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 19.城市:区域的中心/某些职能有辐射、吸引作用。 20.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文化等有组织作用/ 受区域资源、发展条件制约/与区域城镇相互促 进、制约。 2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影响: ●区域自然、社会、人文、文化资源影响。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 ●空间布局由大城市单中心到多重心组团城镇群。 22.城镇体系:区域中,不同职能、等级规模,空间 有序,相互依存。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力。决定城 乡整体发展水平。 23.城镇体系特征:群体、关联、层次、开放(各城 镇对内外开放/整体对外部开放)、动态、整体性。 24.城镇体系、城乡发展一般规律: ●城镇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城市引力》向心增长 ●城市辐射》离心增长》城镇体系强化城乡发展 25.城市规划: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土地、空间、 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实施管理。 26.我国古代规划思想: ●礼制,周礼考工记,最早。 ●自然,管子。 ●商品经济、世俗生活,清明上河图。 ●唐长安,轴线、方格、核心皇城、三面里坊。 ●元大都、北京,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 27.古希腊城市:广场、公建、集会场所,民主。 28.古罗马城市:浴室、斗兽场、宫殿,享乐;罗马 帝国时期的广场、铜像、记功柱、凯旋门,核心; 集中体现为广场群。 29.中世纪欧洲城市:教堂、城堡。 30.文艺复兴、巴洛克:意大利古典严谨,罗马圣彼 得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巴黎轴线宫殿。 31.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莫尔、欧文、傅里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巴黎改建,排水、环卫、公园、墓地。 ●城市美化,欧美国家,城市景观空间。 ●公司城。 32.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标志,分散模式。 霍华德,为健康、生活、产业,规模有限,农业围 绕,土地公有,莱奇沃斯。 ●现代城市:技术手段解决城市问题,集中发展。 柯布西耶,明天城市,功能理性,绿地空间阳光。 光辉城市,深化和集中体现。 33.早期其它探索: ●线性城市,索里亚玛塔,西班牙。 ●工业城市,戈涅,法国。 ●区域规划,格迪斯,芒福德发展。 ●城市规划方法,格迪斯,调查、分析、规划。 34.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大城市派生)/新城(独 立)/有机疏散(沙里宁)/广亩城(赖特)。 35.集中发展理论:聚集区/大城市带(戈德曼,法)。 36.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腹地、发展动力。 ●城市是开放系统,依赖区域支持。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的成就和示范作用。 37.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吉伯斯,中央商务》过渡(衰败居住)》 工人居住》良好居住》通勤(富裕居住)。 ●扇形:霍伊特,放射,轴状延伸。 ●多核心:哈里斯、乌尔曼,设施位于少数区域(中 央商务)、受益于接近(工业、工人居住)、对抗 和消极影响(高级住宅、污染工业)、无法负担 土地费用而位置不合理(边缘仓库)。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版知识讲解

17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 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型曲线: 3)“S”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同济版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 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 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 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 )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 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 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 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 -- 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 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 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 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 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 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 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 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乡村的基本特征: 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 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 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 4、社会结构较单一 5、能源使用多样 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聚集规模差异 2、生产效率差异 3、生产力结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

