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与郊与其杂剧_袁氏义犬_

陈与郊与其杂剧_袁氏义犬_

陈与郊与其杂剧_袁氏义犬_
陈与郊与其杂剧_袁氏义犬_

第23卷第1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0年1月V ol 23,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Jan, 2010 陈与郊与其杂剧《袁氏义犬》

胡 斌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上海 200040)

摘要:万历年间,戏曲家陈与郊创作的杂剧《袁氏义犬》,其题材虽来源于历史故事,却带有浓重的

自传色彩。该杂剧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将王衡的杂剧《没奈何》插入第一出,采用了“戏中

戏”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效果;另一个是陈与郊有心将该剧写成一部“寓言剧”,并通

过一个寓言故事的演述来寄寓和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陈与郊;《袁氏义犬》;戏中戏;寓言剧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0)01-0081-06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0.01.01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https://www.wendangku.net/doc/6415942384.html,获得

陈与郊(1544 – 1610年),字广野,号禺阳、隅阳、玉阳仙史,亦署高漫卿、任诞轩等,浙江海宁人,晚明戏曲家[1]365。

陈与郊生活的万历年间,戏曲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传奇和杂剧作品层出不穷,整个创作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文人创作更是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主流,陈与郊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陈氏一生作有传奇四种、杂剧三种,其四种传奇合称《詅痴符》。他更重视杂剧创作。他在为王骥德《古杂剧》所作的序中,谈到了对待传奇和杂剧不同的创作态度。他说:“百年来率尚南之传奇,业已视(北曲)为刍狗,即有其传之者,而浸假废搁,终无传也。夫元之曲以摹绘神理,殚极才情,足抉宇壤之秘。”[1]362而“今传奇之家无兼充栋,然率多猥鄙,古法扫地。”[1]362正因为如此,他认为在“新声代变,古乐几亡”[1]362的时代背景下,戏曲家们绝不可荒废杂剧创作,并且主张明代之曲要学习元曲,方符合古法典则。

陈与郊的三种杂剧即《昭君出塞》、《文姬入塞》和《袁氏义犬》,今俱存,题材类型单一,皆为历史故事剧。不像《昭君出塞》和《文姬入塞》两部单折杂剧,《袁氏义犬》以抒情为主,它总共五出,叙述了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陈与郊在史书记载的基础上对它加以大胆创作,有心将它写成一部表彰义犬、谴责负义者的寓言剧,用以宣泄心中的悲痛与激愤[2]。

一、题材来源与自传色彩

《袁氏义犬》题材本自《南史》中袁粲的故事。“袁粲,字景倩,仕刘宋为尚书令。萧道成方图代宋,粲谋攻之朝堂,事泄被杀。”[3]120《南史》卷二六载[3]121:

粲小儿数岁,乳母将投粲门生狄灵庆。灵庆曰:“吾闻出郎君者有厚赏,今袁氏已灭,汝匿之尚谁为乎?”遂抱以首。乳母号泣呼天曰:“公昔于汝有恩,故冒难归汝,

收稿日期:2009-06-30

作者简介:胡斌(1982- ),男,浙江缙云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

82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23卷第1期 奈何欲杀郎君以求小利。若天地鬼神有知,我见汝灭门。”此儿死后,灵庆常见儿骑大

宁毛狗戏如平常,经年馀,斗场忽见一狗走入其家,遇灵庆于庭噬杀之,少时妻子皆没。

此狗即袁郎所常骑者也。

此事于正史已极具怪异色彩,令人不可思议,作者采之入剧,且结尾表现阴司决断,将死后为鬼之狄灵庆拔舌抽肠,以示惩罚,义犬转世为人,且官至狄之遗缺——兰台令史。可见,陈与郊对忘恩负义之行深恶痛绝,鞭挞至深。时人沈德符曾谓其由作者长子陈祖皋冤案引起[4]: 至乙巳岁,以妻母殁,其仆治奠于途,有误杀满指挥事,陈实在家不与知也。当事者憎之,拷掠楚毒,罗织至大辟。都谏有已丑《春秋》房门生二人,时同在词林显重,

并有相望。都谏哀恳其道地,勿能得,因恚恨甚,作杂剧名《痴符》者,中有狄灵庆,

以比二词林,而身似袁粲。都谏殁后,祖皋事得白,且还其诸生,出狱未几病卒。其得

白,又二门生力云。

此段文字讲述了陈祖皋冤案的始末,只是沈氏叙述有误,《詅痴符》是陈与郊的传奇集名,并非杂剧,但是,大体事实应和沈氏所言一致。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陈祖皋以命案入狱,其妻也因此自杀。陈与郊痛心疾首,四处奔走求救,曾请求十六年前他参与主持春试时录取的门生吴道南、陶望龄二人帮他说情,被拒绝。这两人当时在翰林院供职,并且即将进入内阁,声望很高。遭到拒绝后,陈与郊失望而怨愤,有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了此剧。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初四,陈与郊于儿子入狱后五年,在杭州为营救他而奔走时突然病发死亡,终年六十七岁。

二、曲照人情的“戏中戏”

所谓“戏中戏”是指一部戏剧之中又套演戏剧本事之外的其它戏剧故事、事件,它属于饶有趣味的一种戏剧现象,同时亦不失为重要而特殊的戏剧创作技巧、手法之一[5]。陈与郊创作《袁氏义犬》就采用了这种戏剧手法,它将王衡的杂剧《没奈何》作为弋阳腔杂剧插入《袁氏义犬》第一出[6]70:

(外)闻得初到弋阳戏子,杂剧颇新,唤来侑足一下觞何如?(末)弋阳戏子磕头。

(外)你晓得什杂剧?(末)旧杂剧不过是《鸿门宴》、《凤仪亭》《黄鹤楼》这几套。(外)新的呢?(末)新的就是大中书令王献之老爷编的《葫芦先生》,小的们学不全,大略

记得几段。(末)就做《葫芦先生》。(末应科)

剧中人表演的《葫芦先生》并非王献之所作,因为晋代根本没有杂剧,杂剧的产生是七百多年之后的事。《葫芦先生》即《没奈何》,全称《没奈何哭倒长安街》,系一宗教哲理性的喜剧,是王衡的愤世之作。陈与郊在此以王羲之、王献之比另一对父子王锡爵和王衡。在第一出中,生扮的道人(弥勒佛化身的葫芦先生)与丑扮的没奈何,一起演出了王衡的全本喜剧《没奈何》。这一出讲述了弥勒佛化身的葫芦先生济度众生,背葫芦立街头劝化,有没奈何者,正如他的名号所表示,他在世界上找不到出路,遂向葫芦先生诉苦,他说:“富不如贫,贵不如贱;郎中、相命、地理、卖卦都做不得;读书、吃酒、嫖妓又没有好结果;道学、性命、气节、山人、名士、留名青史得人物都各有所短;神仙也不好,睡眠怕蚤虱,死了做苦鬼,只有跳进葫芦里才找到归宿。”[6]71最后云“不如死”,对曰:“死却好,惟死后亦苦鬼。”[6]71这番嘻笑怒骂与冷嘲热讽,在没奈何和葫芦先生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的哲理性对话之中,穷极世态,曲照人情,犹如一幅百丑图,

胡斌:陈与郊与其杂剧《袁氏义犬》83对人世间的种种小人和丑恶现象,进行了讽刺和否定。

明代的文人,虽然还不具备独立于官僚系统之外的自觉意识,但是明代政治黑暗带来的官场变幻,使文人对“达则兼济天下”的改造社会方式已失去信心,因此,他们也开始重新思考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在这些杂剧作家的笔下,传统的忠诚信义的理想观念,在你争我夺的残酷现实面前,变得尤其苍白无力。正是本着这种态度,杂剧作家的创作目的就不在于博取某种功利与效益,而是要使主体的内在情绪得以抒发,进而使其内心世界得到一种新的平衡。这是出自主体一种自发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为了满足外在的功利性需要。与其说《没奈何》是一出杂剧,不如说那是直抒胸臆的套曲,它长久地存在于明中叶以后众多文人士子的心里[7]。