(完整word版)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整理

梳理 一、城镇与城市化 1、城市规划调查的内容 1)自然条件下和历史方面的资料 2)技术经济方面的资料 3)建筑方面 4)城市环境方面 2、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对城市定义的基本理解应该基于三个前提: 1)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 2)城市的概念和定义是发展的(虚拟城市) 3)城市的定义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多角度) 4、城市的起源(血缘制和宗教中心说、权利维系与防御说、交换集市中心说) 5、城市的产生: 农业社会城市:规模小、数量职能有限、缓慢 工业社会:规模大、发展迅速 后工业社会:多中心、弹性化、分散化(信息社会) 6、城镇化(城市化)定义: 城镇化(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各国城镇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镇化的趋势及水平对指导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7.名词解释:城镇化水平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8、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镇化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镇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减少。 9.城镇化水平三阶段(S型曲线) 起步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左右,生产力水平尚低 加速阶段,超过30%,60%+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二、城市规划的思想发展 1、城市田园理论 1)提出者: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明日的田园城市》) 2)中心思想:以分散城市功能的角度解决人口聚集问题,在城市外围建设卫星城。 2、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 1)提出者:昂温 2)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3)形成过程:三代卫星城:卫星城,多功能半独立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新城) 4)特点:单一功能---多功能,半独立----完全独立 3、《雅典宪章》 1)提出时间:1933 2)代表组织:国际现代化建筑协会CIAM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班级:城规0501 姓名:白一清 学号:050120110 指导老师:任云英黄嘉颖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摘要: 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城市文化如同一条暗线,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从古希腊向往自由与美好的社区生活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城市规划一步步向前发展无不渗透着文化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与沉淀。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给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城市的发展之路。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再到1933年《雅典宪章》的发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真正的将“文化”提上了议程,经过《北京宪章》的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全过程,而城市规划本身也向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功能城市文化城市 引言: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城市的理想模式。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留居于城市。”正是这个被西方视为最为古老的城市定义,揭示了城市最基本的内涵,也体现出城市的终极目标。 1.人类的童年——自由美好的社区 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和欧洲文明的摇篮。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是西方世界诞生的第一个乌托邦。他希望通过提倡一系列公共美德建立起社会正义和公正。古希腊 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保 持较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 既有节制,又能自由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古希腊早期诸多 城市的突出特征是符合人的尺度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城 市并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规整对称,而是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成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城市中大量公共活 动场所的设立,促进了市民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 在这一时期人们所注重的是文化精神的发扬。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希波达姆斯所作的米利都城规划,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网格,建筑物布置在网格内,这种城市建设系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这种几何化、程序化的规划方法,虽然确立了一种新的城 市秩序和城市理想,却由于过于严谨而显得呆板,甚至为 了构图的形式美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多样化。 2.强大的帝国——彰显永恒的秩序 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高阶段。那时候已 有了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它具有四个要素:选址、分区 规划布局、街道和建筑的方位定向和神学思想。美国著名 城市史专家芒福德曾指出,“罗马人从希腊城镇学到了基 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而且对米利都城规划形式中的各 项重要内容——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的大街,两侧成排的建筑物,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1.城市形成的原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2.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昂温提出了卫星城市;美国人赖特提出了广亩城市;康帕内拉提出了太阳城 3.城市适用性评定是在城市用地规划之前进行的一项工作 4.城市规模界定: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万以上中等城市20万到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5.城市人口: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6.机场选址要求:无电波干扰;用地坡度不大;净空限制区内无障碍物 7.完善城市道路系统的措施:快慢车分流、客货车分流(主要措施;发展快速交通;开辟公共交通专用线;增加必要的停车站场 8.小区规划理论是在“邻里单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10.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完整过程由2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6个层次组成,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含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区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协调统一的内容:与适用、经济的统一;近期和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整体和局部、重点和非重点的统一 12.城市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一化二系三结构”,即城市化;公共设施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 13.城市用地规划的方法及其原因?

1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适用于规划中心城区范围的土地,共分为9大类、29中类和57小类 15.城市总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17.总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做出人防、抗震、防灾规划。 18.城市用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和崩塌、冲沟、地震、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向、温度、降水和湿度和地形条件 19.地震烈度在9度以上地区不宜选作城市用地; 20.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 承压水(具有城市用水意义三类 21.地下水作为作为城市用水来源,若盲目过量的抽用,将会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长期大量地抽用地下水还可能引起地面下沉,导致将海水倒灌或地面积水。 22.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是以风向和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风向一般分为8个或16个方位观测 23.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24.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39页word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 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 三、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 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 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总结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 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

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节:城市化 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 现象及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城市人口U占总人口P的比重(Q=U/P)。 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集中的用地及人口的高密度 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期(缓慢发展期)、中期(城市化快速增长)、稳定阶段(稳增) 三、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正常发展(1949~1957)、城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要点 第一章 1.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2.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5.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6.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7.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一般可以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分为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 9.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 (2)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 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0.截止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亿,城镇化水平46.6%。 11.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12.直到2030~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城镇化稳定期70%~80%的一般水平。第二章 13.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的建设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14.《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5.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16.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17.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马托斯。莫尔在16世纪提出的。 18.“田园城市”的理论是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 19.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0.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21.邻里单位是美国人佩里提出的。 22.全球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有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 间现象。 23.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 第三章 24.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25.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26.“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 27.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和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 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同济版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最新整理篇--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真题(1)