《没奈何》所衍弥勒佛化身葫芦先生劝化没奈何事,不见经义及史籍记载,为王衡自创,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极度彷徨与苦闷。王衡借葫芦先生之口感叹:“总之你不知我的苦,我不知你的苦。得此一步便望那一步,至那一步又想这一步。知道乐的不能得,得这乐的却又不知。只为人心缺陷,世界便缺陷,如何教做人心缺陷?只你心上不足的,便是人心不足。”[6]74而没奈何只有跳进葫芦这个“自然空空”的“真室”里才算是找到归宿。陈与郊将《没奈何》引入《袁氏义犬》第一出,除了对王衡剧作的肯定,更因为好友的创作心声激起了自己内心的强烈共鸣。

总览古今中外成功运用“戏中戏”的大量剧作,可以见出“戏中戏”在勾连剧中人物之关系、推动戏剧情节发展、凸现人物性格特征、彰显和拓深剧作主题意蕴诸多方面,都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袁氏义犬》中这段“戏中戏”,几乎占据了全剧将近一半的篇幅,虽然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但对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很好的补充和拓展,将人情世态、善恶美丑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更大大地加强了全剧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内涵。这段“戏中戏”虽然是在开场演出,却在局部乃至整体情节结构上发挥了巨大效用,有力地推动甚至直接牵制着全剧情节的发展演变。

另外,这段“戏中戏”的插入并没有割裂原剧的故事情节,剧中台上台下不仅仅是演与观的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交流与互动。此外,剧中的袁粲和狄灵庆同时观看表演,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感受和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狄灵庆在看戏时说:“逢快活时湏快活,得风流处且风流,不要管他,再做。”[6]72而袁粲却忧心忡忡地感叹:“常言道,忠义一变而为气节。气节一变而为封章。封章一变而为教唆词讼。愈趋愈下,一至于此,再做。”[6]72

“假作真时假亦真”,陈与郊在第一出中恰当地运用了“戏中戏”这一戏剧技巧,使人物性格相互对比映照,由此巧妙勾连剧中人物之关系,凸现和彰显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了极恰当的铺垫。同时,“戏中戏”也使得观看此剧的观众产生心理错觉,从而获得让观众信以为真并为之动情进而或悲或喜或惊或忧的独特的戏剧审美效果。

三、善恶有报的“寓言剧”

明代的杂剧作家大多愤世嫉俗,而且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程度的背离社会的倾向,在其剧作的思想上则表现为怀疑和批判。这种怀疑和批判,与明代文人南杂剧言志缘情的情感表现本质相联系[8]。当剧作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表现冲动并带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迫切愿望时,情感表现才成为可能。而剧作家的这种对内在情感宣泄的强调,在他们的戏剧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则进一步表现为他们对作品寓意的追求。

在中国古典戏剧史上,明确地将戏剧艺术与“寓言”联系在一起,进而把“寓言”作为戏剧

84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23卷第1期 故事的本体观念,始于明代剧作家的创作思想。明代杂剧的“寓言”性质在作品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且剧作家的创作思想普遍带有这样一种特征,即视戏剧的故事本体为剧作者情感抒发的载体,通过一个故事的演述来寄寓和抒写剧作家的内心情感,借他人之事,吐心中之气。陈与郊是一位有心写寓言剧的作家,其杂剧《中山狼》、《袁氏义犬》和传奇《樱桃梦》,都属于寓言剧。

在《袁氏义犬》的开头,袁粲和狄灵庆这两个人物在上场之后各有一段简短念白,据此人们马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与人生观,其寓意深刻。外扮袁粲说道:“不堪混俗,欲饮狂泉,为爱幽奇,直造竹所。”[6]70短短几句就体现了袁粲的清高与耿直,也正是这种品格使他不愿向逆臣屈服,最终导致了灭门之灾。而这几句念白,也让读者马上联想到这是作者自己的心声,陈与郊是借袁粲之口抒发心中的愤懑。而从净扮狄灵庆上场后说的话中,人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单则为趋炎附热先生门第,一朝沧海桑田,弟子心肠顷刻翻云覆雨,如今还有些势利,免不得赴他家趋奉一番。”[6]75这话一听起来就是势利小人的心理写照,也为他日后忘恩负义、卖师求荣埋下了伏笔。

前文已详细分析了此剧第一出中“戏中戏”的作用。如果舍去第一出中的“戏中戏”,剧情也是完整的,但是如果单从第二出开始演,故事情节就变得很突兀,全剧也会失色很多。正因为有了第一出“戏中戏”的铺垫,接下去几场戏才环环相扣,绘声绘色。从剧情角度概括,之后的几出依次是“乳母托孤”、“狄生献孤”、“义犬复仇”和“阴司审判”。

在第二出“乳母托孤”的一开场,袁家已经满门遇害,乳母救出袁氏遗孤三岁蕊儿向狄灵庆求救。其中乳母和狄灵庆的对唱,写得尤其精彩[6]76:

(旦跪科)[狮子序]伤家长赴国忧,这孩儿是袁门治裘。(净)既是犯刑家子息,也该杀的。(旦)可怜见世讲一脉留存。(净)那齐王何等威势,我怎么顾得世讲。(旦)

若提起世讲的情分,须当要触势要,拚炎危,冒万死一生申救。(净)你主人该死,我

冒万死何益?不如将这小厮一发送去杀了罢。(旦)可不道老臣死难,孺子何尤?(净)各人自扫门前雪,只是不管不管。……(旦哭科)你只贪图紫袍今日显,竟不顾青史他

年臭。(净)史书唾骂,那个得知?官爵荣华,自家受用,不听你不听你。(旦背唱科)

衣冠笑杀楚之猴。杀我小郎,换你官爵,天地鬼神有灵,当见汝灭门灭户看欢儿。

一个是袁家奴仆,一个是袁家门生,都受过袁家恩惠,大难临头之际,一个忠肝义胆,而另一个却忘恩负义。南杂剧正是因为在体制上突破了北曲一人主唱的规律,改用众唱,甚至在同一曲中进行对唱的形式,才使上述这段戏剧情节冲突写得如此生动,对比鲜明,达到了非常完美的戏剧效果。上文中举例的乳母与狄灵庆对唱的[狮子序]一曲,就是南杂剧突破北曲体制运用对唱的一个典型例子。在现实中,陈与郊为了营救深陷囹圄的长子,也和剧中乳娘一样,四处奔走求援,逢人即拜,却叫天不应,叫地无声。因此,作者在创作这场戏的剧本时,必然是含泪泣血,恨不得将满腔的悲痛和愤恨一吐而尽。

第三出写的是“狄生献孤”。当搜孤的武将听闻狄灵庆乃是袁氏门生之后,不禁大怒:“却原来分属师生曾受深恩也。破卵倾巢太不仁”[6]75。可见就是旁观者也痛恨背信弃义的小人,陈与郊借助这位武将之口,再次痛骂了“忘师门覆露恩”之徒。这在道德败坏、人心不古的当时,何尝不是大多数人对传统美德的共同呼唤?

狄灵庆虽然自认为是“鱼儿幸脱金钩祸,鼠子权偷土窟安”[6]78,但毕竟要遭到良心的谴责,他心魂恍惚,坐卧针毡。第四出在开场就提到狄灵庆与妻儿(由女丑和小丑扮演)都是恶梦连连,

胡斌:陈与郊与其杂剧《袁氏义犬》85日夜难安。当真是“欺心不作半分毫,夜半柴门谁敢敲?”[6]78紧接着,乳娘领着的袁家卢獒先咬死了狄妻,再咬死了狄子,狄灵庆见状忙跪下向卢獒求饶:“拜卢獒祖宗,拜卢獒祖宗,你杀了我家两命了,妻儿尽剿,饶咱一命听咱道。”[6]78没等狄灵庆说完,卢獒就扑上前去,将狄灵庆咬死,终于替主人报了冤仇。实际上,作为全剧的重要角色——卢獒,它并非是在此时才首次亮相的。在第一出开场之时,乳娘就曾抱蕊儿骑犬上场,这个细节很好地体现了卢獒与主人的亲密,说明此犬有通人情知人事的灵性,这为第四出义犬复仇做了恰当的铺垫。