1997 城市规划原理(30+10+5+55=100) 一、名词解释(5×6=30) 城市规划纲要 净空限制区 Suburbanization (城市发展的)economic base theory Build-up area f) Accessibility 二、用图示表示以下规划内容(2×5=10) 公路及站场在大城市中的布置方案 一个理想的沿江城市的组团式结构 三、 从下游到上游写出10 个沿长江干流分布的城市名(5) 四、问答题 论述城市规划的防震措施。(10) 论述造成我国城镇工业布局极其分散的原因和弊端。(15) 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20) 城镇化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0) 1998 一、名词解释(4×5=20) 卧城 分区规划 城市用地选择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劳动构成 二、作图题(10×2=20) 用图表示我国九十年代一个典型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 一个典型矿业城市的布局结构。 三、问答题(20×2=40) 举例说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为何要确定城市规模?当前推断城市人口规模的最常用的有哪些办法?它与传统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产业和例健康发展有何作用? 四、读图分析题用文字简要描述下图某城市的布局特征;假定该是进一步扩大规模,请你在原图的基础上为其补充新的部分。 1999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5 分): 1。低度城市化 2。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 3。邻里单位 4。带眷系数法 5。都市连绵区 6。港口岸线分配规则 7。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8。城市公共设施(概念与分类) 二、必答题(每题15 分): 1.我国城市化水平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根据我国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论述城市规划为什么不是单纯的物质实体规划? 三、选择回答题(在以下4 题中任选2 题,每题15 分): 1.试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 2.分别阐述在以下气候条件下: (1)全年有两个风向相反的盛行风向; (2)以静风为主; (3)盛行风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城市工业如何布置才能有效减轻对居住区的污染? 3.你认为当前对我国城市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规划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4.目前长江沿岸有不下30 个设市城市,请你从上游到下游写出其中15 个沿长江干流分布的城市名 200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5 X 8 = 40) 1。邻里单位 2。容积率 3。建成区 4。城市用地选择 5。切块设市 6。过度城市化 7。B/N比 8。World City 二、问答题(每题20 分,任选3 题,多选无效) 1。在确定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时,为什么"不能就城市论城市"?(10 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劳动平衡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难点是什么?当前如何解决城市人口预测问题?(10 分) 2。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 3.航空港(大型机场)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0 分)你对利用空港周围地区进行产业开发有何看法?(10 分)4.请你评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北京大学200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 铁路编组站 三块板的道路断面(用图表示) 布置工业区与居住区的最小风频原则(用图表示)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二、选择正确答案 关于城市郊区化,下面的几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b) 城市郊区 l) 交通运输业化就是郊区城市化。 c) 城市郊区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阶段。 d) 我国正处在集中型的城市化阶段,与离心性的郊区化相矛盾。 e) 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在郊区建设卫星城,所以郊区化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了。 f) 和西方自发的郊区化不一样,我国的郊区化基本上是被动的。 g) 伴随着城市郊区化的离心发展,城市化水平要下降。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心得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心得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成为21世纪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城市是园林专业学生施展才能的主战场,但长期以来,我们学的却多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园林设计主要以微观园林的形式体现,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风景园林学包括传统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大地景观规划3个层次和从微观到宏观的规划设计理念。在此理念下,我们如何学好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如何将园林设计与城市规划协调起来并融为一体,园林设计专业学生需要了解城市的哪些方面,学习掌握城市规划的哪些原理,这些原理对优化园林设计的重要意义等。 在未接触城市规划原理前,我们对该课程的认识比较模糊,认为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相差甚远;此外,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繁多且比较枯燥,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我们在学习该课程时也应该侧重,我们比较重视传统园林课程,但对城市规划方面则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在学习完城市规划原理以后,提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理顺城市规划理论的源流及其与园林设计的关系 1.1城市规划理论的源流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始于周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虽然除少数都城外,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规模一般不大,但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无疑也凝聚着建设者的规划思想。这在《管子》中有大量的相关文献记载。在唐朝的长安、元代的大都和明、清两朝的北京等地,古代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积累了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许多国家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的中国、埃及、印度和希腊,就已有城市规划的雏形。人类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中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使之为社会和政治统治服务。那时的规划可视作传统的为君权服务的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并不长,19世纪发生在英国的一系列针对城市发展的管理活动,孕育了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田园城市、城市美化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

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城市:从文字字义来看,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 种交易的场所,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产业结构、居民的人口规模和集聚密度的不同。 2.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3.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 控制的区域。 4.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 区。 5.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中新的一个城市设计运动,始于1990年初。是基于市郊不断 蔓延、社区日趋瓦解的背景而发展起来的。新城市主义主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6.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一 定间距为日照间距。一般以冬至日中午正南太阳能照射到住宅底层窗台高度为依据,寒冷地区可以考虑太阳能照射到住宅的墙脚。 7.一化二系三结构: 一化——城市化水平; 二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区域生态环境系统; 三结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布局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轴;发展构成中的增长极;生长点的研究) 8.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 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9.新城:是一定区域围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 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人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10.区位: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各种区位理论的目的就是 为各项城市活动寻找到最佳区位,即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 1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2.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 城市网络以至更大围分工的主要职能。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13.城镇化:最简单的解释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正式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 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职业的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14.城市形态: 15.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围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 城市技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用地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围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16.城市对外交通:是城市与外部保持密切联系,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和通道。通 常由铁路、公路、航运以及航空运输组成。 17.城市基础设施:最初由西方经济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概念,泛指由国家或各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