在全剧最后一出“阴司审判”中,生扮阎罗天子上场,并说道:“中山狼一案既已处分,袁氏义犬一招,未经判断。”[6]79于是就开始审理阳间没有了结的恩怨:判处狄灵庆先挨铁鞭,再拔舌抽肠;卢獒着送轮转殿,世世官拜兰台令史,即狄灵庆生前的官职;乳母延寿二十年。紧接着,袁粲与小儿一起将狄灵庆鞭打并拔舌抽肠,以泄怨愤。而狄灵庆在阴间的刑罚之下,也承认自己的罪过。现实中冤案难翻,只好寄望戏中的大仇得报,此时的陈与郊,借袁粲之口表达了在宿命面前的无奈:“国有国之运,家有家之运,生合几龄,死归谁手,都是一定的,谁能展转也?”[6]79这也正是他晚年家遭噩运的心理感受。最后一曲[清江引]“森罗殿前有真是非,表暴卢獒义,寻思旧主人。扑杀歪门弟,问今人愧伊也不愧伊?”[6]79这分明是作者借古喻今,将矛头直指当世之人,这也更加证明了作者创作此剧的目的是“借彼笔底之烟霞,吐我胸中之云梦。”[6]80袁于令在《盛明杂剧》的序中,首先指出戏曲“寓言”的意义是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家“物感于外,情动于中”,才须“寄悲愤、写跅驰、纪妖冶、书忠孝。无穷心事,无穷感触,借四折为寓言。”[9]《袁氏义犬》这部杂剧,虽取材于历史事件,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为历史剧,而是寓言剧。剧作中主体通过自己的意志,已将历史故事转化为个体情感宣泄的一种载体,主体可任意地表现自己的情怀,发泄内心的苦闷,从而使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现实与历史达到了本质统一。

在陈与郊的心里,“善行”和“义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虚弱无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善”和“义”的全盘否定,他认为忘恩负义之徒,终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袁氏义犬》剧末诗云:“世上宁无狄尔巢,生前未必遇卢獒;师恩友义犹存者,大抵山林胜市朝。”[10]陈与郊认为,在官场仕途之外,仍会有真正的师情友谊存在的。他虽然认识到传统伦理武器的软弱无力,却仍以伦理、仁善的武器去批判现实社会中一些人的忘恩负义的行为,仍然对仁义友善有着美好的憧憬,把自己的不平遭遇,归结到个人的道德原因上来。这种困惑与矛盾,正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艰难过程[11]。

参考文献

[1] 徐朔方. 陈与郊年谱[C] // 徐朔方. 晚明曲家年谱: 第2卷.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

[2] 徐子方. 明杂剧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232-233.

[3] 李延寿. 南史[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4] 沈德符. 科场[C] //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第15卷.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382-479.

[5] 胡健生. 论“戏中戏”在中外戏剧中的运用[J]. 泰安师专学报, 2000, (3): 23-28.

[6] 陈与郊. 袁氏义犬[C] // 沈泰. 盛明杂剧.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7] 徐子方. 明代文人剧及其表现特色[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 (1): 123-126.

[8] 戚世隽. 明代杂剧研究[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87.

86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23卷第1期

[9] 袁于令. 序[C] // 沈泰. 盛明杂剧.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2-3.

[10] 徐子方. 明杂剧研究[M].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8: 53.

[11] 曾永义. 明杂剧概论[M]. 台北: 学海出版社, 1999: 413.

Study on Chen Yüjiao and His Poetic Drama Yuan Can’s Loyal Dog

HU Bin

(Department of Drama Literature,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China, Shanghai, China 200040)

Abstract: Chen Yüjiao, who was a drama writer in the period of the Wanli of the Ming Dynasty, wrote a poetic drama named Yuan Can’s Loyal Dog. The drama was originated from a historical story and embodied

obviously autobiographical features in. The play has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Chen Yüjiao adopted Wang Heng’s poetic drama Have no Alternative as play-within-a-play in the first piece of his play.

And the adoption achieved its unique dramatic effects. Secondly, Chen Yujiao consciously designed this play

as a drama of fable and tried to lodge his inward feeling at the fable and express it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and narration of the fable story.

Key words: Chen Yüjiao; Yuan Can’s Loyal Dog; Play-within-a-play; Drama of Fables

(编辑:付昌玲)

《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doc

《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陈元方年十一时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做,实践。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2.“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1分)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弱者抚之以仁 14. 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15.回忆你曾经学习过的陈元方,想想在这篇文章中陈元方显示了什么样的特点(2分) 12.③13.用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慰他们(用仁义抚慰贫弱的人) 14.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15.陈元方

聪明机智。面对长辈的问话,他镇定自若。对于父亲的功绩,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对于袁公提出的令人难以解答的问题,他能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应对,更加体现了他的机智。(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返回查字典首页

中考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7-11题共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③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④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⑤动静⑥,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绥:安抚。②恣:任凭。③孤:王侯自称。④法:政法 ⑤周旋:谋划⑥动静:举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 ③.元方入门不顾()④久而益敬() 8.“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2分)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C.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D.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分) (2)弱者抚之以仁。(2分) 11.从【甲】文元方财友人的批评话语中可以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入门不顾”的行动中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从【乙』文元方回答袁公的提这一内容中可以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3分) 答案: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②相委而去(丢下,放弃) ③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④久而益敬(更加) 8.“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③)(只写序号)。(2分)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C.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D.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候袁公》比较阅读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候袁公》比较阅读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候袁公》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 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 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 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 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 不师周公。” 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与成语中加点的词意思不 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虚与委蛇 B.元方入门不顾/不屑一顾 C.久而益敬/精益求精 D.孤法卿父?/不法常可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3.【甲】文与【乙】文在叙述情节和刻画人物时都运用了描写。【甲】文中友人所称的“尊君”与【乙】文中袁公说的“贤家君”“卿家君”均指的是。 4.【甲】文中的友人所以“惭”是因为他“ ”和“ ”;【乙】文中袁公说的“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一面。 5.【甲】文元方两次称其父的友人“君”,显示了他的;【乙】文中元方回答袁公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在于。 6.【甲】文中元方显示出了一个7岁儿童的性格,【乙】文中的元方则比其4年前更加成熟,表现了他的性格。 1.A 2.(1)和别人约好一起去,却把对方丢下自己走了。(2)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 3.对话元方的父亲 4.无信无礼自负 5. 明礼不卑不亢。既既不得罪袁公,照顾了他的体面,又维护了自己 的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6.正直、率真机智应变

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中语文二模卷及答案

黄浦区2013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㈠默写(18分) 1.水何澹澹,。 (《观沧海》) 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 3.,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 4.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 6.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 ㈡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上曲的作者是元代(人名)。曲中“看沙鸥舞再三”与我们学过的“沙鸥翔集”这一描写异曲同工,“沙鸥翔集”出自课文《》。(2分) 8.下列对于《水仙子?咏江南》一曲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本曲用到了“一”、“两”、“再三”、“十”等词,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江南水乡景物的 特点,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画面。 B.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既有江上雾霭弥漫、烟云缭绕的静态之美,也有沙鸥起舞、 风吹帘动的动态之美。 C.本曲中“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先写远方的画船,再写近处的酒店酒旗,条理清 晰,而且极富层次感。 D.曲中“爱杀江南”句中的“杀”有口语色彩,表示程度之深,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江南真切

的喜爱之情,凸显了主旨。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题为“黔之驴”,因此主要对驴进行十分详尽的描写。 C.主要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轻视敌人的人物。 D.文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老虎对驴一系列的认识变化过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1. 老虎认为驴“技止此耳”,在文中具体表现为(用自己的话概 括),后引申出成语。(4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2分) 互不相师 《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①?”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②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③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④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履行:实行,做。②绥:安抚。③恣:任凭。④师:学习,效法。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久而益.敬()⑵异.世而出()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附答案)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一、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 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 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 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胡:我国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 解释画线的词(6分) )值胡贼攻郡( ) 不忍委之( 一郡并获全( ⑴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⑵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 ?“一郡尽空”的意思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分) 4?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 2分) 二、纯孝之报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 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 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 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 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母好食铛底焦饭 _________ (2)恒装一囊 ________________ (3)战于沪渎 _______________ (4)逃走山泽 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2分) 三、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 ”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 释: ① 阮(ru 岔)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 剡(sh m ):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 何 为:干什么。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 败义以求生 (? 遂 班军而还( 2?翻译句子 (4分)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原卷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练习 基础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 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3.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 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陈太丘/与友/期行 5.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 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 6.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____________(朝代)临川王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来比喻白雪纷纷的情景。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二、课内阅读 (一)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俄而 ..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导读:陈元方候袁公,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至少有九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欢迎阅读。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 候:拜访,问候。履行:实施,实行。绥:安,体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

等称呼。师:学习。尝:曾经。卿:客气,亲热的称呼。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2)方法,做法。(3)效法,仿效。(4)标准,法则。这里用(3)效法,仿效。称:称赞,赞不绝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益:更加。以:用。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赏析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1.《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2.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候袁公》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7-11题共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③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④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⑤动静⑥,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绥:安抚。②恣:任凭。③孤:王侯自称。④法:政法 ⑤周旋:谋划⑥动静:举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 ③.元方入门不顾()④久而益敬() 8.“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 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2分)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C.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D.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 分) (2)弱者抚之以仁。(2分) 11.从【甲】文元方财友人的批评话语中可以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入门不顾”的行动中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从【乙』文元方回答袁公的提这一内容中可以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3分) 答案: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②相委而去(丢下,放弃) ③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④久而益敬(更 加) 8.“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 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③)(只写序号)。(2分)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小学文言文背诵大全阅读

文言文背诵大全《小学文言文》阅读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 1、候:。 2、履行:。 3、绥:。 4、孤:。 5、师:。 6、尝:。 7、卿:。 8、法:。 9、称:。10、周公:。11、周旋动静:。 12、益敬:。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注释 1、舍:。 2、嬉:。 3、所以:。 4、处:。 5、复:。 6、是:。 7、焉:。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者寡(13)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15)无益(16),而又害之。 注释 1、闵(mǐn):。 2、长(zhǎng):。 3、揠(yà):。 4、芒芒然:。 5、谓:。 6、其人:。 7、病:。 8、予:。9、趋:。10、往:。11、槁(gǎo):。 12、之:。13、寡:。14、耘苗:。15、非徒:。 16、益:。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祠者:。2.舍人:。3.卮(zhī):。4.相谓:。5.请画地为蛇:。画地:。为蛇:。6.引酒且饮之:。引:。7.蛇固无足:。固:。8.子:。9.安能:。10.为:。11.遂:。

(完整版)《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附答案)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 姓名:班级: 一、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 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胡:我 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解释画线的词(6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败义以求生()不忍委之()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翻译句子(4分) ⑴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⑵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一郡尽空”的意思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4.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二、纯孝之报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 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 (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2分)

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 《世说新语政事》 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 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君对他的尊称,谦词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 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 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 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 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

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 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 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诗与文言文阅读

古诗与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40分) (一)春雪 [唐]韩愈 新年①都未有芳华②,二月初③惊④见草芽。 白雪却嫌⑤春色晚,故⑥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①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②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③初:刚刚。 ④惊:新奇,惊讶。⑤嫌:嫌怨;怨恨。⑥故:故意。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是和。(4分) 2.下列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一个“都”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而分外焦急的心情。 B.“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 C.“却嫌”“故穿”,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D.“作飞花”三字,化静为动,抒发出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惆怅、遗憾之情。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描绘的美好画面。(5分) (二)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古诗描写的时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三句点题,“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 C.第四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3.诗中的“”字,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字,把诗人约客久等不至,内心十分焦躁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4分) (三)商山①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③叶落山路,枳花明④驿墙⑤。因思杜陵⑥梦,凫雁⑦满回塘⑧。 【注释】①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②征铎(duó):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③槲(hú):一种落叶乔木。④明:使……明亮。⑤驿墙:驿站的墙壁。⑥杜陵:这里指长安。⑦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⑧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1.下面哪句诗最能表现出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季节?(3分) ( ) A.鸡声茅店月 B.人迹板桥霜 C.槲叶落山路 D.凫雁满回塘 2.全诗紧扣“”二字,选取了鸡声、、、人迹、、槲叶、枳花等典型景物,将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4分) 3.诗中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诗句是“”。(3分)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是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60分) (一)宋濂嗜学 余①幼时即嗜②学。家贫,无从致③书以观,每假④借于藏书之家,手自⑤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⑥。录毕,走⑦送之,不敢稍逾约⑧。以是⑨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注释】①余:我;宋濂自称。②嗜:喜爱。③致:买。④假:借。⑤手自:亲手。⑥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⑦走:快跑。⑧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⑨以是:因此。因得:于是能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余幼时即嗜学 ..。

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解析

陈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 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施,实行。 绥:安,体恤。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 师:学习。 尝:曾经。 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2)方法,做法。(3)效法,仿效。(4)标准,法则。这里用(3)效法,仿效。 称:称赞,赞不绝口 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益:更加 以:用 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古诗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赏析

古诗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 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雅礼集团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6 年雅礼教育集团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七年级卷 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 分命题人:审题人: 一、请在方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下列汉字:(共 2 分) 1.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能够书写规范、较为均匀分配于田字格,就给满分 2 分。 二、选择题(共 10 分) 2.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 分) A.酝酿【yùn niàng】贮蓄【zhùxù】咄咄逼人【duóduó】花团锦簇 B.着落【zhuó luò】分歧【fēn qí】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qù】宛转 C.莅临【lì lín】烂漫【làn màn】混为一谈【hǔn wéi yī tán】汗涔涔 D.憔悴【qiáo cuì】菡萏【hàn dàn】众目睽睽【zhòng mù kuíkuí】决别 答案:A解析: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C.混为一谈【hùn wéi yī tán】 D.决别改为诀别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 ....,玩起了打雪仗。 B.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 C.菜市场一片人声鼎沸 ....,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D.春风抚摸着我,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 ....的说着话。 答案:B解析: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A.我们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的作用。 B.有没有良好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C.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D.在雅礼一百一十周年的音乐会上,动听的音乐让观众深深陶醉。 答案:D 解析: 顺序不当。更改为:我们应该充分地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作用。 两面对一面。更改为:良好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成分残缺。更改为: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心)(2 分)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B.①④③②C.④③①②D.②①③④ 答案:C解析:排序时注意代词的作用:②中“如此”指代了内容,不能放在开头,排除 D,④在所有语段中,表达的意思具有总领意味,故放在最开始。③和①都是对④的进一步说明,且③中以“微博”开头,是①中省略了的主语。综上所述,选择 C。 6.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一点薄礼,不成敬意,望君惠存。 B.七年级小明同学刚写了一篇作文,他的哥哥大明说:“当年我的文章也写的很好的,我来帮你斧正一下。”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候袁公,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至少有九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欢迎阅读。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 候:拜访,问候。履行:实施,实行。绥:安,体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师:学习。尝:曾经。卿:客气,亲热的称呼。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3)效法,仿效。(4)标准,法则。这里用(3)效法,仿效。称:称赞,赞不绝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益:更加。以:用。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赏析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

吉林市初中统考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一)

吉林市初中统考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加点词的语境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趣味,情趣)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人生的使命) C.后来发生了分歧 ..。(意见不一致) D.我决定委屈 ..儿子了。(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的心情。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干涸.(hé)倒坍.(tā)刨.根问底(páo)挑.头(tiǎo) B.琢.磨(zuó)溜.达(liù)山毛榉.(jǔ)流淌.(tǎng) C.白桦.(huá)数.落(shǔ)呼啸.(xiào)鲜嫩.(nèn) D.酬.劳(chóu)薄.荷(bò)薰.香(xūn)废墟.(xū)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zhì) 水藻.(zǎo) 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 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 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 5.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涩.(sè) 一缕.(lǚ) 嗔.怪(chēng) 妄.下断语(wànɡ) B.叮嘱.(zhǔ) 小凫.(fú) 惩.戒(chénɡ) 大相径.庭(jīnɡ) C.消耗.(hào) 蜷.伏(quán) 蹒.跚(pán) 畏罪潜.逃(qián) D.怂.恿(zònɡ) 羞怯.(qiè) 迷惘.(mánɡ) 神采奕.奕(yì)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填空。 ①瘦骨—————————————秋毫—————其来——————神怡玲珑————— ②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 ③温故而————————————;学而不思————————————,思而不学————————————。 ④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